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
Na2HPO4与NaH2PO4混合液组分含量的测定

Na2HPO4与NaH2PO4混合液组分含量的测定刘凯(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2014级化学基地2班)摘要:本实验使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Na2HPO4与NaH2PO4混合液中的各组分,即HPO42-与H2PO4-的含量,并研究了各种不同的酸碱指示剂的使用范围及误差大小.关键词:酸碱滴定;磷酸二氢根;磷酸氢根;测定;酸碱指示剂.Titration of Na2HPO4 and NaH2PO4 in miscibleliquidsLinus Liu(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Cultivation Base Class2, Grade 2014)Abstract:Titration of Na2HPO4 and NaH2PO4 in miscible liquids by acid-base titrimetry. By the way, we study the error of the indicators in this case, and find the most suitable indicator of the titration.Key words: acid-base titrimetry; dihydrophosphate; hydrophosphate; acid-base indicators.0 引言滴定H3PO4时,(以0.10mol•L-1NaOH滴定0.10mol•L-1H3PO4溶液为例),H3PO4的各级解离平衡常数为H 3PO4⇌H++H2PO4- Ka1=7.5×10-3H 2PO4-⇌H++HPO42- Ka2=6.3×10-8HPO42-⇌H++PO43- Ka3=4.4×10-13滴定曲线如下[1]本试验中需要滴定HPO42-和H2PO4-的含量,而根据能否分步准确滴定的条件K a×C≥10-8发现H2PO4-浓度在大于0.1mol·L-1时可以被NaOH准确滴定.但是HPO42-不可以.由于HPO42-呈碱性,22-14-7wb-8aK110K===1.5910K 6.310⨯⨯⨯当c≥0.1mol·L-1时 cKb2≥10-8所以H2PO4-可以被酸滴定.目前常用的碱指示剂有酚酞(变色范围:pH=8.2-10.0)、百里酚酞(pH=9.4-10.6)酸指示剂有甲基红(pH=4.2-6.2)、甲基橙(pH=3.1-4.4)、溴甲酚绿(pH=3.8-5.4)、溴酚蓝(pH=3.0-4.6由黄变蓝)、溴甲酚绿(pH=3.8-5.4 由黄变蓝).[3]1 实验1.1实验材料 基准Na 2CO 3,基准KHC 8O 4H 6,浓盐酸(约12mol ·L -),NaOH 固体,混合液,酸式滴定管(聚四氟乙烯旋钮)两支,锥形瓶,称量瓶,分析天平. 1.2实验原理 H 2PO 4-+OH →HPO 4-+H 2O 以百里酚酞做指示剂 ,用标准NaOH 溶液进行准确滴定 ,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为 : 无色 → 淡蓝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pH=10.0) 实验过程中,设所消耗NaOH 的量为V NaOH ,浓度为c NaOH ,则磷酸二氢钠的含量24NaH PO NaOH NaOH n =V c⨯ 3. HPO 42=+ H +→ H 2PO 4- 以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标准HCl 溶液进行准确标定,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为:黄色→蓝色 (滴定终点 pH= 4.8) 实验过程中,设所消耗HCl 的量为V HCl ,浓度为c HCl ,则磷酸氢二钠的含量为24Na HPO HCl HCl n =V c ⨯本实验采用一次滴定法,即先用NaOH 滴定H 2PO 4-(百里酚酞作指示剂),再用HCl 滴定HPO 42-(溴甲酚绿作指示剂),这样百里酚酞的就不会影响溴甲酚绿的显色.1.3 操作过程A .盐酸的标定用量筒量取约4.5mL 浓盐酸,倒入500mL 试剂瓶中,加水到500mL 刻度.用差量法分别量取0.1669g 、0.1654g 、0.1590g Na 2CO 3固体于三只锥形瓶中,编号1/2/3,加约25mL 水溶解后滴入甲基橙2滴.用清水润洗滴定管后用配好的盐酸润洗3遍,装入盐酸,分别滴定1/2/3瓶中的Na 2CO 3,,由下式子计算c HCl ,2323Na CO HCl Na CO HClm c =2M V ⨯⨯1 2 3m Na2CO3/g 0.1669 0.1654 0.1590 V HCl /mL 20.65 20.52 19.79 c HCl /mol ·L 0.1525 0.15208 0.1516 c (平均) 0.1521mol ·L -1 δ 0.26% 0.013% 0.33% δ— 0.20% c HCl=0.1521mol ·L -1B .NaOH 的标定用电子天平称取2.00gNaOH ,加到试剂瓶里,加水到500mL 刻度.用差量法分别称取0.5939g 、0.5475g 、0.5456g KHC 8H 4O 4于三只锥形瓶中(编号A/B/C ). 