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老年社会工作重点

第十一章老年社会工作名词解释1.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是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推行老年人相关的各种社会政策,或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
2.生命回顾:生命回顾是指通过生动缅怀过去一生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鼓励老人将整个人生经历尽可能详尽地倾诉出来,让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以达到内省的目的。
3.怀旧:怀旧即是让老人回顾他们过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从回顾中让老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感、尊严等多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人找回自尊和荣耀。
4.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是指将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尽可能留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照顾,避免让他们离开自己生活的社区而进入机构生活。
问题1.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与功能是什么?a)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i.按服务对象,可以分为老年人、老年人的家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人员及其他人员。
ii.按老年人面临问题的种类划分1.长期患病,生理机能严重衰退或残疾的老年人;2.经济困难的老年人;3.人际关系不良的老年人;4.受虐待的老年人;5.退休后生活无法适应的老年人;6.丧偶或丧失子女的老年人。
b)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i.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服务(社区生活照顾服务和机构生活照顾服务)、生活救助服务、老年人家庭人际关系及其他人际关系的调试、老年人及家庭人员的心理辅导等。
ii.老年人社会生活发展需求的满足:推动老年人社会生活的参与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c)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i.预防和减缓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减退;ii.恢复老年人受损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关系;iii.为老年人提供其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2.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因素有哪些?a)经济因素b)政策因素c)文化因素3.老年社会工作的特殊性是什么?a)老年人对社会资源的需求量较大b)与老年人沟通存在困难,会导致难以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c)老年人在走向死亡d)老年社会工作者的怜悯和恐惧会对老年人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章 老年学基础知识----老年社会工作

• 2.老年歧视对各种规划和服务的影响
• 影响所有学科专业训练的质量,缺乏老年医学等课程设计的内涵。 • 影响老年规划的构成和性质,无法了解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健康保 养等规划。 • 影响老年人群对心里等健康计划的制定。
三、你的老年智商如何?
•有4条:
• • • • 观念七:当人们年老时应该注意关注体重 观念十:老年人比年轻人接受更多医务治疗 观念十三:饮食和锻炼可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 观念十九:酷热和酷冷都对老年人有害
• 老年学之所以在近代形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并在许多 国家迅速发展,大体有以下社会因素: • ①人的老龄化。因科学的发达、社会的进步等诸种因素 的作用,人的寿命日益延长,使到达老年期的人数在总 人口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人口学通常认为60岁以上或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分别达到10%或7%以上,就称为人 口的老龄化。这种状况在古代和中世纪是不存在的,当 时人的寿命普遍较短。19世纪70年代,法国成为世界上 最早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 • ②现代社会的工业化. 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也 使得赡养老年人的义务部分地从家庭转向社会;工业化 社会发达的生产力使得老年人和社会都有能力蓄积和提 供老年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金、退休年金等。 • ③现代医药科学的发展为老年人寿命的延长提供了科学 保证。 • ④都市化和现代化社会的发达 老年人的社会可见度日 益显著,成为社会上引人关注的群体。
老年学不同于老年医学。老年医学是防止和控制衰老疾病的研究, 老年学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而且老年学研究人员可以从4 个不同但相关的过程看待衰老。老年人的生活和幸福受生理,心理 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四个衰老过程具体如下: ① 年龄衰老指的是一个人活的年龄数。 ② 生理衰老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生理上的变化,如一些 器官系统效率降低,另外一些器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降低。 ③ 心理衰老指的是随着人们变老,智力、脑力、知觉、心智、记 忆、个性、主动性、智能、应对压力和损失的能力等发生变化。 ④ 社会衰老指的是在生命过程中经历的不断变换的角色和关系。 老年人的支持系统的大小和质量,包括家庭非正式支持系统和正式 的支持系统(如社会机构的服务提供系统)。
老年社会工作教案

老年社会工作教案一、第一章: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特点与意义。
使学生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2 教学内容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1.3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讲解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老年社会工作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运用了哪些原则和方法。
二、第二章: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需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使学生认识到满足老年人需求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老年人的生理需求:身体健康、疾病管理等。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支持、心理健康等。
