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修复_TIME_原则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伤口处理TIME原则

伤口处理TIME原则

清洗后处理措施
伤口评估
清洗完成后,对伤口进行评估,了 解伤口类型、大小、深度及污染程 度等信息,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止血处理
如有活动性出血,需采取相应止血 措施,如加压包扎、止血带等。
抗感染治疗
根据伤口情况,遵医嘱选用适当的 抗生素或外用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预防伤口感染。
伤口包扎
选用无菌敷料对伤口进行包扎,保 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和刺激。注意 包扎松紧度要适宜,以免影响局部 血液循环。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智能化伤口处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 来伤口处理可能实现智能化, 通过算法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快 速、准确的伤口评估和处理。
02
新型敷料研发
未来可能涌现出更多新型敷料 ,如生物活性敷料、智能敷料 等,以满足不同类型伤口的治
疗需求。
03
远程医疗应用
借助远程医疗技术,患者可在 家中进行伤口处理和护理,减 轻医院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
快速评估伤口
TIME原则强调对伤口的快 速评估,有助于医护人员 迅速了解伤口情况,为后 续处理提供依据。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TIME原则,针对不同 伤口类型和患者情况,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促进伤口愈合
TIME原则通过优化伤口处 理流程,有助于缩短伤口 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通过遵循TIME原则,医护人员 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患者的伤口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
02
评估伤口情况
伤口类型识别
01
清洁伤口
无感染迹象,边缘整齐,对合 良好。
02
污染伤口
有细菌沾染,但未构成感染。
03

1例皮肤损伤案例的治疗与体会

1例皮肤损伤案例的治疗与体会

1例皮肤损伤案例的治疗与体会发布时间:2021-07-20T11:25:02.223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8期作者:李艳伟[导读] 随着年龄增长人皮肤日渐衰老,皮肤表面干燥,无光泽,不滑润,角质层薄弱,皮肤易受损,若日常护理稍有不慎即可出现损伤李艳伟北京北亚骨科医院北京 102445【摘要】目的:随着年龄增长人皮肤日渐衰老,皮肤表面干燥,无光泽,不滑润,角质层薄弱,皮肤易受损,若日常护理稍有不慎即可出现损伤。

皮肤受损后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退化,受损后形成的创面如治疗不当则易导致感染化脓,经久不愈,形成瘢痕[1]。

因此如何促进伤口愈合保护损伤皮肤极为重要。

康惠尔透明贴属于水胶体敷料具有较强的清创能力,可选择性的清除坏死组织,同时具有吸收大量渗出的液体与有害物质的作用[2],可以保护创面,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主要有效成分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皮肤创面组织修复,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形成及上皮细胞增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关键词】:皮肤损伤治疗体会临床资料:现病史:患者,女性,84岁,长期卧床状态,患者2020-12-27以“急性胃肠炎”收入我科,于2020-12-28行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术程顺利,术后突发喘憋加重转ICU治疗。

于2021年1月15日病情稳定由ICU转入消化内科。

发现患者右下肢小腿前测有3*5.5cm皮肤损伤,有透明渗出物,予以运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康惠尔水胶体敷料保护创面。