用清水润洗滴定管后用配好的盐酸润洗3遍,装入盐酸,分别滴定A/B/C 瓶中的KHP ,由下式计算c NaOHKHPNaOH KHP NaOHm c =M V ⨯A B C m KHP /g 0.5939 0.5475 0.5456 V NaOH /mL 30.00 27.71 27.68 c NaOH /mol ·L -10.0970 0.0968 0.0965c 平均 0.0968mol ·L -1δ0.21% 0% -0.31%δ—-0.03% c NaOH =0.0968mol ·L -11.4 测定Na2HPO4/NaH2PO4的含量A.分别用移液管在三只锥形瓶内加入25mL混合液(编号为a/b/c),分别滴入2滴百里酚酞,用标定好的NaOH滴定之,待溶液稍变蓝即到达终点,浓度由下式计算24NaOH NaOHNaH PO c Vc=V ⨯混合液数据如下a b c VNaOH/mL 25.51 25.61 25.52c(NaH2PO4)0.09877 0.09916 0.09881c平均0.09891δ-0.14% 0.25% -0.10% δ平均0.003% B.分别在a/b/c中滴入两滴溴甲酚绿用标定好的HCl滴定之,待溶液由黄变蓝时,即到达终点,总的P浓度的浓度由下式计算HCl HClpV cc=V⨯混合液a b cVHCl/mL 32.31 32.41 32.30cp/mol/L0.1966 0.1972 0.1965cp平均0.1968δ-0.10% 0.20% -0.15%δ平均-0.02%Na2HPO4的浓度可以由下式计算2424Na PO p Na HPOc=c c-.锥形瓶a 锥形瓶b 锥形瓶cc(Na2HPO4)0.09877mol·L-1 0.09916 mol·L-10.09881 mol·L-1c(Na2HPO4)平均0.9891 mol·L-1δ1-0.14% 0.25% 0.10%δ1平均0.07%c(NaH2PO4)0.9787 mol·L-10.9804 mol·L-10.9769 mol·L-1c(NaH2PO4)平均0.9787 mol·L-1δ20.04% 0.17% -0.18%δ2平均0.017% 2.结果与讨论最终测得,c(Na2HPO4)=0.9891 mol·L-1 c(NaH2PO4)=0.9787 mol·L-1在滴定过程中,误差来源除了NaH2PO4和Na2HPO4本身的性质之及滴定操作之外,最主要的是指示剂的变色点.在本试验中,百里酚酞和溴甲酚绿是最合适的指示剂百里酚酞(Thymolphthalein)[4]无色9.4-10.6蓝只有HPO42-存在时的pH=9.7最为接近.溴甲酚绿[4] 黄 3.8-5.4 蓝绿只有H 2PO 4-存在时的pH=4.7最为接近. 根据酸碱滴定的Ringbom 误差公式pH pHt ep HCl/NaOHw1010E =100%c K ∆-∆-⨯ [3]可知,△pH 越小,误差也越小.参考文献:[1] 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Wuhan University. Analytical Chemistry.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6[2] /wiki/酸碱指示剂2015.4.20 04:39 AM [3] 同上. Idem [4] 同上. Idem。
分析化学设计实验:Na2HPO4-NaH2PO4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Na2HPO4-NaH2PO4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化基二班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分别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过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无水碳酸钠标定过的盐酸来滴定混合溶液,并分别以百里酚酞和甲基红为指示剂,对Na2HPO4和NaH2PO4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进行测定。
关键词:酸碱滴定0引言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参考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在本实验中,由于Na2HPO4-NaH2PO4混合溶液的Ka2=6.3×10-8,Ka3=4.4×10-13,Ka2/Ka3>10,故可分别滴定。
用标定过的NaOH溶液准确滴定H2PO4-,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成微蓝色。
因为Ka3很小,不能直接连续滴定,所以另取溶液,用盐酸滴定HPO42-,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
1实验部分1.10.1mol/L NaOH溶液的配制及标定称取约2g固体氢氧化钠于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置于500ml 的试剂瓶中并稀释到刻度,摇匀/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0.4-0.6g 邻苯二甲酸氢钾试样3份,记录称取的质量,将其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40-50ml蒸馏水,溶解后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
