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网络图
第四章 网络计划技术

第四章网络计划技术4、1 基本概念计划管理的新方法是建立在网络图的基础上,因此统称为网络计划方法。
一、网络图(一)、横道图与网络计划的特点分析1、横道图的优点:简单明了,直观易懂,容易掌握,便于检查和计算资源需求状况。
横道图的缺点:⑴、不能全面而明确地表达出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⑵、不能在名目繁多、错综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决定工程进度的关键工作,便于抓主要矛盾,确保工期,避免盲目施工;⑶、难以在有限的资源下合理组织施工、挖掘计划的潜力;⑷、不能准确评价计划经济指标;⑸、不能应用现代化计算技术。
2、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⑴、应用网络图形来表达一项计划(或工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⑵、通过对网络图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⑶、通过不断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最优方案;⑷、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二)、网络计划的表达方法1、双代号网络图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称为双代号网络图。
2、单代号网络图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网络图称为单代号网络图。
(三)、网络计划的分类(1)按计划目标(即其终止节点)的多少分:单目标网络计划、多目标网络计划。
(2)按网络计划层次分:综合施工网络计划、单位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局部网络计划。
(3)按网络计划的时间表达方式分:非时标网络计划(箭线长短不代表时间、时间写出来)、时标网络计划(剪线在时间坐标上投影代表工作延续时间)。
(4)按图形样式分:单代号网络、双代号网络。
二、基本符号(一)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是箭线、节点及节点编号1、箭线⑴一根箭线表示一项工作或表示一个施工过程;⑵一根箭线表示一项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和资源,分别用数字标注箭线的下方和上方;⑶在非时标网络图中,箭线的长度不代表时间的长短,画图时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必须满足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网络图

网络图是因其形状如网络而得名。
它是一种表示一项工程或一个计划中各项工作或各道工序的先后、衔接关系和所需要时间的图解模型。
这种图解模型是从某项计划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出发,全面地统筹安排人、机、物,并考虑各项活动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逻辑关系而绘制的。
(一)网络图的基本组成网络图是用箭线及节点连接而成的、有序有向的网络图形。
1.箭线箭线又称箭杆,在网络图中以“→”表示,它代表一个工序和该工序的施工方向。
如:等等。
箭杆上方写上工序名称,箭杆下方写上该工序所需持续时间,如产品试制需10个月,挖土方需5天,机床维修需4h。
箭杆可长可短,箭杆长短与持续时间长短无关。
箭杆可画为直线,斜线或折线,但曲线仅用于草图。
箭杆由箭尾和箭头组成,箭尾表示一项工序的开始,箭头表示一项工序的结束,箭杆的方向表示工作的进行方向。
箭杆对一个节点来说,可分为内向箭杆和外向箭杆两种,指向节点的箭杆是内向箭杆,由节点引出的箭杆称外向箭杆,如对图1—1的④节点来说,节点前的是内向箭杆,从节点引出的为外向箭杆。
在网络图中,一项工程是由若干个表示工序的箭杆和节点(圆圈)所组成的网络图形,其中某个工序可以某箭杆代表,也可以某箭杆前后两个节点的号码来代表。
如图1—1所示,B工序也可称为②③工序,E工序也可称为③⑤工序。
图1-1 网络图在网络图中,箭杆表示的工序都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一般地讲,还要消耗一定的资源。
凡占用一定时间的过程,都应作为一道工序来看待,如自然状态下冷却、养生、油漆干燥等。
2.节点节点又称结点、事件,就是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工序之间的交接点。
一个节点既表示前一道工序的结束,同时也表示后一道工序的开始。
节点的持续时间为零。
箭尾的节点也叫开始节点,箭头节点也叫结束节点。
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叫起点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任务的开始。
最后一个节点叫终点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任务的完成。
其他节点叫中间节点。
指向节点的工序叫内向工序,从节点外引的叫做外向工序,如图1—2所示。
网络计划技术

