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概要

合集下载

交通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点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交通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点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17
(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 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环境腐蚀作用严重;⑦桥墩 地基。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得分) (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 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 轻环境污染)。
18
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重要因素是资金和技术,但 自然因素,尤其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是影响交通线路 建设的重要因素,每一个重要交通工程的建设都要充 分考虑分析其建设带来的经济与环境效益(降低交通 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 能减排)等。
22
(1)B (2)D 误区提示:
受香港面积小、建筑物密度大的影响,第(1)题 误选A;受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并向海洋延伸的 影响,第(2)题选误选A。
23
12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19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
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下图),是世界上建造 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3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 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__________千米。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
21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包括自 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和社会经济条件(腹地、 城市依托)。第(1)题可以用排除法,香港地形以山地 丘陵为主,A、C两项排除,香港为岛屿,河流不多, 泥沙较少,排除D项。第(2)题,香港地区平地面积狭 小,填海造陆可增加陆地面积,填海造陆形成的开阔 陆域为港口的建设、城市建筑以及合理的平面布置提 供了有利条件。
4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城市道路网络的因素。影响交 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完善路网的需要、经济发展的 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的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 等5个方面。上图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络, 交通便捷,反映了城市建筑集中,地势平坦。同时交 通线路密集,结构完整,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高。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解读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解读

①要能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要紧靠城市中心边 缘设立。 ②充分研究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地质条件好、地 基稳定、平坦开阔的位置。 ③要选择少雾、少雷暴、视野开阔、少鸟类飞行 的位置。 ④为防止噪音污染城市,机场与城市距离越远越 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 ④ D ②指的是( B ) A.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B.筑港条件、腹地条件 C.交通条件、资源条件 D.市场条件、环境条件 2.下列对上海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主要港区沿长江分布,兼作海港 ②港口泥沙容易淤塞河道,需经常用挖泥船清淤 ③地处长江三角洲,筑港条件差 ④经济腹地广阔,且以上海市为依托



字型弯道或开凿隧道
区位因
素 自 水文
主要影响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
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



地质 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 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区位因素 自
然 因 气 候
主要影响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 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
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
水 域 供船舶出 入和停泊
港口优劣的评价:
优: •自然条件好: (1)良好的水域 :水深、水面宽阔、风浪小 (2)良好的陆域:地形平坦开阔 (3)地理位置优越:通江达海,水陆联营 •社会经济条件好: 依托大城市,经济腹地广阔 劣: 河流泥沙的淤积,结冰封冻,气象、海况条 件差,交通区位的下降等。
读图分析:图中A、B、C、 D四处,建港条件最好的 是何处,为什么?
最发达 地区,包括川、________ 渝 ②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_________ 、 湘 、_______ 赣 、皖、_________ 苏 、沪等省市。 鄂、 _______ 综合性工业 的城市和_______ 外贸 基地,人、财、 ③上海是我国最大_______________ 物的优势对港口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交通线区位布局及其影响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交通线区位布局及其影响

高考地理必记必背—交通线区位布局及其影响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2、自然因素(制约因素):(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影响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影响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优良土地。

3、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2)经济(促进区域发展)(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5)污染(减少对城区和重要地区的破坏)(6)政治(7)科技(解决各种自然难题,比如在冻土上修铁路)。

4、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1)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最有效的陆上交通方式。

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火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

(2)公路运输:公路运输一般指汽车运输。

在地势崎岖、人烟稀少、铁路和水运不发达的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起着运输干线作用。

(3)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

(4)航空运输:是使用飞机直升机及其他航空器运送人员、货物、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

(5)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是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输方式,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石油、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是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

5、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6、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布局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布局

