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2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合集下载

微生物实验报告: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微生物实验报告: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期(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的全过程动态。

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

本实验才用比浊法,由于细胞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对应的培养时间做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和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G=(t2-t1)/[(lgW1-lgW2)/lg2]式中t2和t1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对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或OD。

三、实验器材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培养基(100mL/250mL三角瓶×10瓶/大组):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无菌1000ul吸头若干,无菌5000ul吸头若干,比色皿10个及共用参比杯一个,培养箱3台,722s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活化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接种6人大组分为3个小组,按表1接种。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微生物生長曲線的測定一.實驗目的1.瞭解典型微生物生長曲線的四個時期所代表的意義。

2.學習分光光度計的測定原理和實驗步驟。

3.了解微生物生長情形,生理特性與培養特徵。

二.器材和儀器1.錐形瓶2.量筒3.玻棒4.定量玻璃吸管5.不鏽鋼吸管筒6.酒精燈7.取藥杓8.秤藥紙9.燒杯 10.電子天瓶 11.分光光度計 12.恆溫水浴振盪器 13.比色管 14.標籤 15.電子天平三.試劑及材料1.酒精2.酵母菌粉3.葡萄糖粉四.微生物之生長曲線以菌數和時間作圖在批次培養情形下,可以菌數和時間作圖,得生長曲線。

實驗以批次培養方式進行•遲滯期(lag phase): 微生物正適應新環境,吸收養份以合成新細胞,細胞雖變大,但仍未分裂,故細胞數目無明顯增加。

•對數期(logarithmic phase): 細胞呈幾何級數增加,菌之生理較一致,為微生物實驗最佳時期。

•穩定期(stationary phase): 微生物代謝,消耗養分、同時產生代謝毒物,造成新分裂與死亡之菌數約略相等,因此菌數沒太大改變。

•死滅期(death phase): 養分已漸消耗完畢,而代謝毒物累積更多,造成新生菌數遠小於死亡菌數,因此菌數遞減。

五.步驟1.先紀錄微生物種類含來源2.酵母菌液的配置;取0.5g酵母菌粉和1g葡萄糖一起加入50ml的培養液搖均勻3.取部份菌液加入比色管(8分滿),用分光光度計測其吸光質,波長用595nm。

→為了要做基準線的校正4.將菌液瓶放在37°c的培養箱振盪培養,每15分鐘取出瓶子,取部份菌液重複做5次下列的事情:(1)加入比色管(8分滿),用分光光度計測其吸光質,波長用595nm。

