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合集下载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雏鸡的饲养管理是确保雏鸡生长发育的关键,对于养殖户来说,掌握雏鸡养殖技术的要点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雏鸡养殖管理的一些要点:1.饲养环境的准备:雏鸡需要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8-3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养殖场的地面要平整,保持清洁,避免积水和污染。

2.合理的饮水和饲料供给:雏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和适量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饲料应该具有适当的营养成分,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定期的饮水和饲料管理:要定时给雏鸡补充饮水和饲料,确保其充分摄取养分。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饮水量的增加,预防脱水。

4.饲养密度的控制:雏鸡的饲养密度要合理控制,不宜过密。

过密的饲养环境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5.疫病预防与控制:雏鸡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养殖户要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并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6.温度的调控: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出生的前几周,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

因此,养殖户要根据雏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控养殖场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

7.饲养环境的监测与改善:每天要对饲养环境进行监测,检查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因素,及时调整和改善。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等,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8.合理的育雏管理:在育雏期间,要进行合理的育雏管理。

雏鸡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地进行喂养,避免雏鸡之间争抢食物,造成伤害或食物浪费。

总之,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的准备、合理的饮水和饲料供给、定期的饮水和饲料管理、饲养密度的控制、疫病预防与控制、温度的调控、饲养环境的监测与改善以及合理的育雏管理。

只有在科学的管理下,才能确保雏鸡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食用的禽类是否健康,不仅仅是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许多家禽养殖场开始注重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旨在帮助家禽养殖场提高自己的养殖水平以及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的鸡肉产品。

一. 饲料雏鸡的饲料应该要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

适当的饲养量可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雏鸡头两个月以后才能够进食颗粒饲料,初期应该以软性饲料为主。

在饲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鸡的饮食,防止发胖。

此外,应该注意食料的清洁,避免因为不洁的食料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 水源水是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足够的水源可以保证雏鸡的新陈代谢,促进肉体发育。

一般情况下,水源应该要保持清洁干净,并加入一定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有益于雏鸡的健康成长。

三. 温度温度是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保持养殖间温度在摄氏32度到38度之间是比较适合的,特别是在发育期,温度要求更高。

温度过低会导致雏鸡体温下降,影响生长发育,温度过高则会使雏鸡感到过度疲惫,影响食欲,生病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四.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雏鸡健康成长的前提,养殖场地应该经常清洁,消毒灭菌。

应该保持足够的通风,并避免养殖物及废料的堆积。

特别要注意潮湿和污染,这些都是产生疾病的因素之一。

五. 定期体检雏鸡的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病情,从而采取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最好是每月定期进行一次体检,并且配备药箱来应对疾病的发生。

及早发现病情可以控制疾病的蔓延,减轻病鸡的痛苦,有利于保障后期的禽类健康成长。

总之,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非常重要。

养殖户要关注雏鸡的饲料和水源,保证温度和环境卫生。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配备药箱来应对疾病。

以上几点都可以帮助你提高养殖技术和产品质量,打造健康的家禽养殖场。

育雏鸡饲养方法

育雏鸡饲养方法

育雏鸡饲养方法育雏鸡饲养方法育雏是养鸡中的关键环节,要想育好雏鸡,首先要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育雏鸡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育雏鸡饲养方法1、满足鸡的生活条件:(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幼雏在10日龄之前体温较成年鸡低3℃左右,10日龄以后才逐渐接近成年鸡体温(成年鸡体温40.5-42℃),再加上雏鸡绒毛稀短,抗寒能力差,故需依靠人为给予适宜的环境温度方能维持鸡正常的生命活动。

育雏的适宜温度为:第一周32-35℃,以后每周下降1-3℃,4周以后开始逐步脱离高温,以后温度以保持在25℃左右为最好。

保温操作时要根据鸡的行为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当。

温度适宜时鸡群均匀地散开,安静休息;如果雏鸡疲倦,远离热源,张口喘气,勤喝水,羽毛发干则表明温度过高;如果雏鸡紧靠热源拥挤打堆,并“吱吱”鸣叫则表明温度低或有贼风进入。

