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5成都一诊】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题 文综 Word版含答案

【2015成都一诊】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题 文综 Word版含答案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I卷注意: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六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四种农作物秸秆占本省区秸秆总量的比重,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的是A.水稻、棉花、小麦、油菜 B.棉花、油菜、水稻、小麦C.油菜、小麦、棉花、水稻 D.小麦、水稻、油菜、棉花2.下列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A.秸秆——燃烧——能源 C.秸秆——沼气池——能源和肥料B.秸秆——原料——造纸 D.秸秆——原料——手工编织产品图2为我国某地区1985年和2000年城市、交通图,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城市数量增多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增多 D.城市人口比重提高4.影响该地区西部交通线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形崎岖 B.暴雨频发 C.冻土广布 D.矿产稀少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

图3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左图)和消费(右图)重心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1980年至2005年我国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由北方地区移到南方地区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的变化6.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C.西南、西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图4为欧洲南部波河流域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5中,能正确表示波河年径流量变化的是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8.波河流域没有大面积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平原面积小 B.热量条件差 C.雨热不同期 D.土壤贫瘠图6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9~10题。

【2015成都一诊】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题 理综 Word版含答案

【2015成都一诊】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题 理综 Word版含答案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生物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生物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90分。

第Ⅰ卷本卷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组成元素与磷脂分子相同 B.在真核细胞内只分布在细胞质中C.某些RNA有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 D.某些RNA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下列关于酒精在相关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B.植物组织培养接种前,可用70%的酒精对工作台消毒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95%的酒精配制解离液D.萃取法提取β-胡萝卜素时,可用100%的酒精作萃取剂3.浆细胞产生抗体是免疫调节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种类有差异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明显差异C.浆细胞内对抗体进行加工的细胞器中含有DNA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在浆细胞的表面4.“Na+—K+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

该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同时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K+泵”水解ATP时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Na+—K+泵”转运K+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C.“Na+—K+泵”被破坏后的细胞膜允许K+自由通过磷脂分子层D.“Na+—K+泵”正常工作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体积和静息电位5.甲、乙两图表示真核细胞内某个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的过程中,该基因的两条单链都可以作为模板链B.甲图所示的过程完成以后,产物中G的个数等于C的个数C.乙图中,①与②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D.乙图中的②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它们沿②从左向右移动6.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近代中国文明 第1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A卷)(含解析)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近代中国文明 第1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A卷)(含解析)

专题4 近代中国文明第1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5年)(A卷)(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15·四川省成都市三诊·5)1839年林则俆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

在遭到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

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B.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C.达到禁绝鸦片的目的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2. (2015·山东省德州市4月二模·16)“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

”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3.(2015·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4月过程性检测·17)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他们”应是指()A.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4.(201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学情调研二·5)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鲜有好话。

”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5.(2015·北京市东城区5月综合练习二·16)以下史实中,反映自然经济瓦解的是()①1905年昆山县农户中佃农的比例为57. 4%,1924年增加到77. 6%②20世纪初山东省棉花大部分供应济南、青岛及外地纱厂,部分出口国外③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④19世纪末受印度和日本的冲击,中国失去了长期以来的世界最大茶叶生丝出口国地位A. 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2015·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4月过程性检测·18)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遏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7.(2015·山东省临沂市模拟二·16)京师同文馆开办之际,前门大街却贴出了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成都一诊)

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成都一诊)

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成都一诊)新高考新题目2014-01-05 10065cc149a20102e9of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2014年1月5日900—1130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第I卷1至4页,第II卷5页至8页,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答第II卷时,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参考答案1.C2.D3.B4.A5.B6.C7.D8.B9.C完整答案及word版请到“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共享中下载。

“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群号144453547(欢迎四川高中语文老师加入,本群为实名制,加入时注明工作单位和姓名。

非四川高中语文老师,请勿加入,谢谢!)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贩卖/皈依靓妆/痉挛雇佣/佣金宁愿/息事宁人B.泥淖/悼念盘桓/城垣强求/强颜赝品/义愤填膺C.菲薄/绯闻蔓延/藤蔓绸缪/纰缪蹩脚/惊鸿一瞥D.回溯/朔风高亢/伉俪偏僻/癖好讴歌/呕心沥血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匮乏沉缅汗涔涔拾人牙慧B.蜇伏国粹打水漂繁文缛节C.瑕疵邮戳笑眯眯明枪暗剑D.通牒绿洲条形码曲意逢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近年来,成都周边地区开发了不少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每当节假日来临,市民纷纷前往,有的小区几乎十室九空。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历史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历史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5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魏统治者多次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实行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这实际上就是A.俸禄制的雏形B.租调制的雏形C.均田制的雏形D.迁都洛阳的先声2.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指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C.沿街开铺的街市D.地方自治的市镇3.1867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若“听其创置电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

