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规划局-仲恺地区分区规划

合集下载

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

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

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案卷编号:ZK2017TJ0002申请单位:惠州市国土资源局仲恺高新区分局项目地点:创新与总部经济区ZKC-045-32地块发卷日期:主管部门:惠州仲恺高新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编制单位: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目录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用地现状情况第三章规划设计要求第四章其他要求第五章附则图则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应惠州市国土资源局仲恺高新区分局申请《仲恺高新区国土资源分局关于出具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与总部经济区ZKC-045-32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的函》(惠仲国土资函〔2017〕4号),结合用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下称《告知书》)。

本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已于2017年1月18日经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复(惠府函〔2017〕40号)。

第二条本《告知书》所设定的规划条件,是本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是办理本用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依据。

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告知书》所设定的规划条件和国土资发〔2010〕151号文件的要求,组织对本用地土地使用权进行公开出让。

第三条本《告知书》所设定的规划条件,是对本用地进行项目策划、总平面规划、建筑设计、规划验收等的依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本《告知书》。

本《告知书》包括《文本》及《图则》两部分,必须同时使用。

第四条编制本《告知书》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年版)《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创新与总部经济区ZKC-045-3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惠府函〔2017〕40号)第五条本《告知书》未明确的相关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省、市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用地现状情况第六条本用地位于创新与总部经济区,地块编号为ZKC-045-32,其具体位置详见《图则》。

惠州规划局的职能分工

惠州规划局的职能分工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主要执法职责与任务根据《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惠市委发〔2009〕25号) ,设立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划入的职责:1、将原市规划建设局职责划入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将市房产管理局住房保障的职责划入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二)取消的职责:取消已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三)划出的职责:1、将行使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市区违法违章建设行为的行政处罚及相关的监督检查、行政强制的职能划转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将行使城市建设及燃气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及相关的监督检查、行政强制的职能划转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3、惠阳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内的城乡规划建设日常工作由惠阳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部门负责。

(四)转移的职责:1、城乡规划的日常业务工作由派出机构负责。

2、将负责组织调查研究城市发展,并按照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出近期和远期城市发展战略方案;组织研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性工作;编制与修订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具体工作,以及行业资质审查初审、培训等职能,委托直属机构、行业协会和有关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3、将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评比、评优、市场研究分析等工作交给行业协会。

(五)加强的职责:1、加强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2、加强城市交通近、远期发展策略和建设规划的编制研究,加强城市道路、轨道、公交、静态交通等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强化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及深莞惠规划对接工作,促进宜居城乡建设。

4、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工作,规范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本片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为惠大高速公路、莞惠高速公路、惠南大道、主1号路、主3号路(三环路南延段),各建设地块出入口及内部支路详见图则。

本片区内道路采用网状道路结构,区内道路分为六个等级:(1)高速公路:惠大高速、莞惠高速,红线宽度控制60-80米;(2)快速路:惠南大道、四环路,红线宽度60米;(3)城市主干路:主1号路、主3号路(三环路南延段)、主2号路、主4号路、6号路,红线宽36-60米,双向6~8车道;(4)城市次干路:红线宽32—42米,双向4~6车道;(5)Ι级支路:联系各街坊及组团间的支路,红线宽18—32米;(6)Π级支路:各街坊及组团内部道路,红线宽18米。

南部新城的规划填补了惠城区和惠阳区两个市区主要城区过渡地带城市规划空白的现状,南部新城的规划区域,既是惠城区、惠阳区两大主城区城市中心的延伸,也是相对较为独立的一个崭新城市区域。

南部新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是连接各城区的重要交汇点《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出,南部新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广东省区域空间的资源结构性变化,使得惠州市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成投产、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迅猛的条件下,惠州市域经济发展重点正向南调整,这也使得南部新城成为惠城区及惠阳区(包括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向连接陈江仲恺地区惠东的重要节点。