用配制的浓度约为0.10mol/L的NaOH溶液滴定溶液至微红色且保持半分钟不褪色,平行测定三次并记录数据。
1.20.1mol/L HCl 溶液的配制及标定用量筒量取4.5ml浓盐酸,倒入500ml试剂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0.15-0.20g无水碳酸钠试样3份, 记录称取质量,将其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30ml蒸馏水,溶解后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
用配制的浓度约为0.10mol/L的盐酸滴定溶液至其刚好由黄色变为橙色且保持半分钟不褪色,平行测定三次并记录数据。
磷酸氢二钠检验

编号:ZL-SOP-QC-014-00目的:建立磷酸氢二钠检验操作规程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磷酸氢二钠的检验责任人:质检科原辅料检定人员内容:1.器具:分析天平、PH计、量筒、烧杯、玻璃棒、刻度吸管、纳氏比色管、移液管、电热恒温干燥箱、电位滴定仪、电炉、4号垂熔坩埚、水浴箱、砷盐检查反应装置2.试剂:15%碳酸钾溶液、焦锑酸钾试液、氯化铵镁试液、硼砂标准缓冲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液、硝酸、稀硝酸、标准氯化钠溶液、硝酸银试液、盐酸、标准硫酸钾溶液、25%氯化钡溶液、稀硫酸、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标准铁溶液、盐酸溶液、10%磺基水杨酸溶液、氨试液、醋酸盐缓冲液(PH3.5)、标准铅溶液、硫代乙酰铵试液、标准砷溶液、盐酸、碘化钾试液、酸性氯化亚锡试液、锌粒、醋酸铅棉花、溴化汞试纸、硫酸滴定液(0.5mol/L)Na2HPPO4·12H2O 358.14[10039-32-4]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Na2HPPO4不得少于99.0%。
3.性状:本品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或块状物,无臭;常温置空气中易风化。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4.鉴别(1)钠盐:取供试品约100mg,置10ml试管中,加水2ml溶解,加15%碳酸钾溶液2ml,加热至沸;应不得有沉淀生成;加焦锑酸钾试液4ml,加热沸腾;置冰水中冷却,必要时,用玻棒摩擦试管内壁,应有致密的沉淀生成。
(2)磷酸盐:取供试品溶液,加氯化铵镁试液,即生成白色结晶性沉淀。
4.检查4.1碱度4.1.1操作步骤4.1.1.1称取样品1.0g,置于烧杯中。
4.1.1.2量取20ml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完全溶解。
4.1.1.3以硼砂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以磷酸盐标准缓冲液核对,按《PH 计使用SOP》测定样品的pH值,读取并记录测定结果。
4.1.2.结果判定pH值为9.1-9.4 ,判为符合规定。
4.2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4.2.1操作步骤4.2.1.1称取样品1.0g,置于烧杯中。
酶样品测定方法

酶样品待测酶液制备方法磷酸缓冲液的制备中性蛋白酶(pH=7.5)准确称取磷酸氢二钠6.02g和磷酸二氢钠0.5g,加水定容至1000ml,配好后用pH计校正。
淀粉酶(pH=6)称取磷酸氢二钠45.23g,柠檬酸8.07g,用水溶解并定容于1000ml,配好后用pH计校正。
脂肪酶(pH=7.5)称取磷酸二氢钾1.96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39.62g,用水溶解并定容于500ml,配好后用pH计校正。
酶液的制备称取样品1.000g至10ml试管中,加入磷酸缓冲液5ml,置于高速匀浆机捣碎,然后连残渣一起倒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室温静置1h,期间反复震荡3次,然后取4ml在16000r/min下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4℃保存待测。
酶活测定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采用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测定,中性蛋白酶采用福林酚法测定。
淀粉酶原理:淀粉酶能水解淀粉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及糊精,在底物浓度已知并且过量的情况下,加入碘液与未水解的淀粉结合生成蓝色复合物,根据蓝色的深浅可推算出水解的淀粉量,从而计算出淀粉酶的活力。
单位定义:在37℃、pH6.0下,与底物作用30分钟,水解10mg淀粉定义为1个淀粉酶活力单位。
分析方法:计算:酶活力(U/g)= (空白管吸光度-测定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0.4×0.5/10) ×(30分钟/7.5分钟) ÷(取样量×酶液浓度)脂肪酶原理:甘油三酯和水制成乳化液,因其胶束对入射光的吸收及散射而具有乳浊性状,胶束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使胶束分裂,散射光或浊度因而降低,降低的速率与脂肪酶活力有关。
