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整理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查项目及评分标准1

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科实验基本操作考查项目及评分标准(化学)化学实验一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在教材中的位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4页。
【实验用品】集气瓶、毛玻璃片、滴管、饮料管(玻璃管)、小木条、火柴、酒精灯、水槽、澄清的石灰水、水、废液杯、抹布等。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的步骤进行探究,了解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区别;2.通过实验初步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3.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实验内容和评分标准】【实验在教材中的位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1页。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火柴、水(盛放在细口瓶中)、胆矾(盛放在广口瓶中)试管刷、废液杯、抹布等。
【实验目的】1.使学生掌握正确取用液体及固体药品的方法;2..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试管夹,给试管中的液体及固体加热;3.让学生学会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和评分标准】化学实验三化学中变化的现象【实验在教材中位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7、48页。
【实验用品】石灰石、稀盐酸(1:4)(放在细口瓶中)、 10%氢氧化钠溶液(放在细口瓶中)、10%硫酸铜溶液(放在滴瓶中)、酚酞试液、试管、试管架、试管刷、酒精灯、镊子、纸片、火柴、木条一根、废液杯、抹布等。
【实验目的】1.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中的各种现象;2.会观察和描述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变色等实验现象。
3.学生掌握正确使用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等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和评分标准】化学实验四组装实验室用固体药品加热制取氧气的装置(固体加热型装置)【实验在教材中的位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8页。
【实验用品】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带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导气管(锐角)、试管架、烧杯、酒精灯、废液杯、抹布、水等。
【实验目的】1.让学生认识各种仪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使学生掌握仪器的连接;3.使学生掌握装置气密性的检验;4.使学生掌握组装加热固体制气体的装置。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化学试题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用品】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长木条、火柴;烧杯、凹槽纸条、药匙、石棉网、试管刷、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大水槽(盛反应后的废固液,贴标签)、抹布。
6%的H2O2溶液(用细口瓶盛存)、二氧化锰。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照左下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倒入适量6%的H2O2溶液,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
如右上图所示,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
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后的木条先放石棉网上,待冷却后放置到盛固体废弃物的烧杯内。
4.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问题探究】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
《化学试题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要点1.(1)用热毛巾热敷;(2)酒精灯微热;(3)热水浴加热。
2.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
化学试题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用品】烧杯、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架、镊子、试管刷、废液缸(贴有标签)、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抹布。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照如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2.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3.向试管里放入适量固体石灰石,再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小心地倒入适量(约15mL)稀盐酸,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
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5.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及评分细则

一.正确使用显微镜考试要求:安装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切片,写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材料用具:显微镜、永久切片、纱布、擦镜纸。
我选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10x)物镜放大倍数是,(10x)此时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20x)[显微镜使用三字经]右手握,左手托。
略偏左,安目镜。
转转换,选短物。
遮光器,选大圈。
转反光,视野亮。
擦标本,夹固定。
看物镜,下镜筒。
看目镜,上镜筒。
调焦距,物像清。
实验毕,要整理。
二.观察种子的结构考试要求:1、认识种子的结构;2、画出种子的结构简图。
材料用具:浸软的豆类种子和玉米种子、刀片、镊子、放大镜、滴管、碘液、解剖盘。
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
2.在玉米种子切面上滴上适量碘液变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3.画出你看到的豆类种子简图。
三.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考试要求: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材料用具: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纱布、擦镜纸。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分值评分细则器材准备选用实验器材11、认识并正确选用实验器材。
(一次性选用器材,漏选要扣分。
步骤:选--擦。
目镜已装好,用擦镜纸擦镜头后丢入垃圾盒。
)实验操作对光 3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从上至下,低倍物镜是短的,用手扳物镜转动的要扣分)3、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4、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未转动反光镜对光的要扣分)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通过目镜看到明亮视野。
