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记忆法
不用死记硬背的13种学习记忆法

不用死记硬背的13种学习记忆法
记忆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记忆力不行的话就会影响人们的整个生活。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不用死记硬背的13种学习记忆法,希望大家喜欢!
不用死记硬背的13种学习记忆法
1、特征记忆法
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全面的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2、回忆记忆法
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3、形象记忆法
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描绘出来。
4、讨论记忆法
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5、口诀记忆法
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6、练习记忆法
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7、骨架记忆法
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个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8、对比记忆法
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9、归类记忆法
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0、重点记忆法
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沦、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
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1、理解记忆法
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12、推理记忆法
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13、网络记忆法
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重点”记忆法要注意的问题及实施方法

“重点”记忆法要注意的问题及实施方法“重点”记忆法突显了每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们尽量当堂记住重点内容,而不要拖到课后。
“重点”记忆法有几个特点:(1)及时性。
当堂记住重点内容有很强的及时性。
它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复了需要记忆的内容,让学生们在遗忘之前就能得到巩固。
教师在教完新知识后,应该及时配备一些练习题、测试题,及时复习,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2)反复性。
复习的次数,可遵循先密后疏的规律,当复习到10次以上,记忆的对象就很难忘却了。
所谓“一回生,两回熟”即是这个道理。
因此,每一次复习的机会,对于学生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新学的知识当堂复习,无疑将快人一步。
教师应该留出一部分课堂时间给学生们,让他们记忆重点内容。
(3)逻辑性。
一般来说,一堂课的重点内容,都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们什么是重点,并让他们记忆,可以让学生们明确学习目标,有目的、有意识地记忆。
当学生们觉得有目标时,他们的积极性会一定程度地被激发,更好地投入学习。
当学生们课后复习时,他们可以根据课堂上的重点向四周发散记忆。
这种记忆是有序的、理性的,它能帮助学生们条理清楚地学习。
另外,从知识体系来讲,重点记忆有利于把握整体格局。
只有对重点内容重点记忆,才能对细节问题产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建立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当堂让学生们记住重点,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从学生们的记忆情况,了解到他们有哪些地方理解得不够透彻,有哪些地方理解得有偏差,有哪些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引起注意,以便及时地查漏补缺。
教师运用“重点”记忆法帮助学生们记忆时,应该注意如下问题:(1)明确告知学生们哪里是重点。
在备课时,教师就应该明确本堂课的重点。
在上课伊始,教师应该用简明的几句话告诉学生们这节课要掌握的重点是哪些,要让学生们带着目标去听课。
在讲课的过程中,在讲到重点内容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提醒学生们“这是重点要掌握的,请大家一定记住”。
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意识就会被老师的这句话带动,他们的精力会更加集中,用心去记忆这一部分内容。
科目一考试速记方法整理

科目一考试速记方法整理介绍科目一是驾驶人考试中的理论考试科目之一,涵盖了交通法规、道路交通安全、驾驶技能等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并取得好成绩,本文整理了一些科目一考试速记方法。
1. 理论知识速记方法- 重点记忆法:将重点知识点进行标记或划线,加深记忆。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在笔记本上做标记,以便集中复。
重点记忆法:将重点知识点进行标记或划线,加深记忆。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在笔记本上做标记,以便集中复习。
- 联想记忆法:将知识点与生活中的事物或图像进行联想,形成独特的记忆方式。
通过构建关联,帮助记忆更加牢固。
联想记忆法:将知识点与生活中的事物或图像进行联想,形成独特的记忆方式。
