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及常见病防治

设备 。
66 /g . k ,不应超 过1mgk 在通风换 气时 ,要 严防雏 mg 5 /g 鸡 感 冒,要求做 到在通风 之前 ,先 提高育雏 室温 ,通 风 时间最好选 择在 中午前后 ,通风换 气应缓慢 进行 。通 风 口应高于鸡背上方1 m以上为宜 。 . 5
3 雏鸡的饲养管理 31 合理饲养 一般在雏鸡孵 出后2  ̄ 6 开食 。雏鸡开 . 4 2h
食前 ,先 用4 p p m的高锰酸钾液饮水 一次 ,用于 消毒和排 出胎粪 ,清理肠 道 。雏鸡 开食 即雏鸡第 一次吃 食,用雏 鸡颗粒配合饲料饲喂 ,开始 每 日喂5,次,对于体质较弱 - - 6 的鸡,夜间要加喂一次 ,以后逐渐改为3 4 日。雏鸡的  ̄ 次/
少,这样有利于雏鸡 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说 ,l2  ̄ 周龄雏 鸡 的饲养 密度为5 - 0 m ~ 周为4  ̄ 5 m 以投 04 只/ ,4 6 - 0 2 只/ , 料时每 只雏鸡应 有足够 的采食位 置为宜 ,冬天可 稍密 ,
染 ,且 出雏率高 的种 禽场 购入鸡苗 。准备好育雏用 的各种物 品与用具 ,如饲
37 断喙 .
断喙是预防恶 癖发生 的较好 方法 。雏鸡断 喙
料 、疫苗、药物 、育雏记录表格等。
时 间 一 般 是7 l 日 令 , 为 防 止 应 激 , 断 喙 前 后2 在 饮 水 ~O d 或 饲 料 q  ̄Vk (mgk ) 电解 多 维 。 aJ 44 /g或 I l
育雏舍 内二氧化碳 的含量 应控制
在 02 以 下 , 不 应 超 过 05 。 氨 气 含 量 要 求 低 于 . % . % 1mgk 0 /g, 不 应 超 过 2 m /g, H S的 含 量 要 求 在 0 gk 2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前期准备在开始育雏鸡的饲养管理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适合育雏鸡的场地,要求通风良好、干燥、采光好,同时也要保证场地卫生。
其次需要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喂食器、饮水器等。
二、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育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育雏期间,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通常情况下,新生雏鸡需要保持在30℃左右的温度下,在后续发育过程中逐步降低至20℃左右。
为了控制温度,可以使用加热灯或电暖器等设备,并通过调整设备距离和开关时间来调节温度。
三、湿度控制湿度也是影响育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雏鸡造成不利影响。
在育雏期间,室内湿度应该保持在50%-60%左右。
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或通风设备等方式来调节湿度。
四、喂食管理喂食是育雏鸡饲养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育雏期间,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并保证适当的喂食量和喂食频率。
通常情况下,每天需要喂食3-4次,每次饲料的用量应该控制在雏鸡能够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
同时也需要定期更换饲料,并保持饮水器内水质清洁。
五、疾病预防在育雏期间,需要注意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可以通过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场地和设备、控制密度等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六、人员管理育雏鸡饲养管理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监管。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以确保育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结语以上是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育雏鸡的健康成长和高产高效。
雏鸡养殖的管理技术

雏鸡养殖的管理技术1. 介绍雏鸡养殖是指将刚出生的雏鸡培育成能够供应市场需求的成年鸡。
这个过程需要合理的管理技术来确保雏鸡的生长健康和最大化的利润。
本文将深入探讨雏鸡养殖的管理技术,包括饲养环境、饲料搭配、疫病防控等方面。
2. 饲养环境2.1 温度控制•为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养殖场必须提供恒定的温度。
•新生雏鸡适宜的温度为摄氏32-35度,随着雏鸡的成长,逐渐降低到摄氏24-26度。
•使用加热器和散热器等设备来控制温度的变化。
2.2 光照管理•光照是雏鸡生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提供适宜的光照可以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和觅食行为。
