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陶瓷鉴赏 三国两晋南北朝48页PPT
合集下载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鉴赏

“士族制度”的由来
定都 : 建康
“士族政治”的确立 “政在士族”的政治格局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 交融
知识点6
南朝
南朝政权的更替:
宋
齐
梁
定都: 建康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 交融
东晋与南朝
陈
知识点7
原因:
江南开发
1.北民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东晋与南朝
2.社会相对稳定,没有大规模战乱 3.江南自然条件优越(资源、气候等)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 交融
a.与史实不符
课堂小结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 交融
课堂小结
主要形式: 1.民族迁徙
从北方迁往黄河流域 (促进民族交融)
黄河流域迁往长江中下游地区 (造成了经济重心难移)
2.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 交融
自学教材(12分钟) (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西晋是怎样建立并统一全国的? (2)东汉以来,西、北边陲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内迁与西晋短暂而亡有 什么关系? (3)东晋是如何建立的?士族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南朝是指哪些政权?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为什么能够得到开发?取得哪些成就?有何影响?
灭亡的原因
西晋
内部因素:西晋统治者的腐化 贾后专政,八王之乱 流民起义
外部因素:胡人内迁“五胡乱华” 匈奴、鲜卑、羯、羌、氐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 交融
三国与西晋
知识点3
胡人内迁
三国与西晋
原因: 1、汉族统治者为了强化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 2、补充劳动力,加强军事实力 3、当时我国出现了寒冷天气,逐水草而居
中国陶瓷史 ppt课件

中国陶瓷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
❖ 陶器的诞生 ❖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 黄河流域 ❖ 仰韶文化 ❖ 马家窑文化 ❖ 齐家文化 ❖ 大汶口文化 ❖ 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仰韶
❖仰韶文化
马家窑
马
秦砖汉瓦
文物的证据 马镫
❖ 马镫约发明于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以后
❖ 另外,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 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这种瘦金体 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 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传世不 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 《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 阳询张翰帖跋》等。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 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 人。
❖ 明朝这一残忍的殉葬制度,直到 1465年明英宗死时,才得以废除。明 英宗死前,下遗诏说:"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这件事应从我这里废止。 "至此,这一制度才最终废止
❖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 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 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 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 多年前的秦俑宝藏。8000多件
❖ 中国浓厚的宗法制的文化决定了我们民族的厚葬传统, “他对他的先祖,对祖先,他要讲究孝,要讲究尊重, 要讲究让他们过得更好,在地下世界更好,所以他要 厚葬。他为了一个是显示他的遵守这个宗法的秩序, 一个是他为了显示他自己的财富。”
❖ 汉武帝那个茂陵,当时就有文献记载,全国每年全国 的财政收入三分之一是用来安葬皇帝用的,就是每年 往里边放新的东西,不断地增添,据说到他去世的时 候这个根本都放不下了。许多学者都认为就在先秦时 代,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就 是原来的礼制受到破坏,一些新上升的有权利有财富 的人就拼命地想越过这个原来的这个等级,包括丧葬 制度,就是追求这个厚葬,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盗墓 之风盛起。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
❖ 陶器的诞生 ❖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 黄河流域 ❖ 仰韶文化 ❖ 马家窑文化 ❖ 齐家文化 ❖ 大汶口文化 ❖ 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仰韶
❖仰韶文化
马家窑
马
秦砖汉瓦
文物的证据 马镫
❖ 马镫约发明于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以后
❖ 另外,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 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这种瘦金体 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 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传世不 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 《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 阳询张翰帖跋》等。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 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 人。
❖ 明朝这一残忍的殉葬制度,直到 1465年明英宗死时,才得以废除。明 英宗死前,下遗诏说:"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这件事应从我这里废止。 "至此,这一制度才最终废止
❖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 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 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 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 多年前的秦俑宝藏。8000多件
❖ 中国浓厚的宗法制的文化决定了我们民族的厚葬传统, “他对他的先祖,对祖先,他要讲究孝,要讲究尊重, 要讲究让他们过得更好,在地下世界更好,所以他要 厚葬。他为了一个是显示他的遵守这个宗法的秩序, 一个是他为了显示他自己的财富。”
❖ 汉武帝那个茂陵,当时就有文献记载,全国每年全国 的财政收入三分之一是用来安葬皇帝用的,就是每年 往里边放新的东西,不断地增添,据说到他去世的时 候这个根本都放不下了。许多学者都认为就在先秦时 代,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就 是原来的礼制受到破坏,一些新上升的有权利有财富 的人就拼命地想越过这个原来的这个等级,包括丧葬 制度,就是追求这个厚葬,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盗墓 之风盛起。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21张PPT)

