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并联运行逆变系统的设计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指与传统大型集中式发电站不同,由多个小型的电源设施分散布置,并集中通过配电网向负荷供电的电源系统。
DG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具有环保、高效、可靠等优点。
在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的支持下,DG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之一。
然而,大规模的DG接入配电网也带来了许多技术问题。
如果不科学合理地安装和管理DG,将可能影响到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问题已成为当前能源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综述当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 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问题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是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由于DG的接入方式分为并网和离网两种,因此在不同接入模式下,需考虑不同的电压和频率管理方式。
在并网模式下,DG接入后会对配电网的电压、频率和功率等参数造成影响,例如DG 运行时可能会产生谐波和不平衡问题,因此需要通过电力电子转换技术进行调节。
同时,管辖该区域的电网公司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并管理DG的相关规定,以保证其对配电网的影响处于合理范围内。
在离网模式下,DG需要通过存储设备、逆变器等设备进行电力转换,以保证输出电流的稳定。
然而,DG的离网模式下对电压、频率和功率的控制较难,这也增加了配电网的管理难度,需要细致地分析供电预测和管辖范围等因素,以达到目标负载的要求。
2. 电网的保护和控制问题随着DG的安装数量不断增加,以及DG的连接位置和类型不一,使得电网的保护和控制问题成为关键的研究方向。
需要考虑如何保护DG离线时的安全问题、地区停电问题以及多个DG连锁故障的问题。
此外,还需实施可靠的远程控制和管理,以及安全地切换电网模式等问题。
3. 电力质量问题DG直接接入配电网,对其电力质量也会造成影响,例如对电压和频率等参数的快速变化、不平衡和谐波等。
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对低压电网的影响及对策

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对低压电网的影响及对策1. 逆变器无功功率输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逆变器通过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输出到电网中,因此会导致逆变器产生一定的无功功率。
这会导致低压电网的功率因数下降,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
2. 电压波动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受到光照条件的影响,当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也会发生波动,进而引起低压电网的电压波动。
过高或者过低的电压都会对电网中的设备和用户造成影响。
3. 电网可靠性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后,电网中增加了许多小规模的发电设备,这些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对电网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二、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对低压电网的原因分析2. 逆变器的设计和控制不当逆变器在进行直流到交流的转换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无功功率,如果逆变器的设计和控制不当,就会导致产生更多的无功功率。
3.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管理不善一些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没有规范的管理和监控措施,导致了系统的故障率增加,进而对电网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三、对策1. 加强光伏发电系统调度和控制针对光伏发电系统的间歇性特点,可以通过增加储能设备或者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调度和控制,减少光伏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
2. 优化逆变器设计和控制逆变器的设计和控制对低压电网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先进的设计和控制技术,可以降低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输出,从而减小其对电网的影响。
4. 完善低压电网规划和升级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后可能带来的问题,需要对低压电网进行规划和升级,加强对电网的监测和控制,以应对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可能导致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对低压电网的影响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系统调度和控制、优化逆变器设计和控制、强化系统管理、规划和升级低压电网等一系列对策,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分布式光伏发电对低压电网的影响,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可靠性,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健康发展。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分布式电源是指小型的、分散的、可靠的、灵活的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以植入到需求侧或输电侧的电网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求侧的电能需求。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以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减少线路损耗,同时有助于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概念、技术特点、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概念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将分布式能源(分布式电力)与配电网结合起来,通过智能电力电子设备和智能通信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与配电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同运行。
分布式能源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这些分布式能源可以直接接入到配电网中,为终端用户提供电能。
相较于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方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以更加灵活地满足用户需求,更好地应对电能需求的季节性和日内变化性,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特点1. 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实现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的支持。
通过逆变器、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将分布式能源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与配电网相连。
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能的调控和管理,保证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的协同运行。
2. 智能化控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中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智能调度和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系统的优化调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智能化控制系统也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多元化的能源组合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以容纳多种类型的分布式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可以相互补充,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互补利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随着能源消费模式的变化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分布式电源(DG)作为电能供应的一个新模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分布式电源是指小型的、散布在用户侧和配电网中的发电装置,华盛顿市政府曾公开预测,到2023年美国分布式能源市场将增长到660亿美元。
