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礼仪与教化(国外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1)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教具与学具1、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2、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器形权力的象征,用威严、恐怖的形象起到震慑的作用。
1、区分社会等级。
2、用于贵族阶层的生活和祭祀。
青铜是当时最贵重、最耐用的物质材料。
权力分散,衰落。
秦代雕塑写实性较强、整体排山倒海,排列有序权力的象征,用威严的形象起到震慑作用。
守卫陵墓用写实性的雕塑取代真人陪葬这一古老的习俗,给人一种真实感。
秦代的灭亡。
汉代雕塑循石造像宣扬保家卫国、效忠皇帝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忠。
通过对霍去病功绩的表彰来树立榜样,间接的要求人们为统治者服务。
利用石头的动态塑造形象。
画像石在石头上雕刻形象对祖先的恭敬,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石棺刻画在石棺上雕刻形象对父母的孝心,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魏晋时期绘画线描(高古游丝描)儒家思想中对女性的道德要求。
维护社会的稳定古巴比伦石柱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质地坚硬,可以长期保存。
古埃及建筑金字塔埃及人对生与死的看法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具有威慑力,显示法老的权力。
雕塑狮身人面像绘画墓室中的壁画古印度印第安文明■教学流程图:第一节课:1、导入教学:教师用非常著名的两个美术作品《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来导入教学,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教师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参考教案发布者:牛牛创作者:牛牛来源:原创点击:219 时间:2007-09-27 11:04:53 参考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教具与学具1、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2、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附:作业纸设计时代或地区典型的美术品形式特征所体现的观念如何为统治者服务为什么选择这种形式导致变化的原因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器形权力的象征,用威严、恐怖的形象起到震慑的作用。
1、区分社会等级。
2、用于贵族阶层的生活和祭祀。
青铜是当时最贵重、最耐用的物质材料。
权力分散,衰落。
秦代雕塑写实性较强、整体排山倒海,排列有序权力的象征,用威严的形象起到震慑作用。
守卫陵墓用写实性的雕塑取代真人陪葬这一古老的习俗,给人一种真实感。
秦代的灭亡。
汉代雕塑循石造像宣扬保家卫国、效忠皇帝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忠。
通过对霍去病功绩的表彰来树立榜样,间接的要求人们为统治者服务。
利用石头的动态塑造形象。
画像石在石头上雕刻形象对祖先的恭敬,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石棺刻画在石棺上雕刻形象对父母的孝心,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魏晋时期绘画线描(高古游丝描)儒家思想中对女性的道德要求。
维护社会的稳定古巴比伦石柱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质地坚硬,可以长期保存。
古埃及建筑金字塔埃及人对生与死的看法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具有威慑力,显示法老的权力。
雕塑狮身人面像绘画墓室中的壁画古印度印第安文明■教学流程图:第一节课:1、导入教学:教师用非常著名的两个美术作品《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来导入教学,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第二部分第二课礼仪和教化(世界)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艺术
苏美尔艺术
古巴比伦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楔形文字(古巴比伦)
古 巴 பைடு நூலகம் 伦 空 中 花 园 勃 鲁 盖 尔
古埃及文明的艺术
金字塔(古埃及)
狮身人面像(古埃及)
纳米尔石板(古埃及)
奈费尔提蒂头像(古埃及) 黄金面罩(古埃及)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古埃及)
死神阿努比斯、正义女神马特、鳄鱼神索贝克
美杜姆群鹅图(古埃及)
印度河文明的艺术
年轻女人铜像(印度哈拉帕文化)
玛雅文明的艺术
玛雅金字塔(玛雅)
雨神(玛雅)
羽蛇神(玛雅)
玛雅文字
玛雅水晶头骨
玛雅神秘饰品
【教案】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1、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
2、初步了解美术的起源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能用所学的知识鉴赏古埃及的美术。
3、能了解古埃及美术的原始作用,深刻理解早期美术的服务对象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功用。
教学目的: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美术创作受到“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的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讲课类型:欣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导入教学:教师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和背景,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尝试练习(一)思考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共同点为统治者个人服务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因为当时社会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有了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和不同的社会阶级。
当时的社会结构就向埃及的金字塔一样。
同时,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为处于上层(塔尖)的人服务。
3、教师提问:当人类有了国家之后,如果这个国家没有秩序会怎样?4、学生思考并回答。
