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采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单采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80年代
80年代
80年代
Company Logo
90年代,相继出现了一一系例的血血细胞分离机,血血细胞分 离机的发展史, 也是输血血学科的发展史。
MCS+
AUTO -C
Trima Accel
AMICUS
COM.TEC
Company Logo
不同机型能做的单采项⺫目目
Company Logo
❖ 治疗性单采
❖ 亚急性期或急性期第二二疗程
隔天或3天一一次,连续三次
Company Logo
血血浆置换应用用原理
❖ 抗体分布 IgG有45%在血血管内 IgM有76%在血血管内 剩余在组织间液 ❖ 有毒物质?胆红素?酶?激素? 其分布规律决定治疗时机、疗程和缓解程度
Company Logo
置换液的作用用
主要⺫目目的:维持血血容量的动态平衡
Company Logo
单采治疗最常⻅见不良反应
❖ 枸橼酸钠中毒 原因:单采过程中一一般选择枸橼酸钠抗凝剂,鳌合 血血浆中的钙离子子抗凝。若全血血处理量大大,速度快, 常可使血血液中的钙离子子过低,出现低钙血血症。 症状:口口周舌舌尖发麻麻,肢体发麻麻痉挛,心心律不⻬齐, 心心室颤动,昏迷患者可烦躁不安。
mcsamicusautoctrimaaccelcomteccompanylogo不同机型能做的单采项??目companylogo?治疗性单采?红细胞单采术??白细胞单采术?淋巴细胞单采术??血?小板单采术?外周?血干细胞单采术?治疗性置换??血浆置换术?红细胞置换术?联合置换术companylogo单采项??目?治疗性去除?红细胞去除??白细胞去除术?淋巴细胞去除术??血?小板去除术??血脂去除术companylogo治疗性?血浆置换适?用范围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功能紊乱50余种疾病companylogo?血浆置换??目的?及时快速地清除疾病相关性因?子如抗体免疫复合物同种异体抗原或改变抗原抗体量的?比例
血液成分单采治疗技术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去白细胞红细胞的临床应用
去白细胞红细胞的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 血液疾病的患者 肿瘤患者的输血 小儿科的贫血患者 老年贫血患者 外科手术前后输血 有输血反应的内科贫血病人 妇产科输血 血液透析的贫血病人 代替悬浮红细胞用于所有贫血、手术病人(有条件)
辐照血
辐照血:用适当剂量的γ射线,灭活具有细 胞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但不损伤红细胞、 血小板的功能,以预防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 宿主病的发生。
血小板单采
•
血小板增多症可以用羟基脲或阿那格雷治
疗,在有显著临床症状需要尽快减少血小板计数
时、或者患者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时,可以选择血
小板单采。
• 每次采集通常可以减少一半的血小板量,但实际 计数情况不能达到,是由于分离时血小板从增大
的脾脏内释放出。
• 血小板单采可以减轻心肌梗死、脑缺血、肺栓塞 和胃肠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但是能否预防血栓和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不良反应
• 此外,低钙血症还可能是钙与置换液中的白蛋白 结合所致,或者是输入的供者血浆中所含的枸橼 酸盐所致。轻症者口服补充钙剂即可,症状持续 或严重者,须静脉滴注补充钙剂;若不及时治疗, 可以产生严重的症状:如肌肉收缩、手足抽搐和 癫痫发作。由于TA可能需要大量的血液制品,增 加了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如HIV、人类T淋巴细胞 病毒、肝炎病毒以及细菌和寄生虫的传播;非感 染性疾病的风险,如溶血、发热、变态反应、同 种异体免疫的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
高危型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去白细胞红细胞
• 血液采集后的6小时内将全血或悬浮红细胞中 99.9%以上的白细胞过滤清除掉,可有效地避免系 列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少白或去白细胞红细胞临床意义
• 同种异体免疫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90%以上是由血液中白 细胞成分引起: 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 输血介导的免疫功能抑制 急性肺损伤 血小板输注无效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单采治疗技术的现状及运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临床上一直在使用细胞单采术,工程师George T.Judson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Emil Freireich密切合作协作开发了第一台自动细胞分离器,首次实现将白细胞从静脉血中分离出来,同时将所有其他细胞成分和血浆返还给捐献者[1]。
这项突破性的技术为未来50年单采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单采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疾病的主要或辅助治疗方法。
它可实现特定血液成分的去除,包括:白细胞分离(白细胞去除/收集)、血小板分离(血小板去除/收集)、红细胞分离(红细胞收集)、血浆分离(血浆收集)和造血干细胞(HSC)收集;也可实现血液成分的置换:红细胞[红细胞置换(RCE)]和血浆[治疗性血浆置换(TPE)]。
由于绝大多数关于单采术的文献记载的是离心单采治疗技术的现状及运用谢秀巧,黄远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四川泸州646000)摘要血液成分单采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的治疗方法,其临床适应症越来越多,如病理性抗体形成需要进行治疗性血浆置换、或者镰刀状血球危象引起的并发症需要进行红细胞置换等。
同样,由于单采设备的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数量逐年增长。
多年来,许多血细胞分离机被投入使用,COBE Spectra作为最古老和使用最广泛的血细胞分离机之一,已不再被用于治疗,血液中心正在积极寻找具有多功能,可执行多程序的,合适的血细胞分离机来取代它,计算机的创新使目前的单采程序可获得更多的实时信息,这使得操作者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优化特定程序,还可以防范潜在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综述重点回顾现有的临床数据,描述和比较血细胞分离机的操作、效果及运用,选择可满足临床和血站要求的血细胞分离机。
