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反应热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吴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 复习 盖斯定律内容 及练习 吴伟PPT

5.(2011 年广东改编)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 CO2和 H2O(g)转化为CH4和O2。
(1)将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 CH4(g)+H2O(g) CO(g) + 3H2 (g), 该反应的ΔH = + 206kJ· mol-1。 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图 CO (g) +2H O(g)==CH (g)+2O (g) (进行必要标注)。
A )。
A.ΔH3=ΔH1+2ΔH2
C.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D.ΔH3=ΔH1-ΔH2
2.(2012 年广东节选改编)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 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s) ΔH。 已知:①4Li(s)+O2(g)===2Li2O(s) ΔH1 ; ×2 ②4LiI(s)+O2(g)===2I2(s)+2Li2O(s) ΔH2。 ×-2
N2O4(g) 2NO2(g)
热化学方程式
- mol 1 2NO2(g) ΔH1=-867 kJ· N2O4(g) ΔH2=-56.9 kJ· mol-1
写出 CH4(g)催化还原 N2O4(g)生成 N2(g)和 H2O(g)的 。
用(1)式-(2)式即可得目标方程式。
CH4(g)+N2O4(g)===N2(g)+CO2(g)+2H2O(g) ΔH=-810.1 kJ· mol-1
ΔH1+3ΔH2+18ΔH3 。 用 ΔH1、ΔH2 和 ΔH3 表示 ΔH,ΔH=___________________
4、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煤燃 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 CH4 催化还原 NOx 可以消除 氮氧化物的污染。 CH4(g)+2NO2(g)===N2(g)+CO2(g)+2H2O(g)
《反应热》-完整版人教版ppt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所有燃烧反应 中和 反应 大部分化合反应 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铝热反应
大部分分解反应 CaCO3高温分解
Ba(OH)2.8H2O+NH4Cl 其他:C+CO2 高=温 2CO C+H2O(g)高=温 CO+H2
高温
Fe+H2O(g)= Fe3O4+4H2
二、键能、吸放热、物质能量的关系
(2)吸热反应
生成物H
能量 吸收 热量
生成物H
ΔH>0 吸热反应
《反应热 》-完整 版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反应物H
《反应热 》-完整 版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ΔH的正、负与物质能量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 放热反应:ΔH为“-”,ΔH<0,含义:物质能量减小。 吸热反应:ΔH为“+”,ΔH>0,含义:物质能量增加。
C [由题意知,白磷能量高,红磷能量低,红磷比白磷稳定。]
《反应热 》-完整 版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15
《反应热 》-完整 版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 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一定是化学反应的焓变。( ) (3)不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4)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 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
《反应热 》-完整 版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练习:1、已知反应2HI(g)=H2(g) + I2(g)的Δ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 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2_9_9_kJ。 (试题来源:2015年高考化学新课标卷Ⅰ第28⑶题) 根据ΔH=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总能量 设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x kJ, 则2xkJ-(436kJ+151kJ)=+11kJ x=299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反应热课件

_S_i_(_s)_+__3__H_C__l(_g_)_3=_0=_0=_=_℃=__S_iH__C__l3_(_g_)+__H__2_(g__) ___Δ_H_=___-__2_2_5__k_J_·m__o_l_-_1___。
2021年高考甲卷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 总反应可表示为:
CO2 (g) 3H2 (g) CH3OH(g) H 2O(g)
4、常见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注意:NaOH的溶解和浓硫酸的稀释不是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ΔH<0)
吸热反应(ΔH>0)
①燃烧Biblioteka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缓慢氧化
呼吸,腐烂, 生锈,酿酒
②C+CO2(高温);
③大多数化合
C+H2O(g)(高温)
④酸碱中和
③Ba(OH)2·8H2O+NH4Cl
⑤金属与水、酸、O2
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 下步骤来实现:
① CO2 (g)+H2 (g)=CO(g)+H2O(g) ΔH1 =+41kJ mol-1
② CO(g)+2H2 (g)=CH3OH(g) ΔH2 =-90kJ mol-1
-49 总反应的 ΔH= _______ kJ mol-1
据盖斯定律,由反应①+反应②得反应③, 则ΔH3=ΔH1+ΔH2=(100.3-11.0) kJ·mol-1=+89.3 kJ·mol-1
(2019·课标全国Ⅲ,28 节选)Deacon 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CuCl2(s)===CuCl(s)+12Cl2(s) ΔH1=83 kJ·mol-1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反应热及相关计算
生活中的能量变化
电能
通电 电池 电解 放电
2021年高考甲卷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 总反应可表示为:
CO2 (g) 3H2 (g) CH3OH(g) H 2O(g)
4、常见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注意:NaOH的溶解和浓硫酸的稀释不是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ΔH<0)