绘图规则 ’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确定了网络计 划的7条规则如下: (1)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 辑关系。 (2)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3)双代号网络图中,在节点之间严禁出 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 或箭尾节点的箭线。 (5)当双代号网络图的某些节点有多条外向箭 线或多条内向箭线时,在保证一项工作有唯一 的一条箭线和对应的一对节点编号前提下,允 许使用母线法绘图。箭线线型不同,可在从母 线上引出的支线上标出,如图4.5所示。 (6)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 可避免时,可用过桥法或指向法,如图4.6所 示。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有时存在虚箭线,虚 箭线不代表实际工作,既不消耗时间,也 不消耗资源,称之为虚工作(或虚工序)。虚 工作主要用来表示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逻 辑关系。
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是工作之间的先后顺 序关系——逻辑关系的组成部分。 1.工艺关系 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 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 关系称为工艺关系。例如,建筑施工时, 先做基础,后做结构,就是一种工艺关系。
1.按代号的不同区分 网络计划分为双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 目标的多少区分 (1)单目标网络计划。网络计划所用的网 络图只有一个终点节点的网络计划称单目 标网络计划。 (2)多目标网络计划。网络计划所用的网 络图有多个终点节点的网络计划称多目标 网络计划。
3.时标网络计划 时标网络计划是指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 的网络计划。它的特点是箭线长度根据时 间的多少绘制。
1)计算工期。计算工期是根据网络计划时 间参数计算而得到的工期,。 2)要求工期。要求工期是任务委托人所提 出的指令性工期, 3)计划工期。计划工期是指根据要求工期 和计算工期所确定的作为实施目标的工期,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半期考试试卷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半期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用蓝、黑色钢笔答题。
保持卷面整洁。
一、单项选择(30×1’=30’)1.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法约尔B.梅奥C.西蒙D.泰罗2. 管理者对未来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所作出的预先安排和筹划,这属于()。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指挥职能D.控制职能3. 企业管理中的一切决策、手段、方法和措施都留有余地,在管理原理中属于()。
A.能级管理B.弹性原理C.人本原理D.闭环原理4. 提出非正式组织的是()。
A.泰罗B.法约尔C.梅奥D.巴纳德5. 创新概念首先是()提出的。
A.熊彼特B.比尔·盖茨C.甘特D.彼得·德鲁克6.管理幅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高层管理的幅度一般在()。
A.1~2人B.5~8人C.8~15人D.15~30人7.我国企业采用最多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直线制. B.矩形结构 C.事业部制 D.直线职能制8.荣事达公司的“红地毯”服务属于()。
A.技术创新B.产品创新C.观念创新D.市场创新9.在创新体系中,带有“整合”特征的是()。
A.管理创新B.技术创新C.市场创新D.产品创新10.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
A.两权分离B.公司制C.政企分开D.产权清晰11.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首先是()。
A.培训B.主客体目标协调C.塑造环境D.完成社会角色12.管理的主体是()。
A.战略B.员工C.管理者D.信息1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包括()。
A.安全、生存、社会、受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要B.生存、安全、受尊重、社会及自我实现的需要C.食品、衣着、居住、旅游及享乐的需要D.生理、安全、社会、受尊重及自我实现大的需要14.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被企业员工认同后,可以从各方面把员工团结起来,这是企业文化的()功能。
A.激励B.辐射C.凝聚D.导向15. 精神激励的作用同人们的()成正比。
周三多管理学第7章习题

C.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
10.在“天、地、彼、此”中,“地”是指_________。
A.企业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所处的行业环境B.企业竞争对手
C.企业自身条件D.外部一般环境
11.下列_________不是实践中计划组织实施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
A.滚动计划法B.决策树法
C.网络计划技术D.目标管理
25.多元化战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加强型战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基本战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期望理论,效价指一个人对_________的评价。