关键词细胞单采术;血细胞分离机;治疗性血浆置换中图分类号R457.1;446.1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2096-3351.2019.02.002Current status and application of apheresis techniqueXIE Xiuqiao,HUANG Yuanshuai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Luzhou646000,Sich⁃uan Province,ChinaAbstract As an advanced therapeutic approach,apheresis has more and more indications,such as 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 for pathological antibody formation and red cell exchange for the complications of sickle cell crisis. Meanwhile,as a result of the use of apheresis device,the number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Over the past years,a number of blood cell separators have been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and COBE Spectra,one of the oldest and most widely used systems,is no longer used in treatment.Blood centers are looking for multifunctional blood cell separators which can execute several programs to replace it.Innovative com⁃puter techniques help the apheresis procedure to obtain more real-time information,which allows the operator to op⁃timize a specific procedure by adjusting parameters and prevent potential adverse events.This article reviews cur⁃rent clinical data,describes the operation,clinical effect,and application of blood cell separators,and discusses the systems which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clinical practice and blood donation centers.Keywords Apheresis;Blood cell separator;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执行编委简介:黄远帅,教授、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博士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临床输血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输血协会医疗机构用血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卫生监督协会血液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十批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疗效

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疗效目的:观察分析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3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33例患者采用血细胞分离单采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红细胞单采术治疗后患者的WBC、RBC、Hb、H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后患者的WBC、RBC、PL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单采术后患者的WBC、Hb、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C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的TP、GLB、Ig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ALB、IgA、IgM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对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采用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要血液指标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标签:血细胞分离单采术;血液系统疾病;应用;疗效血液系统疾病是指血液和造血组织及器官等疾病的总称[1],在临床上血液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各类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异常、各种良、恶性白细胞疾病及各类出、凝血性疾病,以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发生异常所致疾病。
根据已有研究引起血液系统疾病的因素很多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是引发血液系统疾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2-3]。
血细胞分离单采术是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将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液中异常或危害患者的成分分离删除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法[4-5],已得到广泛应用。
为此笔者进行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疗效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精准排废,事半功倍

