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朱绍侯版考研题精选与2021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四时捺钵答:四时捺钵是辽代的政治制度之一。

每年春夏秋冬四季,辽朝皇帝都要到各地巡视和从事渔猎活动。

“捺钵”,即辽朝皇帝在渔猎之地所设的行帐,皇帝出猎时,朝中官员随行,在捺钵与南北面大臣商议国事。

2.大诰答: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

明初洪武十八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

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

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

朱元璋为维护封建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写定《大诰》颁行天下,诰戒臣民。

反映了明太祖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

因为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明太祖个人特征,故《大诰》在洪武之后基本不再行用。

3.内务府答:内务府是清代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

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

内务府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叶等特供品。

直至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宫为止才被废除。

4.南北面官答:南北面官是指辽代根据不同社会发展状况而设置的两套统治机构。

辽建国后,依照“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

位于皇帝行宫的南面的称为南面官,是治理汉人的官署其设置仿唐制,设三省六部,官吏亦多用汉人。

位于皇帝行宫的北面的称为北面官,是治理契丹的官署。

北面官主要由契丹贵族担任,地位较南面官高,管理宫账、部族、属国之事。

5.形势户答:形势户是指地方上有势力的豪富之家。

宋朝的形势户包括官户和充当州县衙门的公吏﹑乡里基层政权头目的上户。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1.弥兵运动答: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

弥兵运动前后共有两次,以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弥兵之会最为重要。

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共尊晋、楚两大诸侯国为盟主;又齐、秦两大国,商定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

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

2.李斯答:李斯是秦代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受业于荀子。

李斯初为吕不韦舍人,公元前237年,他的《谏逐客书》为秦王政(秦始皇)采纳,擢为廷尉,建议秦王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很大作用。

全国统一后,李斯任丞相,主张加强专制集权,焚《诗》、《书》,禁私学。

他还以“小篆”为准,整理、统一文字。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令公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帝,后为赵高所害。

泰山、琅邪等刻石,传为他的手书。

3.商鞅变法答: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改革。

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内容包括:废除贵族的井田制;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迁都咸阳,修建宫殿;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准备了物质和社会条件。

4.三独坐答:东汉时,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在朝会时均专席而坐,故称三独坐。

汉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此三官独坐一席,以示皇帝优宠。

东汉时设尚书台,长官为尚书令,负责一切政务,对皇帝负责为;司隶校尉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务,权力十分大;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掌管监察事务。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1.哲宗绍述答:哲宗绍述是宋哲宗恢复王安石部分新法的事件,又称绍圣绍述。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次年改年号为绍圣,表示“绍述”(继承)神宗的新法。

贬斥旧党吕大防、刘挚等,追夺司马光、吕公著赠谥,起用变法派章悖、曾布为相。

恢复青苗、免役等法。

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

2.靖康之变答:靖康之变是金国灭亡北宋的事件。

靖康元年(1126年)秋,金兵第二次南下,东、西两路军会师,东京(今河南开封)遭围困,京师城被攻破,钦宗帝亲往金营投降。

次年三月,金统治者立宋投降派张邦昌为傀儡皇帝,改国号为楚。

四月初一,徽、钦二帝及宗室、后妃、官僚、百工等数千人被俘,同时携带大批掠夺的金银珠宝、珍贵书籍北撤。

北宋的统治至此结束。

3.驱口答:驱口是金国奴隶的称谓,又称驱奴、驱。

驱口一词始见于金代,蒙古灭金过程中﹐掠民为奴的现象非常严重,据记载﹐窝阔台灭金后,贵族、将校所得驱口,约当原金统治区残存人口的一半,在蒙古灭南宋的战争中,掠民为驱的程度尽管有所减轻,但仍相当普遍。

元朝统一全国后﹐以战俘为驱口的现象显著减少﹐在镇压人民起义过程中仍有掠民为驱的现象,后来﹐驱口成为奴婢的通称,直至明代初期仍有个别驱口的记载﹐但此后不久便逐渐消失。

4.廷寄答:廷寄是清代公文传送制度之一。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逐渐形成。

朝廷给各省高级官员的谕旨,交由内阁传抄者,称为明发;凡属机要文书,不便由内阁明发者,则由军机大臣专办,盖军机处印密封,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字样,用四百里或六百里文书递送各省,称为廷寄。

清末,廷寄改由电报拍发,故称电寄。

5.台谏合一答:台官是指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其主要职务为纠弹官邪,是监督官吏的官员;谏官指谏议大夫、拾遗、补阙、司谏、正言,其主要职务是侍从规谏,是讽谏君主的官员。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4、5、6章)【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4、5、6章)【圣才出品】