课程导入
这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混战、黑暗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屡见不鲜; 这一时期,长安、洛阳、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 这一时期大片文明被毁,许多发达的地区竟变成洪荒的原野; 这一时期人口大面积锐减,录得数字还不到汉代盛世的三分之 一……
同学们,这是历史上哪个时期呢?
鲜卑族拓跋部的崛起
4世纪后期, 鲜卑族拓跋 部建立北魏, 公元439年, 拓跋焘统一 黄河流域, 结束了十六 国以来分裂 割据的局面。
孝文帝即位后的16年中,就发生 了29次农民起义……北魏前期,吏治 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 北魏统治者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十 分尖锐,北魏的统治举步维艰。
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就是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 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 问题。
【课堂练习】
1、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
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
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
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 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答案:C
【课堂练习】
2、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历史 史料 解实 释证
促进洛阳的繁荣 推动北魏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民族交融 缓解了民族矛盾
为隋唐的统一和 强盛奠定了基础
三、十六国与北朝
4.北朝及其结束
⑴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 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⑵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 势,灭掉北齐。 ⑶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 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这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混战、黑暗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屡见不鲜; 这一时期,长安、洛阳、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 这一时期大片文明被毁,许多发达的地区竟变成洪荒的原野; 这一时期人口大面积锐减,录得数字还不到汉代盛世的三分之 一……
同学们,这是历史上哪个时期呢?
鲜卑族拓跋部的崛起
4世纪后期, 鲜卑族拓跋 部建立北魏, 公元439年, 拓跋焘统一 黄河流域, 结束了十六 国以来分裂 割据的局面。
孝文帝即位后的16年中,就发生 了29次农民起义……北魏前期,吏治 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 北魏统治者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十 分尖锐,北魏的统治举步维艰。
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就是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 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 问题。
【课堂练习】
1、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
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
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
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 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答案:C
【课堂练习】
2、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历史 史料 解实 释证
促进洛阳的繁荣 推动北魏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民族交融 缓解了民族矛盾
为隋唐的统一和 强盛奠定了基础
三、十六国与北朝
4.北朝及其结束
⑴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 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⑵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 势,灭掉北齐。 ⑶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 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中国代陶瓷艺术鉴赏ppt课件

钧窑特点
色彩丰富、铜红
窑变、蚯蚓走 泥纹、多铁足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五大名窑特点
汝窑:胎体薄;满施玛瑙釉、鱼鳞状开 片、天青色。
官窑: 胎薄釉厚、网状大开片、多铁足。
性 吸水率高
敲之发出清脆的
金属声响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对陶瓷的认识
古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过 陶。
而china是古代中国特有的,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第一次 高潮。
汝窑特点
胎体薄、 满施玛瑙釉
鱼鳞状开片、 天青色
汝窑介绍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来讲,健康皮肤很有限,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来治疗该病人
宋徽宗时烧造约二十年左 右。因釉内掺入玛瑙,故 釉面极为光亮。
汝窑:
现存世不到70件,在北京、 台北、上海、日本、美国 和英国。
之处
除定窑外多有开片和 窑变 官、哥、钧三窑多紫 口铁足
宋瓷开片特点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来讲,健康皮肤很有限,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来治疗该病人
鱼鳞片,网状裂纹大 开片、小开片. 金丝铁线,冰裂纹、 蚯蚓走泥纹等。
宋瓷对后世的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来讲,健康皮肤很有限,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来治疗该病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中国古代瓷器》PPT课件