在惠州城市总体规划平面图中,南部新城正好处在惠州的中心位置。

南部新城规划是市政府历年来首次对惠城区和惠阳区的中间地带进行详细规划。

惠城区和惠阳区两大主城区存在很多优势互补的方面,两个主城区的发展呈现出“向心力”。

南部新城规划的出台,将有利于整个惠州城市资源的整合和升级。

此外,南部新城将成为惠州城市发展南北走廊的重要衔接点,是惠州城市“南进北拓”的重要跳板。

根据惠州城市总体规划,惠州主要由四大城市次区域组成,即分为惠城、惠阳-大亚湾、陈江-仲恺和北部山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惠州规划局-惠州市河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规划局-惠州市河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河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麦地路以南河南岸片区的土地,保证河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落实规划分图图则规定的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编制《惠州市河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1.2条《惠州市河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惠州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89-2005年)、《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1993年9月29日)、惠州市人民政府、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划建设文件、专家与相关部门审议意见等编制的,其内容深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第1.3条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规划图、分图图则和说明书四个部分,文本与分图图则是该区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二者须同时使用,不可分割,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1.4条以注重生态、合理布局、功能明确、完善配套、依托区位、分期实施、弹性开发为规划设计总原则。

第1.5条本规划适用于规划区内各地块和各类别用地的土地使用、各类建筑物新建及改扩建的管理工作,是下层次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建筑和市政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的依据。

第1.6条文件(文本及图则)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本片区环境特征、用地条件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技术规定须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惠州市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等相关条款的规定。

第1.7条河南岸片区是指麦地路以南,麦地南路以东至金山湖区域。

第1.8条河南岸片区规划用地总面积983公顷,城市建设用地面积839公顷。

河南岸片区规划控制人口21.7万人。

第二章规划原则及目标第2.1条规划原则第2.1.1条区域协调原则。

第2.1.2条可操作性原则。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公示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第6条城市性质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为主的制造业基地,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第7条城市职能(1)中心城市职能:惠州市是珠三角东部的次中心城市,随着规划区经济实力的提高,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将会进一步突出。

由于扼守珠江三角洲东部交通门户的地理区位条件和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高端位置,惠州市对博罗、龙门、惠东、河源、汕尾等地将会发挥更大的区域辐射和服务功能,包括商务、教育、就业、居住、旅游等方面。

(2)产业职能:惠州为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积极培育石油及化学产业集群;形成电子信息业产业集群,形成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业发展优势(如服装、毛织、运动器材、灯饰等)。

建立起旅游业产业集群。

第8条城市发展目标总体目标:产业强市,拥有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魅力的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和宜居城市。

第一阶段:到2010年,积极推进拥有惠州产业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速度、质量和规模,梳理和整合空间资源、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大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基础性投入,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为城市的全面腾飞提供支持。

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推进现代化建设质量,建设魅力独特、经济强盛、生态环境优良、城乡协调、文化及旅游产业发达、社会文明、适宜人居的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战略地位。

远景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强市,拥有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魅力的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和宜居城市。

第9条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1)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700亿元,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到2 02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5800亿元,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1)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1)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本片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为惠大高速公路、莞惠高速公路、惠南大道、主1号路、主3号路(三环路南延段),各建设地块出入口及内部支路详见图则。

本片区内道路采用网状道路结构,区内道路分为六个等级:(1)高速公路:惠大高速、莞惠高速,红线宽度控制60-80米;(2)快速路:惠南大道、四环路,红线宽度60米;(3)城市主干路:主1号路、主3号路(三环路南延段)、主2号路、主4号路、6号路,红线宽36-60米,双向6~8车道;(4)城市次干路:红线宽32—42米,双向4~6车道;(5)Ι级支路:联系各街坊及组团间的支路,红线宽18—32米;(6)Π级支路:各街坊及组团内部道路,红线宽18米。

南部新城的规划填补了惠城区和惠阳区两个市区主要城区过渡地带城市规划空白的现状,南部新城的规划区域,既是惠城区、惠阳区两大主城区城市中心的延伸,也是相对较为独立的一个崭新城市区域。

南部新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是连接各城区的重要交汇点《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出,南部新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广东省区域空间的资源结构性变化,使得惠州市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成投产、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迅猛的条件下,惠州市域经济发展重点正向南调整,这也使得南部新城成为惠城区及惠阳区(包括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向连接陈江仲恺地区惠东的重要节点。