5、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6、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7、教师总结。
当文字、国家以及阶级差别出现之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必然会运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来约束人民。
而美术作品是宣扬这种思想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分析中国商朝到魏晋时期社会政治、道德观念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三)古代青铜器艺术1、商朝青铜器艺术的讲解(展示司母戊方鼎)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器形是权力的象征,用威严、恐怖的形象起到震慑的作用。
青铜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并且是上层贵族生活和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礼器。
礼仪外国篇

煌
的
美
术
历
程
·第
二
单
元
礼仪与教化——外国篇
辉
煌
的
美
术
历
程
·第
二
单
元
礼仪与教化——外国篇
1 第一节 古巴比伦美术 2 第二节 古埃及美术 3 第三节 印度美术 4 第三节 美洲印第安美术
辉
煌
的
美
术
历
程
·第
二
单
元
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地区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辉
煌
的
美
术
历
程
·第
二
单
元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时期
辉
煌
的
美
术
历
程
·第
二
单
元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古埃及)
辉
煌
的
美
术
历
程
·第
二
单
元
克努姆赫特 普—东沙漠 地区的行政 长官,美那 特·库孚的领 主等等。 这是我们从 这幅壁画的 象形文字中 了解到的信 息。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局部
埃及艺术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所接触的艺术那样,以不断创新的 手法和突显个性的画风来博得世人的关注。他们对艺术的评判 标准就是你能不能画的和你的师傅一样,不断地向前人模仿。
雕塑
1、姿势直立,正面直对观众 2、着重刻画头部,其它部位非常简略
3、面部轮廓写实,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 感情表现少
4、雕像着色,眼睛描黑
壁画 正面律辉煌 Nhomakorabea的
美
术
历
程
·第
礼仪与教化(第二课时)

礼仪与教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
2、初步了解美术的起源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能用所学的知识鉴赏古埃及的美术。
3、能了解古埃及美术的原始作用,深刻理解早期美术的服务对象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功用。
教学重点:了解古埃及美术与古埃及人的信仰与观念,以及其服务对象及作用,了解沿用千年的风格程式。
教学难点:埃及流传千年的风格程式需要在审美方式上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
教学手段:资料图片展示,相关资料影像播放,师生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1、导入a、问:谜语: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答:谜底是人(简单解释)将人的婴儿时期比喻成早晨,不能直立行走,需要用手来协助走路,如同四条腿;人的青壮年时期比喻成中午,这时人能够直立行走,使用两条腿;人的晚年时期比喻成晚上,这时人需要依靠拐杖行走,如同三条腿。
如此,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人”。
b、问:这个谜语的来源?请简单介绍答: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神话故事。
天后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难人:“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
”谁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
忒拜人猜不出这个谜语,常受其害。
俄狄浦斯在经忒拜城时与斯芬克斯相遇,他猜中的这个谜语:这是人。
因为人在婴儿时期匍匐爬行,长大时两脚分行,年迈时拄杖行走。
斯芬克斯听罢,十分羞愧,就跳崖而死(一说为俄狄浦斯所杀)。
忒拜人感谢俄狄浦斯为他们除害,就让他当了忒拜国王。
c、问:世界上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现在那里?距今多少年?答:埃及,距今4500年引出课题——古埃及美术(板书课题)2、授课(1)提问思考a、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为什么要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古埃及法老为了制造人们对统治者的崇拜而建立起来的巨大的人工纪念碑。
面部按照法老哈佛拉的形象雕刻,身体雕刻成狮子。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第三课时)

二世主持建造了这座名园。相传,是他为取悦妻子-波斯国公主所建。
古巴比伦印象
汉 莫 拉 比 法 典
古埃及
一、金字塔
萨卡拉金字塔 该金字塔是埃及现有金字塔中年代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石块 修建的陵墓。
胡 夫
哈 夫 拉
金 字 塔
门 卡 乌 拉
无形之中……
1、对于人的 精神有一种震慑作用,
花 打 朵 开 头組木 最 上成乃 后 是的伊 一 一颈的 层 块饰颈 內 亚 部棺 麻 和, 布 胸图 头 前坦 巾 放卡 了蒙 一的 大金 串面 由具 珍出 珠現 和了
黄 金 面 具 的 正 面
黄 金 面 具 的 正 面
黄 金 面 具 的 侧 面
黄 金 面 具 的 背 面
图坦卡蒙棺椁示意图
古埃及美术有哪些特点?
古埃及艺术的特点:风格稳定、等级分明,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 进行理想化的表现,其风格壮丽、宏伟、明确。有着严格的规范。
1、雕塑:
古埃及雕塑主要表现为: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着重刻 画人物头部,其它部位较为简略;面部轮廓写实,表情庄严;根
据人物地位的高低确定比例的大小。
2、浮雕、绘画:
图坦卡门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国時期的一位法老,在位时期大 約是公元前1334年—前1325年或前1323年。 图坦卡蒙为现代人广为熟知是因为他在国王谷的坟墓在 三千多年的時间內从未被盜,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人霍 华德· 卡特发現,挖掘出大量珍宝,震惊了西方世界。由 于有几个最早进入坟墓的人早死,被媒体大肆渲染成
图坦卡蒙展览.墓室的陪葬物.
