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的生态建筑设计

合集下载

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摘要: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建筑在人类与自然界生态环境之间的中介地位,建筑设计要注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建筑生态设计必须考虑居民使用的方便、简捷;营造人类与自然环境沟通的合理条件。

本文探讨了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关键词:住宅;生态;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建筑与生态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生态策略也成为21 世纪建筑设计中的主旋律,其必然性的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物是人为的创造产物,其存在于生态环境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自然的秩序,而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其需要遵循生态环境的存在规律,因而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策略不仅仅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而将生态策略融入建筑设计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住宅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生态城市应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 从而使居民的生活得更美好、更舒适、更和谐。

2、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住宅建设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能耗大的建筑材料, 节约不可再生原料和短期资源, 多使用自然建材和当地材料。

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 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住宅能够减轻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使废弃物减少到零排放或零污染,做到再生、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生态住宅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自然度和自由度, 充分有机地利用自然的原材料,大大减少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体的污染,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

建筑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建筑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建筑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生态建筑设计成为了现代建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建筑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并分析其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一、节能原则节能是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

通过采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及优化建筑布局和朝向,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合理设计建筑的外墙和屋顶保温系统,可以降低能源的损耗。

另外,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管理原则合理管理水资源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同时,合理规划建筑的排水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的浪费和污染。

例如,利用生态湿地处理废水,可以将废水转化为可再生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环境适应原则生态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特点和条件,以实现与自然环境的良好适应。

例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地形特点,合理选择建筑的朝向和形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通风资源。

此外,合理规划建筑的绿化和景观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外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材料循环利用原则生态建筑设计应注重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通过选择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竹木和再生钢材,可以减少对森林和矿产资源的破坏。

同时,合理规划建筑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利用废弃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室内环境舒适原则生态建筑设计应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空间。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通风、采光和空调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控制。

此外,合理选择室内装饰材料和家具,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六、社区参与原则生态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社区的需求和参与。

通过与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合作,可以实现建筑设计与社区的良好互动。

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

浅析生态建筑设计摘要:构建生态社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时尚,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建筑息息相关,构建生态建筑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因而解决如何设计生态建筑的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建筑的定义、特点及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现代社会与生态建筑有关的热点问题,如太阳能利用技术、新材料的利用、雨水的收集利用技术以及地下水的有效利用技术,这些高新技术都能使现代建筑走向生态之路。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太阳能利用;新材料利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人们对于生态的建筑这一概念并不感到陌生,生态建筑也被称为绿色建筑或者可持续发展建筑。

生态建筑的设计和构建涉及很多学科,多个工种,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

广义上来讲,生态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建筑涉及指人、自然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即为人类构建自然舒适的居住环境。

1生态建筑的含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主要遵循物质循环再生、自然-经济-社会整体性等原则,有效协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学向其他学科不断延伸,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生态学与建筑学相结合推动了现代社会生态建筑的诞生,如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大别山庄度假村。

生态建筑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绿色建筑,它是根据当地的原有生态环境,利用生态学、建筑设计学、工程学等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建造建筑,这些建筑使自然生态环境、建筑和人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中,既满足了人们寻求适宜居住环境的要求,又使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生态建筑将建筑作为生命体,协调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完美的融入周围环境中。

2生态建筑的优点特征生态建筑不仅仅是生态理念的一种升华和实践,更涉及社会生活文化领域,是生态文化的一部分。

2.1运用节能技术实现生态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太阳能收集设施蓄热、转化为电能等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为建筑提供充足的光照、电能以及冬季取暖,这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还降低了环境污染。

当然节能技术还有其他类似的技术,比如风能的利用不仅可以使建筑内的空气得到更新,还可以转化为电能贮存起来,水能、海洋能发电,沼气池发电以及提供能源物质沼气等。

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例如星球大战中的死星,黑客帝国里的“锡安”和蚁哥正传里的蚁丘。

