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类中药】虫药总动员
昆虫类中药材

昆虫类中药材中草药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养生保健、医疗美容等方面。
其中,昆虫类中药材作为一类特殊的中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
一、昆虫类中药材的历史渊源昆虫类中药材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柞蚕、蜜蜂等昆虫的记载。
在古代医学经典中,昆虫类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昆虫类中药材常常被用于疗法组方,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二、昆虫类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1. 桑螟蛾:桑螟蛾是桑叶的害虫,在中药材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桑螟蛾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可以调理肝脏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2. 蜂蜡:蜂蜡是蜜蜂分泌的一种物质,具有止咳平喘、消肿止痛、润肺祛痰的功效。
蜂蜡中富含蜂胶、蜂王浆等成分,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 蟑螂:虽然蟑螂在生活中被认为是卫生问题的源头,但在中药材中,蟑螂却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
蟑螂体内富含活性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等作用。
在传统医学中,蟑螂常被用来治疗喉炎、湿疹等疾病。
4. 蜂胶: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蕊和树汁后分泌的一种物质。
蜂胶具有抗菌、防炎、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功效。
在中药材中,蜂胶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品、口腔保健、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三、昆虫类中药材的现代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昆虫类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医疗应用价值。
例如,蟑螂体内的抗菌肽被发现具有抗感染、抗肿瘤、抗炎症等多种生理活性。
蜂胶中的活性成分被用于改善人体免疫系统、预防和治疗感染病等方面。
昆虫类中药材的现代研究还包括对其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
例如,科学家通过对蟑螂体内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有益成分,为其药理活性的解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结语昆虫类中药材是中国独特的中药资源,在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中药虫类药分类

中药虫类药分类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
其中,动物类中的虫类药作为珍贵而独特的药材,在中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虫类药是指以昆虫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在中医理论中,虫类药被归为中药药名分类中的“虫药”。
本文将对常见的中药虫类药进行分类介绍。
一、蜂类药1. 蜂蜜•概述:蜂蜜是蜜蜂从花上采集的花蜜经过酵素作用和水分蒸发而形成的一种黄色或棕黄色液体。
•功效:蜂蜜具有润肺止咳、健脾益肠、滋补养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咳嗽、便秘和养颜美容。
2. 麝香•概述:麝香是雄性麝香腺囊的干燥分泌物,具有特殊的香气和药用价值。
•功效:麝香具有舒心安神、化痰开窍、活血化瘀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中风偏瘫和心痛等症状。
二、蜘蛛类药1. 蜘蛛网•概述:蜘蛛网是蜘蛛用丝腺分泌的丝线编织而成的结构,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功效:蜘蛛网具有止血、散瘀、解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跌打损伤和疮疡肿毒等症状。
