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合集下载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教案

第18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建水一中刘云波2524A03681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取得的重要科学成就。

明白祖冲之的圆周率、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是这一时期在数学、农学、地理学方面最突出的成就。

同时明白这些成就对世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这一时期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树立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志向和为祖国成为世界强国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

通过学习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祖冲之与圆周率●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推算●教学手段:多媒体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迁移,促进了中原地区的民族大融合,而北方人口大量向南方迁移,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据统计显示,在中国位居世界第一的100项发明与发现中,这一时期就占到了20项之多。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看看谁是这一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学习完之后,我们对其进行颁奖。

讲授新课:一、祖冲之与圆周率[老师讲述]提到这一时期的科学家不可谓不多,但是有一个人物却是不可忘记的,他就是祖冲之,那么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祖冲之。

[学生介绍]……[老师总结]祖冲之首先要明确一点他是南朝时期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幻灯片展示)小时候他的父亲也向大家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心切,当祖冲之9岁的时候就让他背《论语》可是祖冲之对这一套偏不感兴趣,背了两个月竟然只背了十多行,气得父亲直打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理解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掌握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科学家、艺术家的生平和主要贡献。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我国古代科学艺术的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农学:了解农学家贾思勰和他的著作《齐民要术》。

天文历法:掌握祖冲之和他的《缀数》。

医学:了解扁鹊及其医术。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书法: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了解其被誉为“书圣”的原因。

绘画:了解顾恺之的绘画艺术,分析其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文学:学习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学群体的创作风格,了解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 难点:深刻理解这一时期科学和艺术成就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五、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

2. 提问:你们认为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二、科学成就(15分钟)1. 讲解贾思勰和他的著作《齐民要术》。

2. 介绍祖冲之和他的《缀数》。

3. 讲解扁鹊及其医术。

三、文化艺术成就(15分钟)1. 讲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2. 介绍顾恺之的绘画艺术。

3. 学习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学群体的创作风格。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的了解程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2. 分析这一时期科学与艺术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1.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农业技术的发展:如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等。

医学进步:如中医理论的发展、药物学的繁荣等。

天文历法:如历法的改进、星象观测等。

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艺术特色绘画:如山水画的兴起、人物画的写实等。

书法:如楷书的形成、行书的流行等。

雕塑:如佛像雕塑的传入与本土化、石刻艺术的发展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科学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科学和艺术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科学成就1. 导入: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发展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农业技术的发展、医学进步和天文历法的成就。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艺术特色1. 导入: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绘画、书法和雕塑的艺术特色。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农业技术的发展1. 导入: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农业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

四、医学进步1. 导入: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的进步。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医学成就对后世的启示。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医学进步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五、天文历法1. 导入: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天文历法的成就。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天文历法对后世的启示。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天文历法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六、绘画艺术的发展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艺术特色,重点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什么是“割圆术”呢? 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之比求 得π值,这样圆内接正多边形越多,求得的π值就越 精确。祖冲之从圆内接正九十六边形一直计算到圆内 接正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边形,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
4.古代的运算工具:
算筹

1,234 3,784 52,049 36,150
译文
自三峡开始的七百里江面两岸群山相 连,没有间断之处,山峦重重叠叠,遮蔽 了天日。除非是正午和夜半,否则看不见 日月。甚至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了山坡,不 论是顺江而下还是逆水而上,道路都被阻 断。赶上皇帝发的紧急诏令,有的时候早 晨从白帝城出发,黄昏就到了江陵,中间 的路途达到了一千二百里之多,即便是乘 上快马御风也没有它快。
贾思勰不仅到实际中去,从具有实践经验的农夫中汲取营 养,在一些疑难问题上,还亲自动手,获得第一手资料。有一 年,他养了200只羊,没想到秋天没有贮存足够的饲草,到了冬 天,竟冻饿死了不少,后来虽然赶紧又买了不少干草扔到羊圈 里,但又多半被羊踩烂,羊还是接二连三地死掉,差不多只剩 下一半了,而且样子都是那样难看和可怜。这个问题他百思不 解,就向有养羊经验的老农请教,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第二年 秋天,贾思勰接受头一年的教训,为羊贮存了足够的饲料,并 且想了个办法,把青干草堆放在羊圈中间的高地上,用栅栏围 起来,使羊在栅栏周围能随意抽草吃。这样,每只羊都长得膘 肥体壮,新添的羊羔也都欢欢实实的。贾思勰终于取得了养羊 的成功经验,他把这个经验和以前的教训一起整理好,生动具 体地写在《齐民要术》里。 贾思勰靠深入实际,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所取得的新鲜 经验,在《齐民要术》里,汗牛充栋、俯拾皆是。在许多方面 ,较之前人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做 出了新贡献。

