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

合集下载

建军大业观后感三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三篇

【小学作文】《建军大业》——主旋律电影,因众多“小鲜肉”明星的加盟,增加了更多的看点。

但是看完电影才体会到,邀请小鲜肉们出演,不仅是因为明星效应,更重要的是年纪相当呀。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建军大业观后感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建军大业观后感1影片里,周恩来29岁已在为国家奔走,粟裕不到20岁就在南昌起义中奋勇杀敌,卢德铭少年英才23岁掩护战友牺牲……忽然觉得,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也像是属于他们的青春片。

我们的青春里,安放着校园生活的美好,恋爱的甜蜜和烦恼,找工作的辛苦与充实,买车买房的苦恼和纠结,这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平凡而琐碎,难免有些忧愁和焦虑,但总归还算平稳、踏实。

但是他们的青春,却是风餐露宿,喊打喊杀,刀光剑影,用生命和鲜血去赌明天的波澜起伏。

几次起义后,主力部队的大部分兵力折损了。

今天的我们,不用担心主要将领们的结局,不用担心战役失败的后果,安然享有这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果实。

而当时还是“小鲜肉”的他们,和热血不减的朱德、贺龙将军等英杰,还不知道未来是生是死,光明何时到来。

整个观影的感受,除了战争场面的“燃”,对我来说,更多的是触碰到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们青春年少时鲜活的形象。

粟裕和林彪在会议门口站岗时的斗嘴,显得少年意气,生动活泼。

欧豪饰演的叶挺,网络争议很大,但年轻时的叶挺将军,是不是有可能就是这么狂拽酷帅?国共双方的战斗中,双方很多将士都是黄埔军校的同学。

曾经友好相帮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立场和信念,而不得不兵戎相见,以命相搏。

这一点让人感慨。

然后再度庆幸,还好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用面对这样残酷的抉择。

感恩先辈们替我们负重前行。

但其实也很羡慕,那时年少的他们,青春里有崇高的理想有坚定的信仰,有满腔的热血不怕牺牲。

这应该是现在的我们难以企及,甚至难以理解的精神高度吧。

想想我们的人生,若是只剩追名逐利,世俗生活,是不是也太乏味了一些?主旋律的电影,往往谈不上拍得多么发人深省。

但是,我们需要时不时去触碰这样一段历史,被提醒着,曾经有过这些人,热烈地点燃过他们的青春和生命。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观看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一】本来对宣传伟大光荣、艰苦卓绝的主旋律电影不太关注,但当律所组织观看《建军大业》后,我仍被其中的人物和历史深刻感动,并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心怀国家的人最有魅力电影开始时,我们更关注演员长得好帅,穿的大衣好酷。

到各种人物依次出场后,才发现每一个为了贫苦大众,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努力奔走的人,都有迷人的魅力。

即便是行事作匪气十足的贺龙也十分可爱,因为他一心保护被欺凌的百姓,一身正气让人敬佩。

反观那些为了个人荣辱、党派利益而弃国家大义不顾的人,即便有霍建华的颜值也让人爱不起来。

那些心怀天下,有理想的人身上自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明媚的浩然正气,有着由内而外的迷人魅力。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成功先决条件电影中毛泽东说:“我们如果想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个有革命信仰的军队”。

理想信念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想信念,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无法走的长远。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前进路上排除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动力。

我们的人民军队在物资极度匮乏,敌人众多而强大的环境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靠的就是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

三、平等主体之间才有合作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时,没有属于自己的强大武装力量,所以面对背叛时损失惨重,毫无反抗的余地,甚至很多人提出要交出所有的武装来维持这种不平等的合作。

我想这已经不叫做合作,而应该叫做屈从。

合作是双方间的优劣互补,以图共同发展,当其中一方处于弱势,面临的只能是被欺压或合作结束。

以上三点虽然是看建党大业中90年前的历史所得,但我认为其仍然适用于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灯红酒绿难免让人沉迷,但我们心中还是要有诗和远方,要以浩然之气以养吾身。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有信念,将目前的工作当做我们人生的事业,并为此而努力。

