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十种形式
阅读教学十大课型教案设计

阅读教学十大课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意义;2.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3.运用所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教师准备相关的阅读材料;2.教具:PPT、黑板、讲义等;3.学生: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份阅读材料。
三、教学流程Step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或者给学生展示一段有趣的阅读材料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Step2 学习各种阅读教学方法1.整体阅读: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整篇文章来获取整体理解;2.局部阅读:指导学生通过查读或者扫读找出关键信息;3.主题阅读: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主题并从中获取相关信息;4.细节阅读: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找出细节信息来支持主题;5.推理阅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推理猜测文章中未提及的信息;6.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将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7.分析评价:指导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8.探究研究:鼓励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深入研究,拓展知识面;9.创新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创意阅读,例如编写故事、写作延伸等;10.听读合一:培养学生的听读技能,提高语感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Step3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设计教案,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Step4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收获,对所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总结和巩固。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2.布置相应的练习和作业;3.口头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
五、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外语阅读材料,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展开全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一、基本课型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交流会等。
1、读物推荐课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
要选择好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此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
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
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
如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
师生可以共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2、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方法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
此课型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的现状而设置的。
有如下读书方法供参考。
①三读法浏览性泛读。
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探求性速读。
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
这就要求“一目十行”。
品味性精读。
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简单指导简约读书——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模式的活动方法

简单指导简约读书——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模式
的活动方法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和理解简约阅读的重要性,
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活动内容:
1. 导入环节:老师介绍简约读书的概念、意义以及在现代社会
中的作用。
2. 阅读环节:老师给学生分发阅读材料,每个学生阅读一篇作品,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作品的主题和核心信息,并分享给
同桌或全班。
3. 讨论环节: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学生简
短概括的作品信息,并探讨如何用简约的方式表达思想。
4. 撰写环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将自己的简约读书心得和
体会写成文本,并与同桌或班级分享。
5. 总结环节:老师就此次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简洁有
效的表达方式所传递的力量。
同时,鼓励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在生活中多读书,多思考,使阅读成为自己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能更深刻地理解简约读书的
概念和作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同时也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成就感,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课型与实践

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课型与实践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课型与实践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正处在起步阶段。
目前,没有多少成功、优秀的案例、模式可供学习。
大理论专家一套套地讲,具体的教学还得我们一线老师一步步地探索。
当今在小学界里比较出名的课例有:研究主题教学的名师窦桂梅执教的名著导读《丑小鸭》《三打白骨精》;擅长诗词教学的孙双金执教的《走进李白》;精通民间诗歌的周益民执教童诗欣赏《月亮爬上来》《谜之谜》等。
一、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目标定位“课外阅读指导课”和“阅读课”因为他们的落脚点不同,所以其定位、目标、方法、结构等都有所不同。
“阅读课”一般是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解读课文,培养语文能力,它落脚在课内;“课外阅读指导课”往往以书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课外书,它的落脚点是在课外。
如果把它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阅读课”是人的左脚,“课外阅读指导课”是人的“右脚”。
虽然这两只脚都落在课堂,但“左脚”主要负责语文的“深入”,“右脚”主要负责的是语文的“拓展”,但两者却又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可以说,如果顾此失彼,就会变成长短腿的“瘸子”,无法稳步前行。
三、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重点许多教师认为,课外阅读的重点是读书方法的指导。
但我认为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重点应是学生良好阅读心境的培养,应努力通过阅读情境的创设,激起孩子阅读的兴趣,使孩子入境、入文、入情,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
俗一点说:我们要有卖狗皮膏药者的推销水平,要能激起学生想读的欲望。
因为学生有了兴趣,阅读时就会倾情,就会用心,就会有干劲,就会有收成!四、课外阅读指导课的主要类型课外阅读指导课,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没有固定的课程标准,没有参考教案,更多的要靠我们各位老师的共同探讨,依照当地师生的阅读情况来确定课型。
所以,“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比较多,大致包括:读物推荐课、读物鉴赏课、师生共读课、读后讲述课、读物讨论课、读书笔记指导课、课外阅读检查课、读书交流课等等。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几种基本模式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几种基本模式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我校教师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在课外阅读指导实践中,逐步形成几种常用的课外阅读指导模式,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笔者就几种基本的指导模式进行介绍。
一、按教学结构分1、单元组合式。
就是模仿教材的单元编排方法,把同一类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组合成一单元,进行分析比较,领略同类文章的共同特点,品味同类文章的不同写作风格,迅速掌握不同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可按主题组合为“热爱祖国”“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等单元,也可按体裁组合为“童话世界”“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单元,还可按内容组合为“壮丽河山”“人物写真”“自然奥秘”等单元。
其基本模式为“谈话导入、简介作者——浏览不同文章、找寻共同特点——精读各个片段、对比不同风格——整理归纳知识、巩固阅读方法”建议运用此模式时要依托语文单元教学,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同步指导,把语文单元教学作为基础,介绍相关的一组课外文章,让学生充分运用课堂所学阅读方法,降低阅读难度,减轻阅读负担,强化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在有序扩大阅读量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2、单一指导式。
这是平时阅读指导常用的一种模式,就是在一节课里只指导阅读一篇文章,通过分析理解文章,总结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
其基本模式为“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整体把握、理解内容——互动交流、总结学法——推荐书刊、学以致用”此模式适宜阅读方法的指导,但由于内容单一,比较枯燥单调,最好结合其他模式进行。
二、按分析研究对象分1、作者生平串讲式。
把作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理解作品所渗透的时代烙印,收集分析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抱负。
此模式适合那些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年代、思想性强、寓意深刻的学生不易理解的作品,如一些唐诗宋词、诗歌散文。
语文阅读课教学方法(具体)

