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店业发展史

合集下载

第一章 饭店概述 《饭店管理概论》

第一章  饭店概述  《饭店管理概论》

1.3.1 现代饭店集团的产生
1)饭店集团的产生
恺撒•里兹于1907年在饭店系统最早使用联号。 20世纪50年代凯蒙斯•威尔逊的假日集团开创了现代 饭店联号的新局面。
2)饭店集团的优势
(1)经营管理优势 (2)市场营销优势 (3)财务优势 (4)人才优势
1.3.2 国际饭店集团的经营方式
1)拥有形式——建造、购买、兼并 2)租赁形式(1)直接租赁形式
2)根据饭店的经济类型和饭店规模划分
(1)根据饭店的经济类型划分
第一大为公有制经济;第二大类为非公有制经济
(2)根据饭店规模划分
依据饭店拥有的客房数量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饭店
1.2.2 现代饭店的等级划分
1)饭店分级的意义
2)饭店分级的方法 一星
二星
三星
四星 五星
1.3 现代饭店集团
饭店集团(Hotel Group)也称联号饭店、连锁饭店。他是 指在本国或世界范围内以直接或间接形式控制多个饭店,以统 一的店名和店称、统一的经营程序、同样的管理规范和服务标 准,进行联合经营的饭店企业。
(2)盈利分享租赁形式 (3)出售后回租形式
3)控股形式 4)管理合同形式 5)特许经营形式
1.3.3 我国饭店集团的现状
■本章小结
饭店业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 商业饭店时期、新型饭店时期四个阶段。现代饭店的 分类方法,现代饭店的等级划分,我国饭店是按五个 星级标准评定。现代饭店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多 优势。目前饭店集团的主要经营方式是:拥有形式、 租赁形式、控股形式、管理合同形式、特许经营形式 等,其中特许经营形式最具发展潜力,已成为一种趋 势。
特点
官员、文人雅士、 设施简陋,提供简单的食宿条件;大多 信使、共查、商客、在城郊或道边,后迁至城市繁华地段 外国使者

中国酒店业30年发展史

中国酒店业30年发展史

中国酒店业30年发展史酒店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的饭店是中外合资(合作)的杰作,其目的是为了外事接待。

中外合资不仅仅是引入了资本,更多的是现代饭店管理理念,带来了现代饭店的启蒙教育。

在学习和自我的摸索之中,诞生了星级饭店标准,伴随着一大批星级饭店的成长,集团化、连锁化成为了中国饭店业的新趋势。

集团化竞争使得集团网络预定与常客计划、并购和资本市场成为各大集团追捧的热点,竞争不断升级。

在竞争的过程中,一部分被淘汰出局,一部分实施精品战略,一部分尝试新的业态,一部分由其他行业转入,不断为中国饭店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中国酒店业走过的轨迹: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饭店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春天。

一批合资的经典酒店腾空出世,如广州白天鹅(1978)、中国大饭店(1978)、北京建国饭店(1979)等。

1982年北京建国饭店引入第一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香港半岛集团。

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推广北京建国饭店经营管理方法的有关事项》,全国掀起学习建国的热潮。

同年,上海锦江(集团)联营公司成立,中国饭店集团化进入探索阶段。

1984年假日集团登陆中国,1985年国际酒店集团雅高进入中国大陆,此后国际酒店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开始跑马圈地。

198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于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建立饭店管理公司及有关政策问题请示的通知》,明确规定:中国的饭店管理公司在原则上享受外国饭店集团在中国享受的同等待遇。

1993年7月29日为了扶植我国饭店管理公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颁布了《饭店管理公司暂行办法》。

1978到1988年的十年,中国饭店一路狂奔,群领风骚数十年。

1998年8月22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

此后在93年、97年和2003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三次修订。

2003年第三次修订后的星级饭店评定标准,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将“旅游涉外饭店”改为“旅游饭店”,二是借鉴国际做法,增设了“白金五星级”作为酒店的最高星级,中国饭店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饭店概述