努力工作应当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而非为了具体的工资。

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只有自身强大了,成为不可替代的,能给他人带来利益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获得一席之地。

影片[建军大业]观看心得感悟共五篇

影片[建军大业]观看心得感悟共五篇

影片[建军大业]观看心得感悟共五篇影片[建军大业]观看心得感悟共五篇 [一]九十年前的8月1日凌晨,x城墙头一声枪响。

民兵中国共产党拥有一支了自己的革命武装,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子弟兵。

在电影[建军大业]开头时,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批林批孔右倾机会主义,因没有自己的正规部队,谢长廷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屠杀下,遭受了灭顶之灾,然而共产党人能及时进行自我批评总结,这一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硬道理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深刻,使得中国共产党下定决心去建立中国属于一支人民自己的子弟兵。

于是电影就此积极展开。

观看[建军大业]时,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感触人不是绝不犯错误,而是在每次犯了错误时能及时改正过来,并且想要视挫折为起点,困难遭遇困难及时反省并总结经验教训,找寻实事求是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见贤思齐焉,这使我联想到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也应该学习先辈们的这种精神吗?我们在工作中时常会遇见困难与挫折,好像很少有人能认真的思考与总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反思与纠正。

接下来电影中让我感动的是那一个个坚定的信仰。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信息时代,好像很难再听到有人谈教义好像了,然而一个没有了信仰的'人,也就失去了奋斗自强不息的目标与动力。

电影以一个个共产党人中坚定的意志力与行动捍卫着自己的信仰,他们以建立一支捍卫国家主权人民利益的军队宣扬及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为信仰,因为有了这个信仰他们才能不畏苦难,无畏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的去奋斗。

不论是三河坝战役中的希望是属于你们的还是井冈山会师后毛泽东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家无一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此类共产党人在关键时刻这种舍己为人,通力合作为了一个大家心目中共同的中亚国家,大无畏的精神令人感动。

在三河坝战役中,面对着十倍于己的敌兵,共产党毫无畏惧,一个个以舍身取义的精神,成功策应的掩护了主力部队的撤往,也正是因为有这份了这一份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才一步步的由弱小变力量强大强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例文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献礼影片,《建军大业》紧跟时代要求,揭示了一支正义之师、胜利之师的历史原力,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具有史诗般的宏阔主题和时代指向。

90年前的那段历史中,让千千万万热血青年甘愿为之献出生命的,是信仰。

信仰是抽象的,然而,在《建军大业》这部电影中,艺术家们把它具体化成让观者血脉贲张、感动落泪的细节、情绪、画面,让人久久回味。

看罢电影,那一个个激人奋进的战斗精彩画面,那一张张充满朝气和带着民族情怀的脸,那一句句让人心肠回荡无法自拔的话语,令人久久不能回到现实当中。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也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在中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碧血一腔染山河”的马本斋。

很多人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一场艰苦旧约的抗日战争,那么多人为之流血牺牲,不都是因为坚定的政治信仰。

在《建军大业》这部电影中,年轻的艺术家们将革命先辈年轻时期对革命事业的勇敢追求,对民族解放战争的毫不畏惧,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渝,这就是一种伟大的信仰,也正是这种信仰的支撑,才让南昌城头的那一枪响变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事业的冲锋号。

人不能没信仰,有了信仰,才有了奋斗的支持,有了精神的力量。

信仰是灵魂的支柱,没有信仰的灵魂,是毫无价值的。

同样,一个国家也需要信仰,有信仰才能进步和发展。

至于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就是带领13亿中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一个具有崇高信仰的执政党。

正是这永恒的、崇高的信仰,引领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终身!诸如《建军大业》中的革命先辈一样,他们为了我们党的事业,用血肉之躯向反动派们发起了顽强的攻击。

