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的临床体会
高频电火花

脊柱后关节,因各种损伤使周围肌肉、韧带、滑囊、关节囊 等软组织挛缩、肥厚、粘连等,影响关节的活动,导致关 节的僵直
五、临床体会
2适应症
1)腰椎及下肢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腰3 横突综合症、腰椎棘间韧带损伤、腰椎管狭窄症、胸腰椎压缩性 骨折、腰椎滑脱(1°)、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髋关节滑膜炎、膝关节退行性骨 关节炎、跟腱பைடு நூலகம்、足跟痛症等疾病。
四、作用机理
◆消除无菌炎症、松解组织粘连 ◆纠正筋骨错位、恢复动态平衡 ◆缓解机械压迫、消除化学刺激 ◆提高免疫机能、祛除风寒湿痹 ◆针药电震合用、消除致痛病因
五、临床体会
关于诊断、适应证、禁忌证、注意 事项、处方用药等。
1、选择治疗点 ◆病变处(压痛点)与解剖学相结合 顽固性痛点、痛性结节、条索状改变,粘连、挛缩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取第三腰椎棘突旁2~3公分,针尖到达横突。 2、注射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注射液混合液。 3、缓慢注射的同时由助手释放高频电火花30秒。 4、针刀在横突尖,前缘,下缘分别铲剥2-3刀。 5、双手执刀沿骨面刮削2-3刀 6、向下(或向上)摸索前进到一压力减低区,即椎间外孔,松解2-3刀
六、项目背景
1、对科研工作的影响 一旦形成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科教研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高频
电火花注射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高频电火花注射针刀疗法治疗网 球肘”等等。 2、高频电火花疗注射针刀疗法的优势 1、简便易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便于在各级医院推广,针灸科、针刀、疼 痛科人员均可胜任。 2、适应症广,针灸、针刀、手法推拿科适应症疾患均可以用。可以作为优势项 目进行推广和普及,扩大医院影响力,门诊、住院均可开展,病人量大,市场前 景好。 3、无创伤、痛苦小,患者容易接受。 4、药物处方简单安全。 5、没有其它耗材,使用费用极低。 6、具有科研研究的临床意义。 7、治疗时间短,节约人力资源
五行针灸临床应用心得

土。在众多致力弘扬五行针灸同仁们的努力下,五行
生遍及欧美。厘清五行针灸学术源流,有利于追溯其
针灸在中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培养出了一批五行针灸
起源,然而华思礼教授已去世。据其弟子诺娜女士所
师。笔者有幸师从于把五行针灸带回中国的传播者
言:
“ 华思礼曾反复告诫他们,五行针灸源自中国,延
诺娜·弗兰格林,现已践行五行针灸六载,在临床应用
腐朽
恐
冬
寒
咸
强调
北
耳
骨
头发
渊源来自《黄帝内经》,同时也加入了华思礼对五行人
脏腑寒热虚实,只需针对“护持一行”展开治疗,相应
的一些理解,充分应用了中医学中的“天人相应”观。
的疾病即可逐步好转。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治疗看起
另外有关五行人的分类,早在《灵枢·通天》
《灵枢·阴
来过于简单,一些治疗师在临床运用中,为求速效在
