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课件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及其预防图文ppt课件

了解疫苗知识
了解疫苗的作用、接种时间和可能 的副作用,以做出明智的接种决策 。
免疫策略调整
针对不断变化的传染病形势,及时 调整免疫策略,如加强针接种等。
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
01
02
03
室内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 于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 度。
定期清洁消毒
对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和 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 消毒,特别是门把手、电 梯按钮等高频接触区域。
倡导个人卫生习惯
02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戴口
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鼓励公众参与防控
03
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如配合流调、接种疫苗等,
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详细阐述了传染病的概念,根据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点进行分 类,并总结了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和输血、注意个人 卫生和饮食卫生等
结核病
01
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
02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03
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盗汗等
04
预防措施:接种卡介苗、注意室内通风、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其他常见传染病
麻疹
发热、咳嗽、流鼻涕、 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 等,预防措施为接种疫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 传播、母婴传播等。
易感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更易感染。
全球与中国传染病现状
全球现状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传染病频发,如流感、艾滋病、疟疾等,给人类健康带来 严重威胁。
(2024年)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0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024/3/26
12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患者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毒 传播。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 并控制传染源。
追踪并管理密切接触者
对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进行追踪,实 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如隔离观察、核 酸检测等。
2024/3/26
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 等。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性传播等。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注意饮食卫生,避免 不洁注射和输血,控制传染源。
2024/3/26
19
肺结核
肺结核的病原菌
结核分枝杆菌。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控制传染源,加强室内通风,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 触。
病原体污染水源,通过饮 水进入人体。
2024/3/26
食物污染
病原体污染食物,通过进 食进入人体。
食品加工不当
食品加工过程中未彻底煮 熟或保存不当,导致病原 体存活并繁殖。
9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与感染者或病原体携带者直接接触,如握手、拥 抱等。
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如门把手、桌 面等。
分类
根据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 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 真菌性传染病等。
4
传染病的危害
对人类的危害
传染病可造成人类身体和心理上的痛 苦,甚至导致死亡。同时,传染病的 流行也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 负面影响。
对动物的危害
动物传染病可导致动物大量死亡,影 响畜牧业和宠物健康。一些动物传染 病还可能传播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危 害。
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建立预警系统,根据疫情数据和 趋势预测疫情发展,提前采取防 控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信息共享
加强国际间的传染病信息交流,共同 应对跨国疫情。
技术合作
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发传染病防控 技术和产品。
提高公众的传染病预防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 能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和免疫
力。
减少压力
学会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保 持心情愉悦,有助于提高免疫
力。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
避免触摸眼睛、鼻和口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 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液。
这些部位是细菌和病毒侵入的主要途径, 尽量减少触摸。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给他人。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患者或被病原 体污染的物品,如握手 、共用餐具等传播方式
。
血液传播
通过输血、注射、共用 针头等方式传播。
母婴传播
某些传染病可通过母婴 传播,如艾滋病、乙肝
等。
传染病的影响与危害
01
02
03
社会影响
传染病的大规模爆发会对 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如医 疗资源紧张、社会秩序混 乱等。
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 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分类
传染病可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等,乙类传染 病包括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疟疾等。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空气传播
通过咳嗽、打喷嚏、说 话等方式将病原体传播
《传染病及其预防g》课件

探索常见传染病的特点、传播途径以及疫苗等预防措施,共同努力提高传染 病预防的效力。
传染病及其预防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微生物(细 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 引起的疾病,可通过传播导 致多人感染。
常见的传染病
常见传染病包括感冒、流感、 结核病、艾滋病等,了解这 些疾病对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3
决策和防控
发生传染病时,了解如何做出正确决策以及如何有效防控传染病的传播。
结语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了解疫苗接种、个人卫生、环境卫生 等方面的知识,为社区的健康安全贡献力量。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预防措施的效力,不断创新和改进,以应对新的 传染病威胁。
虫媒传播的预防
1 预防疟疾
了解如何通过虫媒控制措施预防蚊虫传播的 掌握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蚊虫传播的登革热, 减少疫情的发生。
疫苗及其他预防措施
1
常见疫苗
了解现有的疫苗种类以及如何正确接种,为自身和社区免受传染病侵害。
2
其他方面注意事项
执行除虫、消毒等措施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步骤,确保安全和健康。
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具有易感染性、传播 性和流行性等特点,需采取 综合性预防策略进行有效防 控。
传播途径及其预防
空气传播
了解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个 人卫生和健康行为预防呼吸道 传染病的传播。
飞沫传播
掌握在公共场合预防飞沫传播 传染病的关键措施,确保自身 和他人的安全。
接触传播
正确洗手、消毒和预防性器官 病毒感染,有效防止通过接触 传播传染病。
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在上述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的?哪些病是不 传染的?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有什么不同?
