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电子教案《虫趣》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虫趣|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虫趣|辽海版
《虫趣》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虫趣》
学科
美术
授课班级
2年1班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身边的昆虫的相关知识,学习观察、表现不同特点的昆虫及其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现昆虫。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很多同学对这个答案有点疑惑,让我们听一听毛毛虫怎么说吧,这下大家清楚了么?(课件)
5、毛毛虫的妈妈来了,让我们听听她要什么吧!(出示作业)
6、大家不要急着动手,老师今天带来了四幅作品,请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这都是什么表现形式。
7、总结形式。
Hale Waihona Puke 8、Are you ready?Yes ready. Go!
10、学生随音乐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熟练方法
小组合作
交流感悟
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1、展示学生作品
2、同学们真棒,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3,未来50年,地球上将有数十万种昆虫物种灭绝,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正悄悄从你我身边消失,保护昆虫,让我们的地球永远美丽、永远充满生机。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下吧!
升华主题
激发兴趣
探究新知
1、请大家来观察并找一找,昆虫的身体有几部分组成?
生:。。。。。。
2、同学们,昆虫的身体结构特点我们用1,2,3就能记住。1对。。。2对。。。3对。。。还有头,胸,腹!大家真聪明,下面我来考考大家(出示课件)找一找谁是卧底。
3、老师请来了四位嘉宾,请同学们找一找谁是昆虫,谁不是昆虫。(课件)
教学重点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虫趣|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虫趣|辽海版

教案标题: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虫趣|辽海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各种昆虫的基本特征,如形态、颜色、生活习性等。

(2)学会运用线条、图形、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昆虫。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特点。

(2)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图形、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昆虫。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昆虫画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表现、敢于创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形态、颜色、生活习性等。

2. 学会运用线条、图形、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昆虫。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昆虫画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线条、图形、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昆虫。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特点,并运用基本美术元素进行表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昆虫实物、图片、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昆虫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特点。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如形态、颜色、生活习性等。

2. 新课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形态、颜色、生活习性等。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图形、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昆虫。

3. 学生练习(15分钟)(1)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昆虫特点,运用线条、图形、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进行表现。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建议和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昆虫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昆虫,进行创作练习。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虫趣|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虫趣|辽海版

美术教学设计——《虫趣》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的一节课,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昆虫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家族,它们的多样和美丽令人惊讶,了解昆虫的相关知识,学习观察表现不同特点并尝试自己去表现生活中常见的昆虫,让学生明白身边处处存在美的因素,只有认真去观察了解就能发现美。

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相关知识,学习观察、表现不同特点的昆虫,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昆虫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通过观察周围昆虫的变化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昆虫的身体结构,抓住细节特征,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昆虫的表现方法,昆虫的结构合理,造型美观。

学习材料:教具:课件、教学范作。

学具:用于绘画工具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夏天,在田野里,大树上我们会听到很多昆虫的叫声,这些叫声各具特色。

现在同学们来猜一猜这些都是哪些昆虫的叫声呢?(教师播放课件,同学们猜测昆虫的叫声,教师给予肯定)刚才同学们已经猜到的昆虫:蛐蛐、苍蝇、知了。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昆虫呢?(生:瓢虫、天牛、蚂蚱、螳螂、小蜜蜂、蝴蝶、蜻蜓、臭虫、蚂蚁、蟑螂)教师归纳: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昆虫的种类繁多,它们的美丽和多样令人惊讶,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昆虫的世界。

出示课题:《虫趣》二、讲授新课:(一)欣赏与发现1、蜻蜓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蜻蜓)师:你知道蜻蜓是益虫还是害虫?生:益虫,师:很对,蜻蜓是益虫,它们就靠那双敏锐的大眼睛,侦查一切动静,是最好的捕蚊能手。

2、蝗虫师:同学们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昆虫?(蚂蚱)那蚂蚱是益虫还是害虫呢?(害虫)师:蚂蚱也叫蝗虫,它们是一种对我们庄稼有很大害虫,当它们成群出现的时候,可以在一夜之间将我们的庄稼吃得精光。