既往史:20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间断发作上腹部疼痛。

胃溃疡伴出血病史9个月。

2型糖尿病史5年,血糖控制尚可。

护理评估: 1.全身评估:长年卧床,需协助翻身,营养吸收能力差,患有低蛋白血症,四肢活动不受限,双下肢动脉搏动对称且无明显水肿,右侧有胆管引流管一枚,通畅在位。

2.局部评估:于2021年1月15日发现右下肢小腿前测有3*5.5cm皮肤损伤,有透明渗出物,伤口床颜色大于75%红色,小于25%黄色,周围皮肤无红肿。

袁宝芳:伤口处理TIME原则.ppt

袁宝芳:伤口处理TIME原则.ppt

简单创面
博客:/ybfwyf
博客:/ybfwyf
I = 感染/炎症的控制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伤口内细菌侵害的程度可分为:
污染——伤口内存在着非复制
的细菌,但不影响伤口愈合。
定植——存在可复制的微生物,
但没有引起宿主的反应。
博客:/ybfwyf
博客:/ybfwyf
一、伤口床的准备
通过伤口的全面评估,可以局部判断该伤口是否 能够如期愈合。 如果预期伤口能够顺利愈合,这种伤口称为简单 伤口。
博客:/ybfwyf
伤口床的准备
如果预期有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伤口的愈合,这 种伤口称为复杂伤口。 伤口处理的目的和过程: 复杂伤口 简单伤口 促进伤口愈合
I = 感染/炎症的控制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伤口感染是影响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和障碍。 根据伤口内细菌数量,把细菌在伤口内的侵袭的 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污染 (Contamination ) 定植 (Colonisation ) 严重定植 (Critical colonisation ) 感染( infection )
伤口管理的TIME原则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袁宝芳
博客:/ybfwyf
伤口愈合概念
伤口愈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从凝血开始,经 坏死组织、异物和细菌的清除等一系列过程,以 新生组织形成并填补伤口缺损结束,最终转化为 瘢痕。伤口的愈合涉及机体局部和整体的反应, 并受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
这一过程称为Βιβλιοθήκη 口床的准备博客:/ybfwyf
伤口床的准备
伤口床的准备:为了加速自体愈合或增强其他治疗 手段疗效而进行的伤口管理。 这一概念是2000年由一位美国学者提出,它为 难愈伤口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有步骤的治疗方法。 作为一个完整的伤口床准备过程应包括清创、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要点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要点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要点《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要点1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合作具有较高的截肢和死亡风险,临床对其进行规范化诊疗很重要,而糖尿病足指南/共识的制定和践行能有力地提高这种规范化。

2糖尿病足的评估和诊断2.1进行全面医学评估【推荐1】:针对所有糖尿病足患者群,进行全面医学评估,尤其是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及其危险因素,以及下肢病变情况的评估(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2.2评估和诊断糖尿病感染(DFI)【推荐2】:DFI是基于局部或全身炎症症状和体征的临床诊断(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推荐 2.1】:若临床检查模棱两可或无法解释,考虑将炎症血清生物标志物,如CRP、ESR、PCT等作为辅助诊断,用于DFI诊断(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

【举荐 2.2】:几乎所有临床感染的溃疡,都要收集其组织标本进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推荐3】:存在深或大溃疡、骨突出部位溃疡或慢性不愈合溃疡等征象时,应高度怀疑骨髓炎可能,需要进一步做骨探针、X线片和核磁共振等检查(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推荐3.1】:在所有DFI患者群中,建议进行足部X线平片(PFR)检查,以确定骨异常(畸形、破坏)、软组织气体和异物(推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举荐 3.2】:对疑心有软组织脓肿或糖尿病足骨髓炎(DFO)诊断尚不确定时,举荐使用磁共振成像(MRI)作为评价手段(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对疑心DFO而又不克不及行MRI检查者,建议骨扫描结合白细胞闪烁成像或抗粒细胞扫描(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低)。

【举荐3.3】:骨活检及骨组织细菌培养是DFO诊断金标准(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高)。

【举荐4】:DFI严重程度,建议使用IWGDF/IDSA的相关标准(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脓毒症诊断标准,建议采用中华危重症医学分会的相关指南(举荐程度为强,证据等级为中等)。

伤口恢复的原则

伤口恢复的原则

伤口恢复的原则伤口恢复是指在受伤后,通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使伤口愈合并恢复正常功能的过程。

伤口恢复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1.保持清洁:伤口恢复的首要原则是保持伤口的清洁。

清洁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清洁伤口时,应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轻轻清洗,避免使用酒精和过于刺激的清洁剂。

2.止血控制:在受伤后,如果伤口出血,应立即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直到出血停止。

如果伤口出血严重或无法止住,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3.避免感染:伤口感染是伤口恢复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为了避免伤口感染,应保持伤口的干燥和通风,并定期更换干净的敷料。