右的顺序进行。诊疗详情:一诊(2017 年 11 月 18 日):
俞。操作:浅刺皮肤,针身与皮肤角度<45°,观察厥阴
俞、心俞有少量红斑,留针 30 min,红斑退尽行泻法出
针。针灸木的原穴(穴取丘墟、太冲,每穴先行无瘢痕
麦粒灸,然后直刺以补法出针,不留针。下同)。二诊
(2017 年 11 月 24 日):患者诉一诊治疗后,心情明显放
的所有表现都囊括其中,而且五行也常常会以我们原
以为是另外一行的面目出现。因此,作为一名五行针
灸师,其临证思路既要灵活,又不可自以为是,应保持
开放、谦卑态度,定期审查自己对五行的理解,随时推
陈致新,才可能做到明辨五行。
封、光明,下同)。三诊(2017 年 12 月 1 日):患者胸闷
症状减轻,予神阙隔盐灸 3 壮,针灸木的原穴。四诊
火针治疗皮肤黏液水肿性苔藓的临床体会

组别 例数 ( n )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2 . 2 腰椎 间盘脱 出症控 制时 间和持续用 药 时间 : 对 照组 和治 疗组 患者 腰 椎 间脱 出症 控 制时 间分 别为 ( 1 6 . 4 7±2 . 0 4 ) d和 ( 1 2 . 6 8±1 . 5 3 ) d , 症 状控 制时间组 问有显 著差异 ; 对照组 和治 疗组 患者 持 续 用药 时 间分别 为 ( 2 0 . 6 2±3 . 1 6 ) d和 ( 1 5 . 4 7±
2 . 1 腰椎 间盘脱 出症治疗效果 : 对照组 3 1例治愈 , 4 3例有效 , 4 1例无 效 , 腰椎间盘脱 出症治疗总有效率 6 4 . 4 %; 治疗组 4 5例 治愈 , 5 7例 有 效 , l 3例 无 效 , 腰椎 间盘 脱 出症 治 疗 总 有 效率 8 8 . 7 % 。两组腰椎间盘脱 出症治 疗效果 组间有 显著性 差异 ( P < 0 . 0 5 ) ( 见表 1 ) 。 表1 两组患者腰椎问盘脱出症治疗效 果比较 [ n / ( %) ]
寒祛湿止痛的功效 , 细辛具 有搜别 筋骨风 湿而止 痛的作 用 , 杜 仲、 桑 寄生 、 怀牛膝 可以达到补 肾强筋 骨的效果 , 黄芪 、 归尾 、 J J I 芎、 红花主要具有益 气活血 、 化瘀 止痛 的功效 。针 刺可 以疏 通 经络 , 运行气血 , 对 局部 粘连进行 松解 , 使气血 运行 更加 通 畅; 艾灸可 以温通 经络 , 使热力 透达肌 内 , 对 局部 的血液循 环起 促 进作用 , 使新陈代谢 增强 , 水肿 及粘连组 织 吸收速 度加快 。推 拿可 以使发生 痉挛 的骶棘肌及周 围软组 织充分松弛 , 使椎 间隙 宽度加大 , 产生一定负压 , 为复位创造条件 j 。 参考文献 [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国中医药行 业标 准. 中医病证诊 断疗 效标准 [ s ] . 南京 : 南京大学 出版社 , 2 0 1 l : 1 7 3—1 7 4 . [ 2 ] 黄漫为 , 王琼梅 , 许 凯声. 针 刺配合 牵 引治疗腰椎 间盘 突 出 症7 8例 I J I . 河南中医, 2 0 1 1 , 2 6 ( 1 4 ) : 1 5 6—1 5 7 . [ 3 ] 刘新 , 王剑风.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保 守疗 法 与 疗 效 的 关 系[ J ] . 颈腰痛杂志 , 2 0 0 9 , 2 3 ( 1 2 ) : 1 0 0—1 0 1 . [ 4 ] 蒋涵 , 侯安继 , 项 志学 , 等. 蕲 艾挥发 油的抗 炎、 抗 过敏 和镇 痛作 用[ J ] . 医学新知杂志 , 2 0 1 0 , 1 5 ( 1 2 ) : 1 3 6—1 3 7 .
