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网混水系统的应用与节能
试述供热末端混水系统的应用

试述供热末端混水系统的应用【摘要】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以及供热系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混水系统可以节能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混水系统,具有先进的热计量监测系统,实行量化管理,先进远程监控系统,做到远程管理,能够实现系统高度的智能化,“质”与“量”的同时调节,真正的做到了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混水系统,为建筑的高度舒适性提供了保障。
本文对供热末端混水系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说明,对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希望同行予以交流、共勉。
【关键词】节能降耗;混水回路;水力失调;“质”与“量”同时调节;变频水泵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状况下,竞争在不断的加剧,在各行各业中,建筑业的发展也是较为突出的,它在能源的消耗上也是较大的,在这其中建筑企业如何推进节能建筑,实现生态城市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建筑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迄今为止,我国的能源消耗是较大的,尤其是在供热方面,不断新增的建筑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一、供热末端混水系统的应用背景目前国内的供热系统浪费严重,输配系统存在以下普遍性的问题:(1)水力失调,各用户流量分配不合理,导致部分室内用户温度偏高,需开窗降温,部分室内用户温度偏低,能量损失大约20%;(2)一次管网大流量小温差运行5~15℃不等,循环水泵与系统不匹配,电耗损失大约50~100%;(3)一次管网定流量运行,由于水力失调,变频技术使用受到限制;(4)设备老化,管网失修,跑冒滴漏严重,热损失大,大约15~20%;(5)输送效率低,节流损失大,阀门损失20~30%;(6)管网的大流量运行,导致输送能耗较高,大约3~5kW/m2·a;(7)供热系统中,没有调控计量设施,无法达到量化的管理。
二、混水系统技术的研究目前中国的供热系统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供热问题,末端混水系统在供暖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产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实现二次管网的小流量大温差运行,末端用户大流量小温差运行,为末端楼宇提供独立的资用压头,解决供热系统的水力失调问题,会对整个供暖系统的节能降耗产生深远的影响。
混水直连供热系统的节能分析n

混水直连供热系统的节能分析李志平,翁杰(河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21)1直接式供热系统的形式1.1单纯直连单纯直连是指一级网供水直接进入热用户而不进行混水的连接方式,该方式可分为3种形式。
a. 直接连接热网热水直接进入用户系统。
一般要在热力入口处设置简单的计量仪表(压力表、温度计等),安装关断阀门和调节阀门。
热力入口通常设置于地下检查井中,每个用户设1处或多处入口,数目较多且维护调节不方便,因此适用于小规模的供热系统。
b. 热力站设分、集水器的直接连接在热网与热用户之间设置多个热力站,每一个热力站供应1个居民小区或几个热用户。
热力站内设有分水器、集水器、除污器、测量仪表、分配阀门、监控装置等,相对于方式a而言,操作环境好,可集中地对几个用户进行调节,管理维护方便,适合于大型的直供式系统。
c. 热力站设加压泵的直接连接在热力站内的一级网供水管或回水管上安装水泵,用以提高该热力站的一级网供回水压差,满足用户系统的需用压差。
此种形式适用于热网末端或个别阻力损失较大的用户系统。
1.2混水直连混水直连是指一级网供水在进入用户系统之前进行混水的直接连接,该方式可分为2种形式。
1.2.1热力站设旁通混水泵的直接连接在热力站内一级网供回水管之间的旁通管上安装水泵,抽引回水压入供水管,混合后再进入二级网路。
此种方式提高了一级网供回水温差,缩小了一级网的设计管径,降低了一级网的建设费用。
混合比μ的计算公式如下:μ=Gh /GwG=Gh +Gw(2)以上2式中,Gh 为混水量,Gw为一级网循环水量,G为二级网循环水量。
单位均为t/h。
1.2.2热力站设加压混水泵的直接连接在热力站一级网供水管上设置水泵,同时将泵吸入口处的供水管与用户系统的回水管连通,使得该泵同时抽引一级网供水与用户系统的部分回水,具有加压与混水2种功能。
此种形式主要用在以旁通混水泵形式为主的混水直连供热系统中的那些一级网供回水压差低于用户系统需用压差的热力站。
混水式供暖系统在实际供暖中的应用

混水式供暖系统在实际供暖中的应用作者:许劲松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7期许劲松(国电沈阳热电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摘要:该文阐述了混水供暖系统的原理及方式,结合改造实例说明了混水系统的优缺点及运行情况,并分析了混水供暖系统与传统供暖系统相比的优势,指出混水供暖系统较传统供暖系统更节能。