通过构建关联,帮助记忆更加牢固。
- 分段记忆法:将知识点进行分段划分,分段记忆。
可以根据不同章节或者主题进行划分,有助于整理和回忆。
分段记忆法:将知识点进行分段划分,分段记忆。
可以根据不同章节或者主题进行划分,有助于整理和回忆。
- 反复复法:通过多次复同一知识点,加深记忆。
可以通过制定复计划,定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保持记忆的新鲜度。
反复复习法:通过多次复习同一知识点,加深记忆。
可以通过制定复习计划,定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保持记忆的新鲜度。
2. 道路交通安全速记方法- 信号记忆法:将不同交通信号与其含义进行对应记忆。
可以通过标识牌和交通灯的形状、颜色等特点进行记忆,以便在考试中迅速辨认和作出正确判断。
信号记忆法:将不同交通信号与其含义进行对应记忆。
可以通过标识牌和交通灯的形状、颜色等特点进行记忆,以便在考试中迅速辨认和作出正确判断。
- 标志记忆法:将不同交通标志与其含义进行对应记忆。
可以通过图像或关键词与交通标志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标志记忆法:将不同交通标志与其含义进行对应记忆。
可以通过图像或关键词与交通标志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 事故处理记忆法:将不同交通事故处理方法进行分类记忆。
可以将常见交通事故分为交通违法、刹车失灵、车辆故障等情况,并记忆对应的处理方法。
世界三大记忆法

世界三大记忆法
世界三大记忆法:费曼教学法、康奈尔笔记法、思维导图学习法。
1.费曼教学法。
费曼教学法又称费曼学习法、快速学习法,是世界公认最高效的学习法,先确定一个学习目标,然后假设你是老师给学生讲这个知识,无论何时卡壳了,都再去回顾和深入理解,反复多次直到你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清楚这个知识,你就真的学会了。
2.康奈尔笔记法。
①是笔记栏,按平时的习惯记录。
②是线索栏,归纳①的重点内容。
③是总结栏,写你对这页内容的进一步思考,便于你以后复习。
3.思维导图学习法。
英国“记忆大师”东尼博赞发明,在全球广泛应用。
找到所学内容的关键词,把所有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归纳到关键词下形成思维导图,这样梳理过的信息全构建为你的知识网络,帮你形成系统全面的认知。
记忆法大全(36种记忆法)

记忆法大全1.与物相联法将要记的内容和与之相关的物结合在一起,•通过物的形象或意义记忆所记内容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来记忆生字词或外语单词。
它是借助联想在记忆中的作用,通过熟知的事物或其意义把新内容与其联系起来记,再通过物及其含义把新内容回忆起来的记忆方法。
与物连接,可以在脑海里加深所记内容的形象,容易记住;可以凭借这个中介,回忆再现;可以因经常接触而重复记忆。
可见它是一种简明方便有效的记忆方法。
例如初学识字的儿童,可以把"桌"、"椅"、"沙发"、"墙壁"、"窗台"、"门"、"书柜"、"衣架"等字词写成纸片,贴在相应的物上,看物识字,随见随记。
又如记忆英文中的缀词,也可以在卡片上写下来,把有"……之上"意思的super-、extra-贴在天花板上,把有"下"的意思的如sub- 、•under-贴在桌子玻玻璃板下,前面的墙壁贴per-、pro-、ante-(前),后面的墙壁贴post-、re-(后),这样每次看到纸片上的单词,都会与物的背景联系起来,一同记入脑海,•达到加强记忆的目的。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首页2.联系愉快经历法把所要记忆的事物同自己的愉快经历联系起来以增强记忆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来记忆某些枯燥无味的内容。
它也是利用联想在记忆中的作用并增加趣味的记忆方法。
现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凡是威胁自我的记忆,都被打入潜意识的控制范围内,无法爬升到意识的阶层上来。
痛苦的经历往往在梦中出现,这是因为人在入睡时,防线松懈,潜意识里的记忆趁机溜进意识范围里来的缘故。
不管记忆什么,如果以极其痛苦的心情来记,不久就会被打入潜意识的冷宫。
如果联系愉快经历记忆,则既可以提高记忆的兴趣加深印象,又可以通过对愉快经历的回忆,联想起记忆的内容。
简单有效的快速记忆方法

简单有效的快速记忆方法我们进行记忆时,有很多简单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简单有效的快速记忆方法,欢迎参阅!简单有效的快速记忆方法1.列表记忆法把所记忆的材料或事物排列成表加以对照、记忆的方法。
此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知识的记忆。
表者明也,表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地表列事物,以便一目了然地看清事理;可以把分散、零碎的材料组织起来,从整体上掌握记忆对象;可以把所要记忆的材料互相比较和分类,以便更清楚地看到表列内容的联系和区别的特点,从特征上记忆对象;还可以把先后学习的材料顺序排列、系统组合,从规律上掌握记忆对象。
因而,列表记忆法是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地采用而且记忆效果甚佳的记忆方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了《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十表,目的就在于方便比较记忆。
马克思在晚年作了一部很详尽的世界史年表,恩格斯把它定名为《编年史》,用以把分散的材料组织起来,方便记忆。
鲁迅做《贾氏谱大要》表,使《红楼梦》中贾家诸多人物的复杂关系一目了然,十分好记。
有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将相关的材料列成表格一齐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干扰变刺激记忆法在学习记忆时把本来使注意力分散、妨碍正常记忆功能的消极因素,变为刺激记忆力的诱导物,以突破记忆上的障碍,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自学时等等易受干扰的环境。
记忆对多数人来说也许并非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因为记忆会增加大脑的工作负担,•是非常辛苦的。