显微镜观察55、用纱布将人血涂片擦拭干净后放在载物台上,(擦玻片--丢弃--放玻片--调)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
(未擦切片和未固定好切片要扣分)6、两眼从一侧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直到物镜头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单手转动粗准焦螺旋和未注视物镜的要扣分)7、一只眼向目镜里看;双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用眼不正确要扣分)8、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湖北省恩施州2024年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

湖北省恩施州2024年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评分注意事项:1.所有的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错误但能及时改正的不扣分。
2.监考教师评分时,请把扣分原因当着学生的面注明在考卷上。
3.不动手做实验,直接填写记录与分析答案者,实验步骤记零分。
试卷一、观察蒸发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0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打开瓶塞,有嗅闻的动作(1分);嗅闻到:酒/酒精(1分),说明发生了:蒸发/汽化(1分)。
2.观察温度计(1分),正确填写分度值1 (1 分),读取室温并记录(1分),3.将温度计放入酒精中,让玻璃泡沾上酒精(1 分);取出温度计,持续观察示数(1 分),温度计的示数:下降(1分);4.实验完毕,把烧杯和温度计放回原处,保持桌面整洁。
(1分)试卷二、测量浮力的大小(10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正确操作弹簧测力计,来回拉动挂钩,看是否自由伸缩(1分);观察指针静止时是否对准零刻线(1分)。
2.补全记录表,书写规范(2分),正确测量小石块受到的重力大小并记录(1分)。
3.将小石块浸没水中(1分),正确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1分)。
4.计算得出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2分)5.整理仪器规范摆放。
(1分)试卷三、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10 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观察并正确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分)2.提着测力计自然下垂,来回拉动挂钩,看是否自由伸缩(1分);观察指针静止时是否对准零刻线(1分)。
3.第一次只挂1个钩码(1分),用弹簧测力计正确测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记入表格中(1 分);再增加适当的钩码,正确记录钩码的质量和重力(2分)4.分析得出结论(1分),不做实验只填结论不得分,质量表述在重力之前不得分。
结论的表述与参考结论任接近即可得分;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试卷四、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10 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

-版-精品文档word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化学试题、【实验用品】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铁架台(带铁夹)烧杯、凹槽纸条、药匙、石棉网、试管刷、烧杯(盛酒精灯、玻璃片、长木条、火柴;、大水槽(盛反应后的废固液,贴标签)固体废弃物,贴标签)、抹布。
溶液(用细口瓶盛存)、二氧化锰。
的HO6%22【实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照左下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1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6%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倒入适量用向上排气法收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
如右上图所示,溶液,的HO22集氧气。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3.待冷却实验后的木条先放石棉网上,观察现象。
后放置到盛固体废弃物的烧杯内。
.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4 【问题探究】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试题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要点………………………………………….word版-精品文档-【问题探究】参考答案1.(1)用热毛巾热敷;(2)酒精灯微热;(3)热水浴加热。
2.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
化学试题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word版-精品文档烧杯、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实验用品】管架、镊子、试管刷、废液缸(贴有标签)、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
)、澄清石灰水、抹布。
︰2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实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照如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1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2再将试管固定在向试管里放入适量固体石灰石,3.)稀盐酸,立15mL铁架台上,然后小心地倒入适量(约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
高中招生实验技能考试评分标准

高中招生实验技能考试评分标准一、物理部份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试题一: 1、溶液变色 2、用天平称固体与液体的质量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天平<托盘天平或者学生天平>附砝玛、小烧 杯<50ml>、食盐、药匙、方形薄纸、量筒<100ml>、水等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测量值与记录数据不一致,造假的扣 1 分;2.单位错误或者无单位扣 1 分;3.记录数据没有达到准确程度的扣 1 分.试题二:1、量取 8ml 水 2、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的密度实验仪器: 量筒<10ml 、50ml>、水、天平<托盘天平或者学生天平>附砝玛、量筒或者烧杯<10ml 、25ml>、 细线、石块、滴管扣分原因1.量筒选取不合适的扣 1 分2.滴管伸入试管中,且操作不正确的扣 1 分3.读数方法不正确,误差超过最小分度值的 扣 1 分游码未拨至 〞处扣 1 分1.用手取放砝码的扣 1 分2.取放砝码顺序不合理扣 1 分3.读数据误差超过准确程度的扣 1 分评 分 点量筒选用合适<1 分>、滴管使用方法正确<1 分>、读数方法正确、 读数准确<1 分>把天平放于水平桌面,把游码拨至 〞点调节横梁平衡 把固体放在天平左盘中,把砝码放在右 盘测出质量数并记录,取放砝码顺序合实验步骤量 取 8ml 水<1> 1〔2〕 <1>2<2>满分31 2 12扣分原因1.瓶塞放置错误扣 1 分2.标签没朝向手心扣 1 分3.滴管伸入试管,且操作不正确扣 1 分游码未拨至 〞处扣 1 分天平未调平就使用扣 2 分1.天平挪移后没有重新调整平衡扣 1 分2.取放砝码顺序不合理扣 1 分3.测出 50ml 水后,质量达不到理论值又再加 水称质量扣 1 分4.用量筒测液体体积,读数据误差超过量筒 的最小分度值扣 1 分5.用天平称质量读数时,误差超过天平的准 确程度扣 1 分6.