(2) 用塗碟法測菌數,要先做10倍稀釋至少4次,最後取0.1ml的菌液滴在培養基的正中央,用滅菌的三角彎棒均勻塗抹。

注意:菌液要先適當稀釋後才塗碟,事後再推算回去。

5.把每個培養皿放進振盪器,隔天觀察並計算培養基菌數(個/ml) 數據有六次。

酵母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及不同生长时间麦芽汁糖度的变化

酵母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及不同生长时间麦芽汁糖度的变化
冻干菌种装在安瓿管内, 恢复培养首先用 75% 乙醇将安瓿管的外壁消毒, 将安瓿管上部用火焰上 下烧热, 滴几滴无菌水, 使管子破裂。将无菌液体培 养基加入安瓿管中, 使样品溶解, 然后用无菌吸管 取出菌液至斜面培养基中进行培养。30 ℃恒温培养 48 h, 使菌种复壮。 2.2 扩大培养
在培养好的试管中加入无菌液体培养基, 用无 菌接种环将斜面上的菌落剥离, 摇匀, 制成菌悬液, 接种到无菌的容量为 1 L 并装有 300 mL 液体培养 基的锥形瓶中, 在 30 ℃恒温 180 r/min 振荡培养 20 h, 此时培养液浑浊。 2.3 生长曲线的测定
关键词 酵母菌 生长曲线 培养液 糖度 中图分类号: S816.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 9157( 2006) 01- 0008- 02
酵母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其结构简单, 属于真 菌类[1]。目前已知的酵母菌有 490 余种。由于酵母具 有个体大、蛋白质含量高、杂食 性 强 、易 分 离 、易 培 养、代谢产物多、综合利用广等特 点 [2], 在 现 代 工 业 中 除 了 用 于 酿 酒 外 , 还 用 于 甘 油 、食 用 酵 母 、有 机 酸 、酶 制 剂 以 及 饲 料 等 的 生 产 [ 3] 。随 着 科 技 的 发 展 和 人们对养殖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及酵母菌具有的众 多生理功能, 酵母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 了解酵母菌的生长周期, 掌握其最佳生长阶 段, 以更好地生产酵母类产品就显得至关重要。 1 试验材料 1.1 菌种
参照食品科学糖度的测定, 采用波美比重计对 酵母菌培养液不同培养时间进行糖度测定。 3 试验结果
酵母菌生长曲线见图 1。培养液糖度的变化曲 线见图 2。
4 结论 本实验采用光电比浊法, 以热带假丝酵母和酿

完整版生长曲线的测定

完整版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日期:2017.11.1 实验班级:生物技术指导教师:张建丽姓名:高熹学号:1120152430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了解细菌生长的特点,综合训练微生物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

2.巩固培养基的配制、灭菌、仪器的包扎、倒平板。

3.掌握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二.实验原理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定时间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数量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

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

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将每一种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要经历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延迟期:又叫调整期。

细菌接种至培养基后,对新环境有一个短暂适应过程(不适应者可因转种而死亡)。

此期曲线平坦稳定,因为细菌繁殖极少延迟期长短因素种、接种菌量、菌龄以及营养物质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4小时。

此期中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增殖合成、储备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生长期:又称指数期。

此期生长曲线上活菌数直线上升。

细菌以稳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视培养条件及细菌代时而异)。

此期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因此研究细菌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

抗生素作用,对该时期的细菌效果最佳。

稳定期:该期的生长菌群总数处于平坦阶段,但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细菌浓度达到最大即环境最大容纳量。

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有机酸、过氧化物等)积累PH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相对细菌死亡数开始逐渐增加,此期细菌增殖数与死亡数渐趋平衡。

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以及芽抱等。

实验报告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实验

实验报告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实验

实验报告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监测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并探讨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

实验材料及方法:
1. 材料:
- 微生物培养基
- 无菌培养瓶或试管
- 微量移液器或移液管
- 无菌平板
- 培养箱或恒温摇床
- 显微镜
2. 方法:
(这里使用编号列表来列出具体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这里写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培养基、灭菌操作等)
2. 微生物获取:
(这里描述如何获取微生物样品,如从环境中采样、有选择地分离微生物菌落等)
3. 微生物培养:
(这里阐述微生物的培养过程,包括制备培养基、接种微生物样品等步骤)
4. 生长曲线检测:
(这一部分是实验的重点,需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数据)
5.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对微生物生长曲线进行分析和解读,可结合图表进行说明)
6. 讨论与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可以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对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进行监测,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这里简洁地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为了增加字数可以进一步展开阐述,如讨论生长曲线的不同阶段、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等等)
实验报告结束。

注意:本实验报告以“实验报告”的格式为基础,根据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中,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以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测定

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测定

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研究目的:分别说明种群个体数量的增长规律以及种群外部环境因素和种群内部因素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制约。

实验过程:1、每八个同学分一组,全班分为7大组。

每组取一个锥形瓶,量取50ml已经配好的酵母菌培养液,至于锥形瓶中。

2、写好标签纸,贴在锥形瓶上。

标签纸格式如下3、每人取一块血球计数板,对本组瓶内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血球计数板用于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单位容积内分散的单个菌体。

如细菌、酵母菌或霉菌的孢子的数量。

但由于血球计数板本身较厚,不能用油镜观察,仅适用于在干系统物镜下可见的个体较大的微生物的计数一、血球计数板的构造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厚玻片。