整理课件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 汉
3
两晋南北朝
西晋时期,国家的稳定,越窑的青瓷的烧造又有 了提高。窑场有了成倍增加。从胎色上,比三国 时略深,造型更为丰富,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制。 东晋的越瓷走向低落。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 分裂的政治形势,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下降趋势 都非常明显,只有南朝一些小规模的窑场和北朝 青瓷窑场(山东)
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 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李世民将骑马 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让阎立本画 出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六骏样本,命 工匠雕刻成石质浮雕,永远陪伴其左右。唐 玄宗李隆基驯养舞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节上 应节踢踏,翩翩起舞。诗人李白吟出“五花 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 古愁”之佳句。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马众多,反映 出唐人对马的喜爱。
整理课件
10
宋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时期,各地新兴窑场不断,涌 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所谓五大名窑——定、汝、官、哥、 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定窑白釉孩儿枕
2021/1/7
整理课件
11
定窑,也称粉定,以烧白瓷而著称,碗、盘制品彩覆烧工艺,口 沿上不施釉,俗称“芒口”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
整理课件
17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2021/1/7
整理课件
18
元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元青花大改 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 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 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 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2021/1/7
颈定 瓶窑
白 釉 刻 花 直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 汉
3
两晋南北朝
西晋时期,国家的稳定,越窑的青瓷的烧造又有 了提高。窑场有了成倍增加。从胎色上,比三国 时略深,造型更为丰富,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制。 东晋的越瓷走向低落。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 分裂的政治形势,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下降趋势 都非常明显,只有南朝一些小规模的窑场和北朝 青瓷窑场(山东)
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 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李世民将骑马 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让阎立本画 出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六骏样本,命 工匠雕刻成石质浮雕,永远陪伴其左右。唐 玄宗李隆基驯养舞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节上 应节踢踏,翩翩起舞。诗人李白吟出“五花 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 古愁”之佳句。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马众多,反映 出唐人对马的喜爱。
整理课件
10
宋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时期,各地新兴窑场不断,涌 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所谓五大名窑——定、汝、官、哥、 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定窑白釉孩儿枕
2021/1/7
整理课件
11
定窑,也称粉定,以烧白瓷而著称,碗、盘制品彩覆烧工艺,口 沿上不施釉,俗称“芒口”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
整理课件
17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2021/1/7
整理课件
18
元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元青花大改 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 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 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 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2021/1/7
颈定 瓶窑
白 釉 刻 花 直
中华古瓷简史ppt课件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到了唐朝制瓷业获得很 大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 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两大窑系。
今天久负盛名的中国古瓷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史上重要的 研究对象,它所蕴含的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令中国 乃至世界各国的陶瓷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古玩收藏家为之神 往不已。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邢窑
邢窑是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 制白瓷的窑场。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 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登峰 造极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 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陶瓷史的一页空白, 其胎质坚细、釉色洁白、光润晶莹、气孔率低,影透性强, 与现代高级细白瓷的胎质,釉色相比绝无逊色,这种现象在 我国古代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 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98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寺 龙口窑址的发掘名列其中。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浙江上林湖越窑窑址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到了唐朝制瓷业获得很 大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 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两大窑系。
今天久负盛名的中国古瓷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史上重要的 研究对象,它所蕴含的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令中国 乃至世界各国的陶瓷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古玩收藏家为之神 往不已。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邢窑
邢窑是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 制白瓷的窑场。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 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登峰 造极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 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陶瓷史的一页空白, 其胎质坚细、釉色洁白、光润晶莹、气孔率低,影透性强, 与现代高级细白瓷的胎质,釉色相比绝无逊色,这种现象在 我国古代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 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98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寺 龙口窑址的发掘名列其中。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浙江上林湖越窑窑址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精品PPT课件

2.产品构成:传统陶瓷材料将德清窑定义为以烧造黑瓷为主,德清窑也 以黑釉产品而闻名,然而通过最新德清小马山窑址、余杭石马斗窑址的 发掘成果表明,出土标本数量上青瓷占绝对优势,黑瓷所占比例不足 20%。另外青山坞汉代窑址、墅元头隋唐窑址、宅前隋唐窑址等处采集 的大量标本也均以青瓷为主,只有少量的黑瓷产品。所以可确定,德清 窑自东汉至隋唐时期兼烧青釉和黑釉产品,以烧造青瓷为主。
“南朝寺庙四百八十寺”的南京市鸡鸣寺
二、各种工艺 1.陶瓷工艺
商代的“釉陶”已经具备 早期瓷器的特征,是瓷器 的萌芽,称为“原始瓷 器”。 (P39)
黄釉瓷尊 商
早期青瓷在汉代取得 了很大的成就,具备了成 熟的条件。釉陶到铅釉陶 和青釉陶(即青瓷发展过渡 产物)、原始青瓷。已经选 用了高岭土作材料,还制 造了早期黑瓷。(P99、 100)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工艺美术
第六章
目录
一、历史背景 二、各种工艺 1、陶瓷工艺
2、染织工艺 3、金属工艺 4、漆器工艺 5、其他工艺 三、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工艺美术的特点、地位
一、历史背景
1.从年代上来讲,处于220年—589年:分为三国时期(曹 魏、蜀汉与孙吴并立)、两晋时期(西晋时期、东晋时 期)、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
又称魏晋南北朝、六朝。
社会动荡、文化交流
200年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208年 赤壁之战 确立三国鼎立的格局
220年 曹丕称帝建魏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蜀 定居成都
222年 孙权建吴 定都建业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265年 司马炎废魏 立晋,定都洛阳, 史称“西晋”
晋惠帝“八王之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地点: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南部
“南朝寺庙四百八十寺”的南京市鸡鸣寺
二、各种工艺 1.陶瓷工艺
商代的“釉陶”已经具备 早期瓷器的特征,是瓷器 的萌芽,称为“原始瓷 器”。 (P39)
黄釉瓷尊 商
早期青瓷在汉代取得 了很大的成就,具备了成 熟的条件。釉陶到铅釉陶 和青釉陶(即青瓷发展过渡 产物)、原始青瓷。已经选 用了高岭土作材料,还制 造了早期黑瓷。(P99、 100)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工艺美术
第六章
目录
一、历史背景 二、各种工艺 1、陶瓷工艺
2、染织工艺 3、金属工艺 4、漆器工艺 5、其他工艺 三、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工艺美术的特点、地位
一、历史背景
1.从年代上来讲,处于220年—589年:分为三国时期(曹 魏、蜀汉与孙吴并立)、两晋时期(西晋时期、东晋时 期)、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
又称魏晋南北朝、六朝。
社会动荡、文化交流
200年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208年 赤壁之战 确立三国鼎立的格局
220年 曹丕称帝建魏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蜀 定居成都
222年 孙权建吴 定都建业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265年 司马炎废魏 立晋,定都洛阳, 史称“西晋”
晋惠帝“八王之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地点: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南部
三国两晋

