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勘探思考题1

合集下载

重力选矿复习思考题

重力选矿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重选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阻力系数2.初加速度与阻力加速度3.摩擦阻力与压差阻力4.自由沉降与干扰沉降5.等沉现象与等沉比6.固体容积浓度与松散度7.沉淀度与最大沉淀度8.物理密度二、简述题1.矿粒的哪些性质影响矿粒在介质中的运动状况。

2.了解球形颗粒在静止介质中自由沉降时的沉降末速V O通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由公式可得出哪些规律结论。

3.异类粒群在上升介质流中分层的两种观点是什么?4.用一、两个基本概念解释:l)为什么重介质分选效果要比水介质分选好?而水介质分选的效果比以空气作为介质好?2)当介质密度一定(如用水)时,为什么跳汰分选煤炭的效果要比跳汰分选高密度金属矿石的效果好?5.介质阻力个别公式及其统一形式以及利用瑞利曲线求解步骤。

6.为什么矿粒在静止、等速上升或等速下降介质流中达到恒速时,其相对运动速度均等于矿粒在静止介质中沉降末速?且达到恒速时所需时间满足:t0′(上升流)< t0 <t0〃(下降流)7.自由沉降等沉比的几种计算方法及其影响等沉比的因素。

8.求解干扰沉降末速时,其经验公式Vg=V o(1—λ)n中指数n的意义及四种求法。

9.两种密度、粒度均不相同的矿粒混合物,其粒度比大于等沉比,在不同等速上升水流作用下,所出现的悬浮分层现象,简述悬浮分层学说及重介质作用分层学说的基本观点。

10.干扰沉降等沉比与自由沉降等沉比的关系。

第三章重介质分选技术1.简述常用的水析方法。

2.简述水力分级在选矿中的应用。

3.简述水力旋流器分级原理及影响旋流器工作的因素。

第四章重介质分选技术一、基本概念1.重介质2.悬浮液结构化3.悬浮液有效密度4.悬浮液物理密度二、简述题1.重介质选矿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影响悬浮液粘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悬浮液粘度的测定方法。

2.什么是悬浮液的稳定性、影响悬浮液稳定性的因素及保持悬浮液稳定性的措施。

3.简述斜轮重介分选机两股介质流的作用。

4.试简述国产立轮分选机、滴萨型、太司卡型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

地质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技术考核试卷

地质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技术考核试卷
D.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数据处理流程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重力勘探技术是基于地球重力场的__________原理进行的。
2.通常情况下,重力仪的灵敏度用__________单位表示。
3.在重力勘探中,__________是描述重力异常的一个重要参数。
A.正常重力场
B.重力异常
C.地形变化
D.地震活动
11.重力勘探中,以下哪个参数与重力异常无关?()
A.地下物质密度
B.地下物质厚度
C.地下物质形状
D.地下物质温度
12.下列哪种因素会导致重力测量数据出现误差?()
A.测站周围环境变化
B.测站位置固定
C.测站温度恒定
D.测站设备校准
13.在重力勘探中,以下哪种方法用于识别地下矿体边界?()
8.在重力勘探中,利用__________可以对重力异常进行定量解释。
9.重力勘探中,_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和提取重力异常的特征。
10.重力勘探与地震勘探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__________地下地质结构。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C.地下矿体引起的重力场
D.地球自转引起的重力场
5.下列哪种情况下,重力勘探方法不适用?()
A.探测深层地质体
B.探测小规模地质体
C.探测高密度地质体
D.探测地表浅层地质体
6.重力勘探中,重力异常的主要来源是?()
A.地下岩石密度变化
B.地球自转
C.潮汐
D.地球椭球形状
7.在重力勘探数据处理中,以下哪种方法用于消除地形影响?()

重力勘探习题答案

重力勘探习题答案

重力勘探习题答案重力勘探习题答案重力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的物质分布和构造特征。

在进行重力勘探时,常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我将为大家解答一些常见的重力勘探习题。

1. 重力勘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重力勘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球的重力场来推断地下的物质分布。

地球的重力场是由地球的质量分布所引起的,而地下的物质分布会对地球的重力场产生影响。

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地下的物质分布和构造特征。

2. 如何测量地球的重力场?测量地球的重力场通常使用重力仪进行。

重力仪是一种精密的仪器,可以测量地球上某一点的重力加速度。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将重力仪放置在地面上,并保持水平。

