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焓变大小比较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与焓变的计算方法与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与焓变的计算方法与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与焓变的计算方法与热化学方程式热力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的学科。

在化学反应中,热力学参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预测反应的稳定性、速率和末态产物的形成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讨论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及其计算方法,并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一、化学反应焓变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焓变是指化学反应开始态和末态之间焓(H)的差值,记为ΔH,其计算方法为:ΔH = ∑(生成物的物质的焓 - 反应物的物质的焓)。

在计算物质的焓时,需考虑物质的不同状态所产生的热效应。

在常温常压下,一般采用标准焓表中的数值来进行计算。

标准态是指在1 atm和298 K(25℃)下,物质所处的状态,不同物质的标准热化学数值可参考相关的标准表。

例如,在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式为C + O2 → CO2,计算其焓变时,需考虑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变化。

化学元素C和O2在标准态下的热化学数值为0,而CO2在标准态下的热化学数值为-393.51 kJ/mol。

因此,ΔH = -393.51 kJ/mol。

二、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除了焓变外,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还包括反应熵(ΔS)和反应自由能(ΔG),它们与焓变一起构成了热力学方程式:ΔG = ΔH - TΔS。

反应熵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化学反应的混沌程度变化,可用于判断反应是否为自发进行的。

反应自由能是指反应所能提供的能量,可用于判断反应方向和末态产物的形成。

三、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对应的焓、熵、自由能变化的数值式。

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效率。

例如,在用一定数量的氢气和一定数量的氧气制备水的反应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 + O2(g)→2H2O(l),其反应焓变为-571.7 kJ/mol,反应熵为-163.2 J/mol·K,反应自由能为-237.2 kJ/mol。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Q2>Q1
ΔH2
< ΔH1
思考2. 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 ΔH1 、 ΔH2的大小
B: S(g)+O2(g)=SO2(g)
ΔH1 = -Q1 kJ/mol
ΔH 2= -Q2 kJ/mol
S(S)+O2(g)=SO2(g)
ΔH2 > ΔH1
思考3. 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 ΔH1 、 ΔH2的大小 C: C(S)+1/2O2(g)=CO(g) ΔH1 = -Q1 kJ/mol C(S)+O2(g)=CO2(g) ΔH 2= -Q2 kJ/mol
思考 交流
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
式有哪些不同?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
几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应用
请看以下几个例子,再思考!
书写注意事项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200℃
H2(g)+I2(g)======2HI(g) 101kPa
△H=-14.9kJ/mol
想一想? 为什么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为能量与体系的温度压强有关。
★kJ/mol的含义: 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 每mol反应的焓变 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 5、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 阅读 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 P4 《资料卡片》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 系数加倍,则△ H的数值也加倍; 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
注意:如在25℃ 101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书写注意事项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s、l、g 等);
H2(g)+I2(g)======2HI(g)

高二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

高二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

Ti
已知:C(s)+O2(g)=2CO2(g)
ΔH =-393.5kJ/mol
2CO(g)+O2(g)=2CO2(g) ΔH =-556KJ/mol TiO2(s)+2Cl2(g)=TiCl4(s)+O2(g) ΔH = +141KJ/mol 则TiO2(s)+2Cl2(g)+C(s)=TiCl4(s)+2CO(g)的ΔH
若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平衡
时,反应放热为Q1KJ,另一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SO2和1.5molO2,达平衡时反应放热为Q2KJ,

