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活化石》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活化⽯》讲了化⽯是怎么形成的,很多远古时代的⽣物已经灭绝了,像三叶⾍、恐龙等等。
我们要想了解它们的⽣存情况,只能通过对它的化⽯进⾏科学的研究。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课⽂《活化⽯》原⽂、知识点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原⽂】 在博物馆⾥,我们观看⼀块块化⽯,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
那么,你看过活的化⽯吗? 银杏树,⼜叫⽩果树,它是⼏亿年前的树种,⼗分珍贵。
银杏树的样⼦很容易辨认,⼀⽚⽚叶⼦像⼀把把扇⼦。
银杏树长的慢极了,如果你⼩时候种下⼀棵银杏树,⼀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到它的果⼦。
所以,银杏树⼜叫公孙树。
⼤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常可爱。
和它在同⼀期⽣活过的动物,许多就灭绝了,⼤熊猫却⼀代⼀代的活到今天。
我们都知道⼤熊猫爱吃⽵,你能想到吗,它们的祖先却以⾁为⽣。
中华鲟也是⼀种古⽣物,它有⼀亿多年的历史。
中华鲟⽣活在江河⾥,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
它⾝上披着⼤⽚的硬鳞,核桃⼤的眼睛亮晶晶的,⼀张⼤嘴⼜尖⼜长,样⼦怪怪的。
由于缺乏保护,⽬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的鱼种了。
银杏树、⼤熊猫、中华鲟、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知识点】 字:杏、树、慢、鲟、怪 词:动物、植物、化⽯、珍贵、可爱、灭绝、亮晶晶、保护、稀有 重点句⼦: 1、银杏树,⼜叫⽩果树,它是⼏亿年前的树种,⼗分珍贵。
银杏树的样⼦很容易辨认,⼀⽚⽚叶⼦像⼀把把扇⼦。
银杏树长的慢极了,如果你⼩时候种下⼀棵银杏树,⼀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到它的果⼦。
所以,银杏树⼜叫公孙树。
2、⼤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常可爱。
和它在同⼀期⽣活过的动物,许多就灭绝了,⼤熊猫却⼀代⼀代的活到今天。
我们都知道⼤熊猫爱吃⽵,你能想到吗,它们的祖先却以⾁为⽣。
3、中华鲟也是⼀种古⽣物,它有⼀亿多年的历史。
中华鲟⽣活在江河⾥,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
它⾝上披着⼤⽚的硬鳞,核桃⼤的眼睛亮晶晶的,⼀张⼤嘴⼜尖⼜长,样⼦怪怪的。
三年级上册需要背诵的课文

三年级上册需要背诵的课文1.课文1:《燕子》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2.课文2:《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课文3:《荷花》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挨挨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钻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马上就要爆炸了似的。
真是太美了!4.课文4:《珍珠泉》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5.课文5:《翠鸟》— 1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6.课文6:《燕子专列》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7.课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8.课文8:《争吵》克莱谛不时用眼睛膘我,从他的眼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惋惜的神情。
二年级语文课文《活化石》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课文《活化石》知识点1. 活化石是什么?2. 活化石的特点3. 活化石的种类4. 活化石的发现史5. 活化石的科学价值6. 活化石的生活环境7. 活化石的形态特征8. 活化石的区分方法9. 活化石的保护意义10. 活化石的历史意义1. 活化石是什么?活化石指的是长期存活并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生物,它们往往在地球上出现了很长时间,经历了多次生物灭绝的大事件,但仍然能够继续活下来。
例如,栉齿兽和铁石枫是著名的活化石。
2. 活化石的特点活化石的特点包括:可以通过化石记录了解它们的历史,它们在物种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或只有微小的变化,可以提供关于地球历史的重要信息。
例如,鲨鱼、铁木真蕨等都属于活化石,它们都保持了很长时间的不变。
3. 活化石的种类活化石的种类很多,包括鱼类、植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浮游生物等,其特点是它们都经历过数千年的演化但并没有因为环境和气候等原因而消失。
有名的活化石包括腰椎动物、珊瑚、蜥脚类恐龙、鬣蜥等。
4. 活化石的发现史活化石的发现史是活化石研究的重点之一。
活化石的发现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历史,对研究生物演化、古环境与气候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栉齿兽、铁石枫等活化石都是通过一些已经死亡的化石来发现的。
5. 活化石的科学价值活化石的科学价值在于它们能解释现代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历史,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和生命的起源。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活化石,能够了解天然物种的演化过程,这对研究生物学以及地球科学都有重要的贡献。
6. 活化石的生活环境活化石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对它们的存活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些活化石生活在海洋中,像珊瑚、鲨鱼、蛤蜊等,而有些则生活在陆地上,包括栉齿兽、铁石枫等。
7. 活化石的形态特征活化石的形态特征是研究活化石的重点之一,因为它们不仅可以说明这些动植物的特殊性,还能说明它们在地球生物演化史上的位置和历史。
例如,栉齿兽的身体结构独特,有着强大的咀嚼肌肉,而铁石枫则是一种类似于银杏树的植物。
活化石ppt课件

