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雪孩子》优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0课《雪孩子》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0课《雪孩子》人教(部编版)
直接输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雪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形象特点。
-生字词掌握: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如“雪、孩子、玩、堆、滚、笑”等,并理解其意义。
-句子分析与表达:学生能够分析并模仿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如“雪孩子笑眯眯地站在那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生字书写环节,教师需亲自示范正确书写方法,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直至掌握。
-在情感价值观引导上,教师可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并感悟雪孩子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雪孩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冬天堆过雪人吗?有没有想过雪人会变成真正的孩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雪孩子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亮晶晶”、“笑眯眯”等形容词的运用,以及雪孩子无私奉献精神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展示和情境模拟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雪孩子品质相关的问题,如“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帮助朋友的?”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0课《雪孩子》人教(部编版)
1.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阅读《雪孩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提高对语文的敏感度。
2.增强学生的字词识记与应用能力: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会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丰富词汇量。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对语文的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巩固识字“冒”“烫”“灭”等生字,会写“候、谁”。

2.复习巩固默读方法,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3.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4.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读《雪孩子》,一起读课题。

二、复习回顾1.出示词语,抽读,正音,跟读。

2.词语分类:齐读两组词语,谈发现。

(第一组人物第二组动作)3.出示句子,抽读,齐读。

生字宝宝要读准字音。

4.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小白兔和雪孩子是一对好朋友,回忆一下,小白兔为雪孩子做了什么?当好朋友遇险,雪孩子又是怎么做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看看雪孩子是怎样救小白兔的。

三、感受雪孩子的形象(一)学习7、8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1.复习默读:让我们一起走进7、8自然段。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默读的方法阅读课文。

(板贴:默读)默读时要注意些什么?(板贴: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用默读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2.默读,提取雪孩子的语言和动作(1)请同学们默读7、8自然段,用“”勾出雪孩子的话。

用“”圈出表示雪孩子动作的词语。

(2)展示汇报:语言:“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动作:喊奔冲冒找抱跑(板贴:喊奔冲冒找抱跑)3.动作体会着急:(1)自由小声朗读,注意突出雪孩子的动作。

(2)出示第1个句子,指导朗读,读出着急(3)字理识字:“冒”:①有个淘气的生字宝宝化了妆,变了个模样,猜猜看,这是哪个字?你是怎么猜的?②对,这个字就是“冒”,这一部分代表帽子,帽口是不能封死的,所以“冒”写的时候上面不能封口。

(4)出示第2句,体会“冒”的不同意思:①“冒”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起读这两句话,边读边想两个“冒”意思一样吗?②出示“冒”两种意思,学生选意思,齐读理解。

(1.顶着;2向外透或往上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0雪孩子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0雪孩子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0雪孩子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0雪孩子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唱、赶、旺、旁"等8个汉字,认识1个偏旁"子"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学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为不认识的字词注上拼音,并标上段落。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激趣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出谜语让孩子们猜一猜:说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

得出答案,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猜谜语:雪花飘,他就到, 站雪里,戴草帽。

身穿一件白皮袄, 不怕冷来就怕热, 只能站岗不能跑。

3、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21、雪孩子(孩子们读题)二、看图自读课文1、仔细看图,想想图上画了什么?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组词:累(劳累)(累了)添(添加)(增添)柴(砍柴)(柴火)旺(兴旺)(旺盛)渐(渐渐)(逐渐)冒(冒尖)(冒雨)奔(投奔)(嫦娥奔月)冲(冲突)(冲向)烫(烫手)(滚烫)终(终于)(始终)浑(浑水)(浑然)淋(淋雨)(淋湿)激(激动)(感激)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

小白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兔妈妈说:好孩子,妈妈有事,你不能跟着去。

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

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就不跟妈妈去了。

(交待雪孩子的来历)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

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

屋子里真冷,赶快往火堆里添把柴吧!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的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第20课《雪孩子》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20课《雪孩子》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20课《雪孩子》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孩子的勇敢与善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导入、随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勇敢、善良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句子分析,文章主题的把握。

2. 教学难点:理解雪孩子的勇敢与善良,体会文章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音频。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雪的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展示PPT,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让学生齐读课文。