然后通过读取重力仪上的刻度,就可以得到该点的重力加速度。

3. 重力勘探中的重力异常是什么意思?重力异常是指实际测量得到的重力值与预期重力值之间的差异。

预期重力值是根据地球的形状和密度分布所计算出的理论值。

当实际测量得到的重力值与预期重力值有差异时,就会出现重力异常。

重力异常可以用来推断地下的物质分布和构造特征。

4. 重力异常的正负代表什么意义?重力异常的正负代表着地下物质的密度变化。

当重力异常为正值时,表示地下物质的密度高于预期值;当重力异常为负值时,表示地下物质的密度低于预期值。

通过分析重力异常的正负,可以推断出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

5. 重力异常与地下物质的关系是什么?重力异常与地下物质的关系是通过物质的密度变化来体现的。

不同的地下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而密度的变化会对地球的重力场产生影响。

当地下存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时,就会引起地球重力场的变化,从而产生重力异常。

通过分析重力异常的特征,可以推断出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

6. 如何解释重力异常的形状和大小?重力异常的形状和大小与地下物质的分布和形态有关。

当地下物质呈现出规则的形态时,重力异常通常呈现出对称的形状,如圆形或椭圆形。

而当地下物质呈现出不规则的形态时,重力异常通常呈现出复杂的形状。

地大 重力勘探

地大 重力勘探
5、 举例说明重力勘探的应用 ① 了解上地幔的密度变化 ② 研究地壳深部构造及地壳地活动性 ③ 划分大地构造单元(如地台与地槽的界线) ④ 圈定具有油气远景的沉积岩内部构造、盐丘及煤田盆地 ⑤ 寻找金属矿、钾盐 ⑥ 天然地震预报 6、 地球物理反演的多解性及引起的原因 由于地球物理场固有的等效性,观测数据的离散和有限,以及观测场包含的误差和其他 场源的影响,导致了地球物理反演结果的不惟一。地球物理场的多解性是固有的,即不 同的质量分布能引起相同的场,没有一种数据处理能够改变这种情况。幻想用直接的数 学解释方法处理重力数据,以减少解的数目,也是不可能的。 7、 什么是重力异常的解析延拓?向上与向下延拓各有什么作用? 重力异常的解析延拓:利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将地面观测获得的重力异常值换算为 密度不均匀体上部空间任意位置的异常值。 向上延拓:将实测异常换算到上半空间的某一高度上,其目的是削弱局部异常、突 出深部物质引起的区域异常。 向下延拓:将实测异常换算到下半空间场源以外的某一深度上,其目的在于压制深 部物质引起的区域异常,突出浅部物质产生的局部异常。 8、 什么是重力的导数法?重力高次导数有什么用途? 高次导数法是将布格重力异常换算成它的高次导数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不同形状地
布格重力异常又可分为绝对异常和相对异常。取总基点所在的水准面作为比较各测 点异常值大小的基准面的异常是相对布格重力异常,观测值是相对重力值Δ gk;布格
校正用的高程则是测点相对总基点的相对高程,密度用当地地表实测平均密 度值,而正常场校正就用纬度校正代替。则相对布格重力异常可表示为
∆������ ������ = ∆������ ������ + ∆������ ������ + ∆������ ������ − ∆������ ������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题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题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题地球物理勘探复习题地球物理勘探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学科,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上的物理场参数,如重力场、磁场和地震波等,来推测地下的地质构造和资源分布。

以下是一些地球物理勘探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相关知识。

1. 重力勘探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答:重力勘探是利用万有引力的原理来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上不同位置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的。

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的密度分布和地质构造。

2. 磁力勘探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答:磁力勘探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来推测地下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

地球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产生的,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的磁性物质的分布和地质构造。

3. 地震勘探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地下的地质构造?答: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推测地下的地质构造。

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产生的,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可以推测地下的岩层结构、断层位置和地下水等信息。

4. 介电常数是什么?它在地球物理勘探中有什么作用?答:介电常数是描述介质对电场的响应能力的物理量。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介电常数可以用来推测地下的岩石类型和含水层的分布。