单位定义:在37℃条件下,在反应体系中与底物反应1分钟,每消耗lμmol 底物为1个脂肪酶活力单位。
分析方法:1、将分光光度计在420nm处以Tris缓冲液调零。
2、将底物缓冲液在37℃预温5分钟。
3、在试管中加入0.025ml待测样本,再加入试剂四0.025ml,然后加入4ml预温的底物缓冲液,盖住管口,颠倒混合5次,在420nm处比浊,读取吸光度值A1。
混合磷酸盐含量测定

NaH 2PO 4和Na 2HPO 4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方案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滴定原理及方法,了解准确分别滴定的条件;2.测定混合液中NaH2PO4与NaHPO4的浓度以及浓度比;3.通过对化学计量点的pH 的计算选择合理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二、实验原理1.在NaH 2PO 4和Na 2HPO 4混合液中,Ka 2=6.3*10-8 ,Ka 3=4.4*10-13,Ka 2/Ka 3>10-5,故可分别滴定2.强碱NaOH 准确滴定H 2PO 4-,用百里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由无色变成微蓝色.3.由于Na 2HPO 4的Ka 3很小,不能直接连续滴定,用HCL 滴定磷酸一氢根,用甲基橙做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三、实验操作步骤主要试剂和仪器: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 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 氢氧化钠 盐酸 酚酞指示剂 2g/L 乙醇溶液 甲基橙指示剂 1g/L 百里酚酞指示剂2g/L 磷酸一氢钠和磷酸二氢钠的混合液仪器:移液管(25.00ml 20.00 ml) 锥形瓶 (250ml) 电子天平 容量瓶( 250ml)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洗瓶实验步骤:1 0.1mol/LNaOH 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注:计算NaOH 的浓度,给出平均值,其相对偏差不应大于0.2%。
2 0.1mol/L HCl 溶液的标定在天平上称取2.0 g NaOH 与小烧杯中,溶解后,置500 mL 的试剂瓶中稀释到刻度摇匀.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0.4-0.5克无水邻苯二甲酸氢钾试样3份于洁净250 mL 锥形瓶中 m 1=0.4133 g m 2=0.5035 g m 3=0.4405 g 加入100ml 蒸馏水,溶解后,加 入3-4滴酚酞指示剂 用待标定0.10 mol/L NaOH 滴定到溶液呈微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 V 1=21.85 mL V 2=26.63 mL V 3=23.30 mL 用量筒量取4.4mL 浓盐酸于小烧杯中,稀释后,置500 mL 的试剂瓶中稀释到刻度摇匀.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0.4-0.5克无水m 1=0.1780 g 加入100ml 蒸馏水,溶解后,加 入3-4甲基注:加入的指示剂不能过多,否则会误差较大3 混合液中磷酸二氢根含量的测定:4混合液中磷酸一氢根含量的测定:注:若d >0.2%,可以继续滴定,直至连续三次d <0.2%为止四、实验数据记录,数据处理过程及其结果表一 0.1mol/LNaOH 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数据序号项目 数据123m 邻苯二甲酸氢钾/g0.4133 0.5035 0.4405 V NaOH 终读数/ml 21.85 26.63 23.30 V NaOH 初读数/ml0.00 0.00 0.00 V NaOH /ml 21.85 26.63 20.10 C NaOH /mol.L -1 0.092720.09268 0.09267C NaOH /mol.L -1的平均值0.09269相对偏差d 0.03% 0.01% 0.02%相对平均偏差0.02%表二 0.1mol/L HCl 溶液的标定 数据用待标定0.10 mol/LHCl滴定到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 V 1=30.10 mLV 2=31.60 mLV 3=27.59 mL移取混合液25.00 mL 于锥形瓶中,加2-3滴百里酚酞 用已标定的NaOH 溶液滴定至浅蓝保持半分钟不褪色既为终点,纪录数据平行滴定三次.V 1=28.03mL V 2=28.05 mL V 3=28.05 mL移取混合液25.00mL 于锥形瓶中,加2-3滴甲基橙已标定的HCl 溶液滴定至红色变为无色且保持半分钟不褪色既为终点,纪录数据平行滴定三次 V 1=24.20mL V 2=24.20mL V 3=24.22 mL序号项目数据 1 2 3m(Na2CO3)/g0.1780 0.1877 0.1633V HCL终读数/ml 30.10 31.60 27.59V HCL初读数/ml 