3.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句子,讲解文章主题,引导学生体会雪孩子的勇敢与善良。

4. 例题讲解:讲解生字词的用法,进行句子练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巩固生字词,检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雪孩子的勇敢与善良,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雪孩子》2. 生字词:勇敢、善良、雪人、小白兔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勇敢”和“善良”造句。

(3)根据课文内容,简述雪孩子的故事。

2. 答案:(1)见课本。

(2)例句:雪孩子很勇敢,他为了救小白兔,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雪孩子很善良,他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3)见课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生字词,能正确朗读课文,但部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勇敢与善良,学会关爱他人,将善良传递给身边的人。

组织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勇敢与善良的故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雪孩子》优秀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雪孩子》优秀教案

20 雪孩子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现象,对于刚刚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是极有难度的。

所以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雪化成水、水蒸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自然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教具多媒体的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悟雪孩子善良的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这个在别人遇到困难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雪孩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画。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看课件首页:“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2)“谁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2.创设情境,整体感知(1)播放课件(动画朗读):学生边看图边听配乐朗读边思考:你们见过雪孩子吗?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2)看书,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通过课件,创设情景:大雪无边,快乐无限!学生仿佛置身于雪的世界里。

听,雪孩子和小白兔在唱歌,看,他们玩得多快乐!动情地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和亲身体验中,从而渲染了与词句相对应的气氛,使学生主动了解和欣赏了语言所描写的事物,体验了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然后通过再次地自由练读,使学生对全篇课文有个宏观的把握。

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求同思维能力。

(3)想办法弄懂画横线字的读音。

(4)学生小组交流不认识字的读音。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0雪孩子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0雪孩子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0雪孩子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0雪孩子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4、根据文本内容创设说话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把字写正确、美观。

2、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瞧,太阳晒着太阳,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

”和“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小朋友喜欢猜谜吗?老师给你们猜个谜,听清了: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天地,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

(打一自然现象)猜出来了吗?对,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雪(板书:雪)。

一个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

(播放动画)兔子一家没吃的了,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

雪孩子和小白兔是怎么玩的呢?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雪孩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把它圈出来,不理解的地方,打个问号。

二、初读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画出词语,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准生字读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2、生字过关。

(1)自由读生字:累、添、柴、烧、旺、渐、哎、呀、冒、烫、终、浑、淋、灭、激。

(2)带拼音齐读生字。

(3)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及时正音。

(4)学生齐读。

过渡:小朋友们的生字读得这么好,再来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

小朋友们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三、感知内容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指导朗读(如学生读不好,教师相机范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20雪孩子(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20雪孩子(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 20 雪孩子(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这份教案,详细介绍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第20课《雪孩子》。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雪孩子在小主人哈利的关爱下诞生,经历了成长、助人为乐的过程,在阳光的照耀下化作水汽的感人故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孩子的美好品质,以及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雪孩子的美好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孩子的美好品质。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感受雪孩子的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插图等。

2. 学具:课文原文、学习笔记、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雪孩子的形象,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如:雪孩子是怎么诞生的?它都遇到了谁?它为什么融化了吗?3. 合作探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分享对雪孩子的理解和感受。

4. 讲解与展示(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5.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雪孩子2. 板书主要内容:诞生、成长、助人为乐、融化3. 板书难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课文填空练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0《雪孩子》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0《雪孩子》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20《雪孩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雪孩子》。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雪孩子的形象,培养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雪孩子的形象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等方式,学习课文中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雪孩子的形象特点。

2. 教学重点: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下雪的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结合图片,讲解生字词。

(2)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体会雪孩子的形象特点。

(3)学习课文中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仿写课文中的拟人、比喻句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雪孩子》2. 生字词:堆、滚、拍、跳、跑、笑、唱、舞3. 修辞手法:拟人、比喻4. 雪孩子形象特点:可爱、活泼、善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生字词造句。

(2)仿写课文中的拟人、比喻句子。

2. 答案:(1)例句:雪花像洁白的羽毛,飘落在地上。

(2)例句:小草在微风中跳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用笔记录下雪后的美景。

(2)开展“我心中的雪孩子”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0 雪孩子【教学要求】1. 会写本课的“唱、赶”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累、添”等14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呀”。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本课的“唱、赶”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累、添”等14个 生字。