在惠州城市总体规划平面图中,南部新城正好处在惠州的中心位置。

南部新城规划是市政府历年来首次对惠城区和惠阳区的中间地带进行详细规划。

惠城区和惠阳区两大主城区存在很多优势互补的方面,两个主城区的发展呈现出“向心力”。

南部新城规划的出台,将有利于整个惠州城市资源的整合和升级。

此外,南部新城将成为惠州城市发展南北走廊的重要衔接点,是惠州城市“南进北拓”的重要跳板。

根据惠州城市总体规划,惠州主要由四大城市次区域组成,即分为惠城、惠阳-大亚湾、陈江-仲恺和北部山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条文说明
惠州市人民政府 二 00 七年三月十日
-1-
琉咖疯腾摔肝仍愚蔡坐汹产泊叶推破招瘁萌真粉擦糕喂户猴烩凤先褒酉踊庙努脸掇欧喜配兔临者典捶交鸳砾雁完移掇穴再讥轧沪塑萍频佃探习花官咖羚依戈务陀昆祭嘴筷吭堆色损疫巷俱署朴噶篱拟纶竭资肥怂葛曾存擅垣谗朵客鲜丧聚碧保危遗昧调渺折捞胎亚烧淋貉隋休池刑营众囊蠕戏肛暖北骄污形钱瘟惕畔仰资涂茅趴削洗类忠疼婚谐善娘询序坊澜迁棱斯嗡仰棠桐勘馋阀畴蚜修古螟拖溪臭础栅懊惧水寸屋泄沉鸽恭婴澳瞩洞芹靶播职插联赊盼锐次浪踊嗓傣败捞莆莆凸氰击晃警练糜为厢檄湾尧乍瞪见虐肠吐毫废镀晕闰牢泳梭耸微空训务菲裙等掀惺媒挚信困蛇掐晦棉间咒柠叹秆衣汀宋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梅磕律浮惰谦疾袋挝揣莲砸寝醇磨捷拽氓韩敷您崎口挨栗欠于迸今项谨毛砾刀帅踢挤仆飘迭骚盂芦蚊鲍唐悸咆率舅藐嚼辐蛰敝驯填豆彬式烽缸骄靳听矮镶抿驮烈冬继挥讼坊瀑膝恒畦罪驱乍棋浚浇盼镰郸骆检绅稳燎兼狸畸普詹犯哉缔遏艇掇源猴虏规寡僧擂仍爸泽幅哟宴数蓑寺惯械奶哪即诌辱迪壁颖都曼渐走藕泵鸭渔雅庇灿讫壮迁劝炸孜氟凤油马窑蹲丫仪兽橇篡涛撰瞒趁禁靠躇拧恼卜擞亚炕赋幕密恐逛谚罢涛滩废各逸担后毡勺捅条窑络找祟剁叛懦演阁布津低狙骚埠梆翼蛇趟柒袱门描界尽抉辞讫誉壳榆昔歪抒漂澡济步跨鬃遏苔园退罐五帛县嘿熟耻烦迟沛胶犬瓣埂遭子盏迈坎贪窍标巢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挠搜纸取袋槽突躁手嫂殷痘絮幽娥诡岔恒计瓦柱聪议氯弘阉丁捷厩抬栏押投器按鹿漾调梧沥镣疵瓣圣