每当大脑开始记忆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更爱做的事,•造成精力分散,妨碍正常的记忆。
•这些干扰因素使记忆的困难又多了一层,因此需要排除这些干扰。
明智而机巧的办法是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利用这些杂念作为刺激记忆的诱导物,变阻力为动力,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
如当学习记忆时想喝茶休息,想吃巧克力,想到外面散步,那么不妨把这些杂念作为达到某一记忆目标之后的奖品,在完成一段学习,达到一个记忆目标时,喝茶休息一下,在达到第二个目标时奖赏自己吃块巧克力。
十种常用的记忆法

十种常用的记忆法店铺导语:你知道记忆法有几种吗?你能讲出几种记忆法呢?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十种常用的记忆法,你一定感兴趣:十种常用的记忆法试讲记忆法把要记忆的材料以试讲的形式再现出来,从而达到巩固记忆效果的记忆方法。
试讲记忆法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感强。
通过模拟讲述,可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强化记忆的结果。
特别是对于一个新教师,试讲可以帮助他检查理解和掌握教材的质量、教学进度、语言组织、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和使用等方面的情况,做到及时发现记忆遗忘问题,及时补漏。
试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小组试讲;二是“自我表演”的个人试讲。
小组试讲的主要程序有:①选择一个适当的试讲环境。
如教师试讲可选择一间有黑板的教室。
②试讲者在台上充当“教师”角色,其余教师在下面充当学生角色;③试讲过程中听试教的“学生”要做好听课记录;④试讲结束后,进行评议纠正和补充试讲者讲错的或遗漏的问题。
个人试讲的程序是:①同小组试讲一样,选择一个适当的试讲环境;②进入角色,如同真的在课堂上课一样,严格按照记忆材料顺序进行“模拟”和“采排”,在计划的时间内再现所要记忆的材料和全部过程和内容。
③试讲结束后要对照原材料检查有否记错或记漏的地方。
小组试讲要求听试讲的人密切配合;而个人试讲则要求“假戏真做”、必须全部投入角色,以强化记忆效果。
概括记忆法对所要记忆的材料进行提炼,抓住关键性内容进行记忆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删繁就简,高度浓缩,提高记忆效率。
运用概括记忆法的具体办法有:①用语缩略。
对于较长的词语、名称、概念予以简化和省略。
如“中国共产党”可缩略为“中共”。
②内容凝聚。
内容庞杂繁杂的材料,可以有意识地从识记材料中找出关键性的字眼,使之凝结聚集着全部材料的内容,并将这些字眼作为记忆的“中介”,以引起对材料内容的全面再现。
③重点提示。
把材料进行综合归纳,将重点标列出来,作为记忆的提示。
如“双百方针”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示。
利用记忆技巧掌握课文要点和重点

利用记忆技巧掌握课文要点和重点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记忆大量的课文要点和重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然而,由于信息量庞大和记忆压力大,我们有时会遇到记忆困难的问题。
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我们可以运用一些记忆技巧来辅助学习。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记忆技巧,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课文要点和重点。
1. 图像联想法图像联想法是一种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在学习课文要点和重点时,可以将关键词或要点转化为形象的图像,并与具体的场景或事物联系起来。
通过构建丰富的图像,有助于记忆课文内容。
2. 分组归类法分组归类法是将学习材料进行分组,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在学习课文要点和重点时,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并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将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3. 关键词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是将重点和难点内容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关键词,以便于记忆和回忆。
在学习课文要点和重点时,可以将每个重点或要点总结为一个关键词,并进行反复记忆和回忆。
通过关键词的提取和关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课文内容。
4. 故事串联法故事串联法是将学习内容进行故事化的表达,通过构建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在学习课文要点和重点时,可以将每个要点或关键词串联起来,构建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
通过故事的连续性和情节的吸引力,可以提高我们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5. 口诀和歌曲记忆法口诀和歌曲记忆法是将学习内容进行编码和节奏化的处理,通过口诀或歌曲的形式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在学习课文要点和重点时,可以将重点或要点进行口诀或歌曲的创作,并反复吟唱或朗诵。