第4章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前770~前476年)一、单项选择题1.确立楚庄王霸主地位的重要战争是()。

A.城濮之战B.崤之战C.邲之战D.弭兵之会【答案】C【解析】公元前598年,楚围郑,晋施援手,晋楚战于邲,晋军大败,从此不敢与楚再战,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遂成中原霸主。

城濮之战虽然也在晋楚之间发生,但是获胜的是晋国,崤之战发生于秦晋之间。

弭兵会盟举行了两次,分别在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华元、向成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

2.下列不是春秋时代齐国管仲改革的内容的是()。

A.案田而税B.寓兵于农C.废除井田制D.士农工商专业分居【答案】C【解析】废除井田制很明显是错误的选项,废除井田制到战国时代才发生,是战国商鞅变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其他三项都是管仲改革的内容。

3.春秋后期,华夏诸国征服并吞并了许多周边的少数民族。

其中被秦国所灭的是()。

A.白狄B.西戎C.犬戎D.赤狄【答案】B【解析】春秋早期,戎狄的势力比较强大,华夏各小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秦、晋等大国也受到过他们的入侵。

到了春秋后期,随着华夏各国的日益强大,秦国灭西戎,晋国灭了赤狄和白狄。

4.下列是在春秋时代的齐、楚两国之间发生的是()。

A.城濮之战B.召陵之盟C.苏秦合纵D.葵丘会盟【答案】B【解析】春秋初年,楚国发展起来,向中原挺进,它先后灭掉了在今河南省南部和西部的申、息、邓等国,并伐黄服蔡,多次向郑国进攻。

郑国支持不住,已准备背齐向楚。

为了救郑,齐桓公于公元前656年,率领齐、宋、陈、卫、郑、许、鲁、曹、邾八国军队进攻楚的盟国蔡国,蔡军不战而溃。

联军陈兵楚境,楚国见齐的盟军强大,不敢率军交战,派使者质问齐桓公:你住北海,我住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你带大军来此是缘故?齐以楚不向王室朝贡相质询。

两国军队从春天相持到夏天,都不敢轻易进攻对方。

楚派大夫屈完与齐讲和。

齐桓公也看到楚国强大,无隙可乘,只好在召陵与楚国结盟,史称“召陵之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作为考研参考教材的院校汇总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作为考研参考教材的院校汇总
使用相同教材的所有学校汇总,方便更换学校以及调剂「微信公众号:最强笔记」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作为考研参考教材的院校汇总
省份 学校
学院科目
北京大学
历史学系 649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713 历史学综合
中国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 731 中国史综合
北京市
首都师范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历史学院 783 中国史综合 文史教研部 613 历史学基础~6~源自辽宁大学辽宁省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625 考古学专业基础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历史系 805 历史学基础综 合[专业硕士]
吉林大学
古籍研究所 678 中国古代史基础
吉林省 吉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623 中国史综合(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651 历史学基础综合
山东大学
河北省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北方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721 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史基础 法政学院 909 中国通史[专业硕士]
江苏省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历史学院 675 中国史基础 人文学院 710 中国通史
~2~
使用相同教材的所有学校汇总,方便更换学校以及调剂「微信公众号:最强笔记」
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623 中国通史
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 715 历史学基础
广东省
暨南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文学院 728 中国史基础 人文与法学学院 815 中国古代史
~3~
使用相同教材的所有学校汇总,方便更换学校以及调剂「微信公众号:最强笔记」
四川省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617 中国通史

【考研经验】714中国史上岸经验

【考研经验】714中国史上岸经验

714中国史上岸经验书:1.《中国古代史教程》(上下),朱绍侯2.《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王世华3.名解,各家随意4.论述,各家随意没了个人感觉陕师近代史考到建国前,难度不高,不值当的为此看本书,所以《新陈代谢》也没读。

我虽然是跨考,但初一到高三干了6年历史课代表,日积月累,底子还凑合,所以不太需要补基础知识。

朱著《教程》是大学课本,跨考生不读不行。

买名解论述主要是为了熟悉规则,间以扫盲。

唯一推荐的是王世华先生所著的那本《参考资料》,这本书实在是太牛批了,应试神器,不服不行,搞懂这本书,211层次初试难度的所谓\ 学术热点\ 基本无障碍了。

陕师的考纲里列了十几本书,没读过,不敢评论,不过事实证明好像不读也没什么大影响。

可能是大家都没怎么读,水平差距不明显的缘故。

不过书自然读得越多越细越好,有条件的还是多读读吧。

我是大概10-11月才临时改陕师的,我这个方法适合速成,可能不适合考高分。

不过以今年的局势来预估,普通生明年估计要考到390左右才能进复试,专业课不考高分很难达到这个复试线,所以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谨慎借鉴:我这个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将你的既有效能最大化,即尽最大可能地把卷子写完、写好。