0.00 0.00 0.00 V HCL/ml 30.10 31.60 27.59C HCL/mol.L-1L0.1116 0.1120 0.1117C HCL/mol.L-1的平均值0.1118相对偏差d 0.17% 0.17% 0.08%相对平均偏差0.14%表三混合液中磷酸二氢根含量的测定数据序号项目数据 1 2 3 V混合液25.00 25.00 25.00 V NaOH终读数/ml 28.03 28.05 28.05V NaOH初读数/ml0.00 0.00 0.00 V NaOH/ml28.03 28.05 28.05 c(H2P04-)/mol.L-10.1039 0.1040 0.1040 c(H2P04-)/mol.L-1的平均值0.1040相对偏差d 0.06% 0.03% 0.03%相对平均偏差0.04%表四混合液中磷酸一氢根含量的测定数据序号项目数据 1 2 3 V混合液25.00 25.00 25.00 V HCL终读数/ml 24.20 24.20 24.22V HCL初读数/ml0.00 0.00 0.00 V HCL/ml24.20 24.20 24.22C (HP042-)/mol.L-10.1082 0.1082 0.1083 C(HP042-)/mol.L-1的平均值0.1082相对偏差d 0.03% 0.03% 0.06%相对平均偏差0.04%五.实验结论测定得混合磷酸盐溶液中,c(H2P04-)=0.1040 mol/Lc(HP042-)=0.1082 mol/Lc(H2P04-)/ c(HP042-)=0.9612六.问题与讨论1.氢氧化钠和盐酸的标准溶液为何在配制后不能直接用还有再标定?答:在分析化学中要求的值是非常精确的,若要直接配置标准溶液,溶质必须为基准物质。
设计实验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设计实验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设计实验:磷酸二氢钠(NaH2PO4)与磷酸氢二钠(Na2HPO4)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实验者:XXX[1]指导老师:XXX[2]([1]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XX级XXX班学号:XXXX[2]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分析实验指导老师)摘要:以酚酞为指示剂,氢氧化钠(NaOH)滴定磷酸二氢钠(NaH2PO4)至磷酸氢二钠(Na2HPO4);以溴酚蓝或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盐酸(HCl)滴定磷酸氢二钠(Na2HPO4)至磷酸二氢钠(NaH2PO4),分别确定其含量。
关键词:酸碱滴定混合液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实验测定混合液中NaH2PO4与Na2HPO4的含量。
二、实验基本原理磷酸(H3PO4)的解离常数Ka1=*10-3 Ka2=*10-8 Ka3=*10-13NaH2PO4中[H+]=(Ka1*Ka2)1/2=*10-5,pH=Na2HPO4中[H+]=(Ka2*Ka3)1/2=*10-10,PH=PH变色范围,酚酞~,溴酚蓝~,溴甲酚绿~所以可以以酚酞为指示剂,氢氧化钠(NaOH)滴定磷酸二氢钠(NaH2PO4)至磷酸氢二钠(Na2HPO4);以溴酚蓝为指示剂,盐酸(HCl)滴定磷酸氢二钠(Na2HPO4)至磷酸二氢钠(NaH2PO4)。
三.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1.浓HCl溶液2.固体NaOH3.甲基橙溶液(1g*L-1)4.酚酞溶液(2g*L-1,乙醇溶液)5.两用滴定管(50ml)6.锥形瓶(250ml)7.移液管(25ml)8.百里酚酞9.溴酚蓝10.烧杯(100ml)四、实验操作步骤1.NaOH,HCl溶液的配置称取约2gNaOH于洁净的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至塑料瓶中,稀释至约500mL,待标定。
另取约5mLHCl于洁净的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至玻璃瓶中,稀释至约500mL,待标定。
南凯+磷酸混合盐各组分含量测定

磷酸混合盐各组分含量测定南凯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430072一、前言NaH2PO4与Na2HPO4混合盐的组分含量测定设计实验目的是想培养我们的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参考资料对实际试样写出实验方案设计,培养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实验部分1.实验原理H3PO4→H++ H2PO4-K a1= 7.5 X 10 -3H2PO4-→H+ + HPO42-K a2= 6.3 x 10 -8HPO42- →H+ + PO43-K a3= 4.4 X 10-13准确滴定的条件:K a·c >=10-8,所以, 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中的各组份不能够准确分步滴定。