”可见,曾国藩尚未清醒认识到A.外资入侵的危害性B.工业时代的必然性C.西方技术的先进性D.民生问题的重要性4.19世纪70年代,上海进口的所谓洋糖,基本都是将产自广东汕头和福建台湾的土糖,直接运到香港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一正税,一子口税外,任意畅行”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C.土糖一经转口则“色泽莹白,人咸爱之”D.“西商过埠则丁役围护,官吏趋迎”5.根据图1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A.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B.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6.图2是进步青年发表的漫画《蜡炬成灰泪不干》。

2018成都一诊

2018成都一诊

成都市2015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1至8页,第Ⅱ卷(非选择题)9至14页,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B.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D.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25.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

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

这种变化反映了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表2为不同文献关于秦始皇逝世、秦二世继位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推定的历史事实是A.李斯和赵高对胡亥继位起到决定性作用B.公子扶苏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C.秦始皇猝亡是胡亥得以继位的重要原因D.胡亥继位得到秦始皇生前认可27.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

该变化反映出A.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D.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28.表3贞观十三年(639年)天宝十二年(753年)地区户数占总数之百分比(%)地区户数占总数之百分比(%)北方道1370569 45.1 北方道4922183 55.0南方道1671302 54.9 南方道4051451 45.0表3为唐贞观、天宝年间南北方户数对照表。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5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

该学者评述的是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2.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

这一体系有利于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③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图1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

据此可知当时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B.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C.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D.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4.“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

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

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

”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A.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B.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C.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D.门阀土族退出政治舞台5.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

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6.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2015成都一诊语文

2015成都一诊语文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至4页,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5至8页,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招募./蓦.然轧.钢/倾轧.星辰./妊娠.应.许/应.接不暇B.粗犷./旷.野经纶./纶.巾隽.永/镌.刻接种./刀耕火种.C.颓圮./枸杞.勉强./强.求刍.议/胡诌.畜.牧/六畜.兴旺D.舷.梯/弦.歌复辟./辟.谣寺.庙/仗恃.解.数/解.甲归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临摹忙不迭事必躬亲立椎之地B.频律并蒂莲见风使舵德高望重C.禀赋众生相寥若晨星相辅相成D.惊诧一遛烟文过饰非剑拔弩张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时代多么浮躁,社会总是需要沉潜下去努力拼搏的人,也总会认可他们凭真才实学和不懈努力而取得的成功。

B.每天坚持慢跑十分钟,可以有效缓解因紧张学习而产生的神志..恍惚的症状,能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备战高考。

C.七夕本足我国古代女子的“乞巧节”,但不知曾几何时....,它竞变成了谈情说爱的节日,被称为了“中国情人节”。

D.羊肉汤锅是成都人冬季暖身补气的首选佳肴,冬至前后,小关庙等地的羊肉汤馆人满为患....,洋溢着温馨热闹的气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不仅是盛况空前的世界互联网领域的一次高峰会议,也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盛会。

B近年来,部分中国游客在海外不讲卫生、乱涂乱画的不文明举止,遭到了当地人的批评指责,落下了素质低下、缺乏教养的坏名声。

C这款高清机顶盒采用了最新技术,具有收看电视、点播视频、高速上网、可视通话和运行稳定等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

D我省将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的科学体系,规范记录每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并将之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5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魏统治者多次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实行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这实际上就是A.俸禄制的雏形B.租调制的雏形C.均田制的雏形D.迁都洛阳的先声2.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指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C.沿街开铺的街市D.地方自治的市镇3.1867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若“听其创置电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

”可见,曾国藩尚未清醒认识到A.外资入侵的危害性B.工业时代的必然性C.西方技术的先进性D.民生问题的重要性4.19世纪70年代,上海进口的所谓洋糖,基本都是将产自广东汕头和福建台湾的土糖,直接运到香港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一正税,一子口税外,任意畅行”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C.土糖一经转口则“色泽莹白,人咸爱之”D.“西商过埠则丁役围护,官吏趋迎”5.根据图1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A.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B.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6.图2是进步青年发表的漫画《蜡炬成灰泪不干》。

它意在讽刺“蒋政权”A.背叛国民革命,背信弃义B.围剿工农红军,手足相残C.实行消极抗战,国土沦丧D.坚持独裁内战,自取灭亡7.2014年以前,半官方的民间组织一度是海峡两岸最重要的沟通桥梁。

据此推断,台湾方面的半官方代表团,可能曾出席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庆功会C.《中美建交公报》签字仪式D.香港回归交接仪式8.以下是上海电信局制订的改进知识分子工作计划的摘录。

促成该计划制订的是A.“向科学进军”的号召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D.“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9.1982年,浙江义乌宣布正式开放“小商品市场”,并宣布“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

