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ppt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21张PPT)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21张PPT)

赏析古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第一、二句“峨眉山月”写起,描绘了月映平羌的美景, 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天。
赏析古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入”和“流”两个动词表明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 流去,陪伴诗人远行。
赏析古诗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第三、四句记叙了诗人从清溪连夜出发驶向三峡的情景, 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走进古诗
朗读节奏 是怎样的?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走进古诗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字词解释
①半轮:半边,半个。 ②影:月影。 ③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谢 谢 观 看!
于峨眉山东北。 ④夜:今夜。 ⑤发:出发。 ⑥清溪:即清溪驿,在今四川犍为,距
峨眉山不远。 ⑦下:顺流而下。 ⑧渝州:今重庆一带。
走进古诗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意
峨眉山顶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 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朝向三峡驶去, 很想念你却很难相见,恋恋不舍地到渝 州。
思考 3.《峨眉山月歌》借哪两个景色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 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达眷念之 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 诗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音韵流 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七年级语文上册《峨眉山月歌》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峨眉山月歌》ppt课件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有效方法,如记忆技巧、阅 读策略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困难与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 解答和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下节课预告及预习任务
下节课内容预告
简要介绍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期待。
预习任务布置
离别之情
通过描绘峨眉山月,抒发 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 思念之感。
人生感慨
借峨眉山月之景,表达诗 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诗歌艺术特色
音韵和谐
运用平仄、押韵等手法, 使诗歌音韵和谐、节奏明 快。
意象生动
通过生动的比喻、拟人等 手法,使诗歌意象鲜明、 生动。
情景交融
将情感融入景物描绘中, 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
创作风格
李白诗歌具有豪放奔放、意境深 远、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 诗仙”。
唐代文化背景
唐代文化繁荣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文 学艺术、哲学思想、科技教育等领域 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诗歌盛行
唐代诗歌尤为盛行,涌现出大量优秀 诗人和作品,形成了唐诗这一独特的 文学现象。
《峨眉山月歌》创作背景
针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如阅读课文、查阅资料等,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
THANKS
感谢观看
诗歌意象分析
峨眉山月
象征高洁、清幽的自然之美,表 达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影入平羌江水流
描绘月光照耀下的江水流动,寓 意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夜发清溪向三峡
以清溪、三峡为意象,展示诗人 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03
知识点梳理与掌握
重点词汇解析

峨眉山月歌PPT 课件

峨眉山月歌PPT 课件

白话译文
秋高气爽,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水面,伴着我顺流而下。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思念着你却难
得一见,只能顺江前往渝州,Fra bibliotek作品鉴赏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 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高气爽,月色 特明,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
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 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青年离开乡土, 对故乡故人难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 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 “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作品名称:峨眉山月歌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
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4)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与 杜甫并称“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 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他以富于浪 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 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 大诗人。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14张PPT)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14张PPT)

3、“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和“流”两个动词 有什么表达效果?
“入”和“流”两个动词表明月影映 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写出了月映青衣 江的美景,同时暗中点明秋夜行船之事。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 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 的情感?
1.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

思君不见下渝州。
半边, 半个。 月光的影子
流动,也有月影随 江水流动之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山名,在今四川 峨眉山市。
即青衣江, 大渡河的支流,位于 峨眉山东北。
诗意:峨眉山头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 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出发。
顺流而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即青溪驿,在今 指同住峨眉 四川犍(qián) 山的友人。 为峨眉山附近。
峨眉山、平羌江、青溪驿、三峡、渝州
四川,是李白的故乡。当时李白是23岁左右的年纪, 第一次离开家乡,一个人远游。
合作探究 1. 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 —渝州—三峡” 有何作用?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 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3. 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和“流”两个动词有 什么表达效果?
2.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加以说明。
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而“月” 贯串整个诗 境,以月为线索抒发思友之情,
今重庆一带。
诗意: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直奔三峡,思 念你却难相见,只有顺流而下去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写景(一、二句)——描写 峨眉山的美丽景色。
抒情(三、四句)——抒写 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李白《峨眉山月歌》古诗词PPT

李白《峨眉山月歌》古诗词PPT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
汇报人: 汇报时间:
唐代·李白
பைடு நூலகம்
目 01 录 02
03
04
作者简介 基本内容 诗词赏析 诗人典故
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古诗词的内容:按内容分,可分为叙事诗、抒 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 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
作者简介
青年游学
作者简介
东辞故土
开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四岁的李白决心离开故 乡,他从江油出发,途径成都、峨眉山等地,舟行 至渝州(今重庆)后短暂停留。在登峨眉山之时, 他写下《登峨眉山》和《峨眉山月歌》两首诗,表 达了他入蜀时的畅快以及对前途坦荡的自信。两年 后李白离开四川,于开元十四年到达扬州。尔后李 白卧病并北上,途径汝州停留了一段时间。决定前 往安陆定居。在返回安陆的途中,李白在陈州结交 了好友孟浩然、李邕、汪伦等人。次年,李白与唐 朝旧相许圉师的孙女成婚,寓居在安陆寿山,并撰 写了《观云梦》这首著名的诗作。
作者简介
凄凉暮年
开元三年(715年),十五岁的乾元二年(759年) 李白重获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作《早发 白帝城》。到了江夏,由于老友韦良宰正在当地做太 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三年,李白应友人之邀, 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 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 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 为生。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 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 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宝应元年(762年), 李白六十二岁客死在安徽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基本内容
诗词翻译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PPT课件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 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 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 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 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 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 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 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 见此老炉锤之妙。”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 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 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 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 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 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 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 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 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 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 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 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 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4)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 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有《望庐 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 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 首。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 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 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 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 诗人。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 (共21张ppt)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  (共21张ppt)