关键词:混水系统混水泵节能中图分类号:TU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087-01在供暖系统中,从热源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连接的供暖系统,间接连接的供暖系统,直接连接的混水供暖系统。
直接供暖系统为热源与用户直接连接,即热源、管网、热用户三部分组成,优点是投资小、运行简单。
缺点是介质温差小流量大、受地形影响大、热损失大,另外供暖面积不宜过大;间接供热系统即两级供热形式,该形式为热源、一级管网、换热站、二级管网、热用户五部分组成,这种供暖系统有以下优点:系统稳定、不受地形限制、易于水力平衡调节、一级网投资小等优点。
缺点换热站投资大、热损失大、维修成本大等。
近些年来,混水式供暖系统在实际供暖中不断得到应用,系统在逐步完善,该系统由热源、一次网、混水换热站、二次网、热用户五部分组成,优点是集前两者供暖系统的优点于一身,表现在系统投资小、运行简单、易于水力平衡调节、热源厂内部循环泵投资小、不受地形限制等,而且相对于前两者供暖更灵活,更适用于供暖面积的变化。
1 混水系统的原理及方式混水系统是一种将高温差小流量的热水转换成低温差大流量循环水的装置,采用混水降温装置之后,可以给集中供热用户提供合适的低温差大流量循环水。
即系统中二级网回水一部分通过混水循环泵作用混入一级网供水成为二级网供水,另一部分回水作为一级网回水返回一级总网。
换热站所处供暖一次网位置及地势不同,混水系统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1 混水泵旁通加压混水泵设置在混水旁通管路上,利用水泵将二次网的一部分回水加压打入混水器与一次网供水中混合加热,形成二次网供水,二次网的另一部分回水作为一次网回水返回一次网回水管;一次网供回水上设置电动调节阀,水泵前后安装阀门并采用变频控制,即可以实现混水运行。
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和其优缺点

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和其优缺点优点:1.简化系统: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不需要额外的热交换设备,可以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和维护工作。
该系统具有灵活性,易于安装和维护。
2.高效节能:由于没有额外的热交换设备,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的热传输效率高。
热水锅炉直接向供水系统供热,热量损失少。
3.温度控制精确: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可以根据需要精确控制供水温度,使得供暖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和舒适。
4.控制方便: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可以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供暖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室外温度等参数进行智能调控,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节省空间:由于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不需要额外的热交换设备,可以节省空间,特别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建筑,如高层住宅、商业办公楼等。
缺点:1.系统调节复杂: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的调节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供暖需求等因素进行精确调整。
如果调节不当,可能导致供水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供暖效果和舒适度。
2.系统安全隐患:由于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将热水锅炉直接与供水系统连接,如果锅炉出现故障,可能会造成用户供水不足、热水泄漏等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锅炉的维护和管理非常重要。
3.耗能较大: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在供暖过程中需要保持锅炉持续工作,耗能较大。
尤其是在供暖季节,能耗增加,可能会对家庭经济造成一定压力。
4.供暖效果受限:由于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没有额外的热交换设备,对于大面积供暖的建筑,可能会导致供水温度不均匀,影响供暖效果。
总结:直供混水式供热系统具有简化系统、高效节能、温度控制精确、控制方便和节省空间等优点,但也存在系统调节复杂、系统安全隐患、耗能较大和供暖效果受限等缺点。
因此,在选择供热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满足用户的供暖需求和经济条件。
浅谈混水供热的节能效果

Heating Energy Saving供热节能2017年12月18目前的供暖系统,大多以大流量运行,为的就是可以满足末端用户的需求。
然而,供暖系统的近端用户通常会得到过多热量,产生大量的过热损失。
混水供热方式是供热系统直接连接的一种有效方式。