结膜炎:由于外 来的致病细菌或 病毒引起的,具 有传染性。
近视眼:由于患者自身 的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
起的,不具有传染性。
传染病的特点
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 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非典”,
去天津治疗,在治疗期间,先 后有97人被他感染上 “非典”, 人称“毒王”。
接触含血吸 虫尾蚴的疫水
消灭钉螺, 管好粪便和水源
易感人群
接触疫区
加强个人防护,
水源的人 不接触疫区水源。
甲肝流行的基本环节
甲肝病毒
被污染的食物、 水、食具等
易感人群
肺结核流行的基本环节
结核杆菌
空气传播
易感人群
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找出以下三种传染病 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染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 备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 易感人群 这三个基本环 节。
我知道的
1、某家庭中,哥哥患了流行性感冒,并且传给 了弟弟,弟弟又传给了同学。
2、蚊子叮咬疟疾患者甲后,又去叮咬乙,乙也 患了疟疾。
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哥哥 )
2.弟弟被传染前是( 易感人群 )
传 染
性
卫生部全国非典性肺炎统计公告(4月23日)
地点 非典病人累计 数
广东
1359
北京
774
山西
162
内蒙古
47
广西
16
累计治愈数
1159 64 14
8
流 累计死亡数
49
行
39
性
《传染病及其预防》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预防、检测与治疗以及公共卫生意 义,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保障健康安全。
什么是传染病
1 传染病的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的疾病。
2 传染病与感染病的区别
传染病是指能够传播的感染病,而感染病是指感染任何致病微生物的疾病。
预防与治疗的配合
加强预防宣传,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治疗依从性。
公共卫生意义
1 传染病的防控对社会的重要性
防控传染病可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2 防控措施的配合和落实
大家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护社区和国家的健康。
结语
通过本次课程,希望大家深刻了解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预防、检测与 治疗以及公共卫生意义,能够从自身做起,保障自己及周围的人们的健康安 全。
3 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可以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和发
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 悬浮的微生物传播, 如麻疹和流感。
飞沫传播
通过咳嗽、打喷嚏或 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 播,如流感和麻疹。
接触传播
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源或感染物体后传播, 如手部不洁和接触性 皮肤病。
水源传播
通过受污染的水源和 水生生物传播,如霍 乱和病毒性腹泻。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流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接种流感疫苗。
疟疾
避免蚊虫叮咬,睡眠时使用蚊帐,服用抗疟药物。
肺结核
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与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
麻疹
接种麻疹疫苗,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
传染病的检测与治疗
确诊方法
通过实验室检测、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因。
抗生素使用指南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课件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课件ppt》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传染病概述•传染病传播途径•传染病预防措施•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疫情的应对与控制•未来展望与挑战01传染病概述1 2 3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传染病可通过空气、飞沫、接触、血液等途径传播。
传染病的传播所有人均可感染传染病,但有些人因为年龄、身体状况、免疫系统状态等因素更易感。
传染病的易感人群03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要求在发现后24小时内上报,并指导患者及时就诊。
01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在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02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要求在发现后12小时内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控。
自人类出现以来,传染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如天花、黑死病等。
传染病的历史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的发展,传染病传播速度加快,防控难度也相应增加。
传染病的现状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如SARS、埃博拉出血热等。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传染病的历史与现状02传染病传播途径1 2 3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等途径传播。
例如,流感病毒、结核菌等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的特点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且不容易被人们发现。
预防空气传播的措施包括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
03预防接触传播的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与病人接触、保持个人卫生等。
01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例如,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等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02接触传播的特点是传播范围较广,且容易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方传播。