3、(2018全国卷2)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 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图 2 示意 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 此完成 。
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 道(C) A.狭窄 B.曲折 C.坡大 D.路面凹凸
解析 考查影响交通(自行车)发展的因素。自行 车要靠人力驱动,因此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自 行车行走不便。由图中可以看出,老城区主要分 布在西部多山丘地带,坡度大,不便于骑行自行 车。街道曲折、狭窄对自行车行走影响不大。澳 门经济发达,街道路面不可能凹凸不平。选C.
D.山麓分布
解析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结合图例可以看处 三条铁路从山顶沿河流向山下延伸---铁路线主 要与河流分布一致,所以沿河谷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解析 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由图可知该地为我国 东北的山地(海拔1393米)(长白山),是我国 重要的木材产地 。又由“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 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东北地区的山地是我国 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当时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为 了运输东北地区山地中的原木。
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2.交通运输线的设计方案的比较思路
比较项目
比较内容
建设成本
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 等
路线长短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沿线村镇 施工难度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 口多少等
地形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 雪、冻土等
沿线灾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深度思考2】 在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铁修建 中都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模式,其作用相同 吗?
提示 不同。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是 为了给高原动物迁徙提供通道,便于保护动 物,保护生态环境;京沪高铁“以桥代路” 主要是为了节省耕地或不影响城市交通。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1. 简介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是指影响交通运输线站选址的一系列因素。

站点的选址对于交通运输线路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包括交通便捷性、人口分布、土地供应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因素。

2. 交通便捷性交通便捷性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站点应位于交通运输主干线或交通枢纽附近,方便乘客的接驳。

其次,站点附近应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如地铁、巴士和火车等,以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

此外,站点周边还应有完善的交通设施,如停车场和自行车道等,以满足不同出行方式的需求。

3.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影响交通运输线站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站点应位于人口密集的地区,以保证有足够的乘客需求。

通常情况下,城市中心或人口稠密的区域是优选的选址地点。

此外,还需要考虑人口组成,如年龄结构、职业构成和收入水平等因素,以了解目标乘客的出行特点和需求。

4. 土地供应土地供应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站点需要位于土地供应充足的地区,以保证站点的扩建和发展空间。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地成本,以确保站点建设的经济可行性。

因此,地价和土地规划是影响站点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5.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影响交通运输线站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站点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以确保站点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需要考虑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景,以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和站点扩建的可能性。

因此,与城市规划部门的合作和沟通是选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6. 站点设施站点设施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站点应提供必要的设施,如售票厅、候车室、洗手间、自动售货机和无障碍设施等,以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乘客体验。

此外,站点周边还可以提供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商场、餐厅、医院和学校等,以满足乘客的日常需求。

7. 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站点应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小专题6 交通运输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小专题6  交通运输区位因素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所以C
正确。
[2015·全国卷Ⅰ] 甘德国际机场(图Z6-4)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
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
经停此地。据此完成3~4题。
图Z6­4
3 .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 因素是 ( )
地形
岩港修建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
积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
地广
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位于海湾,背风、避浪 无结冰期,利于全年通航;有结冰期,不利于通航
题组巩固 [2017·江苏卷] 图Z6-3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Z6-6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解析】港口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要从位置条件、自然条件(水域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和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经济腹地大小、依托的城市及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图Z6­1
(3)交通运输线的设计比较思路
比较项目 建设成本 比较内容 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等
路线长短
沿线村镇 施工难度 沿线灾害 占用耕地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等 地势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雪、冻土等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 占用良田多少
气候
②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一、铁路建设区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1、合理布局交通网(填补空白、分担压力、活跃路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矿产资源开发、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3、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流;4、有利于加快*区脱贫速度;5、有利于社会稳定;6、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7、有利于巩固国防;8、科学技术保障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建设的困难:自然:1、地形:高原、丘陵广布,地形复杂、起伏大;2、地貌:卡斯特地貌广布,施工难度大;3地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4、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诱发地质灾害;人文: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资金不足;2、技术条件要求高;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2)经济意义: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

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铁路的辐射作用可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3)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中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20多个少数民族。

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着10多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1/3分布在本区,1997年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大幅度下降。

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概述课件(共44页)

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概述课件(共44页)

若公路或铁路经过了资源丰富的地区,则 8、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输出,将资源优势 转变为经济优势; 9、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 业的发展
若新建交通线的延伸方向与已有交通线相同, 则 10、有利于减轻XX线路/XX方向的运输压力
地图册P175
对新建交通线建成后能缩短运距的,则 11、有利于缩短运输距离,缩短运输时间, 提高运输速度/减少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 益/有利于节能减排

