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共26张PPT)

浦东开发区地位: 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浦东开发区
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 世博会主场馆 南浦大桥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乌鲁 木齐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经 济 特 区 满洲里
格局
环渤海地区
浦东
武汉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汕头
重庆 昆明
厦门 珠海
海南
珠江三角洲 深圳
对外开放的“窗口”、 “一夜崛起之城”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 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 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词
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对外开放的意义是什么?
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对内改革
农村 城市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对外开放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推 动 了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练习
1.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 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 城市是 ( )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D)
谢谢
设立经济特区
②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③“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
深圳
④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4 个 (1)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 ____ 沿海城市。 (2)1985年,把_______ 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 珠江 长江 三角洲、________ 辽东 半岛、________ 山东 半岛及其 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________ 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海南岛 经济特区建立。 (3)1988年,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 (共20张PPT内含视频)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 (共20张PPT内含视频)

邓小平听取广东省领导汇 报并作指示的原始记录。
一 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经济特区不享有自治 权,只实行“特殊”的经 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 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 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 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 知识,学到管理 …… --邓小平
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 作为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的原因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 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 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 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 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 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 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 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一 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奇迹--经济特区的作用
宝安县,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 农村人均年收入常年在120-150元之间徘徊 房价、人均消费也不高!
1979年7月8日,蛇口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 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二 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观察地图册并结 合课文,说一说我国 对外开放的过程,用 思维导图Biblioteka 出来。二 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全方位
二 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多层次
二 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宽领域
跨越政治、 经济、文化、 社会、环境、 安全等诸多领 域,并且保护 生态环境,推 动绿色全球价 值链的构建。
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 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 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 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 易”,“积极努力确保发展 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 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 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9课对外开放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5.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

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提出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精品历史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共35张PPT

【精品历史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共35张PPT
格局: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 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的对外开放格局。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对外开放的实行有何意义?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 的迅速发展。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说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 间、历程及意义。
时间:2001年12月。 历程: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 历程。 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 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 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 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 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 的区域经济政策。
(4)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 条件的内陆市县。
2.随着一系列对外开放举措的实 施,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该格局有何特点?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的内容补 充完整。
(2)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增强 企业活力 ③深圳 ④厦门 ⑤海南岛
谢谢!
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一、唯物史观
(一)概念 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二)基本观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7.唯物辩证法
(2)基础不同: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当 今中国是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3)原则不同:当今的开放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近 代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共21张PPT)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拉 萨
线
【格局】
经济特区 点
沿海开 放城市
沿海经 济开放 区
沿江 内地 省会 沿边
线

【异同】
近代开放 前提 主权独立遭到破坏 下的被迫开放 目的 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 对华侵略的需要 现代开放 主权完整前提下的 主动开放 发展经济的需要
后果 半殖民地化程度逐 渐加深并日益贫困
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 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
厦门 汕头
【特点】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 经济特区 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 “特”在何处? 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 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 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 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 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深圳
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为什么 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第9课 对外开放》来一探究竟。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地处沿海, 交通便利; ②临近港澳 台,靠近国 际市场;③ 有广阔的经 济腹地可依 托;④是著 名的侨乡, 有利于吸引 侨资等。
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 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拓展延伸】 回顾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你能 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反思完善】

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件(部编版)

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件(部编版)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不是政治上的特殊
材料一: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
批,……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 经济管理体制。
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免征进口税;对
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 第十八条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出入境均简化续,给 面提供优惠条件。
概况: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
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
1.“宝安(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
家里只剩老和小。”经过40年建设,深圳的GDP从1979年的1.79亿元增长到
了2019年的2.69万亿元,增长15000多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1985年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

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五个(海南、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经济特区中面 积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的范围为海南 本岛。1988年4月13日,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同时成立。
海南岛
贰·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980年 4个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 的建立
对外开放格局 的形成
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 策 概况:1980年兴办4个经济特区
意义:推动改革,扩大交流,发展社会主 义现代化事业
过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 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特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 域
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步伐,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9课 对外开放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9课 对外开放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对外开放的实行有何意义?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 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英文缩写为WTO。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 成立。它是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一个永久 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主要 作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 界贸易的自由化。目前拥有164个成员国, 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 济联合国”之称。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4.典型: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5.意义: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 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 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开放一样吗? 为什么?
目的 性质 影响
近代开放
列强强迫开放, 方便侵华
被动开放,丧失主权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代开放
为了发展国家经济
主动开放,主权平等 使中国的经济飞速 发展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一步一步扩大的?
1、过程:
⑴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 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⑵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 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⑶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 区建立。 ⑷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 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内容来源】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对外开放》【教材分析】《对外开放》是人教版2018 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 课的内容。

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共有三部分内容: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部分内容呈现递进关系:时间关系上的递进、开放领域的递进、开放成效的递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建立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

经济特区作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形成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

从1984 年到1992 年,我国陆续开放了更多的沿海城市、地区及内陆城市、边境城市。

中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对外开放格局。

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进一步完善了对外开放政策,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的重大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认识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教学内容】1、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建立概况及意义。

2、对外开放领域扩大的进程及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时间、及意义。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其意义。

重点突破:对于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一重点的突破,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学生先自学教材,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相关的基本知识,然后,教师出示动态地图,结合地图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对外开放》,本课选自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说教材
本课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学生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因此,本课在中国现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有很强的求知欲。

通过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初步具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说明的能力,但认识能力还不高,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仍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在运用地图了解对外开放进程的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分析地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认识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培养学生开放的胸怀。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重点是“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等。

(二)学法:自主学习法、对比分析法等。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结合问题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设疑导思、讲授新课
1.自主预习
出示预习提纲,学生根据要求阅读教材完成相关内容。

这样
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把握。

2.经济特区的建立
这是本课的重点。

首先,从经济特区概念入手,结合其建立背景,引导学生分析:经济特区的特点、建立时间、实行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经理管理体制、典型代表。

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们还特别设置了相声《深圳的变迁》,同时观看课本42页“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和“现在的深圳”两张图片,在此过程中体会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

3.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仅仅建立经济特区,是远远不够的,从而引出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这是本课的难点。

利用幻灯片和地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不同时期开放的城市、区域的地理范围,明确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特点。

同时,结合图片、视频和学生讲述,展现海南和浦东开发区的发展成就,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如果在对外贸易中发生了问题,怎么办呢?自然引出: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内容。

和学生共同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目的、意义。

然后结合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问题,得出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

(三)归纳总结、全面提高
引导学生分析今天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概述的能力。

(四)灵活训练、巩固提升
说板书设计
第9课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对外开放的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说教学反思
讲课过程中运用歌曲、相声和图片等形式讲解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创新讲课形式,生动形象的给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