现实中的案例有:德国的“三升房”、奥尔良的“诺亚”等。

1简介生态建筑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

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

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

探究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

探究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

探究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摘要:生态建筑指的是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融入了生态技术和生态思想,而生态策略是相对抽象的概念,其目的是更好地展现建筑本身的生态性。

简单来说,生态建筑与生态策略的关系就是,生态建筑是生态策略应用在建筑物上的具体表现。

生态策略主要应用在建筑物的原材料、建筑结构及建筑空间等上,旨在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源需求不断增多,特别是建筑行业对能源的消耗增大,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

因此,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应积极将生态策略融入建筑行业中,提升建筑行业的资源利用率。

本文就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策略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1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1.1 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自然、建筑、人。

建筑存在的意义就是连接人与自然,因此建筑设计一定要同时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

要做好生态建筑设计,主要应做好两个部分的工作。

(1)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建筑内部空间环境的影响。

(2)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主要指的是建筑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建筑所处地形及建筑物的高度等。

设计人员应在设计过程中结合科学的方法,以减轻建筑带给周围环境的影响。

1.2 生态策略的意义设计人员将生态策略有效融入建筑设计中,可充分满足人们对亲近自然的渴望,这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

(1)满足了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与需求。

人类作为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对自然具有基本的热爱,因此应该尽量尊重自然、顺从自然。

自人类文明开始,人类始终对自然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即便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也始终无法完全剥离自然对人类的影响。

(2)将生态策略融入建筑设计中,有利于人类身心的健康发展。

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生态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注重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影响的设计理念,正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主流趋势。

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

它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能源效益和环保特性,还着眼于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这个背景下,生态建筑设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种注重可持续性、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的设计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推动建筑产业朝着更可持续、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对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消耗也逐渐增加,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理念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改善环境、提高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生态建筑是以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通过科学的设计、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与协调,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提升室内舒适性和空间品质的目的。

1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价值,涵盖了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

一是环境可持续性。

生态建筑设计注重最小化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降低建筑对能源、水资源和土地的消耗,减缓对环境的破坏。

这有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是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高效利用建筑材料、能源和水资源,生态建筑设计能够在建筑过程中降低资源浪费。

采用可再生能源、使用可持续性建材,以及实行循环经济原则,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

三是能源效益和碳减排。

生态建筑设计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优化建筑的能源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减少建筑运营过程中的能源需求,生态建筑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刍议现代化小区生态建筑设计

刍议现代化小区生态建筑设计
4 . 1自然 生态 的规 划和设 计
划, 以达 到 节约 能 源 、 保 护环 境 的
图 1桌建成 后 的生 态小 区 2 . 2生 态小 区建 筑的特 征 目的
衡量 一个 小 区是 否满 足生态 建 筑要 求 的关键 标 准就 是小 区的绿 化 面积 ,

生 态小 区 建筑 是一 项 集 居住 、 娱乐、 休 闲、 餐饮 、 环 保 等为 一 体 的 系统 性
的, 一般 情 况下不 给 予采 纳 。
章制 度 ,以更好 的促进 生 态建 筑
在 我 国的发 展 。小 区生 态 建设 的 核心 理 念 是促 进 人与 自然 的可 持 续 发展 , 其理 念 的基 础 是生 态 学 , 依 靠 现代 先进 的技术 手 段 ,对 建 筑 物 的 各 个 方 面 进 行 合 理 的规
区生态化建设主要是借助一些手段有效的改善小 区中已有的、 不符合生态理 念 的东西 , 努 力 打造 一个 人类 生 态和 自然 生态 相结 合 的理 念 。现 代 化小 区生 态建 筑 需要 相关 部 门和设 计 人员 给予 高度 的重 视 ,合 理规 划 小 区的布 局 、 结 构、 绿 化 等方 面 , 有效 的实 现 人与 自然 的和谐 统 一 。 本 文将 会针 对生 态 小区 的
特 点及设 计 进行 分析 , 以更 好 的促进 我 国生 态环境 的可持续 发 展 。
用户的安全保障系统等, 并且各个方面都要尽可能的满足生态优先原则 , 更好 的创 建一个 现代化 小 区生态建筑 。下表 是关于 小 区建 筑遮 阳方式及 采光效 果 。
小 区建筑 遮 阳方式 及采 光效 果
4 .生态小 区的基本 规划 方式
现 代化小 区生 态建设 的基本理 念是 保证 建筑 物与 自然 的 “ 整体 一 和谐 ~ 循 环利用 一 再生 ” , 通过 生态 建筑 可 以不断提 高居 民 的生活环 境 和生活 质量 , 促 进 人与 自然 的和谐发展 , 实现人 、 自然 和建筑 物的 和谐统一 。 小区 的生 态建筑 要求 其系统 内 的绿 化面积 不得低 于5 0 %以上 , 除建筑 物面 积 以外的地 区尽 可能保 证 其雨水 的渗流 能力 和绿化 面积 , 努力将 小区 打造一个 绿色 、 生态 的 自然 场所 。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应用探究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应用探究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应用探究2摘要:在最近的几年中,生态建筑的设计哲学在建筑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采纳。