不同岩石和水的介电常数不同,通过测量电磁场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可以推测地下的介质性质。

5. 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勘探方法有哪些?答: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勘探方法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地震勘探和电磁勘探等。

这些方法可以互相补充,通过综合分析不同物理场参数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地质结构和资源分布信息。

6. 地球物理勘探在哪些领域有应用?答:地球物理勘探在石油勘探、矿产资源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可以帮助寻找石油和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分布,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以及监测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污染等。

矿产勘查重力勘探数据处理考核试卷

矿产勘查重力勘探数据处理考核试卷
B.地形校正
C.布格校正
D.解释推断
19.以下哪个单位用于表示重力勘探数据的精度?()
A. m/s²
B. mGal
C. nT
D. ppm
20.在重力勘探中,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假异常?()
A.地下盐矿
B.地下石油
C.地下水
D.城市建筑
(以下为其他题型,因题目要求只输出选择题,故不再继续编写)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解释推断
16.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重力仪的测量精度?()
A.仪器的稳定性
B.测量环境的变化
C.仪器的校准
D.测量人员的经验
17.重力异常图在地质勘探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哪些?()
A.识别地质结构
B.指导钻探工作
C.评估矿产资源潜力
D.提供矿区规划信息
18.以下哪些情况下,重力勘探的效果可能不佳?()
A.地下岩层密度差异小
1. BC
2. ABC
3. ABC
4. AB
5. ABCD
6. ABC
7. AB
8. A
9. ABCD
10. AC
11. ABC
12. BC
13. ABC
14. AB
15. ABC
16. ABC
17. ABC
18. D
19. AB
20. BD
三、填空题
1. mGal
2.重力异常
3.强磁场
4.纬度校正
10.重力异常图可以直接用来确定矿产资源的开发价值。()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重力勘探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10分)

第一章 重力勘探:(6)重力勘探的应用

第一章 重力勘探:(6)重力勘探的应用
硅铝层(2g/cm3~2.7g/cm3) 硅镁层(2.8g/cm3~3g/cm3) 上地幔(>3.3g/cm3)
莫霍面和康腊德面的起伏及各层物质密度的 横向变化(包括上地幔内岩性和岩相的变化)等 深部因素对重力场背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1982年中科院应用亚洲大陆地区平均布格重力异 常的数据,选择均质单层地壳模型,假定莫霍面 以上地壳平均密度为2.84g/cm3,以下的上地幔密 度为3.27g/cm3,反演得到了亚洲大陆地壳厚度分 布图(莫霍面深度图)。 所得结果与已知的地壳测深剖面和天然地震资料 获得的地壳厚度进行了对比,平均误差都小于2km。 根据地壳厚度变化,划分了亚洲大陆地壳构造轮 廓,这一结果与我国大地构造学家划分的中国构 造单元也基本吻合。
1、在寻找金属矿中的应用
西藏东巧超基性岩体位于藏北地块南缘,侵入于泥盆系结晶灰 岩和板岩中,上覆侏罗系砂岩、砾岩。铬铁矿产于东巧岩体内, 与围岩界线清楚,密度差达1.5g/cm3。 17号矿体西段已出露地表,重力异常最大值为6g.u.,向东形 态变宽展,推断东段埋藏较深。钻探结果在ZK106,108,110, 111等4孔连续见矿,矿体埋深25—60m,视厚度28—40m
二、在区域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地槽区:地壳上活动性最强,构造复杂的单元, 以强烈的褶皱,变质作用和火成岩活动 为主要特征。 地台区:比较稳定、刚性较强的均一构造单元, 沉积相稳定,一般较薄,褶皱作用和火 成岩活动也较弱。
根据重力资料划分地槽区和地台区
地槽区:重力异常呈条带状重力低平行排列,延伸可达数百 至数千公里,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起伏有镜像关系,即地形 越高,重力异常越低 地台区:布格重力异常变化平缓、稳定、相对幅度变化较小 方向性不明显。且因为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异常值较地槽高 过渡带:地槽区和地台区的过渡带,呈现出巨用

