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电机的设计
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与试制讲解材料

具有高效、节能、结构简单、体 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 ,适用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 医疗器械等领域。
工作原理
异步起动
电动机在启动时,由于单相交流电源 的特性,会产生脉动磁场,从而带动 转子旋转,实现异步起动。
永磁同步运行
电动机运行时,转子上的永磁体产生 的磁场与定子上的磁场相互作用,使 电动机进入永磁同步运行状态。
驱动电路是控制电机运行的关 键部分,它的设计需要考虑电 机的电流和电压要求等因素。
保护电路设计
保护电路可以确保电机的安全 运行,它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
可能的异常情况。
03 试制过程
材料选择与采购
永磁体材料
选择具有高磁能积和良好稳定 性的永磁体材料,如稀土永磁 材料,以确保电机性能和可靠
性。
线圈材料
测试方法
按照标准测试方法,对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空载和负载测试,记录 相关数据。
性能参数分析
空载性能
分析电机的空载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以评估电机 的效率、损耗和电磁设计。
负载性能
在电机加载不同负载时,观察电机的电流、电压、转矩等参 数的变化,分析电机的过载能力、启动转矩和运行稳定性。
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 与试制讲解材料
contents
目录
• 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概述 • 设计部分 • 试制过程 • 性能测试与评估 • 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 动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是 一种基于永磁体励磁的电动机, 能够在单相交流电源下实现异步 起动和永磁同步运行。
评估与优化建议
评估
根据测试结果,对单相异步起动永磁 同步电动机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分 析其优缺点。
单相串励电机课程设计

单相串励电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相串励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掌握单相串励电机启动、运行、制动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了解单相串励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单相串励电机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单相串励电机的接线、调试及维护方法。
3. 学生能运用绘图工具,绘制单相串励电机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电机工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机在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原理与应用的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掌握单相串励电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基础电学知识,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对电机原理及应用的掌握程度不一。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单相串励电机的基本结构:介绍单相串励电机的定子、转子、换向器、电刷等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2. 单相串励电机的工作原理:讲解单相串励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磁场的产生、电流的流动及电机转动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四节3. 单相串励电机的分类及优缺点:介绍单相串励电机各类别及特点,对比分析其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4. 单相串励电机的启动、运行与制动:讲解单相串励电机的启动方法、运行特点及制动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5. 单相串励电机的实际应用:分析单相串励电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6. 单相串励电机的接线、调试与维护:教授单相串励电机的接线方法、调试技巧及日常维护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7.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单相串励电机的接线、调试及运行实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单相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单相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单相无刷电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电、工业设备和汽车等领域的电机类型,它具有体积小、效率高、转速稳定等优点,因此在各种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单相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电机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要求、控制算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单相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一、单相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单相无刷电机是一种采用电子换相技术来完成电机转子位置检测和换向控制的电机。