正是这崇高的信仰镌刻在他们的生命里,变成了性格、变成了骨血,经过了百炼变成了钢铁,铸就起中国革命的成里长城,汇聚成为一种坚不可催的伟大力量。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观看《建军大业》这部影片,是追忆革命先烈的过程,也是反思自己的过程。

影片中我们追忆到的是,时值二三十岁的伟人们为我们的祖国做了什么,反思的是二三十岁的自己又能够为这个国家、社会、为我们洪湖市人民检察院的开展做些什么?从建党到建军再到建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失败又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为我们现在的稳定而幸福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我们享受着革命胜利的果实,也要用心继承他们的精神和智慧。

看完这部影片后,内心很冲动,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四点体会:一是要坚决理想信念。

影片中为了谋求民族解放、和人们的幸福,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赴汤蹈火,为的就是共同的革命信仰、共同的政治信仰和共同的理想信仰。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也应该有我们的理想和信念,从大的方面说,我们要维护和开展这些历史成果;从小的方面说,要在各自的岗位做成行家里手,发光发亮,为实现我院“两个务必做到〞奋斗目标做出应有奉献。

二是要善于总结经验。

影片中,毛泽东、贺龙三十出头,周恩来、罗荣桓等人二十多岁,作为青年革命者的他们并没有操纵时局的政治经验,更没有把控权利的手腕和手段,他们从一次次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亲身经历的生死里悟出道理,最终得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的适合中国实际的伟大真理。

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会遇到挫折和瓶颈,我们要善于向领导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总结经验,改善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工作智慧。

三是要团结一切力量。

影片中工农红军的组建与会师就是一次各方面革命力量团结在一起的过程。

每一个会聚的眼神、每一次诚挚的握手,直到井冈山胜利的摇旗呐喊。

相反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动军阀工于心计、斤斤计较,各自盘算着自己在这场政治变局中的一己之私,必然会走向失败的深渊。

在我们工作中,虽然各有部门、岗位分工,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要想做出好成绩也必须有其他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支持,这样才能实现各自的工作目标,才能促进我们院的检察工作稳步前进。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三篇】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三篇】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三篇】电影观后感:《建军大业》建军大业》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拍摄的电影,也是“建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影片讲述了中国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发动起义的故事,以及随后的历史进程。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从演职人员到故事结构,影片的每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出色。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和现实的紧迫性。

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的战争场面非常震撼人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的艰辛和牺牲。

影片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让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燃情和感动。

在影院中观看影片时,当看到肆月十二日学生游行再到街头喋血,遍地横尸的场景时,不禁感到唏嘘。

影片中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例如叶挺手写“命令”,陈峰劝赵福生跟自己干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张国焘与周恩来等人开会的场景也非常精彩。

张国焘反对南昌起义,贺龙冲进来以后,谭平山提出了折中的办法,这样的情节处理非常出色。

周恩来去与朱德会面的场景也很有趣,黄志忠老师的表情非常可爱,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总的来说,《建军大业》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影片中的每个场景都处理得非常出色,让人们更加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性和现实的紧迫性。

三河坝战役是我最感动的一段,三天的战斗,三千人对三万人,真的非常激烈。

战火不断,伤亡惨重,江河被染成红色,土地也变了颜色。

黄志忠饰演的朱德、马天宇饰演的角色、白宇饰演的蔡晴川,他们每一个军礼都让人动容。

最后只剩下二百人,父子二人,子走父留;兄弟同军,弟去兄留。

这二百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

朱德对蔡晴川说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

”现在想起来还是会令人落泪。

最后三河坝的炮火声响起,蔡晴川按下引爆器的时候,朱德带领大家撤离时驻足敬礼,依旧会令人感动。

这二百人的断后,希望与牺牲,对于革命先烈来说是值得的,更展现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能够分享给大家。

前些日子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看完影片,我觉得对于出身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为什么要入党?我想是很多人都没有特别想清楚的一件事情,至少缺乏强烈的意愿和崇高的信念。