重力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考核试卷

重力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考核试卷
A.地球的纬度
B.地球的经度
C.地下岩层的密度
D.地下水的分布
7.以下哪些软件可以用于重力勘探数据处理?()
A. GMT
B. Oasis Montaj
C. ArcGIS
D. Microsoft Word
8.重力勘探数据处理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进行数据校正?()
A.地形校正
B.岩石校正
C.水深校正
A.数据的信噪比
B.数据的分辨率
C.数据的连续性
D.解释的准确性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重力勘探中,地球的重力场主要受到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
2.在重力数据处理中,______是指从原始数据中识别和去除噪声的过程。
D.改善数据质量
4.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重力数据的滤波处理?()
A.低通滤波
B.高通滤波
C.带通滤波
D.中值滤波
5.重力勘探数据解释时,以下哪些信息可以帮助确定地质结构?()
A.重力异常的幅度
B.重力异常的形态
C.重力异常的梯度
D.地表的地质信息
6.在进行重力勘探时,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重力测量的结果?()
B.数据清洗
C.数据转换
D.结果解释
2.在重力勘探中,重力异常主要反映地下:()
A.地质结构
B.岩石密度
C.地下水分布
D.地球磁场
3.下列哪项因素会影响重力勘探数据的准确性?()
A.测量仪器的精度
B.测量时间
C.地下矿体的形状
D.以上都对
4.在进行重力数据处理时,以下哪个环节不属于数据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重力勘探复习资料思考题及作业题这次考试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由发挥题体较多,像举例说明重力勘探的前提,综合题(举例说明重力勘探的应用领域10分,重力大作业也考到了20分:分析数据处理过程及步骤与理由,对异常原因进行解释)具体分值是:名词解释10个,共三十分,局部重力高、大地水准面、重力梯级带、剩余质量、密度界面、布格重力异常、零点漂移。

剩下的三个,可能是因为太简单了,没记住。

问答题五个40分:重力与重力位的关系、三重小循环的观测方式与特点、举例说明重力勘探的前提、异常空间延拓的原理及上、下延拓的作用,如何理解异常区分产生的“虚假异常”?在资料解释中应如何注意。

最后综合题两道,30分。

第二章很重要,但考得较少,可能因为在固体地球物理中已考了吧。

这次复习中,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都还差不多,当然每年的题都不一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作用,这份资料中有些地方欠妥,希望大家能辨别,要想考的好成绩,还得平时努力,最后衷心希望每个人都能考的好成绩。

1、地球重力全球分布总体特征以及与这些有关的因素。

答:两极扁平的球体的引力,在同一个水准面上的两极处数值最大,赤道处最小;而惯性离心力则距旋转轴越远数值越大,显然在地球表面赤道处最大,两极处为零;总体上,地球重力的数值随纬度变化,并且在两极处最大,赤道处最小。

影响因素:⑴地球的形状——扁椭球体引力随纬度变化,在大地水准面上,两处最大,赤道处最小,两者相差约1800mGal ;⑵地球自转——惯性离心力随纬度变化,在大地水准面上,两极等于零,赤道最大,最大变化达3400mGal ;⑷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⑸太阳与月球的引力,最大变化达0.2mGa2、重力等位面及其的性质。

(和重力的关系)问答题答: 可见,上式为一簇曲面方程,任意一个方程为一个重力等位面,在重力场空间有无数个重力等位面。

1)重力位是一个标量函数,重力位沿任意方向的偏导数就等于重力在该方向的分量或投影;2)重力等位面是空间曲面,在重力场空间内有无穷多个重力等位面,该空间中任何一点都处于某个重力等位面上;3)重力场空间内任意一点的重力值等于重力位在沿等位面内法线方向偏导数,重力的方向为该点内法线方向——重力位变化梯度最大方向;4)重力等位面上重力位处处相等,但重力的方向和大小均不一定相等。

任何两个重力等位面互不相交,也不一定平行。

3、水准面、大地水准面的物理含义。

(名词解释)答:在测绘技术中称重力等位面为水准面同一个水准面上的高度或高程是相等的,而且它与用一根悬吊静止重物时的铅垂线垂直,这个铅垂线实际上代表了重力方向。

由于地球表面70%以上为海水覆盖,若海水面是一个平静,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但海水面永远不会平静,一般是将平均的海平面作为大地水准面1.4 如何利用地球重力模型数据研究地球内部问题。

