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明暗与立体》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美术-5《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件】

九年级上册美术-5《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件】

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五大调子
画法步骤与明暗调子的表现
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看看产生怎样的效果
• 铅笔 钢笔 圆珠笔 • 毛笔 麦克笔 彩色铅笔 油画
棒 碳笔 等
立体与明暗的表现方法
用点描绘物象,能 表现物象的立体感和质 感。
均匀的点可以细致地 表现物体的细部。
立体与明暗的表现方法
用线条进行排列组合, 表现出物象的明暗与立体感
明暗的魅力
美术九年级上册 人美版
美术九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5课 明暗与立体表现
光影的明暗:物体受光后,产生的亮面与暗面的明 暗对比。
固有色的明暗:物体自身 颜色深浅产生的明暗对比。
影响物体明暗的因素
光的强弱不同,明暗不同。 物体受光角度的不同,明暗不同。 观者距物体的远近、感觉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物体本身的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感觉不同。 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立体与明暗的表现方法
用面来表现物体 明暗物体更具体积感 与空间感。
素描表现技法
• 竖排线 • 横排线 • 交叉线 • 随意线 • 斑点 • 块面 • 版画技法、水墨技法、综合技法等
生活中的色彩提炼到无彩 再进行黑白灰表现

一切皆入画
一切皆入画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完成一幅有创意的明暗作品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明暗与立体》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明暗与立体》教学设计

③师进一步引导再细心观察,受光和不受光交界的地方会出现区分明暗两面的界限是明暗交界。

板书:明暗交界师:以及在暗部的反光和投影课件给出指示标注板书:反光、投影师:画出这六大明暗关系,就能塑造出立体的画面。

再来看球体。

也是这样的观察方法。

出示课件:球体找出六大明暗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欣赏、探究认识六要素:暗面、明暗交界、亮面、灰面、投影、反光,明暗六大关系。

了解明暗对比是为了呈现画作的立体感,知道这种对比在生活和美术作品中无处不在。

)师:画家们发现几何体是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形体,我们从白色石膏体对明暗变化进行观察研究。

3.教师示范绘画石膏体,学生探究方法步骤。

出示课件:球体教师示范:师:刚才我们在球体上发现了很多微妙的明暗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铅笔表现物体的明暗。

有同学想我们是画素描吗?是不是觉得有些难?别着急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快速画素描的方法,只需要6步我们就能让形变成体。

现在开始展示,在观看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老师都用了哪6步。

我们需要用到的材料有:画好的圆形模板,铅笔、橡皮、纸巾,纸巾做什么?第1步,在几何形模板上确定光源,然后画投影,光源从左面打过来,投影在右面用铅笔,找到明暗交界线。

第2步,侧锋排线将暗部(包括投影)表现出来,为了更加均匀我们用纸巾轻轻擦拭暗部,反复重复加深暗部投影,根据圆形体面关系加深;第3步,在体面转折的明暗交界线地方加深;第4步,过渡画出灰部第5步,左面光源亮部线条要轻,第6步,调整明暗对比,影子也就是投影它是物体被挡住以后所呈现出来的,影子的位置可以表明物体所在的位置。

还能表现出他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大家画的时候注意它属于暗面,相对来说它是最暗的,如果是黑色的桌子它是画的最深的,如果是白色桌子,就不一定比实物暗,加了影子物体空间感更加强烈。

经过6步是不是球体有立体感了?师:请同学梳理老师用了哪几个步骤:简单的语言:1.定光源、画投影、找明暗交界线2.画暗部(包括投影)3.画转折4.涂灰部5.画亮部6.调整明暗对比(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几何形体的明暗关系,让学生清晰了解步骤,为下一步习作打下基础。

第一课《明暗与立体》(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六年级下册

第一课《明暗与立体》(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六年级下册

《明暗与立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明暗与立体之间的关系,掌握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立体感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明暗与立体的概念2. 明暗在表现立体感中的作用3.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4. 绘画练习与作品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立体感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明暗与立体之间的关系,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具有明显明暗对比和立体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明暗与立体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明暗与立体的概念详细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定义,让学生明确明暗在表现立体感中的作用。