图 坦 卡 蒙 展 览 墓 室 的 陪 葬 物
. .
图坦卡蒙展览.墓室的陪葬物.
图 坦 卡 蒙 展 览 法 老 的 金 椅
礼仪与教化第二课时学案

礼仪与教化(第二课时)——Discovery 探索未解之谜授课教师:邱福林教学目标1.理解道德和社会等级秩序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两河流域、古埃及的美术作品的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两河流域、古埃及美术的造型和风格特点教具与学具教具:幻灯机、书实物投影仪、画册等。
教学内容一.回顾上节课内容教师:之前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的帝王,统治阶级用美术作品这种最为直观的视觉形象来宣扬他们制定的一系列道德和法律,以期维护社会的稳定。
那时的中国统治阶级比较严苛。
那么比中国更早进入文明时代的两河流域以及古代埃及等地方,他们有这什么样的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又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观念有何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探索之旅。
二、进入新课1、古巴比伦王国:我们关于古巴比伦王国有哪些印象?请同学们思考,并写下来,小声讨论一下。
并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三.古埃及我们关于古埃及王国有哪些印象?请同学们思考,并写下来,小声讨论一下。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埃及金字塔——吉萨金字塔教师:(介绍吉萨金字塔)在埃及共发现了96座金字塔,最大的是位于埃及首都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
大家仔细观察,这三座金字塔有什么不一样?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为什么会这样?2、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教师:你们觉得这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又是如何建成的?老师提供些材料。
大家听听看然后接着猜测这些问题。
A、这些辉宏的建筑,这么浩大的工程,在4700多年前人类该是如何建成的?太难以想象了,所以才会有人认为这是外星人的创造。
你们呢?这个金字塔神奇的地方并不仅是这些,还有在于胡夫金字塔在数字上的“巧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萨大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古埃及法老为了显示其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幻想 成为永久的统治者,在生前就为白己建造陵墓,到日前为止,开罗附近的尼罗河两岸,尚存70余座。
世界上最大的,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约前2589一约前2566年)的大金字塔才是货真价实的第一奇观, 也是七大奇观中唯一存世的实体。初建时塔高146.5米,基座为正方形,底边长230.38米,占地 面积达56900平方米,体积达352.1万立方米,由230万块、每块平均重约2.5吨(其中最大l块重达 160吨)的巨石堆砌而成。有人估计,如果将这些石块铺成一条33厘米宽的小路,可以绕地球一圈。 塔内有阶梯、走廊、墓室,并饰以精美的绘画和雕刻。令人惊奇的是,砌筑金字塔的每块巨石之间, 不用任何粘合剂和填充科,而仅仅是把数10万块巨石拼合而成,而其接缝处却紧密得连1片薄纸都插 不进去,仅这一点,也足以使人叹为观止了。据说在建塔时常有10万人做工,历时30年始得建成。
法老像一般采用质地坚硬的岩石材料,制作上遵循着严格而系统化的工作程序,从长方石材的正、背面及 左右两侧依次向内雕凿,直至预计的形象完成为止。这种方法使得雕像保留了石材棱角分明的特征,且人物不 论站立或安坐,都必须正面对着观者,头部和躯体保持笔直状态,形成所谓“正面律”。
纳米尔石板
(浮雕)(高64cm) 《纳米尔石板》是公元前3100年第一王朝的遗物。这
奈费尔提蒂王后被认为是
古埃及历史上最美丽的女人 之一。现在柏林博物馆大厅 中间所藏便是奈费尔提蒂的 头像。她美丽、高贵、五官 线条柔和,薄而纤巧的耳廓、 优美的长脖子、浓黑的眉毛、 深红的嘴唇;黑白分明而又 生动的眼神使她显得那样柔 美;高高的峨冠和华丽的胸 饰更添尊贵气派。 它于1912 年被柏林考古学家博尔夏特 在一间公元前1340年左右的 手工作坊遗址中发现。头像 的左眼没有完成,表明这个 头像是用来做模具的。这个 精美的奈费尔提蒂女王头像, 头戴高高的蓝色王冠,王冠 上有一条黄金宝石饰带。作 为埃及王室象征的圣蛇盘绕 在王冠的前额。头像的右眼 用薄水晶石做成,在水晶石 中镶着一块人造黑宝石。
