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上达子堡金矿化区黄铁矿标型特征及意义
黄铁矿矿物标型特征找矿意义

前苏联н.з.叶夫济科娃(1984)在研究远东金矿(火山岩型)金矿时,在含金脉范围内总结了如下规律:近矿交代岩(青盘岩)及其上部矿脉以平滑的粗晶黄铁矿为主。石英脉附近,立方体黄铁矿晶面平滑度降低,代之以粗大的晶面条纹,出现五角十二面体晶面,石英脉本身,上部以八面体黄铁矿为主,中部以二十面体(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同等发育的聚晶)黄铁矿为主,下部以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为主。
2.3运用黄铁矿微量元素指导找矿评价的信息
中亚西亚金矿:矿体外带(青盘岩化带)中的黄铁矿含cu、bi、co、ni最高;近矿交代岩中的黄铁矿中这些元素的含量急剧下降。与金矿化不密切的高温黄铁矿含mn、sn、bi、as、co;与金矿化密切的低温黄铁矿(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中含sb、hg、cu、ba。
乌拉尔金硫化物矿床:近矿带内的黄铁矿富含au、as(0.3—1%),mn、cu(0.2—1%)(l.a.洛克诺娃,1976)。
2.1运用黄铁矿晶形特征,预测金矿化富集部位的矿物学信息
立方体黄铁矿(ⅱ{210}),往往是贫矿硫化物石英建造(м.в.波皮夫尼亚克,1976)。在含金石英脉中,金往往集中在晚期五角十二面体晶形的黄铁矿和小粒径的脉状黄铁矿中(н.г.格拉日丹采夫,1973),如泰岭五角十二面体自形晶黄铁矿含金高达461.58g/t;陕西二台子金矿细粒五角十二面体自形晶黄铁矿含金高达70.2—149.3g/t;黑龙江团结沟金矿粉末状—脉状黄铁矿含金高达248.57g/t。
1理论基础
矿物标型特征属于找矿矿物学研究的范畴。所谓找矿矿物学是指,在地质——找矿中运用矿物标型学说,应用成因矿物学理论进行找矿实践的新兴学说。
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应用

1 黄铁 矿形态标型
黄铁矿S / F e <2 , 使 晶体 中 出 现 硫 的 空 硫而 下部和尾部 亏硫 。 黄 铁 矿 的 硫 亏 损 是 时 , 因为A s , S b 等 离子 与S 类 质同象 替换 , 增 位 , s — F e 键性会增 强, 导致晶胞缩小 。 一 定
、 I n、 Tl 、 C d、 U、 Th、 Z r 、 Nb、 Y、 Yb、 S r ¥  ̄ Ba 铁 矿 含 金 量越 高 , 核 磁共 振 的 信 号 就 越 强 , 晶 形 与 金 矿 的 类 型 和 含 金 量 有 一 定 的 关 Ga 等 微 量元 素 。 尤其是C o 、 Ni 含量和C o / Ni  ̄ 二 者 呈 现 正 相 关 关 系 。 系 。 . 4红 外吸 收谱 金 矿 的 类 型 不 同 或 者 同 种 类 型 金 矿 的 值 是 自上 个 世 纪 4 O 年 代以来讨论最 多的 , 3
有利 于 Au 等 元 素 条 件 下 , 黄 铁 矿 的 晶 胞 参 数 可 以 指 示 硫 逸 黄 铁矿 的单形 有立方 体 、 五 角 十 二 面 加 了 晶体 结 构 上 的 缺 陷 , 体和八面 体 , 在 金 矿 中 以 立方 体 和 五 角十 的 富 集 。 因此 在 金 矿 床 的研 究 中 常把 硫 亏 度 的 高 低 , 同 一 矿 体 成 分 类 似 的 黄 铁 矿 的 晶胞大小可以反映成 矿温度的相对 高低。 二 面体 为 主 , 金矿 床 中黄 铁 矿 的单 形 有 9 0 % 损作为黄铁矿富含 金的一种标 志。 2微 量元素 3. 3核 磁共振 以上 是这两种 。 在 矿 体 中 也 经 常 出现 黄 铁 2. 矿的 聚型 , 并且还可 见到他形 , 半 自形 , 草 黄 铁 矿 微 量 元 素 与 成 因 的 关 系一 直 是 核磁 共振可 以研 究矿物 的 晶体缺 陷 、
东伙房金矿中黄铁矿和石英的某些标型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东伙房金矿中黄铁矿和石英的某些标型特征及其找矿意义东伙房金矿是中国较大的金矿之一,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境内,是一座庞大的深部热液矿床。
其中黄铁矿和石英是东伙房金矿中最为常见的矿物,它们在地质探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铁矿是一种常见的硫化矿物,也是金矿常见的辅助矿物。
在东伙房金矿中,黄铁矿主要以斑块状、网状和块状形式出现,具有明显的蛇纹状和分带现象。
其晶体形态多为立方晶系,晶面光洁,有金属光泽。
