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JAVA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

JAVA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

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这次的设计,主要是做出一个小型的管理系统,来加强对JA V A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融会贯通,可以说是对一个学期所学知识的一个小结,加深对JA V A数据库的理解。

二、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分析:该系统具备管理学生信息、课程信息、选课信息的功能:用户通过输入账号和密码进下该系统后,可以进行一些基础维护(学生信息维护、课程信息维护、选课信息维护)。

全部都可以进行增加、修改、删除、模糊查询。

三、数据项:1表admin(用户表)Field Type Null Key CommentUsername char(10) ——PRI 用户名password char(10) ————密码Name Char(10) ————用户昵称2表S(学生信息表)Field Type Null Key CommentSno nvarchar(50) ——PRI 学号Sname nvarchar(50) ————姓名Sx nvarchar(50) ————系别3表C(课程信息表)Field Type Null Key CommentCno nvarchar(50) ——PRI 课号Cname nvarchar(50) ————课名4表SC(学生信息表)Field Type Null Key CommentCno nvarchar(50) ——PRI 课号Sno nvarchar(50) ——PRI 学号C nvarchar(50) ————成绩四、系统功能描述该小型系统主要是用于管理学生及课程的基本信息,主要功能包括四方面的:1.管理学生信息,其中包括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管理课程信息,其中包括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3.管理选课信息,其中包括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4.查询信息,其中包括查询学生信息,查询课程信息,查询选课信息等操作。

五、代码分析连接数据库方法:这是java连接数据库的驱动,有关数据库的操作都要用到他。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报告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报告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报告一、引言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是为了方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兴趣的课程而设计的系统。

该报告旨在介绍该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表、字段、关系等方面的设计。

二、数据库表设计1. 学生表(student)•字段:学生ID(student_id)、姓名(name)、年龄(age)、性别(gender)、班级(class_id)2. 课程表(course)•字段:课程ID(course_id)、课程名称(course_name)、教师(teacher)、学分(credit)、课程时间(time)、上课地点(location)3. 选课表(enrollment)•字段:选课ID(enrollment_id)、学生ID(student_id)、课程ID (course_id)、成绩(grade)三、数据库关系设计1.学生表与选课表之间的关系:–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个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选择,是多对多关系。

–学生表与选课表通过学生ID(student_id)进行关联。

2.课程表与选课表之间的关系:–一门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选择,一个学生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是多对多关系。

–课程表与选课表通过课程ID(course_id)进行关联。

四、数据库操作1.插入操作:向学生表中插入新的学生信息。

INSERT INTO student (student_id, name, age, gender, class_id) VALUES (1, '张三', 20, '男', 'ClassA');2.查询操作:查询学生选择的所有课程。

SELECT*FROM enrollment WHERE student_id=1;3.更新操作:更新学生成绩信息。

UPDATE enrollment SET grade=90WHERE student_id=1AND course_id=101;4.删除操作:删除选课表中的选课记录。

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选课管理系统

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选课管理系统

物联网工程学院《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选课管理系统2013203090学号:物联网3班专业班级:李洪佳姓名:符志军指导老师:目录1. 系统概括 (3)1.1. 课程设计选题 (3)1.2. 项目背景 (3)1.3. 课设报告编写目的 (3)1.4. 课设报告的组织 (4)2. 系统需求分析 (4)2.1. 系统管理员 (4)2.2. 学生用户 (4)2.3. 教师用户 (5)3. 数据库设计 (5)3.1. 概念结构设计 (5)3.1.1. 分E-R图 (5)3.1.2. 局部E-R图 (6)3.1.3. 合并E-R图 (7)3.2. 逻辑结构设计 (8)3.2.1. 逻辑转换 (8)3.2.2. 细化表结构 (8)3.3. 物理结构设计及实施 (10)3.3.1. 创建表 (10)3.3.2. 建立视图 (12)3.3.3. 建立索引 (13)3.3.4. 存储过程的建立 (14)3.3.5. 创建触发器 (14)4. 界面设计与实现 (15)4.1. 功能模块界面分析 (15)4.2. 登录界面 (15)4.3. 管理学生、课程、教师信息界面 (16)4.4. 教师管理界面 (16)4.5. 学生选课管理界面 (17)5. 系统测试 (17)5.1. 用户登陆测试 (17)5.2. 管理员管理信息测试 (17)5.2.1. 添加学生信息 (18)5.2.2. 修改学生信息 (18)5.2.3. 删除学生信息 (19)5.2.4. 管理教师课、程信息 (19)5.3. 学生选、退课程测试 (19)6. 总结 (20)7. 主要参考文献 (21)8. 附录 (21)8.1. 源代码 (21)8.2. 系统使用说明 (25)1.系统概括1.1.课程设计选题考虑到学生选课这个时间与我们大学生活是如此贴近,兵器额在我们平时选课时也经常出现一些不足,所以我选择“学生选课管理系统”这个课题。

