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手法
【古诗鉴赏】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六):音乐诗

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六):音乐诗【知识储备】一、正面描写——音乐本身的描写。
1、摹拟音响法,即运用拟声词来描绘声音的写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2、以声写声法,即用彼事物的声音来比附此事物声音的写法。
例如:唯羡风流田太守,小金铃子耳边鸣。
(张祜《王家五弦》)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3、以形写声法,即通感。
音乐诗中音乐的旋律读者不能亲身感受,所以写作者总是化听觉为视觉,即使用通感这一修辞手法;二、侧面描写——乐器的不凡,聆听者的感受。
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正面描写)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侧面描写)三、主题:音乐诗多为赞扬演奏者技艺高超,但有时会根据具体场景,抒发特定经历特定情感。
【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l),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2), 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l)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____ , 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4分)听者(或;作者自己)的惑受上;侧面。
(2)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
有关音乐的诗歌鉴赏

有关音乐的诗歌鉴赏云南省红河州石屏二中袁永明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于一瞬,转瞬即逝。
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触摸,但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对音乐进行描写,今天我们在回顾学过的古典诗词中是如何描写音乐的,是怎样借助音乐来表情达意的。
首先,我们看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语段: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请同学们思考:《琵琶行》中是如何描写音乐的?诗人是运用比喻,以声喻声来写音乐的。
诗中用一连串的比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从而达到声中有形,声中有情的艺术效果,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
运用比喻来描写音乐,不仅能调动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还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这种运用比喻直接描写音乐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写实主义写法。
其次,我们来回顾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又是如何描写音乐的?这首诗描写音乐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谈李贺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艺术表现手法

谈李贺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艺术表现手法○周建刚(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江苏 淮安 223003) [摘 要] 李贺以赋咏音乐为题材的诗歌构思奇谲,比附奇妙,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
其中《李凭箜篌引》更是被历代诗评家们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之有音,视之无形,且稍纵即逝。
如何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无形、无色而难以捉摸的音乐形象,李贺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关键词] 李贺; 诗歌; 音乐; 表现手法[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2-0059-02 在中国的古典诗歌里,描写音乐弹奏的诗篇很多,而其中对音乐表现得那样清灵、那样富有个性的,当属李贺的诗歌。
李贺这些以赋咏音乐为题材的诗歌构思奇谲,比附奇妙,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
如《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歌》《申胡子筚篥歌》、《龙夜吟》、《蜀国弦》等。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之有音,视之无形,且稍纵即逝,如何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无形、无色而难以捉摸的音乐形象,李贺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以典喻乐李贺善于用典故来表现音乐的感人效果,营造一个神话传说中的天上人间、仙境与凡间交织而成的艺术境界,把人们引入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的音乐世界。
清人方扶南评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
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1]诗人以典喻乐的手法,用得非常巧妙灵活。
如在《李凭箜篌引》中,诗人借用大量典故,来描摹音乐的曼妙无比。
诗云: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音乐本身的旋律如何优美,也没有直接展现李凭弹奏的技法,而是用一连串的典故为喻,来描写音乐的感人效果。
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手法优秀课件PPT

学习目标 • 掌握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手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描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乐的手法
• 正面描写 描摹声音(运用拟声词) 比喻(以声写声) 通感(以形写声) 夸张、拟人等
• 侧面烘托 通过环境烘托 通过其他事物对声音的感
受或反应表现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唐代】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能想出 什么好 办法解 决新中 国工业 化的问 题呢? 1.依据辐 射方向 确定“ 辐射源 ”,确定 辐射名 称和热 量传播 空间 2、假如由你来主持制定“一五计划” ,你将 优先发 展什么 ? 3.材料二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含义 是什么 ,邓小 平提出 它的根 本目的 是什么 ?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说明香 港问题 能最终 解决的 主要原 因(至 少列出2点), 并指出 其历史 意义。 5.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 世界反 法西斯 战争的 重要组 成部分 ; 6.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 月灭亡 中国的 战略计 划和“ 速战速 决”的 方针, 消耗了 日本的 军事和 经济实 力; 7.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 国共产 党领导 的敌后 战场; 8.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 括吸收 和反射. 9、含义: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其实 质是土 地退化 。
古诗词中的音乐描写有何特点