黄铁矿在地质探测中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黄铁矿对金矿的预测和定位有很大帮助。
因为黄铁矿是构成金矿区重要的硫化矿物之一,而金矿床往往是由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所以在一个含有丰富金矿的地区,往往也会伴生着一些黄铁矿,因此地质勘探人员可以通过对黄铁矿的频率、分布情况等进行观察和统计,进一步掌握金矿的赋存规律和成矿特征。
另一方面,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还可以为金矿的勘探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
黄铁矿在形成过程中所需的热液成分、物质条件和环境特征等,都对金矿的成矿机理和成矿环境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因此在寻找金矿的过程中,对矿山中黄铁矿的成分、晶型、分布和形态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石英是东伙房金矿中另一种常见的矿物,它不仅是构成矿脉的主要成分,也是黄铁矿和金矿的重要寄主。
东伙房金矿中的石英主要呈结晶体状,具有光泽、透明度高和硬度大的特点,它在地质探测中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石英对金矿的评估和开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为石英含有大量的金矿物化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可以为勘探人员提供矿体与周围岩石的联系,进一步评估和预测矿脉的规模、品位和开采情况。
另一方面,石英的微量元素还可以为成金矿的热力学条件和环境特征提供参考。
因石英的微量元素分布和含量受到矿床成因和演化过程的影响,因此分析和研究石英中的微量元素,可以为金矿的成矿机理和成矿环境的认识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持。
综上所述,黄铁矿和石英是东伙房金矿中最为普遍的矿物,在地质勘探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的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及统计分析

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的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及统计分析自古以来,黄金在我国就是一种非常贵重的金属,在现代社会其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黄铁矿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载金矿物,其矿物学成因在金矿成因和找矿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将根据对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的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对其差异性和相同点进行总结归纳。
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将对金矿中的黄铁矿的各个参数进行总结和讨论。
标签:金矿床成分标型特征统计0前言黄铁矿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载金矿物,其自身的形貌也是十分的复杂。
通常来说,黄铁矿如果外形为立方体或者八面体晶形的含金量会较低,如果外形为五角十二面体的晶形,并且其粒度也十分的细腻的黄铁矿含金量会高一些,除此之外,如果黄铁矿的外形越复杂,其含金量相对也会较高。
同时,如果晶体的种类越多,其形成富矿的可能性也越高;晶胞的参数越大,也证明矿化的情况越好。
本研究将对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的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
1黄铁矿的概况研究在各类原生的金矿床中,普遍都会存在黄铁矿这种矿物,并且黄铁矿与金矿化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黄铁矿除了是黄金的载体之外,也可以作为黄金的伴生矿物。
