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污水处理工艺总结汇总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汇总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汇总常见污水处理工艺汇总1.概述污水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工艺,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去除,达到农业灌溉、工业回用或者环境排放的标准要求。
本文将细分介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工艺。
2.初级处理工艺2.1 预处理预处理是将原始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固体悬浮物和沉积物去除,常见的方法包括机械筛、格栅和沉砂池。
2.2 沉淀沉淀是指利用重力或电解沉淀等方法,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颗粒沉降下来。
常见的沉淀方法有沉砂池、沉淀池和气浮池。
2.3 过滤过滤是利用过滤材料或过滤器将污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去除,常见的过滤方法有砂滤、活性炭过滤和超滤。
3.中级处理工艺3.1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以及通过植物吸收和固定无机物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质去除。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固定床法和植物人工湿地处理。
3.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发生沉淀、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去除污染物。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混凝、氧化和还原。
4.高级处理工艺4.1 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膜技术进行过滤和分离,将污水中的微小颗粒、有机物和溶解物去除,常见的膜分离方法有微滤、超滤和反渗透。
4.2 吸附吸附是利用材料的吸附性能,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部分无机物质吸附到材料表面,从而去除污染物。
常见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合成树脂和纳米材料。
4.3 氧化氧化是通过加入氧化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成无害物质,常见的氧化方法有臭氧氧化、高级氧化和紫外线氧化。
附件:________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________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2.常用化学药剂列表及用量3.示意图和实际操作照片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污水处理法:________国家对污水排放和处理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10种污水处理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可以有效地净化污水,保护水资源的质量。
目前,有许多种污水处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污水处理项目中。
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和化学处理工艺。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在污水中引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优点。
2. 曝气法曝气法是一种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将污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利用氧气促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该工艺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但能耗较高。
3.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一种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在无氧环境中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沼气和有机肥料。
该工艺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同时可回收能源。
4. 植物湿地法植物湿地法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
该工艺适用于低浓度有机物的处理,同时具有景观效果。
5.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物理处理工艺,通过将污水通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和颜色物质的吸附作用进行去除。
该工艺适用于有机物和颜色物质的去除,但活性炭的再生和更换成本较高。
6.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物理处理工艺,通过半透膜将污水中的溶质和悬浮物分离,实现水的净化。
该工艺适用于高浓度溶质和悬浮物的去除,但膜的维护和更换成本较高。
7. 混凝沉淀法混凝沉淀法是一种化学处理工艺,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将其去除。
该工艺适用于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去除,但产生的污泥处理需注意。
8. 氧化法氧化法是一种化学处理工艺,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该工艺适用于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但氧化剂的使用量和处理成本较高。
9.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化学处理工艺,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污水中的离子去除,实现水的软化和去除重金属等。
10种污水处理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它可以有效地净化污水,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工艺可以选择,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工艺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和效率。
下面将介绍10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其特点。
1. 生物降解工艺:生物降解工艺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一种工艺。
常见的生物降解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
这些工艺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2. 活性炭吸附工艺:活性炭吸附工艺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工艺具有吸附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的特点。
3. 混凝沉淀工艺:混凝沉淀工艺是利用化学药剂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将其分离。
常见的混凝剂有铝盐和铁盐等。
4. 气浮工艺:气浮工艺是利用气体在水中形成微小气泡,使悬浮物质附着在气泡上升到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气浮工艺适用于处理悬浮物质浓度较高的污水。
5. 膜分离工艺:膜分离工艺是利用不同孔径的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有超滤、微滤和逆渗透等。