在分布式电源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需要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规范,以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首先,应该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进行管理,确保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运行条件,以保证电网正常运行。
对于新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应该由供电企业对其进行技术审核和验收,审核通过后才可以接入电网。
分布式电源应该满足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符合电能质量要求和网规要求。
此外,应该合理控制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容量,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次,针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应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规范。
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需要保证安全、稳定和经济,为此应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规范。
针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以及并联运行时,应对其进行监控和控制。
对于分布式电源连接的电网负荷变化,应及时调整并控制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分布式电源出现故障和停运时,应及时通知电力系统操作人员和管理部门,对故障和停运的分布式电源进行维护和修复。
最后,针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运行应实现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当通过信息化手段来管理和监控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运行。
应建立分布式电源接入和运行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
信息化可以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和并网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总之,分布式电源作为电网的一种新供电模式,其接入和运行应受到规范的管理和控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控制规范和管理制度,既保证了分布式电源的正常运行,又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10分布式发电技术

分布式发电
分布式发电
§1.1 分布式发电的概念
§1.1.1 分布式发电简介
分布式发电: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多个甚至多种形式的 发电设备共同发电,以就地满足较大规模的用电要求。 相对于集中发电的大型机组而言,其总的发电能力由分布在 不同位置的多个中小型电源来实现; 相对于过去的小型独立电源而言,其容量分配和布置有一定 的规律,满足特定的整体要求。 区分几个类似的概念:DP,DER,DG。
美国计划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有20%和50%以上的新建商用或 办公建筑使用分布式供电系统,并且在2020年将15%的现有 建筑改由分布式电源供电。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分布式发电
§ 1.5 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应用
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10多年前就尝试分布式供电, 已有成功范例(参见教材)。 2005年,我国首个分布式电力技术集成工程中心落户广州, 标志着我国分布式供电技术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应用最广泛,发展前景较好,我国大部分 地区的住宅、商业大楼、医院、公用建筑、工厂等,都有供 电、供暖及制冷需求,而且很多地方配有自备发电设备,这 些都为冷热电三联供提供了市场。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分布式发电
§1.3 分布式供电系统和微电网
§1.3.1 分布式供电系统
分布式供电系统包含很多分散在各处的分布式电源,种类也 往往不只一种,再加上储能装置和附近用电的负荷,其结 构可能也相当复杂。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1.3.1 分布式供电系统
分布式发电
分布式供电系统一般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分布式供电网 络及控制中心和附近的用电负荷构成,如果与公共电网联网 运行就还包括并网接口。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摘要在分布式电源系统当中,主要是它和大电网的供电系统起到了一个相互补充和协调的作用,主要是利用了现有的综合设备以及资源,从而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并且可靠的电能应用方式。
因为分布式电源通过了并网以后,它对于在各个地区的电网运行和在其结构当中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分布式的电源潮流计算就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也是作为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优化电网运行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长期的研究证明,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有利于电网长足的发展。
现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力工业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内外在研究基于分布式电源的潮流计算方法主要围绕在牛顿拉夫逊法(newton-raphson method,NR)、前推回代法、高斯Zbus 3 种方法。
在配电网潮流计算方面,本文分局接口的模型的不同将DG分为PQ,PV,PI和PQ(V)等四种节点类型,并为每种节点类型DG建立了潮流计算模型。
在传统潮流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各点类型DG的潮流计算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含不同类型DG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并以IEEE33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潮流计算IIIABSTRACTIn the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mainly it and large power grid power supply system to a mutual supplement and coordination role, mainly is the use of existing integrated equipment and resources, and can provide users with a more good and reliable electricity can be used.Because of the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through the grid after it for power grid operation in various regions and in the structure have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certain influence, so distributed power flow calculation will be able to play a certain role, it is also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evaluate the, 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power grid operation optimization, through long-term research proof, technology has been more mature, is conduciv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rid.Now, new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focus in the power industry. At prese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distributed power flow calculation method mainly focus on Newton Raphson (Newton-Raphson,NR), forward and backward substitution method, ZBUS Gauss 3 kinds of methods. In terms of power flow calculation, this paper divides DG into PQ, PV, PI and PQ (V) and other four kinds of node types, and establishes th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model for each node type DG. In the traditional power flow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combined with the trend of the type of DG calculation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DG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flow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IEEE 33 example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lgorithm.