饭店概述

饭店的种类及等级
2、按饭店规模分类 (1) 600间以上
300——600间 300间以下
(2)300间以上
100——300间 100间以下
饭店的种类及等级
3、按计价方式分类 (1)欧式计价饭店
(2)美式计价饭店 (3)修正美式计价饭店 (4)大陆式计价饭店 (5)百摹大式计价饭店
(二)、饭店的等级 采用星级制
满足客人的特殊需求
入住与众不同的 客房
建筑
服务
装饰 宾客追 项目
求的利益
服务
设施
水平
设备
品尝创新菜肴
潜在产品 延伸产品
基本产品 期望产品
Service
S—Smile 微笑 E—Excellent 出色 R—Ready 准备好 V—Viewing 看待 I—Inviting 邀请 C—Creating 创造性 E—Eye 眼光
饭店的产生与发展
二、我国饭店业发展简史 1、中国古代饭店业 2、中国近代饭店业 (1)西式饭店 (2)中西式饭店 3、中国现代饭店业 (1)招待所阶段 (2)旅游涉外饭店阶段 (3)引进外资及外方管理阶段 (4)星级饭店阶段
饭店的种类及等级
一、饭店的种类 1、按传统方式分类 (1)商务型饭店
(2)度假型饭店 (3)长住型饭店 (4)汽车饭店 (5)机场饭店 (6)会议型饭店
饭店服务
(三)饭店产品的构成 1、饭店的地理位置
2、饭店设施 3、饭店的服务 4、饭店的气氛 5、饭店的形象 6、饭店的价格
饭店服务
基本产品+期望产品=质量=客人满意 延伸产品+潜在产品=灵活性=附加价值 基本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 =质量+灵活性=竞争优势

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历史

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历史

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历史
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阶段:
1. 古代客栈时期:中国古代客栈最早出现在商朝,当时被称为“逆旅”,主要为远行的商人和旅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

2. 近代旅店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近代旅店开始兴起。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旅店,如上海的汇中饭店、北京的六国饭店等。

3. 现代酒店时期: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中国的酒店业开始发展起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中国的酒店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4.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酒店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中国的酒店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5. 21 世纪:21 世纪以来,中国的酒店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中国的酒店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酒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饭店发展历史

饭店发展历史

我国饭店管理 现状:
1.硬件建设已经接近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 2.饭店数量大大增加,企业竞争局面形成。 3.饭店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出现了一批排头兵。 4.饭店管理形成多重格局。 5.软件建设相对落后,急需加强培训。
三、我国饭店管理的发展趋势
1.饭店企业将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 目标,企业运行机制将进一步完善。 2.市场机制将得到加强。 3.管理手段将进一步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 发展。 4.智力投资和人才培养将进一步加强。 5.集团化经营将进一步发展。
未来饭店发展的趋势
• 经营观念上的变化 • 饭店的规范化和个 性化服务
重庆希尔顿
• 拥 有 441 间 舒 适 优 雅 客 房 的重庆希尔顿业已成为 “山城”顶级酒店的又一 新典范:独具特色的各个 餐厅带给您前所未有的美 食体验;而其现代化的 “银河跑道健身中心”从 各种健身项目到美容美体 服务都会令您身心舒缓、 活力再现。
南京希尔顿
• 毗邻南京博物院的南京希 尔顿酒店,拥有561间豪 华客房,各类娱乐健身设 施一应俱全。可容纳1, 200人的大宴会厅能满足 您举办各种宴会及大型会 议的需要。酒店更荟萃中 西美食:无论纯正的粤菜、 淮扬菜,抑或传统意大利 佳肴,都会令您齿颐留香, 乐而忘返。
(四)新型饭店时期
• 时间:20世纪中叶至今,代表:美国 特点:注重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功能多 样化,服务综合性?;经营管理上,注重用 科学手段进行市场促销、成本控制和人力 资源管理。 服务对象: ?
北京希尔顿
• 座落于京城新商务及 外交使馆区中心的北 京希尔顿酒店,是您 公干、购物或观光一 天后的理想下 榻之处。 340间客房及套间,温 馨舒适,豪华典雅; 而其各式精选美酒佳 肴更令希尔顿享誉京 城。