一两年间,这个不通铁路、没有工厂、资源匮乏的小城,迅速形成一个辐射全国的小商品专业市场。

这反映出①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权力下放的原则②基层干部群众的改革创新精神③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意向④义乌已成为全国贸易网络的核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梭伦改革把解决“六一汉”问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有益于①维护平民的公民身份②削弱小农经济③为政治改革创造条件④限制土地兼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

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A.迪亚士的远航B.达伽马的远航C.哥伦布的远航D.麦哲伦的远航12.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

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B.建立民族教会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D.清除神学束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2题,共52分。

13.(30分)家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河南郑兴家族简况(据《后汉书》整理)(1)“郑兴家族现象”在东汉豪族中具有普遍性。

据材料一,从政治、文化两方面概括郑兴家族的特征,(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类现象的影响。

(4分)材料二两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迁,使“今骧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千年土地八百主”,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

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

于是,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

按照宗法制度,在祠堂祭祀中应当按辈分排列祖先的地位。

但清代早期,江苏宜兴任氏祠堂家祭的对象,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再次则是所谓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

此类现象并非个例,所以引起了当时卫道之士的批评。

(据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宗法家族制度全面复兴的原因,(6分)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宗法家族制度发生的变化。

(2分)材料三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共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3)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

材料三中的哪些结论违背了这一原则?(4分)应怎样修改,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4分)材料四198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修谱、续谱之风在各地悄悄兴起。

近二十年尤其是2000年后的近十年中,民间新修族谱大量出版。

新修族谱中,妇女也可填名入谱,入继、入赘、改嫁、非婚生子嗣等入谱基本全部放弃了传统“义例”中的严厉规定,基本不再有各宗之间因大小宗、因外娃子嗣的“名分”、因族产祀田归属争得你死我活的现象。

地方政府也公开编写某些姓氏谱牒,比如,编《太原王氏》,起因是为了缅、泰华侨的热烈需求,编汾阳郭氏资料是为了郭台铭和富士康。

上月河南新郑在中央某大报上登整版“黄帝公祭大典”消息,下面排的是29个本地招商项目。

(据《民间修家谱热调查》)(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修撰家谱反映出的特点。

(4分)指出撰修家谱的社会价值。

(2分)14.(22分)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的灵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据岳麓版课标教材《历史》必修Ⅲ)(1)在材料一中任选一家,指出该学派的哪些观点“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分)材料二清季人虽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

民国区别于清代的一个倾向性的变化即是最终形成了从负面解读传统的取向。

(据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2)任举一例说明“清季人虽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

”(3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民国初年,有识之士是如何“从负面解读”孔子和儒家学说的。

(6分)材料三图3 1937年清明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图4 1939年成吉思汗陵西迁示意图1939年,绥远形势告急,国民政府应蒙古族上层爱国人士的请求,派大员率军与蒙旗各界代表,共同迁陵。

途径延安时,毛泽东敬献了花圈,边区政府秘书长恭读了祭文,祭祀之后,延安各界人士瞻仰了成吉思汗灵枢。

成陵西迁,阅时教月,历地千里,各城镇乡民,宁断隔夜之炊,亦踊跃宰牲献醴,祭奠我中华民族英雄——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英灵,人人舒张民族正气,个个藐视倭奴气焰。

(据陈琳《成吉思汗陵西迁始末》等)(3)结合时代特征,解读材料三所揭示的文化现象。

(9分)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3.(30分)(1)特征:政治上累世高官;文化上经学传家(或“通晓儒学;世代为官”)。

(4分)影响:东汉豪族将权力与文化不断结合,既有利于弘扬儒学和推动豪族的儒化;(2分)又促使门阀士族制度形成(或“为东汉末年的豪强割据埋下了隐患”)。

(2分)(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贫富转化迅速;(2分)士族没落、庶族崛起;(2分)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程朱理学兴起。

(2分)变化:祭祀中祖先地位的排列,从仅按辈分变为亦重视身份和经济实力。

(2分)(3)(4)特点:政府引导,民间积极响应;新修族潜普遍体现出时代进步的新观念,基本摆脱了传统宗法观念的糟粕;但公开编写某些姓氏谱牒趋于功利化,成为招商引资、开办旅游项目的附庸。

(4分,任答两点即可)价值:有利于保存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有利于传承家族的历史记忆;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分,任答一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者也可同等给分)14.(22分)(1)以下参考答案,任答其一即可。

(4分)(2)说明示例: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等人利用孔子和儒家经典“托古改制”,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

(3分)(如答出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想;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等对传统思想的冲击亦可。

)叙述:辛亥革命后,为了强化民主共和观念,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措施禁止小学读经科;(3分)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宣传民主与科学,抨击“三纲五常”,部分激进者甚至提出“全盘西化”。

(3分)(3)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逐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分)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和成陵西迁,显示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国共两党抛弃前嫌,推动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

(3分)以上现象都保护和弘扬了传统文化,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