这种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在设计生态建筑时,除了要充分考虑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还关心人们的居住环境,从而确保建筑以自然生态为中心。

其基本思想是将自然要素引入到建筑空间之中,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场所,并对这些自然元素进行合理地利用。

这一原则有能力满足资源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因此,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必须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方案。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引言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建筑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方式,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并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发展方向。

生态设计是指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来进行建筑环境设计,使其与自然生态相协调的一门新兴学科。

生态建筑的目标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也致力于营造一个既舒适又健康的室内环境。

生态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还能有效提升建筑产品附加值,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探讨生态建筑设计在当代建筑行业的实际应用显得尤为关键。

1生态住宅建筑概念生态住宅建筑在追求多维度和立体空间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在设计初期,它就巧妙地将经济实用性、环境保护和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意味着生态住宅与其原始环境保持一致,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更应重视节约用水和能源,这样可以降低建筑附近的环境污染,并延长其使用年限。

通过将生态友好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的平衡发展相融合,可以达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

2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2.1与环境的协调化在进行生态建筑时,首先,选择合适的地点,确保建筑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建筑设计时既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又要体现出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现代建筑的生态建筑设计
摘要:当前的建筑设计应该在生态建筑观的指导下来进行,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在建筑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热潮。

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的含义,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对策
abstract: the current building design should be done in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building, striving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trategies are increasingly getting attention and wide publicity and applications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ise a “green building” boom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solutions for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key words: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向往在生态建筑中轻松愉快地生活、工作,但对什么样的建筑才算“绿色”,学术界、产业界始终没有定论。

中国生态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生态建筑是
“在建筑的
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简称“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一、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

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2)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生态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3)健康舒适的原则:生态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

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二、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设计目标
1、生态建筑设计思路
(1)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

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

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一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

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

(2)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环境。

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

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

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

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

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

不仅美化了环境,
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

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

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

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生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

与以往建筑设计相同,生态建筑应致力于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空间和环境,即使建筑本身对环境污染很小,极为节能,但如果人们的各项活动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失败的。

生态建筑的功能应更趋合理,空间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交流。

它应该具备更良好的物理环境,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在上世纪不断发生地区性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当中,不少学者和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生态建筑系统是一种坚持师法自然的理想建筑系统,它大幅降低非再生能源的绝对消耗,采用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对物质和能量逐级、合理、综合应用,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力求把建筑生态系统纳入生物圈物质循环系统,
从而避免或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是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强调实现资源的集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建筑强调资源和环境,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

生态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基本目标包括:
①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
②把环境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
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④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
⑤使建筑功能质量目标统一;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手法
生态建筑从设计手法上,可分为三个类型:
(1)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乡土地方设计手法;
(2)既重视地方性,又适当地引入“适宜技术”的设计手法;
(3)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最新生态理论,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方法。

这三种手法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当地的具体生态环境出发进行设计,所不同的是对技术的应用观念与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