中国酒店业发展史

中国酒店业发展史

中国酒店业30年发展史酒店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的饭店是中外合资(合作)的杰作,其目的是为了外事接待。

中外合资不仅仅是引入了资本,更多的是现代饭店管理理念,带来了现代饭店的启蒙教育。

在学习和自我的摸索之中,诞生了星级饭店标准,伴随着一大批星级饭店的成长,集团化、连锁化成为了中国饭店业的新趋势。

集团化竞争使得集团网络预定与常客计划、并购和资本市场成为各大集团追捧的热点,竞争不断升级。

在竞争的过程中,一部分被淘汰出局,一部分实施精品战略,一部分尝试新的业态,一部分由其他行业转入,不断为中国饭店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中国酒店业走过的轨迹: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饭店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春天。

一批合资的经典酒店腾空出世,如广州白天鹅(1978)、中国大饭店(1978)、北京建国饭店(1979)等。

1982年北京建国饭店引入第一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香港半岛集团。

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推广北京建国饭店经营管理方法的有关事项》,全国掀起学习建国的热潮。

同年,上海锦江(集团)联营公司成立,中国饭店集团化进入探索阶段。

1984年假日集团登陆中国,1985年国际酒店集团雅高进入中国大陆,此后国际酒店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开始跑马圈地。

198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于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建立饭店管理公司及有关政策问题请示的通知》,明确规定:中国的饭店管理公司在原则上享受外国饭店集团在中国享受的同等待遇。

1993年7月29日为了扶植我国饭店管理公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颁布了《饭店管理公司暂行办法》。

1978到1988年的十年,中国饭店一路狂奔,群领风骚数十年。

1998年8月22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

此后在93年、97年和2003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三次修订。

2003年第三次修订后的星级饭店评定标准,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将“旅游涉外饭店”改为“旅游饭店”,二是借鉴国际做法,增设了“白金五星级”作为酒店的最高星级,中国饭店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第二、三讲 中外饭店发展历史

第二、三讲 中外饭店发展历史

古代饭店业 近代饭店业 西方影响
2.酒店内设有高级套间、卫生间、电灯、
电话等现代设备,餐厅、舞厅、高档菜肴 等也做了配备。
3. 西式服务:先生、小姐、标准化服务等。
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4. 经营体制上也效仿西式酒店的模式,实
行酒店与银行、交通等行业联营。
Knowledge leadership for a better world
09客房门有显示灯
https://.au/
supplement
斯塔特勒经营理念
强调饭店的区位选择 唯一产品是服务 客人永远是对的
产品标准化
Knowledge leadership for a better world
https://.au/
supplement
20世纪初—50年代
20世纪50年—至今
https://.au/
西方饭店业的发展历史
客栈时期
步行、骑马、驿车
古道边、 车马道路边、 驿站附近
12-18世纪
对象 宗教、外交、商业
Knowledge leadership for a better world
设施 小、简、住
家庭经营
承包弹子 房、保龄 球馆、馅 “客人永远是正确的” 饼店,年
入过万
84:埃利克特餐厅500 01:outide inn 04:inside inn
15岁
20岁
1884 1904
斯塔特勒酒店 (300间)1865
1908
一间客房一浴室 一个美元零五十
Knowledge leadership for a better world
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Knowledge leadership for a better world

中国饭店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饭店业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饭店业的产生与发展中国饭店业的发展历史是生产力水平的浓缩和反映。

1、中国古代的客栈时期。

驿站,官办住宿设施。

清末出现迎宾馆。

2、近代饭店管理阶段。

(19世纪末到1949年)一是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西式饭店;建筑式样和风格、设施设备、内部装修、经营方法、服务对象等都传承着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饭店不同。