老年人的社会需求:社交活动、家庭关系等。
2.3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讲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并提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三、第三章: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3.2 教学内容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福利政策宣传、心理咨询、社交活动组织等。
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沟通技巧、问题解决技巧、资源整合等。
3.3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讲解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老年社会工作场景,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四、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的评估与监督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老年社会工作评估与监督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老年社会工作评估与监督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老年社会工作评估与监督的重要性老年社会工作评估与监督的方法:定量评估、定性评估、过程评估等。
4.3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讲解老年社会工作的评估与监督方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老年社会工作评估与监督,并提出具体的评估指标和方法。
五、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分析老年社会工作案例。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第一节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一、老年的界定(一)年龄界定包括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
生理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的生活安排和生活方式。
心理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的人格特点、情绪特点和应对问题的方式。
社会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二)老年期的划分:60-69岁为低龄老人;70-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的为高龄老人。
★★★★二、老年人的特点老年人处于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生理的老化:渐渐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
(二)心理的老化:结晶智力(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过得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和液态智力(老年人结晶智力强)(三)社会的老化:社会角色变化、退休等。
★★★★三、老年人的需要(重要)老年人的需要,主要包括: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希望有更多机会为社区服务)、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对全社区的道路、公共活动场所和公共卫生间等适老化改造,预防老人发生意外事故)、善终安排和一条龙照顾等。
★★四、老年社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一)价值观问题避免年龄歧视,保持敏感,防止把社会的不当价值观带入自身工作中。
(二)移情与工作倦怠问题老年社会工作会面临许多老年人的人生问题,如疾病、伤残、死亡等,社会工作者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晚年,对处理这些问题感到焦虑、沉重。
而个人以往与老年人打交道的经历,特别是跟家中老人的交往也可能会导致对老年服务对象抱有特殊的感情,出现反移情。
这可能会表现为对老人特别不好,缺乏耐心和关怀,也可能表现为对老人过度保护,想要“拯救”老人。
社会工作者对此要特别注意。
此外,长期做有些服务对象的工作,如患老年痴呆症的服务对象的工作,可能会让人感到倦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
社会工作者应当敏锐地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早发现工作耗竭的征兆,并采取减压措施。
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重点)一、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了解)老年社会工作涵盖了范围广泛的各项服务。
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1,个别化原则。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2,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鼓励老年人情感宣泄,解除其防卫心理,以促成专业关系的建立。3,有控制的感情投入原则,通过工作者感性的代入和理性的抽离,给予案主接纳和支持,以期建立专业关系。4,接纳原则,工作者应该接纳他们的感受,重新塑造其尊严和价值观。5,非批判的态度原则。6,案主自决原则。7,保密原则。
老龄化:人类个人的个体老龄化和人类整个人口的群体老龄化。
老龄化的特点:1.生育率迅速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这是与我国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密不可分。2,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期并存。3.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4,基数大,即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5,高龄化率高,即高龄老人的数量与比列大,增长速度快。6,底子薄,即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老龄化。7,不平衡性,即各地区老龄化起步,速度和程度有较大的差别。
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科学的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积极的网络各种可能的社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