29.企业竞争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
18.韦尔奇提出,公司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用概括性的、明确的语言确定_________。
19.波特认为,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0.战略性计划的首要内容是_________。
4.企业向现有顾客提供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这一战略是_________。
A.混合多元化B.横向多元化C.同心多元化
5.企业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这一战略是_________。
A.混合多元化B.横向多元化C.同心多元化
6.企业通过加强市场营销,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这是_________。
8.(1)用户价值。核心能力必须能够使企业创造顾客可以识别的和看重的,而且在顾客价值创造中处于关键地位的价值。(2)独特性。与竞争对手相比,核心能力必须是企业所独具的,如果不是独具的,其必须是比任何竞争对手胜出一筹的能力。(3)延展性。核心能力必须是企业向新市场延展的基础,企业可以通过核心能力的延展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产品。
第4章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第二节 网络图的绘制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正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A、B、C无紧前工作,即A、B、C均为计划的 第一项工作,且平行进行。
A B C
A完成后,B、C、D才能开始
B
A
C
D
A、B、C均完成后,D才能开始
工作名称
i
j
持续时间
将所有工作(或施工过程)按顺序及相互关 系从左向右画成网络状图形,称为网络图。
A1
A2
1
2
2
3
B1 4 2
3
A3
2
5 B2 6 3
B3 72
C1 1
8
C2
1
9 C3 1
1 0
工作
工作(或施工过程)的划分根据需要可粗可细。
根据资源及时间的消耗,工作可分为:
工作——消耗时间,消耗资源。如扎筋、立模、浇 混凝土等;
C1 1
8
C2
1
9 C3 1
1 0
线路
从原始节点至结束节点经过的通道称为线路, 一个网络计划有若干条线路,如:
A1
A2
1
2
2
3
B1 4 2
3
A3
2
B2
5
6
3
B3 72
C1 1
8
C2
1
9 C3 1
1 0
图中有几条路线:
第一条:1—2—3—7—9—10
持续时间为10d;
第二条:1—2—3—5—6—7—9—10 持续时间为11d;
第三条:1—2—3—5—6—8—9—10 持续时间为10d;
专升本(管理学)模拟试卷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管理学)模拟试卷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6.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个要点不属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 )A.工作定额B.标准化C.合理报酬D.计划与执行相分离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定额、标准化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按照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动乱时,如果一位管理者负责采取补救行动,则这位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就是( )A.领导者B.冲突管理者C.挂名首脑D.企业家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亨利·明茨伯格对管理者角色划分的内容,考生应理解记忆。
3.“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等成语所隐含的道德观是( )A.社会契约B.公平公正C.推己及人D.权利至上正确答案:C解析:“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等属于我国儒家的道德观,属于推己及人的道德观。
4.按照道德发展的阶段,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是( )A.后惯例层次B.惯例层次C.前惯例层次D.原则层次正确答案:D解析:道德发展的层次包括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和原则层次。
原则层次是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在这一层次,个人试图在组织或社会的权威之外建立道德准则。
5.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A.控制幅度B.全责对等C.统一指挥D.专业化分工正确答案:D解析: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专业化分工、统一指挥、控制幅度、权责对等和柔性经济。