二是主要是中国的工商业者投资兴办,也即是民族资本建立的中西式饭店;将欧美的经营观念和中国的传统经营环境相融合。

现在保留的有江西南昌的江西大旅舍,现在免费参观。

浦江饭店是上海开埠依赖第一家西式饭店(1846年)在上海的外白渡桥东侧,卓别林,慈禧60大寿举行庆典;1854年中央饭店(现和平饭店),1931年上海国际饭店。

三是中国旅行社在各城市建立的饭店和旅舍。

这时期饭店规模大,设备舒适、服务项目多,开始学习西方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以经验管理为主。

3、中国现代饭店业(1)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阶段。

(解放后到1978年),这一时期人民政府对一些老饭店进行整顿和改造,积极筹建新型饭店。

我国建设了一批高级饭店宾馆,主要接待外国专家、国际友好人士、爱国华侨、国内因公差出差的人员。

这时期的饭店主要为政治、外交政策、侨务政策等服务,实行的是国有化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方法、接待程序、环境艺术、经营决策等落后,完全是计划经济管理,致使我国饭店管理长期处于落后局面。

1978年我国有相当于星级的饭店137家,客房15000多间。

(2)现代饭店初创阶段。

(1978年到1983年)这一时期我国的饭店由事业型管理走向企业型管理。

入境旅游多,1978年,我国能接待境外人员的饭店只有203座,客房2.3万间,为适应发展,先把政府招待所改成了涉外饭店,尤其是在沿海城市,引进外资兴建饭店。

为此国务院专一成立利用外资、侨资筹建旅游涉外饭店领导小组,1979年,合作建造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协议签订。

第一批正是批准北京长城饭店(8000多美元),北京的建国饭店(2000多万美元,1980年建工,1982年营业),是第一家中外合资(中美)饭店,当年盈利150万元,4年还清贷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饭店业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饭店的形式与发展
1、古老的旅馆-驿站
驿站是一种官方住宿设施,专门接待信使、公务人员和民间的旅行者。

从商代中期到清光绪二十二年止,驿站竟长存三千余年,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旅店。

2、中国早期的迎宾馆
迎宾馆主要是用来接待古代中华各族的代表和外国使者。

它也就成为了古代民族交往和中外往来的窗口。

人们从"迎宾馆"这个小小的窗口,可以看到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盛况。

3、民间旅店和早期城市客店的出现与发展
1)民间旅店的出现
古人对旅途中休憩食宿处所的泛称是“客栈”又称为“逆旅”。

最早是出现于西周时期,到了战国时期,民间旅店在发达的商业交通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为遍布全国的大规模的旅店业了。

2)早期城市客店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古代民间旅店在隋唐时开始较多地在城市里面出现,但是真正的开始兴旺发达是在北宋时期。

4、早期旅馆的管理
1)住宿制度坚持查验旅客旅行凭证的同时,还有住宿登记制度。

2)纳税制度实行店舍分等课税的办法,如有的将店舍分为五等,“收税有差”
5、早期旅馆的特点
1)建筑特点
“便于旅馆投宿”是我国早期旅馆重要的建馆思想。

除了坐落在城市的一定地区以外,还坐落在交通要道和商旅往来的码头附近。

旅馆的建筑式样和布局还因地而异,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经营特点
“衣帽取人、唯利是图”是封建社会(时代)旅店经营的明显特点。

3)接待服务特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金窝银窝,不如吾家的草窝”等。

有极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宾至如归”是传统的服务宗旨,也是客人衡量旅馆接待服务水平的准绳。

二、中国近代饭店的兴起与发展
1、外资经营的西式饭店
1)西式饭店在中国的出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纷纷侵入中国,设立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并在租界地和势力范围兴办银行、邮政、铁路和各种工矿企业,从而导致了西式饭店的出现。