选修课管理系统文档(数据库课程设计)

选修课管理系统文档(数据库课程设计)

数据库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制目录1.相关专业背景功能--------------------------------- 12.需求分析--------------------------------------- 43.概念模型与E-R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4.E-R模型转换-----------------------------------145.数据库设计与建立------------------------------176、连接数据库---------------------------------------237. 个人总结-----------------------------------------248.参考文献--------------------------------------25一、选修课管理系统的相关背景功能选修课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学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并为其提供服务的管理系统。

选修课管理系统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一、没有电脑的年代,网上选课根本不存在,当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等方面,先选择相应的课程,然后由班级上报院系,再通过人工整理所上报的信息的办法,决定每个人的选课信息以及任课老师所教的课程,也就是说几乎谈不上选修课管理系统这么一说。

二、每个院系有了为数不多的几台电脑后,班级上报院系的信息,由院系先在电脑上登记,最后交给教务处,教务处通过选修课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经过审核决定最终结果并公布;三、电脑普及率很高,也就是现在这样,网上选课已不成问题,教务处直接通过选修课管理系统,了解与审核选课信息,最终决定最后的结果并公布。

有关选修课的概念与定义选修课与“必修课”相对。

主要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

在教学计划中一般不作硬性规定。

分限制性选修课程(某些特定专业指定选修课程,对该专业来说可视为必修课)和非限制性选修课程(任意专业选修课程)两种。

学生选课系统orcl课程设计

学生选课系统orcl课程设计

学生选课系统orcl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Oracle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Oracle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架构。

–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SQL语言。

–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范式。

–学习Oracle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编写。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使用Oracle SQL进行数据查询、更新、删除和插入。

–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能够编写简单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能够对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增强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的认识。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热情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Oracle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操作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Oracle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架构。

2.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查询、更新、删除和插入。

3.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范式。

4.Oracle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编写和应用。

5.数据库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

教学内容将按照上述主题进行,每个主题都将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Oracle数据库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Oracle数据库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GUI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GUI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GUI导言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是教育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便捷的选课和管理服务。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用于展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在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中,需要设计数据库以存储诸如学生信息、课程信息、选课信息等数据。

以下是关于这些数据的数据库设计:学生信息表•学生ID (Primary Key)•学生姓名•年龄•性别•班级课程信息表•课程ID (Primary Key)•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学分•上课时间选课信息表•记录ID (Primary Key)•学生ID (Foreign Key)•课程ID (Foreign Key)•选课时间•成绩GUI设计为了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选课管理操作,我们设计了以下功能模块的GUI界面:学生信息管理界面•展示学生信息列表•添加学生信息•删除学生信息•编辑学生信息课程信息管理界面•展示课程信息列表•添加课程信息•删除课程信息•编辑课程信息选课信息管理界面•展示选课信息列表•添加选课信息•删除选课信息•编辑选课信息界面布局为了使用户操作更加直观和友好,我们采用了以下界面布局设计: - 顶部导航栏:包含学生、课程、选课等功能入口 - 左侧侧边栏:包含各功能操作的快捷链接- 主页面展示区:显示当前所选功能的内容总结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GUI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选课管理操作界面,通过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和直观友好的GUI界面,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

希望本文的设计能够对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一、系统可行性分析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保证资源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和一些不必要的失败,都是十分重要的。

1. 目标和方案的可行性:如果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不仅操作不方便,耗费人力,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当前迫切需要一个计算机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这个系统,能更好地满足学校要求,使学校的各种信息管理实现无纸化,高效化.2. 技术方面的可行性:本系统是用access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来开发的一个信息管理软件。