用手取放砝码的扣 1 分评 分 点向试管里倒入少量NaOH 溶液<1 分>再滴 加酚酞<滴管使用正确><1 分>,观察反应现象<2 分>把天平放于水平桌面,把游码拨至 〞点调节横梁平衡 在天平摆布盘各放以方形薄纸,用药匙 将食盐放入左盘纸上,准确称出 3 克食 盐调节天平,称空烧杯质量,烧杯选取适 当,忌过大,外部无水倒适量的水于量筒内,再用滴管滴加至 50ml,再倒入烧杯内,称出其质量实验步骤溶液变色<1> 1〔2〕 <1>2<1>3 <2>满分32 2323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记录数据有错误的每空扣 1 分;2.为了计算方便改动数据的扣 2 分. 试题三: 1、洗涤试管 2、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刷、压强计、透明盛液筒、水、刻度尺、液体压强实验器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 1.记录数据时弄虚作假扣 1 分;2.数据记录错误扣 1 分,不重复扣分;注:部份学校将装置已经装好,不合要求,应提醒.试题四:1、加热 2、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仪器: 酒精灯、试管<20×200mm>、试管夹、滴管、 火柴、支架、钩码、刻度尺、线满分 扣分原因1.加热时,试管口对人扣 1 分2.用酒精灯内焰加热,取酒精灯方法不正确 3 扣 1 分1 241.不认真检查器材扣 1 分2.杠杆未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扣 1 分不平衡就记录数据的扣 1 分评 分 点试管夹使用方法正确,液体量不超过试 管容积的 1/3<1 分>,先预热再集中加 热,等液体沸腾时应上下挪移试管加热 <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酒精灯 使用正确 <1 分>检查器材是否完好、 齐全将杠杆放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 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用线在杠杆支点摆布两边挂上不同数 量的钩码,调节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实验步骤加热<1>1〔2〕<3>2 评 分 点先用水振荡洗涤<1 分>、后将试管刷转 动或者上下挪移洗涤<2 分>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连接器材<1 分>,并验证装置的可行性<2 分> 将金属盒放入水中 3 厘米深处,观察压 强计,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 强研究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三个方向,一个方向 1 分研究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规律,6cm 处 2 分,9cm 处 2 分扣分原因1.洗涤试管顺序不正确,没有先振荡洗涤扣 1 分2.洗涤试管时,属人为因素弄破试管扣 1 分3.没实用水洗涤,没有观察试管是否洗净扣 1 分未验证装备可行性扣 1 分1.橡皮膜所处深度误差超过 1cm 扣 1 分2.探头没放入水中标深度的扣 1 分3.没有探索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扣 1 分实验步骤洗涤试管1234满分33234理,称量准确<1> 取合适的量筒,倒入适量水测出其体积V1<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底部相平>3<2> 放入石块后测出总体积 V2,算出石块体积<要求用细线拴石块,读数方法同上>1.读数据误差超过量筒最小分度值的扣 1 分 注: 不少学校将石块已拴好,本应扣分,但因 教师所为没有扣分.33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 1.记录数据错误扣 1 分;2.改动原记录数据扣 2 分.注:各校实验器材不统一,有些学校的实验器材已失去本实验探索性的特点.试题五: 1、连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仪器:大试管<200×20mm>、导管、单孔橡皮塞、水槽、烧杯<50ml>1 个、热水、温度计< 煤油 0—100℃>、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秒表<停钟>、火柴、纸板<中心有孔>、铅笔、直尺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缺少 有气泡产生、冒出水面,到水面破裂开来〞或者 达到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中的一 句扣 1 分;2.没有在纵横坐标轴上标出相应数字的扣 1 分;3.没实用光滑曲线描绘的扣 1 分.试题六:1、量取 5ml 水 2、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量筒<10ml 、50ml 、100ml>、滴管、水、 光具座、凸透镜<f 已知>、光屏、蜡烛、火 柴、直尺<0—100cm 、1mm 刻度>评 分 点量筒选用合适<1 分>、滴管使用方法正确 <1 分>、读数方法正确、读数准确<1 分>扣分原因1.量筒选取不合适的扣 1 分2.滴管伸入试管中,且操作不正确的扣1 分 3.读数方法不正确,误差超过最小分度 值的扣 1 分内容量 取 5ml 水测凸透 镜焦距实验 步骤12满 分32扣分原因32 131 141.温度计测液泡触到容器底或者器壁扣 1 分2.温度计测液泡没有浸没在水中扣 1 分1.用内焰加热的扣 1 分2.沸腾后只记录一次温度值的扣 1 分3.记录数值与实验测量值不一致的扣 1 分评 分 点连接正确<1 分>、气密性检验方法正 确 <2 分> 1.根据酒精灯的高度,挨次固定铁圈, 组装仪器 2.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水<约 25ml> 3.将温度计穿过纸板,液泡全部浸入 水中<不得触底、壁>,纸板盖于杯口 1.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灯帽正放桌上适当位置> 2.用灯外焰加热<否则不得分>3.当水温上升到 90℃时,每一个 1-2 分实验 内容步骤检查气密性固定装 1置加热并 2 测量水 温满分置重新平衡.测量并记录数据改变杠杆摆布两臂细线位置,挂上钩 码,再重新平衡,测量并记录数据再做一次,测量并记录数据 <4> 3<5> 32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数据记录错误的 1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2.成像情况填写错误的 1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试题七: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实验仪器:安培表<0—0.6A 、0—3A>、伏特表<0—3V 、0—15V>各 1 个、带测定值电阻 3 个<阻 值不同>、4 节 1 号电池与电池盒、滑动变阻器<20Ω或者 50Ω>、 一〞字型小螺丝刀、开关、导线<不带铁夹>、铅笔、直尺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电路图正确,但没有表明各表与电源极性的扣 1 分;2.计算电阻没有取平均值,或者弄虚作假的扣 1 分. 试题八: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仪器:电压表、电流表、电键、导线若干<不带铁夹>、小灯泡 3 个<额定电压分别为 1.5V 、 2.5V 、3.8V>、滑动变阻器、 学生电源<或者 1 号电池和电池盒各 4 个>、 一〞字型小螺丝刀、 铅笔、 直尺评 分 点电表 调零〞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并置于 最大值位 置〞开关处于 断开〞 状态扣分原因没有画电路图就连接电路的扣 1 分实验步骤<1> <2><3> 满 分 1 1 1电路连接 1评 分 点电表 调零〞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并置于 最大值位置〞开关处于 断开〞 状态电表所选量程与连接正确导线连接无交叉,摆放顺序合理闭合开关,挪移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电 表的示数挪移滑片,分别正确测量和读出 3 组电压 和电流值并记录扣分原因没有画电路图就连接电路的扣 1 分1.电表连接错误扣 1 分2.没有通过试触或者估计选择量程不合适 的扣 1 分 导线连接浮现交叉,摆放电路图不符合 的扣 1 分1.电表超过量程的扣 1 分2.所测电压、电流值没有达到准确程度实验步骤<1> 电 路 连 接正 确<5><1>2<2>满 分 1 1 14215<2><3><4> 1<1>.在光具座上挨次固定好蜡烛、透镜、光屏 <2>.点燃蜡烛、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 使烛焰、 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或者透镜>挪移,使 u>2f,调整观察 并记录 改变物距,使 f<u<2f,调整观察并记录1.没有摆布挪移观察到清晰像的扣 1 分2.凑数据,不尊重实验事实的扣 1 分 1.没有摆布挪移观察到清晰像的扣 1 分组装观察缩 小现象 观察放大实像2233345实验报告扣分原因与分值:1.