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Power Flow CalculationIV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目录 (V)第一章绪论 (7)1.1选题背景及意义 (7)1.2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研究的现状 (8)1.2.1 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8)1.2.2 分布式电源的潮流算法研究现状 (9)1.3本文主要工作 (10)第二章分布式电源的建模 (11)2.1 太阳能光伏发电 (11)2.1.1 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 (11)2.1.2 光伏发电的模型 (12)2.2 燃料电池 (14)2.2.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4)2.2.2 燃料电池的模型 (15)2.3 风力发电 (16)2.3.1 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 (16)2.3.2 风力发电的模型 (16)第三章配电网潮流计算 (19)3.1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概述 (19)3.1.1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基本要求 (19)3.2基于回路分析法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20)3.2.1回路分析法基础 (20)3.3基于回路分析法的潮流直接算法 (21)第四章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24)4.1分布式电源的模拟 (24)4.1.1 PQ恒定型分布式电源 (24)4.1.2 PI恒定型分布式电源 (24)4.1.3 PQ(V)分布式电源 (25)V4.1.4 PV恒定型分布式电源 (25)4.1.5 分布式电源的处理方法 (26)4.2含DG的潮流计算方法 (27)4.2.1 配电网拓扑结构的矩阵描述 (27)4.2.2 潮流算法的实现 (28)4.2.3 潮流算法的流程 (30)4.2.4 含DG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的实现 (31)4.3算例分析 (32)结论 (34)参考文献 (35)附录 (37)致谢 (38)VI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负荷的快速增长以及电力市场的逐步推行,传统的集中式发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电力及能源供应的需求。
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与管理

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与管理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分布式电源逐渐成为能源行业的热门话题。
分布式电源是指分散在用电终端附近的小型电源运作系统,比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等。
这些分散的电源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问题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是指将分散的电源系统接入到电网中,实现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交互运行。
首先,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要满足电网的安全规范和技术要求。
这就要求分布式电源系统在接入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审查和安全认证,确保其运行稳定可靠,不对电网造成安全隐患。
其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要解决电网容量和稳定性的问题。
由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数量较多,其总容量会对电网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和分配电网的容量,保证电网的供需平衡,避免因分布式电源接入导致的电网过负荷等问题。
另外,接入分布式电源还需要考虑其对电网质量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可能会导致电网电压、频率等参数的不稳定,对电网的供电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如电网调频、电压调节等,以确保电网的供电质量稳定。
二、分布式电源的管理问题分布式电源的管理是指对接入电网的分布式电源系统进行监控、运维和优化调控的过程。
首先,分布式电源的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
通过监测分布式电源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电量等数据,可以实时掌握分布式电源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分布式电源的管理需要进行有效的运维和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和维护分布式电源系统的设备和组件,保障其运行正常。
同时,及时响应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快速修复和处理,以减少停机时间,提高分布式电源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另外,分布式电源的管理还需要进行系统优化和调控。
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可以对分布式电源系统进行优化调度,合理安排发电计划,以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并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分布式电源并网条件下配电网继电保护方案设计

分布式电源并网条件下配电网继电保护方案设计高亮;郎陈杰;夏能弘【摘要】分析了DG并网对配电网故障电流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改进保护方案.方案利用含DG配电网的故障电流特征,采用两侧电流的相角变化量作为判据进行故障定位,由始端保护装置实现主电源到DG接入点之间故障的判别.方案对电流幅值的精确度要求不高,能有效避免系统运行方式变化产生的影响,简单可靠;仅需要传输反映电流相角变化方向的数字信号和保护决策信号,对通信通道要求不高;仅需要采集故障前后的电流信息量,节省了电压互感器,对配电网而言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仿真实验证明其可行性.%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DG supply to distribution network's fault current,and proposes an improved protection scheme.The scheme utilizes the fault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G distribution network,refers to the phase angle change of the current at both sides of the line,control from the beginning,to determine the fault between the main power supply and the DG access point.The request of current amplitude's accuracy is not high,and it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system operation mode,simple and reliable;only the digital signal reflects the change direction of current phase angle and protection decision signal need to transmit,communication channel requirement is not high;only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fault is required,saving the voltage transformer and having a good economy for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proves its feasibility.【期刊名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年(卷),期】2017(045)018【总页数】7页(P143-149)【关键词】DG并网;配电网;故障特征;保护方案;仿真实验【作者】高亮;郎陈杰;夏能弘【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上海200090;上海电力学院,上海200090;上海电力学院,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辐射型单电源网络结构,变为多端多电源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