膜分离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等。
6. 化学氧化工艺:化学氧化工艺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氧化剂有氯气、臭氧和高锰酸钾等。
7. 离子交换工艺:离子交换工艺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污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和交换。
离子交换工艺适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和硬度离子较高的污水。
8. 蒸发结晶工艺:蒸发结晶工艺是将污水中的水分通过蒸发浓缩,使溶解性固体物质结晶沉淀。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和盐类的污水。
9. 活性氧化工艺:活性氧化工艺是利用活性氧化剂对污水进行氧化处理。
常见的活性氧化剂有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等。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质和色度较高的污水。
10. 电化学处理工艺:电化学处理工艺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对污水进行处理。
通过电解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汇总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汇总常见污水处理工艺汇总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它通过将有机物质与污水中的微生物相结合,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该工艺的关键是活性污泥曝气搅拌,使微生物产生高效的降解能力。
2. 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它主要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废水。
该工艺主要依赖于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这些厌氧微生物能够在缺氧环境下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等产物。
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特殊膜材料进行分离和过滤的工艺。
该工艺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多种膜过滤技术。
通过膜分离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等。
4. 光催化法光催化法是一种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降解废水中有机物质的工艺。
光催化剂吸收光能后产生电子空穴对,这些电子空穴对可以与有机物质发生反应,将其分解为无机物质。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5.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和可溶性物质转化为沉淀物质的工艺。
该工艺主要涉及添加化学药剂,通过调节pH值和加入沉淀剂等方式,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沉淀,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6. 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吸附剂吸附到表面的工艺。
该工艺主要利用吸附剂的特殊结构和性质,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废水的净化目的。
7. 水解酸化法水解酸化法是一种将有机废水中的高分子有机物质通过水解和发酵分解为低分子有机物质的工艺。
该工艺主要利用水解和发酵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废水中的复杂有机物质转化为可生化降解的物质。
8.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剂将废水中的离子物质与固相材料进行交换的工艺。
该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溶解离子、重金属离子以及其他有害物质,达到废水的净化和回收的目的。
9. 高级氧化法高级氧化法是一种利用强氧化剂、光催化剂或其他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降解的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和化学处理工艺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在容器中培养活性污泥来分解有机物质。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活性污泥池,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会分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该工艺处理效果好,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水。
2.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一种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物质的处理工艺。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厌氧消化池,在无氧环境下,厌氧菌会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
3. 植物湿地法植物湿地法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植物湿地,湿地植物和微生物会吸收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
该工艺具有景观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
4.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物质的物理处理工艺。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池,活性炭会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质浓度较低、含重金属的污水。
5.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分离污水中的物质的物理处理工艺。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
该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和海水淡化等。
6. 氧化法氧化法是一种利用氧化剂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化学处理工艺。
常见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等。
该工艺可以高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质和色度等,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和高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
7.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污水中的离子的化学处理工艺。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选择性吸附离子的特点,可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硝酸盐等。
10种污水处理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可以有效净化水质,保护环境。
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有许多种方法可以被应用。
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物理处理工艺1.1 沉淀法:通过添加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然后进行分离。