其工作原理如下:在电机固定部分安装一个霍尔传感器,用来检测电机转子的位置,然后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电机的相序和相电流以实现电机的正常转动。
由于无刷电机不需要通过碳刷来实现换向,因此可以避免了碳刷磨损和火花,使得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二、单相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要求1. 速度控制:单相无刷电机通常需要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因此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2. 转矩控制:在一些应用场景中,需要对电机的输出转矩进行精确控制,因此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转矩控制能力。
3. 响应速度: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外部控制信号,实现快速启动和停止。
4. 鲁棒性:控制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鲁棒性,能够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稳定可靠地工作。
三、单相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1. 控制器选择:针对单相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通常可以选择使用专门的电机控制器,也可以选择使用通用的运动控制芯片。
控制器需要具备相序控制功能、驱动电流控制功能以及霍尔传感器信号处理功能。
2. 控制算法选择:常用的单相无刷电机控制算法有霍尔传感器反馈算法、电压模式控制算法和磁场定向控制算法等。
具体选择哪种算法需要考虑电机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
3. 驱动电路设计:单相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需要配合相应的功率放大电路来驱动电机,通常采用MOSFET功率放大电路来实现对电机的准确控制。
4. 信号处理:控制系统需要对霍尔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精确的处理,以获取准确的转子位置信息,并将其用于相序控制和换向算法的实现。
单相电机定子不等齿宽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r o t o r m a g n e t i c f i e l d w a s w i t h i n o n e r e v o l u t i o n ,t h e e x t r e me s a t u r a t i o n p h e n o m e n o n o f a d j a c e n t s t a t o r t e e t h f o r e a c h
d i s c u s s e d .Op t i mi z a t i o n d e s i g n o f t h e u n e q u a l t o o t h i r o n - c o r e s t a t o r a n d i f n i t e e l e me n t a n ly a s i s we r e p r o p o s e d .As
中 图分 类 号 : T M 3 0 2 பைடு நூலகம்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6 5 4 0 ( 2 0 1 3 ) 0 7 - 0 0 1 5 - 0 4
Une q ua l To o t h W i d t h St a t o r De s i g n f o r S i ng l e Ph a s e
迫 札 与控 制 应 用 2 0 1 3 , 4 0( 7 )
研究与设计 一 : E M C A
单 相 电机 定 子 不 等 齿 宽 设 计 及 有 限 元 分 析
娄志刚, 赵 新超 , 杜 荣 法
( 卧龙 电气集 团股份 有 限公 司 , 浙 江 上虞
摘
3 1 2 3 0 0 )
Mo t o r a nd Fi ni t e El e me n t An a l y s i s
单相电机设计程序

18 端环修正系数: 19 卡氏系数: 定子: 转子: 20 气隙有效长度: (四)主绕组计算 1 平均跨距:正弦分布查表13,非正弦按附录A计算 绕组系数: 2 初选气隙磁密:4000~7500,大容量选大值 3 假设齿饱和系数:ks'=1.1~1.5 由ks'从表3或图3查得极弧系数:α 波形系数:kB 4 每极磁通量初值: 5 总串联有效导线数初值: 压降系数Ke'=0.75~0.92,功率大者与极少数者取大值 6 总串联导线数初值: 7 每极串联导线数:
3 输出功率: 4 最大转矩: (十一)发热因素计算 1) 电阻起动、电容起动 1 线负荷: 2 发热因素: 2) 电容运转、双值电容: 1 主绕组线负荷: 2 负绕组线负荷: 3 发热因素: (十二)有效材料计算 1 硅钢片重: 2 主绕组铜重: 3 副绕组铜重: 4 总铜重: 5 转子导条铝重: 6 转子端环铝重:
L2=0.623
2 漏磁系数: 3 每极磁通: 4 气隙磁密: 电容运转、双值电容: 电阻启动、电容启动: 5 定子齿磁密: 6 转子齿磁密: 7 定子轭磁密: 8 转子轭磁密: 9 由磁密按硅钢牌号从表5、7、9中查出安匝数
10 气隙安匝数: 11 定子齿安匝数: 12 转子齿安匝数: 13 定子轭安匝数: 14 转子轭安匝数: 轭部磁路校正系数C1、C2查图11 15 磁饱和系数: 若│ks-ks'│/ks>0.05,重新假设ks',再计算 16 总安匝数: 17 总饱和系数: 18 满载激磁电流: 19 激磁电抗: (七)铁耗、机械耗 1 2 3 4 5 6 系数: 定子齿重: 定子轭重: 转子齿重: 转子轭重: 单位铁耗: 由Bt1、Bt2、By1、By2按硅钢片牌号 从表6、8、10中查出单位损耗
单相电动机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

单相电动机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单相电动机是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设备和商业设施等领域的重要动力装置。
它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对于确保电动机的性能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单相电动机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