用18、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用18、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名人坊3:郦道元
三、走近名著: 1、《水经注》: 《水经》的注解 2、内容: 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 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 区的山川城镇、地形 物产、风土人情、历 史古迹等。
郦道元
• 1、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 • 2、成就:《水经注》 • 3、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注。
• 4、介绍了祖国的大山大河、历 史古迹、风土人情等。
名人坊2:贾思勰
三、走近名著:
1、齐民: 平民百姓 2、内容: 总结了生产经验 介绍了生产技术和方法
强调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贾思勰
• 1、北魏时期的农学家。 • 2、成就:《齐民要术》
• 价值或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 部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专门著作。 给后世农业生产很多指导意义。
贾思勰
郦道元
理一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
称 谓 人物 朝代 南朝 主 要 成 就 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面第 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 数学家 祖冲之 天文学家
农学家
贾思勰
北朝
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 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 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著《水经注》 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
郦道元
北魏杰出的地理学 家,著有地理专著 《水经注》。
名人坊3:郦道元
一、名人小档案:
时代:北魏(约466—527) 籍贯:范阳涿鹿(今河北省涿县)
简历:长年为官,爱好游历; 注重实地考察,著述颇丰。 主要成就:
《水经注》
职业: 地理学家 散 文 家
《水经注》对三峡 两岸猿声的描写: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 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故渔歌者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18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18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高效课堂 七年级上学期 历史导学案高效课堂 七年级上学期 历史导学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品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品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1 第 18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2、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学习重点】:祖冲之与圆周率【学习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学法指导】:在阅读,观察、讨论中感知历史,得出结论。

讨论法、问题导学法温 馨 提 示:本课是教材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部分,它是秦汉科技成就和隋唐科技成就的重要过渡时期,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自主学习】(A 级) 内容 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主要成就数学农学地理学思考讨论:本课课文中介绍的古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治学和做人的品质?(B 级)【课堂检测】(A 级)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 .刘歆 B.刘徽 C .何承天 D .祖冲之 (A 级)2.《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 )A .农作物的选种、施肥方法 B.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 C .抓紧农时适行耕作 D .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 (B 级)3、右图(1)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它是( ) A .《农政全书》 B .《水经》C .《齐民要术》D .《脉经》 (A 级)4、右图(2)是我国优秀的地理学著作,作者是( )A .贾思勰B .郦道元C .范缜D .祖冲之【综合思维导航】(D 级)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曾著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初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ppt 中华书局版

【初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ppt 中华书局版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
古今河流名称对比
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 江水——长江 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
河水——黄河
淮水——淮河
郦道元和《水经注》
记录了1250多条大河流的走向,以及 内容: 河流沿途的山川和城镇的地理沿革、 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 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 特色: 内容丰富,文笔优美,体例严谨。 地位: 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和史学价值的优 秀地理学著作。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 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8
《 齐 民 要 术
《齐民要术》的内容和地位
内容: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 以及畜牧、捕鱼、食品酿造和加工技术。 反映了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
地位: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
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 著作。
你能将魏、蜀、吴、十六国、西晋、东晋、南 朝、北朝等对号入座,填入下面的图表中吗?
魏 蜀 吴
370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北朝: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南朝: 宋、齐、梁、陈
北方民族大融合 推进了 江南地区的开发 促进了
南北经济发展
科技繁荣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我的学习我做主(自主学习)
贾思勰 北魏
东魏 农学
郦道元
北魏
地理学 ……《水经注》,是一部具 有很高文学和史学价值的优 秀地理学著作。
1、右图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数 学家,其主要成就是( C ) A、著有《九章算术》一书