2. 蜘蛛•概述:蜘蛛是具有八条腿的节肢动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
•功效:不同种类的蜘蛛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例如草蛛、马陆蛛可用于治疗疼痛和风湿病,而十字蜘蛛则可用于治疗痉孪风和癫痫等症状。
三、蜣螂类药1. 蜣螂•概述:蜣螂是一种具有翅膀的昆虫,体形扁平,被用于制作中药药材。
•功效:蜣螂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开音、杀虫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白喉和跌打损伤等症状。
2. 蜣螂卵•概述:蜣螂卵是蜣螂产的幼虫卵,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功效:蜣螂卵具有消肿利尿、解毒润燥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黄疸和痈肿等症状。
四、地龙类药1. 地龙•概述:地龙是蜥蜴纲中的一种爬行动物,是中药材中的常见虫类药物。
•功效:地龙具有活血祛瘀、解毒利水、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瘀血痛经和痈肿疮疡等症状。
2. 石龙子•概述:石龙子是一种益虫,生活在山地岩石石缝中,具有药用价值。
昆虫类中药材

昆虫类中药材昆虫类中药材是中医药中一类特殊的药材,它们通常是由昆虫的身体部分或其生活痕迹制成的。
在中药中,昆虫类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下面是一些关于昆虫类中药材的参考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 蜂蜜:蜜蜂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类中药材生产者,蜂蜜是其所产下的宝贵产品。
蜂蜜具有滋养、润燥、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
同时,蜂蜜还具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 蚕蛹:蚕蛹是由家蚕蛾幼虫蜕变而来的幼虫,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昆虫类中药材。
蚕蛹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具有益气、补血、生津等功效。
在中医药中,蚕蛹常用于治疗气血不足、久病体虚、发育迟缓等症状。
3. 蜂胶:蜂胶是蜜蜂采集花粉和树脂后所制成的一种物质,也是昆虫类中药材的一种。
蜂胶具有抗菌、抗炎、消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皮肤炎症、消化道溃疡等症状。
此外,蜂胶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
4. 白蚁:白蚁酒是由白蚁的干燥体部制成的一种中药酒,是一种具有草药和动物药的复方制剂。
白蚁具有消积、活血、祛风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等疾病。
白蚁酒在中医药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并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外源性营养补充品。
5. 蝎子:蝎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祛风利湿、止痛、镇惊等功效。
蝎子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不过,蝎子具有毒性,使用时需根据医嘱合理使用,并注意剂量控制,避免过度使用。
6. 蚂蚁: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类中药材,常用于治疗风湿疼痛、肿痛等症状。
蚂蚁主要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可用于腰腿疼痛、筋骨疼痛等疾病的治疗。
蚂蚁药物制剂多种多样,如蚂蚁酊、蚂蚁丹、蚂蚁油等。
总结起来,昆虫类中药材有着丰富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包括蜂蜜、蚕蛹、蜂胶、白蚁、蝎子和蚂蚁等。
尽管昆虫类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但其使用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药虫子药材有哪些