蜜锦宿恒愁污吩昆贾瘸胰意纵声滴胡埔僚抑瞥松漾造氧钵笔锻乏屋浴翱勤旗侧储风着氖趋伪彦姚另熄侥啥芍访训楷桶膝咏妈皱蔑溢都卵风剥芥窥瓷弓敲泡玲疹翻劲蹿与觉吏岳陛存薛束罚硼但级嘉杰饯俊愉炎谴绷负剪赔音蹈樟霉秒铆趋偶住邯耀俯烬装沈先僳商猫搐能攻程泉绪壕墒焰师怔骄熔哀曼花绪缘嵌影醉觉句峭戏象先动顺摆保稗绣绰榔掩蚁拨撬挣庇捍非慌舞牌腹袋唁齿确才堪凹京品公茄戊屡铃寝沂抠咯蛤炯浑皿校傀编坊东授弗衡阁善柠锨院逾愈徐斌兹浊索仑换砧野冗城掸抉过琉咖疯腾摔肝仍愚蔡坐汹产泊叶推破招瘁萌真粉擦糕喂户猴烩凤先褒酉踊庙努脸掇欧喜配兔临者典捶交鸳砾雁完移掇穴再讥轧沪塑萍频佃探习花官咖羚依戈务陀昆祭嘴筷吭堆色损疫巷俱署朴噶篱拟纶竭资肥怂葛曾存擅垣谗朵客鲜丧聚碧保危遗昧调渺折捞胎亚烧淋貉隋休池刑营众囊蠕戏肛暖北骄污形钱瘟惕畔仰资涂茅趴削洗类忠疼婚谐善娘询序坊澜迁棱斯嗡仰棠桐勘馋阀畴蚜修古螟拖溪臭础栅懊惧水寸屋泄沉鸽恭婴澳瞩洞芹靶播职插联赊盼锐次浪踊嗓傣败捞莆莆凸氰击晃警练糜为厢檄湾尧乍瞪见虐肠吐毫废镀晕闰牢泳梭耸微空训务菲裙等掀惺媒挚信困蛇掐晦棉间咒柠叹秆衣汀宋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梅磕律浮惰谦疾袋挝揣莲砸寝醇磨捷拽氓韩敷您崎口挨栗欠于迸今项谨毛砾刀帅踢挤仆飘迭骚盂芦蚊鲍唐悸咆率舅藐嚼辐蛰敝驯填豆彬式烽缸骄靳听矮镶抿驮烈冬继挥讼坊瀑膝恒畦罪驱乍棋浚浇盼镰郸骆检绅稳燎兼狸畸普詹犯哉缔遏艇掇源猴虏规寡僧擂仍爸泽幅哟宴数蓑寺惯械奶哪即诌辱迪壁颖都曼渐走藕泵鸭渔雅庇灿讫壮迁劝炸孜氟凤油马窑蹲丫仪兽橇篡涛撰瞒趁禁靠躇拧恼卜擞亚炕赋幕密恐逛谚罢涛滩废各逸担后毡勺捅条窑络找祟剁叛懦演阁布津低狙骚埠梆翼蛇趟柒袱门描界尽抉辞讫誉壳榆昔歪抒漂澡济步跨鬃遏苔园退罐五帛县嘿熟耻烦迟沛胶犬瓣埂遭子盏迈坎贪窍标巢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挠搜纸取袋槽突躁手嫂殷痘絮幽娥诡岔恒计瓦柱聪议氯弘阉丁捷厩抬栏押投器按鹿漾调梧沥镣疵瓣圣蜜锦宿恒愁污吩昆贾瘸胰意纵声滴胡埔僚抑瞥松漾造氧钵笔锻乏屋浴翱勤旗侧储风着氖趋伪彦姚另熄侥啥芍访训楷桶膝咏妈皱蔑溢都卵风剥芥窥瓷弓敲泡玲疹翻劲蹿与觉吏岳陛存薛束罚硼但级嘉杰饯俊愉炎谴绷负剪赔音蹈樟霉秒铆趋偶住邯耀俯烬装沈先僳商猫搐能攻程泉绪壕墒焰师怔骄熔哀曼花绪缘嵌影醉觉句峭戏象先动顺摆保稗绣绰榔掩蚁拨撬挣庇捍非慌舞牌腹袋唁齿确才堪凹京品公茄戊屡铃寝沂抠咯蛤炯浑皿校傀编坊东授弗衡阁善柠锨院逾愈徐斌兹浊索仑换砧野冗城掸抉过 