电路图正确,但没有表明各表与电源极性的扣 1 分;二、化学部份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试题九〔B 〕 1、测硬币直径 2、粗盐提纯 一、测硬币的直径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3 分〕测硬币的直径〔3 分〕:〔1〕任选其中的一枚硬币,硬币紧靠刻度尺和三角板〔 1 分〕; 〔2〕刻度尺一端先对准整刻度线,刻度尺放置正确〔1 分〕; 〔3〕用 mm 为单位读数正确并记录,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 分〕 . 二、粗盐提纯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2 分〕 1、水的量取〔3 分〕:〔1〕选规格 10 毫升的量筒〔1 分〕;〔2〕量筒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使蒸馏水徐徐地倒入,液体的量快接近所量取刻度时,住手倾倒〔1 分〕;〔3〕量筒平放在实验桌上,身体下蹲,胶头滴管在量筒口上方,悬空逐滴加蒸馏水,视线与量筒内液体 的凹液面保持水平〔1 分〕 . 2、溶解〔1 分〕:将量取的 10 毫升蒸馏水倒入干净的烧杯中,用药匙加入适量的粗盐,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不和 烧杯壁、底接触发出响声〔1 分〕 . 3、过滤〔6 分〕:〔1〕制作过滤器,取一 X 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中,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 缘〔 1 分〕;〔2〕用蒸馏水润湿滤纸,用玻璃棒挤压滤纸把气泡赶出,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1 分〕; 〔3〕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调整好高度〔1 分〕; 〔4〕将玻璃棒的一端斜靠三层滤纸的一边〔1 分〕; 〔5〕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1 分〕; 〔6〕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1 分〕 .4、蒸发〔2 分〕: 〔1〕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调整铁架台的铁圈的高度,再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1 分〕; 〔2〕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 分〕 . 三、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 1、实验操作正确,数据保留一位小数〔1 分〕 .1.电表连接错误扣 1 分2.没有通过试触或者估计选择量程不合适 的扣 1 分导线连接浮现交叉,摆放电路图不符合 的扣 1 分1.电表超过量程的扣 1 分2.所测电压、电流值没有达到准确程度 的扣 1 分3.超过或者达不到灯泡的额定电压扣 1 分电表所选量程与连接正确导线连接无交叉闭合电键,挪移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电 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不能超过灯泡的额定电压>当达到额定电压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 记录,电表读数方法正确<4><5><1><2> 3234正 确22、滤纸、无〔1 分〕;不溶性〔1 分〕;两 X 大小厚度一样的纸、玻璃容器〔1 分〕 .3、加速食盐溶解、引流、为了均匀加热,防止液体飞溅〔 1 分〕 .扣分原因与分值:1、测量数据未保留一位小数扣 1 分.2、量取水视线高于或者低于凹液面的最低进行读数扣 1 分.3、胶头滴管伸入量筒内并和量筒内壁接触扣 1 分.4、量取 10 毫升水,用烧杯来取水扣 1 分.5、滤纸没有紧贴漏斗的内壁扣 1 分.6、没实用玻璃棒进行引流,直接把液体倒入过滤器扣 1 分.7、加热时没有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扣 1 分.试题十〔B〕测细丝的直径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一、测细丝的直径实验操作评分标准:〔3 分〕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体全、完好,把细丝在铅笔上密切排绕 N 圈,普通缠绕 20 圈,使其长度不小于1cm〔1 分〕 .2、刻度尺放置正确测其长度,并读出数值〔1 分〕;利用D=L/N 计算细丝的直径,结果正确〔1 分〕 .二、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实验操作评分标准:〔12 分〕1、秤量食盐质量〔5 分〕:〔1〕用镊子挪移游码回零,检查天平是否平衡〔1 分〕;〔2〕调节天平平衡〔1 分〕;〔3〕两边各放一 X 相同质量的白纸〔1 分〕;〔4〕用镊子挪移游码 2.5 克处〔1 分〕;〔5〕用药匙在天平左边加食盐,药匙的食盐先多后少,天平快要平衡时,颤动手腕让少量食盐落下, 直到天平平衡为止,将秤量好的食盐倒入小烧杯中〔1 分〕 .2、量取蒸馏水〔5 分〕:〔1〕选规格 50 毫升的量筒〔 1 分〕;〔2〕量筒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使蒸馏水徐徐地倒入,液体的量快接近所量取刻度时,住手倾倒〔 1 分〕;〔3〕量筒平放在实验桌上,身体下蹲用胶头滴管悬空滴加蒸馏水〔1 分〕;〔4〕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1 分〕;〔5〕读数正确为 47.5 毫升〔 1 分〕 .3、溶解〔2 分〕:〔1〕将量取的 47.5 毫升蒸馏水倒入盛有食盐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不和烧杯壁、底接触发出响声〔1 分〕;〔2〕直到食盐全部溶解为止,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指定的试剂瓶中〔1 分〕 .三、试验报告评分标准:〔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1、数据、单位均正确〔1 分〕 .2、2.5、47.5〔1 分〕;烧杯、玻璃棒〔 1 分〕;玻璃棒、加速溶解〔1 分〕;无〔 1 分〕 .扣分原因与分值:1、细丝在铅笔上未能密切缠绕,缠绕罗列长度少于 1cm 扣 1 分.2、计算浮现错误扣 1 分.3、单位错误扣 1 分.4、固体食盐秤量游码未回零,直接调节天平平衡螺母扣 1 分.5、天平两边托盘上未放秤量纸或者一边放秤量纸扣 1 分.6、秤量过程中,取多余的食盐放回原瓶扣 1 分.7、量取液体滴管伸入量筒并和量筒内壁接触扣 1 分.8、量筒规格选错扣 1 分.9、用烧杯量取液体扣 1 分.10、瓶口未紧靠量筒口 ,而悬空向量筒内倒入液体扣 1 分.11、用托盘天平秤量 47.5 毫升水的质量扣 1 分.12、读数方法错误扣 1 分.13、玻璃棒明显碰烧杯壁、底扣 1 分.14、食盐未彻底溶解完就住手搅拌,配制食盐浓度达不到 5%扣 1 分.试题十一〔B〕测热水的温度氧气的制取一、测热水的温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3 分〕1、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热水中,温度计玻璃泡不和烧杯壁、底接触〔 1 分〕;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1 分〕;3、视线平视刻度线,读取示数〔 1 分〕;二、氧气的制取实验操作评分标准:〔12 分〕1、检查器密性〔2 分〕:〔1〕把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试管口,连接仪器正确〔1 分〕;〔2〕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试管的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1 分〕 .2、装药品〔3 分〕:〔1〕试管横放,用盛有高锰酸钾的长把药匙或者用纸槽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直立,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药品量要合适〔1 分〕;〔2〕管口放一团棉花〔1 分〕;〔3〕铁夹夹在离试管口 1/3 处,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1 分〕 .3、加热并采集〔5 分〕:〔1〕取下酒精灯帽正方在实验桌上,用火柴点燃〔1 分〕;〔2〕挪移酒精灯给试管进行预热,再用外焰固定加热〔1 分〕;〔3〕集气瓶预先装满水,用毛玻璃盖住瓶口倒立在水槽中〔1 分〕;〔4〕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把小弯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口,采集方法正确〔1 分〕;〔5〕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在水面下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方在桌面上〔 1 分〕 .4、住手加热〔2 分〕:〔1〕住手加热时,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1 分〕;〔2〕再用灯帽盖灭酒精灯〔1 分〕 .