3、蜜蜂师: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小蜜蜂)师:小蜜蜂是我们最熟悉的小动物,每年春天鲜花盛开的时候,是小蜜蜂最繁忙的时节,为什么它们最忙碌?(因为小蜜蜂忙着采蜜)师:对,它们在花丛中采集蜂蜜,传播花粉,让我们感受到了劳动者的美。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 虫趣》辽海版(4)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 虫趣》辽海版(4)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虫趣》辽海版(4)一. 教材分析《第7课虫趣》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虫子的生活状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虫子的图片,以及一些绘画技巧和方法,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虫子的特点和生活环境,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虫子这一主题也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学生在观察虫子的细节和描绘虫子的生活环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各有不同,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虫子的生活状态,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颜色等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虫子画作。

3.引导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虫子的细节,描绘虫子的生活环境。

2.运用线条、颜色等绘画技巧,表现虫子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虫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虫子的细节和生活环境。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提高绘画技能。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7课虫趣》辽海版。

2.虫子图片:收集各种虫子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3.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4.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虫子的图片、绘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虫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虫子的生活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虫子图片,让学生观察虫子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了虫子的哪些特点?它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和方法,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学生在画纸上进行实践,描绘自己喜欢的虫子。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虫趣|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虫趣|辽海版

《虫趣》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了解身边的昆虫,学习观察表现不同特点的昆虫及其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想象力。

技能: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昆虫,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加强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虫趣》一课,虽然学生对昆虫不是很了解,我通过图片、让学生查资料、实物展示等方法,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并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综合探索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表现虫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造型、色彩表现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昆虫的细节特征,学习用不同方法表现。

教学难点:昆虫的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教学过程【导入】虫趣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动画引入,播放动画《爆笑虫子》。

2、动画里都有哪些虫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昆虫世界,去探索那里的奥秘。

板书《虫趣》【讲授】虫趣二、发展阶段1、昆虫展示会。

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昆虫,并说说对它的了解。

2、说说你都认识哪些昆虫,试着分析昆虫的结构特点。

出示图片(瓢虫蜻蜓)我们已经知道他们都是昆虫,尽管他们的外形各有不同,但他们为什么都叫昆虫呢?那是因为他们身上有昆虫的共同特征,请同学们找一找。

小结: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虫子才是昆虫。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1对触角,2对翅膀、3对足。

3、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昆虫。

4、对比现实生活中的昆虫和绘画中的昆虫有什么不同。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局部、整体、花纹夸张),让昆虫更可爱、生动。

【作业】虫趣三、实践阶段1、用彩笔画一只你熟悉的、喜欢的昆虫。

先画头部,是一个半圆形,添画上眼睛、长长的触角。

再来画翅膀,瓢虫的翅膀像大剪刀一样,再画瓢虫的肚皮,用直线装饰,再加上手脚蹦蹦跳,最后用圈圈给瓢虫宝宝换上新衣裳。

(教师示)2、欣赏昆虫的足、翅膀的细节图3、昆虫们要举行联欢会,你想邀请谁?画出你熟悉的昆虫贴在花园里【练习】评价阶段四、评价阶段昆虫们都来参加联欢会了,有蝴蝶、蜻蜓、螳螂······哪一只昆虫最帅气、最漂亮?(结构清晰、画面丰满)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昆虫,并会画了各种各样的昆虫。

辽海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 虫趣》教学设计

辽海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 虫趣》教学设计

虫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美丽的大自然有这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虫子,有的虫子外形奇特,有的虫子花纹美丽,有的虫子习性古怪。

本节课借助这些特点激发学生有兴趣进一步了解虫子,想去表现虫子。

二、学情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综合探索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表现虫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造型、色彩表现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这各不同外形、花纹、色彩的虫子,并了解其生活习性,从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让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学会观察、了解生活中的虫子与绘画中的虫子的不同之处。

2.让学生学会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描绘虫趣故事。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难点:变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变现昆虫。