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精准排废,事半功倍今年78岁的贺奶奶大年初六一清早就被家人搀扶着来到医院,原来过年期间,老人家没有按时吃药,出现胸闷,气促,头晕后不慎摔倒后入院,患者面容绛紫色,口唇发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浓度 185g/L,红细胞6.07*1012/L,红细胞压积0.56明显升高,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后,血液科彭建娇副主任医师指出患者红细胞增高容易引发血管堵塞、微循环障碍,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肺栓塞等,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情况紧急,彭主任与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说明情况,建议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对患者进行治疗性红细胞单采术治疗,去除患者体内增多的红细胞,达到改善症状解除险情的目的,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通过治疗,患者的血红蛋白降至127g/L,红细胞4.28*1012/L,红细胞压积0.4恢复正常。
据了解,在没有血细胞分离机之前,患者往往要采用静脉放血来降低体内的红细胞,但同时会丢失血小板、白细胞、白蛋白、球蛋白等很多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在放血治疗后同时还容易诱发心肌梗塞等血管栓塞事件。
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是指用血细胞分离机在体外采出不良的血细胞而回输其他成分的治疗方法,它是对血液中不良成分的一种机械性去除,与药物治疗不冲突,能缓解因一种血细胞过度增生引致的高粘滞综合征,因其副作用小,疗效肯定,已成为血液病治疗中的常用方法,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
而红细胞单采术是用血细胞分离机把患者血液中多余的红细胞提取出来,把其它成份还给了患者本人,具有“精准排废”,“安全有效”等优点。
长沙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尹亚飞主任认为: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临床应用广泛,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为后续治疗搭建有利平台。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血细胞分离机根据梯度离心原理将外周血液成分进行分离收集,该技术安全、有效,可以针对不同病人、不同病种,采集不同的细胞种类,如去除体内明显增多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用于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

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一、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的概述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是一种利用血液分离机将人体内的血液进行分离和单采的医疗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血液中的不同成分进行选择性分离,以实现成分的提取、去除或置换,从而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血液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如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二、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的历史与现状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该技术主要用于分离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血液病、免疫病、肿瘤等领域。
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为许多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三、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的原理与操作流程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的原理主要是根据血液中不同成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利用离心、过滤、吸附等方式将血液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分离或置换。
在操作流程上,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患者准备:在进行血细胞分离单采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和准备,如测定血常规指标、询问病史等。
2.连接管道和设备:将患者血液通过管道连接到血液分离机上,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开始分离:根据治疗需要,选择不同的分离程序,将血液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分离或置换。
4.结束处理:完成分离后,对提取出的成分进行处理,如储存或输回患者体内。
5.后续观察:对患者进行后续观察和监测,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四、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的应用范围1.血液病治疗: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可用于治疗各种血液相关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通过对血液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分离或置换,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症状。
2.免疫病治疗:免疫病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的功能异常,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可以通过选择性去除异常免疫细胞或置换正常免疫细胞来调节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免疫病的目的。
血液成分单采和血浆置换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液成分单采和血浆置换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3-01-30T09:18:19.747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0期作者:崔叶[导读] 探讨血液成分单采和血浆置换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