语文阅读课教学方法(具体)语文阅读课有哪些教学方法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它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
3.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4.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5.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到车间、农场、博物馆等地实地观察、学习,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6.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其他心理要求的程序和方法。
7.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并锻炼自己从事某种实际活动的能力。
另外,研究性阅读、比较性阅读、鉴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也是语文阅读课中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双减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以下是双减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1.适当加强趣味识字、拼读和写字教学,增加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2.提倡在预习中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质疑,在课堂中通过交流、展示来深化理解。
3.利用课后时间,补充大量阅读。
通过补充课文相关的*、材料,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速度以及阅读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5.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并在课堂上提供交流和讨论的机会。
6.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阅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和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课型

四 、 书 笔记 辅导 课 读
读课外 书 。 样才能不 忘呢? 到 的东西怎么才能 怎 学 不 丢 呢 ? 读 书 笔 记 是 个 好 办 法 。读 书 笔 记 指 读 书 时 为 写
二 、 书 交流 课 读
这 是 教 师 指 导 课外 阅 读 、检 查 课 外 阅读 效 果 的 重 要 环 节 , 是 学 习课 外 阅 读 方 法 的 重 要 课 型 。这 类 课 可 也 组 织 学 生 交 流 课 外 阅 读 的 收 获 或 体 会 ,也 可 组 织 学 生 对 所 读 书 刊 的 内容 进 行 专 题 评 论 或 综 合 评 论 。 具 体 步 骤 是 :课 前 阅 读 , 充 分 准 备 — — 相 互 提 问 , 检 查 情
了。
三 、 书 方法 指导 课 读
读 书 是 学 习并 获 得 间 接 知 识 的 非 常 重 要 的 途 径 , 是把别人知识转变 为 自己知识 的过程 。会运用 正确的 读 书 方 法 , 书 才 能 有 成 效 。读 书 方 法 指 导 课 的 目的 是 读 引导学 生如何选择 阅读 书籍 ; 如何合理使 用工具书 ; 讲 授 一些 常用的 阅读方法f 精 读 、 读 、 览 、 读等 ) 如 泛 浏 速 ; 指 导 学 生 边 读 边 思 考 , 高 理 解 能 力 , 价 人 物 和 事 件 提 评 的能 力 及 联 想 、 想象 能 力 ; 养 学 生 “ 动 笔 墨 不 读 书 ” 培 不 的 习惯 , 等 。 等 这 类 课 的 基 本 步 骤 是 : 趣 导 入 — — 阅读 材 料 , 激 总 结 方 法 一 迁 移 运 用 , 固 方 法 。如 一 位 教 师 在 五 年级 巩 的 读书方法 指导 课《 浏览略 读精 读》 , 上 通过 阅读一 组 文章 的指导 , 学生知道书 海茫茫 , 让 要学会选择 自己喜 欢读的书 , 要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 , 高读书效率。 就 提
提高小学阅读理解能力的10个教学活动

提高小学阅读理解能力的10个教学活动1. 绘画与描述通过绘画和描述的结合,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适合年龄段的文章或故事,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并用文字描述所绘制的内容。
2. 图文匹配找一些图片和相关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将图片与文字内容进行匹配。
这种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并理解不同信息之间的联系。
3. 快速阅读给学生一定时间快速阅读文章,然后随机抽取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以锻炼他们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4. 想象推理给学生一个引人入胜但没有结局的故事,要求他们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测,并写出自己设想中的结局。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5. 小组合作阅读将班级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阅读不同文章,并讨论彼此遇到的困惑与疑问。
然后各小组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内容,从而互相学习与共享。
6. 转述故事选择一个故事,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叙述。
这能锻炼孩子们对上下文和逻辑关系的把握,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7. 角色扮演选取一个有趣的情节或场景,请学生分角色扮演对话。
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8. 文本解密给学生一篇复杂或隐含信息较多的文章,并要求他们以团队合作的方式,逐步解析文本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深度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9. 视频与文本结合挑选一些优质教育视频和相关文本资料,并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后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通过视听融合,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10. 推广应用最后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将所学到的阅读理解策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例如,写一篇图书推荐或书评,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审美和表达能力。
这些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小学阅读理解能力,并通过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活动,并结合评估来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十种形式
1.指导式。
这种课型的主要对象是中低年级的学生,目的是扶着学生走上独立阅读的道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推荐式。
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
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3.复述式。
可有两种做法:一是学生共同独立地阅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儿童读物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的内容。
一是在各自阅读课外读物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的内容。
4.朗读式。
就是让学生阅读儿童读物或读某篇文章进行有表情的朗读。
5.游戏式。
就是让学生把阅读的故事内容,以不同的游戏形式,形象地再现出来。
6.图画式。
就是运用漫画或连环画的形式,再现故事的主要内容和精彩的片断。
7.叙述式。
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叙述前提出要求,叙述后做好评定。
8.交流式。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们可以采用交流式的方法。
此方式就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9.欣赏式。
这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主要形式,通过语言、借助录音、音乐、幻灯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某些片断、章节,或语言的表达等。
10.书评式。
就是指导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书刊、文章,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