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的基本范畴
人口学基础知识大全

⼈⼝学基础知识⼤全⼈⼝学:研究⼈⼝发展,⼈⼝与社会、经济、⽣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及其应⽤的科学总称。
⼈⼝学包括:⼈⼝理论、⼈⼝统计学还包括研究⼈⼝与社会、经济、⽣态环境诸现象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等分⽀学科。
⼈⼝:⽣活在⼀定社会⽣产⽅式、⼀定时间、⼀定地域,实现其⽣命活动并构成社会⽣活主体,具有⼀定数量和质量的⼈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计划⽣育:在⽣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类⾃⾝⽣产的计划化。
⼈⼝统计: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现象数量资料的整个⼯作过程。
⼈⼝统计也泛指⼈⼝统计⼯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性别⽐:⼈⼝中男性⼈数与⼥性⼈数之⽐。
通常⽤每100个⼥性⼈⼝相应有多少男性⼈⼝表⽰,它是反映⼈⼝性别构成的指标之⼀。
出⽣率:⼀定时期内出⽣⼈数与同期⼈⼝总数之⽐。
⼜称总出⽣率或粗出⽣率。
它反映⼈⼝的出⽣⽔平,⼀般以千分数表⽰。
⽣育率:按⼀定性别⼀定年龄计算的每千⼈⽣育的活婴数。
总和⽣育率:⼀定时期(如某⼀年)各年龄组妇⼥⽣育率的供不应求数。
平均年龄:根据各年龄组⼈数或⽐重所计算的、反映某⼀⼈群的代表性年龄⽔平的指标。
平均年龄的数值取决于该⼈群最⾼年龄的⽔平和各年龄组⼈数的⽐重,通常以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即:平均年龄=(各年龄组的组中值×各年龄组⼈数)之和/⼈⼝总数。
年龄中位数:将全体⼈⼝按年龄⼤⼩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的年龄。
也称为中位年龄。
可⽤来代表整个⼈⼝的年龄⽔平。
平均预期寿命:在⼀定的年龄别死亡率⽔平下,活到确切年龄X岁后平均还能继续⽣存的年数。
简称平均寿命。
0岁(即出⽣时)的平均预期寿命表⽰⼀批⼈出⽣后平均⼀⽣可活的年数,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通常使⽤平均寿命⼀词,多指出⽣时平均预期寿命。
死亡率:⼀定时期内(通常为⼀年)死亡⼈数与同期平均⼈数(或期中⼈数)之⽐。
说明该时期⼈⼝的死亡强度,通常⽤千分⽐表⽰。
⼈⼝增长率:⼈⼝增长程度或增长速度,即⼀定时期内⼈⼝增长数与⼈⼝总数之⽐。
大一人口学知识点

大一人口学知识点人口学是研究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人口数量、构成、分布、迁移和动态变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大一人口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人口与社会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的总数。
人口数量的多少、结构的多样性以及人口的分布等都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人口学通过研究人口的特征和变化,揭示了人口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人口学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人口数量的研究包括人口总量、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率等指标。
人口总量是指某一地区内的总人口数量,通常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
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率则是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其中人口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增长的百分比。
三、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分类的方式,常见的人口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职业结构等。
年龄结构是指人口按照年龄段进行划分,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年龄分布情况。
性别结构则是指人口按照男女性别进行分类,用于描述男女性别比例的差异。
职业结构则是指按照人们从事的不同职业类别将人口进行划分,用于研究不同职业的比例和分布。
四、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人口迁移通常包括城市化、农民工迁徙以及国际移民等。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的过程,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口迁移现象。
农民工迁徙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地区流动,寻求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国际移民则是指人口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跨国边界的移民政策等。
五、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针对人口发展状况制定的政策措施,旨在引导和管理人口变化。
人口政策通常包括计划生育政策、老龄化政策和移民政策等。
计划生育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实施控制生育政策,以调节人口数量和结构。
老龄化政策则是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定的政策措施,旨在解决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学基本信息