因而,我采用的办法是平行取六组试样,三组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将HPO42-滴定到 H2PO4-,记录盐酸的用量,求出HPO42-的含量,另外的三组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将 H2PO4-滴定到HPO42-,记录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求出H2PO4-的含量。
具体如下:HPO42-+H+→H2PO42-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由黄色到橙色,终点PH约为4.H2PO42-+OH-→HPO42-+H2O 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由无色变为浅蓝色,终点PH约为10。
2.实验步骤2.1磷酸混合盐中H2PO42-含量测定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配置及标定称取固体NaOH 2g,置于100mL烧杯中,马上加入蒸馏水使之溶解,稍冷却后转入试剂瓶中,加水稀释到500mL,塞好塞子,充分摇匀,备用。
在称量瓶中以差减法称量KHC8H4O4三份,每份0.4~0.6g,分别倒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30ml蒸馏水,待试剂完全溶解后,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视为终点,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和各次标定结果的相对偏差。
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混合物各组份含量测定

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混合物各组份含量测定磷酸二氢钠(NaH2PO4)与磷酸氢二钠(Na2HPO4)是一种常用的磷酸盐混合物,常作为化学试剂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测量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混合物各组份含量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的化学式分别为NaH2PO4和Na2HPO4。
它们具有不同的溶解度、酸碱性和化学性质。
在水中,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可以发生酸碱反应,生成磷酸三钠(Na3PO4):NaH2PO4 + Na2HPO4 → Na3PO4 + H2O在此反应中,两种磷酸盐的摩尔比为1:1,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磷酸三钠的含量来确定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的含量。
具体方法如下:二、实验步骤1. 溶液的制备取一定量的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混合物,将其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一定浓度的磷酸盐混合溶液。
b. 取适量的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混合物溶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使溶液pH值在10~11之间;c. 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溶液,使其充分反应;d. 加入适量的苯甲酸二乙酯(isoamyl acetate),摇晃离心分离,得到含碘离子的有机相;e. 将有机相移至另一个试管中,待其分离后,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使萃取的碘酸钾消失,然后将其移至适量的 Na3AsO3 溶液中;h. 再加入适量氢氯酸溶液(HCl),通过酸碱反应得到碘酸二钠(NaIO3),可以测定其光密度,从而计算出磷酸盐混合溶液中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的含量。
三、实验条件1. 实验室应具备较好的空气卫生状况和实验安全条件,对于有毒、易燃、易爆等物质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2. 实验室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洁净度;3. 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4. 试剂要求纯度高,分析前应严格检查试剂质量,避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5. 实验中采取恒温、恒湿、详细记录等一些体系中的控制措施,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
2010-11-13 05:50:24| 分类:现行工作资料收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混合酸(碱)体系的测定问题。
如何才能设计出一个既准确又简便的分析方案来呢?
