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金相组织图片

合集下载

常见金相组织图片

常见金相组织图片

态 Cu6Sn5
SnSb
α相锡基固溶体
2021/6/16
47
•铅基轴承合金
共晶( 基体)+(橙色方块和橙色针状)
Pb+ SnSb
SnSb Cu2Sb
2021/6/16
48
•硬质合金 (YT类)
YT30 WC(粉红色)
TiC(绿色) Co(黄绿)
YT14 WC(天兰色)
TiC(黄色) Co(淡红色)
2021/6/16
54
•断口2
台状断口
2021/6/16
55
•断口3
2021/6/16
56
•断口4
2021/6/16
57
•断口5
2021/6/16
58
•缺陷(气孔)
皮下气孔
2021/6/16
内部气孔
59
•缺陷(一般疏松)
一般疏松
2021/6/16
60
• 缺陷(中心疏松)
中心疏松
2021/6/16
2021/6/16
49
•硬质合金(YG类)
YG6
WC(天兰色) Co(淡红)
2021/6/16
50

铝 合 金 ( 变 质 )
2021/6/16
51
•铝合金(变质)
ZL102未变质
ZL102变质
2021/6/16
52
•铝合金(过变质)
2021/6/16
返回目录
53
•断口1
纤 维 状 断 口
44
•黄铜H62
双相黄铜
α+β
2021/6/16
45
•锡基轴承合金
γ相(红色星状)+β相(白色方块)+α相(深色基体)

显微组织金相图谱[整理]

显微组织金相图谱[整理]

1.铁素体组织金相图(工业纯铁)
2.奥氏体组织金相图
3.渗碳体组织﹙过共晶白口铁组织金相图﹚
4.共析钢组织金相图
5.三次渗碳体金相图
6.共晶白口铁组织金相图
7.低碳板条状马氏体组织金相图﹙低倍图﹚
8.低碳板条状马氏体组织金相图﹙高倍图﹚
9.高碳针片状马氏体组织金相图
10.Fe--Fe3C相图
11.亚共析钢组织金相图
12.过共析钢组织金相图
13.亚共晶体白口铁组织金相图
14.上贝氏体组织金相图
15.下贝氏体组织金相图
16.珠光体金相图
17.莱氏体金相图
18.回火索氏体组织金相图
19.回火屈氏体组织金相图
20.回火马氏体组织金相图。

钢铁彩色金相图谱

钢铁彩色金相图谱

1.铁素体组织金相图(工业纯铁)2.奥氏体组织金相图3.渗碳体组织金相图(过共晶白口铁组织金相图)4.共析钢组织金相图5.三次渗碳体金相图6.共晶白口铁组织金相图7.低碳板条状马氏体组织金相图(低倍图)8.低碳板条状马氏体组织金相图(高倍图)9.高碳针片状马氏体组织金相图10.Fe - Fe3C 相图11.亚共析钢组织金相图12.过共析钢组织金相图13.亚共晶白口铁组织金相图14.上贝氏体组织金相图15.下贝氏体组织金相图16.珠光体金相图17.莱氏体金相图18.回火索氏体组织金相图19.回火屈氏体组织金相图20.回火马氏体组织金相图21.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关系22. 典型铁碳合金结晶过程23.W18Cr4V铸造组织(130×)24.W18Cr4V锻造组织(210×)25.W18Cr4V球化退火组织(420×)26.W18Cr4V淬火组织(300×)27.W18Cr4V淬火回火组织(105×)28.W18Cr4V淬火回火组织(420×)29.W18Cr4V过烧组织(420×)30.20钢渗碳缓冷组织(化染)(580×)31.共析钢球化退火组织(化染)(700×)32.T10钢球化退火组织(化染)(580×)33.GCr15钢(320摄氏度)等温淬火组织(210×)34.1Cr18N9Ti固溶处理组织(化染)(580×)35.1Cr13供货状态组织(化染)(580×)36.高锰钢铸造组织(化染)(52×)37.高锰钢水韧淬火组织(化染)(52×)38.高锰钢水韧淬火回火组织(化染)(105×)39.20CrMnTi钢渗碳层组织(化染)(320×)40.38CrMoAl钢氮化组织(化染)(66×)41.38CrMoAl气体渗氮层组织(化染)(650×)42.20CrMnTi碳氮共渗层组织44.20Cr2Ni4A钢高温碳氮共渗淬火组织(52×)46.ZL102合金铸造组织(化染)(55×)47.铝镁合金铸造组织(化染)(105×)48.铝铜合金铸造组织(化染)(210×)49.纯铜组织(电解+偏振光)(100×)50.黄铜退火组织(化染)(25×)51.62Cu-37Zn-Sn海军黄铜铸造组织(化染)(600×)52.锡青铜铸造组织(真空镀膜)(53×)53.铅基轴承合金组织(65×)54.锡基轴承合金组织(52×)55.硅黄铜铸造组织(化染)(50×)56.铅黄铜退火组织(化染)(70×)57.锰黄铜铸造组织(化染)(25×)58.锡磷青铜(5%Sn)冷模铸造组织(化染)(150×)。