(2)湿度:雏鸡出壳时孵化器内的湿度为70%,所以育雏室内的湿度也应接近此湿度,适宜的湿度为:10日龄前60-70%。

四周龄后,室内湿度为55-60%,最高不超过75%,最低不低于40%。

但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排粪量的增多,易引起潮湿,此时还应防潮。

鸡体对温度的感觉与湿度有关,夏季越湿越热,冬季则越湿越冷。

(3)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及尘埃密度,补充新鲜空气,保持舍内气流速度,并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以人进入鸡舍内眼鼻不受刺激为宜。

育雏阶段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的关系,具体做法是先提高舍内温度再稍稍开窗通风片刻,等舍内温度降到要求范围以下时即关闭门窗,如此反复通风数次,即可达到目的。

(4)密度:不同日龄的雏鸡饲养密度也各不相同,应给予雏鸡合理的空间令其自由活动。

1-30日,地面或网上平养,30±1只/m2,多层笼养46-60只/m2,31-60日,地面或网上平养15±1只/m2,阶梯式笼25-30只/m2, 61-100日,地面或网上平养8±1只/m2,阶梯式笼12-15只/m2。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育雏鸡前需要准备什么?雏鸡养殖工作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着后期的生长趋势。

育雏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育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
1.育雏舍试温、升温
雏鸡进育雏舍之前,要先给育雏舍升温,三天前开始就可以,温度如果保持不好,就会很影响雏鸡的生长,而且如果雏鸡已经入舍,后期调温其实就比较被动了。

雏鸡第一周温度要求达到32度—34度,第二周温度要求达到30度—32度,以后每周降温不超过3度,4周后20度即可。

2.育雏舍准备
进雏前彻底冲洗,消毒育雏室及育雏笼、料盘、食槽、饮水器等。

将育雏的所有设备和设施安装摆放到位,并调试好。

然后进行熏蒸消毒,消毒时首先将门窗封闭,然后每立方米空间用强效熏蒸消毒王,密闭熏蒸24-48小时,熏蒸完毕后开窗通风12小时以上,封闭待用。

3.准备饲料、药品
准备好5天的雏鸡专用料,要求是大厂家信誉好的雏鸡料。

雏鸡开口药,开口乐宜用一些抗菌广谱、对肝肾器官无损害的预防疾病的药物。

4.光照
育雏室第一周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用强光可防各种恶癖,每
15平方米舍用40瓦灯泡离地约2米高,第二周逐渐减至19小时,换25瓦灯,第三周起可用自然光。

5.疫病防治
小鸡出壳后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两周内的小鸡用药物预防鸡白痢、球虫病。

以上就是雏鸡的管理工作重点,也欢迎大家继续补充,育雏鸡管理的好,后期的鸡品质才更高。

关于育雏鸡管理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百度文库其他农业内容。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的饲养管理导言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家禽养殖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鸡是家禽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而对雏鸡饲养管理,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以雏鸡的生长生理特点为基础,从环境的选择和布置、饮食的配制和管理、疾病的防治等方面来详细阐述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 环境管理在饲养中,我们应该可以给予雏鸡一个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协调,以促进雏鸡的健康成长。

最好的温度为(25-30)℃,湿度控制在60%以上,光照控制在12-16小时。

1.走动空间在为雏鸡选择饲养场地时,必须注意给予它们一个足够的走动空间。

根据冬、春、夏、秋的季节变化,雏鸡对温度和湿度都有较高的偏好要求,在布置饲养环境时,需要选择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确保鸡群的健康生长。

2. 保持空气流通在雏鸡生长的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存和生长。

为了保持饲养环境的空气质量,首先就要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排除污浊气体和异味,确保环境的清新透气。

3. 防水防潮在饲养小鸡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潮湿的情况,因此必须对饲养环境进行防水和防潮,以免雏鸡遭受发病的威胁。