1.2 过滤法:利用过滤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拦截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3 离心法:利用离心机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通过离心力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二、化学处理工艺2.1 氧化法:通过加入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2.2 中和法:利用中和剂将污水中的酸性或者碱性物质中和,使水质中的pH值达到合适的范围。
2.3 氧化还原法:通过调节氧化还原电位,使有机物被氧化降解,同时还原金属离子。
三、生物处理工艺3.1 厌氧处理: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气体。
3.2 好氧处理:通过通氧气,利用好氧细菌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3.3 生物滤池:利用生物膜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四、膜分离工艺4.1 超滤:通过超滤膜将污水中的大份子有机物和微生物截留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2 反渗透:通过反渗透膜将污水中的离子、微生物等物质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4.3 微滤:通过微滤膜将污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等截留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五、电化学处理工艺5.1 电解法:利用电解设备将污水中的离子物质分解成气体和沉淀物,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5.2 电渗析法:通过电场作用,将污水中的离子物质迁移至不同极板上,实现分离和净化。
5.3 电化学氧化法:利用电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总结:污水处理工艺种类繁多,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合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希翼本文介绍的10种污水处理工艺能为读者提供参考,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总结(全)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总结(全)一、二级处理阶段1、有机物去除工艺(1)生物膜法十八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其中,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成为去除重点。
1881年,法国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座生物反应器,也是第一座厌氧生物处理池—moris池诞生,拉开了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序幕。
1893年,第一座生物滤池在英国Wales投入使用,并迅速在欧洲北美等国家推广。
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标准的产生。
1912年,英国皇家污水处理委员会提出以BOD5来评价水质的污染程度。
(2)活性污泥法1914年,Arden和Lokett在英国化学工学会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活性污泥法的论文,并于同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市开创了世界上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试验厂。
两年后,美国正式建立了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
活性污泥法的诞生,奠定了未来100年间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
活性污泥法诞生之初,采用的是充-排式工艺,由于当时自动控制技术与设备条件相对落后,导致其操作繁琐,易于堵塞,与生物滤池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之后连续进水的推流式活性污泥法(CAs法)(如图1)出现后很快就将其取代,但由于推流式反应器中污泥耗氧速度沿池长是变化的,供氧速率难以与其配合,活性污泥法又面临局部供氧不足的难题。
1936年提出的渐曝气活性污泥法(TAAs)和1942年提出的阶段曝气法(SFAS),分别从曝气方式及进水方式上改善了供氧平衡。
1950年,美国的麦金尼提出了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该方法通过改变活性污泥微生物群的生存方式,使其适应曝气池中因基质浓度的梯度变化,有效解决了污泥膨胀的问题。
随着在实际生产生的广泛应用和技术上的不断革新改进,20世纪40-60年代,活性污泥法逐渐取代了生物膜法,成为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
1921年,活性污泥法传播到中国,中国建设了第一座污水处理厂—上海北区污水处理厂。
1926年及1927年又分别建设了上海东区及西区污水厂,当时3座水厂的日处理量共为3.55万吨。
10种污水处理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工艺和技术的应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以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以下是10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其特点: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工艺,通过添加活性污泥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该工艺适用于有机物质浓度较高的废水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2.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工艺。
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用作能源,同时还能减少废水中的有机负荷。
该工艺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如食品加工废水和农业废水。
3. 植物湿地:植物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处理废水的工艺。
废水通过植物根系和湿地介质,被植物吸收和分解,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植物湿地工艺具有低能耗、低成本和良好的景观效果等优点,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和景观水体净化。
4.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的工艺。
活性炭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异味物质和重金属等。
该工艺适用于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难以生物降解的情况。
5.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利用特殊膜材料对废水进行分离和过滤的工艺。
膜分离可以根据分离机制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不同类型。
膜分离工艺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废水中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的分离。
6. 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污染物沉淀下来的工艺。
通过添加适当的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重金属等发生沉淀反应,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该工艺适用于废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情况。