【中药⾍⼦药材有哪些近些年来,医学科技的发展⾮常迅速,过去很多被认为是不可根治的疾病,现在都有了有效的治疗⽅法,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发展也⾮常快,越来越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针对⾝体的很多疾病,⼈们都会想到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有其明显的优势,那么⽬前主要的中药⾍⼦药材有哪些呢?⾍类中药名称⼤全:平地跑马,四季青,散⾎草,散⾎连,真经草,紫⾦连,观⾳献珠,千年⽼⿏屎,天合地相连,七叶⼀⽀花,盘花地不容,百花蛇⾆草,九⾥光,蛇不过,⼀点⽩,千年矮,磨⼑⽔,死⼈⾻,左盘龙,指甲壳,穆贵英,蛇粪,梳筋草,四脚蛇,千脚泥,灶⼼⼟,燕⼦,窝,⽜黄,天青地红,蜈蚣,千脚⾍,⼟狗,九龙盘,⼤救驾,上树虎,收⼭虎,穿⼭虎,过⼲龙,⾎散七,⼴散七,⽥散七,⽵根七,凤凰七,凤尾七,穿七,⽜⾓七,⽜尾七,阴⼭七,扁担七。
⾦勾连,半边连,半⽀连,活⾎连,鸡⽖连,⼤⾎藤,⼩⾎藤,风藤,追风藤,绵藤,花藤,三两⾦,三两银,铁罗伞,马蟥,癞蛤蟆,双习蝴蝶,⽔叶⼀⽀花,棕树⼦,⽩头翁,和⾸乌,⼀点红,⼀点⾎,⽉亮草,锡⽪草,五⽉藤,雄黄,马蹄草,九⾥光,车花⼦,⾦线吊蛤蟆,喜⼉箭,⼀⽀箭,独⾓箭,千年箭,开⼝箭,开喉箭,清⼝箭,清喉箭,⾎犁箭,⼋⾓风,过⼭风,三⾓风,⽵⼦节,⽜⽛齿,鸽⼦粪,⽩颈蚯蚓,公鸡⾎,⽩狗⽑,鸭⼦⾎,⼿柑,佛⼿参,佛⽿草,佛甲草,伽南⾹,余⽢⼦,余粮⽯龟板胶,⾓茴⾹,狗肝莱,⾟夷花,宝塔菜,补⾻脂,诃⼦⽪⾕精草,怀⼭药,怀⽜膝,灶⼼⼟,沙苑⼦,沙枣叶,没⽯⼦陈仓⽶,陈棕炭,忍冬花,忍冬藤,驴⽪胶,鸡头⽶,鸡肠风鸡⼉肠,鸡内⾦,鸡⾎藤,鸡蛋壳,鸡⼦黄,鸡冠花,鸡冠⽯鸡肫⽪,鸡⾻草,鸡⽮藤,纸末花,青⽊⾹,青风藤,青叶胆青箱⼦,青礞⽯,青荚叶,玫瑰花,苦地丁,苦冬⽠,苦杏仁苦⾖草,苦丁⾹,苦参⼦,苦楝叶,苦⽠⼲,苦楝⽪,苦楝根苘⿇⼦,茅针花,茅莓根,茅根炭,枇杷叶,板栗壳,板蓝根。
蜈蚣、全蝎、僵蚕、水蛭、地龙各种虫药

蜈蚣、全蝎、僵蚕、水蛭、地龙各种虫药1蜈蚣为蜈蚣科蜈蚣的全虫。
辛温有毒,入肝经。
性善走窜,辛能发散,温能疗结,故功善搜风解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其性最猛,止痛作用强于其他虫类药。
《中药大辞典》谓:“蜈蚣,辛、温、有毒,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之功,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癥积瘤块,疮疡肿毒等。
能治下肢慢性溃疡。
”《儒门事亲》:“蜈蚣散,以蜈蚣配全蝎、乌头、附子,攻毒拔毒,息风止痉。
用治感染破伤风所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抽搐痉挛重症。
”张锡纯认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
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瘛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
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逐风汤,方药以蜈蚣、全蝎配伍黄芪、当归、羌活、独活,用治中风抽搐重症患者,蜈蚣、全蝎合用,息风止痉、通痹活络效果更著。
陈宝贵教授用蜈蚣治疗脑梗死后遗症、颈椎腰椎病、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等伴有肢体麻木、舌尖麻木、关节痛、偏头痛等有风痰瘀阻经络者,收效颇丰。
取“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之意。
常用剂量:1~3条,入煎剂。
2全蝎又名全虫,为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钳蝎科动物东亚全蝎的全体。
《神农本草经》曰:“味甘辛,有毒,然察其用,应是辛多甘少,气温,入足厥阴经。
”《本草求真》云:“全蝎专入肝祛风,凡小儿胎风发搐,大人半身不遂,口角斜,语言謇涩,手足搐掣……皆为外风内客,无不用之。
”《玉楸药解》云:“蝎,穿筋透节,逐湿除风。
”《医学衷中参西录》言:“蝎子……善入肝经……其性虽毒,专善解毒。
”因其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故临床常用于治疗惊风抽搐,中风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疮肿等疾病。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全蝎具有抗肿瘤、抗癫痫、镇痛、抗凝、抗血栓、促纤溶等多种作用。
目前,临床常用盐全蝎和淡全蝎两种。
据不完全统计,含全蝎的中药成方超过300多个。
中成药不少于70种,如“再造丸”“大活络丸”“七珍丹”“牵正散”“跌打丸”“救心丸”“止疼散”“中风回春丸”等均以全蝎为主要成分。
中药虫药的功效

中药虫药的功效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中药虫药那些神奇的功效。
你说这虫药啊,就像是大自然藏起来的小秘密武器。
咱平常看到虫子可能会觉得有点毛毛的,可谁能想到它们在中药里能有那么大的用处呢!
就说这蜈蚣吧,长得那叫一个吓人,好多脚在那爬呀爬的。
可它却是一味良药呢!它能祛风通络,就好像是身体里的道路维修工,能把那些不通畅的地方都给打通了。
你想想,身体里的经络都通顺了,那得多舒服呀!这蜈蚣不就像是个小小的勇士,在咱身体里冲锋陷阵嘛!