一、设计原理1. 工作原理单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流的相位差产生转矩。
当电动机接通电源时,电源中的交流电产生磁场,而定子绕组也会产生磁场。
这两个磁场之间存在相位差,导致转子产生转矩。
通过改变定子绕组或转子的结构和参数,可以实现不同转矩和转速的要求。
2. 磁场产生单相电动机中,磁场的产生是通过定子绕组中的电流流过导线产生的。
定子绕组通常采用螺旋形或分布式绕组。
当电流流过绕组时,产生的磁场会与电源中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力矩。
3. 起动和运行单相电动机通常需要额外的起动装置来帮助启动。
启动装置可以是启动电容器和起动继电器等器件。
在启动阶段,这些装置能够帮助电动机产生较大的起动转矩,以克服静摩擦力和转子惯性等阻力。
一旦电动机启动,这些启动装置会自动断开。
二、设计方法1. 定子设计定子是单相电动机的主要部分之一,其设计对电动机的性能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定子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铁心设计:选择合适的铁心材料和形状,以提高磁路的导磁性能和减小磁滞损耗。
- 绕组设计:确定定子绕组的匝数、导线直径和绕组方式,以满足所需的电流和电压要求。
- 绕组布局:确保绕组的布局紧凑且对称,以减小电阻损耗和电磁干扰。
2. 转子设计转子是单相电动机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的设计也对电动机的性能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转子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因素:- 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的材料,例如铜、铝等。
- 结构设计: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转子结构,例如鼠笼型转子或绕组型转子。
- 平衡设计:确保转子的质量均匀分布,避免不平衡引起的震动和噪音。
3. 效率和功率因数优化在单相电动机设计中,除了满足性能要求之外,还需要优化效率和功率因数。
单相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回复

单相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回复单相无刷电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电机类型,广泛应用于家电、工业设备和汽车领域等。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噪音低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然而,单相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以单相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为主题,一步一步地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单相无刷电机的基本原理。
单相无刷电机是通过电子换向器来实现转子的换向,从而实现电机的运转。
电子换向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直流电源的电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产生恰当的电流矢量,并根据转子位置实时地改变电流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这样可以保证电流矢量始终与磁场矢量垂直,从而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转。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电机的控制策略。
常见的控制策略有电流控制、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
其中,电流控制是最为基础的控制策略,它通过调整电流大小和方向来控制电机的转矩输出。
速度控制是在电流控制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位置控制是在速度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测量电机的转子位置来控制电机的位置输出。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
然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子换向器。
电子换向器是单相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电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电子换向器有霍尔传感器式和无霍尔传感器式两种。
霍尔传感器式电子换向器通过感应转子上的霍尔传感器来确定转子位置,具有准确性高、转矩波动小的优点。
无霍尔传感器式电子换向器通过测量电机的反电势来确定转子位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电子换向器。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适当的控制算法。
常见的控制算法有经典的PID控制算法和先进的矢量控制算法。
PID控制算法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来实现控制目标。
矢量控制算法是一种模拟感应电机的转子电流矢量,使其与转子磁场矢量保持垂直,从而实现电机控制的高级算法。
根据实际需求和控制精度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控制算法。
单相异步电容运转电机设计程序

单相异步电容运转电机设计程序单相异步电容运转电机(Capacitor Start Motor)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它通过使用一个辅助电容器来提供额外的相位差,从而帮助电动机启动和运转。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单相异步电容运转电机的设计程序。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电机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根据应用需求和负载情况,选择适当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通常,可以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来选择电机的额定参数。