五、教法学法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意识六、图片欣赏走进昆虫这些图片中,你都认识哪些昆虫?多美的昆虫啊,想不想把它们画下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昆虫世界。

用这些小昆虫画一幅美丽的画好吗?七、讲授新科1.教师分别出示“小蜜蜂”、“蜻蜓”、“蝴蝶”“蚂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结构特征。

出示蜜蜂图片,他们对它熟悉吗?师:在昆虫家族中小蜜蜂是最勤劳的,为什么说它是最勤劳的?找同学归纳一下小蜜蜂的结构特点?教师板书:头、胸、腹、眼、触角、三对足、两对翅2.出示“蜻蜓”图片,熟悉吗?已经是你们的老朋友了,它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组成。

头上有一对眼睛,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平展的翅膀。

师:“蜻蜓”是益虫还是害虫?对:它不但是捕蚊能手,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3.出示“蚂蚱”图,这是什么?它还叫什么?你对它了解多少?它是对我们庄稼有很大威胁害虫,当它们成群结队的出现时,可以在一夜之间把我们的庄稼吃的精光。

学生归纳结构特点?(头、胸、腹、三对足、两对翅)4.出示蝴蝶图师:修长的身体,美丽的翅膀。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 虫趣》辽海版 (2)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 虫趣》辽海版 (2)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虫趣》辽海版 (2)一. 教材分析《第7课虫趣》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昆虫的多样性和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通过观察和描绘昆虫的特征和动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昆虫的图片和绘画示例,以及相关的趣味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启示。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对昆虫有一定的认知和兴趣。

然而,他们对昆虫的特征和种类了解还不够深入,观察和绘画时可能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细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昆虫的特征和动态,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描绘昆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昆虫的特征和动态,运用绘画技巧生动地描绘昆虫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绘画等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昆虫的特征和动态。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技巧生动地描绘昆虫的形象,特别是昆虫的触角、翅膀和腿等细节。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发现昆虫的特征和动态。

2.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绘画示范,展示描绘昆虫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绘画。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绘画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师准备昆虫图片、绘画示例和相关趣味知识的资料。

2.学具:学生准备绘画纸张、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图片,引起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昆虫叫什么名字?它们有什么特征和动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引导他们观察昆虫的特征和动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绘画示例和相关趣味知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昆虫的特征和动态,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 虫趣|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 虫趣|辽海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虫趣|辽海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通过观察、描绘昆虫,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翅膀。

2. 昆虫的分类: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

3. 昆虫的生活习性:独居或群居,有的昆虫有迁徙习性。

4.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益虫和害虫,以及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

2. 难点:昆虫的绘画技巧和创意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图片、实物模型、课件、黑板。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橡皮、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昆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形态、颜色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昆虫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与指导:教师示范昆虫的绘画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细节,并指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

4. 练习与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昆虫绘画练习,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独特的昆虫画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虫趣2. 板书内容:昆虫的基本特征、分类、生活习性、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绘制一幅昆虫画作,要求描绘出昆虫的细节特征,并发挥创意。

2. 作业要求: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纸张大小不限。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昆虫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绘画技能和创造力得到了提高。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昆虫的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3. 改进措施:增加绘画练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实践和摸索,提高绘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芬区小学美术学科导学预案学校苗可秀学校年级二年级备课人董玲丽
课型新授课题虫趣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在美丽的大自然有这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虫子,有的虫子外形奇特,有的虫子花纹美丽,有的虫子习性古怪。

本节课借助这些特点激发学生有兴趣进一步了解虫子,想去表现虫子。

学情分析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综合探索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表现虫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造型、色彩表现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这各不同外形、花纹、色彩的虫子,并了解其生活习性,从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让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学会观察、了解生活中的虫子与绘画中的虫子的不同之处;
2、让学生学会用夸张变形的而方法描绘虫趣故事;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

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表现昆虫。

教法
学法
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意识,
学习
材料:
图画纸、铅笔、彩笔、蜡笔、等绘画剪纸工具。

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基本环节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
习活动
教育技术应用
课前导入一、导入新课
夏天来到的时候,在田野里、
大树上我们会看到很多昆虫,同学
们跟老师一起欣赏一下虫子的世