三、试验报告评分标准:〔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1、实验操作正确,数值可以是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1 分〕;2、有气泡产生、良好〔1 分〕 .3、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或者集气瓶〔1 分〕 .4、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来、住手加热或者熄灭酒精灯〔1 分〕 .5、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外冒出时,表明瓶内的水排完,气体采集满了〔1 分〕 .扣分原因与分值:1、测热水的温度,温度计示数还没有稳定就进行读数扣 1 分.2、视线没有和刻度线保持水平扣 1 分.3、没有检查装置气密性扣 1 分.4、装药品过多或者过少扣 1 分.5、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扣 1 分.6、制取装置中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扣 1 分.7、采集气体,加热后,导管口产生气泡即将进行采集,采集的氧气不纯扣 1 分.8、住手加热,先熄灭酒精灯扣 1 分.试题十二〔B〕测石头的重力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一、测石头的重力实验操作评分标准:〔3 分〕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测力计是否灵便〔1 分〕 .2、〔1〕弹簧秤挂石头,使其自由下垂静止〔 1 分〕;〔2〕视线平视读取示数〔1 分〕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操作评分标准:〔12 分〕1、检查器密性〔2 分〕:〔1〕把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试管口 ,连接仪器正确〔 1 分〕;〔2〕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试管的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1 分〕 .2、制取气体〔6 分〕:〔1〕先加石灰石〔1 分〕:试管横放,用盛有石灰石的长把药匙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直立,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或者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石灰石徐徐滑到容器的底部.〔2〕加入盐酸适量〔1 分〕:打开盐酸瓶塞,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向着手心,盐酸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用铁架台铁夹固定试管.〔3〕采集方法正确〔 2 分〕: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二氧化碳,导气管到达集气瓶的底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1 分〕;用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表明集气瓶已采集满二氧化碳〔1 分〕 . 〔4〕检验二氧化碳方法正确、现象明显〔2 分〕:取一只试管,倒入 1--2 毫升石灰水,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标签对着手心〔1 分〕;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时住手通二氧化碳〔1 分〕 .3、二氧化碳性质 1 操作正确,现象明显〔2 分〕:〔1〕先点燃蜡烛,向烧杯中慢慢倾倒二氧化碳〔1 分〕;〔2〕蜡烛熄灭〔 1 分〕 .4、二氧化碳性质 2 指示剂用量正确,现象明显〔2 分〕:〔1〕取一只试管,先加入 1--2 毫升蒸馏水,再加入 2--3 滴紫色石蕊试液,用手腕震荡混合均匀〔1 分〕;〔2〕把产生二氧化碳的导气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 分〕 .三、试验报告评分标准:〔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1、实验操作正确,单位正确〔1 分〕 .2、无〔1 分〕;熄灭〔1 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1 分〕;红、酸〔1 分〕 .扣分原因与分值:1、不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没实用手拉几下,来检查测力计是否灵便就直接测量石头的重力扣1 分.2、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扣 1 分.3、加入盐酸量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或者太少扣 1 分.4、没实用澄清石灰水试剂来检验二氧化碳扣 1 分.5、直接取滴瓶紫色石蕊通入二氧化碳,没有先加 1--2 毫升蒸馏水后再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扣1 分. 试题十三〔B〕测纸的厚度用实验证明鸡蛋壳的重要成份中含有碳酸根一、测纸的厚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3 分〕1、正确测出纸的厚度〔3 分〕:〔1〕一本书不包括书皮通常从页码 1--200,正好 100X〔 1 分〕;〔2〕用手捏紧,用直尺和书垂直测出 100X 纸总厚度,用毫米为单位正确读出整数数据或者保留一位小数〔1分〕;〔3〕将测出的长度再除以 100 就是一 X 纸的厚度〔1 分〕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2 分〕:〔〔1〕将洗净鸡蛋壳用药匙或者镊子取鸡蛋壳放入小烧杯中〔1 分〕;〔2〕打开盐酸瓶塞,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向着手心〔1 分〕;〔3〕注入稀盐酸,盐酸适量〔 1 分〕;〔4〕当小烧杯里有大量气泡产生时,观看小烧杯中气体的颜色〔1 分〕;〔5〕并用手在烧杯口处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1 分〕;〔6〕与时记录实验现象〔1 分〕;〔7〕把燃着火柴放在小烧杯里,火柴不能和烧杯里泡抹接触〔〔1 分〕;〔8〕观察火柴燃烧情况,火柴熄灭〔1 分〕;〔9〕用胶头滴管将澄清石灰水 1--2 滴在玻璃片上〔1 分〕;〔10〕倒盖在小烧杯口上〔1 分〕;〔11〕过一段时间,拿开玻璃片〔1 分〕;〔12〕观察玻璃片石灰水变浑浊〔1 分〕 .三、试验报告评分标准:〔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1、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符合实际,单位正确〔1 分〕 .2、气泡、无、无〔1 分〕;CaCO3+2HCI=CaCI2+CO2 ↑+H2O〔1 分〕;熄灭、CO2〔1 分〕;浑浊〔1 分〕 . 扣分原因与分值:1.测纸的厚度:通常采取页码编号 1--200 页是 100X 纸,用直尺测出总厚度大约 8mm,用总厚度8mm/100得出单 X 纸厚度为 0.08 mm,而用总厚度大约 8mm/200 得出单 X 纸厚度为 0.04 mm 扣 1 分;单位浮现错误扣 1 分.2.用实验证明鸡蛋壳的重要成份中含有碳酸根不闻气体的气味,直接填写无味扣 1 分.3.加盐酸过多,产生气泡过多从烧杯中溢出扣 1 分.4.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不明显扣 1 分.5.书写化学方程式不完整扣 1 分.