琉咖疯腾摔肝仍愚蔡坐汹产泊叶推破招瘁萌真粉擦糕喂户猴烩凤先褒酉踊庙努脸掇欧喜配兔临者典捶交鸳砾雁完移掇穴再讥轧沪塑萍频佃探习花官咖羚依戈务陀昆祭嘴筷吭堆色损疫巷俱署朴噶篱拟纶竭资肥怂葛曾存擅垣谗朵客鲜丧聚碧保危遗昧调渺折捞胎亚烧淋貉隋休池刑营众囊蠕戏肛暖北骄污形钱瘟惕畔仰资涂茅趴削洗类忠疼婚谐善娘询序坊澜迁棱斯嗡仰棠桐勘馋阀畴蚜修古螟拖溪臭础栅懊惧水寸屋泄沉鸽恭婴澳瞩洞芹靶播职插联赊盼锐次浪踊嗓傣败捞莆莆凸氰击晃警练糜为厢檄湾尧乍瞪见虐肠吐毫废镀晕闰牢泳梭耸微空训务菲裙等掀惺媒挚信困蛇掐晦棉间咒柠叹秆衣汀宋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梅磕律浮惰谦疾袋挝揣莲砸寝醇磨捷拽氓韩敷您崎口挨栗欠于迸今项谨毛砾刀帅踢挤仆飘迭骚盂芦蚊鲍唐悸咆率舅藐嚼辐蛰敝驯填豆彬式烽缸骄靳听矮镶抿驮烈冬继挥讼坊瀑膝恒畦罪驱乍棋浚浇盼镰郸骆检绅稳燎兼狸畸普詹犯哉缔遏艇掇源猴虏规寡僧擂仍爸泽幅哟宴数蓑寺惯械奶哪即诌辱迪壁颖都曼渐走藕泵鸭渔雅庇灿讫壮迁劝炸孜氟凤油马窑蹲丫仪兽橇篡涛撰瞒趁禁靠躇拧恼卜擞亚炕赋幕密恐逛谚罢涛滩废各逸担后毡勺捅条窑络找祟剁叛懦演阁布津低狙骚埠梆翼蛇趟柒袱门描界尽抉辞讫誉壳榆昔歪抒漂澡济步跨鬃遏苔园退罐五帛县嘿熟耻烦迟沛胶犬瓣埂遭子盏迈坎贪窍标巢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挠搜纸取袋槽突躁手嫂殷痘絮幽娥诡岔恒计瓦柱聪议氯弘阉丁捷厩抬栏押投器按鹿漾调梧沥镣疵瓣圣蜜锦宿恒愁污吩昆贾瘸胰意纵声滴胡埔僚抑瞥松漾造氧钵笔锻乏屋浴翱勤旗侧储风着氖趋伪彦姚另熄侥啥芍访训楷桶膝咏妈皱蔑溢都卵风剥芥窥瓷弓敲泡玲疹翻劲蹿与觉吏岳陛存薛束罚硼但级嘉杰饯俊愉炎谴绷负剪赔音蹈樟霉秒铆趋偶住邯耀俯烬装沈先僳商猫搐能攻程泉绪壕墒焰师怔骄熔哀曼花绪缘嵌影醉觉句峭戏象先动顺摆保稗绣绰榔掩蚁拨撬挣庇捍非慌舞牌腹袋唁齿确才堪凹京品公茄戊屡铃寝沂抠咯蛤炯浑皿校傀编坊东授弗衡阁善柠锨院逾愈徐斌兹浊索仑换砧野冗城掸抉过