崔叶联勤保障部队解放军第960医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031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成分单采和血浆置换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三月至2022年三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60名住院病人,应用血细胞分离器对患者进行红细胞单采、白细胞单采、血小板单采以及血浆置换治疗等方法,并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对60例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急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进行了治疗,均能显著地减少病理性成分,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机体功能,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血液成分的单采和血液疗法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临床症状,减少副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关键词:血液成分单采;血浆置换;血液疾病;治疗;效果血液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造血组织、器官等疾病。
血液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原因也比较复杂。
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手段。
血浆分离、单采、血浆置换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去除、分离患者的血液中的组织成分,补充置换液、正常血浆、正常成分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以后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血液置换是一种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的一种方法,所谓的血液成分单采技术,就是利用血细胞分离器,将病人血液中的病理成分分离出来,然后再根据最终的治疗目标,补充置换液、正常血浆、正常成分,达到治疗血液疾病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在本院住院的60例患者,其中30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4±3;60例患者全部符合各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白血病12例、 ALL 9例、 CML 3例;11例有血小板增高,17例为原发性,4例为继发性;共有6名病人患有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单采术辅助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应用

d e r t a k e n i n 1 8 p a t i e n t s wi t h h a e mo c y t e p h e r e s i s u s i n g C OB E S p e c t r a, h a e mo c y t e s e p a r a t o r , f o l ・
1 6 5 ( 1 5 5— 2 2 0 ) L , 颜 面绛 紫色好转 , 血压下降 , 与术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1 ) ; ②3 2例单 用 羟基脲 的真性红细胞性增 多症 患者血红蛋 白中位 数 2 0 9 . 5 ( 1 5 8~ 2 4 2 ) g / L下降至 1 8 3 . 5 ( 1 2 4~ 2 2 8 ) g / L ,
颜面绛紫色有所好转 , 与用药前相 比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O 1 ) ; ③单采 联合羟基脲 组血红蛋 白降低更加 明显 , 每次单 采后 血红蛋 白即刻 下 降, 且 血红 蛋 白下 降的 中位 天数 ( 1 0天 ) 明显少 于单 用羟 基脲 组 ( 4
天) , 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结论 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红 细胞单采术 , 其 临床效果肯定 , 能迅速 缓解症状 , 优 于单用羟基脲治疗 , 且安全 、 可靠 、 不 良反应 小。 [ 关键词 ] 血细胞分离机 ; 红 细胞单采术 ; 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
[ 中图分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治疗性血血浆置换
❖ 免疫紊乱
系统系红斑狼疮 免疫指标 ESR(>20mm/60min) ds-DNA(1U/ml) C3(1.5g/L) C40.66 IgG(16) IgA(3.9) IgM(3.45) 急进性肾小小球肾炎 肌酐>250μmol/L 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24h蛋白白尿>1g 神经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无力力、视神经脊髓炎 要根据临床表现决定血血浆置换时机
❖ 亚急性期或急性期第二二疗程
隔天或3天一一次,连续三次
Company Logo
血血浆置换应用用原理
❖ 抗体分布 IgG有45%在血血管内 IgM有76%在血血管内 剩余在组织间液 ❖ 有毒物质?胆红素?酶?激素? 其分布规律决定治疗时机、疗程和缓解程度
Company Logo
置换液的作用用
主要⺫目目的:维持血血容量的动态平衡
Company Logo
自自体血血回输基本原理
负压吸引
肝素盐水水
术野血血
滤过
储存
离心心分离
清洗
浓缩红细胞
回输
凝块、异物
破碎红细胞、抗凝药、血血 小小板、游离血血红蛋白白
Company Logo
自自体血血液回收
❖ 离心心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收机机型
Company Logo
碗状系统工工作原理
Company Logo
V50
CS-3000
Company Logo
80年代,COBE的Spectra,Baxteer的CS-3000 Plus,费森尤斯AS 104等 功能更加先进和全面面的全自自动血血细胞分离机的相继问世,随着成分输血血的不 断推广广,置换输血血的迅速开展,使输血血逐步成为一一门独立立的综合性学科。 CS-3000 Plus COBE的Spectra AS 104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Thank You !