Access在数据库方面的特长显得尤为突出:适用于多种数据库结构,结合客户端的html能够创建出完美漂亮且高效的软件系统。

3。

管理方面的可行性:作为学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之一的选课系统,对它的管理也是很方便的,只需要先将系统配置运行起来,然后分配好系统的三个主要角色,就可以投入实际的院校中进行使用。

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开发该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是可以进行的。

二、系统需求分析本程序的设计任务就是制作一个可以用于学生选课管理的系统,主要可以进行对本系统、数据的管理、数据查询、常务操作、常用工具、数据库管理和帮助等功能。

具体来说就是可以通过管理功能对本系统用户进行用户添加删除以及密码修改和权限的管理;还可以通过数据管理功能对教师、学生、系部、课程、成绩、教室等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具体的操作;再者,可以通过数据查询功能对教师、学生、系部、课程、成绩、教室等信息的查询;同时本程序还引入常用工具功能,可以在本程序中使用计算器、Word、记事本、Excel、SQL Server和Web等常用工具;最后本程序还加入了数据库的备份、数据库的还原、数据库的压缩、数据的导入和数据的导出等功能方便于数据的整理的存储。

教师在本系统的功能:(1)教师信息管理,包括教师个人的基本情况和任课情况;(2)根据学校教务处所排课进行班级数及人数的统计,然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项目及班数的设定查询学生选课情况、自己任课情况、获取自己所担任课程分班表;(3)录入及修改成绩学生信息管理,学生在本系统的功能:(1)查询本人信息、(2)教师任课信息、选课、选课信息查询、(3)成绩查询。

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1)

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1)

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1)一、需求分析作为一款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考虑到实用性和易用性,需要满足以下需求:1. 学生可查看自己的选课情况,并且能够选择需要的课程。

2. 教务处管理员可以进行课程管理和成绩管理。

3. 教师可以上传课程资料和发布学生成绩。

4. 系统需要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管理。

二、数据库设计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可以设计出以下数据库结构:1. 学生表:包含学生ID、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等信息。

2. 课程表:包含课程ID、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学分、授课教师等信息。

3. 教师表:包含教师ID、教师姓名、性别、授课课程、所在学院等信息。

4. 选课表:包含学生ID、课程ID、选课时间等信息。

5. 成绩表:包含学生ID、课程ID、课程成绩等信息。

三、实现方式在实现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实现。

具体可以使用MySQL或Oracle数据库,并使用相关编程语言(如Java或Python)来实现系统逻辑。

对于系统的数据实时更新和管理,可以使用定时器或触发器等方式来实现。

四、系统功能基于以上数据库设计和实现方式,我们可以实现以下系统功能:1. 学生可登录系统进行选课、查看选课情况、查询成绩等操作。

2. 教务处管理员可以进行课程管理,包括添加、删除、修改课程信息等操作。

3. 教务处管理员可以进行成绩管理,包括查询、修改学生课程成绩等操作。

4. 教师可以进行课程资料上传和学生成绩发布操作。

5. 系统可以自动检测相应数据的更新,并进行数据的实时更新和管理。

五、系统优化为了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我们可以对系统进行一些优化:1. 增加系统缓存:将热点数据缓存到内存中,提升数据访问效率。

2. 增加系统容错能力:对于系统出错情况,需要进行相应异常处理,避免系统崩溃。

3. 优化系统界面设计:界面设计应简洁大方,使用户易于理解和操作。

4. 增强系统安全性:加强用户登录验证和权限控制,确保系统数据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其应用教程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选修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指导教师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的推动的各个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各大高校也急需进行信息化改革,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快速提升。

本文是在对各大高校全校公开课学生选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后,进行详细分析讨论后撰写的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报告。

全文从最初的系统规划,到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每一阶段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接下来的实现、运行与维护阶段,还进行了对本系统的测试,最后是本次项目开发的心得和体会以及本文的参考文献。

本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学生选课及相关信息进行管理。

较行业同类产品而言,本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更加合理、人性化,用户操作简单方便。