试题十四〔B〕碱的性质一、碱的性质实验操作评分标准:〔15 分〕1、测 PH 值〔3 分〕:〔1〕取氢氧化钠溶液 1--2 毫升倒入试管中,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标签对着手心〔1 分〕;〔2〕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点在 PH 试纸上〔1 分〕;〔3〕PH 试纸显示颜色与时和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PH 值并记录〔1 分〕 .2、碱与指示剂反应〔3 分〕:〔1〕取氢氧化钠溶液 1--2 毫升倒入试管中,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1 分〕 ,〔2〕标签对着手心〔1 分〕:〔3〕滴加 1--2 滴酚酞,滴管不能深入试管中,震荡试管,观察现象〔1 分〕 .3、碱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3 分〕:〔1〕取石灰水 1--2 毫升倒入试管中,最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1 分〕;〔2〕用玻璃管向石灰水中吹气,气流缓慢均匀〔1 分〕;〔3〕现象明显〔1 分〕 .4、中和反应〔6 分〕:〔1〕取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规格 50 毫升小烧杯中,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标签对着手心,氢氧化钠溶液的量约占烧杯刻度的 1/5〔1 分〕;〔2〕用滴管滴加 1--2 滴酚酞试液,震荡烧杯〔 1 分〕;〔3〕用胶头滴管逐渐滴入盐酸〔1 分〕;〔4〕胶头滴管不能横放或者倒放,胶头滴管在烧杯口上方悬空滴加盐酸〔 1 分〕;〔5〕用玻璃棒搅拌,边滴加边搅拌,直到红色刚刚变成无色住手滴加盐酸〔 1 分〕;〔6〕玻璃棒不能和烧杯壁、底接触发出响声〔 1 分〕 .二、试验报告评分标准:〔5 分〕原则:没有做实验,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1、实验操作正确,颜色符合实验现象〔 1 分〕 PH 值 12 或者 13 或者 14 均可〔1分〕 . 2、无、红〔1 分〕;澄清、浑浊〔1 分〕;红、无〔1 分〕 .扣分原因与分值:1.没实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点在 PH 试纸上扣 1 分;2.PH 试纸显示的颜色没有与时和标准比色卡对照扣 1 分;3.中和反应没有在烧杯中进行,而是在试管中进行扣 1 分;4.盐酸没有逐地滴加入扣 1 分;5.盐酸加入过量扣 1 分;6.没实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扣 1 分.三、生物部份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试题十五〔B〕1、加热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一、实验操作评分要点:〔15 分〕1、加热胆矾〔操作 4 分,操作要点分两步〕⑴、取少量胆矾,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用纸槽或者小药匙将胆矾放入干燥试管的底部,试管夹自下而上夹住试管中上部〕2 分.⑵、点燃酒精灯,先将试管进行预热,然后集中加热试管的底部〔若有液体流出需用小烧杯或者废液杯接着,以防污损实验桌〕 ,观察实验现象〔只要颜色由蓝变白色就算实验成功〕2 分.扣分点:试管口没有稍微向下倾斜的扣 1 分;不能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扣 1 分.2、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操作 11 分,操作要点分三部份〕⑴、观察外形:〔赋分 2 分〕取一粒浸软玉米种子 1 分,观察玉米的外形 1 分.〔要有明显的观察行为〕⑵、纵切玉米种子:〔赋分 3 分〕将玉米粒平放载玻片上,胚面向上 1 分;用刀片沿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 2 分.扣分点:在桌面上切扣 1 分;横向剖开或者其他不规 X 切法扣 1 分.⑶、染色和观察:〔赋分 6 分〕①、左手用镊子夹住玉米粒,剖面朝上,右手拿胶头滴管在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碘液 2 分.扣分点:手拿胶头滴管规 X,液滴不宜太大,操作不规 X 者扣 1 分.②、用放大镜观察果皮和种皮 1 分,胚乳 1 分,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将玉米各部份指给监考老师看,并注意观察胚乳颜色的变化〕 2 分.扣分点:不用放大镜观察扣 1 分,每错一处扣 1 分.二、填写实验报告评分要点.〔5 分〕1、加热:填空:〔由蓝变白色〕 <1 分>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4 分〕。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1、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20分)评分标准:①正确倾倒液体(3分)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向着手心;细口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②正确使用酒精灯(3分)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熄灭火柴后放在指定地方③正确用试管夹夹持试管(3分)将试管夹由下往上夹在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取时相反);拇指不能握在短柄上;试管夹与试管所在的面与水平面大概垂直④预热(3分)要保持试管外壁干燥;将试管沿着试管的方向上下移动试管⑤加热(3分)试管与水平面大约45度角;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⑥停止加热(3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2次)并放回原处;取下试管等试管稍微冷却后清洗试管;⑦洗涤整理仪器(2分)向试管中注入少量水并振荡清洗,若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用试管刷刷洗(转动试管刷);将实验仪器整齐摆放并擦拭试验台2、使用过滤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20分)评分标准:①正确折叠滤纸(4分)两次对折后从挤压棱角形成圆锥②按要求使滤纸紧贴漏斗壁(4分)将滤纸三层的一面对着漏斗尖嘴的斜面;用水润湿滤纸,并用玻璃棒按压,使之紧贴漏斗内壁③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使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4分) 漏斗尖嘴紧靠在烧杯内壁的中上部;④正确倾倒混合物(4分)玻璃棒紧靠在滤纸三层的一面上;烧杯的尖嘴紧靠玻璃棒上;液面低于滤纸边缘⑤洗涤整理仪器(4分)用玻璃棒取下滤纸放到指定地方;洗涤仪器并整理仪器使之摆放整齐;擦拭试验台,使之保持整洁3、使用蒸发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20分)评分标准:①把溶液正确的倒入蒸发皿里(3分)用胶头滴管吸取两滴管溶液滴入蒸发皿中,②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3分)用坩埚钳将蒸发皿放在铁圈上③正确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3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对蒸发皿进行加热④正确使用玻璃棒(3分)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⑤观察晶体的产生(3分)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水分蒸干⑥正确熄灭酒精灯(3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2次)⑦洗涤整理仪器(2分)用试管刷刷洗蒸发皿;擦拭整理试验台,使之保持整洁4、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20分)评分标准:①正确向试管中加入碱溶液1~2ml(3分)取下塞子倒放在试验台上;细口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②正确向试管中滴加指示剂(4分)向试管中的碱溶液滴加1~2滴酚酞溶液并振荡;滴管要竖直,保持橡胶胶帽在上,滴管尖嘴在试管口上方约1厘米处,不能接触试管③正确向试管中滴加(酸)(4分)向试管中滴加酸,滴管要竖直,保持橡胶胶帽在上,滴管尖嘴在试管口上方约1厘米处,不能接触试管④试管的振荡(4分)手握在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轻轻振荡试管⑤观察实验现象(3分)试管底部与视线大致平行,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⑥洗涤整理仪器(2分)倒掉试管中的废液,注入约三分之一的水,振荡清洗试管(2~3次),若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则用试管刷刷洗;擦拭整理试验台,使之保持整洁。
普通高中招生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观察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实验器材