其中,专业化分工是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6.员工在态度、技能、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属于( )A.结构变革B.人员变革C.技术与任务变革D.战略性变革正确答案:B解析:人员变革是指员工在态度、技能、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
7.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中的第一步内容的是( )A.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B.评估未来所需的人力资源C.制定一套相适应的方案计划D.员工培训与开发正确答案:D解析:编制人力资源计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中的第一步,它又可分为三个具体的步骤: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评估未来所需的人力资源;制定一套相适应的方案计划,以确保未来的人力资源供需的匹配。
专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管理的概念: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补充:【①管理的载体是组织②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③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④管理的职能活动是: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计量是无法实现的】2.管理的基本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霍桑试(实)验:是指梅奥领导的于 1924 一 1932 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 年出版。
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1)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①工作场所照明试验②继电器装配室试验③大规模访谈④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4.学习型组织: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5.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6.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7.伦理道德的概念;(1)伦理;伦理的原始形态或自然形态就是风俗习惯。
(2)道德:就是在一定的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
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8.⑴功利主义道德观: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⑵权力至上道德观: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⑶公平公正道德观: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⑷社会契约道德观: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图是因其形状如网络而得名。
它是一种表示一项工程或一个计划中各项工作或各道工序的先后、衔接
关系和所需要时间的图解模型。
这种图解模型是从某项计划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出发,全面地统筹安排人、机、物,并考虑各项活动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逻辑关系而绘制的。
(一)网络图的基本组成
网络图是用箭线及节点连接而成的、有序有向的网络图形。
1.箭线
箭线又称箭杆,在网络图中以“→”表示,它代表一个工序和该工序的施工方向。
如:
等等。
箭杆上方写上工序名称,箭杆下方写上该工序所需持续时间,如产品试制需10个月,挖土方需5天,机床维修需4h。
箭杆可长可短,箭杆长短与持续时间长短无关。
箭杆可画为直线,斜线或折线,但曲线仅用于草图。
箭杆由箭尾和箭
头组成,箭尾表示一项工序的开始,箭头表示一项工序的结束,箭杆的方向表示工作的进行方向。
箭杆对一个节点来说,可分为内向箭杆和外向箭杆两种,指向节点的箭杆是内向箭杆,由节点引出的箭杆
称外向箭杆,如对图1—1的④节点来说,节点前的是内向箭杆,从节点引
出的为外向箭杆。
在网络图中,一项工程是由若干个表示工序的箭杆和节点(圆圈)所组成的网络图形,其中某个工序可以某
箭杆代表,也可以某箭杆前后两个节点的号码来代表。
如图1—1所示,B工序也可称为②③工序,E工序也可称为③⑤工序。
图1-1 网络图
在网络图中,箭杆表示的工序都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一般地讲,还要消耗一定的资源。
凡占用一定时间的
过程,都应作为一道工序来看待,如自然状态下冷却、养生、油漆干燥等。
2.节点
节点又称结点、事件,就是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工序之间的交接点。
一个节点既表示前一道工序的结束,同时也表示后一道工序的开始。
节点的持续时间为零。
箭尾的节点也叫开始节点,箭头节点也叫结束节点。
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叫起点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任务的开始。
最后一个节点叫终点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任务的完成。