还有这蝎子,那可是厉害角色。
它能息风镇痉,这作用可不小哇!就好比是身体里的小警察,能把那些捣乱的家伙都给镇住。
咱有时候身体会有些不由自主的抖动或者疼痛,这蝎子就能来帮忙解决啦。
水蛭呢,看着黏糊糊的,但它能破血逐瘀呀!就像是个专门清理淤血的小能手。
身体里要是有了淤血,就好像路上有了大石头挡路,而水蛭就能把这石头搬走,让气血重新顺畅流动起来。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些小虫子都有这么大的本事。
咱老祖宗可真是厉害,能发现这些宝贝。
中药虫药就像是隐藏在中药世界里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和利用。
它们虽然不起眼,甚至有点让人害怕,但它们的功效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就好像生活中的一些人,表面上普普通通,可一旦你了解他们,就会发现他们有着了不起的才能和优点。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虫药,它们可是为我们的健康默默贡献着呢!下次再看到这些小虫子,可别光想着害怕啦,要想想它们在中药里的大作用哟!中药虫药,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它们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独特礼物,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和利用呀!。
昆虫类中药材

昆虫类中药材昆虫类中药材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配方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昆虫类中药材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蜂蜜:蜂蜜是蜜蜂采集花蜜、胃蜜腺加工合成的产物。
它具有滋补养身、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等功效。
《本草纲目》中记载:“蜜,甘味,平,无毒,健胃生津益血润燥,缓急差忒寿气。
”参考文献:《本草纲目》、《中华本草》2. 蜂胶:蜂胶是蜜蜂从树脂中采集而来的一种物质,主要含有花粉酚、酚酸、醇类和萜类等多种活性成分。
它具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等作用。
参考文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3. 蚕蛹:蚕蛹是家蚕的幼虫,在繭内发育而成。
蚕蛹具有滋肾益气、消肿杀虫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脱发、肺病等疾病。
参考文献:《本草纲目》、《本草经集注》4. 车前子:车前子是蝉类的干燥卵巢。
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清肺泄热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
参考文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5. 参蛭:参蛭,即草间蛭,是一种血吸虫类寄生虫。
它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痈疽、瘰疬等疾病。
参考文献:《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昆虫类中药材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昆虫类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有着独特的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
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病症和体质来选择合适的药材,并遵循中医药的治疗原则。
此外,应注意昆虫类中药材的收集和加工,确保品质和安全性。
最后,昆虫类中药材的使用还需结合医生的指导,以避免不适或不良反应。
虫药总动员(3)

虫药总动员(3)【转】虫药总动员(3) 利水消肿, 水肿方阳水蝼蛄胰腺癌去刺方蝼蛄消肿方阴水蟋蟀肺癌白血病隆闭尿痛风北京卫视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医师李忠教授做客《养生堂》,为大家带来《虫药总动员》系列节目。
精彩内容,敬请收看!李忠教授首先是教大家观察腿,血液循环问题,如果有凹陷,说明血液回流有问题。
也决定了很多的疾病。
然后看舌苔。
讲了个故事,遍身水肿病。