洋葱鳞片叶、稀碘液、清水、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纱布、吸管、吸水纸
分值
操作步骤
评分细则
得分
1.O
1.准备
未用纱布擦拭盖玻片和载玻片,以及未在载玻片上滴
加清水的不得分
2.0
2.取材
1.未用镊子从洋葱内表面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者扣 1.0分。
2.材料未展平的扣1.0分
2.没有用左眼注视目镜,并且右眼睁开者扣1分;
3.视野未呈白亮情形的扣1分。
4分
3.观察。
1.玻片标本未正对通光孔中心,且没有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的扣1分;
2.没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未用眼注视物镜接近玻片标本的扣1分;
3.没有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未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物像清晰为止的扣2分(其中未得到清晰物像扣1分)。
评分要点及要求
满分值
一、检查材料用具
本实验的材料用具包括:玉米种子(或小麦种子、绿豆种子)30粒以上、清水、带盖的培养皿或罐头瓶(3个)、餐巾纸,药匙。到实验台前不检查材料用具立刻动手实验者扣1分
3
二、作出假设
答出: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者可得2分,每缺一项扣1分。
三、探究方案评价
三、观察
学生按①对光②安放玻片标本③调焦距(粗调、细调)④正确使用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表皮细胞或果肉细胞者得满分。观察时闭右眼或用右眼观察者扣1分;玻片标本放的位置不对或未用压片夹压住者扣1分;不按显微镜使用规则操作者扣2分;未观察到物像扣4分;损坏显微镜或压坏玻片者扣6分。
10
四、绘图
考生根据观察的材料的情况进行绘图,图绘在偏左上方,图绘得清晰正规、各部分引出水平线并注出名称、图形下方写上图形的名称者得满分。图的位置及名称标准不合要求分别扣1分;所绘细胞结构每缺一项扣1分;细胞各部分结构不标注名称扣2分,标注不全扣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物理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停表(机械停表或电子停表)、长木板、小车、金属片(或其它能起到阻挡作用的物块也可)、木块、刻度尺。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评分要点【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纸板(或白纸)、彩色铅笔、刻度尺、量角器、铁架台(或其他支架)。
【实验步骤】表格(一)表格(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2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评分要点【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烧杯(内装适量盐水)、量筒1个。
【实验步骤】【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烧杯(内装适量水)、量筒1个、细线拴好的待测小石块(条形,若干)。
【实验步骤】【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物理实验4 (A)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评分要点物理实验4 (B )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实验记录】。
《物理实验4(B)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评分要点物理实验5(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定值电阻1个、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物理实验5(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各1个、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5(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评分要点⑧ 将定值电阻换成15Ω的,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然是2V ,测出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⑩断开开关,整理好实验器材。
说明:1.电流表与电压表使用正确。
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3.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4.不要求用图象法分析实验结论。
5.【实验结论】参考答案: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 电池组或学生电源、导线、小磁针(多枚)、螺线管、铁芯、开关。
【实验步骤】顺序操作内容 1根据甲图所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2在螺线管的周围A 、B 、C 、D 四个位置摆放小磁针。
3 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方向,并在图上记录每个小磁针N 极所指方向,标注此时螺线管的N 、S 极,画出甲图中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4 改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如乙图所示,再次确定A 、B 、C 、D 位置上各小磁针N 极的方向,并标出螺线管的N 、S 极,画出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实验结论】1__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
2.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_____、“无”)。
《物理实验6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评分要点 甲 乙CB D A BC D化学实验 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用品】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细长木条、火柴;烧杯、凹槽纸条、药匙、石棉网、试管刷、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大水槽(盛反应后的废固液,贴标签)、抹布。
6%的H2O2溶液(用细口瓶盛存)、二氧化锰。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照左下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2.如右上图所示,向试管里装入少量二氧化锰,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收集氧气的导管插入集气瓶内。
然后往试管里倒入适量6%的H2O2溶液。
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
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后的木条先放石棉网上,待冷却后放置到盛固体废弃物的烧杯内。
4.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实验记录】。
《化学实验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要点化学实验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用品】烧杯、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架、镊子、试管刷、废液缸(贴有标签)、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抹布。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照如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2.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3.如图所示,向试管里放入适量(约5~7g)固体大理石(或石灰石),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小心地倒入适量(约10~15mL)稀盐酸。