和平年代,入党的过程大致是按部就班,没有经历太多的考验和挫折。

可我们要认识到,当今虽不可能去经历生死的考验,但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考验,如八项规定的考验、守规矩讲纪律的考验、开拓创新的考验等,贴着“共产党员”的标签,就应当在行动上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

我想正是我们在入党过程中对党的发展历史的认知不够深刻,所以对党员身份的认识不够成熟,也就缺少了一些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和对党精神上的认同感。

我认为,对党在精神上认同就是要从思想上、理性上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认同党的纲领和章程,特别是了解党的历史,从而才有了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

如果缺少认同,表现在行为上,就是部分党员政治意识淡薄、党性观念淡薄、无担当精神,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前些日子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篇一前段时间,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为观看为庆祝建军90周年新上映电影《建军大业》,影片至始至终,场面宏大,不时的让人感动、震撼。

影片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八一南昌起义从胜利到失败再到井冈山会师的整个全过程。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学生游行被无情的射杀,切换不同的场景,并配以音乐,展现了不同党派之间斗争的激烈感。

对于战争场面的展示,也是十分震撼人心,影片用大量时间描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的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向旧藩台衙门、牛行车站、天主教堂等发起进攻,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5000余支,参加起义的三万余人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

为了掩护南昌起义后大部队的顺利南下转移,朱德率领教导团3000多人与国民党钱大钧两万余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拖延3天的任务完成后留,下100人,掩护其他人撤离,生死搏斗,最后为了争取时间而引爆炸弹,与敌军同归于尽,看的人热血沸腾。

《建军大业》不仅以宏大吸引观众,更以细节深深抓住观众的心灵。

影片中,毛泽东为了革命,离开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大孩子不停的喊“爸爸,爸爸”,杨开慧含泪说“别回头”,这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毛泽东多想再看一眼妻儿,可是为了中国革命,为了全中国受苦受难的民众,他还是义无反顾,眼含热泪离去。

毛泽东故意用湿淋淋的身子抱周恩来这个情节的设置很可爱,体现了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一名领导者,他还是一个如同邻家男孩一样调皮的年轻小伙子。

战友情,生离死别的落泪,对于对手的敬佩都让人感触颇深。

对死守南昌城的陈团长的敬礼对黄埔军校的人的厚葬。

等等细节的描述,既让人感到了真实,又不失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史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
今天八一建军节,单位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电影《建军大业》,130多分钟的影片,自己被深深地震撼了,被老一辈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这种不怕死的精神震撼了。

随着影片剧情的深入和英雄们的为国牺牲,自己更是流下了感动、激动的泪水。

很久没有完整的观看一部电影了,更没有观看类似题材的电影。

感动之余不禁为剧中人物的专业演出和导演的力作点赞。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在面临敌军3万人的尾追,朱德司令的3000人部队,在只剩800人的情况下。

要留200人断后以为让更多的人生存下去,紧急时刻,有那么多的战士争相留守,完全置生死于度外,完全是“死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万丈豪情,此刻的我就如同他们的亲人一般不舍和难过,剧情的感染力真的触动了我的灵魂。

回想现在的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抱怨工作环境和生活条的不是,还有什么资格不好好珍惜革命先辈在枪林弹雨中为我们打下的江山。

相比他们,我们真是太渺小、太普通、同时也是太幸福了。

震撼与感动之余,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正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现在,不需要我们冲锋陷阵,更不需要我们为国捐
躯,只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守好自己的一片天地,把个人角色的点发挥到、扩展到、进而影响到一个面,我想这才是实现我们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切实的、最接地气的做法。

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让我记忆犹新,对于每个重要历史人物的首次亮相,字幕均会出示其当时的年龄,这让我们看到了一大批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的励志故事。

想想他们20几岁,便有如此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正义。

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再看看自己年近40岁了,也未经历过什么样的大风大浪,反而让自己缺少了工作和生活的激情,正是他们给自己打了一针强针剂,让自己从沉睡和睡梦中走出来,冲刷掉身上的暮气和雾气,以激情四射的魅力和专注力投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贡献微薄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