如果伤口发红、肿胀、渗液或有异常气味,应及时就医治疗。

4.促进愈合: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保持伤口处的湿润可以加速愈合,可以使用透明敷料或者适当的伤口愈合喷雾来实现。

此外,合理的营养摄入也是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可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5.避免拉扯:在伤口恢复的过程中,应避免拉扯伤口,以免破坏伤口的愈合。

特别是在伤口愈合初期,应避免过度活动或过度用力,以免引起伤口裂开或感染。

6.定期复查:伤口恢复过程中,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情况,评估伤口的愈合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伤口恢复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伤口愈合的效果。

7.合理使用药物:在伤口恢复过程中,根据伤口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可以合理使用一些药物。

例如,可以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或者使用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

8.注意伤口保护:伤口恢复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伤口,避免再次受伤。

可以使用适当的包扎或者保护性器具来保护伤口,避免外界的撞击或压力。

9.心理支持:在伤口恢复过程中,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受伤后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外科学题创面处理的原则与技巧

外科学题创面处理的原则与技巧

外科学题创面处理的原则与技巧在外科学中,创面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它涉及到对各种类型和程度的伤口进行适当的处理和修复。

准确的创面处理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外科学中创面处理的原则与技巧。

创面处理的原则:1. 消毒:处理创面前,必须首先进行彻底的消毒,以杀灭伤口表面的细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

可以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碘酒或氯己定溶液,来清洁和消毒创面。

2. 血止血:在处理出血性创面时,及时止血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使用压迫或缝合技术来控制出血,并恢复血液循环。

3. 创面清创:对于深度较大或有明显污染的创面,应该进行彻底的清创。

清创是指清除伤口周围的坏死组织、异物和病理组织,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和新鲜组织的生长。

4. 缝合技术:在进行创面缝合时,应该选用适当的缝合材料和技术。

可以根据伤口的大小、位置和张力选择单层缝合、多层缝合或特殊缝合技术,以实现创面的牢固闭合和恢复。

5. 创面保护:在处理完创面后,应该给予创面适当的保护。

可以使用敷料或绷带来覆盖和固定创面,以防止感染和损伤。

创面处理的技巧:1. 辨别创面类型:在处理伤口前,需要准确地判断创面的类型和程度。

可以通过观察创面的大小、形状、深度和出血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法。

2. 创面清洁:在处理创面前,必须先将创面周围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清洁。

可以使用清洁剂或消毒液轻柔地擦拭和清洗创面周围的皮肤,以减少感染风险。

3. 小创面处理:对于较小的创面,可以采用局部止血和简单缝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局部止血可以通过压迫或使用止血剂来达到,而简单缝合则可以使用缝线或无损缝合技术来完成。

4. 大创面处理:对于较大的创面,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的处理方法,如多层缝合、皮瓣转移或自体组织移植等。

这些方法需要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来执行。

5. 伤口愈合观察:在处理完创面后,需要密切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

如果出现创口红肿、渗液、发热或疼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处理。

伤口处理TIME原则

伤口处理TIME原则
促进伤口愈合就要保持伤口适宜的湿润环境 ,这是湿性愈合理论的重要核心内容。
处理的目标:促进伤口的湿润平衡,选择适 合的敷料能对渗液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在伤 口表面保持一定的湿度,还可控制水分的吸 收和蒸发。
E =伤口边缘 (Edge of wound)
? 伤口干燥时,伤口边缘的上皮化和再修复 就会迟缓,伤口边缘就会出现坏死组织和 结痂。
污染 (Contamination ) 定植 (Colonisation ) 严重定植 (Critical colonisation ) 感染( infection )
I = 感染/炎症的控制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伤口内细菌侵害的程度可分为 :
污染——伤口内存在着非复制
伤口管理的TIME原则
天津中医药一个自然的过程,从凝血 开始,经坏死组织、异物和细菌的清除等 一系列过程,以新生组织形成并填补伤口 缺损结束,最终转化为瘢痕。伤口的愈合 涉及机体局部和整体的反应,并受多种内 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
一、伤口床的准备
通过伤口的全面评估,可以局部判断该伤口是否能够如 期愈合。 如果预期伤口能够顺利愈合,这种伤口称为简单伤口。
作为一个完整的伤口床准备过程应包括清 创、抗感染、渗液的管理和伤口边缘的处理, 即按照 TIME 原则来进行。
二、伤口管理的原则(TIME)
TIME 首字母缩写词 , 概括了伤口管理的原则 : ? T = Tissue assess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 nonviable tissue or tissue deficits 伤口组织的评价和组织坏死、组织缺损的处 理。 ? I =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control 控制感染或炎症 ? M = maintenance of Moisture balance 保持伤口的湿润平衡

