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集成电路的现状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与市场分析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与市场分析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与市场分析一、产业现状1.发展阶段: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成长阶段再到发展成熟阶段的过程。

起步阶段主要是模仿和跟随国外技术和产品,成长阶段开始引进国外技术并开始自主研发,发展成熟阶段则是全面实现自主创新和国产化。

2.企业数量:随着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拥有了众多的企业,各类IC设计企业、晶圆代工厂、封测企业、设备供应商等。

3.技术实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实力方面不断提升,逐渐走向自主创新。

一些设计企业取得了重要突破,可以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处理器等高端产品。

4.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5.产业链完备度: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逐渐完备,从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到封装、测试等环节都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但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高端市场上。

二、市场分析1.市场规模: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庞大,随着信息技术和消费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集成电路的需求日益增长。

据预测,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并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

2.市场需求: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推动,对高性能、低功耗、物联网等方面的集成电路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3.市场竞争: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国内龙头企业在一些细分市场上具备一定竞争力,但与国际巨头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4.市场前景:中国政府将集成电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未来中国集成电路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5.市场风险: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仍然面临一些风险,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等。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现状与前沿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现状与前沿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现状与前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的现状1.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工艺技术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工艺技术方面,我国的集成电路工艺水平已经逐渐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目前,我国已具备的工艺流程技术主要有铝、铜、镍及多层金银多晶。

其中铜工艺和镍工艺已经被应用于量产。

在新工艺技术领域,三维集成电路工艺技术、非全晶硅工艺技术等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设计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也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已进入规模化阶段,所涉及的领域已从最初的模拟电路设计逐渐发展到数字信号处理、射频通信、视频处理等多个领域。

同时,国内外政府和产业圈也在推进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设计工具的研发和推广。

3.设备技术设备技术对于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和生产成本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在半导体设备制造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主要涉及到生长、切割、清洗和测试等领域。

同时,我国企业也在加大投资力度,推进半导体设备的研制和生产,有望实现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

二、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的前沿1.量子技术量子技术是未来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已经对量子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研发,各大企业也竞相推进量子芯片的研制。

量子技术将有望推动新一代计算技术的发展,引领未来的数字革命。

2.芯片解密技术芯片解密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及对竞争对手加以打压的有效渠道。

随着商业运作不断加强,半导体解密技术逐渐成为半导体行业中的"新贵"。

国内的半导体市场管制和竞争加剧,也促使了半导体准入解密行业的飞速发展。

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国内外的企业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加速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制和推广。

2024年集成电路设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集成电路设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集成电路设计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集成电路设计市场是电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将对当前集成电路设计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据统计,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集成电路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3. 行业竞争格局目前,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等地的企业主导。

在美国,以英特尔、高通为代表的企业在芯片设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而日本的索尼、东芝在消费电子领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正在逐步崛起,并在全球市场上日益具有竞争力。

4. 技术发展趋势在技术方面,集成电路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小型化:随着电子产品尺寸的不断缩小,集成电路的体积也在不断减小,实现更高的集成度。

-低功耗: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低功耗芯片的需求越来越高。

- 高可靠性:在关键领域,如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等,对芯片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 多功能集成:集成电路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还需要具备多种功能的集成,如无线通信和传感等。

5. 主要问题与挑战集成电路设计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 技术瓶颈:集成度越高,设计难度越大,需要克服各种技术难题。

- 专业人才:集成电路设计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专业人才稀缺。

- 知识产权保护:集成电路的设计过程复杂,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

- 市场竞争: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6. 发展趋势与前景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集成电路设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同时,随着中国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崛起,中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有机会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的份额。

集成电路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如何

集成电路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如何

集成电路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如何引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石,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家电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集成电路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1. 现状分析1.1 行业概览集成电路行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涵盖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过程。

行业内的企业分为设计企业、制造企业和封装测试企业三个主要环节。

1.2 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集成电路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1.2.1 工艺制程升级工艺制程是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环节,随着工艺的不断突破,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目前,5纳米工艺已经商用,3纳米工艺正在研发中。

工艺制程的升级将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

1.2.2 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是当前热门的技术领域,对于人工智能应用来说,高性能的芯片是基础。

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推动了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行业的深度融合。

1.2.3 小型化和低功耗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产品的便携性和电池续航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集成电路行业在追求小型化和低功耗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行业带来更多应用场景。