在金矿床中,要想知道金矿化的特征,可以从黄铁矿的特征进行了解。
由此可见,黄铁矿是金矿找矿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标志矿物,同时,黄铁矿也是矿物学研究中的首选矿物之一。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在近年来对金矿床中的黄铁矿的晶体形态、主微量元素、晶胞参数、硫同位素等各种标型特征都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2不同成因黄铁矿的标型特征2.1黄铁矿的形态对于矿物来说,矿物的形态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特征,同时,矿物的形态也是矿物内部特征与其性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可以给人一种直观的观察方式,来对矿物的内在进行粗略的判定。
同时,矿物的形态也直接反映了矿物所生长的环境、其生长环境周围介质的温压特征等物理化学条件以及矿物所经历的地球动力学生长的过程。
所以说,矿物的形态可以隐藏很多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在矿床中的应用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在矿床中的应用摘要:黄铁矿是硫化物矿床中的常见矿物,也是地壳中最重要和分布最广的硫化矿物之一。
绝大多数原生金矿床和有色金属矿床均和黄铁矿关系密切[1-2],并且在不同的成矿环境中黄铁矿在成分含量及特征指数等方面均有差异;所以,黄铁矿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黄铁矿Fe[S2] 为等轴晶系,岛状NaCl 型结构衍生结构,其形态、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等均具有成因意义。
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产生的黄铁矿,其形态、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都存在着大小不同的差异。
通过对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进行矿床成因分析,还可以作为一种找矿标志,指导找矿工作的进行。
矿物的标型特征是指在不同地质时期和不同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于不同地质体中的同一种矿物在各种属性上所表现的差异,这些差异能够作为判断其形成条件的标志。
1黄铁矿的形态标型及在矿床中的应用黄铁矿是地壳中最重要和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矿物之一,绝大多数金属矿床中都有黄铁矿的产出,在不同成因形成的矿床中,其标型特征各不相同,其形态特征能够给出矿床成因和成矿远景方面的重要信息。
沉积形成的黄铁矿大多为八面体{111}、立方体{100}晶面的聚形晶体。
沉积形成的含铜砂岩铜矿石中的黄铁矿中五角十二面体{hk0}占90%,立方体{100}只占10%。
东伙房金矿中黄铁矿{100}+ {321},{210}+ {321}及{100}+{210}+{111}3种聚形只出现在主成矿阶段,且主成矿阶段的{100}晶面上条纹较发育,有多种晶型连生现象,可作为一种找矿标志[1]。
2 黄铁矿的成分标型及在矿床中的应用矿物的化学成分是矿物最本质的因素之一,它的变化和形成条件有密切关系,是信息量最大的标型特征。
矿物成分标型的理论基础是:矿物的成分及其类质同象代替,同位素、包体成分等随着介质的物化条件而改变,因而可以利用成分的变化来判断形成矿物的介质的物化条件。
黄铁矿微量元素与成因关系中讨论最多的是Co、Ni含量及Co/Ni比值。
黄铁矿的成分标型特征及其在金属矿床中的指示意义

作 者 简 介 : 宫 丽 ( 9 5) 女 , 宁 沈 阳人 , 级 工 程 师 , 事 地 球 化 学 及 实 验 岩 石 学 研 究 。通 信 地 址 : 南 省 焦 作 市 高 新 区 世 纪 大 道 , 1 6一 , 辽 高 从 河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资 源 环境 学 院 ; 邮政 编码 :5 0 0 E malg n l 68 13 cr 4 4 0 ; — i o gi 7 @ . o : 5 6 n
由表 2可看 出 : 铁 矿 中微 量 元 素 的 种 类 和 含 黄
2 黄 铁 矿 中微 量 元 素 的赋 存 及 常 见 特
征 指 数
2 1 微量 元素 赋存 形式 .