7诗的首联写了暮春时节送别友人时的 情景, 其中既 有对自 然景物 的点染 描绘, 也有对 友人深 情厚谊 的直接 表达, 景中有 情,情 中有景 ,二者 是融合 在一起 的。
【练习】 P92 T9—11 P90 T11—12 P83 T11—12 P79 T4 P75 T2—3

1至夜半时分,昙花盛开时舒展的花瓣 已完整 地收拢 ,重新 闭合成 一枝橄 榄形的 花苞。 很多天 以后我 拿到了 那天晚 上留下 的摄影 照片, 它在开 花前和 开花后 的模样 ,几乎 没有什 么不同 。
南宁
穿出隧道
穿越山谷
从上面两幅图片中可以看出南昆铁路经过的区域地势起 伏大还是小?
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因素
昆明 路南石林
煤 石油 铝 磷矿 峰林 溶洞 水电 站
1、经过云贵高原和
广西丘陵,地势起伏大
2、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溶洞,
地貌崎岖不平
南宁
昆明
南宁
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因素
3、多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 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5只有用“直觉的知”,心无旁骛地关 注诗本 身,无 暇思索 诗句形 象之外 的东西 ,如果 还有所 觉,那 就体味 到了诗 的意境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茵河为什么成为欧洲航运最发达的河流? 1、气候:莱茵河流经的地区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丰富,降水季节分配 均匀,最冷月气温高于0℃,因此,莱茵河 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没有枯水期, 没有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2、地形: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利于航行。 3、社会经济状况:流经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客货运量大。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5、青藏铁路布局的区位因素 ③可以促进沿线资源的开发和经济 的发展。 ④可以促进与东部地区的科技与 文化的交流。 ⑤可以促进当地脱贫致富,缩小与 东部地区的差距,有利于民族团结, 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⑥青藏铁路修建的过程,自然条件恶劣, 会遇到一系列难题,因此,先进的技术 是保障。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铁路、公路布局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4、科技因素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1、自然因素是重要的因素,但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自然因素的影响力大大 降低,而经济、社会因素已经成为 决定性因素。 2、一个地区交通线路的多与少, 交通网发达程度主要取决于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运河、海峡的作用和意义: ☆沟通海域, ☆缩短航程, ☆加强联系, ☆特殊意义。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1)简述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意义 ①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②连接亚、欧洲两洲的交通要道。 (2)简述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火车站 汽车站 港 口 飞机场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港口布局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临海、沿河)
水域:港阔、水深、被风、避浪 地形: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
腹地:面积、人口、资源、经济发达程度 交通:与其他交通线路的关系(相连) 依托城市: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各区位因素对港口的影响: 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 经济腹地决定港口的兴衰; 城市决定港口的发展。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曼谷—金边—昆明 曼谷—万象—昆明 曼谷—仰光—昆明
5 520 4 180 4 321
433 1245 1017
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
①新建铁路短,投资少;
②铁路主要经过平原,施工容易;
③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 经济相对发达,交通量大。
与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相比,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突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海底隧道(管道+铁路): 可以克服水运的缺点。 速度快 运量大 连续性强 安全平稳 不受海洋水文和气象的影响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4、航空运输 ①地位:速度最快的的运输方式 ②优点:速度快,效率高 ③缺点:运费高,运量小,能耗大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5、管道运输 ①地位:运距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 方式,运输货物是流体。 ②优点: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耗损 少,连续性强,安全平稳, 管理方便,运量大。 ③缺点:铺设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2、公路 ①地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运输方式 ②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 是一种门—门的运输合长距离运输。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3、水路(海运、河运) ①地位:历史最悠久、最廉价的运输 方式 ②优点: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 ③缺点:速度慢,受航道水文和气象 状况等自然条件大,灵活性 和连续性差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建设修建安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举例子: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路修建的成本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铁路、公路布局的区位因素 1、经济因素 对交通运输的作用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社会因素 对交流的作用 对社会的作用 3、技术因素 4、自然因素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青藏铁路:
1、青藏铁路(青海——西藏) 西 宁—格尔木(一期) 格尔木—拉 萨(二期) 2、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 需要穿越大江大河,难度很大, 需要先进的技术做保障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项目
水路 大→小 慢→快 低→高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大、 损耗少、 平稳安全、 易管理 最差 最好
运量 运速 运价
灵活性 连续性
成本
差 最差
投资 少
居中 好
最好 居中
好 差
投资大 居中 占地广
投资 投资大 大
