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标志释义
北斗导航系统(中国)PPT课件

导航通信卫星是2颗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面 36000km,位于赤经80E和140E,还有1颗备用卫星, 将位于赤经110.5E,2颗卫星的升交点赤经相差60。2 颗卫星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成功。覆 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大功能
❖ 快速定位:北斗导航系统可为服务区域内用 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定位服务。 水平定位精度100m,差分定位精度小于20m。 定位响应时间:1类用户5s;2类用户2s;3类 用户1s。员短定位更新时间小于1s。一次性定 位成功率95%。
❖ 简短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数
字报文通信能力,可以一次传送超过100汉字 的信息。
❖ 精密授时: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单向和双向
两种授时功能。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利用授 时终端,完成与北斗导航系统之间的时间和频 率同步,可提供数十纳秒级的时间同步精度。
北斗应用五大优势
❖ 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无需其他通讯系 统支持
结束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北斗导航系统(中国)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 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此系统由二颗卫星、控制 站和接收机组成,卫星编号分别为“北斗一号”和 “北斗二号”,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凌晨0时02 分和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今年5月25日,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发 射成功,6月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运营服务 平台”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完全自 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大规模应 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引言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导研发和建设。
该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精度、全天候、全天时的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
本文将介绍北斗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在经济、社会、科研和安全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一、北斗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基于一组卫星和地面控制系统构建的。
该系统由一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多颗中圆轨卫星组成。
卫星通过与地面控制系统的通信和协调,向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利用广播星历和差分星座,在用户设备和卫星间建立通信链路,实现定位和导航功能。
用户设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通过信号延迟和多普勒效应计算出自身位置和速度。
该系统的测算精度可以达到米级或亚米级,满足大多数定位和导航需求。
二、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范围北斗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交通运输、农业、测绘、物流、海洋、航空航天和安全等。
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运输:北斗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车辆定位、导航和调度等。
通过北斗导航系统,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控车辆位置和运行状态,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2. 农业:北斗导航系统可用于农业机械自动驾驶和精准农业管理。
农民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地块信息,精确施肥、浇水和农药等,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
3. 测绘: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数据。
通过卫星信号,可以快速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如地形、地貌和地物分布等。
4. 物流: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提供物流车辆的实时定位和路径规划功能,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5. 海洋: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海洋航行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
海洋渔业、海上油气开发和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都可以受益于该系统。
6. 航空航天: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导航和飞行控制服务,提高航空器的定位精度和安全性。
GMDSS、AIS、北斗三个系统的关系和作用

GMDSS、AIS、北斗三个系统的关系和作用GMDSS、AIS、北斗系统关系和作用一、GMDSS系统基本概念GMDSS是Globlemaitime Distressand Safety Sistem的缩写,即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
该系统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改善旧的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建立新的搜救程序,并用来进一步完善海上常规通信的一整套综合系统。
该系统自1992年2月1日起实施,它的主要功能是:保障遇险船舶能够使用多种手段及时、可靠地发出报警,并被搜救部门和其它船舶收到;保证畅通的搜救协调通信及救助现场通信;提供各种方式和手段预防海难事故的发生;为日常的公众通信服务;以及在航行时提供驾驶台的通信服务等。
1999年2月1日以后,所有国际航行和国内沿海航行船舶均应配备符合GMDSS系统所要求的设备。
实现GMDSS功能的设备包括卫星船站、数字选择呼叫终端(DSC)、窄带直接印字电报装置(NBDP)、中高频、甚高频遇险通信系统、海上安全报文播发系统及其接收设备(NAVTEX)、应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双向无线电话等。
数字选择性呼叫终端(DSC)数字选择性呼叫终端设备(DSC)必须是与中频、高频、甚高频收发信机结合起来使用,是MF/HF/VHF通信设备的一种终端,它具备遇险报警、遇险确认和遇险转播的功能,同时也具有选择性呼叫、值班守听和船舶查询等功能,DSC 有三种类型,目前我们在渔业船舶配备的是:B型设备:是一种简化设备,适用于中小型船舶装载要求,仅用于VHF和MF波段;C型设备:在VHF设备上附加一个DSC编解码器,工作在VHF70频道上,专用于发射/接受遇险报警。
二、GMDSS系统的法规要求和功能(一)GMDSS系统的法规要求我国根据《1977年国际渔船安全公约》的《1993年协议书》规定:对等于、大于和小于45米在A1、A2、A3、A4不同航区航行的船舶,安全通信设备的配备均有不同要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分析摘要:“古有北斗七星辨方向,今有北斗卫星测全球”。
广义上的“北斗”是指“北斗七星”,即天枢星、天璇星、天玑星、天权星、玉衡星、开阳星和瑶光星。
本文的“北斗”是指由中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全球导航技术研发,“北斗”从最初的一个雏形,到现在已经成为较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精确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全球共有4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分别为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和中国的BDS[2]。
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给了美国很大启发;经过20 a的研究建设,美国完成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工作。
冷战期间,前苏联紧追不舍,也提出了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设想。
1982年10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GLONASS卫星。
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此后,我国科学家陆续研究、开发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但由于我国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局限性,难以发展类似美国和前苏联的全球定位系统。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军队利用GPS系统进行军事作战,这让我国意识到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价值。
随后,我国科学家又提出并开展了大量关于卫星理论和技术上的研究工作,1994年正式启动中国北斗一号系统的建设工作。
2000年4月,国际电联正式批准中国申报频率资源和轨道位置;紧接着在2000年10月和12月我国发射了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实验卫星);2004年8月中国正式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2]。
经过26 a的研究和磨炼以及无数次的实验,截至2020年7月29日,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55颗卫星;至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是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而自主建设运行和面向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导航、精确定位以及授时服务,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介绍