食物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传播。
例如,细菌性肠炎、甲型肝炎等可以通过食物传播。
食物传播的特点是传播范围较广,且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
预防食物传播的措施包括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饮用干净的水等。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加强动物疫情管理
对动物传染源进行及时隔 离和治疗,防止动物疫情 向人类传播。
预防控制传播途径
强化卫生管理
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保持 良好的环境卫生,减少病毒传播
的机会。
做好呼吸卫生
鼓励人们保持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戴口罩等,以减少病 毒的传播。
医疗技术的进步
未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将为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 诊断技术将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治疗手段将能够更有效地 清除病毒和细菌。
传染病预防的社会参与
公众健康教育
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公众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 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 力。
04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
新发传染病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发传染病是指新发现或者新出现、 发生变异的传染病。
特点
具有病原体新、传染性强、传播速度 快、易爆发流行等特点。
新发传染病的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
新发传染病爆发流行时,会对社 会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如农业、
旅游业等。
社会稳定
新发传染病可能引发社会恐慌, 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总结词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 施
VS
详细描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 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传染源为结核病患者和带菌者,易感人 群为老年人、营养不良者、长期使用免疫 抑制剂的人群等。预防措施包括接种卡介 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 感染者、加强锻炼和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
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防止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各种病症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C ) A、 胃病、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 B 、血吸虫病、神经炎、淋病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 D、水痘、胃癌、疯牛病 2、家人患肝炎期间,为切断传播途径,应该( B ) A、隔离并彻底治疗病人 B、 对病人的餐具进行消毒 C、不随地吐痰 D、 消灭吸血昆虫 3、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B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播媒介 4、大量消灭“四害”,从防止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属于( ) C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都不是
流感传播需 要的环节
流感患者 带病毒的空气 易患流感的人
资料分析2:
肝炎患者用过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 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 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感染上肝炎、流感、 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肝炎在人群中传播需要哪些环节? 肝炎患者 带病毒的餐具 易患肝炎的人
两种传染病传播的共同点? 流感传播环节:
10、我校防控甲流注意落实“四早”,即早发现、早 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此措施属于( A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对
当堂检测
1、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 措施: (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A ) (2)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 B ) (3)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D ) (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 C ) (5) 消灭蚊虫( B ),此措施是为预防 血液 传染病。 (6)不随地吐痰(B), 此措施是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7)生吃瓜果要洗净( B ),此措施是为预防 传染病。 (8)病死动物要深埋( A ) 。 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哪一项?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
◆
传染源
快速判断:
控 制 传染源 切断传 播途径 保护易 感人群
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
传 染 病
流行三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综合措施 预防三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重点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相结合.
学以致用
1、某家庭中,哥哥患了流行性感冒,并且传给 了弟弟,弟弟又传给了同学。 2、蚊子叮咬疟疾患者甲后,又去叮咬乙,乙也 患了疟疾。
为什么当时非典给社会带来了如此 的恐慌?
非典即非典型肺炎,是由变 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 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
疾病名称 流行性感冒 水痘
是否传染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是 是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结
膜
炎
近 视 眼
两种病症引起的原因有何不同呢?