7. 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利用气泡的浮力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浮起的工艺。
通过加入气泡,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浮团,从而实现废水的分离和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
氧化沟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连续循环完全混 合工艺,是用延时曝气法处理废水的一种环形渠道,平面多为椭圆形, 总长可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以上。在沟渠内安装与渠宽等长的机械 式表面曝气装置,常用的有转刷和叶轮等。曝气装置一方面对沟渠中 的污水进行充氧,一方面推动污水作旋转流动。氧化沟多用于处理中、 小流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以间歇运转,也可以连续运转。
AB法的工艺流程如图(废水通过格栅和沉砂池后进入A段)
1、AB工艺的特点 (1)不设初沉池,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A段。A段是AB工艺的主体,对整 个工艺起关键作用。在连续工作的A段曝气池中,由外界不断地接种具有很强 繁殖能力和抗环境变化能力的短世代原核微生物,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新 陈代谢很快,能较迅速地克服出现的失活和不可逆转的损害作用,大大提高 处理工艺的稳定性。 (2)A段和B段各自拥有自己独立的回流系统,这样两段分开,有各自独特的微 生物群体,处理效果稳定。A段的微生物特性使吸附池的活性污泥表现为: ---有较强的絮凝、吸附和降解有机物的能力。 ---COD有较高的降解度,使之降解为易生化处理的BOD物质。 ---适应性强,耐进水水量、水质、pH等的变化,有抗冲击负荷的 能力。
2、氧化沟工艺的特点 (1)氧化沟的沟渠长度较大,污水在氧化沟内停留的时间长,污水的 混合效果好。可以不没初沉池,有机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达到好氧稳 定的程度; (2)氧化沟的曝气装置具有两个功能:供氧并推动水流以一定的流速循 环流动。污泥的BOD负荷低,同延时曝气法。对水质和水量的变动有 较强的适应性; (3)污泥龄长,有利于硝化菌的繁殖,在氧化沟内可产生硝化反应;污 泥产率低,且多已达到稳定的程度,不需要再进行硝化处理,可直接 进行浓缩脱水。 (4)如采用一体式氧化沟,可不单独设二次沉淀池,使氧化沟与二沉 池合建。中间的沟渠连续作为曝气池,两侧的沟渠交替作为曝气池和 二次沉淀池,污泥自动回流,节省了二沉池与污泥回流系统的费用。
3、我国较常采用的氧化沟系统 我国较常采用并应用较好的氧化沟系统有: (1)多沟串联氧化沟系统,如广西省桂林东区污水处理厂的4廊道氧化 沟系统,日处理能力4万立万米。 每组沟渠内安装一台表面曝气器,靠近曝气器的下游为富氧区,上游 为低氧区,外环可能成为缺氧区。 (2)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一体式氧化沟),如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引 进丹麦的三沟氧化沟系统,日处埋能力6.6万立万米。 污水顺序从三沟进入,两侧边沟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转刷有时 高速充氧,有时低速搅拌不充氧,有时停机沉淀,池中污水交替处于 好氧和缺氧状态。 氧化沟工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格栅和曝气沉沙池组成的预处理部分、 氧化沟生物处理部分和污泥脱水部份。
二、MBR工艺举例 以MBR去除NH3-N的工艺流程为例
工艺简介 NH3-N的去除是本项目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三、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领域 1.医院、写字楼、居民住宅小区、城市小区、宾馆、饭店、机场、车
站、大型公建、洗浴等行业的水处理; 2.各种工业废水如食品、发酵、畜牧场、印染制造业、农药、纺织、印染、 炼油、建筑化工等行业的高浓度废水处理; 3.出水用途广泛,可用于洗车、冲厕、绿化、空调补水、景观、消防等,还 可回用于一些工业用水. 四、膜生物反应器生活污水处理的特点 1.处理工艺更简单,体积小,省掉了传统工艺中的初沉池,而且曝气池与二 沉池合二为一,并取代了三极处理的全部设施,节约土建投资; 2.出水水质好,可达到国家建设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 3.工作压力小,节省能源; 4.膜组件的使用寿命可长达3年左右,组件的清洗、更换更加方便; 5.控制方便,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的程度高 6.水力停留时间短,污泥停留时间长; 7.微生物浓度比传统活性污泥法提高2-3倍以上,生化效率高,剩余污泥少, 排泥周期长; 8.可处理NH-N浓度较高的废水.
第三章 AB法污水处理工艺
AB 法废水处理工艺是吸附---生物降解 (Adsorption Biodegradation)工艺的简称,由德国亚探大学Bohnke教授于七十年 代开创的,从八十年代开始用于生产实践。AB法系在传统两级活性污 泥法和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开发的,属超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AB法工艺原理主要是充分利用微生物种群的特性,为其创造适宜的环 境,使不同微生物群得到良好的繁殖、生长,通过生物化学作用使污 水得到净化。
Carrousel氧化沟的表面曝气机单机功率大,其水深可达5m以上, 使氧化沟面积减少土建费用降低。由于曝气机功率大,使得氧的转移 效率大大提高,平均传氧效率至少达到达2.1Kg/Kw.h。因此这种氧化 沟具有极强的混合搅拌耐冲击能力。当有机负荷较低时,可以停止某 些气器运行,以节约能耗。
立环式氧化沟
1.氧化沟工艺举例 氧化沟根据其构造和运行特征,并根据发明者和专利分为不同类
型。 以 Carrousel(卡鲁塞尔)式氧化沟(荷兰DHV公司开发)为例
1——出水堰 ;2——曝气器 图1 卡鲁塞尔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沟
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流程简介
由上图可知,这是一个多沟串联系统,进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后沿 箭头方向在沟内作不停的循环流动。Carrousel氧化沟采用垂直安装 的低速表面曝气器,每组沟渠安装一个,均安装在同一端,因此形成 了靠近曝气器下游的富氧区和曝气器上游以及外环的缺氧区,这不仅 有利于生物凝聚,还使活性污泥易于沉淀。BOD5去除率可达95~99%, 脱氮效率约90%,除磷效率约为50%。
第一章 MBR工艺
一、原理 生物反应器(MBR)的本质及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工艺)是现代
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它利用膜分 离装置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有效截留,替代二沉池, 使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生物量)大大提高;实现水力停留时间 (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分别控制,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质截 留在反应池中不断反应、降解。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 大大提高了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率,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具有生化 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好且稳定、占地面积小、排泥周期长、 易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是目前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水回用处理等领 域最有前途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