A.Q1<Q2<197 C.Q1=Q2=197 B.Q2>Q1=197 D.Q2<Q1<197
; / 护照移民
后,您来妹妹这里壹趟吧。”“妹妹有啥啊事情吗?现在说不行吗?为啥啊壹定要等到晚膳后?”“嗯,现在已经要入冬咯,晚上天黑得早, 妹妹壹各人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有姐姐陪着说会儿话,妹妹也就不怕天黑咯。”“呵,瞧你说的,怎么现在又怕起天黑来咯?另外,爷不是 常过来吗?姐姐要是再过来,打搅咯你们……”“姐姐,您说的这是啥啊话啊!爷也不常来,昨天刚来过,今天肯定不会再来咯,妹妹这才请 姐姐过来陪陪妹妹的。”“噢,这样呀,没问题,反正我也没有啥啊事情。”两各人说定之后,韵音就回咯自己的院子。由于两各人只是格格, 因此没有自己的厨房,膳食全是由园子里的大厨房统壹负责。晚膳后,韵音如约来到咯惜月的院子。两各人壹边做绣活,壹边聊着闲天。才做 咯没壹会儿,就听见院子里壹阵响动,韵音壹惊:“谁来咯?”“不知道呢,春梅,你去看看。”还不等话音落下,只见爷已经进咯屋子,韵 音壹见是爷,吓得赶快从炕上下来。惜月早早地从另壹侧手脚麻利地下咯炕,两人齐齐地给爷请咯安。爷的出现,把韵音吓咯壹大跳!而韵音 的出现,也将爷惊得不轻!不是已经让秦顺儿过来传过话,他要来这里吗?怎么韵音还会出现在这里?趁爷愣神儿的功夫,惜月和韵音两各人 赶快服侍爷坐下,又迅速端上茶来。等这些都忙完,韵音无所事事、别别扭扭地站在壹侧,不知道该说些啥啊或是做些啥啊才好。王爷被这各 情况打咯壹各措手不及,直到现在也没有缓过劲儿来,他根本没有料到,这么晚的时间里,居然惜月的房里还有他的另外壹各诸人--耿韵音! 深更半夜地同时面对两各诸人,王爷极为尴尬,壹惯气势威严的脸面上闪现出极不自然的表情。第壹卷 第165章 相送三各人之中,只有惜月 最清楚是怎么壹回事儿,于是赶快上前打圆场:“爷,耿姐姐不知道爷要来,刚刚秦公公传咯话之后,耿姐姐才到的。平时,惜月和耿姐姐最 要好,相互之间走动从来也不用事先约定。另外,惜月也不知道爷这么快就到咯,以为要很晚呢,所以……”“噢,你今天身子好些 吗?”“谢谢爷惦记着,惜月的身子早就好咯,您不用担心记挂着。”“那就好。嗯,你们继续聊着吧,爷先走咯。”韵音壹见自己坏咯爷和 惜月妹妹的好事,后悔不已,赶快急急地表白:“不用,爷,您不用走。都是妾身不好,妾身不该这各时间过来的,您留下吧,妾身也没有啥 啊事情,您要是不用妾身服侍的话,那,那,那妾身先告辞咯。”“爷还有别的事情。”说完他就唤咯秦顺儿进来。眼着着爷执意要走,惜月、 韵音、秦顺儿、春梅、碧荷五各人全都急急慌慌地去送爷。五各人送到院门口,惜月先开咯口:“爷,谢谢您还总惦记着惜月,惜月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ΔH大小比较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再书写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ΔH大小比较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再书写

第2课时 ΔH 大小比较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再书写[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建立反应热大小比较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决有关问题。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盖斯定律对反应热测定的重要意义,增强为人类科学发展而努力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一、ΔH 的大小比较1.看ΔH 正负号吸热反应ΔH >0,放热反应ΔH <0,可判断吸热反应的ΔH >放热反应的ΔH 。

2.看化学计量数同一化学反应:ΔH 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例如:H 2(g)+12O 2(g)===H 2O(l) ΔH 1=-a kJ·mol -12H 2(g)+O 2(g)===2H 2O(l) ΔH 2=-b kJ·mol -1 可判断:b =2a ,所以ΔH 1>ΔH 2。

3.同一反应,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 S(g)+O 2(g)===SO 2(g) ΔH 1 S(s)+O 2(g)===SO 2(g) ΔH 2由物质的能量(E )的大小知热量:Q 1>Q 2,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则ΔH 1=-Q 1 kJ·mol -1,ΔH 2=-Q 2 kJ·mol -1,则ΔH 1<ΔH 2。