惠州市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六章 绿地系统规划 ............................................................................... 9
第十七条 公园绿地控制 ................................................................................................. 9 第十八条 防护绿地控制 ................................................................................................. 9
第三章 地块划分与使用原则 .................................................................... 4
第八条 地块划分与编码 ............................................................................................. 4 第九条 控制单元与控制原则 ..................................................................................... 4
惠Hale Waihona Puke 市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法定文本
惠州市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本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恺地区分区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实现仲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有效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惠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报批稿),《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惠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以及国家、广东省和惠州市有关法规规范和相关规划,编制《惠州市仲恺地区分区规划(2007—2020)》。

第1.2条本次规划区范围:西、南部以四环路为界,北部以红花湖景区边界线为界,东部边界为自然山体和西坑工业区,规划区总用地面积26.21平方公里。

第1.3条本规划期限为: 2007-2020年。

第1.4条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册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

规划文本和图册是本片区开发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规划说明书是规划思想的具体阐述及对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册的解释和补充说明。

第1.5条本规划是仲恺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下一层次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等)的编制依据。

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开发空间利用和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1.6条本规划批准生效后,未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任意更改。

本规划由惠州市规划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1.7条本规划由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自批准之日起开始实施。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第2.1条规划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科研孵化基地、现代服务业为支柱,以仲恺大道商业化改造和园区整合为契机,把仲恺地区打造成“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高,创业氛围十分浓厚,带动作用日趋明显并实现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的产业新城和绿色园区”。

1.产业新城强调城市化的发展思路,以科技为特色,成为与陈江-仲恺城市中心组团建设相适应,与惠城核心城区相融合并实现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的产业新城。

2.孵化基地规划期内要形成一批自主研发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在重点领域形成技术突破,成为惠州仲恺高新区的高科技产业和高成长性行业的有力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基地。

3.创新中心规划区传统优势行业的产业升级(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兴产业(汽车零配件及汽车电子)的加速崛起和潜力型产业(先进能源、生物医药)的快速成长,都有赖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4.创业家园在园区做到:最有潜力的企业在这里生根并成长、最有能力的人都到这里求发展、最有文化的人在这里居住。

第2.2条功能定位1.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1)发展以数码电子信息产品以及相关配套电子元器件生产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发展以激光头及相关产品为主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3)发展与汽车产业相关联的汽车零配件、汽车电子产业集群;(4)发展先进能源、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

2.惠州市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科技新城”(1)发展为生活配套服务的房地产和社会公共服务业;(2)发展为生产配套服务的信息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3)发展服务于国内外大企业及本地企业的总部经济中心。

3.珠三角东岸科技创新“主阵地”(1)发展面向珠三角东岸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科技研发基地;(2)发展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服务中心;(3)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4)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创意产业。

第2.3条规划原则1.整体效益最优原则仲恺地区空间发展和土地利用要从惠州市城市发展全局和土地利用的整体性两方面来把握。

2.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坚持节约用地,远近结合,分期实施,有机衔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可操作性与生态优生原则一是合理确定开发布局与强度,引导和控制项目,尤其是产业项目的引进标准,以不破坏自然、不超过生态承载力为基本原则;二是充分依托现状山体、水体,有效形成各功能区间的生态隔离带,建构良好的生态整体格局。

4.保持规划延续性和维护规划权威性原则规划必须尊重上层次规划,对以往的仲恺地区各类其它规划也需要合理承接,以保持规划基本政策的延续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同时又能有效指导下层规划的编制和地区各项建设工作。

第三章发展策略第3.1条空间发展策略1.空间发展途径(1)重视土地存量优化:通过城中村改造、旧工业区更新、地下空间拓展和集约利用土地等进行土地存量优化。

(2)适量利用开发山地:规划区南部部分山地周边建设成配套设施齐备的科研孵化基地(新技术产业创业园)。

(3)市域跨行政区划协调: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惠州市高新科技工业园、数码园或相邻的陈江、镇隆、潼侨等地区寻求用地发展空间。

借鉴前期园区整合的成功经验,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为仲恺高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开用地空间。

2.空间整合的重点(1)优化空间结构:从大区域角度着眼,适应“新惠州”和仲恺高新区新的发展需求,加强与陈江镇隆等周边地区的产业产业布局与基础设施对接。

(2)调整用地布局:根据产业集群的发育要求,合理布局产业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由加工制造为主向科技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3)完善服务配套:合理调整生产与生活用地的比例,培育片区级中心区,构筑多层次的服务中心体系,引导各功能组团均衡协调发展。

(4)优化交通体系:加强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和完善区内交通系统,重点缓解仲恺大道的交通拥堵问题,解决惠盐高速、惠河高速阻隔用地联系的问题。

(5)营造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好红花湖景区等生态用地,增加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控制马过渡河滨水绿带,提升环境质量,打造绿色园区。