1.3 市场需求集成电路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消费电子、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

随着智能手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各项新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应用,集成电路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 前景展望2.1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是推动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关键。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集成电路行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更加先进和高性能的产品。

2.2 产业转型升级集成电路行业正在经历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技术驱动、创新驱动的高端制造业转型是未来的趋势。

行业内的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3 应用拓展与转型除了传统的消费电子、通信领域,未来集成电路行业还将迎来更多新的应用场景。

谈谈集成电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谈谈集成电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谈谈集成电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
集成电路是当今电子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在,集成电路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
领域之一。

二、集成电路的未来趋势
1.工艺技术不断进步
集成电路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大规模集成、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功
耗等方面的挑战。

未来,随着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工
艺技术的高要求也将更为明显。

2.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
未来的集成电路将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领域中得到更
为广泛的应用。

同时,无人机、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新兴市场的爆
发也将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应用的发展。

3.芯片功耗追求更低
未来的集成电路不仅要求大规模集成,还将追求更低的功耗,为电子
设备的高效、低能耗运行提供更强的支持。

为此,将出现更多智能功
耗优化的技术和方案。

4.多元化的架构模式
未来的集成电路将朝着多核、多处理器和异构计算的方向发展,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架构模式。

这些新的架构模式将更好地适应不同领域和设备的需求,提高设备的计算和处理性能。

5.芯片安全不断提升
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芯片的安全环境也将更为复杂、艰巨,为了保证芯片的安全性,未来的集成电路制造业将依托更加安全的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提供更加安全的平台。

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 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说起集成电路,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很高大上,其实它就是把好多电子元件“搬进”一个小小的芯片里。

这就好比把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大家一起玩耍,省时省力还节省空间。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小伙伴都要单独玩,肯定会乱成一锅粥,但把他们都放在一个地方,不但能更好地合作,还能一起搞事情,效率倍增!如今,集成电路几乎无处不在,从我们的手机到汽车,再到冰箱,甚至是一些智能家居产品,都离不开它。

可见,这玩意儿在现代生活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2. 产业现状2.1 发展现状如今,集成电路产业简直是风头无两,像是春天里的百花齐放,各种技术层出不穷。

数据显示,全球集成电路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万亿级别,这可不是小数字啊!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对集成电路的需求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就拿智能手机来说,现代的手机几乎可以说是集成电路的“移动博物馆”,各种功能、各种应用都离不开这些小小的芯片。

而且,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升级,5纳米、3纳米的工艺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简直是科技的奇迹。

2.2 行业竞争不过,话说回来,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

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大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拼得不可开交。

无论是英特尔、AMD还是国内的华为、台积电,都是各显神通。

谁都不想错过这个金矿,大家都在拼命加码研发,试图抢占先机。

市场上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也快得让人目不暇接,谁能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真的是个难题。

3. 未来发展趋势3.1 技术革新谈到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得提提技术革新。

未来的集成电路会更加智能化,像是“未来科技感”的代名词。

比如说,量子计算、神经形态计算等新技术都有望在集成电路中大展拳脚。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电脑能像人脑一样快速处理信息,那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简直让人期待不已!而且,环保和节能也是大势所趋,如何让芯片在高性能的同时,更加节能降耗,是未来研发的重点。

集成电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电子元件,它在各种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各种智能设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不断推动着整个电子行业的发展。

本文将就集成电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集成电路的现状集成电路是一种将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等电子器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的微电子器件。

目前,集成电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汽车、医疗设备等。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集成电路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进化。

摩尔定律提出了集成电路的功能每隔18-24个月翻倍,使得集成电路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提升。

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进步,从最初的0.35微米工艺逐步发展到目前的7纳米工艺,使得芯片的功耗和体积得到了大幅度的缩小。

集成电路在技术和应用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电子行业的核心推动力量。

二、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集成电路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的集成电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并在其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智能手机需要更加智能的处理器芯片、更加节能的功率管理芯片;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更加精密的感知处理芯片、更加稳定的通信芯片等。

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将向着智能化方向不断前进。

2.高性能和低功耗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下,对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功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集成电路需要在提高性能的将功耗控制在最低限度。

这就需要在芯片制造工艺、结构设计、封装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以实现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平衡,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3.多功能集成未来的集成电路将向着多功能集成的方向不断发展。