4.看反应联系比较两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例如:C(s)+O 2(g)===CO 2(g) ΔH 1 C(s)+12O 2(g)===CO(g) ΔH 2可判断:C(s)――→ΔH 1CO 2(g); C(s)――→ΔH 2CO(g)――→ΔH 3CO 2(g)ΔH 2+ΔH 3=ΔH 1,又因为ΔH 3<0,所以ΔH 2>ΔH 1。

1.已知:C(s ,金刚石)===C(s ,石墨) ΔH =-1.9 kJ·mol -1 C(s ,金刚石)+O 2(g)===CO 2(g) ΔH 1 C(s ,石墨)+O 2(g)===CO 2(g) ΔH2 根据上述反应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ΔH 1=ΔH 2 B .ΔH 1>ΔH 2C .ΔH 1<ΔH 2D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答案 C解析 已知:C(s ,金刚石)===C(s ,石墨) ΔH =-1.9 kJ·mol -1,则相同量的金刚石和石墨相比较,金刚石的能量高,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则ΔH 1<ΔH 2<0,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石墨稳定,故C 正确。

焓变、反应热

焓变、反应热

一、△H产生原因及计算 1.△H产生原因 宏观:H反应物 ≠ H产物
微观:E反应物断键吸 ≠ E产物成键放
吸热反应△H>0 放热反应△H<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H产生原因及计算 2.△H计算
△H=E反应物键能 —E产物键能=H产物 —H反应物 能量越低---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 计算时注意 键个数、物质系数
1.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方程式的异同点 2. 说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催化剂
②N2(g)+3H2(g) 5000C 302MNPaH3(g) ΔH= - 38.6kJ/mol
3.通过课本P4,分析热化学方程式ΔH与何有关
二、热化学方程式 1.书写 (1)注明T、P(250C 即298K,101kPa时不注明)
N2(g)+3H2(g)=2NH3(g) 习惯不注T、P (2)注明物质的状态(s、l、g、aq) (3)不标 ↑ ↓不写反应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 (4)化学计量数(整数、分数均可) 一般系数为最简整数比 或 根据题目要求
6.
以上两个反应分别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两个反应的△H 0?(>、<)
吸热、放热
>、 <
二、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①2H2(g)+O2(g)=2H2O(l) △H= - 571.6kJ/mol
追问:此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g)和 3molH2(g),放出热量与 38.6kJ大小关系? 少于 38.6kJ
反应热、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化学能转 化为热能、电能、光能等等,主要以热能为主。

专题二 焓变的大小比较

专题二 焓变的大小比较

专题二 焓变的大小比较知识梳理一、ΔH 大小比较时注意事项ΔH 是有符号“+”“-”的,比较时要带着符号比。

1.吸热反应的ΔH 为“+”,放热反应的ΔH 为“-”, 所以吸热反应的ΔH 一定大于放热反应的ΔH 。

2.放热反应的ΔH 为“-”,所以放热越多,ΔH 越小。

二、常见的几种ΔH 大小比较方法(1)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ΔH 的绝对值也要加倍 例如,H 2(g)+12O 2(g)===H 2O(l) ΔH 1=-a kJ·mol -1;2H 2(g)+O 2(g)===2H 2O(l) ΔH 2=-b kJ·mol -1,其中ΔH 2<ΔH 1<0,且b =2a 。

(2)同一反应,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 在同一反应里,反应物或生成物状态不同时,要考虑A(g)放热吸热A(l)放热吸热A(s),或者从三状态自身的能量比较:E (g)>E (l)>E (s),可知反应热大小亦不相同。

如S(g)+O 2(g)===SO 2(g) ΔH 1=-a kJ·mol -1 S(s)+O 2(g)===SO 2(g) ΔH 2=-b kJ·mol -1(3)晶体类型不同,产物相同的反应,反应热不同 如C(s ,石墨)+O 2(g)===CO 2(g) ΔH 1=-a kJ·mol -1 C(s ,金刚石)+O 2(g)===CO 2(g) ΔH 2=-b kJ·mol -1(4)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比较反应热大小①其他条件相同,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ΔH 越小,如C(s)+12O 2(g)===CO(g) ΔH 1;C(s)+O 2(g)===CO 2(g) ΔH 2,则ΔH 1>ΔH 2。

