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建设扶持项目建议书

生物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建设扶持项目建议书
生物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建设扶持项目建议书

生物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建设扶持项目建议书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简表

申报项目

名称泽和珍宝公司2012年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建设扶持项目建设年限3年申请扶持金额(万元) 1000 项目类别( A ) A.基地建设 B.供应保障平台

申报单位

名称泽库县泽和珍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地址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本溪路1号邮编

法人代表罗泽和电话

性质( B )A.医药企业 B.专业种植(养殖)企业

开户银行

及帐号

项目

负责人

罗泽和

联系电话

及邮箱

x生物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建设扶持

项目建议书

目录

泽库县2012年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建

扶持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泽库县泽和珍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12年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建设扶持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项目为扩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

三、项目建设单位

泽库县泽和珍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四、项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企业法人:罗泽和

五、所有制形式

民营企业

六、项目建设地点

泽库县泽曲镇、麦秀镇、和日乡、宁秀乡、王家乡、多禾茂乡、西卜沙乡、牧场(2镇5乡1场)。

七、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

1、建设中藏药材繁育基地及保护性种植基地

项目建设总规模31000亩。其中,建设中藏药材优质种子种植繁育基地,规模30000亩;建设中藏药材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一处,规模300亩;建设黑土滩治理中藏药材种植试验区700亩。

2、附属设施工程

中藏药材及土特产收购、加工、原料销售市场及原料仓储等附属工程。其中:育苗温室2000㎡,质检室100㎡,恒温库200㎡,网围栏建设等。

八、项目发展经营模式

采用“公司+科技+基地+牧户+市场”的综合性捆绑式新型实体的中藏药材营销市场模式:项目实施单位向农户提供优质种苗、专用肥、农药及种植技术,由公司和基地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农户,按照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种植,公司以订单方式进行收购。实现产业化、带动项目区域贫困农户共同脱贫致富。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

九、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土地租赁费1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药材收购及种子采集费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农业生产资料费1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采收加工设备仪器购置费1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费1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加工仓储设施建设费270万元,占项目总

投资的18%;科技支撑费1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其它费用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建设期利息1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流动资金万元,占20%。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占%;企业自筹500万元,占%。

十、效益分析

中藏药材基地建成后,我公司积极准备GAP认证,提升当地中藏药材品质、创当地中藏药材品牌。项目到2015年6月建成,总投资1500万元,年利润300万元,投资回收期5年。项目可带动60户,300人脱贫致富;同时可间接带动周边牧户700户,3500人进行中藏药材种植,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标准及药材选择

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公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GAP)要求建设,建成规范化、规模化、符合现代药材生产要求的中藏药材产业化生产基地。

泽库县土壤多为黑钙土、山地草甸土和高山灌丛草甸土,适合生长多处药用植物。我公司精选了国家《2012年度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品种及区域布局》中划分的秦艽、大黄、羌活、独一味为主栽品种,搭配当地特色的雪莲花、甘青乌头、蓝白花龙胆、杜鹃花、柴胡等名贵中藏药进行科学技术栽培。

第三章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公司简介

青海省泽库县泽和珍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6年6月。位于黄南州东南部,泽库县西部东部与甘肃省夏河县毗邻,西邻同德县,北接贵南县,东与同仁县相连,南与河南县接壤。公司注册资金52万元,职工30人,同时雇用周边牧民若干。公司主营中藏药材保护性种植收购、高原土特产、保健品等的加工、包装、销售。现有资产1300万元。2009年被评为黄南藏族自治州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0年被评为青海省扶贫开发产业化龙头企业、2010年被评为州级“诚信服务企业”、2011被青海省扶贫开发协会纳入会员单位。

二、目前公司已经完成的建设项目

公司按照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经营思路,艰苦创业,健康稳步发展,与当地牧民合作联营,采用“公司+科技+基地+牧户+市场”的综合性捆绑式新型实体的中藏药材营销市场模式,以为贫困牧民增收为目的,充分尊重牧民意愿,用科学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强基地的建设。