量不 仅 与矿床 种 类 及 成 因类 型有 关 , 且 与 温 压条 而
件也 有密 切 的关 系 。一 般 高温热 液矿 床 中的黄 铁矿
黄铁矿 中可 出现 的微 量元 素多 达 3 0多种 , 属 分 亲铁、 亲石及 亲 硫 元 素 。各 种 微 量元 素含 量 变 化 较
大, 且有 很 强 的离 散性 ( 2 。其 赋 存 方 式有 2种 : 表 )
① 置换 F , e S等 以类 质 同象 形 式 存 在 ; 以 机 械 混 据 此 可判 断矿床 形成 的地 质条 件 。 ②
量及 特征 指数 等方 面均 有 差异 ; 以 , 所 黄铁 矿 最具 有 般 将 S F / e比值 <2者 称 为 硫 亏 型 , 2者 称 为 多 > 重要 的研 究价 值 。
注 : 靳是琴等(94 , 改动。 据 18)有
由表 1看 出 : 生黄 铁 矿 多 硫 而 内生 黄铁 矿 亏 外
钴 、 与铁化 学性 质相 似 , 镍 它们 与铁 呈类 质 同象
黄铁矿主微量元素及晶胞参数研究内容和意义

1 黄铁矿主微量元素 通 过 电 子 探 针 分 析 可 以 得 到 黄 铁 矿 主 量 元 素 的 数 据,黄
铁 矿 主 量 元 素 包 括 S 和 Fe 元 素。黄 铁 矿 理 论 值 S 元 素 含 量 w(S)=53.45%。Fe 含量 w(Fe)=46.55%,比值 w(S) w /(Fe)=1.148, 原子个数比 S/Fe=2。大量天然黄铁矿化学分析结果表,黄铁矿 原子个数比 S/Fe 往往大于或者小于 2,一般将 S/Fe < 2 称为硫 亏损,S/Fe > 2 称为铁亏损 [1]。黄铁矿中还含有许多微量元素, 导致 S 和 Fe 元素的实际含量往往达不到理论值的含量。当 w(S) < 53.45%时可称之为贫硫,w(Fe) < 46.55%时为贫铁。黄铁矿 的化学式为 FeS2,但由于 S 和 Fe 元素实际含量的变化,黄铁矿的 原子个数往往并不等于 2,导致黄铁矿化学式与理论化学式具有 一定差别。黄铁矿实际 S/Fe 比值计算方法为 [w(S) w /(Fe)]*1.742 (1.742 为 Fe 和 S 相对原子质量比值)。w(S) w /(Fe) 可以指示矿床 形成过程中的硫逸度,当 w(S) w /(Fe) > 1.148 时,说明形成环境 的硫逸度较高,反之则小。
黄铁矿的成分标型特征及其在金属矿床中的指示意义

黄铁矿的成分标型特征及其在金属矿床中的指示意义
黄铁矿是一种特殊的铁酸盐类矿物,是最常见的基质少量铁矿物之一,广泛分布于碳
酸盐岩系中,其主要成分为铁酸氢氧化亚铁(Fe3O4)。
黄铁矿与金属矿床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在金属矿床中的主要指示意义有:
一、化学特征
黄铁矿含铁量高,一般为50%~70%,铁的分布比较均匀,‘Fe2O3’的含量较低,结
构形成倾向于双价,对其它元素如硫、氧、硅、磷等的包裹能力较弱,是重要的指示矿物。
二、通过布氏硬度判定
由于黄铁矿的结构均匀,布氏硬度也相对较高,一般为3.5-4,属于抗压强度较好的
矿物。
因此,黄铁矿可以帮助矿工们查明金属矿的硬度趋势,从而估计信息。
三、通过化学分析判断
黄铁矿的化学成分比较稳定,含量比较高,因此可以用于分析金属矿的化学成分,以
了解其特定的金属矿属性。
比如,相比黄铁矿,较低的铁含量矿物可能表示碳酸盐系金属矿,反之可能表示硫酸盐岩系金属矿。
四、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
黄铁矿还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反映出它的内部结构特征,包括尺寸大小、相关
性以及其与矿物内部的相互作用等。
由此,可以从晶体来推断金属矿床的成分组成、地质
年龄及其他重要参数。
综上所述:黄铁矿是碳酸盐岩系中常见的基质铁矿物,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坚硬特性
对其有着重要指示意义。
黄铁矿可用于判断金属矿床的化学成分、硬度、结构特性等,反
映出它们的地质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南上达子堡金矿化区黄铁矿标型特征及意义李勇【摘要】上达子堡金矿化区主要出露古元古界辽河群盖县岩组二岩段,是金成矿物质的矿源层。
黄铁矿标型特征指示目前区内的剥蚀水平相当于中上部,按黄铁矿垂直分带规律,{210}+{100}、{210}习性晶体向深部有可能逐渐增加,因此,本金矿化区深部含金量可能高于浅部。