例如,要用滴定分析的方法,测定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涉及分析方案时要如何入手?要考虑些什么问题呢?
首先,必须判断各组分能否用酸(或碱)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根据磷酸的离解平衡,查出三级离解平衡酸(或碱)常数(pK a1=2.12 ,pK a2=7.20,pK a3=12.36;pK b1=1.64 ,pK b2=6.80,pK b3=11.88)。
应用弱酸、弱碱能否被准确滴定的判式:cK≥10-8判断。
显然,磷酸二氢钠可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到HPO42-。
而HPO42-继续用氢氧化钠滴定则不可能,但是可用盐酸标准溶液来直接滴定它;也可以先加入适量氯化钙固体,定量置换出氢离子,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2Na 2HPO4 + 3CaCl 2=== Ca3(PO4) 2↓+ 4NaCl + 2HCl
如果要采用直接滴定的方式,滴定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
例如,可用上述方法,在同一份试液中分别用NaOH 和HCl标准溶液进行两次滴定;也可以取两分等量的试液,分别用NaOH和HCl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至于指示剂,一般是根据滴定反应达计量点时产物溶液的pH值来选择的。
如果等量点时产物为HPO42-,其溶液的pH=9.7,则可选用酚酞(变色范围为pH=8.2~10.0)或百里酚酞(变色范围为pH=9.4~10.6)为指示剂;当产物为H2PO4-时,其溶液的pH=4.7,则可选用甲基红(变色范围为pH=4.2~6.2)或溴甲酚绿(变色范围为pH=3.8~5.4)为指示剂。
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混合物各组份含量测定
(Sodium Phosphate Monobasic and Sodium Phosphate Dibasic)
作者:佑木
单位: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化学类专业
发布时间: 2006. 10.21
[引言]
本次实验在于培养学生查阅有关部门书刊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参考资料对实际试样写出实验方案设计;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各种混合酸碱体系的组成含量进行分析,陪样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素质.
[关键词]
准确分步滴定的判别滴定剂的选择计量点pH的计算
指示剂的选择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标定待测混合溶液的确配制
[实验摘要]
1 .H3PO4 →H+ + H2PO4- Ka1 = 7.5 X 10 -3
H2PO4- →H+ + HPO42- Ka2 = 6.3 x 10 -8
HPO42- →H+ + PO43- Ka3 = 4.4 X 10-13
准确滴定的条件: Ka .c >=10 -8 ,所以, 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中的各组份不能够准确分步滴定.