读准多音字“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释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

)2.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这个可爱的雪孩子的非常感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吗?3.下面老师就让大家听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注意,要边听边观察幻灯片,同时思考这个故事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2-6)(放配乐课文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①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可爱的雪孩子。

②小白兔在家睡觉。

③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飞快地跑去救火。

④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云。

)4.谁来说说,这个故事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7)(指名学生讲故事内容。

)5.同学们,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雪孩子)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字词,默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8)(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9)。

chàn g găn wàn g pán g hún shuí qīn g qì唱赶旺旁浑谁轻汽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赶、浑”,后鼻音“唱、旺、旁、轻”。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10)。

累.了添柴..旺旺..渐渐..冒.烟扑灭.冲进烫.人终.于浑.身水淋淋..激.动哎呀..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③师生共同指正:要注意读准翘舌音“柴、烧、终”,前鼻音“添、渐、淋”,后鼻音“旺、烫、终”。

注意多音字“呀”表示惊疑时读第一声,如文中的“哎呀”,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时读轻声,如“快回去呀”。

(3)识记生字。

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①近义词识字: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添一加”“渐渐一逐渐、慢慢”“浑身一全身”等。

②字理识字。

“柴、烫、灭”的字形可以通过字理溯源,再联系生活体验来识记。

③生活识字和语境识字:“旺”表示火烧得很大,“冒”可结合课文语句模拟动作理解。

④加一加:“口”加“日+日”是“唱”;“日”加“王”是“旺”,“讠”加“隹”是“谁”,“氵”加“气”是“汽”。

⑤换一换:“挥”减“扌”换“氵”就是“浑”。

“经”减“纟”换“车”就是“轻”。

⑥减一减:“汗”减“氵”是“干”,“傍”减“亻”是“旁”。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默读指导。

本课要求学会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

按照以下三部分进行:第一步,教师告诉学生,默读就是读的时候不出声,速度比出声朗读快。

教师范读1一4自然段,学生边听边学着用眼睛看Array课文。

第二步,学生默读5一8自然段,要求:不能小声嘟囔着读,不能动嘴唇无声地读,不能用手指点着读。

第三步,默读9一14自然段,及时表扬做到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的学生。

三、指导书写,规范写字。

(课件出示11)出示生字:唱赶旺旁浑谁轻汽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谁、轻、汽”并讲述:(板书:谁轻汽)(课件出示12)“谁、轻、汽”田字格课件。

“谁”:左中右结构,“讠”第二笔起笔于横中线;“隹”撇起笔于竖中线上端右侧,撇尖伸向“讠”,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第四横较前三横略长。

“轻”:左右结构,左右等宽,“车”作偏旁时笔顺为先竖后提,第四笔横改提,撇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上;横撇起笔于竖中线,与“车”首笔横持平,长点收笔在横中线上。

“汽”左窄右宽,“氵”第二点偏左收笔于横中线;“气”的短撇从竖中线撇向左上格,第二笔横与短撇在竖中线相接,横折斜钩在横中线起笔,右行下折后斜行勾出。

(2)学生仿写,写之前强调书写姿势。

(3)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业,评价反馈。

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汉字。

chàn g găn wàn g pán g hún()歌()快很()()边()身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车()()口()()日()()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呀: yā ya(1)这里的景色好美呀()!(2)哎呀(),我把书落家里啦!答案:1.唱赶旺旁浑2.车(轻)(轮)口(唱)(叶)日(旺)(晴)3.(1) ya (2)yā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2.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出示字词,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

2.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5)让学生认读:累.了 添柴.. 旺旺.. 渐渐.. 冒.烟 扑灭. 冲进烫.人 终.于 浑.身 水淋淋.. 激.动 哎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谁和谁的故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2.学习默读。

(1)明确默读要求:书本平放在课桌上,不出声,眼睛看着课文。

(2)默读1一6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小白兔和雪孩子一块儿玩)(3)默读7一14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雪孩子把小白兔从大火中救出来了)3.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16)下雪了,小白兔跟( )玩,很快乐。