•使用合适的灯具来提供恒定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2.3 空气质量管理•雏鸡对新鲜空气的需求较高,因此养殖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系统。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残羽来维持空气的质量。
3. 饲料搭配3.1 初期饲料•新生雏鸡对饲料的需求与成年鸡有所不同,需要提供易消化和高营养价值的饲料。
•通常使用浸湿的饲料粉末供应给雏鸡,以帮助它们更容易消化和吸收养分。
3.2 生长期饲料•随着雏鸡的成长,应逐渐提供不同种类和质量的饲料。
•饲料要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以满足雏鸡生长的需求。
3.3 饲料计量•对饲料的计量也是关键的一步,过多或过少的饲料都会影响雏鸡的生长,甚至导致发育不良和疾病。
•根据雏鸡的年龄和品种,制定合理的饲料计划,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4 饮水管理•提供清洁的饮水对于雏鸡的生长非常重要。
•饮水器应随时保持清洁,并保持水源的新鲜和充足供应。
4. 疫病防控4.1 预防接种•雏鸡在出生后需要接种一系列的疫苗以预防常见的禽类疾病。
•接种疫苗的时间和剂量应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
4.2 定期检查•养殖场应定期检查雏鸡的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环境和设备的卫生状况。
•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疾病传播和蔓延。
4.3 隔离管理•新进的雏鸡应进行隔离处理,以防止潜在的疾病传播给整个养殖群体。
蛋鸡雏鸡的饲养管理

蛋鸡雏鸡的饲养管理一、育雏前的准备1.鸡种的选择: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资质的种鸡场购买雏鸡,血缘清楚,符合本品种的配套组合要求;无垂直传染疾病。
2.育雏季节:工厂化养鸡,环境条件好,不受季节性影响,实行分批进雏,一年四季均衡生产。
3.全封闭育雏:选择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饲养员育雏,整个育雏期不出生产区。
二、雏鸡的运输接运的时间越早越好,即使是长途运输也不要超过48小时,最好在24小时内将雏鸡送入育雏舍内。
夏季运输宜在日出前或傍晚凉快时间进行,冬季和早春宜在中午前后气温相对较高时间启运。
空调车运输,防止颠簸。
三、雏鸡的饮水与开食1.雏鸡的饮水:到达雏鸡舍30分钟之内饮水,初饮水需添加葡萄糖、抗菌药物、多种维生素等。
2.开食:雏鸡出壳后第一次喂料叫开食,初饮后即可开食。
开食料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食,营养丰富,易消化。
四、育雏期的日常管理1.定时定量按鸡给料。
2.饲喂次数:6~8次/天。
3.温度控制:初期高,后期低;小群高,大群低;弱雏高,强雏低夜间高,白天低。
4.相对湿度:60%~70%。
5.空气质量:二氧化碳0.2%以下,氨气20毫克/立方米以下,硫化氢15毫克/立方米以下。
6.断喙:第一次精确断喙的最佳时间为6~10日龄。
10~12周龄修喙,主要针对漏切、喙长上下喙不齐等。
断喙注意事项:断喙的前后2天应在料中或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物,额外补充雏生素K3,每千克饲料添加5毫克,连用3~4天以利止血。
断喙后2~3天,料槽饲料厚度5厘米为宜。
饮水深度1厘米以上。
断喙期间不进行接种免疫。
雏鸡的饲养方法

雏鸡的饲养方法雏鸡的饲养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质量。
为了保证雏鸡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饲养方法。
首先,合理的饲料配给是雏鸡饲养的关键。
雏鸡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来保证生长发育,因此饲料的配比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雏鸡的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鱼粉、麸皮等,其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需要特别注意。
此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雏鸡进行不同的饲料配给,以满足它们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其次,合理的饮水管理也是雏鸡饲养的重要环节。
雏鸡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需要保证饮水器的清洁卫生,并且要随时保持饮水器中有足够的清洁水源供给雏鸡饮用。
另外,要注意水的温度,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需要防止水温过低影响雏鸡的饮水量。
再次,合理的环境管理也是雏鸡饲养的关键。
雏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提供一个温暖、干燥、通风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冬季,需要加强保温措施,保持鸡舍的温度适宜;在夏季,需要加强通风,避免高温对雏鸡的影响。
另外,鸡舍的卫生也非常重要,需要定期清理鸡舍,保持干净卫生的环境。
最后,合理的疾病防控是雏鸡饲养的重要一环。
雏鸡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因此需要加强疫病防控工作。