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因素:1,经济因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促进或者抑制老年社会工作发展最重要的因素。2,政策因素。3,文化因素。4,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压力与困难因素。5,老年社会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要求。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提高,导致老公了年龄人口减少,劳动人口的抚养比提高。2,对社会储蓄和投资的影响。3,对消费和产品结构的影响。4,对社会养老保障的影响。5,对医疗保障,保健康复方面的影响。6,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7,对老年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8,对代际关系及社会公平的影响。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案例一、案例背景。
李大爷今年75岁了,住在老旧小区的一个小房子里。
他的老伴儿前几年去世了,儿子一家住在另一个城市,工作特别忙,很少有时间回来看他。
李大爷身体还算硬朗,就是有点关节炎,阴天下雨的时候膝盖就疼得厉害。
他平时特别孤单,也没什么爱好,每天就坐在门口发呆,和路过的邻居简单聊几句。
二、问题分析。
# (一)生理方面。
1. 关节炎的疼痛影响了李大爷的日常生活质量。
他不能长时间走动或者站立,像去菜市场买菜这样简单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有点困难,走一会儿就得停下来歇歇。
2. 随着年龄增长,李大爷身体的其他机能也在慢慢衰退,虽然现在没什么大病,但缺乏日常的健康管理和保健知识。
# (二)心理方面。
1. 孤独感是最严重的问题。
老伴儿走了,儿子又不在身边,他感觉自己就像被世界遗忘了一样。
这种孤独让他的情绪很低落,有时候一整天都不怎么说话。
2. 缺乏生活的乐趣和目标。
他不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些什么,觉得日子过得很无聊,对未来也没什么期望。
# (三)社会支持方面。
1. 家庭支持薄弱。
儿子一家虽然偶尔会打电话,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李大爷对亲情的渴望。
而且他们不能在身边照顾李大爷的生活起居,像生病的时候连个递水拿药的人都没有。
2. 社区资源利用不足。
小区里其实有一些老年活动设施,也有社区组织的一些活动,但是李大爷从来都没有参加过,他对这些资源缺乏了解,社区工作人员也没有特别关注到他这个“沉默”的老人。
三、介入策略。
# (一)健康管理方面。
1. 联系社区医院的医生,为李大爷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为他做简单的身体检查,包括量血压、测血糖等基本项目。
医生还给他提供了一些缓解关节炎疼痛的小建议,比如热敷、做一些简单的关节活动操。
2. 组织健康讲座。
邀请李大爷参加社区组织的老年健康讲座,讲座内容包括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健康饮食等。
我陪着李大爷去听了几次讲座,他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比如每天要吃够多少蔬菜、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等。
4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共24张)

(4)做好丧亲辅导:正视丧亲过程、改变生活态度、重新 (chóngxīn)组织生活
第19页,共24页。
第四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zhǔyào)方 法
一、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二、小组工作方法 三、机构照顾 四、社区照顾 五、老年社会工作督导
第20页,共24页。
一、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二)内容: 1、老年伴侣工作:婚姻生活回顾(全新角度(jiǎodù)追述往事、寻找
意义)
2、家庭体系工作:解除家庭羁绊、识别成功技能、排出先后次序、
制订行动方案
3、照顾人支持工作:提供情绪支持、提出具体建议 4、促进社会融合:根据不同年龄,制订社区活动方案
第17页,共24页。
五、特殊问题处理
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2、一般概括: (1)寿命延长=慢性病增加;(2)家庭结构改变=
无人照顾;(3)工业化=生活环境恶化;(4)教育文化进步=代际隔 阂;(5)医药发达=医疗费用负担;(6)闲暇增多=社会交往减少
第4页,共24页。
三、老年社会工作(shèhuìgōngzuò) (一)定义
老年社会工作对象:老年人、相关人员(家庭成员、亲属、朋友、 邻居、志愿者)、系统(单位、服务组织)、社会政策呢?
第7页,共24页。
第二节 老年人的变化(biànhuà)及社会工作的应对
一、生理变化和应对 二、心理变化和应对 三、生活变化和应对
第8页,共24页。
一、生理(shēnglǐ)变化和应对
(一)老化带来的生理变化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应对
1、身体健康状况:决定老年生活安排的核 心(评估是特别要注意)。
三、生活变化和应对
(一)老年社会学理论的解释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社会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来做一些探讨。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 报告和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老年人是社会中最需要关心和照顾的群体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帮助老年人增强身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比如,组织老年人走亲访友、老年人文艺演出、老年人康体活动、老年人学习兴趣小组等等。
2. 生活照料和精神抚慰: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减退,很多人需要特别关心。
老年社会工作者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
例如,帮助他们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等,以提供照护和温暖。
3. 福利权益的保障: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我们应该为他们的福利权益提供积极的保障。
老年社会工作者会关注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福利问题,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权益的保障。
4. 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老年人普遍存在着心理失衡、孤独和忧虑等问题,而老年社会工作者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支持和精神抚慰,来缓解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和忧虑。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 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老年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养老需求,老年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以确保为老年人提供合理的服务。
