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3: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3: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六经”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
一、对比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人物
Hale Waihona Puke 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领导独立战争;建立
赢得内战胜利;推动建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
贡献
共和国;从行动上捍
国立宪;巩固革命成果 卫民主
一、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和孔子“中庸”政治思想的异同
1.相似性 (1)两者都把“中庸”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道德,并把它作为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 归宿 ①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证了个人行为的道德性,继而推出城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 种善业”,这种善首先是个人的善,是一种节制和中庸,个人的善与城邦的善是统 一的,个人的善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完成。 ②孔子也把中庸作为哲学的基础和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从个人道德出发,提出“中 庸”,要人们贯彻“忠恕之道”。在治理国家上要实现一种和谐,即社会秩序安定 祥和,人际关系密切。
——《论语》 (1)据材料一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 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
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 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 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 对应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③“为政以德” ④“节用而爱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下列对于“仁”的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孔子的教育思想精髓课堂PPT

孔子的教育思想精髓课堂PPT
孝慈则忠。 (《为政》)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3)忠信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
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子路》) 民无信不立。 (《颜渊》)
授课:XX
5
2、知识教育内容:新六艺-六经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授课:XX
13
3、学思并重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
授课:XX
14
4、温故知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授课:XX
❖ 伤人乎?不问马。(《乡党》)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
❖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
授课:XX
4
❖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2)孝悌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学而》)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学而》)
❖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不如言,则小子何述 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 哉?”(《阳货》)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
授课:XX
17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 ❖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 ❖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 ❖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述而》)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高中历史《孔子与老子》(课堂PPT)

高中历史《孔子与老子》(课堂PPT)

3、孔子的哲学思想
对鬼神敬而远之,怀疑鬼神的存在。
11
4、孔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原则:有教无类; (2)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3)学习方法:实事求是;温故知新;持之以恒;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12
孔子对文化教育的贡献:
1、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弟子三千, 成就突出者72人) 2、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献——《诗》、 《书》、《礼》、《易》、《春秋》(五经)、 《乐》(佚失) 3、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 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论语·为政》
反映了孔子 志向专一, 执著探索, 不断完善自 己的一生。
8
孔子之生平
孔子( 公元前551—479 ) 是春秋時代末期的思想家 , 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 者 .孔子名丘 ,字仲尼 ,鲁国 ( 今山东省曲阜)人 .提倡德 治, 致力於教育 ,并整理 《诗》,《书》、《礼》、 《乐》《春秋》等古代文献 . 現存《论语》一书,是記述孔 子談話及思想的主要資料 .
明 代
孔 子 杏 壇 講 學 圖
9
NY小练历史工作
2、孔子的政治思想
(1)核心:“仁”和“礼”,“仁者爱人”和“克己 复礼”;(2)“为政以德”。

孔子与儒家(英文介绍)(课堂PPT)

孔子与儒家(英文介绍)(课堂PPT)
Confucius, Confucianism and Christ, Christianity
Confucius: Latinized spelling
Chinese name: • Kong Fuzi 孔夫子 • (Master Kong) • 551-479 BC titles: The First Holy One, First Teacher, Teacher of the Ten
• Collective > Individual • Humans are good, but
we stray – Education and self-
discipline
4/4/2020
4/4/2020
Jamie Buehler
Confucianism as a religion
• Religion = community of people who share beliefs, cultural practices, worship a deity/deities
• “something done with great attention to detail”
–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self discipline
4/4/2020
Confucianism as a religion
• Confucius was not a god or a prophet
• He did not create these ideas, but merely restored them
“As to being a Divine Sage or even a Good Man, far be it from me to make any such claim.”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课-孔子和学生【第2课时】ppt优质公开课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课-孔子和学生【第2课时】ppt优质公开课课件
2 孔子与学生
品析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的教育思想。(重、难点)
2.练习自渎,做好摘录笔记,标注和记录问题,展开 讨论 。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象的重要手段。文中此处通过大篇幅地描写人物语言, 塑造了孔子的形象。 语言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 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 界,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 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宽 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 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 还要不断学习啊!”
1.看拼音,写词语。
yán sù
yōu diǎn
严肃 优点
jǐn shèn
谨慎
shī jiào
施教
qiān xū
谦虚
jí gé
及格
2.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yì √yù)、天资.(√zī zhī) 聪明或愚笨来选择.(zhé z√é)学生。
(2)既.(√jì jí)然他们都各有长处,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 您学习呢?
(2)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缩句)
孔___子__产___生__了___影__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颜回很守信用。颜回不懂得变通。(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 话合为一句话)

《孔子世家》.PPT

《孔子世家》.PPT

3、孔子适周问礼。 .
9
第四段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 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 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译:孔子去到齐国,当齐卿高昭子的 家臣,打算以此来与齐景公交往。孔子与 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到《韶》的乐曲, 学习《韶》乐,陶醉得居然三个月不知道 肉的滋味,齐国人称赞孔子。
[西汉]司马迁
.
1
学习目标:
❖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了 解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 通过学习,了解孔子的生平与事迹伟大的人 格与坚持理想的不懈精神。
.
2
第一段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 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译: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 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 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 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 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 指责的东西都切中了诸. 侯国的弊病。 17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
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译:鲁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 允许我跟随孔子前往周京洛邑。”鲁昭公 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 行,前往周京洛邑询问周礼,据说见到了 老子。
.
7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
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 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译:孔子告辞离去时,老子送他
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 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 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

