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ppt课件

合集下载

5 黄河颂 课件(共44张PPT)

5 黄河颂  课件(共44张PPT)

预习检查 读一读
pài
澎湃
wǎn
宛转
diān
山巅
zhuó
浊流

臂膀

劈成
bǎng
榜样
dàng
浩浩荡荡
预习检查 读一读
lán
狂澜
píng
屏障


哺乳 气魄
预习检查 多音字
qiǎng 勉强 强 qiáng 强迫
jiàng 倔强
píng 屏风 屏
bǐng 屏除
预习检查 形近字
哺 bǔ 哺育 捕 bǔ 捕捉
黄河被誉为“母亲河”。她滋润了一片黄颜色 的肥沃土地,哺育了一个黄皮肤的伟大民族。
狼烟四起,抗战爆发之时,诗人向着黄河母亲,唱 出豪迈的颂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颂》, 读一读,品一品,感受黄河的无穷魅力和不朽精神。
七年级语文下册
5黄河颂
学习目标
1.熟记“浊”“巅”等字的读音;熟记“狂澜”“屏障”等词语 的字形。 2.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重点) 3.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爱 国主义情操。(难点)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作用: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歌词。
精读细研
3.大声朗读歌词部分,作者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的,而是在“ 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 是哪个字?
望黄河滚滚
精读细研
4.诗人“望”黄河的视角有哪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惊涛澎湃,
知识备查
黄河之源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知识备查
壶口瀑布
九曲黄河
知识备查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黄河颂》 精品PPT课件(共18张)

《黄河颂》 精品PPT课件(共18张)
光未然
以笔名光未然闻 世的张光年,1913 年生于湖北光化。
抗战时期,张光年积 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所 创作的歌曲《五月的鲜花》 传唱全国,组诗《黄河大 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 成为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 不朽经典,至今久唱不衰
1938年11月武汉沦 陷后,我国现代著 名诗人光未然(即 张光年)带领抗敌 演剧三队,从陕西 宜川县的壶口附近 东渡黄河
全班齐读,读出 我们的气势,读 出黄河的气势!!
黄河颂是组 诗 的第二章?
写作于什 么时期?
朗读这首诗 应该是什么 样的基调?
豪迈奔放
名言摘抄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散文就是渴望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达,自由的形式,自由的来来去去。——王蒙 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9、天 才出于勤奋。——马克思 40、人之所以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以为什么都懂。——卢俊 4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约翰· 洛克 4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郭沫若 4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4、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4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46、求知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福柯 47、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弗兰西斯· 培根 4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弗兰西斯· 培根 49、一个人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张衡 50、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 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苏霍姆林斯基 51、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 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 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 52、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谷超豪 5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54、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佚名 55、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佚名 5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

黄河颂(完整版)ppt课件

黄河颂(完整版)ppt课件
当代黄河的治理措施
阐述当代对黄河的治理措施,如水资源调配、水污染治理、生态 修复等,以及这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黄河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黄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黄河治理 的方向和目标。
03
黄河的文学艺术表现
古代诗词中的黄河
01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诗中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借黄河比喻人生
黄河的地理特征
地形地貌
黄河流经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 原、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 型。
气候水文
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 重,近年来通过治理和保护,生态环 境有所改善。
黄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 集中,水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高。
02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的古代文明
黄河文明的起源
介绍黄河文明的起源,包括夏、 商、周等古代文明的兴起。
黄河文化的传承
阐述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 重要地位,以及其对后世文化的深 远影响。
古代黄河的治理
探讨古代黄河的治理措施,如大禹 治水等,以及这些治理措施对古代 社会的影响。
黄河的近代变迁
黄河的近代灾难
01
介绍近代黄河发生的重大灾难,如洪水、干旱等,以及这些灾
THANKS
感谢观看
黄河的生态保护措施
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
水污染治理
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严格控制工农业和城市污水排放,改善黄河水 质。
生态修复与保护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黄河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的治理策略与展望
治理策略

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42张PPT)

