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学设计(教案)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一、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1. 学习目标:a. 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b.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c. 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 教学内容:a.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b. 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c.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b.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的应用。
4. 教学时间:2课时二、第二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 学习目标:a. 理解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b. 掌握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
c. 学会成本分配的计算和分析。
2. 教学内容:a.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b.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
c. 成本分配的计算和分析。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及成本分配的计算和分析。
b.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时间:3课时三、第三章:成本计算的先进方法1. 学习目标:a. 理解先进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b. 掌握作业成本法和活动基础成本计算方法。
c. 学会运用先进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
2. 教学内容:a. 先进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b. 作业成本法和活动基础成本计算方法。
c. 运用先进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先进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作业成本法和活动基础成本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先进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
b.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先进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
4. 教学时间:3课时四、第四章:预算编制和控制a. 理解预算编制和控制的重要性。
b. 掌握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c. 学会运用预算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一、课程目标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核心工具。
3、能够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成本控制、预算编制、决策分析等。
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课程内容1、管理会计概述管理会计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作用。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成本性态分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概念和特点。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如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分析法。
3、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应用。
4、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和相关概念,如贡献毛益、保本点、保利点。
多品种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
5、经营预测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和利润预测的方法。
6、短期经营决策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等的分析方法和应用。
7、长期投资决策现金流量的计算、投资决策指标的运用,如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
8、全面预算全面预算的体系和编制方法,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和现金预算。
9、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和应用。
10、业绩评价责任中心的划分、业绩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提供实际企业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如编制预算、进行成本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安排1、第一周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管理会计概述。
2、第二周成本性态分析。
3、第三周变动成本法。
4、第四周本量利分析。
5、第五周本量利分析的案例讨论和实践作业讲解。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教案标题:管理会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理解管理会计在组织决策制定和绩效评估中的重要性。
3. 学习管理会计中使用的常见工具和技术。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会计问题的能力。
适用对象: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本科)的管理会计课程教案内容:一、导入部分(15分钟)1. 引入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兴趣。
2. 提出以下问题:- 你认为管理会计在组织中的作用是什么?-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什么区别?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讲解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强调其在组织决策和绩效评估中的重要性。
2. 介绍管理会计中常见的工具和技术,如成本-效益分析、预算控制、差异分析等。
三、案例分析(45分钟)1. 分发管理会计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技术进行解决。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就其优缺点展开讨论。
四、教学活动(30分钟)1. 设计一个小型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管理会计问题。
2. 提供实际案例或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团队中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
3.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指导,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需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技术。
五、总结和评估(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评估学生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通过小测验或小组展示的形式。
教学资源:1. 管理会计教材和课件。
2. 管理会计案例和实际情景模拟题。
3. 小组分组表格和活动指导。
4. 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和解决案例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完成的小测验和其他评估形式的成绩。
教案扩展:1. 组织实地考察或企业访问,了解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
2. 设计学生实践项目,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管理会计知识和技能。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word版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是指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协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一种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的特点: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前瞻性。
管理会计的作用:决策支持、成本控制、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管理会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的应用。
1.4 教学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实例。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本性态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方法。
让学生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2.2 教学内容成本性态的概念:成本性态是指成本随产量或活动水平变化的规律。
成本性态的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的分析方法:高低点法、散点图法、账户分析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成本性态的概念、分类和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2.4 教学作业让学生课后运用高低点法或散点图法,对一家企业的成本性态进行分析。
第三章:预算编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预算编制的意义、步骤和方法。
让学生掌握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3.2 教学内容预算编制的意义:预算编制是企业制定财务计划、安排资源、控制经营活动的重要工具。
预算编制的步骤:确定预算目标、收集数据、编制预算、审查和批准预算。
预算编制的方法:增量预算、零基预算。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预算编制的意义、步骤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3.4 教学作业让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家企业进行预算编制实践。
第四章:成本控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原则和程序。
让学生掌握标准成本法和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应用。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

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案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了解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1.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2. 比较法:比较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
教学资源:1. 教材: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材。
2. PPT课件:管理会计概述。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PPT课件介绍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讨论:分组讨论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4. 总结:总结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作业与评估:2. 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分来评估学生对管理会计概述的理解。
第二章: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教学目标:1. 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2. 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3. 学会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教学内容:1.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 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3. 制定成本控制计划的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成本控制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教学资源:1. 教材:春会计专科《管理会计》教材。
2. PPT课件: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
3. 案例材料。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PPT课件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2. 讲解:讲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4. 总结:总结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案例材料制定一份成本控制计划。
2. 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分来评估学生对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的理解。
第三章:预算编制与控制教学目标:1. 掌握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2. 理解预算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
2、使学生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基本方法和工具。
3、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知识进行决策分析和规划控制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和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划分与分解。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保本点和保利点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与联系。