二. 饮食管理1. 饮水管理鸡是水的依赖动物,喜欢在干燥环境下生活。

因此,在雏鸡饲养中,合理的饮水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雏鸡的成长。

饮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 结合温度来调整饮水量,保证雏鸡喝够水。

b. 在饮水中添加饮水药剂,可以预防病害。

c. 饮水器要经常清理,保证水质干净没有污染。

2. 饲料管理雏鸡饲料的配制和管理不仅是获得高产高效的鸡群关键,也是防止病害爆发的关键因素。

a. 饲料的配制和管理:作为家禽养殖业者,想要获得好的养殖效果,就必须掌握配制和管理饲料的技能。

在饲料的配制和管理方面,养殖业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配制饲料:在饲养过程中,为了满足雏鸡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养殖业者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需要,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并将其分阶段喂养。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能有效地提高雏鸡成活率。

温度是否合适不但要看温度计,还要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

2、饮水:育雏期间要严防止断水、缺水,做到饮水器不断水,随时自由饮用。

一般1~2周龄内的雏鸡,要求水温与室温相近,可用凉水预温来解决。

3、开食:开食一般不能晚于36h。

雏鸡喂料应该喂给新鲜全价配合饲料,因为全价配合饲料可提供能量、蛋白质、矿物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需要,并根据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营养需要配方,可加快鸡的生长发育。

4、通风换气:一方面雏鸡代谢旺盛,呼吸快,鸡群密集,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另一方面育雏室内粪便及潮湿垫草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气,使室内空气不断受到污染。

5、光照:一方面是光照太强会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使鸡群受到损失;另一方面是每天光照时间过长,会促进小母鸡性成熟,使小母鸡过早开产。

早开产会影响土鸡产蛋小,降低产蛋的连续性,继而影响全年产蛋量。

(责任发布:王芙蓉)
- 1 -。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1. 鸡舍:确保鸡舍干燥、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定期清理鸡舍,及时更换鸡舍内的垫料。

2. 饲料: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以满足雏鸡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饮水: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每天保持水缸或水槽的清洁,并定时更换水。

确保雏鸡随时有足够的饮水。

4.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调节鸡舍的温度。

雏鸡出壳后需要较高的温度,随着生长发育,逐渐降低温度。

5. 疫病防控:加强雏鸡的疫苗接种,定期检查和治疗疾病。

保持鸡舍的卫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6. 群体管理:确保饲养密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

根据体重和性别分群管理,防止互相攻击和抢食。

7. 切嘴和剪羽:为了防止互相啄食和伤害,需对雏鸡进行切嘴处理。

剪羽可以避免羽毛掉落和混杂,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8. 监测和记录:定期对雏鸡的生长情况、饮食摄入量、体重等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综上所述,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鸡舍、饲料、饮水、温度控制、疫病防控、群体管理、切嘴和剪羽以及监测和记录。

正确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雏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确保养殖效益。

雏鸡养殖的管理技术

雏鸡养殖的管理技术

雏鸡养殖的管理技术
雏鸡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地
提高雏鸡的生产效率和生存率。

以下是我总结的雏鸡养殖管理技术。

1.饲料管理
饲料管理是雏鸡养殖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雏鸡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根
据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保证其对营养素的需求得到
满足。

同时,还需控制饲料的质量,避免出现霉变、变质等情况,影
响雏鸡的健康。

2.环境管理
雏鸡的生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在雏鸡的饲养窝棚中,需要定
期清洁窝棚,换草垫,保证窝棚的通风、保暖和卫生。

此外,还需要
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3.疾病预防
雏鸡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影响其正常生长。

因此,需要
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对雏鸡进行疫苗接种;注意检查雏鸡健康状态,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避免雏鸡感染病毒等病原体。

4.饮水管理
饮水管理同样是雏鸡养殖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雏鸡需要饮用新鲜的水,且每天的饮水量需达到一定的标准。