组织金相图谱汇总

组织金相图谱汇总
回火托氏体+索氏体+少量碳化物 500×、JPG
铸件得细晶区、柱状晶区及等轴晶区、JPG(627、21 KB)
精品文档1jpg38555kb2jpg38107kb3jpg3717kb精品文档5jpg42984kb6jpg36019kb精品文档7jpg8jpg精品文档9jpg10jpg精品文档11jpg12jpg精品文档13jpg14jpg精品文档15jpg16jpg精品文档17jpg18jpg精品文档19jpg20jpg精品文档21jpg22jpg精品文档23jpg24jpg精品文档25jpg31jpg精品文档32jpg33jpg精品文档34jpg精品文档35jpg36jpg37jpg精品文档38jpg39jpg精品文档40jpg42jpg精品文档43jpg44jpg精品文档45jpg精品文档隐针马氏体少量残奥少量碳化物500jpg回火马氏体托氏体碳化物500jpg回火托氏体索氏体少量碳化物500jpg精品文档铸件的细晶区柱状晶区及等轴晶区
热处理币
61 枚
推广币
21 枚
贡献币
251 枚
阅读权限
80
来自
山东济南
在线时间
4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22
最后登录
2008-5-21
查瞧详细资料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UID
6205
帖子
1847
精华
1
积分
2123
热处理币
61 枚
推广币
21 枚
贡献币
251 枚
帖子
1847
精华
1
积分
2123
热处理币

金相组织照片全

金相组织照片全

1、组织成分:35钢(C-0.35%、Mn-0.8%)盘条;热处理状态:球化退火;金相组织:铁素体+颗粒状渗碳体;腐蚀剂:3%硝酸酒精浸蚀。

2:组织成分:82B(C-0.82%、Mn-0.8%、Cr-0.2%)盘条心部偏析;热处理状态:热轧态;金相组织:珠光体+网状渗碳体;腐蚀剂:3%硝酸酒精浸蚀。

3:组织成分:35CrMo(C-0.35%、Cr-0.9%、Mo-0.2%)盘条;热处理状态:热轧态;金相组织:珠光体+铁素体;腐蚀剂:3%硝酸酒精浸蚀。

4:组织成分:低碳微合金板(C-0.06%、Nb、Mo、V微量);热处理状态:热轧态;金相组织:铁素体+粒状贝氏体;腐蚀剂:3%硝酸酒精浸蚀。

5:组织成分:低碳微合金板(C-0.04%、Mo、Nb、V、Ni、Cu微量);热处理状态:热轧态;金相组织:板条贝氏体铁素体+粒状贝氏体;腐蚀剂:3%硝酸酒精浸蚀。

板条贝氏体铁素体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15%)典型的贝氏体组织,由带有高位错密度的板条铁素体晶体组成,若干铁素体板条平行排列构成板条束,一个奥氏体晶粒可形成很多板条束,板条界为小角度晶界,板条束界面则为大角度晶界,鉴于其板条的特征,故称板条铁素体。

板条间可能有条状分布的MA岛。

板条F的鉴别要依靠TEM,由于低角度晶界难以显示,光镜下板条F束常成为无特征的F晶粒。

然而,经适当的深侵蚀,在光镜下仍能观察到依稀可见的板条轮廓,在扫描电镜下它的特征更为清晰。

特别是当板条间有MA小岛分布时,平行排列的板条F特征显示得更为清晰可靠,所以,根据经验在光镜下鉴别针状F是可能的。

粒状贝氏体与板条贝氏体铁素体相比形成温度稍高,组织形态稍有不同。

相同的是基体上都带有板条的轮廓,说明铁素体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依靠切变机制,此外都有弥散的岛状组织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上。