其他节点叫中间节点。
指向节点的工序叫内向工序,从节点外引的叫做外向工序,如图1—2所示。
图1-2 内向工序、外向工序示意图
3.虚箭杆
它是表示一种虚作业或虚工序,是指作业时间为零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作业或工序。
在网络图中引用虚箭杆后,可以明确地表明各项作业和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消除模棱两可的现象。
特别在运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如果不引用虚箭杆,就会产生模棱两可的现象,电子计算机便无法进行工作。
如图1-3所示,箭杆②→③既是养护工序又是搬砖工序,没有按原作业顺序要求把两者区别开来,计算机也无法进行工作。
正确的画法应增加一个节点,画一条虚箭杆予以区别,见图1-4。
图1-3 错误的画法
图1-4 正确的画法
在网络图中,为了表现工序间的先后连接关系,经常要增添虚箭杆和节点,例如C工序的前项工序是A工序,D工序的前项工序是A、B两工序,则应画成图1-5,在这里虚工序⑧→⑨起着连接A工序及B工序前后关系的作用。
虚箭杆还用来隔开两项不相关的工作。
图1-5 连接关系的画法
4.线路
线路是指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顺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杆及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一条条通路。
如在图1-6中,共有①→②→③→④→⑤→⑥、①→②→③→④→⑥、①→②→③→⑤→⑥……等等很多线路,其中用双线标注①→②→④→⑤→⑥称为关键线路。
综上所述,箭杆、节点和线路是构成网络图的三要素。
图1-6 关键路线的画法
(二)绘制网络图的基本规定
1.箭杆的使用规定
箭杆的使用规定如下:
1)一支箭杆只能表示一道工序。
如图1-7所示的画法是错的,因为①→②工序A工序,④→⑤工序也是A 工序,而一道工序只允许一支箭杆(如①→②)来表示。
如是性质相同的工作,可分别用A1 、A2来表示,就正确了。
因此正确的画法应为图1-8所示。
图1-7 错误的工序表示法图
1-8 正确的工序表示法
2)一支箭杆的前后都要连接节点圈。
如图1—9的画法就错了。
绘图者的原意可能是想在支木模开始一定时间后,接着扎钢筋,但画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画法应如
图1—10所示。
图1-9 错误的连接关系画法图1-10 正确的连接关系画法
3)两个同样编号的节点间不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箭杆同时出现,如图1-3应改为图1-4。
4) 箭杆方向只能向右、向上或向下,不得向左偏,如图1-11的画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画法应为图1-12。
图1-11 箭杆方向的错误画法图1-12 箭杆方向的正确画法
5)不可形成循环回路。
6)不可出现双向箭头,也不可出现无箭头的线段。
7)绘制网络图应尽量避免箭杆的交叉,如图1-13a应改为图1-13b。
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搭桥法或指向法,见图1-14。
以上使用规定1)~4)项也可概括为:一序一支箭,前后要连圈,圈间不同序,序向勿左偏。
图1-13 避免箭杆交叉的画法图1-14 箭杆交叉的表示方法
2.节点的使用规定
节点的使用规定如下:
1)在一个网络图中只允许有一个起点节点。
2)在一个网络图中一般(除多目标网络外)只允许出现一个终点节点。
3)节点编号均用数码编号,表示一项工作开始节点的编号应小于结束节点的编号,即始终要保证箭尾号小于箭头号。
4)在一个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重复的节点编号。
5)编号时可以从小到大、由左向右、先编箭尾、后编箭头地按顺序编号;也可采用非连续编号法,即跳着编,当中空出几个编号,这是为了在修改网络图过程中如果遇到节点有增减时,可以不打乱原编号。
6)起点节点编号可从“1”开始,亦可从“0”开始。
7)网络图中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节点和虚箭杆。
当某节点只有一条内向虚箭杆和只有一条外向虚箭杆时,这个节点就有可能是多余的。
根据上述的使用规定,检查一下图1-15就能发现很多画法上的错误。
图1-15出现多种错误画法的网络图
l)有①、②、③三个起点节点,按规定只允许有一个起点节点,因此要删除两个节点;
2)有(11)、(12)两个终点节点,必需删除一个;
3)④→⑧工序既是D工序,又是E工序,按规定两个节点圈之间只允许设一个工序,因此必须增设一个节点、一个虚箭杆;
4)G工序的节点代号为⑥→⑤,违反节点编号从小到大的原则,应改⑤一⑥;
5)I工序向左偏而且节点代号⑧→⑦也违反节点编号从小到大的原则,应改为⑦→⑧;
6)⑥→⑩→⑨线段不但⑩一⑨节点编号错误,而且在⑥节点到⑨节点间既然除了H工序以外再没有其他工序,因此⑩节点⑩→⑨虚箭杆都可以精简。
根据以上改错结果,并重新编节点码,正确的画法应如图1-16所示。
图1-16 改正错误画法后的网络图
(三)本工序、紧前工序和紧后工序
如以某工序作为正在研究处理的工序,就叫它本工序,那么紧接在本工序之前的工序就称之为紧前工序,紧接在本工序之后的工序就称之为紧后工序。
如图1-17所示。
为了编列数学模型和计算方便起见,一般用ij代表本工序,hi代表紧前工序,jk代表紧后工序。
紧前、紧后工序的关系又是辨证转移的,如果hi工序当作本工序,则ij工序又是它的紧后工序;如果jk工序当作本工序,则ij工序就是它的紧前工序。
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可能有很多条。
在上图中hi和h'i、jk和j'k都是平行工序。
图1-17 本工序、紧前工序、紧后工序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