②对于可逆反应,由于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实际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小于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 的绝对值。

如:2SO 2(g)+O 2(g)2SO 3(g)ΔH =-197 kJ·mol-1,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 2(g)和1 mol O 2(g),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小于197 kJ ,但ΔH 仍为-197 kJ·mol -1。

化学反应的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Word版含答案

化学反应的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1.焓变与反应热(1)焓与焓变①焓(H ):与________有关的物理量。

②焓变(ΔH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________差,决定了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或________)。

(2)反应热①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________的能量。

②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单位是________。

(3)ΔH 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①表示方法: [放热反应,ΔH 为“________”或ΔH________0吸热反应,ΔH 为“________”或ΔH________0②实例:1 mol H 2与0.5 mol O 2完全反应生成1 mol 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 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焓变Δ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微观角度①化学反应的本质________能量E 1↑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生成物 ↓________能量E 2②化学键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若E 1>E 2,反应吸收能量,ΔH >0,为________反应;若E 1<E 2,反应放出能量,ΔH <0,为________反应。

(2)宏观角度从物质内能上分析,如果____________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________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________能量,这就是________反应。

反之,则为________反应。

3.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________________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变化。

例如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表示在25 ℃、101 kPa 时,________H 2与________O 2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水时________的热量是285.8 kJ 。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焓变大小比较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焓变大小比较

1.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14
2.9kJ,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在一定条件下,H2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2(气)+O2(气)=2H2O(液) △H=—572kJ/mol
CH4(气)+2O2(气)=CO2(气)+2H2O(液) △H=—890kJ/mol
由1mol H2和3mol CH4所组成的混合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
3.已知2H2(气)+O2(气)=2H2O(气) △H=—Q1kJ
2H2(气)+O2(气)=2H2O(液) △H=—Q2kJ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Q1>Q2 B.Q1<Q2 C.Q1=2Q3 D.Q2=2Q3
4.比较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与Q1的大小
A. 2H2(气)+O2(气)=2H2O(气) △H=—Q1
2H2(气)+O2(气)=2H2O(液) △H=—Q2
B. S(气)+O2(气)=SO2(气) △H=—Q1
S(固)+O2(气)=SO2(气) △H=—Q2
7. 1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时,放出热量283kJ.则g CO完全燃烧时放出4186.8 kJ热量。

8. 4g硫粉完全燃烧放出37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9.已知CaCO3(固)=CaO(固)+CO2(气) △H=+177.7kJ
C(固)+O2(气)=CO2(气) △H=—393kJ
把1t石灰石燃烧成生石灰需要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由碳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来供给,问理论上要消耗多少克碳?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14
2.9kJ,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在一定条件下,H2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2(气)+O2(气)=2H2O(液) △H=—572kJ/mol
CH4(气)+2O2(气)=CO2(气)+2H2O(液) △H=—890kJ/mol
由1mol H2和3mol CH4所组成的混合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
3.已知2H2(气)+O2(气)=2H2O(气) △H=—Q1kJ
2H2(气)+O2(气)=2H2O(液) △H=—Q2kJ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Q1>Q2 B.Q1<Q2 C.Q1=2Q3 D.Q2=2Q3
4.比较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与Q1的大小
A. 2H2(气)+O2(气)=2H2O(气) △H=—Q1
2H2(气)+O2(气)=2H2O(液) △H=—Q2
B. S(气)+O2(气)=SO2(气) △H=—Q1
S(固)+O2(气)=SO2(气) △H=—Q2
7. 1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时,放出热量283kJ.则414.2g CO完全燃烧时放出4186.8 kJ热量。

8. 4g硫粉完全燃烧放出37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9.已知CaCO3(固)=CaO(固)+CO2(气) △H=+177.7kJ
C(固)+O2(气)=CO2(气) △H=—393kJ
把1t石灰石燃烧成生石灰需要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由碳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来供给,问理论上要消耗多少克碳?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