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听评课记录

《梅花魂》听评课记录

《梅花魂》是一篇图读文章。思想品德要求是: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知识要求是:认识“撩、眷”两个字。能力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是:理解外祖父在爱着梅花中寄托的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们听了刘产丽老师的课后,语文组教师集中评课,大家对刘老师上的这堂课赞不绝口,是一堂出色的公开课。大家对这堂课好的方面作出肯定,同时也指出一些不足之处。现汇集老师们的评课意见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

刘老师教学严谨、认真,功底较深,她所教的《梅花魂》一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她首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围绕梅花写了外公哪几件事情。)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汇报,学习情况,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在爱梅花中寄托的爱国的思想感情。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梅花的品格是什么?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从而进一步明确课题“梅花魂”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气氛活跃

刘老师教学稳重,语言亲切,善于与学生沟通,教方法灵活灵运用,教学气氛相当活跃。王老师订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她相信学生,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大胆疑,大胆答问,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而学生思维敏捷,课堂活跃。

三、读写结合。

在这课教学中,“读”是“写”的铺垫,刘老师对文本的“读”法设计真可谓是层层深入,学生步步得法。在教学初始,让学生读通语段,感知内容;接着让学生品词析句,先品梅花的句子,再悟写有气节的人的句子,然后感悟梅花和有气节的人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读句中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在交流中体会梅花的精神,在体会文意中逐渐得法——借物喻人的方法。最后的小练笔达到读写结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这节课上的很成功,但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评价的及时性,还有问题需更明确等。当然,瑕不掩瑜,希望大家能借鉴学习。

梅花魂教案(精选多篇)

梅花魂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梅花魂教案梅花魂(鄂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韩亚莉小教一班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相关诗词 2、学会撩乱、眷恋、玷污、血色的读音和颇负盛名、葬身异国、文坛、气节意思 3、理解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包括的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 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4、理解《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二、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字词读音与意思 2、积累有关梅花的诗句 三、课前导入 1、现在又到了梅花开放的季节,同学们知道哪些关 于梅花的诗词,试着朗诵或者背诵出来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陆游《卜算子·咏梅》、王安石《梅花》等等

2、引出学习有关梅花的文章,并检查预习情况,包括重点字词的读音与意义,板书课题<梅花魂> 点同学读撩乱、眷恋、玷污、血色,解释颇负盛名、葬身异国、文坛、气节 四、课文理解 1、再打开课文,迅速浏览课文,找找文章讲了哪几件事,可以分小组讨论生答:(1)、外祖父读思念家乡的诗会落泪(2)、外祖父训斥“我”不该弄脏墨梅图 (3)、外祖父打算送我回祖国(4)、外祖父赠送墨梅图(5)、外祖父赠送梅华娟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的时候是现在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 3、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已经离开了祖国,那她是几岁离开的?我5岁那年??、我很小的时候 4、这说明对外祖父的记忆的很小的时候,作者只是记住了外祖父的一些事,并记录了下来,但是她还是有许许多多的疑问,都是哪些疑问呢? “外公哭了,外公哭了”。你还小,不懂呢??、外公问什么对其他的古玩不甚在意,却训斥我弄脏了墨梅图,更不懂为什么后来又把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也不懂外祖父为什么非要把我送回去??、为什么老人一下子衰老许多?? 5、那么一个小小的孩童怎么能明白一个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的心呢?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长大了,长大了的她读懂了吗?怎样看出来他读懂了多少年过去了?? 6、再把这一段读一遍。他读懂了,他明白了,可是