近年来,人们对节能节电有了更高需求,在保持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混水连接有更多优势,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关注。
混水系统可使流量分配更加均匀,从而降低热量损失,起到节能效果。
1 混水的基本原理混水,顾名思义,就是将供水与一部分回水进行混合,混合后一起输入管路。
混水是在管路进入热用户楼内之前的位置进行,在混水装置作用下,低温回水和高温供水以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在保证主干管流量不会过大的前提下,增加实际输送进入楼内的流量,使楼内热用户可以得到足够热量。
与此同时,又降低主干管流量,减少系统近端用户的过热损失,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2 常见的混水供热装置2.1 混水泵在热用户用热入口处安装混水泵,将主干管的高温供水与低温回水混合,并通过调节混水比来实现调节楼内供水温度的目的。
这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混水处理方式。
具体来讲,混水泵开启时,抽取用户的部分回水,与主干管供水混合,将降温后的热水以较大流速送入用户,从而提高系统的供暖质量和能源利用率。
天津大学高建卫通过模拟实验得出结论:混水泵能够大幅度降低热用户楼内各楼层之间的温差,缓解上下层间的冷热不均现象。
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系统热力失调问题,降低二次网输送能耗。
除此之外,他还通过经济性分析证明,在用户热力入口处旁通管上加装混水泵的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2.2 水喷射泵在混水泵的应用基础上,利用水喷射泵的动静压转化关系,在不需要电力的情况下,实现供回水的混合;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调整供回水的混合比例。
如果在入楼前加装水喷射泵,则从管网供水管进入喷射泵的高温水在其压力作用下,由喷嘴高速喷射出来,进入吸入室,喷嘴处管径变小,流速增加,使得动压增加,静压下降,形成低压区,可将热用户楼内系统的一部分回水吸入并与供水一起进入混合管。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混水直供是一种将冷却水和供暖水混合在一起直接供应到用户端的热力供应方式,在集中供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节能、环保、便捷等诸多优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混水直供的概念和原理、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优缺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概念和原理混水直供是指在供热系统中,将冷却水和供暖水混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混合水,经过换热器加热后,直接供应到用户端的一种热力供应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混水直接供应,利用冷却水的温度和热量,实现热力能源的直接供应,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在混水直供系统中,冷却水和供暖水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水,通过换热器升温后供应到用户端。
冷却水和供暖水的比例、温度、流速等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以确保供暖水的温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需要根据用户端的需求和供热系统的工作状态对混水比例和温度等参数进行调整,以保证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暖质量。
二、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中,一般采用锅炉加热供暖水,然后通过管网输送到用户端。
这种方式存在能源浪费、管网损失、设备投资高等问题。
而混水直供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节能环保:混水直供系统可以利用冷却水的余热,通过换热器加热供暖水,减少了供暖设备的能源消耗,降低了能源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降低成本:混水直供系统省去了传统供热系统中的一些设备和管道,减少了设备投资和管网成本,降低了供热成本。
3. 简化系统:混水直供系统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降低了系统运行和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4. 提高供暖质量:混水直供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端的需求和供热系统的工作状态实时调整混水比例和温度等参数,保证供暖水的质量和稳定性。
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供热领域的热点技术。