活化石
余姚市实验小学
褚欢喜
我会写
化
化石 变化
恐龙化石
鱼化石
树叶化石
鸟化石
化石的形成: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 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 遗体或是生活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 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它们原来的形 态、结构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 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 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 称为化石。
银杏树的样子 很容易辨认,一片片 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银杏树长的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 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 子。 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读读写写
一片片叶子
一棵棵(树苗) 一块块(西瓜)
一把把扇子
一条条( 小鱼 ) 一只只( 小鸟 )
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 非常可爱。和它在同一期生活过 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 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我 们都知道大熊猫爱吃竹子,你能 想到吗,它们的祖先却以食肉为 生。
水杉为落叶、
针叶大乔木。它以 树姿优美,枝叶繁 茂,叶色多变而独 具一格,被列为古 稀名贵植物之一, 为我国一级保护植 物。 水杉不仅是珍 贵的“活化石”, 而且它有很强的生 命力和广泛的适应 性,生长迅速,是 优良的绿化树种,
珙 桐
扬子鳄
金 丝 猴
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中华鲟生活在江河里,最大的可以长到五百 千克重。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 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
活化石
保护
银杏树 大熊猫 中华鲟
被誉为“活化石”的中 国树种还有:银杉,珙桐, 香果树等。 新疆发现比恐 龙早两亿年的传奇动物—— “活化石”新疆北鲵。新疆北 鲵是一种有着近3亿年历史 的古老动物。
课文《活化石》教学反思

课文《活化石》教学反思引言《活化石》是一篇为国内中学生编写的教材课文,讲述了科学家在南美丛林中发现一只生物的故事,该生物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有脊椎动物之一。
本文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教学中的优点和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优点总结1.语言简单明了:《活化石》中的语言简单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
2.情节吸引人:故事情节设计紧凑,扣人心弦,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引发思考:文章通过描述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引发学生对科学、自然界的思考,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不足之处1.缺乏互动性: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地是传授知识而非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2.评价方式单一:在课堂中,我主要以书面测试的形式评价学生对《活化石》的理解,缺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未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问题。
3.目标不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所需重点内容。
改进方案1.引入互动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并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
例如,在阅读课文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寻找答案。
2.多样化评价方式:除了书面测试之外,可以引入口头表达、小组讨论和项目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及时反馈。
同时,可以设立小组竞赛、个人奖励等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明确学习目标:在课前,向学生明确传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和理解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强调和讲解目标内容,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进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结语通过对《活化石》教学过程的反思,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教学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课文《活化石》教案范文

课文《活化石》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活化石》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词汇,进行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活化石》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2 教学难点对活化石概念的理解和对课文情节的深入分析。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活化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活化石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活化石》,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
4.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活化石》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活化石的特点和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4.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活化石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2 评价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通过拓展活动,加深学生对活化石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2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访问化石博物馆或者相关的科研机构,观察和了解不同的活化石。
6.3 活动组织教师负责联系考察地点,安排活动时间和交通工具,确保学生的安全。
6.4 活动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对活化石的理解程度来评价活动的效果。
第七章:课堂讨论与思考7.1 讨论主题活化石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2 思考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活化石对于科学家了解古生物有什么帮助?活化石对于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7.3 讨论方式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7.4 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活化石》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活化石》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我国著名的活化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等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培养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搜集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活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化石的概念。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解释。
3. 合作学习4. 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
5. 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活化石。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活化石。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搜集更多活化石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热爱,以及对活化石保护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化石博物馆或活化石景点,增强学生对活化石的认识。
2.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化石模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对后续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需要明确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
课文《活化石》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活化石》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活化石》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僻词语和句式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活化石》的基本内容理解,生僻词语的掌握。
难点:课文中的句式结构分析,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化石产生兴趣,引出本课《活化石》。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生僻词语和不懂的句子。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讲解,解释生僻词语,分析句式结构。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探讨: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环保意识。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环保意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深入探讨和小组活动的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活化石》中的生僻词语。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僻词语的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汇报课文的阅读心得,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3. 通过课后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关注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化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化石》课文
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
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
那么,你看过活的化石吗?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
银杏树长的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到它的果子。
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
和它在同一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的活到今天。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爱吃竹,你能想到吗,它们的祖先却以肉为生。
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中华鲟生活在江河里,最大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
由于缺乏保护,目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的鱼种了.
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