第二步是确定电机的工作频率。
单相异步电容运转电机通常在50Hz或60Hz的工频下运转。
根据所在地区的电网标准,确定电机的工作频率。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所需的电容值。
电容器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负载特性、启动需求和额定功率。
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所需的电容值:C = (7 to 10) x (P / V^2)其中,C表示所需的电容值(单位为法拉),P表示额定功率(单位为瓦特),V表示额定电压(单位为伏特)。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电容器。
然后,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启动电容器和启动电阻。
启动电容器用于提供相位差,启动电阻用于限制启动电流。
根据电动机的大小和额定功率,可以参考相关的数据表和图表来选择适当的启动电容器和启动电阻。
此外,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启动开关和保护装置。
启动开关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机免受过载、短路和其他故障的影响。
根据电动机的规格和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启动开关和保护装置。
最后,我们需要设计电机的整体结构和外壳。
根据电机的类型和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设计合适的外壳和支架。
确保电机的结构和外壳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在电机的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到电机的效率、功率因数和噪音水平。
通过合适的设计和选择合适的组件,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并减少噪音水平。
总结来说,单相异步电容运转电机的设计程序包括确定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确定工作频率、计算电容值、选择启动电容器和启动电阻、选择启动开关和保护装置,以及设计电机的整体结构和外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单相电动机的绕组
1 2 3 4 5 6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主要是定子铁心上放置的两相绕组:主绕组和副绕组,2 个 绕组在定子内圆空间要互差 90 电度角,如果已知定子槽数 N 1 =16,极对数 p =2:
D D
1 单层同心式绕组的连接方法如绕组展开图 1-6
C
m'
a'
C
m
a
1
2
3
4 5
6
5
1.3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磁势
1.3.1 电机内一个整距线圈产生的磁势
如图所示电机定子槽内有一个整距线圈 AX,匝数为 W y 通入电流为 i y 它将在电机内 产生一个两极磁场。设其一时间,线圈中电流方向如图中所示,可以画出电机中磁力线 的分布。线圈的匝数 W y 愈多,电流 i y 愈大,电机内每极磁通量也就愈大。在电机内任 取一个磁力线回路来分析,如图中 abcd 回路,这个磁回路是由一段定子磁路 ab,一段 转子磁路 cd, 二段空气隙磁路 bc 和 da 组成。 根据磁路的全电流定律, 沿任一个磁回路, 各段磁路的磁位降之和应等于该磁路包围的全部安匝数,可用公式表示为
H L W
y
iy
(1-3)
式中: H 为各段磁路的平均磁场强度; L 为各段磁路的平均长度。
图 1-8 定子圆周内的磁势分布
可以看到, 在上图中定子内圆周上各处都有磁力线回路, 对于任何一个磁力线回路, 它们都象 abcd 回路那样, 每个回路包围一定的安匝数即磁动势, 每个回路都经过两次气 隙磁路中一次定子铁心,一次转子铁心。因为铁心的导磁率碧空气隙的导磁率大得多, 所以一段空气隙磁路的磁阻 R m 。比一段铁心磁路的磁阻 R m 要大得多,即 R m 0 》 R m 。为 了简化问题,我们可以忽略铁心磁路的磁阻 R m ,可以认为磁动势 W y i y 全部消耗在两个 空气隙磁路中,这时每个空气隙磁路消耗的磁势,即磁位降为 1 H L W y i y (1-4) 2 式中: H 为空气隙磁路的磁场强度; L 为空气防磁路酌长度。 对应于各个磁回路,可以计算出各个空气隙磁路所消耗的磁势,它们有可能相同, 有可能不同,视该回路包围的安匝数大小来确定。为了把通过定子内圆圆周上不同点的 磁力钱回路中所包围的安匝数,即气隙磁路所消耗的磁势形象地表示出来,我们可画出 如图 1-8 所示的磁势分布图。我们在定子内圆上先选一个坐标原点 0,经常把它设在线
N1 ,他将定子 p
圆周上再有 180 电度角。再把每极槽数分成均匀的两份,以备两相绕组放置线圈用,求 出的就是每相占有的槽数,一般用 q 表示, q
N1 16 m1 4。 p 22
2 双层绕组是把定子每槽分为上下 2 层,上层放一个线圈的一个边,下层放另一
1
个线圈的一个边,已知 N 1 =16, p =4,计算得 q =2,τ =4,取线圈的节距为整距 y1 =2, 画出如图所示展开图
1 单相电动机的运行原理
1.1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类型
单相电机接上电源后,要使转子受到转距从静止状态转动起来,一般来说,定子上 必需有两套绕组。图 1—1 中表示了一个最简单的两相绕组:定子上有四个槽,均匀放 置两个线圈 mm ' 和 aa ' ,它们在空间的位置互相垂直。如果两个线圈的匝数相等,接上 一个两相交流电源 U m 和 U a , 它们的有效值相等,但是 mm ' 中的电流 i m 在相位上落后
极数,这里 p =2。 (2) 电流在时间上经过 45 ,磁场逆时针在空间转过 45 ,电流变化一周期 360 ,
磁场在空间转了一周,电流每秒变 f 次,磁场旋转 f 圈。所以每分钟旋转磁场的转速为
n1 60 f 3000 转/分。