3. 分析明暗与立体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明暗与立体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4. 讲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详细讲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包括光影的处理、线条的运用等,让学生掌握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立体感的方法。

5. 绘画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尝试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作品欣赏与评价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明暗与立体在绘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大胆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绘画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明暗与立体之间的关系,掌握了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立体感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疑问并给予解答,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明暗与立体的关系”。

明暗与立体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绘画技巧的关键。

第1课 明暗与立体-人教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 明暗与立体-人教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明暗与立体-人教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明暗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理解表现立体的方法和意义;
3.做出基本的明暗、立体效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明暗基本概念和作用,理解表现立体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学生对表现立体的方法理解不深,难以做出基本的明暗、立体效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中明暗及其作用,并与日常所见联系,如阴影、模糊、透明等。

2. 讲授
a. 明暗基本概念
明暗是画面中明亮和黑暗的对比,可以表现画面的层次、形态、体量和情感等。

基本分为光明面和暗影面。

b. 表现立体的方法
•前后对比法:运用远近大小和位置关系表现立体效果。

•色度对比法:通过冷暖色、亮暗度的强弱对比,表现明暗变化。

•阴影法:正确捕捉阴影与光明的对比,突出物体的形态和品质。

3. 演示
教师通过绘制画面,演示明暗的表现方法和效果。

如利用阴影、高光和中间色调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层次。

4. 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方法和效果,进行练习。

例如,绘制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或者制作一个立体卡片。

5. 总结
让学生总结和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评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
明暗和立体是美术基础知识,本节课主要围绕这两个概念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联系环境,提高学生对明暗和立体的认知。

同时,在演示和练习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画画技巧,并自主探索和创作。

希望本节课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和兴趣。

人教版小学美术1明暗与立体课件(15张幻灯片)

人教版小学美术1明暗与立体课件(15张幻灯片)
比例:是指物体与
物体或物体本身各部 位分的大小、长短、 宽窄等方面的关系。

1:视察两个物体的基

本特点的结构关系, 确定高宽比例,定出

构图位置用线简练的 概括出两个物体的 大

体轮廓。
2:画出物体准确的轮 廓形,运用轻重浓淡 的线条变化刻画出形 体的转折及明暗交界 限。
作 画 步 骤
3:铺出大体的明暗 关系,注意区分物 体明暗音调的不 同。
明暗与立体
素描:是学习造型艺术的基本训练手段之
一。
它主要以单色线条或明暗处理来表现物 体的形象,以训练正确的视察、分析、表现对 象的能力。
其主要工具为铅笔、木炭条、钢笔、毛笔等。
明暗的形成 结构与比例 作画步骤 名作欣赏
1、 物体与光线角 度不同,呈现的明 暗音调不同。
2、物体表面离光源的远近不同, 呈现的明暗音调不同。
3、物体固有色不同,呈现的明暗 音调也不同。

受光面(亮面):
描 的 基
是物体受光线90度直射的地 方,音调淡,亮部的受光焦 点叫“高光”,一般只有光
色(灰
: “
面):是物体受光侧射的部
三 面 五
分,是明暗交界限的过渡地带色 阶接近,层次丰富。
明暗交界限:由于它受到环境光的影响,但有受不到主要光源的
4:深入刻画细部的色 调层次,转折部分 丰富变化,重视表 现质感和量感。
作 画 步 骤
5:比较刻画,注意画面中的黑、白、灰、的层次 关系,使画面协调统一。

安格尔的作品






拉斐尔的作品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明暗与立体》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明暗与立体》人教新课标(2014秋)

《明暗与立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明暗与立体》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透视等美术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造型表现的方法,使学生能以静态的方式在明面内塑造形象。

在本课教学中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观察,加强学生的立体空间想像力、造型表现能力、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实现“学有所乐”的同时,也能实现“学有所得”。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物体在光照射下所产生的明与暗,掌握物体明暗的表现方法,学习用铅笔画出这种深浅变化,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观察、发现,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所产生的明暗状态,并能轻松地在几何体上找到亮面、灰面以及明暗交界线和投影。