古诗词中的音乐描写有何特点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诗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中,音乐描写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元素之一。
古诗词中的音乐描写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首先,古诗词中的音乐描写富有情感色彩。
古代文人雅士对音乐的热爱常常化作对心灵深处情感的倾诉。
例如,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音乐,但通过对雁的飞行和鸣叫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深远的情感和壮美的意境。
而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通过对曲笛声音的描摹,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古诗词中的音乐描写常常与情感交融,形成了一种深邃的艺术韵味。
其次,古诗词中的音乐描写注重形象的描绘。
古代诗人往往通过对音乐的声音、乐器的形态以及演奏技巧的描写来表达对音乐的独特感受。
苏轼的《赤壁赋》中,他以“遥听千帆远,目送孤雁低”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远近和乐曲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力。
这种直观的描绘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美感。
古诗词中的音乐描写还强调了韵律与节奏的呼应。
音乐依靠韵律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古诗词也常常通过对音乐中韵律感受的描写来表达对音乐的体验。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中,他运用了抑扬顿挫的语调,将诗歌与节奏感的音乐完美结合,塑造出豪放激昂的境界。
这样的描写方式使读者能够通过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感受到旋律的旋转和节奏的起伏。
古诗词中的音乐描写还常常注重对音乐氛围的描绘。
古代文人常常以音乐的场景和环境来营造一种独特的氛围。
比如,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通过描绘江河的广阔和鹳雀楼的高耸,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庄严和辽阔。
这样的描写方式使人在阅读古诗词时,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宏大。
综上所述,古诗词中的音乐描写通过丰富的情感色彩、形象的描绘、韵律与节奏的呼应以及对音乐氛围的描绘,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些音乐描写不仅丰富了古诗词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古代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得以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
古典诗歌中有关音乐的描写

• 作者运用想象联想来表现 “筝声”之“悲 怨”。作者写听到筝声仿佛是随着春风拂 过柳枝,又像是随着鸟儿绕花而飞;进而 想象到夜半孤灯等待亲人回家之景及空楼 对月盼望团圆之景。由这样孤凄的景象表 现出筝声的悲怨。
——王策
பைடு நூலகம்
参考答案
• 作者用通感的手法,表现了“筝声”之 “哀怨”。在颔联中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 风逐柳絮、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伤春画 面;在颈联中描绘了灯下只影落泪、楼头 伫立相思的凄凉场景。以视觉写听觉,化 无形为有形,以生动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 “筝声”之“哀怨”。
月考试卷分析
——古典诗歌中有关音乐的描写
月考试题回放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8.请结合本诗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筝 声”之“哀怨”的? 试卷中出现的答案: 通感 比喻 想象联想 虚写 拟人 借景抒情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 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 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 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 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描绘音乐之美的经典诗篇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描绘音乐之美的经典诗篇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描绘音乐之美的经典诗篇,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箜篌的音乐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赏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秋夜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的精美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山上的白云都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被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是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得就像昆仑山的美玉被击碎,凤凰在鸣叫;时而又像像芙蓉在露水中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清冷的乐声让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帝王的心弦也被乐声打动。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引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看见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神女传授;湖中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潭中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徘徊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2、注释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箜篌:古代弦乐器。
又名空侯、坎侯。
形状有多种。
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
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
张:调好弦,准备调奏。
高秋:指弹奏时间。
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中学诗歌鉴赏:李凭箜篌引

【设题意图】从艺术手法角度鉴赏能力。
1)侧面烘托: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象力, 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
• 2、比较《琵琶行》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 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 《李凭箜篌引》主要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 旋律本身的起伏着墨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 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
• 《琵琶行》通过比喻描摹音色强弱缓急,是直接描写的 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 风格各异:李诗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 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白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 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穿 插其中,风格平易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音乐的手法
• 正面描写 描摹声音(运用拟声词) 比喻(以声写源自) 通感(以形写声) 夸张、拟人等
• 侧面烘托 通过环境烘托 通过其他事物对声音的感
受或反应表现
实用文档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唐代】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学习目标 • 掌握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手法
实用文档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实用文档
听颖师弹琴 韩愈【唐代】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