北斗一号導航定位衛星的發射時間分別為:
2000年10月3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1A。
2000年12月2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1B。
2003年5月2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1C。
2007年2月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1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包括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两代系统,是中国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是一个已投入使用的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1],北斗二号则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統被联合国一起确认为全球四个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3][4]
该系统于2011年12月27日宣布试运行。 [5]
目录
1 组成与精度
2 發射時間
3 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3.1 卫星
3.2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工作原理
4 北斗一号与GPS系统比较
5 北斗二号和未来发展
6 其它卫星导航系统
7 注释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链接
[编辑]组成与精度
2010年1月17日 长征三号C 北斗-G1 地球静止轨道 140°E 正常
2010年6月2日 长征三号C 北斗-G3 地球静止轨道 84°E 正常
2010年8月1日 长征三号A 北斗-I1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倾角55° 正常
2010年11月1日 长征三号C 北斗-G4 地球静止轨道 160°E 正常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北斗系统概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第八颗和第九颗北斗卫星于2011年被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2011年12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2012年3月,我国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北斗+GPS”双系统车载导航产品。
1.1系统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盟伽利略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图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
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
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
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GALILEO)等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中国此前已成功发射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其中,北斗-1A已经结束任务),将在系统组网和试验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中国以后生产定位服务设备的产商,都将会提供对GPS和北斗系统的支持,会提高定位的精确度。
北斗定位系统是什么

网址:北斗定位系统是什么北斗定位系统是什么?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建设原则网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以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不仅要建成系统,更要用好系统,强调质量、安全、应用、效益,遵循以下建设原则:1、开放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将对全世界开放,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服务,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作,推动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2、自主性。
中国将自主建设和运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系统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
中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成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
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左右,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
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网址:安徽八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一家以北斗/gps为核心专业从事GPS定位监控服务平台的研发和北斗/GPS定位终端的硬件开发测试,以及相关产品研发为主的高科技公司!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物流GPS、货运GPS、公交GPS、出租车GPS、私家车GPS、驾校车辆GPS、危险品GPS、长途客运GPS、船舶等行业车辆的监控服务!本公司自主研发定位平台,稳定;自主开发智能手机客户端,更好的贴合用户使用习惯!并且公司可协助客户将设备转移到公司自己的平台,更大的节约客户监控成本!八杰科技全新升级采用GPS卫星+基站双模技术,拒绝屏蔽,24小时稳定定位,gps定位器体积小巧,超低功耗,隐蔽,无声无光,悄然无休的守护您的爱车。
BDS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5英文名称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一)概述[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COMPA$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二)发展历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由20余颗卫星、地面段和各类用户终端构成的・覆盖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历程我国建设北斗导航检测认证体系“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即区域性导航系统,已由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完成,这是中国自主研发,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覆盖中国和周边地区的卫星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