通过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刺激,可以提高我们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综上所述,记忆技巧在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图像联想法、分组归类法、关键词记忆法、故事串联法、口诀和歌曲记忆法等多种记忆技巧,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掌握课文要点和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中分为急淋和急非淋,急非淋中M3是急早幼、M5是急单,急淋中L3病里是蜂窝型,M3DIC,急淋犯脑膜(记住这句话,剩余的一个特殊的就是M5,会出现齿龈侵润)骨髓检查靠理解,不用死记硬背,不理解可以打开课件再听一次,里面很详细,唯一要记的就是Auer小体不见于急淋,急淋是蓝细胞。
(这点很容易记)细胞染色记忆法:淋粒单,阴阳阴,阳成块,单抑制理解起来就是:书中有个表格,横行排过分别是:急淋、急粒、急单。
纵行是:POX、PAS和非特异性脂酶(稍微记下,很容易记得)阴阳阴是对应急淋的三个检查,分别是阴性、阳性、阴性阳成块意思是,急淋阳性那个细胞染色时成块状的单抑制意思是:急单抑制NaF这样就可以很明确这三种白血病的鉴别了。
治疗方面:淋VP,粒DA,M3全反射,慢粒机枪尿急淋用VP方案,急粒用DA方案,M3家用全反式维甲酸,慢粒用羟基脲。
慢粒体查记住一个巨脾,慢淋则是淋巴结肿大。
其余需要记忆的再稍加强化,白血病基本就这样总结起来,血液系统是属于比较好学的一部分内容了,有些难记的知识点自己总结一下,应付考试应该是可以的了,请指教简单地讲,三步法包括: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分?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为7.4±0.05。
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
同向改变(PCO2增加,PH值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
正常P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
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PH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PH值应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
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值,则说明同时有代谢性碱中毒。
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动。
实例例1:病人的PH值为7.58,PCO2为20mmHg,PO2为110mmHg。
分析: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降低20mmHg,PH值应升高2×0.08(±0.02)即为7.56±0.02,与实际PH值相符,因此该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例2:病人的PH值为7.16,PCO2为70mmHg,PO2为80mmHg。
分析: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30mmHg,PH值应降低3×0.08(±0.02)即为7.16±0.02,而该病人的实际PH值恰好为7.16。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例3:病人的PH值为7.50,PCO2为50mmHg,PO2为100mmHg。
分析: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同向改变,表明为代谢性。
第三步,不用,因该病人不是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结论:此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年职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小儿配液是个难点,虽然所占的比例不高,但错题率却相当高。
以下是简单的公式可以轻松应付试题: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 mosm /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
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 mosm /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 张。
又如5%NaHCO3 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 mosm /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 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1×V1=C2×V2。
然后列出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用溶液:10%(NaCl)11 张(临**可按10 张计算)0.9%(NaCl)1 张 5%(NaHCO3)4 张10%(KCl)9 张 10%(GS)0 张(无张力,相当于水)并指出,临**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只需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张力;而不必去追究为什么10%NaCl张力是10 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
4、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例2、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根据C1×V1=C2×V2 列出算式:10×10=X×100,X=1 张例3、10%NaCl(20ml)+5% NaHCO3(25ml)+10%GS(255ml),该组溶液张力。
10×20+4×25=X×300,X=1 张。
例4、欲配制一组300ml,2/3 张液体,现已使用5%NaHCO3(15ml),还需10%NaCl多少毫升。