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科学技术
此课件将介绍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探索物理学、数学、 医学、艺术和建筑等领域的创新和贡献,以及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
物理学和数学
探索三国时期的物理和数学 发展,如数学家刘徽的数论 著作《九章算术》。
军事科技
揭示三国时期的军事科技进 步,如火药的使用和战争策 略的发展。
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
探讨科技的人文价值和社
可持续能源。
会责任,如科技创新如何
造福人类社会。
社会和经济
了解科技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如造纸术和水车的应用带来的 生产力提升。
政治和军事
揭示科技对政治和军事的影响, 如火箭和火枪的革新对战争方 式的改变。
结语
1 中国古代科技的启示
总结中国古代科技的经验 与智慧,以及对当代科技 发展的启示。
2 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 3 科技的人文价值和社
会责任
展望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
医学发展
了解三国时期医学的进展, 如名医华佗的贡献和医术发 展。
两晋时期的科学技术
文学和艺术
天文学和历法
探索两晋时期文学和艺术的繁荣, 如张衡的地动仪和曹操的诗歌。
了解两晋时期天文学和历法的发 展,如《晋书》记载的望远镜的 使用。
道教思想与科技
探究两晋时期道教思想与科技之 间的联系,如内丹炼制和长生不 老的探索。
南北朝时期朝时期的建筑技术,如北方城市的城墙和寺庙建筑。
2
制陶业
了解南北朝时期的制陶业的发展,如烧制陶瓷的技术和装饰风格。
3
水利工程
探索南北朝时期的水利工程,如修建渠道和水堰的技术与创新。
科技在历史中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当时黄帝曾凭着它在大雾弥漫 的战场上指示方向,战胜了蚩尤。西周初期,当时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国迷路, 周公就用指南车护送越棠氏使臣回国。三国马钧所造的指南车除用齿轮传动外, 还有自动离合装置,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在特定条件下, 车子转向时,木人手臂仍指南。在技术上又胜记里鼓车一筹。
水Hale Waihona Puke 注节选《江水》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 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 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 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 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郦道元总结
• 著写水经注。 • 奠定地理,水文等学科研究基础。 • 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
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 南北朝时期人,字文远。是我国杰 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在中国古代,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圆的 周长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也就是圆 的周长是圆直径的三倍多,但是多多少, 意见不一。在祖冲之之前,中国数学家刘 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 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 圆周长,用这种方法,刘徽计算圆周率到 小数点后4位数。 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 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将圆周率推算 至小数点后7位数(即3.1415926与 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圆周率分数 形式的近似值。
《齐民要术》全书共九十二篇,分成十卷, 正文大约七万字,注释四万多字,共十一 万多字;此外,书前还有《自序》和《杂 说》各一篇。引用前人著作有一百五十多 种,记载的农谚有三十多条。全书介绍了 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各种经 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 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 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 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 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 农学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大总结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推算圆周率 撰写《齐民要术》修改《水经》 著成《水经注》 著《缀术》一书
《水经注》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 本仍作四十卷,是经后人改编而成的),三十 多万字,是当时一部空前的地理学巨著。它名 义上是注释《水经》,实际上是在《水经》基 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 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 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二十 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是我 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 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 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 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 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 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 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 《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 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 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 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 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 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 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 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 业生产技术。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 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 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 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 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
贾思勰总结

编撰《齐民要术》 。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鹿(今河北 涿鹿县)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 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 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 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 《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 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 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 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
祖冲之总结



祖冲之设计制造过水碓磨、木牛 流马、铜制机件转动的指南车、 千里船、定时器等等 。 制定大明历,著《缀术》一书。 计算圆周率。 祖冲之山与祖冲之星。
贾思勰,北魏(公元386~543年)时人, 汉族,益都(今属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 人,生活于我国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 世纪),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 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