因此,需要检查水源的水质,并
定期更换喝水器的水。

总之,雏鸡养殖的管理技术需要综合考虑饲料、环境、疾病预防和饮
水等因素,以满足雏鸡正常生长的需求。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密切关
注雏鸡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生存
率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1.饮水和饲喂
1、饮水: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若是经长途运输后到达的雏鸡,让雏鸡稍事休
息后给予饮水。

出饮最好先饮4%的红糖水或4%的葡萄糖水,同时配合惠农活力素或惠农
氨基酸金维他、康成贝健饮水3~5天,促进卵黄吸收和防止细菌病的发生。

2、开食:即第一次吃饲料,一般在出饮后2~3小时开始,若为平养,应在地面铺上
与地面颜色反差较大的物品如报纸,撒上饲料,以帮助鸡只识别食物。

2.温度与湿度
1、鸡适宜的温度,在小鸡未到前24小时给温,使室内温度达到34~36度范围内,以
后每周降2度,夏天降至室温为止,冬天降至25~26度即可稳定。

2、通过观察鸡群的动态,判定温度高低:温度过高,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
翅下垂;温度过低,鸡群出现扎堆;要调好室内温度的高低,以达到整个鸡群均匀分布为宜。

3测量温度,应在鸡舍不同高度、不同部位挂几个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应比夜间
高2度,并严防煤气中毒。

4育雏室在1周内相对湿度必须接近70%,一般要求第一周65%~75%,第二周至第七周为60%左右,条件好的控制到55%~65%。

3.光照、通风换气
1光照除了能刺激蛋鸡性成熟外,还有杀菌消毒作用。

开始育雏1~3日龄,可用人工
光照补充到23小时,4~14日龄缓慢降至18小时,此后每周缩短1~2小时,直至缩短到自然光照。

2保证合理的通风换气:整个鸡舍气流速度基本一致,做到无死角、无贼风、避免穿
堂风,这一点对高密度饲养鸡舍最为重要。

称重、分群:检查平均体重是否达到品种标准体重,将达不到标准体重的鸡群单独饲养,料里加入康成贝健,饮水中加入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促进生长。

选购好健康的雏鸡
健康的雏鸡活泼好动,腿部结实,羽毛干净且有光泽,行动自如,眼睛有神,脐部愈
合良好;而弱雏鸡一般表现羽毛污浊,精神不振,且常常闭眼打盹,站立不稳,脐部愈合
不佳,腹部和肛门周围常有不干不净的感觉。

养殖户在选购雏鸡时,应精心挑选健康的雏
鸡喂养。

及时供给雏鸡充足的饮水
鸡蛋在高温下孵化,雏鸡出壳后24小时即可失水8%,48小时可失水15%,当失水大
于15%时,雏鸡很快便会出现脱水症状。

因此,雏鸡出壳12小时后,应及时供给充足而又洁净的饮水,最初育雏的几天最好将温开水加入5%的葡萄糖,同时加入电解多维或金维他,让雏鸡自由饮水,也可供给雏鸡0.01%的高锰酸钾水,以起到消毒饮水和清理肠胃的作用,促进胎粪的排出。

精心饲喂雏鸡
饲喂雏鸡的饲料要求适口性好,易消化,新鲜质优,颗粒大小适中。

雏鸡出壳后12
小时~24小时内即可开食,为有利于雏鸡的消化,雏鸡开食可用碎玉米、小米、碎米、碎
小麦等,煮至八成熟后饲喂。

一般1日龄~3日龄的雏鸡每昼夜饲喂6次~8次,4日龄后每日饲喂4次~5次,夜间饲喂1次,此后逐渐过渡到饲喂雏鸡配合料,并在雏鸡的配合料中逐渐加拌一些切碎的幼嫩青菜叶或青草,其幼嫩青菜叶或青草的饲喂量可占饲料总量的10%左右,以后逐步增加喂量到占饲料总量的20%~30%。

调节好育雏室内的温湿度
一般适宜雏鸡生长的温度是:1周龄30℃~32℃,2周龄28℃~30℃,3周龄
25℃~28℃,4周龄22℃~25℃,以后每周可降低1.5℃~2℃,直到逐渐降至室温为止。