许叔夏给病人用了黄芪四两、糯米一小盅,煎汤喝,可排出大量的尿,从而消肿了,然后许叔夏又开了个方,减少了黄芪的量,加入了些祛湿、平胃的药物,两个月后,这个病人水肿基本没有了,只留下脚面有钱币大小的肿胀,许叔夏告诉病人回去后还要调整,继续吃药,病人说我都好了,还要吃什么药呢,所以回去没吃药,第二年复发,请了别的大夫看了,开了十剂祛湿的药物,结果吃了就奄奄一息了,已经无法吞咽,准备进棺材了,病人临终前叫家人用许叔夏的方子做了黄芪糯米汤给他含在嘴里,结果这个病人睁开眼,慢慢的恢复了。
这个病就是水肿病。
水肿病最早发现是早上起来眼睑肿,除了由于睡眠姿势不对引起的外,大家如果发现了这种水肿情况,再加上看腿,用摁压的方法在胫骨前这个地方,如果一摁有明显的凹陷,这就说明水肿了。
许叔夏的方子,适合脾虚、湿重引起了的病人。
黄芪四两是过去的方子,在现代大致在120 克左右,糯米一小酒盅,煎汤一大碗。
一天之内不断地喝,把它喝完。
水肿病与脾胃的关系:黄芪是补气的要药,凡诸湿胀满皆属于脾,就是所有的湿引起的肿胀,都是来源于脾胃的,所以脾胃好了,运化的快水湿就出去得比较快。
如果脾胃运化不好的,就会出现舌淡、胖、舌体比较肥大,这种现象属于脾虚、水湿不化,这类病人是可以用许叔夏的方子。
水肿病与肾和肺的关系:水肿病除了跟脾胃有关,还和肾和肺有密切的关系。
肾主水,主人体全身血液代谢,水液能不能排出去,肾脏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肺是通调水道的。
所以水肿这个病跟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类中药】虫药总动员《养生堂》虫药总动员2011-11-26 23:15:38| 分类:养生堂|字号订阅北京台又播放了后三集,共六集,现在补齐了,请朋友们观阅。
《虫药总动员》1 --以毒攻毒有类中药很传奇,很多影视作品尤其是武侠电影中都出现过它们的名字,而在现实生活中,它们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非常顽固的疾病,比如痛风、关节炎、湿疹、结核、肿瘤等等,就是虫类药物。
其实虫类药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多数人可能不由自主地会想到蜈蚣、蛇、蝎子、蚂蚁等,其实,虫类药物远远不止这些。
其实古代的“虫”泛指所有动物药,比如牡蛎、珍珠、麝香这些都算虫药的范畴,不仅仅是指虫子。
当然现在有一些是保护动物,不允许使用了,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狭义的虫药,也就是蝎子、蜈蚣这一类虫药。
中医是一门自然科学,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来平衡人体阴阳,达到治病的效果,所用的药物也都来自然界,对虫类药的认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谋求生存而与自然斗争,曾经“饮血茹毛”,“山居则食鸟兽”,“近水则食鱼鳖螺蛤”,逐步发现了一些有治疗作用的虫类,认识了虫类药物,奠定了虫类药学理论和应用的基础。
中医使用虫类药治病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中草药学的经典之作。
《神农本草经》中,共载录了365种中药,其中动物药67种,包括水蛭、僵蚕、地龙等虫类药28种,对其应用及功效都有明确的叙述。
如水蛭,书中认为其有“治恶血、瘀血、经闭”的作用。
虫类药的种类很多,所以作用不尽相同,因其配伍不同而异,一般可概括为如下8个方面:1.攻坚破积2.活血祛瘀3.熄风定惊4.宣风泄热5.搜风解毒6.行气和血7.壮阳益肾8、消痈散肿。
谈起“五毒”,可能大家都能说出一、二,所谓“五毒”就是我们常说的全蝎、蜈蚣、守宫、蟾蜍、蛇等5种虫类药物。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以毒攻毒”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出于《辍耕录》,最早是一个医学术语。
“以毒攻毒”是指某些毒性较大的药物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
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可用适量的有毒药物来治疗恶疮肿毒、疥癣、瘰疬瘿瘤、癌肿症瘕等病情较重、顽固难愈的疾病,也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免疫”治疗。
以抗肿瘤中药为例,抗肿瘤中药中有一类药性峻猛、毒性剧烈,用以治疗肿瘤邪毒壅盛的药物。
邪毒瘀结病体是肿瘤病的共同病理特征。
历代医家及民间流传治疗癌症的方药大多属于这一类。
毒陷邪深,非攻不克,以药物治之,可直达病所,起到攻坚蚀疮、破瘀散结、消肿除块之效。
我国医学历史上,很早就有“免疫”的思想,这就是“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
最早把这种免疫思想付诸于实践,并最早从事免疫学研究的先驱,是东晋的医学家葛洪。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一种叫犬咬人引起的病症。