操作如下:某宝搜索\ 考研自命题答题纸\ ,买个几十张,再买个A3大小的透明垫板和一根黑色中性笔。

然后,把14-20年真题(不带答案版)打印好(再往前年份的卷子要根据题量适当增减时间),找个安静的地方,闹钟定3个小时,开写。

刚开始,你肯定写的完,因为有些题不会。

这个阶段,把你会的题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写全,能达到在既定时间内行诸笔墨的层次,基本就忘不了了,这样就不用再回头复习了,省的以后麻烦。

这个时候,遇到不会的题也不要立刻查答案,就把模拟当成正式考试,考场上也不允许你查答案的。

考后,查答案也不要只查那个题本身,因为这些题都是历史,已经考过了,你要思考命题人为什么会出这个题,然后反推它的命题逻辑,并且把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知识点盲区扫一遍。

湖南大学《722中国史》考研真题详解

湖南大学《722中国史》考研真题详解

湖南大学《722中国史》考研真题详解2021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722中国史》考研全套目录•全国名校中国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全国名校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李侃《中国近代史》(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最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清政府()。

[统考201 9年研]A.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B.给予参与战争的各国“最惠国待遇”C.允许欧美各国商人在华开矿设厂D.有“义务”镇压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辛丑条约》的内容有:①中国向各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

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为担保,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

②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各国可以在界内驻兵,华人一律不准在内居住。

③大沽炮台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的十二个战略要地,准各国驻兵。

④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

地方管辖区内如发生此类事件,必须立即镇压,否则地方官革职,永不叙用。

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列六部之首。

仅D项为《辛丑条约》内容。

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920年在上海出版了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译者是()。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 (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
研真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社会
第版
名校
国家
教材
发展
笔记
真题
古代史 笔记
建立
古代史
典型
帝国
真题
民族
复习
经济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的师生参考。朱绍侯主编,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的《中国古代史》一直被用作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教材,并被大部分院校指定为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 考教材。为了帮助学生系统、高效的掌握该教材内容,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制 了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的辅导用书:1.[电子书]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解2.[电子书]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 拟试题】3.[电子书]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4.[电子书]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作为朱绍侯主编的 《中国古代史》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知识精华。本书每章的复 习笔记均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授课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浓缩了 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遴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本书遴选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部分真 题为考生回忆版)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3.精编典型例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针 对每章的内容精选了典型例题,所选典型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解析详尽,并注意对 相关知识点的扩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上》考研题精选与2021考研真题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宋代学术思想活跃,流派纷呈,计其要者有蜀学、洛学、关学、闽学等,其中关学的代表人物是()。

[统考2019年研]A.苏轼B.程颐C.朱熹D.张载【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苏轼为蜀学代表人物,程颐为洛学代表人物,朱熹为闽学代表人物,张载为关学代表人物,因此答案选D。

2王莽改制在经济方面的新举措是()。

[统考2016年研]A.算缗告缗B.盐铁官营C.均输平准D.五均六筦【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社会矛盾而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在经济方面的举措为五均六筦,即盐、铁、酒专卖,政府铸钱,名山大泽的产品收税和五均赊贷。

算缗是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告缗是当时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最早实行于汉武帝时期。

盐铁官营是指中国历史上对盐铁实行专卖政策的财政措施,最早始于春秋时期。

均输平准是指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和运输货物的经济政策,始于汉武帝时期。

3我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六千多处,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其中江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A.河姆渡文化B.仰韶文化C.马家窑文化D.红山文化【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河姆渡文化,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是江南地区迄今较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

B项,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

C项,马家窑文化位于黄河上游地区。

D项,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及其附近地区。

4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

[统考2013年研]A.马家窑文化B.红山文化C.仰韶文化D.屈家岭文化【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距今5000~6000年,它是中原仰韶农业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结合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5下列古史传说人物被周族奉为始祖的是()。

[统考2011年研]A.神农B.后羿C.后稷D.契【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A项,神农为三皇之一。