%Shangdazibao gold mineralization area mainly outcropped in Gaixian Petrofabric rock section of Palaeoproterozoic Liaohe Group, which is gold mineralization source layer. Typ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of pyrite indicated that the currently denudation extent area was equivalent to the upper part, by pyrite vertical zoning law, {210} + {100}, {210} habit crystals may gradually increase with the depth. Therefore, deep gold content may higher than the shallow in this mineralization area.【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37-39,43)【关键词】金矿化区;黄铁矿标型特征;辽南【作者】李勇【作者单位】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辽宁大石桥 11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78.2+920 引言上达子堡金矿化区位于辽东半岛的南部,区内大面积出露古元古界辽河群盖县岩组二岩段,金矿化蚀变岩带即赋存在盖县岩组二岩段内,规模较大,金矿化较普遍,与赋存在同一层位的猫岭金矿具有若干相似之处,是一处非常有潜力的金矿成矿区。
但区内地表金矿化相对较分散,难以圈出金矿体,因此寻找金矿化的富集地段是目前的主要工作方向。
1 地质概况金矿化区处于营口—宽甸台拱西缘,西邻下辽河断陷。
区内主要出露古元古界辽河群盖县岩组二岩段,主要由黑云变粒岩、黑云绢云千枚岩、绢云千枚岩、碳质绢云千枚岩、变质石英砂岩、含砾绢云千枚岩组成。
盖县组Au、Ag、As、Bi、Sb、Hg丰度系数均大于1(表1),是金成矿物质的矿源层。
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卧龙岗石英闪长岩体,与盖县组呈侵入接触,接触带发育堇青石角岩化(图1)。
金矿化蚀变岩带主要由褪色的绢云千枚岩组成,其中不均匀分布硫化物石英微细脉。
硫化物主要为毒砂、磁黄铁矿、黄铁矿,其次有少量黄铜矿。
2 黄铁矿标型特征及指示意义2.1 晶体形态标型埃夫济科娃(Ёвэчкова 1982 )对金矿床中黄铁矿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结晶习性为:{100}—{100}+{210}—{210}—{210}+{111}—{111}。
上达子堡金矿化区ZK904孔中所见黄铁矿以立方体晶形为主少量八面体。
ZK902孔深部所见黄铁矿,过渡晶、五角十二面体单形晶明显增多(表2),表明剥蚀深度较浅,相当于中上部之间。
从形态变化梯度较大,推测金矿脉延深较大。
表 1 区域及盖县岩组元素丰度特征表Table 1 Elements abundance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and Gaixian rock group×10-6元素 Au Ag Cu Pb Zn Sb Hg Bi As Ni Cr Co盖县岩组 FB 0.001 32 0.071 23.70 20.22 93.98 1.110.016 0.39 9.15 24.15 97.62 9.87 1.11 1.01 1.05 1.20 1.30 1.91 1.14 1.39 1.421.17 1.46 1.15区域 FB0.001 19 0.070 22.54 16.80 72.55 0.58 0.014 0.38 6.46 20.64 66.77 8.60 0.34 0.93 0.36 1.40 0.77 0.94 0.16 65.12 2.94 0.23 0.61 0.34地壳丰度 0.003 5 0.075 63 12 94 0.620 .089 0.0043 2.2 89 110 25图 1 上达子堡金矿化区地质略图Fig.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Shangdazibao gold mineralization area 1.第四系; 2.古元古界辽河群盖县岩组二岩段;3.石英闪长岩;4.金矿化蚀变岩带;5.实测推测平移断层;6.层理(S0)产状;7.千枚理(S1)产状2.2 导电类型与热电性标型黄铁矿的热电系数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呈规律性变化。
在热液型金矿床中,位于矿床上部较低温黄铁矿热电系数为正值,属P型;矿床中部中温的黄铁矿为N+P的混合型;矿床下部较高温黄铁矿热电系数为负值,属N型(А·Ф·Коробеиников 1985)。
上达子堡金矿化区ZK904孔黄铁矿导电类型均为P型,热电系数均为正值。
ZK902孔深部所见黄铁矿导电类型全是空穴导型(P型),热电系数均为正值。
表明剥蚀深度较浅,相当于中上部之间。
各条脉黄铁矿空穴导型多,可能与黄铁矿含砷高也有一定关系。
从导型标型变化梯度较大,推测金矿脉延深较大。
2.3 成分标型А·Ф·Коробеиников 等(1985)通过对西伯利亚和中亚细亚古生代褶皱中金矿床中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发现,在矿床的上部Ba、Hg、Ag、Sb(As)含量较高,矿床中部富集 Au、Cu、Pb、Bi(Ag),矿床下部则富含 Ni、Co、Ti、Cr(As、Cu)。