《梅花魂》评课

《梅花魂》评课 讲一节课难,讲一节好课更难。能讲课的老师都是好老师,但为什么敢站出来讲课的老师不多。一是准备一节课的过程艰难,研读教材,准备材料,制作课件,编制导学教学案等。观摩课和常态课就是不一样。第二,不论呈现的过程怎么样,总会有不同的声音。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听课者总喜欢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各种观摩课,公开课,批评的声音更多一些。所以,能站出来讲课有一些难度,要有十足的勇气来面对各种不同的声音。 今天,刘老师能站出来为大家展示她的课堂教学成果,是一种勇气,一种自信,更是学校对她教学改革的肯定。有人说:自信最美丽。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自信的刘老师在课堂的精彩表现,她的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引发了学生的激情洋溢,妙语连珠。感谢刘老师带给我们这样一节精彩的课堂,带给我们愉悦的享受。 就刘老师这节课,我说三个问题。 一是导学案的使用问题。一直以来,大家都感觉导学案成了累赘,成了工作的沉重负担。的确,从量上来看,课后有两本练习册,课前又多了导学案,总是有添加的无尽的作业。但是,我们换一种方式来想,既然必须要做,和别人一样花时间花精力,我们为什么不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呢。这节课,刘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她告诉我们,导学案是我们的工具,我们利用它来学习,而不是受它的控制,被它所牵,被它所累,课上不是忙着对答案。教学中,我们还是按照以往的思路,用到哪方面的内容就进行穿插。比如开始的认读词语,后来的有气节的人物故事等,都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穿插。导学案只是一张预习纸,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的,课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使用。 第二,在新课改形式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怎么体现语文味。很多老师忙于订正导学案,课文不读了,词句不分析感悟了,字不写了,语文不像语文了。刘老师抓了三处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深入体会,并且三处都有侧重点,第一处诗句重在引导朗读,第二处外祖父发怒的地方重在词句的感悟,第三处梅花精神的句子重在理解三个层次,让学生学习从整体上把握语言文字。这节课的最大亮点,学生能在老师引导下,积极地深入到语言文字中进行独立思考。有老师的引导,点

公开课《梅花魂》听课评课稿2021

公开课《梅花魂》听课评课稿2021 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有幸聆听了刘轩老师的《梅花魂》,感受颇深,获益不少。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一、教学活动中注重了"溶情"。 新世纪的刘老师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刘佳境。在课堂上,刘老师注重了让孩子感到刘老师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

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刘老师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刘老师知识。这是学好刘老师的前提。 因此,课堂上刘老师用充满激情、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对外祖父读诗流泪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了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 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这节课中,刘老师让学生把外祖父的情感变成了学生自己的情感,把作者的.语言变成

自己的语言,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刘内容,也把刘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拉近了学生与刘本的距离,让学生走进了外祖父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了外祖父的深深思乡情、爱国意。 三、评价给了学生动力。 “不错、好极了、真了不起、”这些都是鼓励性语言,学生一听就懂,然而鼓励的评价过于单一,模式化,学生更希望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在教学中,刘老师那恰如其分的评价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刘老师的评价中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找到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了有效的学习。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琐碎之言,权当抛砖引玉,如有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梅花魂》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梅花魂》观评课记录及教 学反思 张老师: 李老师的课堂从学会方法、运用方法再到强化方法,教学环节层层深入,教学目标水到渠成。课堂中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为孩子的表达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间,拓展阅读材料选择与文本高度契合,既精准又具有时代精神,这一切教学目标的实现可谓是“润物细无声”。教师在学生与文本间灵活自如穿梭的驾驭能力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一点建议就是课堂上学生的齐读转换成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更好。 赵老师评课: 在李老师执教的《梅花魂》这一课上,我看到了为人师,最淳朴、最真的模样。面对些许紧张的孩子们,她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用以往学过的阅读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课堂最后,由梅花引出了《武汉二月“梅花魂”》,在孩子们的静静的阅读中,又在孩子们口中的“白衣天使”“志愿者”等声音此起彼伏中,学生们的爱国之情油然而发。也许《梅花魂》这篇课文所描述的年代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有些年代感,在理解上有所欠缺。但是一篇拓展阅读,让孩子们瞬间打开了思路,也终于理解了文中外祖父对祖国的感情,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我想,所谓好课,成功的课,不在于用了多少

技巧,也不在与教师讲解的多么透彻精彩,而在于,是否是从学生出发,静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们的成长。 孙老师观评课: 在上课之初,李老师带领同学们共同分享关于梅花的古诗,既创设了一种古风古韵的学习氛围,同时让学生在诗中深切地去体会梅花的含义,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习情绪迅速地拉入到课堂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下一步的课堂学习集中了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更注重学生的自我体会以及阅读方法的运用。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老师的课堂让“教”学生变成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感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抓住关键词来总结课文的主体内容,并让学生作为主人公,设身处地地体会情感,感受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对祖国的眷恋。略读课文不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去分析文章,而是要求学生学会取舍内容,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迁移,真正将领悟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和写作当中去。 张老师评课: 李老师的课堂展示,让我看到了语文课堂应该有的本色,那文本意识、问题意识、习惯意识、朗读意识、积累意识的践行,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现在的语文教学