随着电子产品功能的不断增加,对芯片的功能集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的集成电路不仅需要在性能和功耗上有所突破,还需要具备更多的功能,传感器接口、无线通信接口、图像处理接口等,以满足电子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通信、计算机、汽车、医疗设备等。

本文将探讨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发展现状集成电路行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从初始的小规模生产,到现在的大规模集成、高密度封装,集成度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硅基材料的应用、光刻技术的进步以及其他许多关键技术的创新,推动了集成电路行业的飞速发展。

现在,全球的集成电路业务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地,这些地区拥有大量的知名芯片设计公司和制造工厂。

中国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之一。

然而,虽然集成电路行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新一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投入,公司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研发,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和供应链管理。

二、未来趋势在未来,集成电路行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未来趋势:1.人工智能 (AI) 芯片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系统需要专门的AI芯片来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2.物联网 (IoT) 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普及,集成电路行业需要开发低功耗、小型化的芯片来满足物联网设备的需求。

3.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例如,三维集成电路技术和量子计算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芯片的性能和功能。

4.可再配置技术的发展将提高芯片设计的灵活性。

可再配置技术可以在芯片制造过程中改变芯片的功能和连接方式,使芯片更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5.环境友好型芯片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集成电路行业需要开发低功耗、低辐射的芯片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集成电路行业将继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集成电路的现状及发展作者:崔建红单位:山东工商学院邮政编码:264000摘要: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它的出现给电子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

从最初集成电路在我国发展以来,我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仍然面临资源利用率低,芯片与整机脱节,缺乏自我品牌,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

我们都应采取有效的对策。

在今后发展中加以解决,争取使我国由消费大国走向产业强国。

关键词:国内、集成电路、发展现状、措施、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Integrated CircuitAuthor:Cui JianhongUnit: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Zip Code:264000 Summary:IC is a miniature electronic devices or components, its appearance to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Since the initial IC has developed in our country , China has achieved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But we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such as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low, the chip out of the whole ,lack of our own brand, weak innovation capabilityand so on. We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m in future development and Striving to make our country join in industrial power by the country of consumption.Keyword:national, integrated circuits, development status, measures一、集成电路的定义与特点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

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这样,整个电路的体积大大缩小,且引出线和焊接点的数目也大为减少,从而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符号“N”等)表示。

集成电路按其功能、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三大类。

模拟集成电路又称线性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模拟信号(指幅度随时间边疆变化的信号。

例如半导体收音机的音频信号、录放机的磁带信号等),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成比例关系。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

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二、国内集成电路的发展1、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诞生于六十年代,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初始建设时期(孕育期):1956年起以计算机和军工配套为目标,以开发逻辑电路为主要产品,初步建立集成电路工业基础及相关设备、仪器、材料的配套条件;(2)、重点建设时期(形成期):1978年起主要引进美国二手设备,改善集成电路装备水平,在“治散治乱”的同时,以消费类整机作为配套重点,较好地解决了彩电集成电路的国产化;(3)、加速发展时期(成长期):1990年起以908工程、909工程为重点,以CAD为突破口,抓好科技攻关和北方科研开发基地的建设,为信息产业服务,集成电路行业取得了新的发展。

2、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现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国家信息化建设。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测齐头并进、产业基础较为完备,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在我国,集成电路有下列主要特点(1)技术创新取得新的突破,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3英寸生产线,发展到目前的12英寸生产线,IC制造工艺向深亚微米挺进,研发了不少工艺模块,先进加工工艺已达到80nm。

封装测试水平从低端迈向中高端,在SOP、PGA、BGA、FC和CSP以及SiP等先进封装形式的开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IC设计水平大大提升,设计能力小于等于0.5微米企业比例已超过60%,其中设计能力在0.18微米以下企业占相当比例,部分企业设计水平已经达到90nm的先进水平。

设计能力在百万门规模以上的国内IC设计企业比例已上升到20%以上,最大设计规模已经超过5000 万门级。

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涌现出一批自主开发的IC产品。

“方舟”、“龙芯”、北大众志等为代表的国产CPU,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爱国者3号”数字电视解码芯片,中星微电子的“星光”系列音视频解码芯片等大量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制成功并投向市场,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自主创新设计水平已经开始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由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凌讯科技联合研制的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高清晰度地面传输移动接收系统专用芯片——“中视一号”通过技术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清华同方、中国华大等设计单位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IC卡身份证芯片也在全国大规模使用。