玻片上由四道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分成两半,其上各刻一个相同而有一定面积的小方格网。

方格的刻度有两种规格。

一种是分为25大格,每大格又分为16小格;另一种是分16大格,每大格分为25小格。

总数都是400小格(如图所示)。

每小格边长为0.05毫米,其面积为0.0025立方毫米,深度为0.1毫米,故每小格容积为0.00025立方毫米,即1/4×106毫升。

可由每小格中的菌数换算出每毫升菌液中的数量。

二、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一)取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加盖玻片盖住网格和两边的槽。

(二)将待测菌液充分摇匀后,用无菌吸管吸少许,由盖玻片边缘或槽内加入计数板来回推压盖玻片,使其紧贴在计数板上,计数室内不能有气泡。

静置5-10分钟。

(三)在低倍镜下找到小方格网后更换高倍镜观察计数,上下调动细螺旋,以便看到小室内不同深度的菌体。

位于分格线上的菌体,只数两条边上的,其余两边不计数。

如数上线就不数下线,数左边线就不数右边线。

(四)计数时若使用刻度为16×25(大格)的计数板,则数四角的4个大格(即100小格)内的菌数。

如用刻度为25×16(大格)的计数板,除数四角的4个大格外,还需数中央1个大格的菌数(即80小格)。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整理版)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整理版)

一原理:
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时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对数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

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

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这四个时期的长短因菌种的遗传性、接种量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因此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了解各菌的生长规律,对于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用。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并将所测的OD值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此法快捷、简便。

二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2.1种子液制备
取菌斜面菌种各1支,以无菌操作挑取1环菌苔,接入LB培养液中,静止培养18h作种子培养液。

2.2接种培养
用1mL无菌吸管分别准确吸取1mL种子液加入已编号的N个三角瓶中,于37℃下振荡培养。

2.3 生长量测定
以蒸馏水作为参比,开始培养前测定每组培养液的OD600值作为起始点。

开始培养后,每小时吸取测定一次OD600值。

(注:对浓度大的菌悬液用未接种的液体培养基适当稀释后测定,使其OD600值在0.10~0.65以内,经稀释后测得的OD600值要乘以稀释倍数,才是培养液实际的OD600值。


三结果
将测定的OD值填入下表:。

实验6-2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6-2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1 目的要求(1)了解酵母菌、细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特点及测定原理;(2)学习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和比浊法分别测定酵母和细菌的生长曲线。

2 基本原理生长曲线是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

测定时一般将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纯菌种接种到一定体积的已灭菌的适宜的新鲜培养液中,在适温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培养液中菌的数量,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得到生长曲线。

不同的微生物其生长曲线不同,同一微生物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亦不同。

但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规律基本相同,生长曲线一般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测定一定培养条件下的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科研和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测定生长曲线时需要对生长的单细胞微生物定时取样计数,对于酵母细胞和比较大的细菌细胞可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计数,亦可采用比浊法计数,但对于小的细菌细胞一般采用比浊法。

比浊法是根据培养液中菌细胞数与混浊度成正比,与透光度成反比的关系,利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值(OD值),以OD值来代表培养液中的浊度即微生物量,然后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悬液的OD值为纵坐标绘出生长曲线。

此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便、迅速。

血球计数板法是利用一块血球计数板来进行计数的。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玻璃片,中央平台比两边平台低0.1mm,上有两个被精细刻化为400个小方格的格网,面积为1mm2,加盖盖玻片后即构成0.1 mm3体积的计数室。

血球计数板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将1 mm2面积的网格划分为25个大格,每个大格再分成16个小格,既25´16;另一种为16´25。

计数时只需无菌操作将稀释到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一滴从盖玻片一侧渗入到计数室,待静置平衡后于显微镜高倍镜下计数,用下面公式算出菌液中细胞数。