2)西式饭店的建造与经营方式。

特点:规模大,装饰华丽、设备趋向豪华和舒适,服务日趋讲究文明礼貌、规范化、标准化。

客房分等经营,按质论价,是这些西式饭店客房出租上的一大特色。

2、中西结合式饭店
中西式饭店不仅在建筑上趋于西化,而且在设备设施、服务项目,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上亦受到西式饭店影响。

饭店内高级套间、卫生间、电灯、电话等现代设备,餐厅、舞厅、高档菜肴等应有尽有。

饮食上对内除了中餐以外,还以供应西餐为时尚
3、中国早期和近代饭店业中的从业人员
在达官贵人和封建士大夫的眼里,旅馆的从业人员是“下等人”、“贱人”、被称作“店小二”、“茶房”、“糟房”,外国人称华人服务员是“包艾”(Boy)。

在近代中国的西式饭店中工作的华人服务员,境遇亦很差。

《北京饭店话旧》一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时北京饭店的一位华人服务员给饭店董事长、法籍犹太人拉费勒送电报,叫门时拉费勒大发雷霆,说“我正在上厕所,你来叫门,罚款”。

服务员为了保住饭碗,只好忍气吞声认罚。

三、中国现代饭店
1.饭店建设投资多样化
我国现代饭店业的发展历史不长,但自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无论是行业规模、设施质量、经营观念还是管理水平,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在发展现代饭店业的过程中,改变了过去全由国家投资的状况,为满足不断发展的国际旅游业和商务的需要,我国采取多渠道的集资形式,利用国家资金、集体资金和引进外资等,改建、扩建和兴建了大批现代化的、不同档次的饭店。

2.饭店经营管理日趋先进
我国现代饭店业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其它行业和国外饭店的先进理论的经验,逐步走上了科学管理的道路,使饭店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改善,形成独特的企业风格。

同时一批起引进外资建造或聘请外方管理的涉外饭店相继开张营业。

无论是借用外资建造的饭店,还是合作经营的饭店,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对我国其他饭店都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现代化的饭店经营管理经验和高标准的饭店服务,为我国饭店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带动了我国饭店业向新的台阶迈进。

3.由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饭店设施和服务日趋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部分饭店为适应经济领域内深刻变革和市场经济的需要,由原来的高级招待所具有的以政治接待为主,以完成接待任务为目标,不搞经济核算,不讲经济效果,实行传统的经验管理的特征,逐步开始转变:由事业单位管理向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大转变,以新的姿态和面貌进入国际市场。

为适应现代化旅游和商务多元化的发展,满足多类别海内外客人的需求,我国饭店的建筑和设施引进了先进的硬件标准,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饭店的设施也向着多功能方向发展。

现代大型饭店附设了先进的信息传递设备,如国际直拨电话、传真、电传、闭路电视、文字处理机、卫星转播设备、电脑等;康乐设施如桑拿浴、保龄球、健身房、按摩、舞厅等;旅游服务设施如航空公司代理处、旅行服务处、外汇兑换处等;购物设施如经营旅游纪念品、珠宝等诸多用品的商场。

服务规范逐渐完善,服务质量也不断提高,使饭店的管理和服务日
趋现代化。

我国现代饭店的发展虽然有了十分可喜的成就,但以国际标准要求,尚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突出反映在服务质量上。

当然,客观地说与我国其它服务行业相比,饭店的服务质量水平还是遥遥领先的。

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饭店管理者固步自封于某些客观现实,自觉或不自觉地“重硬件、轻软件”,对服务质量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没有真正给予重视和下大力气去抓或抓紧,因此,使得我国饭店业的服务质量在本来就落后于国际酒店业水平的情况下,一些饭店又交替出现不稳定或是“下滑”现象,而房价又在普遍上升,以至于一些海外客人指出:“一些饭店这样的房价我们不是付不起,而是不值”。

这些严肃而又中肯的批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