梅花魂评课稿

《梅花魂》评课稿 高段语文组组长马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一堂扎实、朴实、真实的课——《梅花魂》。本文是归国华侨陈慧瑛所作,作者借物抒情,全文采用倒叙的写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在这堂课中,教学目标明确、过程清晰、重点突出、诱导得法、教学轻松、学生活跃、语言得当。板书精炼、效果良好。我个人觉得以下几点做得特别好: 1、自主阅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课文通过哪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3、结合课外阅读,通过品读分析第13、14自然段,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在这一次的观课中,我主要注重观察学习目标目标的达成度。语文新课标提倡大阅读、大语文课堂,注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美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这堂课中马老师着重进行了结合课外阅读品读分析重点段落的设计,让学生结合句中重点词语、结合课外阅读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从大声朗读到默读、指名读、齐读,在一句句结合重点词感悟读,引读等每次读都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那就是老师抓住这五件事让学生逐步体会梅花的“魂”。就这样在读中,在不经意间,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自然而然的就感悟出了梅花“魂”的含义。 总而言之,这是一堂扎实、朴实、真实的课,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当然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感谢马老师给了我们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梅花魂听课记录及点评

梅花魂听课记录及点评 梅花魂是一位备受赞誉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讲座以其独特的思维 方式和深入的见解而闻名。在我最近一次参加梅花魂的听课中,我深受启 发和感动。以下是我对这次听课的记录和点评。 梅花魂的讲座题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他首先引用了文学巨匠海明 威的一句话:"一个人真正的财富就是时间,以及用这个时间摆脱生活中 无关紧要的事物的能力。"通过这句话,梅花魂引出了深思:人的一生是 否仅仅只是为了追逐物质的欲望? 他强调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说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的。个体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而社会也需要个体的贡献来发展和进步。这 个观点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梅花魂接着探讨了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他认为个人的幸福感和成 就感来自于对他人的贡献和帮助。当我们能为他人做些什么,帮助他们实 现他们的梦想时,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和意义。这个观点对我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付出更多,为他人带来积 极的改变。 在课程的最后,梅花魂还分享了一些实践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方法。他 提到了自我反思和慈善行为。通过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我们能 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及时做出调整。而慈善行为则是通过帮 助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些方法实践起来都很简单,但却能给 人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总的来说,这次听课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发。梅花魂用他独特 的观点和见解,让我明白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我相信,只有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为他人带 来积极的改变,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我会牢记这次听 课的启示,并努力在我的生活中付出更多,为他人做出贡献。

小学语文评课《梅花魂》评课稿(优秀3篇)

小学语文评课《梅花魂》评课稿(优秀3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小学语文评课《梅花魂》评课稿(优秀3篇)本周是五年级的杨絮惠老师的示范课。我们年级组的老师们就以杨老师的这堂课写了评析稿,我觉得老师们都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都是优秀的。例如: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小学语文评课《梅花魂》评课稿(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评课稿篇一 《泉城》是四年级上册的第九课。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

梅花魂评课稿

满腔激情,打造“有温度”的课堂 《梅花魂》第二课时评课稿 讲课教师:尚玲评课教师:杨先英 《梅花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牵魂绕的地方。编写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位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章讲的是“我”的外祖父是一位华侨老人,他十分喜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的交给我,让我好好保存的往事。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赞美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之情。本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五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五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了外祖父的爱国心。 本课的重点是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写爱梅花,是因为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因此,课文中写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对小学生来讲,本课的难点较多:1、是对第二自然段中外祖父读的一些古诗词

《梅花魂》课堂实录【5篇】

《梅花魂》课堂实录【5篇】 梅花魂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5篇《梅花魂》课堂实录,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梅花魂》教学实录篇一之一 前川二小李智利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物图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

小学语文评课《梅花魂》评课稿【优秀5篇】

小学语文评课《梅花魂》评课稿【优秀5篇】 篇一:语文老师评课评语篇一 1、上课时你专注的神情,作业时你工整的字迹,休息时你安静的举止,都给老师留下了美妙而深刻的印象。老师知道你是一个擅长把握今日的孩子,你的成果证明你的每一步都是扎实的。愿你不懈努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老师期盼着你更大的进步! 2、你是一个感情丰富、聪慧可爱的孩子。你能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吗?你能多用点心去钻研学习问题吗?你能把不懂的问题通过问老师弄懂吗?其实这些你只须要加以留意就行。“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努力了,你就肯定有所收获。老师希望你加把劲,不要再懒散,坚持不懈,这样你就会更加精彩! 3、你有一双光明、睿智的眼睛,里面装着几分灵气、几分聪颖,过人的反应实力,优秀的成果使你在同学当中脱颖而出;你有一双灵活的小手,你的作业越写越美丽,干净、整齐、美观;你有一颗金子般纯净的心灵,热心帮助别人,关切集体荣誉,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老师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你性格内向,不善多言,学习尚仔细,作业能按时完成,考试时能做到仔细、细心、正确,不过,你的写字姿态可不