创面修复

创面修复
(1)填补组织的缺损
(2)保护创面,防止细菌感染,减少出血
(3)机化血块和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由于新生健康的肉芽组织外观呈鲜红色,因此,临床上又将此时的创面 称之为红色期。随着肉牙组织的不断形成,创面组织的缺失被填充,上皮细胞便从创面周缘向中心移行,最终使 得创面得以完全被再生的上皮细胞覆盖。
感谢观看
炎症期(Inflammation phase)
这一时期自创面形成开始的前2-3天。由于局部血管的收缩,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引起组织胺(Histamine) 和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使创面局部的血管扩张;同时,因坏死组织,以及可能的致病微生物的存在,引发 机体的防御反应(炎症反应):免疫细胞如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向创面移动和集中。
修复期(Reconstruction phase)
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2个阶段:上皮再生(Epithelialisation)和肉芽组织形成(Granulation)。也称之 为增生期(Proliferation)。这一时期约从创面形成后的2-24天。v上皮细胞再生创面修复首先是创面周缘健 存的基底细胞开始增生,并向中心部位移行。与此同时,基底细胞的增殖刺激创面基底部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的 反应性增生。当创面被新生的上皮细胞覆盖后,创面外观呈粉红色,故而又称此时的创面为粉红色期。v肉芽组织 形成随后,基底细胞的增生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同时,巨噬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β转型生长因子(β-TGF)和α转型生长因子(α-TGF)等,加速肉芽组织的形成。肉芽组织的形成 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主要表现为:
II真皮层(Dermis)该层可分为乳头状层(Papillary layer)和状层(Reticular layer)二层。真皮层富 含血管和神经末梢、淋巴管、结缔组织和胶原蛋白,是表皮的支撑结构,同时也是表皮与皮下组织的连接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第16卷第11期 2012–03–11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March 11, 2012 Vol.16, No.11 ISSN 1673-8225 CN 21-1581/R CODEN: ZLKHAH2059创面修复“TIME”原则及其意义****★◆徐媛,刘宏伟“TIME” principle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wound repair Xu Yuan, Liu Hong-weiAbstractBACKGROUND: While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wound healing have been understood gradually and theexperiences of wound bed management have been accumulated, the importance of wound bed preparation to wound repair hasrecently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OBJECTIVE: To fully analyze the mechanisms of wound healing, various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ir effects in this progress.METHODS: An on line search of CNKI and PubMed databases was performed for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1994 and 2011,using key words of “TIME principles, wound bed preparation, wound healing”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spectively. The clinicalapplication principles and outcomes of wound healing were analyzed.RESULTS AND CONCLUSION: A total of 498 papers were collected, and 24 of them were included according to inclusive criteria.TIME is the initials of four principles in wound bed management. T means to remove the necrotic tissue. I means to control theinfection and to reduce the inflammation. M means to keep the wound moisture under normal condition for the granulation tissuegrowth and re-epithelialization. E means to remove non migrating epidermis at the edge of wound. As a valuable guidance tool forwound management, the TIME concept has been applied to clinical practice, and has been widely appreciated by clinicans.Xu Y, Liu HW. “TIME” principle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wound repair.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2;16(11):2059-2062. [ ]摘要背景:随着人们对创面愈合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创面处理经验的积累,创床的准备对于创面修复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的:全面了解创面愈合的机制,明确影响创面愈合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1)和 PubMed 数据库(1994/2011),检索词分别为“TIME原则,创面准备,创面愈合”和“TIME principles, wound bed preparation, wound healing”,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分析创面愈合临床应用原则及效果的研究进展。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文献 498 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后,按纳入标准,共纳入22篇。