2、难点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如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以及多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运用管理会计方法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管理会计计算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成本控制和利润规划问题,引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定义: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会计,通过收集、分析和报告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规划控制。
职能:包括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等。
作用: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
2、成本性态分析成本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点: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等。
变动成本的特点: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高低点法:选择业务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计算单位变动成本,进而确定固定成本。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Word版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功能和目的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管理会计的定义和起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管理会计的功能和目的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会计在实际企业决策中的应用1.4 教学资源教材:管理会计基础知识案例材料:企业管理会计实际应用案例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和看法第二章: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2.1 教学目标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2.2 教学内容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案例2.4 教学资源教材: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实际案例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理解和看法第三章:预算编制与控制3.1 教学目标掌握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预算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掌握预算控制的方法和技巧3.2 教学内容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的编制预算控制的概念和目的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的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案例3.4 教学资源教材: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实际案例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的理解和看法预算编制和控制练习:学生进行预算编制和控制练习,展示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四章:财务报表分析4.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目的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的应用财务趋势分析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案例4.4 教学资源教材: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实际案例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的理解和看法财务报表分析练习:学生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练习,展示对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五章:成本-效益分析5.1 教学目标掌握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和目的掌握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成本-效益分析的要素和步骤成本-效益分析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成本-效益分析在产品定价决策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案例5.4 教学资源-第六章:决策分析6.1 教学目标掌握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决策分析的概念和目的掌握决策分析的方法和技巧6.2 教学内容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确定型决策分析和不确定性决策分析决策分析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决策分析工具和技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决策分析案例6.4 教学资源教材:决策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决策分析实际案例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决策分析的理解和看法决策分析练习:学生进行决策分析练习,展示对决策分析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七章: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7.1 教学目标掌握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投资决策的概念和目的掌握投资决策的方法和技巧7.2 教学内容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回收期等评价指标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资本预算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资本预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案例7.4 教学资源教材: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实际案例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的理解和看法投资决策练习:学生进行投资决策练习,展示对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八章: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8.1 教学目标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掌握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技巧8.2 教学内容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策略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案例8.4 教学资源教材: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实际案例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理解和看法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练习:学生进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练习,展示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九章: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9.1 教学目标掌握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激励机制的概念和目的掌握激励机制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关键绩效指标(KPI)和绩效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的概念和目的股权激励、薪酬激励等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案例9.4 教学资源教材: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实际案例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理解和看法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练习:学生进行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练习,展示对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十章:战略管理与财务战略10.1 教学目标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财务战略的概念和目的掌握财务战略的方法和技巧10.2 教学内容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企业战略规划和管理流程财务战略的概念和目的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战略管理和财务战略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企业中的战略管理和财务战略案例10.4 教学资源教材:战略管理和财务战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材料:企业战略管理和财务战略实际案例10二、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2.1 教学目标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学会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2.2 教学内容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应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经验和看法2.4 教学资源教材: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的相关知识案例材料: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的实际案例辅助工具:计算器、投影仪等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理解和看法三、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3.1 教学目标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理解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3.2 教学内容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成本计算的实际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成本计算的实际案例3.4 教学资源教材: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案例材料:成本计算的实际案例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成本计算的理解和看法四、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4.1 教学目标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成本控制的实际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案例分析法:分析成本控制的实际案例4.4 教学资源教材: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的案例材料:成本控制的实际案例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成本控制的理解和看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管理会计概述、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预算编制与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决策分析、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以及战略管理与财务战略等内容。
大学管理会计教案

课程名称:管理会计授课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作用。
2.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职能。
3. 熟悉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如成本计算、预算管理、责任会计等。
教学重点:1.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职能。
3. 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
2. 管理会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提出问题: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除了财务会计,还需要哪些会计工具和方法?二、讲授新课(50分钟)1.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介绍管理会计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 分析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
2. 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职能- 阐述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如系统性、相关性、实用性、及时性等。
- 分析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成本计算、预算管理、责任会计、决策支持等。
3. 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介绍成本计算方法,如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
- 讲解预算管理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分析责任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举例说明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企业管理中常见的成本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总结管理会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2. 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论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管理会计基本原则和职能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管理会计主要方法及其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