数据库的安全性更高,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了严格控制。

数据存取速度更快,使用年限更长。

可以很好的满足高校公开课学生选课的要求,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

关键字: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分析;设计目录一、概述 (4)1.1 设计背景 (34)1.2 设计目的 (36)1.3 设计内容 (39)二、需求分析 (19)2.1 功能分析 (7)2.2 工作流图 (6)2.3 数据流图 (7)2.4 数据字典 (16)三、概念模型设计 (18)3.1 实体之间的联系 (18)3.2 E-R图 (19)四、逻辑设计 (26)4.1 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26)4.2 概念模型的优化 (27)五、源代码及查询截图 (29)5.1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29)5.2 实现 (32)5.3 人机界面设计 (34)5.4 系统测试 (36)5.5 运行维护 (39)六、总结 (40)参考文献 (41)一、概述1.1设计背景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的短的时间内确定数据库系统是否可能开发、是否值得开发、是否可以开发(在该报告中主要是考查《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是否可能开发、是否值得开发、是否可以开发)。

其实质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方式进行的、简化的压缩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过程。

1.2设计目的系统实现后,极大的方便对学生进行选课和选课后临时班级的安排管理,学生选课信息的管理。

避免在安排课程信息的滞后,减少信息交流的烦琐过程及其带来的开销。

促进高校教育的计算机信息化进程,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

对于系统的本身而言,应该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安全性。

能够极大的满足学生选课,以及学校对选课信息的管理。

1.3设计内容调查学校教务处,设计用于管理全校学生选修课活动的系统。

主要功能有:①全校选修计划课程管理;②全校选修开课课程管理;③全校学生选课管理;④全校选修课成绩管理;能够实现课程的查询,修改与删除功能。

二、需求分析2.1 功能分析主要功能:教师和学生登陆系统的帐号和密码,初始都分别为教师和学号,登陆后密码可以修改。

其中教师的职位可以是管理员。

管理员和非管理员的老师及学生对系统的操作具有不同的权限。

管理员登陆系统,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管理,包括发布选课信息,对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查看。

管理员还可以对授课老师的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

教师登陆系统,能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及所授课的班级的所有学生的本门课程的成绩信息,并能进行增加和修改。

学生登陆系统,能进行选课,查看管理员发布的选课信息,自己的选课情况,本人的基本信息,以及课程的成绩。

系统自动分配学生选课后的临时班级。

性能要求:管理员发布的信息、学生选课的信息以及管理员和学生对系统操作的信息必须及时的反映在本系统上,且无差错。

输入要求:具有很好的容错性和兼容性输出要求:应迅速、准确、实时2.2工作流图系统需求: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选课信息和用户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的方面。

这就要求数据库的设计必须合理,使之能够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快速取出和存入。

而前台显示部分,应具有人性化的界面,方便用户操作。

因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系统应该具有兼容性。

例如:一些学校学生人数较多,同时登陆系统,系统承载的负荷就很大。

系统需要同时处理很大的数据量,这时系统不会因此崩溃。

系统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保证身份不同的用户,不能越权操作。

非合法用户不能对数据进行操作。

功能需求:通过系统功能的分析,结合需求分析员在各大高校实地考查,调查的对象涵盖了,学校的教职工、在校师生。

特别是对已经运行了与本系统同类产品的学校的师生使用选课管理系统心得体会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如下的需求信息:(1)学生的需求:能进行选课,查看管理员发布的选课信息,自己的选课情况,本人的基本信息,课程的成绩;(2)教师的需求:能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及所授课的班级的所有学生的本门课程的成绩信息,并能进行增加和修改;(3)管理员的需求: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管理,包括发布选课信息,对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查看。

管理员还可以对授课老师的信息进行管理。

2.3数据流图系统顶层图:根据系统主要信息的处理功能,整个系统可以看作登陆管理,用户选课管理两个部分。

从而得出了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顶层图如下所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顶层图注: F1:用户登陆信息 F2:用户注册信息 F3:用户基本信息 F4:用户基本信息F5:学生选课信息清单 F6:学生选课信息 F7:登陆错误信息 F8:系统反馈用户信息F9:用户信息清单 F10:修改密码后的用户信息数据流程图一层分解图(1)用户登陆管理。

用户在登陆时,系统会进行判断。

用户一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学生,教师和管理员。

其中,一部分教师是管理员。

在登陆的只有学生和教师两种类型,管理员的身份由系统自行判断。

在判定时需要查询用户信息库。

用户信息库,包括学生注册信息,教师注册信息,管理员信息等。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一层分解图——登陆管理,如下图所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一层分解图——登陆管理注:F2.1:学生登陆信息 F2.2:教师登陆信息 F2.3:管理员登陆信息F7.1:用户身份信息 F7.2:修改密码的错误信息(2)用户操作管理。