(同学们已经认出昆虫:蛐
认识昆虫
1、白板课件1幕,昆虫
图片
编号
蛐、蚊子、苍蝇、知了、瓢虫、天牛、蚂蚱、螳螂、小蜜蜂、蝴蝶、蜻蜓、臭虫、蚂蚁、蟑螂)
教师归纳:同学们观察很仔细,昆虫的种类有很多很多,世界上共有(1千万)种昆虫,它们的美丽和多样令人惊讶,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昆虫的世界。

我们要用这些不起眼的小昆虫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一起学习第四课。

【板书】:《虫趣》
课中探究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是
什么?
(蜻蜓)仔细观察一下了,蜻
蜓都有哪些结构?(学生回答提
问)(教师板书)
教师归纳:蜻蜓是昆虫王国最
普通的一员,它们有头、胸、腹三
个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眼睛,一
对触角,口器在它们的胸部有三对
足,两对平展的翅膀(飞行速度很
快,每秒能振动20—40次)
请同学们再来说一下,蜻蜓是
益虫还是害虫?
生:益虫,
师:很对,蜻蜓是益虫,它们
就靠那双敏锐的大眼睛,侦查一切
动静,是最好的捕蚊能手。

进一步认
识蜻蜓
2、白板课件2幕,蜻蜓
图片
同学们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昆虫?
(蚂蚱)蚂蚱也叫蝗虫,它们是一种对我们庄稼有很大害虫,当它们成群出现的时候,可以在一夜之间将我们的庄稼吃得精光。

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它们的结构特点。

生:学生归纳回答
师: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小蜜蜂)
小蜜蜂是我们最熟悉的小动物,每年春天鲜花盛开的时候,是小蜜蜂最繁忙的时节,为什么它们最忙碌?
(因为小蜜蜂忙着采蜜)
对,它们在花丛中采集蜂蜜,传播花粉,忙得不可开交,是昆虫中最勤劳的家族。

找同学归纳一下小蜜蜂的结构特点。

(学生归纳)
再来看一下这张图片,这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昆虫——蝴蝶,它是由什么结构组成的。

进一步认
识蚂蚱
进一步认
识蜜蜂
2、白板课件2幕,蚂蚱
图片
2、白板课件2幕,蜜蜂
图片
2、白板课件2幕,蝴蝶
图片
(生答)
蝴蝶有修长的身体,一对美丽的大翅膀,非常的漂亮,自由以来蝴蝶就是美丽的象征,它们的幼虫吃农作物,是害虫;有的幼虫吃蚜虫,是益虫。

三、教师演示,学生作画
我们已经知道了昆虫的基本结构特征,如果把它们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应该怎样表现呢?现在老师来演示一下,同学们要仔细的看。

首先在画之前要想,也就是构思的过程,要表现一个什么小昆虫呢?应该怎样表现呢?想好之后,用铅笔勾形,这是第二步,老师想画一只螳螂(教师在纸上演示螳螂的画法)画好后添加背景,涂色,涂好之后最后整理画画,用黑色笔简单勾出外形,这样既清楚又干净。

(找同学归纳步骤,教师板书)
【板书】步骤:
1、构思
2、勾形
3、涂色
4、整理画面
同学们想一想你们都想表现哪些昆虫呢?哪一只比较难画,(学生回答)
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张昆虫的简笔画,你们可以选择那一种都进一步认
识蝴蝶
成虫都是
由头、胸、
腹三部分
组成。


上有眼,
一对触
角;胸部
有三对
足,两对
翅膀,这
些事昆虫
的基本特
征。

2、白板课件3幕,昆虫
图片,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行,添上自己喜欢的背景。

四、展示作业,师生点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走入了昆虫的王国,对它们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对于哪些益虫我们要加倍的保护,对于害虫,比如蚊子、苍蝇、蟑螂等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消灭它们。

板书设计
虫趣
昆虫结构特征:头、胸、腹
眼、触角、三对足、两对翅膀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