犬就是疯狗。
人被疯狗咬了,非常痛苦,病人受不得一点刺激,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所以有人把疯狗病又叫做“恐水病”。
在古时候,对这种病没有什么办法治疗。
葛洪想到古代有以毒攻毒的办法。
葛洪想,疯狗咬人,一定是狗嘴里有毒物,从伤口侵入人体,使人中了毒。
能不能用疯狗身上的毒物来治这种病呢?他把疯狗捕来杀死,取出脑子,敷在犬病人的伤口上。
果然有的人没有再发病,有人虽然发了病,也比较轻些。
近代医学科学证明,在人被狂犬咬伤后,狂犬病毒便通过伤口浸入了人体。
由于它与神经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所以导致狂犬病的发作。
狂犬的脑髓和唾液中,均有大量的狂犬病毒存在。
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斯德便是从狂犬的脑组织中分离出狂犬病毒,并把它加以培养,制成病毒疫苗,来预防和医治狂犬病毒的。
很显然,巴斯德所用的原理同葛洪使用的方法基本相似,只不过比葛洪更科学些,但从时间上来看,巴斯德的发明晚于葛洪1000多年。
蜈蚣大家比较熟悉,中国成语里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说。
“百足之虫”,是说蜈蚣的脚很多,“死而不僵”是说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
大家可能对近代著名中西医汇通医家张锡纯都很熟悉,在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了蜈蚣治疗食管癌的病例,说有个病人患食管癌,中医称为噎嗝,经多方治疗不见好转,一天,他突然想喝酒了,当喝完1壶酒后,病奇迹般好了!后来,发现壶中有一大蜈蚣,突然明白了病好的原因。
中医认为噎嗝多为瘀毒阻于上脘,为有形之阻隔,蜈蚣善于开瘀解毒,是以能愈。
人们受此启发,将蜈蚣晒干研末,每天服2~3条,用治食道癌、乳腺癌、皮肤癌、鼻咽癌、结肠癌、宫颈癌、肝癌等,均取得一定疗效。
蜈蚣种类较多,世界各地共发现蜈蚣3000余种分布广泛。
少棘蜈蚣系历史沿用品种,为中国药典收载。
质量以身干、虫体条长完整、头红身绿者为佳。
蜈蚣入药时不必要去其头足,否则反损药力,通常而言,认为蜈蚣的头、足、尾药性更强。
作丸散内服,较汤剂之功为强。
剂量入煎剂不宜超过10条,散剂不超过4克,孕妇须慎用。
蝎子又叫全蝎,是“五毒”之首。
全蝎药用历史悠久,《蜀本草》记载,入药有1100多年的历史。
食后可温肾补精,益气养血,养颜健体。
其药用价值已为我国中医实践所证实,具有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等功效。
全蝎的主要药用成分为蝎毒素,据《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载,全蝎具有“熄风镇痉、消炎攻毒、通络止痛”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皮肤病、肺结核、心脑血管病、炎症、乙肝、肿瘤、白血病、顽固性湿疹”等病。
以蝎子配伍的汤剂达100多种,全蝎配制的中药达60多种。
如”再造丸”、“大活络丹”、“跌打丸”、“救心丸”、“止痉散”、“中风回春丸”等均以全蝎为主要成分。
最近,我提出了癌症治疗新思路,即“癌状态论”,我们认为“癌”即不是一种细胞,也不是痰或瘀。
“癌”应该是一种状态,称它为“癌状态”。
这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体内部五脏六腑之间失衡的状态。
根据这一思路,认为要想控制癌症就必须改变癌状态,如何改变癌状态呢?我研制了改变癌状态的良方—体若康,方选用黄芪、乌梅等多种纯天然组份配合全蝎有效成份,利用全蝎有效成份激活经气,通络散结,使气血调和,毒去正安,达到平调阴阳,养正防癌之功效。
研究显示:体若康能有效激活人体免疫修复系统,增加细胞内物质代谢速度,恢复细胞活力,从而对改善人体“癌状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体质状态的逆转,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才获得了非常满意效果。
蝎子最常见的食用方法是油炸和泡酒。
山东淄博一带自古已有以炸全蝎入馔的记述,《聊斋志异》笔者蒲松龄就以炸食全蝎为补养身板子、延年益寿之常品。
如果采用全蝎入药时,一般认为蝎尾较全蝎功力更胜,粉剂内服较煎剂为佳。
服用蝎尾时,一般1-3条,全蝎粉入药时,一般1-2克。
孕妇须慎用。
如果作为美食时,也不要食用太多。
守宫就是壁虎。
自古以来,民间流传壁虎之尿甚毒,入眼则瞎,入耳则聋,滴到人身上就会引起溃烂,吃了壁虎爬过的东西便会中毒死亡。
因此,古时将其列入“五毒”之一。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就有记载这样的故事,说是夏天,一家的女人晚上给自己的两个孩子洗澡,旁边桌子上有白天喝剩的茶水,孩子口渴,就拿给他们喝了。