渝(yú)州
朗读古诗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联读作者
诗仙李白 《峨眉山月歌》是一首
“李白”(701年- 762年)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被誉为“诗
描写月亮的诗歌,是李 白26岁第一次离开家乡 四川,出外远游时所作。
想一想
1.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 2.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 3.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意境:
诗歌中的意象综合起来构建成的让人产生想象 的境界,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
相对于《静夜思》中的静态,《峨眉山月歌》是 动 态 的,出现了五个动词:
入流 发向下
诗人的位置是移动的、变化的,出现了五个地点
想一想,说一说
问: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 法?试加以说明。
答: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 “月” 贯串整 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 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 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
本诗的章法
• 写景(一、二句)——描写峨眉山的美丽景色。 • 抒情(三、四句)——抒写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仙”,是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其人
爽朗大方,爱饮酒作
诗,对月亮情有独钟。
一 千 多 首诗歌 中 有近
四百首写月亮,月亮
是李白的诗魂。
联读背景
“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是诗 仙李白二十四岁离开家乡时所写, 背 豪情壮志溢于言表。从此之后他 景 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介

联读背景



此诗当作于至德二载至上元年间李

30.峨眉山月歌ppt(共19张)

30.峨眉山月歌ppt(共19张)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 北两省的交界处。 (4)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shùn liú ér xià)。 渝州:今重庆一带。
第6页,共19页。
李白在26岁那年离开故乡, 四处游历,从长江中下游到中 原和华北地区都有他的踪迹。 这一次漫游(mànyóu),使他开阔了 眼界,丰富了阅历,这个时期 他的艺术创作力旺盛,并且已 臻成熟阶段。这首诗即李白离 开蜀地时的作品。
第7页,共19页。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 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 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他因写诗而 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 “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 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 而(yīn ér)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第14页,共19页。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jiānɡ shuǐ) 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第15页,共19页。
体会(tǐhuì)作者的思想感情
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 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是怎样的呢?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和友 人的思想感情。
而里在 下,一 。我个
乘秋 着高 小气 船爽 ,、 从月 清色 溪明 驿朗 顺的 流夜
1. 古诗(gǔshī)28字中有12字为地名,你能 找出来吗?看谁找得最全最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这首诗的第一、二两句都是什么描 写?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想一想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的是什么? 哪个字最能表达李白此时的心情?
思 (思念故乡和友人)
●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 一说吗?
念想 念念 不友 舍人 地却 顺又 江见 前不 往到 渝, 州只 。能
向我 三乘 峡着 驶小 去船 。连
《峨眉山月歌》写作背景:
李白幼年时随父亲来到蜀地生活,直 到25岁离开。《峨眉山月歌》是他最早 的一首写月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 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yè)诸 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 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 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 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读一读
lún
qiāng xiá yú
半轮秋 平羌 三峡 渝州
想一想
●你能给这首诗划分节奏吗?
●这首诗的韵脚是哪几个字? 押什么韵?
押韵押“iu”的 韵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写一写
méi xī jūn
眉溪 君
峨眉 溪水 君子 眉毛 小溪 君主
峨眉山月歌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唐朝著名诗人,是继 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诗圣”杜甫齐名 ,世
称“李杜”。李白一生傲 视权贵,数次被谪,后游 历祖国名山大川,留下了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峨眉山简介
❖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山高林密, 景色秀丽。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峨眉山月, 自古闻名,“象池月夜”是峨眉十景中最富 感情色彩的一景。
诗中共有5处地名,你能都找出来吗?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半轮秋:半轮,即半圆。在此处指的是半轮秋月。 (2) 影:指月影。 (3) 江水流:(月影)随着江水缓缓流淌。 (4)夜发:连夜出发 (5)君:指峨眉山月,也可指作者的友人。 (6) 下:顺流而下。
夜 从 清 溪 出 发
水月 缓影 缓映 流在 动平 。羌
江 上 , 随 着 江
了夜 半幕 轮降 秋临 月了 。,
峨 眉 山 上 升 起
——
两天
岸门
望 青

天 相
中 断 楚
李 白
门 对 江
出开 ,,

孤碧
帆水
一东
片流
日至边此Biblioteka 来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