表 2 上达子堡金矿化区黄铁矿晶体形态、热电系数标型Table 2 Pyrite crystal morphology and thermoelectric coeffi cient typomorphism of Shangdazibao gold mineralization area?上达子堡金矿化区黄铁矿Cu、Pb、Bi、As质量分数高,Ba、Hg、Sb、Co 没有明显富集,Ni偏低。
结合晶体、形态、导型标型来判断,矿化带剥蚀深度中等,剥蚀截面水平可能相当于矿脉的中部偏上一些。
3 毒砂矿物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对金矿化的指示毒砂为矿石的主要成分,晶出较早,其化学成分Fe:34.99%、S:23.49%、As:40.23%,具富硫亏砷之特点。
金平均质量分数23.33×10-6(表4),是本区的主要载金矿物,20世纪70年代м.и.诺费洛多娃等研究金矿床毒砂的标型特征时指出,毒砂对金比其共生的其它矿物具更大的承载力。
据研究金矿床中的毒砂在富矿柱中Fe/S+As>0.5、As/S<1.0。
本区毒砂Fe/S+As=0.5、As/S=1.71。
表明对形成工业矿体比较有利。
也表明成矿溶液中金浓度比较高。
4 预测深部金矿化变化趋势上达子堡金矿化区黄铁矿不同晶体形态含金量有明显区别,可指示含金性。
凡立方体黄铁矿不含金或含金甚微,立方体与五角十二面体聚形或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单形晶出现时,金矿脉的金品位可达5×10-6以上(表2、3)。
根据黄铁矿晶体形态垂直分带规律,推测矿化带向下延深{210}习性晶形有可能增多,因此金品位有提高之希望。
毒砂的化学成分及含金量(平均23.33×10-6)表明,上达子堡金矿化区对金成矿十分有利。
按黄铁矿垂直分带规律,{210}+{100}、{210}习性晶体向深部有可能逐渐增加,因此,本金矿化区深部金品位有可能高于浅部。
表 3 上达子堡金矿化区黄铁矿微量元素质量分数Table 3 Pyrite trace element mass fraction of Shangdazibao gold mineralization area×10-6钻孔深度样号 Ba Hg Sb As Ag Au Cu Pb Bi Ni Co Ti Co/Ni 剥蚀水平判断Zk901 93.5 zh4 440 0 88 14 888 0.00 0.0 630 1 910 30 130 240 20 中部192 zh8 700 0 160 19 392 0.00 5.0 0.000 380 18 8 320 - 上中部平均 570 0 124 17 140 0.00 2.5 315 1 145 24 69 280 4.06 Zk904 66 zh17 35.5 100 36 2 916 0.0045.0 280 8 450 122 130 240 50 中部86 zh19 20.5 200 40 6 284 0.00 0.0 0 100 101 0 0 40 上中部178 Zh21 18.5 100 84 30 680 0.00 0.0 20 220 68 180 120 200 中部Zk902 155 zh15 25 0 120 7 624 0.00 5.0 80 30 169 20 430 70 上中部平均24.9 100 70 11 876 0.001 2.5 95 2 200 115 82.5 197.5 90 2.39表 4 上达子堡金矿化区毒砂微量元素质量分数Table 4 Arsenopyrite trace element mass fraction of Shangdazibao gold mineralization area钻孔深度(m)样号 Fe S As Au Ag Cu Co Ni Sa As/S Fe/S+ As(x10-2) (x10-6)Zk901 108 Zh8 34.97 23.32 40.65 16.0 0 120 1 210 480 0.00 1.74 0.55 Zk901 193 Zh94 34.80 22.92 40.58 32.0 0 70 6 060 300 0.00 1.77 0.55 Zk902 138 Zh14 35.11 24.22 39.47 22.0 0 310 1 440 280 0.00 1.63 0.55平均 34.98 23.49 40.23 23.33 0 167 2 003 353 0.00 1.71 0.55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陈文焕.找矿矿物学在金矿找矿评价中的应用[M].重庆出版社,1990.[2] 陈光远,等.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M].重庆出版社,1987.[3] 陈光远,等.胶东金矿成因矿物学找矿[M].重庆出版社,1987.[4] 薛君治,等.成因矿物学[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