(3) 磁场的转向与两个线圈在空间的位置以及通电流的相位有关。如果某相绕组 接至电源的两个端点互换,这时两绕组中的电流相位就变为 a 相落后 m 相 90 电角度。 若用上述的办法画出几个特定瞬时的磁场图形就可以知道,此时旋转磁场的方向已变为 顺时针旋转了。 如果把线圈两个边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为原来的一半,在定子半个圆周上均匀放上 两个线圈,在另外半个圆周上再重复放上两个线圈,两相绕组排列如图 1—2 所示。 每个线圈匝数相等,两相电流有效值相等,但通电流的相位仍是 i m 落后 i a 90 的电 度角。用上面的方法可以画出几个特定瞬间的磁力线的分布图,这时我们就可以得到一 个四极的旋转磁场,当电流在时间上变化一周 t = 360 ,旋转磁场在电机圆周上只转了 半圈,亦是说旋转磁场的转速是 1500 转/分。 由上述可知.由于线圈的节距不同,不仅产生不同极数的旋转磁场而且旋转磁场的 转速也不一样。
90 、 t = 135 、 t = 180 、 t = 270 时的线圈电流的实际方向和电机中磁力线的方向,
已分别表示在图 l—3 t = 45 、t = 90 、t = 135 、t = 180 、 t = 270 中。当 t = 360 时,又回到了图 1—3(a)的情况。由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下述结论: (1) 通两相电的两相绕组在电机内产生了一个两极的逆时针旋转磁场。用 p 表示
2
图 1-4 转子旋转磁场产生
图 1-5 定子的磁场方向
单相电机的转子一般是鼠笼式结构, 如图 1—4。 如果定子的两相绕组产生了一个二 极的逆时针旋转磁场,图中表示某个瞬时旋转磁场的位置,转子处于静止状态,这时转 子的导条就会切割磁力线从而感应电势。在图中表示了各导条中瞬时电势的方向。由于 各鼠笼导条经端环互相接通,导体中就会有电流流过。假定电流与电势同相位,则图 1 —4 所示方向也就代表了电流的瞬时方向。 同时每个载流导体又与磁场作用产生电磁力, 我们根据左手定则可以知道各个电磁力的方向,这些电磁力将产生逆时针方向的转矩。 若这个转距能克服转子的静摩擦,转子就会跟着磁场逆时针旋转起来。 如果定子上只有一相绕组, 在绕组上通入正弦交流电流, 尽管电流大小随时间变化, 电机内磁通的大小也随它变化,但磁通方向却不会改变,不能产生旋转磁场。虽然能产 生感应电流,但方向与两相不同,电流与电机内的磁场作用产生的电磁力产生转距相互 抵消,电机转子没有转距不能运转。如 1-5 图所示。 只有在定子上存在两相绕组同时通入两相电流,才能在电机的气隙中产生旋转的磁 场,转子才有可能从静止状态起动起来。但是,当转子已经转动起来以后,定子上即使 只有一相绕组通入交流电流,转子上仍能产生一定的转矩使转子以一定的转速旋转。 单相异步电动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产生起动转距的问题。根据起动方法的不同 以及起动性能、运行性能上的差别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单相异步电动机。国产的单相异 步电动机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单相电阻起动异步电动机; 单相电容起动异步电动机; 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 单相双值运转电动机; 单相罩极式异步电动机。 1 电阻起动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副绕组通过起动开关与主绕组并联到单相电源上。接 通电源后,电阻值较大的副绕组具有较高的电阻对电抗的比值,而主绕组的的阻抗则因 电抗大呈明显的感性,因此副绕组的起动电流较主绕组的超前,产生一定起动转矩。当 电动机转速上升到 75% ~ 80% 同步转速时,起动开关动作,将副绕组切离电源,由主绕
t = 0
t = 45
1
t = 90
t = 135
t = 180
图 1-3 不同角度磁力线的方向情况
t = 270
根据电流线圈产生磁场的右手螺旋定则我们可以确定电机内磁力线的方向。这时磁 力线是从下而上,由定子经气隙穿过转子再经气隙回到定子。从图 t = 0 看出,此时 定子产生两个磁极,下部为 N 极上部为 S 极。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画出。t = 45 、t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B
m'
A
a'
m
a
A Title
图 1—6 单相同心绕组的接线方法
1 2 3
Size B Date: File: 4 5
Number
Revision
4
10-Jun-2006 g:\图 \加湿器 .DDB
Sheet of Drawn By : 6
先根据极数 p 把定子槽数 N 1 分为 p 份,得到每个磁极占有的槽数
3
组单独工作。电阻起动电动机起动电流大,起动转矩却较小。 2 电容起动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副绕组与一个电容量较大的起动电容器串联,经过起 动开关与主绕组并联后接到电源上。副绕组呈容性,而主绕组呈感性,起动时副绕组的 起动电流较主绕组的超前一个较大的角度。如果设计的恰当,可以使副绕组超前主绕组 电流接近 90°电度角,这时电容起动的起动电流较小,而起动转矩较大。 3 电容运转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副绕组串联一个容量较小的工作电容后与主绕组并联 到电源上。这种电动机起动相当于电容起动电动机,但因为副绕组串联电容器的容量比 较小,它的起动性能比电容起动电动机差,起动电流大而起动转矩小。运行时候,由于 副绕组串联了电容,相当于一台两相电动机,气隙中存在着较强的旋转磁场,提高老它 的运行性能。 4 双值电容单相异步电动机带有两个电容器, 一个是起动电容器, 容量较大;一个是 运行电容器,容量较小,起动电容器串联一个起动开关后与运行电容器并联,然后和副 绕组串联,再与主绕组并联接到电源上,这种电动机的工作情况,起动时相当于电容起 动电动机, 起动电容在一定转速时切离电源, 而工作电容则与副绕组一起继续参与运行, 相当于电容运转电动机。因此这种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运行性能都比较好。 5 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一般做成隐极式,定子上同样安放有主绕组和副绕组,主 绕组接到电源上,副绕组自行短接。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 低廉,但起动转矩低,过载能力小,性能较差。
6
圈 AX 的轴线处,横坐标为α ,它的正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它是指定于圆周上离开原点 0 的距离,可以用空间电角度[弧度]表示。纵坐标为 f,它是指一个气隙磁路上所消耗的 磁势,单位用[安匝/极],并且规定磁力线出定子到转子时,磁势为正,反之为负。图 1-8 是将定子内圆展开成一直线后,内圆各处气隙磁路上磁势 f 的分布图。由于在此例 中各磁回路包围磁势一样,各气隙磁路磁势一样,所以是一个矩形波。图中 XO 段和 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