TIME为创面处理过程中创床准备4项原则性的方法的首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即:T指清除创面坏死组织(tissue);I指控制炎症、减轻感染(infection/inflammation);M指保持创面正常的湿度为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上皮化创造条件(moisture);E 指去除创缘迁移受损的表皮(edge of wound,non migrating)。

目前TIME原则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创面处理指导工具受到临床医生的好评,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关键词:创伤愈合;溃疡;清创;慢性创面;创面分析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1.037徐媛,刘宏伟.创面修复“TIME”原则及其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1):2059-2062.[ ]0 引言创面修复是指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皮肤组织缺损后,通过自身组织的再生、修复、重建或人为进行干预治疗,从而达到创面愈合目的的一系列过程。

随着人们对创面愈合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创面处理经验的积累,创床的准备对于创面修复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002-06在第14届国际创面愈合年会上,致力于创面修复的Sibbald等[1]学者根据目前对创面愈合机制的认识和创面治疗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创床准备的TIME原则。

TIME为创面处理过程中创床准备四项原则方法的首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即:T指清除创面坏死组织(tissue);I指控制炎症、减轻感染(infection/ inflammation);M指保持创面正常的湿度为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上皮化创造条件(moisture);E指去除创缘迁移受损的表皮(epidermis, nonmigrating)。

这4项创面处理的原则最早于2003年初以表格的形式发表在《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杂志,2003-09又进行了修订,将“epidermis”改成了“edge of wound”[2]。

TIME原则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创面处理指导工具受到临床医生的好评,并应用与临床实践。

本文着重阐述了TIME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及临床意义。

Department of PlasticSurgery, the FirstAffiliated Hospital ofJinan University, KeyLaboratory forRegenerativeMedicine, Ministry ofEducation,Guangzhou510630, GuangdongProvince, ChinaXu Yuan★, Master,Physician,Department of PlasticSurgery, the FirstAffiliated Hospital ofJinan University, KeyLaboratory forRegenerativeMedicine, Ministry ofEducation,Guangzhou510630, GuangdongProvince, Chinayuan_xu@foxmail.comCorrespondingauthor: Liu Hong-wei,Associate chiefphysician, Doctoralsupervisor,Department of PlasticSurgery, the FirstAffiliated Hospital ofJinan University, KeyLaboratory forRegenerativeMedicine, Ministry ofEducation,Guangzhou510630, GuangdongProvince, Chinaliuhongwei0521@Supported by: theNational Programmefor Development ofKey FoundamentalResearch, No.2005CB522603*; theNational NaturalScience Foundationof China, No.30772257*,30973127*; theSpecial Funds forFoundamentalScientific Researchof the Central 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 No.21611416*Received: 2011-07-09Accepted: 2011-07-21徐媛,等.创面修复“TIME ”原则及其意义P .O. Box 1200, Shenyang 110004 2060www.CRTER .org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94/2011)和 PubMed 数据库(1994/2011),检索词分别为“TIME 原则,创面准备,创面愈合”和“TIME principles, wound bed preparation, wound healing ”,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

1.2 入选标准 ①针对性强、相关度高且与临床处理措施促进创面愈合联系紧密的文章。

②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取近期或权威杂志发表的文献。

1.3 数据的提取 由第一作者提取和分析文献。

初选共检索到文献 498 篇,阅读标题和摘要,按入选标准筛选,保留 23篇,手检1篇,最后共纳入 22 篇文献。

纳入的文献包括创面愈合机制及创面准备相关文献9篇[1-9],TIME 原则背景相关文献 1篇[1],TIME 原则促进创面愈合机制及临床研究 13 篇[10-22]。

依据TIME 原则提出的背景,TIME 原则的概念及TIME 原则与创面愈合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