定期给雏鸡进行疫苗接种,加强对饲料、饮水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疾病排查和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以保证雏鸡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雏鸡的饲养方法涉及到饲料配给、饮水管理、环境管理和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全面把握,以保证雏鸡的健康成长和产蛋质量。
希望养殖户们能够认真对待雏鸡的饲养工作,做到科学饲养,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1.饮水和饲喂1、饮水: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若是经长途运输后到达的雏鸡,让雏鸡稍事休息后给予饮水。
出饮最好先饮4%的红糖水或4%的葡萄糖水,同时配合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金维他、康成贝健饮水3~5天,促进卵黄吸收和防止细菌病的发生。
2、开食:即第一次吃饲料,一般在出饮后2~3小时开始,若为平养,应在地面铺上与地面颜色反差较大的物品如报纸,撒上饲料,以帮助鸡只识别食物。
2.温度与湿度1、鸡适宜的温度,在小鸡未到前24小时给温,使室内温度达到34~36度范围内,以后每周降2度,夏天降至室温为止,冬天降至25~26度即可稳定。
2、通过观察鸡群的动态,判定温度高低:温度过高,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下垂;温度过低,鸡群出现扎堆;要调好室内温度的高低,以达到整个鸡群均匀分布为宜。
3测量温度,应在鸡舍不同高度、不同部位挂几个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应比夜间高2度,并严防煤气中毒。
4育雏室在1周内相对湿度必须接近70%,一般要求第一周65%~75%,第二周至第七周为60%左右,条件好的控制到55%~65%。
3.光照、通风换气1光照除了能刺激蛋鸡性成熟外,还有杀菌消毒作用。
开始育雏1~3日龄,可用人工光照补充到23小时,4~14日龄缓慢降至18小时,此后每周缩短1~2小时,直至缩短到自然光照。
2保证合理的通风换气:整个鸡舍气流速度基本一致,做到无死角、无贼风、避免穿堂风,这一点对高密度饲养鸡舍最为重要。
称重、分群:检查平均体重是否达到品种标准体重,将达不到标准体重的鸡群单独饲养,料里加入康成贝健,饮水中加入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促进生长。
选购好健康的雏鸡健康的雏鸡活泼好动,腿部结实,羽毛干净且有光泽,行动自如,眼睛有神,脐部愈合良好;而弱雏鸡一般表现羽毛污浊,精神不振,且常常闭眼打盹,站立不稳,脐部愈合不佳,腹部和肛门周围常有不干不净的感觉。
养殖户在选购雏鸡时,应精心挑选健康的雏鸡喂养。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的饲养管理导言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家禽养殖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鸡是家禽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而对雏鸡饲养管理,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以雏鸡的生长生理特点为基础,从环境的选择和布置、饮食的配制和管理、疾病的防治等方面来详细阐述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 环境管理在饲养中,我们应该可以给予雏鸡一个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协调,以促进雏鸡的健康成长。
最好的温度为(25-30)℃,湿度控制在60%以上,光照控制在12-16小时。
1.走动空间在为雏鸡选择饲养场地时,必须注意给予它们一个足够的走动空间。
根据冬、春、夏、秋的季节变化,雏鸡对温度和湿度都有较高的偏好要求,在布置饲养环境时,需要选择相应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确保鸡群的健康生长。
2. 保持空气流通在雏鸡生长的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存和生长。
为了保持饲养环境的空气质量,首先就要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排除污浊气体和异味,确保环境的清新透气。
3. 防水防潮在饲养小鸡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潮湿的情况,因此必须对饲养环境进行防水和防潮,以免雏鸡遭受发病的威胁。
二. 饮食管理1. 饮水管理鸡是水的依赖动物,喜欢在干燥环境下生活。
因此,在雏鸡饲养中,合理的饮水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雏鸡的成长。
饮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 结合温度来调整饮水量,保证雏鸡喝够水。
b. 在饮水中添加饮水药剂,可以预防病害。
c. 饮水器要经常清理,保证水质干净没有污染。
2. 饲料管理雏鸡饲料的配制和管理不仅是获得高产高效的鸡群关键,也是防止病害爆发的关键因素。
a. 饲料的配制和管理:作为家禽养殖业者,想要获得好的养殖效果,就必须掌握配制和管理饲料的技能。