2. 建立服务网络:老年社会工作者可以与老年人所在的社区、医疗机构、社会团体等建立服务网络,展开志愿者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服务。
3. 利用媒体宣传:当今社会,媒体的传播作用越来越重要。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老年人和老年事业的关注和重视。
4. 培训和教育:老年社会工作者应该定期召开培训和教育课程,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在掌握更多的服务技能的同时,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老年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老化的主要表现
➢ 组织器官与生理功能退化而带来的机体储备能力减少 ➢ 因多种生理功能减退,肌体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出现
各种功能障碍,导致老年人适应能力减弱 ➢ 由于生理功能,特别是免疫功能的衰退与紊乱,造成
老年人抵抗力下降 ➢ 随着机体衰老,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1、更年期的生理变化
更年期,对于女性而言,一般在45~55岁左右; 大多数妇女无明显的更年期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 在不知不觉中平稳地度过。只有10%~30%的妇 女自述有明显反应。
男性,更年期的时间略晚于女性,大约发生在55~ 65岁左右。绝大多数男性中老年人不能自觉更年期 的生理变化。自述有更年期明显症状的只有10%~ 20%。
现代健康观认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 1、没有身体疾病和缺陷; 2、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 3、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1) 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皮肤有弹性。
老年人的常见病及预防
1、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高血压、冠心病 2、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慢性气管炎 3、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慢性胃炎 4、肌肉与骨骼系统常见疾病——骨质疏松 5、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糖尿病
此外还包括常见的精神疾病,如 6、老年痴呆症;7、抑郁症;8、老年疑病症;9、老 年失眠症;10、精神分裂症;等等。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老年人智力水平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的智力黄金时代是30~40 岁之间,到年和其他科学家研究认为,人的 智力的维持与发展和年龄并无重大关系,而与健康 状况、营养状况、是否经常科学用脑有关。
味——老年人体内容易缺锌,从而影响到味觉素正常 发挥功能,尤其对甜、咸、酸等味的感觉迟钝,往往 食不知味,食欲减退。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老年人触觉回归
触觉迟钝,触觉定位能力变差。 痛觉迟钝。实验表明45~85岁组的人群需要对皮
肤施加0.347克刺激强度方才感觉到疼痛,而对 10~22岁组人群只需0.289克刺激强度即感 受到疼痛。所以当老年人摔倒或患病时,疼痛程度不 足以推断其损伤或疾患的严重性。 温度感觉迟钝。老年人的热点感受器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减少,因此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比如在四季交替 气温变化较大时,老年人因温差感觉迟钝,不能及时 添减衣服,容易受凉感冒;在发高烧初始因未知觉而 听之任之,贻误诊治。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三、老年期感知觉、智能的变化
看、听、嗅、味、触俗称五官。 人脑在五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后,对事物的颜色、
形状、大小、气味、温度、轻重、软硬等等个别属 性的单独反应叫感觉;以感觉为基础,对客观事物 多种属性的综合反应叫知觉。 老年期各种心理活动的变化,最早是从感知觉回归 现象表现出来的。所谓感知回归是指个体的感知能 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弱到强再逐渐衰弱的过程。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感知回归
看——“老花” ;调节适应性、敏感性降低;对物体大 小、空间关系和运动速度易判断失误(比如上下台阶 时容易踏空摔倒)。
听——“耳背”;对高音频声音听觉减弱甚至丧失;抗 噪音干扰能力差(比如嘈杂环境或在电话中)。
嗅——灵敏度下降(从青年时代起,每隔22年嗅觉 鉴别力下降一半)。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2、更年期的心理变化
更年期综合症:多见于女性,除了生理机能变化以外 会产生心理活动障碍,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敏感、多疑、烦躁不安、容易紧张激动,有的人在情 绪激动时甚至会出现癔病样抽搐、痉挛、气紧、昏睡 等症状。
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病率在10%左右,多数情况随着 事过境迁,这种情绪反应会自动减退,症状也会逐渐 消失。只有少数人的症状特别严重,以至进一步发展 为更年期忧郁症或更年期妄想症,影响健康与正常生 活,需要进行治疗。
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二、更年期的烦恼与心理调适
在人生的旅途中要经历两个心理危险期。 第一个发生在青春期。亦即所谓的“心理断乳期”,或
称为“第二反抗期”,就是指想脱离父母监护,独立做 主又渴望得到理解的时期。 第二个发生在更年期。这是人生由中年向老年的过渡 阶段。这个时期个体生理机能急剧变化、生活内容极 大变化,心理状态也可能产生激烈震荡,个体会体验 到种种冲突、矛盾和不适。
老年社会工作的 生物学和心理学基础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主要内容
“健康”概念的解析 更年期的烦恼与心理调适 老年期感知觉、智能的变化 老年期性格、情绪的特点 老年人的审美心理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一、“健康”概念的解析
“健康”概念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老年人都向往健康,追求健康。 传统的健康观将不生病不进医院作为健康的唯一标准,
老社会工作生物和心理基础
3、更年期的心理护理
个人调节: (1)通过各种传媒,正确认识更年期。 (2)积极参加运动量适度的体育保健运动。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休息和娱乐。 (4)学会控制情绪,不轻易发作。 (5)抛弃一些不良观念和做法。
家人帮助: (1)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有效减轻“更年期综合症”。 (2)子女应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处于更年期的长辈。 (3)子女、家人应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 (4)规劝其注意营养搭配、戒酒戒烟。 (5)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