孔子与老子 教学PPT课件

孔子与老子 教学PPT课件

品味《论语》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2、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从诵读中谈我感悟到的孔子的仁
“仁”
“仁者爱人”
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就要遵守“忠恕”之道。 “忠恕”就是推己及人。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国内乱,父子 在这样的时代会作出怎样的
夺位
选择?
一、孔子
(一)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 ,字仲尼。 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 死于公元前479年。
地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二)孔子的思想
1、核心思想:“仁”和“礼”
何谓“仁”和“礼”? 如何实现“仁”和“礼”? 实现“仁”和“礼”的最终目的?
59岁 去卫西行,卫国内乱,父子夺位
(68岁) 返鲁(授徒讲学,编撰文化典籍)
73岁
去世
孔子年谱的部分内容
年份
年 龄
大事记
前 548
在鲁,齐国大 4岁 臣崔杼弑齐庄

前 517
35 岁
离鲁去齐,鲁
君昭公被权臣 驱逐至齐国
结年合代教有大材怎变,样说革的说特时孔点代子?生活的
前 493
59 岁
去卫西行,卫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你生活
子曰:“未能事人,焉 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强调关注现实社会
4、教育思想 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诚信观-PPT精选文档

孔子的诚信观-PPT精选文档

课堂讨论
如何看待小池国三的行为? 日本有一个企业家叫小池国三,第一次从事商业活动时刚刚13
岁,在一家企业做推销员。由于工作努力,半个月就和33位客户签
订了合同。不久,他发现自己推销的产品价格比其他企业相同产品 贵了一些,非常不安。思来想去,最后他带着合同挨家挨户说明情
况,把合同全退了——半个月的业绩全完了,他也被所在企业辞
下面就让我们尝试着做一次辩论。
正方:我们需要“诚信” 反方:“诚信”已不足取
阅读理解
总 《论语》中的“诚信”思想
诚信对国家治理的根基作用 课 文 结 构 (为政) 诚信是朋友交往的基本原则 (处世) 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修养)

对 比 论 证 事 实 论 证

总结: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阅读理解
美国纽约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美国第十八任总统、南北战
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就坐落在这里。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还有一 座小孩子的陵墓。
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那位小主人五岁的时候,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
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数年后,由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 子的爱,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 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孩子的名字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
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 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
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
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 死,民无信不立。” 对 比
商鞅立木为信 政府要诚信
阅读理解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 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 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做到理据相谐,条例清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定公13年十月,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 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 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 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 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 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 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 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 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 又回到卫国 。
▲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16
❖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 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 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 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 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 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 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 镳了。
17
接连出现了两件对孔子不利的事情。一是 由于夹谷之会的失利,加之担心鲁国的强盛, 齐景公接受大夫黎祖的献计,派人给鲁国送 来美女与骏马。鲁定公与季孙氏欣然接受后, 沉醉于女乐中,三月不理朝政,不见孔子。 二是鲁公郊祭,按惯例,仪式结束后,要把 祭肉分给大臣,每次都有孔子一份,但这次 却有意没有给孔子,使孔子感到愤懑。失意 的孔子于是决定辞去职务,离开鲁国,希望 到其他诸侯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三十岁时建立起自我;四十岁时 成为智者,不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六十岁时 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却不违反 礼制规矩。
18
3、从政鲁国( 51—54岁:从政生涯,人生辉煌)
管理内政:中都宰 司空 大司寇
为官
55岁左右仕途失意.以后再也没有
外交胜利:夹谷之会
改革碰壁
失意去鲁
19
4、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55--68)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21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
▲鲁定公13年,孔子55岁。由于齐人离间,孔子离开鲁国,到外 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 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
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
家与哲学家。
7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 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 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12Biblioteka 子的故乡曲阜是春秋时期 鲁国的都城,是我国 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 遗产,其中最著名是 曲阜三孔—— 孔庙、孔府、孔林。
13
2、齐国岁月
(1)离鲁适齐的原因: 维护礼的尊严 (2)在齐国的主要活动:
齐景公的顾问
(3)结果:遭反对,返鲁国
3、从政鲁国( 51—54岁:从政生涯,人生辉煌)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
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
伦理宣言》
8
孔子地位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 《诗》《书》,《礼》《乐》,《周 易》,《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 深远的影响。(执政思想、民族性格、知 识分子等)
管理内政:中都宰 司空 大司寇
为官
55岁左右仕途失意.以后再也没有
外交胜利:夹谷之会
❖ 公元前500年,孔子作为主持礼仪的副使,参加 了齐景公提议举行的齐鲁两国之间的夹谷之会。当 他看到齐国组织一批人企图制造混乱、劫持鲁定公 的时候,挺身来到齐景公面前,指责齐国失礼。当 时周礼是诸侯的行为准则,失礼即成为丑闻。齐景 公见势不妙,当即承认错误,挥退众人。齐人不肯 就此罢休,在起草盟约时提出,如果齐国有事出兵, 鲁国必须派300乘兵车相助,否则就是破坏盟约。 孔子针锋相对地提出,齐国必须归还强占鲁国的汶 阳之田,否则也是破坏联盟。孔子就是这样利用周 礼和自己的勇敢机智,顶住了强齐的外交攻势,为 鲁国争得了荣誉和利益。
对孔子这段言论,你有什么感想?
志向专一,执着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 10
一、孔子其人(生平事迹)
1、青少年时代 2、齐国岁月 3、从政鲁国( 51—54岁:从政生涯,人生辉煌) 4、周游列国(55—68岁:颠沛流离) 5、晚年结局( 68—73岁:落叶归根)
自学礼乐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据考证,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 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 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 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 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 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 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 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 他要挑起这 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
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
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
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 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 上的地位和影响。
2
组图: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3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
4
来自海内外3000多名祭孔代表参加了
盛大的仪式。
5
2003年10月到2004年2月在法国巴黎集美博物 馆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孔子文化展”,每天参 观人数多达4000人,法国文化部长说到“孔子属 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西方社会兴起了一阵6 孔子文化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