瑶医火针配合拔罐治疗中晚期面瘫临床体会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Journa l ofQ iannan M edical College for Nat iona lities
Vol 24 N o 1 Mar 2011
瑶医火针配合拔罐治疗中晚期面瘫 临床体会
卢洁梅, 梁素青 (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广西 崇左 532200)
卒口噼 等 范畴。西医 称为 面 神经麻 痹 , 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瑶医认为, 面瘫 是寒邪侵入, 经道阻塞, 经气流通不畅, 盈亏不 平衡所致, 属风症 (瑶名: buerng) 风疠杂病范 畴 (瑶名为 nzu ik niouv)。瑶医从经筋的特定分 布和临床实际分析, 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归属足阳 明、足太阳、手阳明经筋证。治疗上采用火攻寒 气, 外加拔罐吸出风毒的治疗方法 [ 1 ] 。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人治疗 36 例中, 其中男 16 例, 女 20例, 年龄最大 65岁, 最小 20 岁。病 程最长 8个月, 最短 2个月。疗程最长 40 d, 最 短 10 d。 1 2 治疗方法 选穴: 承浆、地仓、迎香、颊 车、下关、太阳、阳白。操作方法: 保持诊室的 安静, 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态, 选择舒适的体 位。皮肤严 格消毒, 瑶医 火针 (特 制 ) 在 乙醇 灯 (酒精灯 ) 上烧至通红发 亮, 对准穴 位快速 点刺, 然后拔上火罐, 留罐 10~ 15 m in, 隔日一
关键词 瑶医火针; 拔罐; 面瘫 中图分类号 R 29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4983(2011) 01- 0031- 02
面瘫是以口角㖞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又称 口㖞,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以青壮年为多见, 无 明显的季节性, 通常急性发作, 突然一侧面部板 滞、麻木、瘫痪, 不能做皱眉、露齿、鼓腮等动 作, 口角下垂 歪向健 侧, 患 侧额纹、鼻唇 沟消 失, 眼睑闭合不全, 露眼流泪。部分患者初起有 耳后、耳下疼痛, 还可出现患侧前 2 / 3味觉减退 或消失, 听觉过敏等症。病程延久, 部分患者口 角歪向 患侧, 为 倒错 现象。中 医学 认 为, 本病多由正气不足, 经络空虚, 卫外不固, 风邪 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 以致经气阻滞, 经筋失 养, 筋 肉 纵 缓 不 收而 发 病, 属 口眼歪斜 、
火针临床应用的心得体会

火针临床应用的心得体会【摘要】火针疗法独特,对许多疑难杂病疗效甚好,且具有易于操作,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笔者在临床跟师过程中,见火针应用广泛,效果好,又认真研读了《针灸大成?火针》篇,并结合临床跟师心得,现将所得心得会体作出总结。
【关键词】火针;临床应用火针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后来明代的高武著写的《针灸聚英》详细地记录了火针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直到唐代孙思邈才将其命名为“火针”[1]。
火针针体纤细,疼痛感少,操作方便故临床应用广泛,现笔者结合《针灸大成?火针》原文与临床跟师总结出如下五点:1烧针要红必须多次用针蘸麻油在灯上烧得通红(烧时针头必须低),关于火针的烧针,原文中道: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
笔者认为,在火针操作过程要达到“红”的要求,与操作时烧针方式紧密相关。
现如今烧针,一般均采用酒精灯加热方式。
因为火焰外焰温度高,烧针往往在外焰进行。
但通过观察后可发现,火焰的上下间距大于左右间距,这种间距的不同决定着两种不同的最大烧针长度范围。
因此,如果是采用点刺(或浅刺)的操作方法,进针深度浅,相应的需烧红针体部份不长,故可持针于左右间距进行烧针,即为平烧。
若采用深刺的操作方法,进针深度需求深,用平烧的方法不能满足进针深度的条件,则应在上下间距进行烧针,即为斜烧。
但斜烧存在一缺点即为易致烫手,且烧时针头应朝下,以免蘸取的麻油顺着针流到手上烫手。
因此,浅刺可用平烧或斜烧,深刺应用斜烧。
有医者言:对于斜烧烫手者,可备用与穴位数等同的火针支数,针一处用一支,这样即可避免一支火针反复加热灼手之弊[2]。
笔者认为先将火针备齐,再统一施以针数,此法有失偏颇,因为在施针过程中针体温度难免会散失,因而会失去火针针体上的温热效应,这也与原文中“红”的标准相违背。
而《针灸聚英》又言“先令他人烧针,医者临时用之,以免致手热”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医者取针用时,针应在火焰之中加热,而不能由他人将烧红之针取出,递与医者,道理同上。
火针治疗皮肤病验案

火 针始 载 于 《 黄帝 内经 》, 称其 为“ 燔针 ” , 火 针 肌敛疮 等作 用 , 故称 “ 温通” 。 所 著《 千金 要 方 》 , 用于治疗外科疾病 : “ 外疖痈肿 ,
针 惟 令极 热 ” 。还 提 出 了 火 针 禁 忌 的 穴 位 : “巨 阙 、
太 仓 上下篇 此 一 行 有六 个 穴 位 , 忌火针也。 ” 在 此 之 带状 疱疹后 遗 神经 痛各 3例 , 跖疣 5例 , 神 经性 皮 炎
温通理论体 系, 并称 为温通法¨ 。 j 。贺老认为 , 尽管 来痛苦 , 也经常损及周围正常组织 , 因此激光和冷冻 致 病原 因有 七情 、 六 淫 以及饮食 劳 倦 、 跌 打损 伤 等 不 均非 治疗 跖疣 的最 好 手段 。 同, 但疾 病 发生 的机 制 是 相 同的 , 即 由 于气 血 不 通 。 取穴 : 结 节处 。
针具 : 取 中粗 火针 或弹 簧式 火针 。
世 界中医药
2 0 1 6年 1 O月第 1 1 卷第 l O期
・ 2 0 8 l・