1、药材加工车间:在泽库县本溪路1号完成建设占地面积约4800平方米的厂房(门面办公楼两层24间约,仓库和凉晒场

两层彩光板封顶1080 m2,水泥地晾晒场1600 m2,药材土特产加工、包装车间380 m2,遮阴棚216 m2,围墙100m×)。

2、种植基地:2008年在省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大学医学院中藏药科研中心的指导下,完成试验性种植并取秦艽、大黄的种植经验,在泽库县三乡一镇建立了秦艽、大黄野生试验性保护种植基地、种子基地4600亩。其中:和日乡环科日村建成种植基地1600亩(主要种植大黄、秦艽、羌活、菥蓂等),在泽曲镇、牧场、多禾茂乡新增保护性种植基地3000亩。

3、生产批准文号:目前公司已拥有青卫食准字和消证字2种生产许可证(五味甘露液、七味葡萄爽肺胶囊),可加工生产销售,并每年大量收购当地土特产及道地中藏药材(冬虫夏草、秦艽、羌活、大黄、甘青乌头、雪莲花、龙胆花、杜鹃花、人参果、黄蘑菇等)进行清洗、包装、销售和提取、深加工。

三、生产经营状况

1、2010年泽和珍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4万元,其中:中藏药材购销收入28万元,土特产收入6万元。截止2011年9月底,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万元,其中:中藏药材购销收入30万元,土特产收入1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销售收入增加17%。与100户牧民960人签订了购销合同,培训种植技术190人次。

2、公司成立几年来,坚持边筹建、边生产,坚持走“艰苦创业,自我发展;小步快走,滚动发展;寻求投入,加快发展”的路子,已试产试销部分中藏药材产品,为企业的扩大再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公司的宗旨是:质量第一、客户第一、信誉第一。

4、公司的精神是:坚韧、自强、拼搏、奋进。

5、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守法经营、诚信求利、回报社会。

6、公司负责人简介:罗泽和,男,藏族,现年50岁,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系泽库县和日乡和日村人,现任泽和珍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及泽和石源石材工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中藏药材资源开发的意义

泽库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0o34′~102o08′,北纬34o45ˊ~35o32ˊ之间;年平均气温在-3℃~℃,属于高寒地带,中藏药材资源丰富。本地区有着悠久的藏医药历史和丰富的药材资源。但在药材有效开发利用上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高原中藏药以其纯天然无污染、毒副作用小、疗效显着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国际上对中藏药的认同程度有所提高,一些国家开始放松了对藏药市场准入的限制。这些为藏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野生药材作为青藏高

原知名的特产药材,目前围绕其药品开发正在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链。然而,野生资源的锐减已经严重障碍了当地以中藏药为主要原料开发生产的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为中藏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投下阴影,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由于人工繁殖困难,中藏药药材的来源完全依赖于自然野生资源。长期以来,野生药材资源的过渡采集,已经造成资源急剧锐减,加之生态环境地变化也导致了中藏药资源分布面积急剧减少。许多现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为II级珍稀药用植物。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加之国家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将逐步受到遏制,人工繁育和生产这一珍惜资源将成为该类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市场短缺又进一步加剧了对野生资源的毁灭性开发,由此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中藏药的物种生存,并将导致整个产业链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开展人工繁育,建立繁育示范基地是中藏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泽库县区由于地貌复杂,小地形众多,温度、湿度、土质差异大,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数量众多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根据初步调查,植物种类在800种以上。其中,药用植物200种左右,广普型与特有型兼