不同的是,粒状贝氏体中小岛更接近于粒状或等轴形状。

6:球铁金相图片,pixelink 130万像素数字摄像头拍摄。

金相组织照片全

金相组织照片全

1、组织成分:35钢(C-0.35%、Mn-0.8%)盘条;热处理状态:球化退火;金相组织:铁素体+颗粒状渗碳体;腐蚀剂:3%硝酸酒精浸蚀。

2:组织成分:82B(C-0.82%、Mn-0.8%、Cr-0.2%)盘条心部偏析;热处理状态:热轧态;金相组织:珠光体+网状渗碳体;腐蚀剂:3%硝酸酒精浸蚀。

3:组织成分:35CrMo(C-0.35%、Cr-0.9%、Mo-0.2%)盘条;热处理状态:热轧态;金相组织:珠光体+铁素体;腐蚀剂:3%硝酸酒精浸蚀。

4:组织成分:低碳微合金板(C-0.06%、Nb、Mo、V微量);热处理状态:热轧态;金相组织:铁素体+粒状贝氏体;腐蚀剂:3%硝酸酒精浸蚀。

5:组织成分:低碳微合金板(C-0.04%、Mo、Nb、V、Ni、Cu微量);热处理状态:热轧态;金相组织:板条贝氏体铁素体+粒状贝氏体;腐蚀剂:3%硝酸酒精浸蚀。

板条贝氏体铁素体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15%)典型的贝氏体组织,由带有高位错密度的板条铁素体晶体组成,若干铁素体板条平行排列构成板条束,一个奥氏体晶粒可形成很多板条束,板条界为小角度晶界,板条束界面则为大角度晶界,鉴于其板条的特征,故称板条铁素体。

板条间可能有条状分布的MA岛。

板条F的鉴别要依靠TEM,由于低角度晶界难以显示,光镜下板条F束常成为无特征的F晶粒。

然而,经适当的深侵蚀,在光镜下仍能观察到依稀可见的板条轮廓,在扫描电镜下它的特征更为清晰。

特别是当板条间有MA小岛分布时,平行排列的板条F特征显示得更为清晰可靠,所以,根据经验在光镜下鉴别针状F是可能的。

粒状贝氏体与板条贝氏体铁素体相比形成温度稍高,组织形态稍有不同。

相同的是基体上都带有板条的轮廓,说明铁素体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依靠切变机制,此外都有弥散的岛状组织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上。

不同的是,粒状贝氏体中小岛更接近于粒状或等轴形状。

6:球铁金相图片,pixelink 130万像素数字摄像头拍摄。

(仅供参考)培训金相图像

(仅供参考)培训金相图像

金相图像奥贝球铁 奥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 400×奥贝球铁 奥氏体+下贝氏体 400×球状石墨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白色为奥氏体下贝氏体团絮状石墨球墨铸铁团絮+开花状石墨100×缩松片状石墨球墨铸铁球状+片状石墨100×蠕虫状石墨蠕虫铸铁蠕虫状+球状石墨100×A型石墨蠕虫状石墨A型+蠕虫状+球状石墨100×开花状石墨球墨铸铁石墨100×球墨铸铁石墨100×球墨铸铁基体组织100×牛眼状铁素体球状石墨珠光体球墨铸铁 基体组织 400×合金球铁基体为保留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 500×渗碳体白色有棱角白色铁素体灰色球状石墨球墨铸铁 基体为珠光体+莱氏体 +渗碳体 100×可锻铸铁 石墨 100×白色莱氏体白色渗碳体可锻铸铁基体为珠光体500×灰口铸铁A型石墨100×C型石墨灰口铸铁C型石墨100×石墨呈轻微D型偏析灰口铸铁A+D型石墨100×灰口铸铁 D 型石墨 100×灰口铸铁 A+E 型(方向偏析)石墨 100×灰口铸铁 A+E 型石墨 100×灰口铸铁 基体为珠光体+铁素体 400×白色铁素体片状珠光体粒状珠光体 石墨呈E 型合金铸铁 基体为回火索氏体+断续网状磷共晶+碳化物 500×合金铸铁 基体为珠光体+磷共晶 200×白色为断续网状磷共晶褐色回火索氏体碳化物合金铸铁磷共晶呈枝晶状分布200×20CrMo 环状氧化物100×16Mn 基体为铁素体+珠光体100×16Mn 基体分层100×灰色硅酸盐夹杂16Mn 夹杂物500×黑色氧化物(锻打)氮化物(偏析)20CrMnTi氧化物400×15Cr球化退火100×15Cr球化退火铁素体+点状球化体和珠光体500×20CrMo球化退火铁素体+点状球化体和少量珠光体500×SCM435(35CrMo)球化退火铁素体+点状球化体和少量珠光体500×GCr15球化退火400×62A 球化退火500×ZG25铸造状态 白色条块状及针状铁素体+珠光体 50×ZG45 880℃正火不充足 保留铸造状态 50×还保留铸造状态ZG45 900℃正火充足100×45钢退火状态珠光体+铁素体100×珠光体铁素体呈断续网状CF53钢正火状态100×35CrMo 回火屈氏体+弥散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 500×铁素体(呈块状)珠光体35CrMo 回火屈氏体+弥散状碳化物颗粒 500×45#调质不充足 铁素体呈魏氏组织 100×铁素体呈魏氏组织45# 回火索氏体+网状铁素体(魏氏组织)+细片珠光体500×45#调质铁素体呈魏氏组织500×魏氏体组织片状珠光体回火索氏体魏氏体组织45#调质铁素体呈魏氏组织500×SWRCH22A 冷挤压芯部铁素体呈方向分布50×15Cr 冷挤压芯部铁素体呈方向分布50×45#钢调质 原材料铁素体存在着严重带状 100×42CrMo 回火索氏体(材料带状)(纵向) 500×灰色硅酸盐夹杂42CrMo 回火索氏体(材料带状)(纵向) 50×42Cr 回火索氏体和铁素体(锻打时方向形成)(纵向) 100×42Cr 回火索氏体和铁素体(锻打时方向形成)(纵向) 500×42CrMo 裂纹边缘氧化物+回火索氏体500×830℃淬火+中温回火组织基体组织为回火屈氏体+贝氏体+条状及小块状铁素体 500×HV304→400→495白色碳化物聚集针状马氏体+碳化物400×黑色为托氏体细针马氏体60#钢淬火马氏体+托氏体400×原因:1、淬火介质选择不合适。