Company Logo
治疗性血血浆置换
◆ 适用用范围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血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 肝肾功能紊乱 50余种疾病
Company Logo
血血浆置换⺫目目的
❖ 及时、快速地清除疾病相关性因子子,如抗体、免疫复合物、 同种异体抗原,或改变抗原抗体量的比比例。 ❖ 清除体内的毒性物质、过量药物、异常升高高的胆红素、胆 固醇。 ❖ 降低血血浆中炎性介质如补体产物、纤维蛋白白原等的浓度, 改善相关症状。 ❖ 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某些疾病状况下机体的单核巨 噬细胞系统功能。 ❖ 通过置换液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如白白蛋白白、球蛋白白、凝血血 因子子等。 ❖ 改善重要脏器的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和恶化,挽救生生命。
▪ ▪ ▪ ▪ ▪ 红细胞单采术 白白细胞单采术 淋巴细胞单采术 血血小小板单采术 外周血血干细胞单采术
❖ 治疗性置换
▪ 血血浆置换术 ▪ 红细胞置换术 ▪ 联合置换术
Company Logo
单采项⺫目目
❖ 治疗性去除
▪ 红细胞去除 ▪ 白白细胞去除术 ▪ 淋巴细胞去除术 ▪ 血血小小板去除术 ▪ 血血脂去除术
Company Logo
治疗性血血浆置换
❖ 中毒救治:
白白毒伞中毒适应症:脑脊液中的α-鹅膏毒肽在10-20mg/L,可 下降至至<1mg/L 血血液中的α-鹅膏毒肽>20mg/L ,可下降至至<3mg/L 有机磷中毒 胆碱酯酶 正常 4000-10000u/L 脓毒血血症
❖ 血血液系统疾病
骨骨髓瘤 IgG > 3000.00mg/dl;Ig轻链KAP> 500.00mg/dl
置换液
其它⺫目目的
1、补充患者原本缺乏的血血浆成分 2、补充医源性丢失成分 3、免疫调节功能 4、抑制病理性成分产生生 5、结合病理性成分 6、迅速改善缺氧状态
Company Logo
预防血血浆置换的过敏反应
血血浆置换前至至少提前半小小时给药 ❖ 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1ml,肌肉肉注射 ❖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mg, 肌肉肉注射 ❖ 地塞米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滴斗斗入入 血血浆置换过程中注意事项 ❖ 置换起始速度缓 30ml/min ❖ 心心电监护 ❖ 吸氧通道配备
单采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用
解放军总医院输血血科 副主任医师 李卉
概论
❖ Apheresis和古希腊的放血血疗法 ❖ 1902年Hedon做了TPE的动物实验 ❖ 1909年Fleig将TPE运用用于尿毒症患者 ❖ 1914年Abel首首先使用用plasmapheresis一一词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治疗性血血浆置换
❖ 非非生生物型人人工工肝支支持
适应症:慢性急性肝衰竭 、肝性脑病、急性妊娠脂肪肝 1、血血清总胆红素(TB)85.5μmol/L-171.1μmol/L诊断为高高胆 红素血血症,首首先考虑药物治疗; 2、TB持续 >300μmol/L,考虑胆红素吸附联合血血浆置换或 大大量血血浆置换
条带系统工工作原理
Company Logo
自自体血血液回收对比比
碗状系统
❖ 400ml可回收要求术野血血需装 满碗状耗材,才能达到4050%Hct ❖ 血血浆清除率及盐水水的清洗效率 在一一般条件下低,回收约1/4 ❖ 处理速率依赖于很多条件;细 胞流失现象严重 ❖ 脂肪清除率低
条带系统
❖ 15ml起可回收,Hct恒定在 60%左右 ❖ 血血浆清除率恒定在90%以上, 可以保证盐水水和血血液完全混合, 成品质量高高 ❖ 血血液流速适配功能保证了流速 的自自动化,没有任何细胞的流 失 ❖ 100%清除不溶解脂肪
Company Logo
单采治疗最常⻅见不良反应
❖ 枸橼酸钠中毒 原因:单采过程中一一般选择枸橼酸钠抗凝剂,鳌合 血血浆中的钙离子子抗凝。若全血血处理量大大,速度快, 常可使血血液中的钙离子子过低,出现低钙血血症。 症状:口口周舌舌尖发麻麻,肢体发麻麻痉挛,心心律不⻬齐, 心心室颤动,昏迷患者可烦躁不安。
血血细胞分离机
离心心式
滤膜式
吸附式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血血液成分比比重
成 分
血血浆 血血小小板 淋巴细胞 年轻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 红细胞(平均) 全血血
比比 重
1.027 1.040 1.055 1.078 1.090 1.096 1.05
血血浆 血血小小板/白白细 胞 红细胞
Company Logo
血血细胞分离机发展回顾
◆ 50年代初 Dr.Cohn开发出第一一台封闭式间断血血液分离机,1962年,IBM 开发第一一 台连续式血血细胞分离机,70年代出现了Haemonetics M30,相继出现V50、COBE 2997、CS-3000等血血细胞分离机,使输血血工工作进入入了新的历史里里程。
80年代
80年代
80年代
Company Logo
90年代,相继出现了一一系例的血血细胞分离机,血血细胞分 离机的发展史, 也是输血血学科的发展史。
MCS+
AUTO -C
Trima Accel
AMICUS
COM.TEC
Company Logo
不同机型能做的单采项⺫目目
Company Logo
❖ 治疗性单采
Company Logo
红细胞置换
❖ 及时、快速地清除因疟疾、巴⻉贝斯虫虫病、 溶血血性贫血血等疾病造成的病理性红细胞, 降低红细胞进一一步溶血血的比比例; ❖ 通过置换补充的红细胞能提高高携氧能力力, 纠正贫血血。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血血液平衡治疗
❖ 正常人人的总血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 ❖ 真正参与循环的血血量仅占总血血量的70-80% ❖ 贮存在肝脾等“人人体血血库”内的血血液从组成上不等同 于循环血血液
血血液渗透压改变:晶体、胶体 血血液流变学改变:血血液粘度 血血液组成改变:红细胞、白白细胞、血血小小板
Company Logo
病因分析
❖ 手手术引起的代谢紊乱
脾切除术、卵巢子子宫切除
❖ 治疗引起的代谢紊乱
药物、输血血不良反应
❖ 地域改变引起的代谢紊乱
高高海拔到低海拔
❖ 疾病并发的代谢紊乱
阻塞性肺病
Company Logo
血血液和组织间液中置换残留
Company Logo
血血浆置换治疗方方法
❖ 急性期第一一疗程
连续三天,每天一一次 1、如蛋白白、凝血血功能正常,首首次置换可先用用500-1500ml生生 理盐水水或代血血浆置换,再配备异体血血浆 2、如果PT,APTT是正常的1.5倍,纤维蛋白白原<100ug/ml, 用用新鲜冰冻血血浆
Company Logo
枸橼酸钠中毒
预防 口口服钙片片(治疗前lh口口服葡萄糖酸钙5〜~6g) 超过2000的循环治疗全程补钙,葡萄糖酸钙稀释到 生生理盐水水或葡萄糖溶液中建立立独立立通道缓慢静滴。 治疗 轻度症状时口口服10%葡萄糖酸钙溶液,减慢治疗速 度;重症者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减 慢治疗速度,必要时暂停或停止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