3.引导学生理性观察客观世界存在的物体明暗,让学生感受美术与数学、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激发学生全面学习、全面发展的成长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原理和规律。

2.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各物体的明暗关系,能初步用线条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几幅素描作品。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画廊,你知道是用什么方式表现的吗?为什么画得那么好呢?2.小结:原来是用素描的方式表现的。

素描是一种以朴素的方式去描绘客观事物,并且通常以单色的笔触及点、线、面来塑造形体明暗的方法。

因为画家了解明暗产生的规律和表现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画出立体感强、效果好的素描作品。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素描中的明暗与立体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1.了解素描的相关知识。

(1)同学们,你们知道素描在中西方的发展历程吗?(2)教师小结:素描在外国及在我国的发展、借鉴过程。

从拉斯科洞窟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遥远的远古时期,先民就开始表现出形象生动、手法写实,有简单明暗描绘的画面了。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件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课件

三大 面
亮面 暗面
灰面
三大面:亮面(正受光面)灰面(侧受光面) 暗面(背光面)
亮部
正受光面 侧受光面
亮调子 灰色调
背光面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暗部
投影
素描明暗五调子:亮调子、灰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知识准备
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表现方法:整体-------局部-------整体
作画步骤: 一般过程:
1、轮廓定比例
2 、勾轮廓
3、 画大体的明暗
4 、细刻画到完成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内容回顾
• 明暗的产生
❖ 明暗变化的 规律
❖ 三大面 ❖ 五大调
❖ 作画步骤
❖ 找轮廓定比例 ❖ 勾轮廓 ❖ 画大体明暗 ❖ 细刻画到完成
利用明暗变化的规律,以”我的杯子” 为题材画一幅素描。
第5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明暗是如何产生的?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 的表面呈现一定的光影变化。
它们阴影分布有什么共同点啦?
❖ 中间呈灰色,受光多的地方比 较亮,遮挡的地方呈暗影
• 随着物体表面转折而递推的有明 至暗的色阶变化,就是明暗变化
的规律——三大面、五大调。
明暗变化的规律
• 三大面 • 五大调
要求: 1、8开素描纸, 2、造型准确,明暗调子表现充分。 3、标示三大面、五大调子。
不要犹豫……

六年级美术下册《明暗与立体》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下册《明暗与立体》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下册《明暗与立体》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明暗与立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光影变化对立体感的影响,学会运用明暗对比、光影效果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物体立体形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线条、明暗、色彩等元素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明暗与立体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明暗对比、光影效果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提高绘画表现力。
2.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
5.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明暗与立体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美术领域的兴趣。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明暗与立体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绘画技巧和审美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二、学情分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组具有强烈立体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表现出立体感的?它们运用了哪些技巧和方法?”
2.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教师适时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明暗与立体》。
3.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讲授新知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3.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线条处理、光影运用等,及时给予指导;
4.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5.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展示
作画步骤: 描物体、想象创造、组 合 设计利用明暗变化,画出空间
立体关系。
一般过程:
找轮廓定比例
确构图找明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调子突质感
细刻画到完成
搭配实践
相关介绍
作业
❖ 用铅笔画立方体或圆柱体 并表现物体的明或暗(可临摹 课本)
第1课
柯勒惠支版画
静物
达·芬奇:
伦勃朗:
●想一想有什么变化?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 变化。
没有光,你 们会觉得怎么样?
在光的作用下,所产生 的立体感,空间感.
概念:用单一的颜色对物体进行明 暗造型的描绘。
明暗产生立体
当一个物体在空间受到光的照射,它的 表面就会形成一种明暗的色调,明暗色调会加 强这个物体的空间感与立体感。
用什么办法更能加强这幅设 计稿图物象的空间感?
1亮面 光与明暗的关系
2暗面
明暗交界线
3灰面 反光
投影 素描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素描明暗五调子: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调子:高光、灰面、暗面、 反光、投影
表现基本技法:竖排线、横排线、
对角线、随意线、交叉线、斑点、块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