全球重力场模型是卫星大地测量精密定轨的基础,通过地球重力场模型及对地球外部重力为任意常数)((C C z y x W ),,场的分析,可为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提供地球内部结构和状态的信息。

地球内部深处的物质密度主要根据地震波速度以及岩石物理实验结果和地球内部物理研究推测而来。

不同的球谐系数,可以得到不同的地球重力模型。

球谐系数及是根据地球的质量、形状、转动惯量以及地球表面及空间重力测量数据等解算来获得的,实际的阶次不可能无限大而是有限数。

地球重力模型的最高阶次越高且高阶系数解算精度越高,表明模型空间分别率越高,模型所能反映地球重力变化细节越丰富。

2.1 正常地球重力的由来,物理上代表什么。

(考了)答:正常重力公式指的是计算地球椭球在其表面上的正常重力值的公式。

地球从总体上说处于流体平衡状态,大地水准面接近于旋转椭球体面。

所以假定:一个旋转椭球作为真实地球的理想模型,称为地球椭球。

它产生规则的重力场称为正常重力场。

正常重力——椭球表面上正常地球重力场的数学表达式其计算公式称为正常重力公式。

2.2 研究正常重力的空间变化率有何作用?2.3 各种校正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高程为h 处的正常重力值为通常可以将自由空间校正量近似为上式相当与对原椭球面上的正常重力值进行了一项校正,(1)这种校正称为“自由空间”校正,也称为“高度校正”自由空间校正只是将重力测量值中高程变化的部分影响去掉,其物理意义在于:将大地水准面或地球椭球面上的正常重力值换算到测点高程处正常重力值。

(2)地形校正(TC ):将测点周围起伏地表与该测点所在水准面所包含的(无论高于或是低于测点的)物质在测点处产生的引力之铅锤分量加到观测重力值中。

(3)中间层校正是布格(Pierre Bouguer )首先提出来的,所以又称“布格校正”,中间层校正是以大地水准面或地球椭球面作为基准面,将以各测点高程为厚度的物质层在测点处产生的引力之铅锤分量,该点从重力观测值中减去。

(4)均衡矫正:若把地壳视为均衡的,按照均衡理论,根据高程和海水深度变化,将均衡地壳物质密度或厚度按正常地壳进行补偿——计算补偿物质产生的引力效应,作为均衡校正,2.4 均衡异常与布格异常的物理上的差异?思考传统的均衡理论存在的问题?岩石圈厚度变化以及横向密度不均匀能在布格异常或均衡异常中反映吗?答:将测点上观测的重力值,经过自由空间校正、地形校正、和布格校正,在与正常重力进行比较,得到的重力异常只反映地下物质密度不均匀状态,这种异常称为布格异常。

按假说所给出的均衡补偿方法,对均衡范围以内的,均衡状态下地壳密度或厚度所产生的引力效应进行计算,并从地面重力值中减去,即得到均衡异常均衡异常物理意义:若把地壳视为均衡的,按照均衡理论,根据高程和海水深度变化,将均衡地壳物质密度或厚度按正常地壳进行补偿——计算补偿物质产生的引力效应,作为均衡校正,把它从自由空间重力异常中减去,即可以得到均衡异常。

h h h ⎪⎭⎫ ⎝⎛∂∂-=00γγγ)(3086.0mGal h g f ⋅=δ2.5各种重力异常的地球物理意义比较实际地球重力值的物理含义:在实际地球所产生引力和惯性离心力,它包含了各种地球内部密度变化产生引力效应。

正常重力的物理含义:在假定条件下,理想地球在椭球面上产生的引力和惯性离心力。

自由空间重力异常的物理含义:反映地表物质质量和地下物质密度与正常地球密度差异形成的“剩余质量”产生的引力之铅锤方向的投影。

布格重力异常的物理含义:单纯反映地下物质密度与正常地球密度差异所形成的“剩余质量”产生的引力之铅锤方向的投影。

均衡异常的物理含义:在地壳厚度或密度满足均衡假设下,反映地壳厚度偏离正常地壳厚度和地下物质密度偏离正常地球密度所形成的“剩余质量”产生的引力效应之铅锤方向的投影。