(完整PPT)常见金相组织

(完整PPT)常见金相组织

厚较长,横贯整个奥氏体晶粒,次生者尺寸较小,大
部分片的中央有中脊,在两个初生片之间常见“Z”字
形分布的细薄片。
第四节 贝氏体
贝氏体是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两相混 合物,钢中贝氏体的的金相形态是多变的,转变 温度和合金元素对贝氏体的金相形态都有影响。 钢中贝氏体主要包括上贝氏体、下贝氏体和粒状 贝氏体。
右图:珠光体+沿晶界分布的二次渗碳体
区别:铁素体内有晶界,与片状珠光体中的铁素体没有相 界,二次渗碳体边界平直,渗碳体网细而薄,内部没有晶 界与片状珠光体中的铁素体有明显相界。
1-5a、白口铸铁
亚共晶白口铸铁 100×
亚共晶白口铸铁 200×
珠光体+莱氏体+二次渗碳体
1-5b、白口铸铁
共晶白口铸铁 200×
常见金相组织
1、铁碳平衡组织 2、铸铁组织 3、马氏体 4、贝氏体 5、其它金相组织
第一节 铁碳平衡组织
1、工业纯铁(含碳≤0.0218%) 2、亚共析钢(含碳0.218%~0.77%) 3、共析钢(含碳0.77%,T8钢) 4、过共析钢(含碳0.77%~2.11%) 5、白口铸铁(含碳2.11%~6.69%)
3-1、板条马氏体
板条马氏体 200×
板条马氏体 500×
板条自奥氏体晶界向晶内平行成群,一个奥
氏体晶粒内包含几个板条群,板条体之间为小 角晶界,板条群之间为大角晶界
3-2、片状(针状)马氏体
片状马氏体 1000 ×
片状马氏体 100×
片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呈凸透镜片状(或针状),中间稍厚,初生者较
一般灰铸铁在共晶转变时,液相即与奥氏体又与石墨 接触,所以石墨呈片状生成。加镁铸铁在共晶转变时, 它只与奥氏体接触,在石墨周围形成奥氏体外壳,当铸 件凝固后碳是通过周围的奥氏体外壳向石墨堆集,使石 墨均匀生长成球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具钢(高速钢脱碳)
W18Cr4V钢脱碳层,200x
•工具钢(高速钢球化)
W18Cr4V球化(P球)