人口学基本信息人口学是研究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和变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对人口的统计和分析,揭示出人口的特征和趋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和变动四个方面介绍人口学的基本信息。
一、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人口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根据联合国的估计,截至2021年,全球人口约为78亿。
然而,各国之间的人口数量差异很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超过14亿;印度紧随其后,人口数量超过13亿。
此外,巴基斯坦、巴西、尼日利亚等国也是人口数量较多的国家。
二、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在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江大河流域,而西部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
全球范围内,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而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
三、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的结果。
常见的人口结构分类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教育程度结构等。
年龄结构反映了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通常以年龄段划分。
例如,在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比重较高,而在发展中国家,年轻人口比重较高。
性别结构则是指男性和女性在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男女性别比表示。
教育程度结构则是指人口按照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进行分类。
人口结构的不同特征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口发展情况。
四、人口变动人口变动是指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过程。
人口变动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和人口减少。
人口增长是指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由于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和移民率。
人口减少则是指人口数量的减少,主要由于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和移民率。
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总结起来,人口学是研究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和变动规律的学科。
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和变动是人口学的基本内容,对于了解人口情况、制定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学

第一章书本框架绪论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人口过程人口结构人口变迁死亡制度人口迁移人口转变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生育制度人口质量人口和社会变迁空间结构婚姻家庭结构人口社会分层人口和可持续发展人口政策计划生育关键概念1.人口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人口过程,研究人口的自然变动,人口的机械变动,人口的变动过程,人口变动规律,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及其实际应用科学的总称。
2.狭义人口学:是指研究人口的自然形成、自然变动、人口再生产过程以及及规律性。
3.广义人口学:逼近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和由人口自然构成所引发的各种自然变动,还要研究人口的机械变动和人口的社会变动。
4.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一门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人口社会问题的学科。
5.人口学体系:人口学体系是人口学及其分学科的总和。
包括的学科很多。
复习思考题一.简述人口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及自然变动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社会中间变量2.影响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的各种构成(年龄、性别、民族、文化、婚姻、职业、行业等)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3.人口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劳动年龄期、育龄期、老年期)及由于每个阶段的人口各种构成变动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4.各种人口的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状态及其发展变化5.各种特殊人口群体(育龄人口群体、妇女人口群体、老年人口群体、贫困人口群体、残疾人口群体等)的基本状况、特征、基本需求、社会问题及其有关的社会工作6.婚姻制度、婚姻类型、婚姻状态以及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类型及其划分标准,家庭在社会会生活中担负的职能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7.人口迁移流动的类型、原因、流向、距离、时间、人员构成及由于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8.民族人口成分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民族成分变化,民族人口的数量、质量、婚姻家庭、各类型民族人口的社会构成及其变化,各个民族的特点,文化和生活习俗9.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同社会状态下的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比较研究10.人口与社会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简述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2.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3.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三.简述人口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社会调查法包括:实际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回顾性调查、跟踪性调查统计调查包括:普查、抽样调查、经常性登记调查2.个案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整体与局部比较法、指标比较法4.因素分析法5.相关分析法6.宏观与微观分析研究法7.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法四.简述人口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人口学比较注重定量分析方法、计量技术和建立各种数学模型;社会学比较注重定性描述和推断2.人口学注重通过大量的数字统计资料和数理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人口现象,社会学注重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社会现象3.人口学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出生、死亡、性别、年龄;社会学的基本要素:角色、类型、范围、社团群体等4.人口学注重各类人口的变量及其构成分布,社会学则利用这些变量和分布同社会变量结合起来揭示社会现象5.人口学一般侧重人口规模、构成的变化和人口预测,社会学则利用人口学中可用的模型和规律研究社会现象、现状与发展趋势。
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人口学是研究人口规模、构成、分布及变化等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包含许多基本概念和应用,这些概念和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就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基本概念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人口规模、人口构成、人口分布和人口变化等。
其中,人口规模是指某一地区、某一国家或全球的人口总数。
人口构成是指人口的各种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如城市和农村人口、地区人口分布等。
人口变化则是指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变化情况。
二、应用人口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国家政策制定到民生福利,都与人口学有关。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1.人口政策制定人口政策是指国家针对人口规模、结构、分布、变化等因素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在制定人口政策时,人口学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
通过对人口规模、构成、分布和变化等因素的研究,政策制定者可以了解人口发展趋势,制定适当的人口政策,如计划生育、老龄化问题等。
2.社会福利人口学对社会福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福利政策也必须随之发展,如医疗、教育、社保等。
通过对人口结构的研究,政策制定者可以预测人口变化带来的社会福利问题,适时调整政策以解决问题。
3.商业决策人口学在商业领域也有着很大的应用。
通过对人口规模、构成、分布和变化等因素的分析,商家可以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如消费习惯、购买力、教育程度等,制定出更准确的市场营销策略。
4.教育决策教育政策也受到人口学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的研究,政策制定者可以确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适时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提高整个社会的受教育水平。
总结以上介绍了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可以看出,人口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只有深入研究人口规模、构成、分布和变化等因素,才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和措施,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口学概论