立即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住管口。
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振荡,观察现象。
5.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实验记录】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振荡,现象是。
《化学实验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要点编号评分要点①在试管口塞橡胶塞的方法是否正确。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是否正确,判断是否漏气及科学处理。
③固体药品的取用是否正确。
④在铁架台(带铁夹)上固定试管的操作是否正确。
⑤液体药品的取用是否正确。
药品装入顺序是否正确。
⑥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操作是否规范。
⑦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⑧实验记录是否正确。
⑨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⑩在实验中是否注意实验安全、环境保护。
说明:1.由于时间有限,本实验不安排量取液体,大致估计取用量即可。
2.本实验存在因药品失效而导致实验不成功的可能,若实验不成功,更换药品,重新实验也可。
3.【实验记录】答案: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实验用品】试管(规格20cm)2支、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石棉网、试管架、试管刷、小烧杯(回收铜片、铝条,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吸水纸、废液缸(贴标签)、抹布。
红色铜片、长铝条、稀盐酸、CuSO4溶液。
【实验步骤】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红色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2.取2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倒入少许(约1~2mL)稀盐酸和少许(约1~2mL)CuSO4溶液。
(1)先将铝条的一端直接浸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再取出铝条,将上述反应后的铝条一端直接浸入CuSO4溶液中,观察铝条表面的变化并记录。
3.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实验记录】铝条浸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铝条表面有什么变化?。
《化学实验3 金属的化学性质》评分要点化学实验4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50mL量筒、胶头滴管;纸片、标签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大试剂瓶、小烧杯2个(分别盛多取的氯化钠固体与固体废弃物,贴标签)、抹布。
氯化钠、水。
【实验步骤】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所需水的体积。
(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 g/cm3)2.称量:两个托盘上分别垫两张相同的纸片,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沿烧杯内壁,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内。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以上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5.把配制好的溶液直接倒入标签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大试剂瓶中,盖好瓶塞。
6.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实验记录】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g,所需水的体积为mL。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化学实验4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评分要点编号评分要点①计算结果正确。
②取用固体时,瓶塞是否到倒放在桌上。
③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否正确。
(调零、左物右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归零等)。
④正确称量(放纸、擦拭药匙、读数正确等)。
⑤量筒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⑥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⑦倾倒液体操作和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使用:搅拌、清洗)是否正确。
⑧实验记录是否正确。
⑨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一、材料器具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刀,滴管,纱布,吸水纸,擦镜纸,消毒牙签;凉开水,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二、实验步骤1.清点。
清点、选择所需材料器具。
2.准备。
安装显微镜,并进行对光。
3.擦拭。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
4.取材。
用凉开水漱口,取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涂抹几下(或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用镊子将它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
5.盖片。
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将盖玻片缓缓放下。
6.染色。
从一侧滴加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7.安放装片。
用压片夹压住装片,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8.调焦观察。
从侧面注视物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装片2毫米处。
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
移动装片,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清晰的物像。
(举手示意,请监考老师评价)9.绘图。
绘制一个观察到的细胞简图,并标注名称。
(请监考老师评价)10.整理。
整理材料器具。
(整理完毕向监考老师报告)《生物实验1 观察生物细胞的结构》评分要点一、材料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蚕豆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双面刀片、小木板、培养皿、毛笔、滴管、纱布、吸水纸、擦镜纸;清水。
二、实验步骤1.清点。
清点、选择所需材料器具。
2.准备。
安放显微镜,并进行对光。
3.擦拭。
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4.取材。
取新鲜叶片平放在木板上,捏紧刀片,切取薄片放入清水中。
5.选材。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蘸出最薄的一片展放在水滴中。
6.盖片。
加盖盖玻片,吸去多余水分,制成临时切片。
7.观察。
放置切片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叶片的结构。
8.整理。
整理材料器具。
(整理完毕向监考老师报告)《生物实验2 观察生物的组织或器官》评分要点生物实验3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一、材料器具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纱布),载玻片,抹布,擦镜纸(备用);清水等。
二、实验步骤1.清点。
清点材料用具。
2.准备。
安装显微镜并正确对光。
3.取材。
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