西晋后期出现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的彩料, 西晋后期出现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的彩料, 在已施釉的坯件的口沿或肩部以圆点的形式 着彩,多数是对称点四点。 着彩,多数是对称点四点。在整体的青色中 缀以几点褐点,非常醒目, 缀以几点褐点,非常醒目,因在釉面之上着 故称“釉上彩” 彩,故称“釉上彩”。
青釉褐斑羊头壶, 青釉褐斑羊头壶,高23.8cm, , 口径10.8cm,底径 口径 ,底径10.8cm。 。 壶口浅盘式,细颈,球形腹, 壶口浅盘式,细颈,球形腹, 平底。肩部一侧置羊头形流, 平底。肩部一侧置羊头形流,相 对一侧置曲柄, 对一侧置曲柄,另外两侧各置一 横系。通体施青绿色釉, 横系。通体施青绿色釉,底部无 在壶口沿、 釉。在壶口沿、羊头及系上均涂 点褐斑。肩部暗划弦纹2道 点褐斑。肩部暗划弦纹 道。 此壶的精彩之处在于羊头形 壶流,羊口微张,颌下一绺胡须, 壶流,羊口微张,颌下一绺胡须, 双目外凸,双角向后弯曲, 双目外凸,双角向后弯曲,双睛 涂点褐彩,颇具神韵。 涂点褐彩,颇具神韵。六朝时期 的青瓷壶常以动物的头部作流, 的青瓷壶常以动物的头部作流, 除羊头外,还有鸡头、虎头、 除羊头外,还有鸡头、虎头、鹰 头等。 头等。
青釉莲瓣纹盖罐 南朝 高28厘米 厘米 直口,短颈,颈最大处偏下, 直口,短颈,颈最大处偏下, 平底。肩部置6个桥形纽 个桥形纽, 平底。肩部置 个桥形纽,前 后两对,左右各1个。盖面略 后两对,左右各 个 盖纽作长方形, 鼓,盖纽作长方形,中有一 小圆孔。 小圆孔。此罐腹部和盖面剔 刻双重莲瓣纹, 刻双重莲瓣纹,莲瓣上覆下 此盖罐为越窑系产品。 仰。此盖罐为越窑系产品。
青釉双系卣(yǒu) 青釉双系卣( ǒ ) 高23.7cm,口径 ,口径11.710.6cm,底径 ,底径16.4cm。 。 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 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属于 南方青瓷越窑系,其整体纹 南方青瓷越窑系, 饰规整,和谐古朴, 饰规整,和谐古朴,上下呼 应。此卣仿青铜器提梁卣烧 造,卣上面的龙首系具有悬 挂提梁的作用, 挂提梁的作用,因此又被称 作提梁卣。 作提梁卣。 卣直口,短颈,平肩,垂腹,腹下饱满,圈足外撇, 卣直口,短颈,平肩,垂腹,腹下饱满,圈足外撇,通体呈扁圆形 卣的肩部前后两面各贴塑兽首,其下各立一系。 状。卣的肩部前后两面各贴塑兽首,其下各立一系。肩左右两边分别塑 有龙首系,龙鼻下卷构成圆环。两对系大小相间,形成稳重平衡之美。 有龙首系,龙鼻下卷构成圆环。两对系大小相间,形成稳重平衡之美。 施青釉,釉面匀净,微黄。外壁上部印纹饰4组 中间为4行菱形模印纹 施青釉,釉面匀净,微黄。外壁上部印纹饰 组:中间为 行菱形模印纹 饰一周,其上下分别戳印圈点纹,最下方由一周山形纹托起上部图案。 饰一周,其上下分别戳印圈点纹,最下方由一周山形纹托起上部图案。 器壁的菱形纹饰与圈足外壁上模印的3行菱形图案相对应 行菱形图案相对应。 器壁的菱形纹饰与圈足外壁上模印的 行菱形图案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