在饲料的配制和管理方面,养殖业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配制饲料:在饲养过程中,为了满足雏鸡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养殖业者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需要,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并将其分阶段喂养。
雏鸡的饲养

鸡苗又叫雏鸡,是指刚孵出的小鸡。
鸡的种类多,自然鸡苗种类也不少,根据鸡的用途不同可分为肉鸡苗、蛋鸡苗等。
各种鸡都有不同的优势和价值。
下面小编为您简单介绍雏鸡饲养的注意事项,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1、开食初生雏雉初次喂食称“开食”。
雏雉出壳24小时就应用玉米或碎米以温水拌均匀地撒在塑料布或浅边饲槽内作为开食。
第二天用2/3玉米粉或碎米,1/3全价料饲喂,第四天全部用全价料饲喂到1个月,以后可用自配饲喂到2个月。
2、开水雏鸡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开水”,一般雏鸡出壳后,毛干3小时可给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开水”。
并连饮3天,以消毒肠道后才用常水作为饮水。
饮水要清洁,水槽要经常清洗,以保清洁。
3、开青雏雉第一次喂饲料称“开青”,雏雉2—3日龄后,可开始投喂干净切碎的青饲料,可占饲料总量的10%左右拌入日粮中饲喂,也可单独饲喂,不宜过多,以防拉稀,随日龄的增长,可逐渐增到20—30%。
4、开荤雏雉初次投喂动物性饲料,称“开荤”。
雏雉第一次喂食初几天内可用蒸熟的鸡蛋(每100只雏雉一个鸡蛋)碎拌于饲料中饲喂作为开荤。
7—10日龄后可在饲料掺3—5%的优质鱼粉(淡)以满足雏雉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池州市殷汇镇孵化场坐落于安徽省池州市殷汇镇,是一家集饲养,育种,繁殖,管理,经营于一体的民营企业。
本厂下设有一个5000只的种鹅场一座,肉用麻花种鸭5000只,肉杂种鸭3000只,引进法国特大种番鸭,拥有丰富的祖代,父母代种番鸭500个单元,并常年提供多个品种的高产蛋鸭,鸭苗,种蛋,青年鸭,提供优质的皖南土鸡的鸡苗,种蛋,提供种鸡苗,和肉杂鸡苗。
目前,我场出产的鹅苗,鸭苗,鸡苗成活率、种蛋孵化率高。
产品畅销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各大省市,远销至海南,山西,山东,新疆等全国各地。
现已成为多家大型养殖场和政府扶贫项目的鹅雏供应基地。
安徽池州市殷汇镇孵化场场长陈云诚邀各界朋友来村做客、各地客商来场洽谈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1、温度:由于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必须人为的创造一个适合雏鸡生存的环境。
前三天温度要在32~34℃,以后每周降1~2℃。
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严禁忽高忽低,每天的温差不要超过2℃,温度不稳定会造成细菌病的难控制。
温度要均匀,避免局部温
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表悬挂的位置必须准确,应悬挂在雏鸡背部上方3~5cm处,过高或
过低均不能准确反映舍内温度。
温度表要分布均匀,不能只挂在取暖炉附近。
三周后的温
度不要忽视,尤其在寒冬季节,外界温度会对舍内造成较大影响,对雏鸡造成应激,极易
引起慢性呼吸道病和肾型传支。
2、湿度:合适的湿度有利于雏鸡的生长,由于1~10天温度较高,必须人为加湿,
湿度要在60~70%,以后逐渐降低,20天后不需要加湿。
控制湿度的过程中应避免高温低湿,否则会出现雏鸡生长缓慢、脚干、羽毛不鲜亮等脱水症状。
更应避免低温高湿,使雏
鸡抵抗力低,易发生各种疾病。
3、饮水和开食:由于雏鸡视觉差,对食物的味觉感觉差,因此饮水和开食对雏鸡极
其重要。
水源必须放在光能照到的地方,光经过水的反射会引起雏鸡的注意。
雏鸡入舍后
先饮水后开食,饮水1~2小时后开食。
前三天要供给易消化的饲料,第一周要使用开食
盘或报纸,少量多次抛洒,以引起雏鸡注意。
4、密度:因冬季气温低,通风不好,密度不要过大,否则会使雏鸡生长不好,易引
起呼吸道疾病。
5、转群:由于冬天育成舍温度较低,而育雏舍较温暖,直接转群会对鸡群造成极大
应激,这是肾型传支和大肠杆菌发病的重要原因。
应在转群前2~3天对育成舍进行提温,以后逐渐降温,以减少温度差异带来的应激。
这是应该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的问题。
6、免疫:要重视对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的防疫,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要按照
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雏鸡饲养的关键不仅要养活,还要养好,虽然冬季给养鸡生产带来很多难题,但只要
科学饲养,合理免疫,一定会养出优质的雏鸡。
1.体温,在40.9度与41.9度之间,平均体温是41.5度。
雏鸡,但养殖时,雏鸡舍
温要求高,一般在三十四五度。
2.心跳,160到170次每分钟,就日龄而言,雏鸡高于成鸡。
就性别而言,母鸡高于
公鸡。
3.产蛋,一只母鸡年平均产蛋300枚左右,平均出雏率70%以上。
4.其它,料肉比,一般在1.50~2.00:1;料蛋比,一般在2.0-2.5:1.0
5.鸡的一般最长存活13年饲养环境
6.蛋鸡:一般在110天左右开产工厂化养殖,到72周淘汰、淘汰时体重为2千克左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