交通运输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交通运输方式及路线的选择依据 ①运输方式及货物特点 ②运输要求 如:时效性、运费等。 ③运输条件 如:海运需要港口、 陆运需要铁路或公路等。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分析荷兰鹿特丹港的有利区位条件。 ①位于莱茵河河口,江海相连, 冬季不冻,航行、停泊条件好; ②地形平坦开阔,筑港条件优越; ③经济腹地广阔,且经济发达; ④欧亚大陆桥的西端,交通方便。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分析鹿特丹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 交通位置条件。 扼北海航线要冲;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地处亚欧大陆桥西端。
【今天东南沿海高铁实现全贯通】2013年 12月28日9时55分,厦深铁路上行即深 圳北往上海虹桥首趟动车组D2286次从 深圳北站始发,12小时17分后抵上海虹 桥,全程一等座票价593.5元,二等座 478.5。此趟动车开行,意味着我国 “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 “一纵”——东南沿海铁路全线贯通 。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公路、铁路选线考虑的因素(区位评价依据) (1)交通量 经过地区的人口、资源、经济状况。 (2)施工条件、投资多少 尽量避开山脉、河流、沼泽等自然障碍。 (3)其它 占用耕地多少、环境保护等。
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
方案 经过主要城市 铁路总长度 需新建铁路
东线 中线 西线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线修建的意义和作用 3、对交流的作用 促进地区间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促进地区间的经济的联系与合作 促进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线修建的意义和作用 4、对社会的作用 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边疆稳定 国防安全,国家统一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自然因素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3、地质: ①避开断层带 ②避开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自然因素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4、气候: ①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 强度和频率。 ②注意冻土和积雪的深度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建设修建安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气候:高温、炎热、寒冷、湿热 地形: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水文:大江大河、沼泽等 生物:森林、草原 地质:地质条件不稳定 土壤:冻土、沙漠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长江中下游没什么有“黄金水道”之称 1、气候:长江中下游流经的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 气候,降水丰富,最冷月气温高于0℃, 因此,长江中下游水量大,没有结冰期, 全年可通航。 2、地形: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利于航行。 3、社会经济状况:长江中下游流经地区,腹地广阔,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量 大。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自然因素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1、地形: ①平原: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 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 水利设施以及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②山区: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少跨等高线, 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处 采用“之”字形布局或开凿隧道。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自然因素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2、气候: ①避开沼泽地 ②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修建桥涵。 ③避开冻土区
1、铁路 2、公路 3、管道 4、航道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线修建的意义和作用 1、对交通建设的作用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 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 缩短a到b的距离 分担相邻交通线路的运输压力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线修建的意义和作用 2、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方便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 促进某种资源的开发,资源优势转化成经 济优势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促进经济的发展 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①位置偏南,避开了高寒地区; ②可常年运营; ③运营距离短,可节省运费; ④辐射国家多,交通量大。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河流的航运价值: 1、气候 河流的航运条件 2、地形 3、社会经济条件 ☆气候:降水量、 降水的季节分配、 最冷月气温。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多少、 经济发展水平、 资源状况。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红水河水能开发的意义和作用: 1、对开发地: 可以加强本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并且可以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有利于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2、对使用地: 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可以 提高企业利润,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产品的技术研发, 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改造。 3、对能源消费结构: 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水电比重,有利于大气环境改 善和保护。 4、有利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人类活动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1、交通运输 2、邮电通信 3、商业
交通运输
(一)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
(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1、铁路 ①地位: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②优点:运量大,运费较低,受自然 条件影响较小,连续性强, 适合长距离运输 ③缺点: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大量 金属材料,占地面积广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长途汽车站(或火车站)的区位条件 (1)位于城市边缘 ①减少噪声对污染; ②方便乘客。 (2)与主干道相连 便于客、货流集散 ☆大城市要有多个长途车站。 ☆火车站附近一般建有长途汽车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