B项,后羿为东夷族首领,以善射著称,太康时期曾夺取夏朝政权,后为亲信所杀。

C项,后稷,姬姓,名弃,传说姜源踏巨人足迹而生周弃,他是黄帝的玄孙,帝喾嫡长子,后被奉为周朝始祖。

D项,契为商朝的始祖,传说简狄吞燕而生商契。

6“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以青铜铸造九鼎,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7考古者试图从中探寻夏文明的新石器文化是()。

[统考2012年研] 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大汶口文化是龙山文化的源头,龙山文化距今时间更近,历史上夏、商、周都与龙山文化有渊源关系。

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分布于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8下列西周分封国属于商族后裔的是()。

[统考2012年研]A.晋国B.宋国C.楚国D.郑国【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A项,晋国的建立,与周成王“桐叶封弟”有关,是作为武王诸子进行的分封。

B项,宋国是为商族后裔建立,在周公平武庚之乱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

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格”之一。

C项,楚国是在周成王时期分封先王功臣时所建立。

D项,西周后期,周宣王封弟友于郑(陕西华县),是为郑桓公。

9《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统考2015年研]A.宗法制B.分封制C.结盟国D.联姻国【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

宗法内部必然同姓,“同志”的基础是同姓,同姓则是宗法制的内容。

B项,分封制是指古代帝王的后裔和商的遗民以及立功的将士,让他们在地方做“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义务。

CD两项,结盟国和联姻国都不是“同志”的基础。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 A.《尚书》B.《周易》C.《论语》D.《韩非子》【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1《史记》记载孙武和孙膑皆有兵书,证明《史记》记载正确的出土文献是()。

[统考2014年研]A.郭店战国楚墓竹简B.云梦睡虎地秦简C.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D.临沂银雀山竹简【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A项,郭店战国楚墓竹简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战国楚墓,包括十六篇先秦时期的文献,其中道家典籍三篇,儒家典籍为十二篇。

B项,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

C项,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其中除《周易》和《老子》二书有今本传世外,绝大多数是古佚书,此外还有两幅古地图。

D项,临沂银雀山竹简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该墓出土了大批汉代书简,内容包括兵法、先秦古籍、占卜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其中《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同时出土,解决了关于孙膑、孙武是否皆有兵书的历史悬疑。

12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A.秦统一六国B.光武中兴C.西晋统一D.开元盛世【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秦统一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统治网,从而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其统治制度为我国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B项,光武中兴是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C项,西晋统一是公元266年~公元316年,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

D项,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13西汉时,主张文治,反对“马上治天下”的是()。

[统考2015年研] A.叔孙通B.娄敬C.贾谊D.陆贾【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是陆贾对汉高祖建议,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

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他针对汉初特定的时代和政治需要,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定了一个基本模式。

14《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其体例与内容主要依据()。

[统考2014年研]A.《七志》B.《别录》C.《七录》D.《七略》【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汉书·艺文志》简称《汉志》,属于史志书目,《汉书》十志之一,由班固撰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

该书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仍存六艺、诸子、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另析“辑略”形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

总共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15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治史思想的史学家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A.司马迁B.司马相如C.班固D.司马光【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治史思想。

B项,司马相如著《子虚赋》《上林赋》,是西汉时期最负盛名的辞赋家。

C项,班固著《汉书》,创造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例。

D项,司马光是北宋著名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6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有()。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促进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D.直接帮助西域各民族摆脱匈奴的控制【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班超出使西域和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同点有:①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②促进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③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班超出使西域则直接帮助西域国家摆脱匈奴的控制,而张骞出使西域没有达成此目的。

17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 A.张骞出使西域B.倭奴国奉贡朝贺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B项,倭奴国奉贡朝贺发生在东汉光武帝时期。

而A项,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西汉武帝时期。

C项,昭君出塞发生在西汉元帝时期。

D项,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发生在西汉武帝时期。

18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A.《梦溪笔谈》B.《氾胜之书》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C项,《齐民要术》是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

而A项,《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

B项,《氾胜之书》是西汉农学家氾胜之所编撰的一部农学著作。

D项,《农政全书》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一部农学著作。

1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

这反映了()。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A.佛教的传入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C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其汉化改革的一部分,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A项,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

B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没有使北魏疆域扩大。

D项,北魏并未统一全国。

20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 A.租调制B.摊丁入亩C.一条鞭法D.两税法【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租调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上接魏晋南北朝户调制,下启唐代租庸调法。

B项,摊丁入亩是清朝时期实行的赋役制度,而均田制实行于隋唐时期。

C项,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正改革时实行的赋役制度,与均田制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