非传染病:
当堂检测---备用
11、与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接触中,最有可能遭受病 毒污染的是相关医务人员和特殊执法的公安人员等,这 称为艾滋病职业暴露。专家指出职业暴露者“出事” 也不用太紧张。在等待专家到来的同时可立即用肥皂 和自来水冲洗感染部位,然后用消毒药水搽擦,因为艾 滋病病毒在体外的抵抗力弱。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是属于_____(填传染病类型)。职业 易感人群 暴露者属于____(填传染病流行的某个环节)。艾 滋病病毒为什么不易在人体外存活? 艾滋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 __________________。 艾滋病传播的三条途径是什么?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性接触传播 _____、____、_____。
5、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下列哪一项属于病原体( D ) A.细菌、垃圾、蛋白质 B.人、某些动物,如狗、猪等 C.DNA、蛋白质、矿物质 D.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6、下列各种病症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C ) A、 胃病、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 B、血吸虫病、神经炎、淋病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 D、水痘、胃癌、疯牛病 7、家人患肝炎期间,为切断传播途径,应该( B ) A、隔离并彻底治疗病人 B、 对病人的餐具进行消毒 C、不随地吐痰 D、 消灭吸血昆虫 8、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B ) A、切断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播媒介 9、大量消灭“四害”,从防止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是属于 C ( ) A、切断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都不是
社会热点链接
18、某位医生在抢救“甲流”患者时,不幸自 己感染上该病。那这位“甲流”患者从传染 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他属于( ) B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0、甲流的易感人群是( B ) A.正在患甲流的人 C.每个年龄段的人 B.未患过甲流或未注射过甲流疫苗的人 D.15岁以下的儿童
由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由结核杆菌引起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由(皮肤癣菌)真菌引起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由蛔虫引起
理理思路,归归类!
由于患者自身的 结构或生理发生变化
引起的,不能传染。如:近视眼
传染病:
由于外来的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和流行性。 如:结膜炎
流行性感冒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说出下列常见 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10.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 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B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 11、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A )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 B、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 C、给医疗仪器消毒 D、给儿童注射青霉素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病毒
细菌 真菌 寄生虫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病原体
1.病原体: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 病毒、寄生虫。
2.传染病: 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 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流行有哪些环节呢?
资料分析1:
流行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流感患者的鼻 涕、唾液和痰液中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 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 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 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 接触过流感患者及其用品可能传染上流感。与青壮 年相比,老人、孩子更容易患流感。
15、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在机场、码头和车站, 有些人戴口罩,其目的是( ) C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对 16、为了防控甲流,教育部门纷纷决定各校暂不举行 开学典礼、取消军训,这种措施属于( C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免疫力 17、我校防控甲流注意落实“四早”,即早发现、早 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此措施属于( ) A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对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空气、飞沫
传 染 源
饮水、食物 生物、媒介
土壤、接触
易 感 人 群
传播途径
假如我们班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 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
预 防 ◆教室内煮醋、病人 切断 传播途径 用过的东西消毒等 措 ◆没得病的人打疫 施 苗、避免接触患病 保护 易感人群
者、罩等
2002年岁末,非典型肺炎在广东省出现,并在其 后几个月迅速向我国其它地区蔓延,发展成一场较 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某些局部区域,非典型肺炎 还演变为一场社会危机,如在广东、北京等疫情严 重的地区,一度出现物价飞涨、抢购成风、人员大 规模转移等社会恐慌现象。 非典在全球非典疫情中,我国所遭受的危害最为 严重。截止到2003年8月16日,全球非典型肺炎患 者为8437人,死亡814人。我国大陆地区患者为 5327人,占患者总数的63.14%;死亡349人,占死亡 人数的42.8%。
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生病的人和动物以及 携带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传染病患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 •得了狂犬病的狗和 携带狂犬病毒的狗
2.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饮水、食物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 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当堂检测
3、对传染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早隔离,这样做的理论根据是( C ) A.发病晚期治愈效果差 B.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弱 C.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D.发病晚期传染性最弱 4、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人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D A.病原体 B.易感人群 C.传播途径 D.传染源 )
5、 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D) A.肺结核 B.甲型H1N1流感 C.乙肝 D.聋哑 6、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D ) A.H1N1病毒 B.HIV C.蛔虫 D.蚜虫 7、 甲流和蛔虫病的病原体分别属于( C) A.细菌和病毒 B.寄生虫和病毒 C.病毒和寄生虫 D.病毒和细菌
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哥哥 ) 易感人群 2.弟弟被传染前是( ) 空气 3.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 ) 4.蚊子在疟疾病的传播当中充当了(传播途径 )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病原体 1.引起甲肝的病毒是_____; 传播途径 2.食用不洁毛蚶是甲肝流行的______之一; 传染源 3.甲肝病人是________; 易感人群 传染源 4.小明患病前是______ 患病后是____; 保护易感人群 5. 让病人服用预防药物,属于______, 对病人的粪便、用具进行消毒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