块盾形的石板以浮雕记录了第一王朝法老纳米尔(又译 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的业绩。两面的内容:一面是 法老头戴高冠――上埃及的王冠,右手举着权杖,左手 按在跪着的敌人的头上,表示征服。因为是表现在神庙 里,国王要赤脚,后面仆人替他拿着鞋。右角上一个人 头盆上有六棵纸草花,象征俘虏了六千名埃及士兵;上 有一鹰,是上埃及的图腾,即保护神荷露斯(Horus)的 象征。下层表示在亡命的失败者。石板上端有两个牛头 形的人像,是上、下埃及信奉的大神——塞特神。(牛 也是国王的象征,有的壁画中国王加上一条牛尾巴)。 另一面的上层内容:国王赤着脚,后面跟着一个为他提 鞋的仆人,到一群高举着仪杖的军队后面看一个俘虏被 杀头,右方还有两排被杀死的俘虏尸体。中层有两只长 胫怪兽和管理人,内容不详,可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图 像。下层是一只壮建的牛——法老的象征,它踩着敌人, 并冲毁了一座城市。
在古代的神话中,斯芬克斯是巨人与妖蛇所生的怪物: 人的头、狮子的躯体,带着翅膀。斯芬克斯生性残酷,他 从智慧女神缪斯那里学到了许多谜语,常常守在大路口。 每一个行人要想通过,必须猜谜,猜错了,统统吃掉,蒙 难者不计其数。有一次,一位国王的儿子被斯芬克斯吃掉 了,国王愤怒极了,发出悬赏:“谁能把他制服,就给他 王位!”勇敢的青年狄浦斯,应国王的征召前去报仇。他 走呀走,来到了斯芬克斯把守的路口。“小伙子,猜出谜 才让通过。”斯芬克斯拿出一个最难最难的给他猜。“能 发出一种声音,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 晚上却用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这是人。”聪明的 狄浦斯很快地猜了出来。狄浦斯胜利了,他揭开了谜底; 斯芬克斯原形毕露,便用自杀去赎回自己的罪孽。
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二者相结合,这是埃及艺术的特点。
作为“使人生存”的艺术,并非为给人欣赏,艺术家的任务是要尽可能清楚、尽可能持久的把一切事物都 保留下来。为了这一目的,艺术家用最有特性的角度描绘事物,而非他所认识的事物本来面貌。
程式化和秩序感是埃及艺术的重要特点。 人物的眼睛和肩部呈正面;脸、腿和手臂保持侧面(“三段式”);人物体形和大小则与地位的尊卑有关。埃 及人遵循着这样的规则,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都包括在一个人的形状中。这样严格遵守规则大概也跟他们想 行施巫术有关。
狮身人面像 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高约20米,长57米,约创 作于公元前2500年,现位于埃及吉萨。在古代埃及,狮子是 战神的化身,也是力量的象征,法老把自己的形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它的形 象混合起来,是为了夸耀神秘的威力,使自己成为万民崇拜 的偶像。埃及古王国时期最主要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巨大、宏 伟的皇陵建筑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这座雕像,它是由整块 的天然岩石雕刻而成,高达20多米,面部约有5 米长,仅头 上的一只耳朵也有2 米左右。雕像的头部被刻成古埃及第四 王朝法老哈夫拉的头像,身子则是呈坐姿的狮子形象。法老 头戴菱形王冠,前额上雕刻着神秘的圣蛇,脑后雕刻着象征 神权的鹰。他的下颌原来还有一部庄严的胡须,但后来由于 炮击而跌落,现收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第二单元 辉煌的美术历程
(国外部分)
石雕,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高约 71厘米,石碑全长213厘米,现收藏于巴黎卢 浮宫。“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 最早的成文的法律条文,是人们研究古代巴 比伦经济制度与社会法治制度的极其重要的 文物;同时,它还是古代巴比伦艺术的代表, 尤其因为古巴比伦王国流传下来的艺术品十 分罕见,所以这个石碑就更加显得格外珍贵, 石碑的雕刻比较精细,表面高度磨光。石碑 上刻满了楔形文字,全文280条,对刑事、民 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作了 详细的规定。法典的上部是巴比伦人的太阳 神沙玛什向汉谟拉比国王授予法典的浮雕。 太阳神形体高大,胡须编成整齐的须辫,头 戴螺旋型宝冠,右肩袒露,身披长袍,正襟 危坐,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 魔环;汉谟拉比头戴传统的王冠,神情肃穆, 举手宣誓。太阳神的宝座很象古巴比伦的塔 寺,表示上面所坐的是最高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