三、优缺点优点:不足:2. 需要优化设计:混水直供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暖质量。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一、混水直供技术的原理混水直供技术是指将供水和回水混合后直接供应到用户系统中的一种供热方式。
它采用了较低的供水温度和较高的回水温度,通过充分利用回水的余热,减少了管网的热损失,提高了系统的能效。
具体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采用低温供水混水直供技术采用了较低的供水温度,一般在50℃左右,与传统的供水温度相比,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
2. 回水利用3. 管网运行平稳采用混水直供技术后,供水与回水温差较小,能够有效地减小管网中的温差冲击,减少了管网的热损失和运行风险,保证了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混水直供技术在集中供热中的优势混水直供技术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减排采用混水直供技术后,供水温度较低,回水利用率高,能够有效地降低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要求。
2. 提高能源利用率混水直供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回水的余热,提高了系统的能效,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使得能源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4. 提升用户舒适度混水直供技术使得供水温度较低,避免了传统供暖系统中由于供水温度过高而导致的过热现象,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
5. 减少管网投资混水直供技术采用低温供水,管网输送损失小,因此可以减少管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混水直供技术在我国的集中供热系统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具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以某市某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了混水直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用户舒适度方面,用户对该项目的取暖效果和服务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在冬季取暖过程中,使用了混水直供技术后,不再出现了传统暖气片过热的现象,居室内温度恰到好处,使得用户的取暖体验大大提升。
在投资收益方面,采用了混水直供技术后,该项目显著降低了管网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提高了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
在长期运行方面,采用了混水直供技术后,该项目供热系统运行稳定,取暖效果好,社会反响良好,得到了用户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和好评。
混水直连供热系统的节能分析与应用

混水直连 供热系统的节能分析 与应 用
赵 建 波 。 建军 , 丽颖 , 甲锟 王 蒋 刘
( 牡丹江热电有限公 司, 黑龙 江 牡丹江 1 09 5 0) 7 摘 要: 本文通过单纯直连与混水直连 两种连接 方式的对比, 定性与定量地分析 了混水直连方 式的节能效果, 列举牡丹江新华供热公司成功应用大混合比混水直连 方式与热电联 产间供 式热网 连接 , 实行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实例, 出混水直连方式是 一种节能设计 方案 , 提 投资省 , 造价低 , 用 应 得 当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
c s fr n ig mu t— h a o r e e o e to n Xih a He tS p l ro ain a e e u r t , ih a e o u n li e tsu c s n tc n cin i n u a u py Co p rto r n meae wh c d
维普资讯
第 2卷, 4 总第 16 3 期 20 年 3 第 2 06 月,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网混水系统的应用与节能
【摘要】近几年很多地区供热多采用间供形式,但是在使用中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随着热网监控和热网平衡技术的发展,混水加热直供方式又重新找到了它自身的控制方式,实现了经济节能的目的。
本文在这方面进行系统地论述。
【关键词】混水流量;热网平衡;旁通加压;回水加压;供水加压
前言
混水供热方式在集中供热中发展较慢,其原因主要是早期缺乏热网平衡设备,同时也难以解决热源对水质质量的要求。
随着供热技术的发展及先进监控设备在供热系统中的成功应用,混水加热直供方式也慢慢地找到它自身的控制方式,实现了经济节能的目的。
一、混水供热系统的优点
1.热损耗较小:混水供热方式没有换热器,也就没有换热器的散热损失,所以混水直供相对于间接供热热利用率更高;