在登陆管理进行判断后,发送学生登陆信息,教师登陆信息,管理员登陆信息的其中一种。

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的不同,进入不同的管理界面,相应的操作的功能,权限都有所不同。

如下图所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一层分解图——学生管理注:F3.1:原始学生信息 F5.1:学生更新后的选课信F6.1:学生查询的选课信息 F8.1:学生操作后返回的信息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一层分解图——教师管理注:F3.2:原始教师信息 5.2:教师更新后的选课信息F6.2:教师查询的选课信息 F8.1:教师操作后返回的信息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一层分解图——管理员管理注:F3.3:原始管理员信息F9.1更新后的用户信息F6.3:管理员查询的选课信息F8.1:管理员操作后返回的信息 F5.3:管理员更新后的选课信息数据流程图二层分解图(1)学生管理。

将P2.1进行分解,学生管理包括,查看选课信息和个人信息,进行选课、重新选课。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二层分解图——学生管理如下图所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二层分解图——学生管理注:F3.1:学生个人信息 F5.1.1:增加后的选课信息F5.1.2: 删除后的选课信息(2)教师管理。

将P2.2进行分解,教师管理包括,查看选课信息和个人信息,填写学生的成绩。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二层分解图——学生管理如下图所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二层分解图——教师管理注:F3.2.1:教师个人信息 F3.2.2:学生个人信息F5.2.2:增加后的学生成绩信息 F5.2.3:修改后的学生成绩信息(3)教师管理。

将P2.3进行分解,管理员管理包括,1.管理学生信息,包括对学生信息的查询、增加,修改,删除;2.管理教师信息,包括对教师信息的查询、增加,修改,删除;3.选课信息管理,包括发布选课信息,增加,修改,删除选课课程等。

学生管理系统二层分解图——学生管理如下图所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二层分解图——管理员管理注:F3.3.1:原始学生信息 F3.3.2:原始教师信息 F3.3.3:原始课程信息F3.3.4:原始教室信息 F9.1.1:修改后学生信息 F9.1.2:修改后的教师信息F9.1.3:修改后的课程信息 F9.1.3:修改后的班级信息2.4数据字典数据流条目用户基本信息数据流条目数据处理用户操作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三、概念模型设计3.1 实体之间的联系根据需求分析,归结出合适的联系:1、一个学生最多能够选两门课,一门课可以被多个学生选2、一个老师最多能教一门课,一门课可以被多个老师教授,3、教师中只有一个是管理员4、一个学生可以属于不超过两个临时班级,一个临时班级可以有多名学生5、一名教师可以在多个临时班级上课,一个临时班级只有一名教师教授3.2 E-R图局部E-R图(1)学生课程联系E-R图学生课程联系E-R图(2)教师课程关系E-R图教师课程关系E-R图(3)学生临时班级联系E-R图学生临时班级联系E-R图(4)管理员教师关系实体E-R图管理员教师关系E-R图(5)教师班级关系实体E-R图教师临时班级联系E-R图(6)课程临时班级关系实体E-R图课程临时班级联系E-R图全局E-R图学生选课全局E-R图四、逻辑设计4.1 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根据需求分析中的E-R图,通过对实体的属性和之间的联系的分析,我们将其由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转化,并且根据范式化理论进行优化1:N联系的转化的关系模式(1)教师课程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教师表(教师号,教师名,性别,年龄,身份,密码,课程号)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上课时间,开课时间,结束时间)(2)教师临时班级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教师表(教师号,教师名,性别,年龄,身份,密码)临时班级表(班级号,班级名,人数,地点,教师号)(3)课程临时班级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临时班级表(班级号,班级名,人数,地点,课程号)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上课时间,开课时间,结束时间)M:N联系的转化的关系模式(1)学生选课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部,密码)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上课时间,开课时间,结束时间)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2)学生班级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部,密码)临时班级表(班级号,班级名,人数,地点)学生班级关系表(学生号,班级号)4.2 概念模型的优化确定范式级别根据上述分析所归结出来的数据依赖的种类和在本系统实际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涉及多表的查询及表的修改和删除,且存在多值依赖的实际情况下,其关系模式应达到BCNF。

实施规范化处理由于学生选课联系的关系模式、学生班级的关系模式和教师管理员联系的关系模式已经不存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额多值依赖,所以在这里不需要做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