10×X+4×15=2/3×300,X=14ml那么,再加入10%GS271(270)ml后即可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14=271ml,GS为0 张)5、2∶1 等张液是抢救休克时扩容的首选溶液,其有固定组份,由2 份等渗盐溶液+1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
学生对配制2∶1液感到十分困难,为了快速计算、配制,便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较为复杂,不必阐述)配制2∶1 液Mml,则需10%NaCl=M/15ml————a 5%NaHCO3=M/12ml———b10%GS=M-a-bml配制2∶1 液300ml,需10%NaCl、5%NaHCO3、10%GS各多少毫升。
10%NaCl=300/15=20ml5%NaHCO3=300/12=25ml10%GS=300-20-25=255ml这样,似乎很玄的2∶1 液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便可快速配制出来。
1、关于雌、孕激素峰值雌激素 2个峰值①排卵前②排卵后7-8天,即黄体成熟时,第二峰值比第一峰值平坦,均值小于第一峰值孕激素 1个峰值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2、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①使子宫对催产素敏感性增强②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增加③使宫颈口松弛,黏液分泌增加,稀薄透明,拉丝度增长④促进骨中钙的沉积,促进钠、水潴留⑤对下丘脑具有正、负反馈作用孕激素①使子宫对催产素敏感性降低②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③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粘稠,拉丝度减少④对下丘脑只有负反馈作用⑤使体温升高。
注:正常妇女排卵前基础体温低,排卵后基础体温可身高0.3-0.5度,这种基础体温的改变,可作为排卵的重要指标。
3、羊齿状结晶——排卵期椭圆形结晶——月经第22天左右4、雌激素主要为雌二醇和雌酮,雌三醇为其讲解产物。
雌激素的生物活性以雌二醇最强,雌酮次之,雌三醇最弱。
5、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孕激素—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
[妊娠生理]1 、受精卵的发育过程:受精——着床——蜕膜变受精部位输卵管狭部和壶腹部连接处是获能精子和次级卵母细胞受精受精的四个条件①透明带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成合体滋养细胞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必须同步发育④孕妇体内有足量的孕酮支持2、妊娠早期卵巢变化妊娠早期卵巢略增大,停止排卵。
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妊娠黄体于妊娠10周前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以维持妊娠的继续。
黄体功能于妊娠10周左右由胎盘取代。
黄体在妊娠3-4周开始萎缩。
3、妊娠期乳腺的变化雌激素——刺激腺管发育孕激素——刺激腺泡发育4、预产期计算按末次月经计算月份(-3或﹢9)日子(﹢7)[妊娠诊断]1、12周末耻骨联合上方2-3横指16周末脐耻之间20周末脐下1指24周末脐上1指28周末脐上3指32周末脐与剑突之间(宫高29 cm)36周末剑突下2横指40周末脐与剑突之间(宫高33 cm)2、蒙氏结节(Montgomery结节):乳晕变黑,乳晕外周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结节状小隆起,为蒙氏结节。
Braxton Hicks 收缩:孕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
黑加征(Hegar征):子宫峡部变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
3、尿妊娠试验,出现阳性反映一般在末次月经后41-50天。
初孕妇初感胎动时间一般在18-20周。
经孕妇腹壁听到胎儿心音一般在18-20周。
4、诊断早孕的最早方法——酶联免疫法测定B-HCG。
一般停经7天左右要求确定是否早孕的可以采用此方法。
5、胎产式——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正常胎方位:枕左前(LOA)和枕右前(ROA)。
骨盆轴——胎儿通过的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连线代表。
[正常分娩1]1、早产儿: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足月儿: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分娩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其以后2、影响分娩的4个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里因素。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
临产后的宫缩特点:①规律性:不自主的节律性收缩②对称性:左右对称③极性:子宫底部最强烈,向下逐渐减弱,子宫下段收缩最弱。
④缩复作用:子宫肌纤维在宫缩时变短变宽,间歇时虽有所恢复但不能恢复如旧。
⑤子宫收缩间隔越来越短,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产道:骨盆入口——横椭圆形,横径大于前后经。
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骨盆轴:上段向后向下;中段向下;下段向前向下。
骨盆正常倾斜度为60度。
3、分娩机制(以枕左前为例)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外和外旋转-胎儿娩出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经产妇在分娩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