着火了,( )救小白兔,小白兔得救了,( )化成了( ),变成了天空中的( )。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17)1.想象故事发生前天气是怎么样的?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雪下得大,下的时间也长呢?(从“一连、好几天”看出雪下得大。

)3.一齐来读读这段,大家重读“一连”“好几天”这两个词语,读出雪下得很大,下得久的意思。

4.下了这么大的雪,屋外该是怎样的美景呢?请大家观察雪景图,再说一说。

(课件出示17)雪景图(多请几个学生描述,可以各不相同。

)5.这天,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办事去,可小白兔缠着妈妈也要跟着去,但后来小兔又不去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18)(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一起来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白兔非常想跟妈妈出去的意思。

2.为什么小白兔后来又不跟妈妈去了呢?(课件出示19)雪人图(演示投影片)请大家看投影片,并联系课文说说。

3.这个雪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让本来缠着妈妈要出去的小白兔也不出去了。

我们来看看,兔妈妈给小白兔堆的是一个怎样的雪人呢?(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贴在黑板上)(课件出示20)(这个雪孩子的头上戴着一顶非常漂亮的金边绿帽子,它的眼睛黑黑的,圆溜溜的;鼻子红红的,尖尖的;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脖子还围着一条粉红色的围巾;它还有一个胖乎乎的身子。

)4.那小白兔和雪孩子在一起是怎样玩的呢?(课件出示21)舒缓的音乐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一边欣赏,一边展开想象,然后告诉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你好像看到了小白兔和雪孩子是怎样玩的?他们玩得怎么样?(抽学生讲述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种情景。

)5.从哪儿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从文中找出体现“开心”的人物动作、神态及相关的词语。

)6.理解又……又……: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7.说一说:又()又()的词语。

8.读这一段时,你心情怎样?那大家用高兴的语气来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1.小白兔和雪孩子说完话后,他感觉到有点冷也有点累了。

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看看小白兔干什么去了。

2.(课件出示21)(演示投影片②)你们看,小白兔睡得真甜啊。

可是,就在小白兔睡得正甜的时候,在他身边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这是一件什么事呢?这件事小白兔知道吗?为什么?3.这样一来,小白兔就有可能被大火——(学生想象几种可怕的后果。

)4.雪孩子这时也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家着火了。

那雪孩子的心情怎么样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非常着急。

)(课件出示22:图文雪孩子动作句子)出示:①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

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②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

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1)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表现雪孩子的勇敢和奋不顾身?“奔去、冒着、呛人、烫人、连忙、跑”(2)文中写雪孩子找小白兔找了好久,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3)请用上“终于”造个句子。

(4)指名读这些句子,从雪孩子的动作中体会着急。

5.从以上这些内容,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当好朋友遇到危险时,你能不顾自己的安危,冲进火海,救出小白兔,真是个善良、勇敢的好孩子!)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读第七、八自然段吧。

(四)学习第十四自然段。

1.雪孩子离开我们了吗?那它在哪儿呢?(课件出示23)(放课文第十四自然段的朗读录音。

演示投影片④)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

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2.小白兔看到这些心情怎样?(很伤心,但是又替雪孩子高兴,因为他已经变成一朵美丽的白云。

)3.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1)雪孩子,谢谢你用你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2)雪孩子,看到白云,我就好像看到了你。

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四、总结提高,拓展运用。

1.这节课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喜欢这个可爱的雪孩子吗?你们身边有像雪孩子这样助人为乐的人吗?举例说说。

2.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3.同学们,只要我们心地善良,从小事做起,处处为别人着想,让我们也成为一个个可爱的雪孩子吧。

课堂作业新设计1.填空下雪了,小白兔跟()玩,很快乐。

着火了,()救小白兔,小白兔得救了,()化成了(),变成了天空中的()。

2.用以下词语写句子。

又……又……终于……3.仿照例子,写句子例:雪孩子变成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蚕卵里钻出一位蚕姑娘。

(又黑又小的)答案:1.雪孩子雪孩子雪孩子水一朵美丽的白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