正确啊,老师很想看到你正确的写字姿态正确了,字也会写得很美丽,你说是吗?不信,你试试看,老师还发觉你说话的声音太低了,要是你的说话声能高一点,那多好啊!再说,你做的纸工还没有同学好,希望你今后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每堂早读课上,老师都能听到你朗朗的读书声,每次作业你是那么仔细,每堂课上,你听得那么用心,发言特别主动,平常你很会整理学习用品,你真是一个有礼貌、讲卫生、爱学习的好孩子。 6、你是一个特殊懂事、特殊努力的孩子,踏实刻苦是你的学风,热忱开朗、乐于助人、关切集体是你的本性。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欣慰。学习上你也能胜不骄败不馁。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各个方面有更佳的表现! 7、你是一个聪慧、勤奋、善解人意、上进心很强的姑娘,你在全班同学和老师心目中树立了优秀小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的形象,同学们都静默地把你作为榜样。你上课用心听讲、仔细完成作业;你团结同学,待人有礼貌,恳切。老师布置的事情,你能静默地记在心里,主动去做,从来不用老师操劳。老师想,假如你能主动与同学们交往,在家虚心听取妈妈的教育那么你将更加精彩,更加完备! 8、你是一个讨人喜爱的男孩。上课有时时也能听到你精彩

教学反思范文15篇

教学反思范文15篇 教学反思范文1 《梅花魂》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从而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学习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虽然以前我上过这篇课文,但以前是略读课文,简单了解课文大意和中心就可以了。作为精读课文,我觉得很难上。因为文本的中心和我们的孩子之间的生活、心理距离比较远,我们孩子的阅读还不能达到那种深度。 上之前的反复琢磨、推敲,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将语言训练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如何让孩子们感悟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等。最后,在心中终于定下教学板块:回忆外祖父的事——体验外祖父是如何爱梅花——感悟外祖父为什么那么爱梅花——领会外祖父的爱国之心。大致按这个思路上下来,教学思路还比较清楚。教学伊始,我让学生在欣赏完梅花的.图片后,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写梅花的诗词,然后教师出示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花》,让学生吟咏,在吟咏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在第三个环节中主要落实了以下几个要点: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外祖父为什么喜欢梅花?找找描写梅花精神的句子。 如何领会外祖父的爱国之心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的提问中落实的。快结束时,请大家找找,童年时代的我对外祖父的哪些表现不懂。 生:我不懂外祖父为什么念诗会哭? 生:想念家乡。 生:想念祖国。 生:我不懂外祖父为什么会那么生气? 生:梅花就是他心中的祖国,是不能玷污的。 生:我不懂外祖父会呜呜大哭? 生:因为他也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可是没有。 生:我不懂外祖父为什么要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

梅花魂听评课记录

梅花魂听评课记录 第一篇:梅花魂听评课记录 《梅花魂》听评课记录 《梅花魂》是一篇图读文章。思想品德要求是: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知识要求是:认识“撩、眷”两个字。能力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是:理解外祖父在爱着梅花中寄托的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们听了刘产丽老师的课后,语文组教师集中评课,大家对刘老师上的这堂课赞不绝口,是一堂出色的公开课。大家对这堂课好的方面作出肯定,同时也指出一些不足之处。现汇集老师们的评课意见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 刘老师教学严谨、认真,功底较深,她所教的《梅花魂》一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她首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围绕梅花写了外公哪几件事情。)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汇报,学习情况,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在爱梅花中寄托的爱国的思想感情。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梅花的品格是什么?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

梅花手绢给“我”?从而进一步明确课题“梅花魂”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气氛活跃 刘老师教学稳重,语言亲切,善于与学生沟通,教方法灵活灵运用,教学气氛相当活跃。王老师订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她相信学生,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大胆疑,大胆答问,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而学生思维敏捷,课堂活跃。 三、读写结合。 在这课教学中,“读”是“写”的铺垫,刘老师对文本的“读”法设计真可谓是层层深入,学生步步得法。在教学初始,让学生读通语段,感知内容;接着让学生品词析句,先品梅花的句子,再悟写有气节的人的句子,然后感悟梅花和有气节的人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读句中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在交流中体会梅花的精神,在体会文意中逐渐得法——借物喻人的方法。最后的小练笔达到读写结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这节课上的很成功,但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评价的及时性,还有问题需更明确等。当然,瑕不掩瑜,希望大家能借鉴学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