大区域上,均衡异常可以视为地壳是否达到均衡的标志2.6一度体、二度体、三度体:一度体:几何上仅一个方向有限,表示物体密度仅在一个坐标方向变化,如水平平行层状物体,也称一维模型;二度体:几何上两个方向有限,表示物体密度仅在两个坐标方向变化,如水平无限长(圆或方)柱体,也称二维模型;三度体:几何上三个方向有限,表示物体密度在三个坐标方向都变化,如球体、立方体、长方体,也称三维模型。

3.1 重力仪动态、静态试验的目的3.2 操作重力仪时为什么需要保持仪器水平,这与布格异常物理含义以及 g TC的计算的是否有关系?3.3 相对重力仪“零位漂移”和“零点读数”(考了)答:(1)零点读数法当重力发生改变后,平衡系统位移,达到新的平衡,通过外界加力补偿,使其重新回到重力变化以前的位置。

通过测算外力,即可得到重力变化。

(2)利用弹性体制成重力仪,弹性体在外力长期作用下,会产生弹性疲劳,即弹性性质会发生改变。

当超出了弹性限度,则弹性体发生永久变形。

在重力仪中,这种现象表现为在同一点上的读数有变化(不考虑任何其它因素),这种变化称为零点漂移,简称零漂。

零漂是所有弹性重力仪不可克服的一个弱点。

一台重力仪的精度高低,质量好坏主要看它零漂值的大小和是否线性。

4.1 重力勘探施工设计的基本内容(1)技术设计的要素工作比例尺:控制测量点空间分布密度的指标1:200万~1:50万(预查)1:25万~1:10万(普查)1:5万~1:2.5万(详查)1:5000~1:1000 (细测或精测)异常精度: 控制测量质量的指标。

一般取最小有效异常幅度的1/3。

测量方式:路线测量、自由网、规则网、剖面测量。

依据:工作任务、测区条件、经费(2)测网布设一般原则:测线与测区主要构造方向垂直若测区内有多组不同方向构造或构造方向不明,测线选择南北向。

(3)测量精度分配:重力观测误差:与仪器和工作方式有关;高程、坐标测量误差;与资料和测量仪器和工作方式有关地形校正误差:与资料和地形负杂程度有关其它:……4.2 测网布设原则基点、基点网布设目的:控制重力仪零位漂移和观测误差。

选择交通条件好、相对稳定的、永久性好的地点。

4.3 三重小循环观测的特点(考了)4.4 航空、海洋重力测量主要特点,与陆地测量的区别海洋与航空重力测量是指在海域、空中进行重力测量。

海域重力测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海底重力测量,一种是船载重力测量;航空重力测量是指机载重力测量。

(1)动态测量特点运动过程中测量重力;运动过程中的载体工具很难提供一个平稳的水平平台;各种作用力的干扰较大。

(2)各种扰动影响水平加速度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常量的和周期性的两种,例如船以加速度航行时,水平加速度是常量的;由于波浪起伏或机器振动而引起船在水平方向上(前、后、左、右)的振动则为周期性的。

垂直加速度的影响。

它主要是波浪起伏和机器振动而引起船在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它只能是周期性的。

旋转影响。

它是由于波浪或其它因素引起的船身绕三个互相正交轴的转动(即前后、左右摇动和绕竖直轴的旋转),这种影响也有常量的和周期性的。

此外,当船的航向改变而沿曲线运动时.对仪器还会产生径向加速度的作用。

3)艾特维斯效应由于用来测定重力的仪器随载体相对于地球在运动,作用在仪器上的离心力改变了,因而也改变了重力的大小.这种影响称为艾特维斯效应。

这些扰动力的影响通常远远超过重力测量的观测误差,甚至达到几十伽。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或从重力观测值中加以改正,这就需要一些特殊的仪器和方法。

4.5 经自由空间校正后,起伏地形上的布格异常值是否被移至基准面(大地水准面)上?否4.6 如何对海上观测的重力进行地形校正?5.1 决定岩石密度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1)岩(矿)石的矿物组分及含量;岩石通常由多种矿物组成,由于不同矿物密度存在差异,其所占岩石重量百分比决定了岩石的密度。

显然密度大的矿物所占百分比越高,岩石的密度就越大。

(2)岩石结构与矿物结晶程度;一般而言,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越高,颗粒越大,密度也越大;反之,岩石密度就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