单细胞微生物细胞数/mL=5个中格内细胞数¸5´25(或16)´104´菌液稀释倍数3 实验材料3.1 菌种酵母菌和大肠杆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1 目的要求
(1)了解酵母菌、细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特点及测定原理;
(2)学习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和比浊法分别测定酵母和细菌的生长曲线。

2 基本原理
生长曲线是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

测定时一般将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纯菌种接种到一定体积的已灭菌的适宜的新鲜培养液中,在适温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培养液中菌的数量,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得到生长曲线。

不同的微生物其生长曲线不同,同一微生物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亦不同。

但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规律基本相同,生长曲线一般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测定一定培养条件下的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科研和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测定生长曲线时需要对生长的单细胞微生物定时取样计数,对于酵母细胞和比较大的细菌细胞可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计数,亦可采用比浊法计数,但对于小的细菌细胞一般采用比浊法。

比浊法是根据培养液中菌细胞数与混浊度成正比,与透光度成反比的关系,利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值(OD值),以OD值来代表培养液中的浊度即微生物量,然后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悬液的OD值为纵坐标绘出生长曲线。

此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便、迅速。

血球计数板法是利用一块血球计数板来进行计数的。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玻璃片,中央平台比两边平台低0.1mm,上有两个被精细刻化为400个小方格的格网,面积为1mm2,加盖盖玻片后即构成0.1 mm3体积的计数室。

血球计数板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将1 mm2面积的网格划分为25个大格,每个大格再分成16个小格,既25´16;另一种为16´25。

计数时只需无菌操作将稀释到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一滴从盖玻片一侧渗入到计数室,待静置平衡后于显微镜高倍镜下计数,用下面公式算出菌液中细胞数。

单细胞微生物细胞数/mL=5个中格内细胞数¸5´25(或16)´104´菌液稀释倍数
3 实验材料
3.1 菌种酵母菌和大肠杆菌。

3.2 培养基豆芽汁液体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5倍浓缩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

3.3 器材 722光电比色计或752紫外分光光度计、血球计数板、灭菌移液管或滴管。

4 实验方法与步骤
4.1 用血球计数板法测定酵母的生长曲线
(1)将酵母菌接种到豆芽汁培养液中,28℃振荡培养18h作为种子液备用。

(2)取装有 200mL灭菌豆芽汁培养液的500mL三角瓶2个。

每瓶各接入种子液20mL,28℃振荡培养。

(3)于接种后的第0、2、4、6、8、10、12、14、16、18、20、22、24、28、32、36、40、44、48h分别用无菌移液管从发酵三角瓶中取样1mL,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4.2 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1)将大肠杆菌菌种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中,于37℃振荡培养18h备用。

(2)调节光电比色计的波长至420nm处,开机预热10~15min。

(3)以未接种的培养液校正比色计的零点(注意以后每次测定均需重新校正零点)。

(4)取装有200mL灭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的500mL三角瓶六个,分为两组,第一组三瓶中各接种20mL的大肠杆菌种子液,于37℃振荡培养,分别于0、1.5、3、4、6、8、10、12、14、16、18、20、24h取样,以未接种培养液调零,在光电比色计上比色。

测定各样品的OD值。

第二组三瓶区别第一组的是在接种培养6h后,无菌操作加入浓缩5倍的已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20mL,摇匀后继续培养。

同样条件培养后同样时间间隔取样测定OD值。

5 实验结果
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培养时间(h)0 1
.5
3 4 6 8 1
1
2
1
4
正常生长OD

补料培养OD

(1)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菌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出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图。

(2)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大肠杆菌菌悬液的OD值为纵坐标,绘出大肠杆菌在正常生长和补料培养两种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6 注意事项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菌液太浓时需作适当稀释后计数,稀释倍数一般不超过100倍。

7 思考题
(1)比较酵母和细菌生长的曲线图。

(2)比较大肠杆菌在正常生长和补料培养两种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图有何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