操作 要点 : 患者取仰 卧位或座 位 , 局 部碘酒 消 舌红 , 苔黄, 脉 弦 滑 。辨 证 属 气 血 瘀 滞 , 血 燥生风 。 毒, 施术者左手持酒精灯 , 右手持针 , 靠近针刺部位 , 治以调和气血 , 养血润肤, 祛风止痒。取穴 : 曲池、 血 将针尖 、 针体放置酒精灯外焰处烧红 , 对准结节部位 海 、 合谷 。 迅速 刺人 , 至针 下 有 空 感 或 冒 出少 许 白 色分 泌 物 时 治疗 : 以毫针 刺人 穴位 , 留针 3 0 a r i n 。 隔 日治疗 迅 速 出针 。皮损 较 小 者 可 于 中 心 刺 1针 , 大 者 周 围 1次 , 皮损处与火针治疗 , 颈部皮损约掌心大小, 与 加 刺 3~ 5针 , 起 针后用 消毒 棉球 按 压 针孔 。术后 皮 细火 针 于酒 精 灯外焰 烧 至通 红 , 迅 速刺 入 皮 损 , 点 刺
火针的临床应用概况

四、火针的未来展望
四、火针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火针的治疗范围和效果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 和提升。例如,通过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我们可以更精确地确定治疗穴位和深度, 提高治疗效果。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火针的操作流程,我们可以提高治疗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此外,进一步的研究也将有助于揭示火针的机理和作用机制,为火 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火针的适应症和优势
一、火针的适应症和优势
火针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其优势在于能够 刺激深层肌肉和穴位,产生持久的舒缓放松效果,同时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 进炎症消退。
二、火针的临床应用
二、火针的临床应用
1、疼痛管理:火针可以有效地缓解各种疼痛,如腰痛、关节痛、偏头痛等。 通过将烧红的针刺入疼痛点,可以即刻减轻疼痛,并能持续数月之久。
3、行气活血:火针疗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行气活血的效果,有助于改 善皮肤暗沉和色素沉着等问题。
一、火针疗法的原理和特点
4、清热解毒:高温刺激能够促进身体内部的代谢循环,缓解热毒淤积,达到 清热解毒的效果。
二、火针疗法的应用范围
二、火针疗法的应用范围
在皮肤科,火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 1、红斑狼疮:红斑狼疮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火针疗法能够缓解疼痛和瘙痒 症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红斑消退。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火针疗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疗法,其通过高温刺激皮肤表面,达到 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等作用。在皮肤科,火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多种 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演示将介绍火针疗法的原理和特点,列举 其在皮肤科的应用范围,分析其优缺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一、火针疗法的原理和特点
观察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针对不同病情、病程的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优点
火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疗效稳定等优点。同时,火针疗法对于一些顽固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且费用相对较低。
缺点
火针治疗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且对于一些特殊体质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此外,火针治疗需要专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观察方法
03
观察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汇报人:
2023-12-26
引言火针治疗概述观察方法临床疗效观察安全性观察结果分析结论与建议
目录
引言
01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者常常感到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方法多样,但效果不一,且存在一定副作用。火针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火针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火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痈疽、痹症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火针疗法逐渐被淡忘。但近年来,随着中医的复兴和人们对传统疗法的兴趣增加,火针疗法重新受到关注。
现代的火针疗法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进,针具更加精细,操作更加规范,治疗范围也更加广泛。
如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消毒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皮肤感染。
对于部分疤痕体质的患者,火针治疗可能诱发疤痕形成。
疼痛
局部红肿
感染
疤痕
约60%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轻微疼痛,约30%的患者感到明显疼痛。
疼痛
约50%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