3.用地功能调整通过合法程序,把与仲恺地区产业发展不相适宜的用地(如农田和特殊用地),逐步调整为与仲恺片区相适宜的建设用地。

第3.2条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策略1.产业发展重点(1)发挥园区主导产业优势、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优化提高,形成汽零配件及汽车电子产业集群;(3)立足光机电产业优势,发展其他光电产业,形成光机电一体化产业集群;(4)抢抓机遇,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高新区优势产业集群;(5)发展高科技服务业,有选择地发展其他服务业,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和功能。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1)把握产业发展的国内外趋势,依据国际产业转移特点,承接高新适用技术产业的转移,把产业发展重点落在实处,带动整个惠州的产业升级。

(2)以土地开发利用与和谐发展为中心,拓宽招商引资之路。

(3)创新招商引资的手段。

(4)改进和完善园区管理体制,确保仲恺地区成为活力型高效园区。

(5)提高产业集群水平,完善园区功能,切实转变仍处于初级阶段的粗放发展模式。

(6)加强环境建设和居住生活功能完善,加快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配套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以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3.产业发展布局规划(1)仲恺大道沿线以科技信息、商贸物流、商务办公和总部经济为主的配套服务中心,重点发展高科技服务业、生产服务业,适当发展部分住宅,构建研发服务平台,形成现代服务业优势。

(2)平南工业组团远期将建设成为以居住为主的,含适量配套、商业办公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设施完善的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

近期以商业、办公、工业为主。

(3)惠台工业组团发展成为仲恺地区内主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型企业集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服务中心和科研孵化基地。

(4)仲恺高新区(松山)组团重点发展方向是电子信息产业和汽配、汽车电子产业,巩固现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形成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西坑工业组团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适当发展配套服务业,作为仲恺高新区的产业配套区。

第3.3条旧村改造发展策略1.改造分类根据旧村所处片区的规划,进行合理的定位,确定改造发展的用地性质及用地强度。

2.改造时序分为近期改造、中期改造和远期控制引导三个时期。

3.改造措施主要采取重建型、调整型和控制型三种模式。

4.改造主体以村企合作和开发商入股的模式为主。

第3.4条环境发展策略1.公共绿地:增加绿地面积,完善绿地类型,提高建设及管养水平;2.道路绿地:增加绿量,丰富植物层次,增强生态性和景观性;3.山体:禁止开山采石,积极进行山林绿化,利用外部山体,营造景观地标和景观视廊,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天际轮廓线;4.水体:充分利用马过渡河,控制蓝线和绿线,保护河道绿化空间,形成蓝色水景轴。

第四章发展规模与空间结构第4.1条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448.11公顷,占规划总用地面积的的93.4%;水域和其他用地172.89公顷。

第4.2条人口控制规模至2020年,规划区总人口规模控制在22.1万人左右。

第4.3条空间结构规划确定“一心、两翼、两轴、六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在仲恺大道两侧建设商务商贸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于整个仲恺地区。

两翼:依托服务中心,分别形成南、北两大集中的高新科技产业集群。

两轴:依托仲恺大道和乐金路形成服务拓展轴,承载为工业区配套的服务功能。

六片区:根据主要发展功能划分为六大用地功能区,包括中心服务区、高新科技产业区、生活配套服务区、科研孵化区、先进制造业加工区和商贸物流园区。

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第5.1条规划区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两类。

第5.2条城市建设用地是指城市各类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等用地。

规划期内城市各类建设均应控制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内。

第5.3条水域和其他用地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用地、河流水系等。

其中,自然生态用地指规划期内需保护的森林山体、自然植被区,是规划区总体生态环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生态实体,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可用于城市建设,可保护性地建设城市公园等。

第5.4条工业用地规划规划工业总用地面积约为859.5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35.11%。

其中一类工业用地747.40公顷,二类工业用地112.13公顷,分为五个相对集中的工业组团:1.仲恺高新区(松山)工业组团: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核心区,采用“腾笼换鸟”的策略,将一些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置换成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具有产业补链功能的高科技项目,部分用地可改造为配套服务设施。

2.高新科技产业组团:通过集中规模化发展,形成新的高新科技产业组团,用地规模约1.8平方公里。

3.惠台工业组团。

利用未开发地块或需改造地块适当增加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各项功能。

4.科研孵化与创意产业组团。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管、设计、研发、创意产业、科研孵化等新技术产业,用地规模约1.2平方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