2.维护费用小:混水直供热力站没有换热器,在检修期间相对间接供热方式节省大量的维护费用,换热器通常每隔一两年都需要做定期的除垢清洗,特别是板式换热器流道路间隙窄,容易结垢,换热板间严密性要求高,密封垫在拆装过程中容易损坏,这样造成热力站维修成本的增加,经测算平均每年单台换热器维护费用为2500元左右。
3.初投资费用低:因热力站工艺结构上没有换热器,无单独定压系统,混水热力站节省换热器及变频补水定压方式所需的管件和设备的投资;另外由于设备占地面积少,热力站土建造价明显下降,所以混水热力站相对于间接供热造价明显降低。
二、混水流量与温度的关系式
U=Gh/G1g=(t1g-t2g)/ (t2g-t2h)
U—混合比;
Gh—进入混水装置的回水流量m3/h;
G1g—进入混水装置的回水流量m3/h;
t1g—热网供水温度℃;
t2g t2h—混水装置后供、回水温度℃
则:t1g= t2g+u(t2g -t2h)
三、混水系统应满足的条件
1、热用户对压差的要求(不能流)
2、热用户最高点对定压的要求(不倒空)
3、热用户对压力的要求(不超压)
4、热用户的回水要能送到供水管(能混水)
四、混水的三种基本形式
1、水泵旁通加压: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供回水压力在一网供回水压力之间。
变频混水泵设置在混水旁通管路上,一次网供水水泵将二次网的一部分回水加压打入一次网供水中,混合形成二次网供水,二次网的另一部分回水返回一次网回水管。
2、水泵回水加压: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回水压力在一网回水压力以下。
变频混水泵设置在二次网回水管上,一次网供水管上装一个流量控制阀,一次网回水管上装一个手动调节阀。
调节流量控制阀庙宇好一次网的流量。
当一次网回水压力低于二网所需的供水压力时,可调节一次网回水侧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对供水压力的要求,利用水泵将二次网回水提压,一部分回水和一次网供水混合成为二次网供水,另一部分回水回到一次网;当一次网回水压力高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时,手动调节阀全开即可。
3、水泵供水加压: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在一次网供水压力以上。
变频混水泵设置在二次网供水管上,一次网回水管上装一个流量控制阀,一次网供水管和旁通管上各装一个手动调节阀。
调节流量控制阀庙宇好一次网的流量,同时满足了二次网的系统静压。
当一次网供水压力高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可调节一次网供水侧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后压力与二次网回水静压相平衡,利用水泵二次网一部分回水及一次网供水同时吸入,混合形成二次网供水,另一部分二次网回水直接返回一次网回水管。
当一次网供水压力低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调节旁通管上的手动调动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系统静压。
五、混压水泵出力的确定
1、水泵旁通加压时:流量等于二次网的设计混水流量(一般大于二次网的一阗的循环总流量),扬程等于二次网的设计系统阻力。
2、水泵供、回水加压时:流量等于二次网设计循环总流量,扬程等于二次
网的设计系统阻力。
3、注意混水泵的扬程应加点富裕量(5-10米),以克服站内的阻力。
六、混水系统的调节
1、调整一次网管道上装的流量控制阀,使其流量等于各站设计一次网流量(一般是每一万平米建筑面积为10-15t/h),这样一次网就基本调平地。
2、对于水泵旁通加压站,发现二次网压力过高时,可关一下手动调节阀,压力合适为止。
3、对于水泵回水加压站,当一次网回水压力低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时,可调节一次网回水侧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对供水压力的要求。
4、对于水泵供水加压站,当一次网供水压力高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可调节一次网供水侧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后压力与二次网回水静压相平衡。
当一次网供水压力低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调节旁通管上的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系统静压。
5、调节混水泵变频器,减少混水泵多余的出力,节约电能。
6、注意在调试前,一次大网的定压点的压力不要太高,防止低处超压,视各站调试情况逐步升压。
七、利用混水供热应注意的问题
1、首先一定要将一次大网和各站二次网水压图绘制好;
2、根据各站压力和流量情况及与一次大网的关系,确定各站采取哪种混水方案;
3、混水泵的出力要有富余,以弥补设计偏差和负荷变化造成的系统不可调问题;
4、为了方便判断热网的调节及运行情况,各站的压力表和温度计要装全;
5、一次供(或回)水管尽量装上流量控制阀,以方便平衡;
6、混水泵尽量加变频,这样方便调平且更节电;
7、对过低用记要有超压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石兆玉.供热系统运行调节与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 李善化,等.集中供热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