工 具 钢 ( 高 速 1280℃淬火 钢 淬 火 回 火 ) 1300℃淬火
(马碳 浅氏化 棕体物 色与( 基残蓝 体余、 )奥白 氏色 体) 、 数体淡不 氏(红同 体青色类 (色颗型 黄针粒碳 色状)化 基)、物 体、回( )残火黄 余马色 负氏及
板条(低碳)M
• 结构钢的组织(高碳M)
M精细结构
针状(高碳)M
• 结构钢的组织(45钢M)
• 结构钢的组织(B下)
• 结构钢的组织(魏氏组织)
亚共析钢
魏氏组织
(白色针状为F ,黑色为P)
• 结构钢的组织(带状组织彩)
深色(黑)为珠光体, 浅色(黄)为铁素体
• 结构钢的组织
• 结构钢的组织(纤维组织 . 彩)
•黄铜H62
双相黄铜
α+β
•锡基轴承合金
γ相(红色星状)+β相(白色方块)+α相(深色基体) Cu6Sn5 SnSb 锡基固溶体
•锡基轴承合金2
(棕褐色杆状)+(棕褐色方块)+(兰绿色基体) 态 Cu6Sn5 SnSb α相锡基固溶体
(兰棕色杆状)+(兰棕色方块)+(兰绿色基体) 态 Cu6Sn5 SnSb α相锡基固溶体
回火马氏体、屈氏体、少量铁素体
•奥氏体不锈钢和耐热钢1
单相奥氏体孪晶
单相奥氏体孪晶
•奥氏体不锈钢和耐热钢2
单相γ固溶体孪晶
单相奥氏体孪晶
•奥氏体不锈钢和耐热钢3
单相奥氏体固溶体孪晶
单相奥氏体固溶体孪晶
返回目录
•黄铜H68
单 相 黄 铜 : α 固 溶 体
•黄铜H90
单 相 黄 铜 : α 固 溶 体
• 碳钢的平衡组织(亚共析钢)
20钢
45钢
65钢
(F+P)
• 碳钢的平衡组织(共析钢)
T8钢(P)
• 碳钢的平衡组织(过共析钢)
T12钢(P+Fe3C)
返回目录
• 结构钢的组织(F)
铁素体
• 结构钢的组织(P)
粗片状珠光体

粒状珠光体
• 结构钢的组织(S)
素 氏 体
• 结构钢的组织(低碳M)
返回目录
•不锈钢(2Cr13退火)
2Cr13退火
基体:F 颗料状:碳化物
•不锈钢(2Cr13正火)
2Cr13正火:索氏体
•不锈钢(2Cr13锻造)
2Cr13锻造 铁素体(白亮色) 马氏体(板条状)
•不锈钢(2Cr13淬火、回火)
1050℃淬火、400℃回火
1050℃淬火、500℃回火
回火马氏体、屈氏体、铁素体
•铅基轴承合金
共晶( 基体)+(橙色方块和橙色针状) Pb+ SnSb SnSb Cu2Sb
•硬质合金 (YT类)
YT30 WC(粉红色) TiC(绿色) Co(黄绿)
YT14 WC(天兰色) TiC(黄色) Co(淡红色)
•硬质合金(YG类)
YG6 WC(天兰色) Co(淡红)
• 铝 合 金 ( 变 质 )
• 铸铁(球墨铸铁组织1)
F+P基体+G球
P基体G球
F基体+G球
F+P基体+G球
• 铸铁(球墨铸铁组织2)
• 铸铁(可锻铸铁)
P基体+G团
F基体+G团
• 铸铁(白口铸铁)
共晶:Ld’
亚共晶:P+Ld’ Fe3CII
返回目录
过共晶:Fe3CI+ Ld’
• 碳钢的平衡组织(工业纯铁)
工业纯铁:F
• 结构钢的组织(纤维组织)
• 结构钢的组织(退火与正火组织)
• 结构钢的组织(回火索氏体)
• 结构钢的组织(夹杂物)
返回目录
• 工具钢(球化)
• 工具钢(石墨碳)
•工具钢(石墨碳2)
•工具钢(网状碳化物)
•工具钢(高速钢铸态)
W18Cr4V铸态(黄色鱼骨状莱氏体)
•工具钢(高速钢碳化物不均匀性)

铸铁组织 碳钢平衡组织
结构钢金相检验
工具钢和轴承钢金相检验 不锈钢和耐热钢金相检验 有色金属金相检验 断口缺陷
• 铸铁(灰铸铁)
P基体+G片
P+F基体+G片 F基体 +G片
• 铸铁(灰铸铁中的磷共晶)
大型铸件: G片+P+磷共晶(花斑状)
多量磷共晶 G片+P+磷共晶(网状)
•铝合金(变质)
ZL102未变质
ZL102变质
•铝合金(过变质)
返回目录
•断口1
纤 维 状 断 口
•断口2
台状断口
•断口3
•断口4
•断口5
•缺陷(气孔)
皮下气孔
内部气孔
•缺陷(一般疏松)
一般疏松
• 缺陷(中心疏松)
中心疏松
•缺陷(锭型疏松)
返回目录
锭型疏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