四、人口规律
内涵:人口规律是指人口运动过程中各主要因素 内涵:
之间内在的本的联系和必然趋势,它反映的是一 之间内在的本的联系和必然趋势, 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运动的根本特征。 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运动的根本特征。 每个社会都有其特有的人口规律 还有反映各个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运动共性的普 遍的人口规律。 遍的人口规律。
人口学概论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马芒副教授
导论 人口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我国人口的特点
一、人口基数大 二、人口转变快 三、育龄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数多、比重 高 四、人口素质低 五、人口分布不均匀 六、各地区人口状况差别大
第二节 人口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一、树立人均观念是认识 我国国情的一把钥匙 二、人口问题在我国国情 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人口是基本国情的重要 组成部分. 组成部分. 三、人口的忧患与希望同 在
第三节 我国人口研究的现状
一、我国人口研究适应人口与社会发展的 需要: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迫切需要理论的 指导。我国计划生育走过的道路。 二、我国人口研究的现状: 人口研究的学会组织。人口研究的队 伍建设。人口研究的阵地、成果。人口研 究的学科前沿与热点问题
思为什么说人口是基本国情 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希腊人,古代最伟 384- 322,希腊人 希腊人, 大的哲学家及科学家)主张以“ 大的哲学家及科学家)主张以“维持自给自足的生 为标准,来规定“一国人口的最好限度, 活”为标准,来规定“一国人口的最好限度,并认 为家庭中人口的过于膨胀与财富的过分增长一样 不利于城邦的稳定” 不利于城邦的稳定”。 认为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 认为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 好居留于城市。 好居留于城市。 欧洲中世纪的思想家大都把人口众多看成是“ 欧洲中世纪的思想家大都把人口众多看成是“帝 王的光荣” 因为象征着权力和财富。 王的光荣”,因为象征着权力和财富。 16世纪起 随着资本主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纪起, 从16世纪起,随着资本主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 及欧洲一些大国的兴起和统一, 及欧洲一些大国的兴起和统一,新大陆的发现和 航行,殖民地的建立等, 航行,殖民地的建立等,使得资产阶级思想家对 人口与人口相关问题越来越产生了兴趣。 人口与人口相关问题越来越产生了兴趣。 人口众多的好处, 人口众多的好处,与当时占优势的重商主义理 论是相吻合的。 论是相吻合的。
人口学的基本范畴

人口学的基本范畴人口学是一门研究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动态和特征等方面的学科。
在人口学中,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范畴,这些概念和范畴是人口学研究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人口学的基本范畴。
一、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人口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它包括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指标。
人口总量是指在特定时刻或时间段内,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总人口数。
人口增长率是指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速度,其中自然增长率是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的差值。
二、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不同属性方面的分布和比重,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教育程度结构等。
其中,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人口数量的分布情况,性别结构是指不同性别人口数量的分布情况,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群体占总人口的比重,教育程度结构是指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占总人口的比重。
三、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包括城乡分布、区域分布、移民与流动人口等。
城乡分布是指人口在城市和农村的分布情况,区域分布是指人口在不同区域内的分布,移民与流动人口是指因各种原因而在不同地区间流动和迁移的人口。
四、人口动态人口动态是指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包括出生、死亡、迁移和婚姻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出生和死亡是人口的自然变动状况,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婚姻则是指人口群体内的家庭结构变化情况。
五、人口特征人口特征是指人口在各种属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的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健康等方面的特征。
这些特征是人口研究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制定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总之,以上五个方面是人口学的基本范畴,也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些范畴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动态和特征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考研人口学知识点串讲