2 . H2PO4- + OH - →HPO42- 以酚酞做指示剂,用标准NaOH 溶液进行准确滴定,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为: 无色→ 淡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pH=9.0) 实验过程中,设所消耗NaOH 的量为VNaOH ,浓度为本CNaOH ,则混物中磷酸二氢钠的含量 CNaOH .VNaOH X MNaH2PO4 X 1O
WNaH2PO4= ————————————-------X 100%
ms
3. HPO42- + OH- →H2PO4-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标准HCl溶液进行准确标定,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为:黄色→橙色(滴定终点pH=
4.0)
实验过程中,设所消耗HCl 的量为VHCl ,浓度为CHCl ,则混物中磷酸氢二钠的含量
CHCl.VHCl X MNa2HPO4 X 1O WNa2HPO4= ————————————————————X 100 %
ms
4.实验设计流程图
标准NaOH 溶液的配制标准HCl溶液的配制↓ (KHC8H4O4)↓(Na3CO3)
标准NaOH 溶液的标定标准HCl溶液的标定
↓ (酚酞指示剂) ↓ (甲基橙指示剂)
得WNaH2PO4→NaH2PO4-Na2HPO4←得WNaH2PO4 [实验内容]
1.标准NaOH 溶液的配制急标定
用烧杯在天平上称取约2g固体NaOH,加入新鲜或煮沸除去CO2的蒸馏水,溶解完后转去带有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家水稀释至500ml,充分摇匀.在称量瓶中以差减法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3份,每份0.4---0.6 g,分别倒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40--50 ml 蒸馏水, 待试剂完全溶解后,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定的NaOH 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并保持半分钟即为终点,计算NaOH 溶液的浓度和平均浓度
.2 .标准HCl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用量杯取原装的浓盐酸4.5ml (12 mol .L-1) ,倒入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500ml ,充分摇匀称(配制过程应在通风橱中操作). 用称量准确称取0.15-0.20 g无水NaCO33份,分别倒入250ml 锥形瓶中.称量样品时称量瓶一定要带盖,以免吸湿. 然后加入20~30ml 水使之充分溶解,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分别计算出每次的HCl溶液浓度并计算平均浓度.
3.混合溶液中各组份的含量测定
1) 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约7g 混合固体, 加入适量饿水使之充分溶解, 将溶解后的溶液全部转移到250ml 的容量瓶中定容, 充分摇匀,待用.(一定要充分洗涤用语溶的玻璃棒和烧杯,以免增大误差)
(2) 用25ml 的移液管平行移取3组混合溶液于3个250ml 的锥形瓶中(移液管一定先用蒸馏水洗三遍,再用混合溶液洗涤三次), 然后分别向锥形瓶中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NaOH 溶液进行准确滴定,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为: 无色→ 淡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记下三次滴定中的标准NaOH 溶液的用量,再根据公式计算出各次的混合物中NaH2PO4的含量.分别向锥形瓶中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HCl溶液进行准确标定,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为:黄色→橙色(滴定终点pH= 4.0).记录下三次滴定中标准HCl溶液的用量, 再根据公式计算出各次的混合物中Na2HPO4的含量.
[实验表格与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
项目编号 1 2 3
M(KHC8H4O4) /g 0.4742 0 .4835 0.4718
VNaOH /ml 23.10 23.61 23.07
CNaOH /mol.l-1 0.1006 0.1004 0.1002
CNaOH(平均) /mol.l-1 0.1004
V(NaH2PO4-Na2HPO4)/ml 25.00 25.00 25.00
VNaOH '' /ml 20.52 20.52 20.50
WNaH2PO4 37.57% 37.57% 37.53%
WNaH2PO4(平均) 37.56%
相对偏差d 0.0266% 0.0266% 0.0799%
平均相对偏差d 0.0430%
M (NaCO3) /g 0.1625 0.1674 0.1607
VHCl. /ml 25.05 25.87 24.82
CHCl. /mol.l-1 0.1224 0.1221 0.1222
CHCl. (平均)/g o.1222
V NaH2PO4-Na2HPO4 25.00 25.00 25.00
VHCl. ' /ml 19.60 19.62 19.59
WNa2HPO4 51.68% 51.73% 51.63%
WNa2HPO4(平均) 51.69%
相对偏差d 0.0193% 0.0774% 0.0774%
平均相对偏差d 0.0580%
M (NaOH ) = 2..o1 g VHCl.(浓) =4.5 ml M(混合物) = 6.5812 g
[问题与讨论]
因为本设计实验所检测的是一种缓冲溶液,固由于缓冲溶液的特性,其对酸或碱都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造成滴定重点不易确定.而且在滴定过程,发现少量的标准溶液再加入到已经变色的混合溶液中,颜色几乎不变,所以,是否可以断定缓冲溶液滴定的差范围会较大?对于缓冲溶液是否存在更好的方法,来减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