在金卡工程的带动下,经过政府、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以二代身份证、手机SIM卡等为代表的IC卡芯片实现了突破。

“龙芯”、移动应用处理器、基带芯片、数字多媒体、音视频处理、高清数字电视、图像处理、功率管理以及存储卡控制等许多IC产品开发成功,相当一批IC已投入量产,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有的还进入国际市场竞争。

集成电路设计业领域自主创新的产品种类增多,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05年我国封装测试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3%,设计业和制造业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约60.8%和54.5%。

封装测试在产业链总值中占45.3%,较之2004年的51.8%有下降;设计业和制造业的产值分别占到17.5%和37.2%。

尽管封装测试业仍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老大”,但三者结构已逐步向国外先进标准靠拢,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3)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水平经历了2000年的0.35微米8英寸制造线的建设,到2004年中芯国际北京12英寸线建成投产,少数先进生产线的制造技术已提升到0.18微米乃至0.13微米。

至2007年底,国内已建成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有52条,量产的12英寸生产线3条、8英寸生产线14条。

涌现出中芯国际、华虹NEC、宏力半导体、和舰科技、台积电(上海)、上海先进等IC制造代工企业,这些企业纷纷进入国际市场,融入全球产业竞争,全球代工业务市场占有率超过9%国内封装企业,在先进封装形式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设计企业的业务活动已经从芯片设计扩展到系统解决方案、知识产权(IP)的交换交易、IC设计服务、测试,直到产品营销。

一批企业已具备0.13微米~0.25微米的设计开发能力,可自主设计开发几百万和上千万门水平的集成电路。

三、我国集成电路面临的问题我国的集成电路发展成好的势头,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依旧面临问题:(1)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月加工晶园约40万片以上的能力。

如何利用好这些已有的集成电路生产线,使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得到充分的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2)芯片与整机脱节。

我国目前整机生产能力已达到年生产手机3亿多部,彩电8000多万台,但这些整机所用的芯片基本上为国外产品所垄断,导致我国近几年平均每年进口集成电路达800亿美元以上。

设计、生产大量的消费类芯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突破设计的芯片整机厂商不用、而整机厂商需要的芯片又没法设计出来的矛盾局面。

(3)制造技术以代工为主业、缺乏自我品牌。

我国内地晶圆制造业的发展,除了早期与美国贝尔、阿尔卡特、摩托罗拉,日本NEC等合资建厂并从事生产外,近年来的发展主轴是以提供晶圆代工生产为重点,自主品牌相对较少。

(4)创新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在大生产技术开发能力和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弱,生产技术和高档产品主要靠引进,高级设计人才和工艺开发人才缺乏。

(5)产业链整体弱小、支撑业发展滞后。

近几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的是制造业,但集成电路辅助行业的实力(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封装、芯片配件、先进封装、专用设备制造等)还相当弱小。

集成电路生产线设备、仪器和材料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尚未改变,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升级换代步伐。

四、国内集成电路发展的应对措施昂首未来,集成电路将依旧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对象目前我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将面临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新的扶植政策有望尽快出台,支持研发的专项基金将会增多,国内市场空间广阔,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仍将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占全球市场份额比重将进一步增大。

中国拥有巨大的电子产品消费能力,并且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制造基地,毫无疑问,集成电路设计业在中国有良好的前景。

适时调整思路,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崛起的关键:1、我国应该抓住全球产业调整转移带来的机遇,现已成为世界电子产品生产大国,整机制造产能的扩张必将拉动我国集成电路市场持续增长。

建立多方业务,实现业务多元化。

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要长久发展,多元化是必然之路。

只有紧扣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线,才能在业绩上不断提升。

中国IC设计企业应立足本土优势领域,如政府采购、IC卡、多媒体、动漫文化、新型能源等,加强创新能力,实现业务多元化。

树立本土技术、产品和应用标准,抢占市场先机。

培育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与电子整机生产企业经常性沟通联系和产品技术供需交流的渠道,通过电子整机生产企业的发展需求带动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电子整机产品集成电路设计本地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2、发展政府的引导作用。

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技术。

我国政府扶持集成电路产业的优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各级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为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通信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