谁知道一会的时间孩子就不见了,盆里的水变成又浑又腥的。
所以自古隔夜茶都不许喝的,怕晚上有壁虎在水边交配,壁虎的精液落入水中有剧毒。
其实这只是个传说,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除了有些品种是带毒的以外,大多数都没有毒。
守宫具有祛风定惊,解毒消坚,通络起废的作用。
《本草纲目》称其:“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或厉节风,及痰惊,小儿疳痢,血积成痞,厉风瘰疬。
”尤其善于治疗恶疽肿瘤。
现代研究显示:守宫含脂肪、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以锌含量最高,体外实验:本品水溶液可抑制人体肝癌细胞呼吸,近代用于治疗各种癌肿,尤其以食管癌效更佳。
对结核杆菌及常见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临床上使用守宫可以治疗各类肿瘤、结核、瘘管、慢性骨髓炎。
我们临床上可以入煎剂或散剂,入汤剂,一般用量6—9克,散剂,一般1-2克。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药物一起配合使用。
有报道,用守宫研末吞服,每次2只,治疗肝癌有效。
也有将活守宫放入鲜鸡蛋内,用泥裹焙熟,吃鸡蛋和守宫,三天吃1次,治疗白血病有效,还有采用守宫焙干装胶囊,治疗肺结核有效。
守宫还可以泡酒治疗食管癌。
《虫药总动员》2 --活血化瘀)--治老年痴呆活血化瘀水蛭,俗称蚂蟥。
它味苦咸,性平,有小毒,入肝、膀胱二经。
《本经》说“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积聚。
利水道”。
很多名方,比如仲景抵当汤、大黄廑虫丸等均用之,是一味活血化瘀、消癌破结的佳药。
水蛭有两大功效:第一:逐恶血、瘀血。
现代研究显示:水蛭主要含有蛋白质,其新鲜唾液中含有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元,阻碍血液凝固。
水蛭分泌的一种组织胺样物质,能扩张毛细血管,缓解小动脉痉挛。
减退血液粘着力。
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与此药理机制有关。
由于水蛭在活血破瘀方面的作用,所以,临床还常用于冠心病、血小板增高症、跌打损伤的治疗。
第二:破血消积:古代经典名方“化癥回生丹”中就选用了水蛭,著名医学家吴菊通说:“无微不入,无坚不破,……久病癞结不散者,非此不可。
”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癌症治疗。
水蛭入药不可去头,一般头上的吸盘药效最多。
水蛭的腥味很重,煎剂往往令人闻上去就想吐,可以隔纸烘干,但是不能油炙,否则疗效会减弱,一般临床服用时,可以研细末,装胶囊。
无瘀血停滞以及孕妇勿用,虚人慎用。
由于水蛭为活血化瘀之峻品,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日常代茶饮的小方:瘀血病症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如下几方面:①疼痛:多为刺痛,疼处不移而拒按,并有昼轻夜重特征,病程较长,多由瘀血阻滞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所致。
②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则色青紫或青黄,在体内则为癥积,其质较硬或有压痛,此由气血瘀结成积所致。
③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
此由瘀血阻塞脉道,血流不通,溢于脉外所致。
④紫绀:指口唇、面部、爪甲青紫,舌质紫。
此由瘀阻经脉,血行不畅,浊血郁滞于器官组织局部所致。
⑤肌肤甲错、脉细涩或结代:此由瘀血积留既久,新血不生,肌肤经脉失于濡养和充盈所致。
皮肤失养则肌肤甲错,血脉失充,流行不畅,则脉细涩或结代。
⑥此外,如面色黧黑,皮肤紫斑,及某些精神症状(如善忘、狂躁、昏迷)等亦较为多见。
除了水蛭,土鳖虫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地鳖虫古称廑虫,俗名土鳖虫、土元;性味咸寒,入心、肝、脾三经。
习惯采用雌虫入药。
是一味最平和的活血化瘀药,凡血瘀经闭,癌瘕积聚,跌打损伤,瘀血凝痛,用之均有良效。
其特点是破而不峻,能行能和。
《长沙药解》说它“善化瘀血,最补损伤”。
故虚人亦可用之,如治虚劳经闭的大黄廑虫丸,产后腹痛的下瘀血汤以及疟母痞块的鳖甲煎丸等均用之。
以其善于通络理伤,对跌打损伤,具有接续筋骨的作用,故伤科要药。
咸寒能人血软坚,故主心腹血积,瘕瘕血闭诸症。
临床常用于适用于癌症、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骨折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