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42张PPT)
《黄河颂》
光未然
走进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 光年。现代诗人, 文学评论家。1936 年到延安,创作了 歌颂中华民族精神 的组诗《黄河大合 唱》,经冼星海谱 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 共有八个乐章。诗 中雄奇的想象与现 实的图景交织,歌 唱苦难与抗战,刻 画黄河形象,反映 中华民族英雄儿女 抗战的真实画面。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 行雪满山。
—— 李白《行路难》
黄河 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这里 我们要在你的面前 献一首长诗 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 汹涌澎湃 奔腾叫啸 使人肝胆破裂 它是中国的大动脉 在它的周身 奔流着民族的热血 红日高照 水上金光迸裂 月出东山 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 跳跃着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从纵向写黄河的流向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横向展开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近镜头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河之边;
俯瞰全景 纵向描写
把中原大地
横向展开
劈成南北两面。
“望”统领
读“颂黄河”部分
思考:
啊黄河 你奔流着 怒吼着
《黄河之水天上来》 替法西斯的恶魔
唱着灭亡的葬歌 你怒吼着 叫啸着
痛诉民族的灾难 向着祖国的原野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 胜利的凯歌
歌颂时代的英雄 向着祖国的原野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 胜利的凯歌
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 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 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 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 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 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5课 黄河颂 课件(共22张PPT)

第5课 黄河颂 课件(共22张PPT)

课堂小结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 英雄的儿女,维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 国歌唱。今天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 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 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族
黄河 还将激励中华民族
3.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1)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
(2)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 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3)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 “黄河滚滚”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河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近镜头 俯瞰全景 纵向描写 横向展开
“望”统领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对黄河进行 赞颂的?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 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
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 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文章结构
绘黄河
直奔东南
惊涛澎湃 望
浊流婉转 力劈中原
颂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颂 中华民族的屏障 千万条铁的臂膀
抒壮志 增发 强扬 民民 族族 观精 念神
文章主题
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 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 的文化在这里产生、发展、壮大, 是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黄河颂》课件(32张PPT)

《黄河颂》课件(32张PPT)
“屏障”侧重从黄河对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 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 神上的城防。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比喻,形象生动地体 现了气势磅礴、勇不 可当的气度和力量, 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 神和信念。
把中原大地
横向展开到黄
劈成南北两面。 河流域两岸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暗喻,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歌颂黄河 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检测
研读批注 批注: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 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类型:分析式批注、概括式批注、感想式批注、质疑 式批注、鉴赏式批注、评价式批注等。
品读感悟
朗 读 第 一 部 分:
(朗诵词)
啊,朋友!
呼告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拟人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பைடு நூலகம்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提纲挈领,概括了黄 河的精神,也代表了 中华民族的精神。
朗读第二部分: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读好关键动词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近镜头特写
纵向描写黄 河的流向
浊流宛转,
俯瞰全景
结成九曲连环; 式的总写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黄河颂ppt课件完整版