备,一些为中药专用,一些为藏药专用,多数为中藏药共用。分布于雪线地带的种类主要有冬虫夏草、雪莲、短管兔耳草、裸茎金腰子、亚大黄、甘肃雪灵芝、冰川鸦跖花、乌奴龙胆等;分布于雪线以下的暖湿地带,生长在林下、草坡、河岸、沙滩等地区的种类主要有:羌活、鬼臼、红景天、唐古特乌头、秦艽、黄芪、党生、小伞虎耳草、雪山报春、铁棒槌、莨菪、马尿泡等。

由于药材种类繁多,品位高,很受市场欢迎。

目前,青海省已把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当地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作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但是,境内的物种和草原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原生草原植被遭受破坏,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形成黑土滩,草原植被难以恢复;加之,每年春季采挖野生药用植物的活动日益频繁。最近二十余年来,药材资源数量明显下降,例如,以前草原到处可见的大黄,现在相当稀少;遍布草原的秦艽、、羌活、红景天等,现在呈零星分布状态。无计划的采挖,不仅使植物种类数量减少,正常繁衍受到威胁,而且使极其珍贵的高原植被遭到破坏,增大水土流失、造

成更多黑土滩的可能性。

因此,将野生药用植物进行人工保护种植栽培,向市场提供高品位的高原特有中藏药材,可极大地减缓无计划的破坏性的大面积采挖,保护物种和植被,并且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药

材种植达到一定规模后,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加以推广。不仅可改善牧业经济条件,进一步加快当地建设步伐,也可增加牧民群众的收入。对减少野生植物资源破坏,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中藏药材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的意义

1、是中药材行业产业化开发的需要。

中医药已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人们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量与日急增。同时,由于近年来人们对野生中药材的无限度开采,且只采不种,导致许多宝贵的中药材濒临灭绝。因此,建立稳固的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实行产业化开发已势在必行。

2、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护的需要。

药材质量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稳定中药材质量,提高中药材的竞争能力,防止劣质药材充斥市场,只有建立长期稳固的优质中药材生产GAP基地,才是出路,又能带动当地中药规范化种植的发展。泽库县农业结构单一,政府应大力扶持中药材种植,优化产业结构。

泽库县有种植中药材的历史,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中药材的种植,特别适合建设大型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泽库县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为实现全县农业产业结构

的战略性调整,立足市情,努力把中药材种植加工培育成我县的支柱产业,把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战略发展重点之的长效机制。

3、是应对我国入世后新形势的需要。

随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出台,中药材及饮片都将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中药材GAP规范化的建设与实施势在必行。过去那种自发分散的落后生产方式,无规模、无品牌的盲目生产,缺乏严格的生产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中药材产业化水平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亟待向产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和提升。只有建立起生产基地,实行产业化开发,才能实现中药材生产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原生态药材资源保护的需要。

中藏药资源方面,由于对藏药材资源管理不当,没有严格的措施,滥采乱挖,使丰富的藏药自然资源严重浪费和濒临灭绝。长期以来,市场所需药材主要靠采挖野生药材和国外进口,人工种植的很少,加之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对野生藏药材资源普遍存在重开发利用,轻保护和建设,乱采、滥挖现象严重。而保护性种植中藏药材基地的建设,可补充市场野生药材货源的不足,有利于减缓草地过载放牧和野生药材采挖力度,对保护日益减少资

源量的中藏药材资源十分有利。有计划、有规律的科学种植是保护和再生中藏药材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它涵盖着消灭地下鼠,恢复草场植被的功能,在有计划的采挖中可采取边挖边种边恢复植被的方式,延长生长期使种植药材处于半野生生长状态,通过持久的管理,来保护生态环境。

野生植物既是重要的物种和环境因素,又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价值还表现在它对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它一方面受着自然生态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变化。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都是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具有无法估量的现实和潜在价值,所以将野生中藏药资源加以人工模拟其生长环境进行繁育,具有对种质资源保存便于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现实意义。

2、是高原中藏药产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示范基地为纽带,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再就是,要以提高藏药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大医药、大市场、大流通,培育藏医药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新技术应用程度高、药品有效成分纯度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