殖户应随时观察育雏室内的雏鸡动态,及时将育雏室的温度调节到适宜雏鸡生长的温度。

一般适宜雏鸡生长的湿度是:1周龄以内应保持在60%~65%,1周后以50%~60%为宜。

如育
雏室内湿度过大,可用布袋装一些生石灰放置于室内吸潮。

如育雏室内过小,则可在取暖
用的火炉上放置水盆,通过水分蒸发,增加室内湿度。

合理掌握雏鸡的饲养密度
雏鸡饲养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雏鸡日龄的大小、饲养品种、饲养方式和鸡舍结构等进行
合理调整。

一般适宜养殖雏鸡的合理密度为:0周龄~4周龄为每平方米20只~25只,5周
龄~7周龄为10只~20只。

采用网上育雏的合理密度为:0周龄~4周龄为每平方米24只
~28只,5周龄~7周龄为15只~20只。

养殖户应根据养殖雏鸡日龄的大小、饲养品种、饲
养方式和鸡舍结构等,合理掌握雏鸡的饲养密度。

科学给予雏鸡合理的光照
一般雏鸡合理的光照时间是:0日龄~3日龄24小时,4日龄~14日龄16小时~19小时,15日龄以后逐渐过渡到采用自然光照。

光照强度在第1周龄时按每15平方米的鸡舍,用
一个40瓦的灯泡悬挂在2米高的位置即可,从第2周龄时即可换用25瓦的灯泡,保持适
当的光照时间即可。

保持育雏室内空气新鲜
加强育雏室内通风,保持育雏室内空气新鲜是防范雏鸡发生疾病的重要因素。

养殖户
给育雏室内通风换气,可在中午阳光充足、气温较高时适时开启门窗进行通风换气,门窗
的开启幅度应逐渐从小到大进行,直到最后将门窗开启为半开放状态。

养殖户切不可因育
雏室内空气污浊而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接吹入育雏室内,如若育雏室内室温突然下降,则极易诱发雏鸡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细心管理防意外
养殖户应经常观察雏鸡群,随时掌握好雏鸡群的动态,尽量减少应激因素,严防猫、
鼠等进入育雏室;随时检查室温,温度过低往往容易引起雏鸡扎堆压死,温度过高则容易
引起雏鸡张口呼吸,饮水量增加,并远离热源,养殖户应根据雏鸡群的动态,及时将育雏
室内的温度调节到适宜雏鸡生长的温度;如发现有啄肛、啄羽的雏鸡,应及时调整好雏鸡
的日粮配合,并将被啄雏鸡及时挑除单独喂养,在被啄处涂上紫药水,以防止啄肛、啄羽
现象在雏鸡群中蔓延,同时,对7日龄~11日龄的雏鸡应及时断喙,用断喙器切除雏鸡上
喙的1/2和下喙的1/3,断喙前两天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K每千克体重20毫升
~30毫升和抗生素防止出血,以减缓雏鸡断喙的应激反应。

强化防疫防疾病
育雏室内潮湿和环境不卫生极易诱发雏鸡发生疾病,尤其是雏鸡白痢病和球虫病,在
潮湿和不卫生的环境条件下最易引起雏鸡发病。

养殖户应经常保持育雏室内干燥清洁,勤
换垫料,饮用洁净的饮水,保持饲料新鲜干净,并做到少喂勤添,定期对育雏室进行消毒。

一般育雏期每两天带鸡消毒一次,同时要注意饲槽、饮水器和饲养用具的消毒,注意育雏
室内的通风防止二氧化碳中毒。

除此之外,应强化对雏鸡的防疫,1日龄~3日龄的雏鸡注
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0.2毫升,进行首次免疫;5日龄~7日龄时用鸡新城疫
Ⅱ或Ⅳ系疫苗按规定剂量滴眼或滴鼻免疫;14日龄给雏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疫苗进行第二
次免疫;18日龄时注射法氏囊炎疫苗;3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或Ⅳ系疫苗进行第二次免疫。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