黄河颂ppt课件完整版
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
《黄河大合唱》采用了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如合唱、独唱、轮唱 等,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民族化的音乐语言
《黄河大合唱》运用了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吸收了中国民间音乐的 元素,使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赏析
01
豪迈的气势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以豪迈的气势表现了黄河的壮丽景象和中华民族
从青海到甘肃,途经黄河的源头 和上游,可以欣赏到壮美的自然
风光和独特的藏族文化。
黄河中游线路
从山西到河南,途经黄土高原和中 原地区,可以领略到丰富的历史文 化和民俗风情。
黄河下游线路
从山东到渤海,途经平原和海岸线 ,可以感受到海洋的壮阔和河口的 独特景观。
04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
延安时期
1939年,光未然在延安创作了《黄河大合唱》歌词,随后冼 星海在延安进行了谱曲和首演。这部作品成为了中国现代音 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民族自豪 感。
《黄河大合唱》的艺术特色
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黄河大合唱》将音乐与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合唱的形 式表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黄河颂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Contents
• 黄河简介 • 黄河的生态环境 • 黄河的旅游资源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 黄河颂诗歌欣赏
01 黄河简介
黄河的地理位置
黄河发源于青海,流 经9个省份,最终注 入渤海。
黄河干流全长约 5464公里,流域总 面积约79.5万平方公 里。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 ,也是世界第五长河 。
黄河在历史上是重要的交通通道和战 略要地,许多历史事件和战争都与黄 河有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8张PPT)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 /伟大坚强!!
初读诗歌——知内容
1.从内容上看,诗歌有几部分?
第一部分是朗诵词,让读者了解黄河形象——伟大坚 强,引出下文的颂歌。
第二部分是歌词,主要是赞颂黄河。
2.歌词的主体部分都是在“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 始歌颂,在“颂”之前还有一段“我站在高山之巅……劈 成南北两面”,这又是在写什么?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这里运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 把黄河写作一个有千万条臂膀
浩浩荡荡,
的巨人,“一泻万丈”“浩浩
向南北两岸
荡荡”,体现了黄河不可阻挡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力量和恢弘磅礴的气势,正
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 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 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 家国情怀
目录
《黄河颂》 《老山界》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土地的誓言》 《木兰诗》
单元学习重点
1.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 2.学习做批注
黄河 颂
光未然
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 这个民族。
——毛泽东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 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 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 亲河”。黄河长达6300千米。 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 大的“几”字。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中黄河的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 会做批注。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 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 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 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 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 会。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 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其他代表作品 有《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风雨文谈》 《文艺辩论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 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 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 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 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 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 曲后风行全国。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 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广阔的历 史画卷,刻画了黄河母亲的伟大 形象,反映中华儿女抗战的真实 场面。
6、歌词反复出现 “啊!黄河!”有 何作用?
(1)使得歌词主体部分层次分明,结构 清晰: 即“颂黄河”部分可清楚地划分为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 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三 个层次。由实到虚,逐步深入。 (2)有利于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表达 对黄河的礼赞之情。 简而言之:加强了抒情语气,又体现了 诗歌的内容层次。
1938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 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 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 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 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 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 1939 年到延安, 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 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7、诗人借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 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 感与自信心,激励着中华儿女像黄 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 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8、《黄河颂》语言上有什么 特点? 这首歌词语言明快雄健,节 奏鲜明,音节洪亮。歌词长短句结 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韵 律自然和谐。
八个乐章
《黄河船夫曲》 《黄河大合唱》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黄河对口曲》 作词:光未然 《黄水谣》 作曲:冼星海 《黄河怨》 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 《保卫黄河》 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 《怒吼吧!黄河》
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 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 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孕育了中华文化养育了中华 民族。 侧重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5、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这是个比喻句,诗人将黄河比喻 成一个巨人,黄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躯干, 黄河流域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的千 万条“铁的臂膀”。
(2)联系全诗来看,如此比喻,形象 地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气魄, 可以更好地激发民族精神和民族信念。

题目介绍: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 着眼于对母亲河 —— 黄河的颂歌,在 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 是紧密传承的。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 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 勇的儿女,各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 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 要学习它们的榜样,像它一样伟大、 坚强。
时代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 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 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 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 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 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 并在当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 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 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 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 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黄河的基本走向
欣赏图片
黄河公伯峡
壶口瀑布
黄河龙口
磅礴( 澎湃( 气魄(
pá ng
)(
bó pà i
) )
diān
pé ng )( pò lá n
) 高山之巅(

狂澜(
浊流(
) 哺育(


zhuó
) 屏障( zhà ng )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 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颂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 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 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它领 起了哪些内容? 望
3、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历史贡献)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地理优势)
实 ↓
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4、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 和“屏障”?
黄河是 摇篮 黄河是 屏障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的 英雄气魄,就是歌颂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 的精神。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 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 有 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 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 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 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 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黄河颂
光未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提高朗读能力;理解内容,培养 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诗歌赞颂黄河, 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情感与态度: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发 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振兴中华民 族的豪情。 学习重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 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代著
名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肖 拉· 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 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 《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 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 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 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 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 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 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导入课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 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 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 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 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 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 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 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