考研人口学知识点串讲人口学是研究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变动规律的科学,对于了解和分析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考研人口学的相关知识点展开串讲,以帮助考生全面了解人口学的基本概念、指标和方法,为备考提供支持。
人口学的基本概念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和人口变动。
首先,人口数量是指某一特定地域或群体内人口总量的统计指标,常用的计量单位有人口总数和人口密度等。
其次,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的属性和特征进行划分的方式,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等。
第三,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它受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最后,人口变动是指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情况,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减少和人口迁移等。
人口学的主要指标人口学的研究离不开一系列重要的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变动。
其中,人口增长率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人口出生率反映了单位时间内每千人的出生人数,它是衡量人口增长程度的重要指标。
人口死亡率则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每千人的死亡人数,它体现了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人口迁移率衡量了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程度,它对于研究城乡发展、区域经济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学的主要方法为了解决人口学研究中的问题,人口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调查方法是人口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和采样方案,调查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变动情况,获取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其次,统计方法是人口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通过对人口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揭示人口变动的规律和趋势。
此外,模型方法和计量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人口学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实证分析,对人口的变动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人口学的应用领域人口学在社会科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学的基本范畴
人口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其基本范畴包括:人口统计、人口特征、人口趋势、人口构成、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政策和人口建设等。
人口统计是人口学的核心,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对全国人口大致的统计,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地区等要素的统计调查。
这些要素丰富了人口形态,为后续更深入地了解人口状况、分析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其次是人口特征,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密度、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居住结构、人口素质及其变化等。
人口密度指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之比,用以衡量同一行政区域内人口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一般用比例来表示,反映男女性别比例的变化;而年龄结构的分析,则可以反映全国或地区人口结构特点,如0-14岁的儿童结构比例、15-64岁的劳动年龄比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等。
职业结构的分析,则可反映全国或地区的就业结构、劳动力状况等;居住结构的分析,则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住状况、动态变化及人口分布特点;而人口素质指一般群众参加经济社会活动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素质水平,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水平、文化程度水平、职业技能水平及健康水平等。
再者是人口趋势,人口趋势是指国家或地区人口发展趋势,它反映了人口数量及其变化趋势,可以从出生和死亡数量、净增长、自然
净增长率,以及迁入、迁出等数据分析人口数量及变化趋势。
此外,人口构成指一国或地区人口结构组成,它可以从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地区等要素测算出来。
以上是人口学的基本范畴,只有把握的这些基本范畴,才能更好的了解人口状况,从而应对这种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人口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
现在,我们从多角度来分析人口学的基本范畴,来深入探讨人口状况。
首先,从人口统计分析全国或地区人口情况,从中知道人口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地区等数据,一目了然可以了解这个地区的人口景象和特征,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
其次,从人口特征分析看,可以通过研究人口密度、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居住结构、人口素质及其变化,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全国或地区的就业结构、劳动力状况、居住状况及人口分布特点等,以便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人口政策。
再次,从人口趋势分析看,可以了解国家或地区人口发展趋势,反映出人口数量及其变化趋势,从出生和死亡数量、净增长、自然净增长率,以及迁入、迁出等数据可以更好的判断变化趋势,并采取针对性的政策以及措施。
最后,从人口构成分析,可以通过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
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地区等要素,测算出人口结构,它可以反映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人口状况,从而有效把握和利用人口资源,实现全民健康、发展、繁荣。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口学的基本范畴,对于政府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人口政策,以及对当前的人口状况进行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把握人口学的基本范畴,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系统研究,才能更好的分析人口状况,制定出有效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人口建设和发展做出有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