吸热反应(ΔH>0)
①燃烧Biblioteka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缓慢氧化
呼吸,腐烂, 生锈,酿酒
②C+CO2(高温);
③大多数化合
C+H2O(g)(高温)
④酸碱中和
③Ba(OH)2·8H2O+NH4Cl
⑤金属与水、酸、O2
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 下步骤来实现:
① CO2 (g)+H2 (g)=CO(g)+H2O(g) ΔH1 =+41kJ mol-1
② CO(g)+2H2 (g)=CH3OH(g) ΔH2 =-90kJ mol-1
-49 总反应的 ΔH= _______ kJ mol-1
据盖斯定律,由反应①+反应②得反应③, 则ΔH3=ΔH1+ΔH2=(100.3-11.0) kJ·mol-1=+89.3 kJ·mol-1
(2019·课标全国Ⅲ,28 节选)Deacon 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CuCl2(s)===CuCl(s)+12Cl2(s) ΔH1=83 kJ·mol-1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反应热及相关计算
生活中的能量变化
电能
通电 电池 电解 放电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从而影响反应热的产生和释放。 例如,升高温度可以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放热反应速率减慢,从而调控反应热 。
速率和平衡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速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控制反应速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副 产品的产生。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 压力等条件,可以提高氨的合成速率和产量。
反应热定义及分类
反应热定义
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时, 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
反应热分类
根据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反应 热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为焦耳(J )或千焦耳(kJ)。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
方程式前后物质状态标注
01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标注各物质的状态(气态g、液态l、
在使用催化剂时,需要注意其选择性 和活性,以确保催化效果的同时避免 副反应的发生。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历程,使得反应 物和活化分子间的碰撞更加有效,但 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 因此不影响反应热。
03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技巧与实例解 析
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方法
键能与反应热关系
化学反应中,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反 应热等于反应物总键能与生成物总键能之差。
误差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 的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 、操作误差等,并进行修 正。
结果分析与讨论
01
02
03
04
结果展示
将实验结果以表格、图表等形 式展示出来,便于分析和比较
。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影响
因素等。
速率和平衡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速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控制反应速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副 产品的产生。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 压力等条件,可以提高氨的合成速率和产量。
反应热定义及分类
反应热定义
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时, 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
反应热分类
根据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反应 热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为焦耳(J )或千焦耳(kJ)。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
方程式前后物质状态标注
01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标注各物质的状态(气态g、液态l、
在使用催化剂时,需要注意其选择性 和活性,以确保催化效果的同时避免 副反应的发生。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历程,使得反应 物和活化分子间的碰撞更加有效,但 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 因此不影响反应热。
03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技巧与实例解 析
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方法
键能与反应热关系
化学反应中,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反 应热等于反应物总键能与生成物总键能之差。
误差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 的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 、操作误差等,并进行修 正。
结果分析与讨论
01
02
03
04
结果展示
将实验结果以表格、图表等形 式展示出来,便于分析和比较
。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影响
因素等。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提示
2.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 ΔH,但可测出 CH4、C(石墨)、H2 燃烧反应的 ΔH,根据盖斯定律求 ΔH4。
CH4(g)+2O2(g)===CO2(g)+2H2O(l)ΔH1=-890.3 kJ/mol (1) C(石墨,s)+O2(g)===CO2(g)ΔH2=-393.5 kJ/mol (2) H2(g)+12O2(g)===H2O(l)ΔH3=-285.8 kJ/mol (3) C(石墨,s)+2H2(g)===CH4(g)ΔH4=? (4)
提示:利用盖斯定律可虚拟设计如下过程:
可见 ΔH4=ΔH2+2ΔH3-ΔH1=-393.5 kJ/mol+2×(-285.8 kJ/mol)- (-890.3 kJ/mol)=-74.8 kJ/mol
该过程可以看作是热化学反应方程式:(4)=(2)+(3)×2-(1)。
提示
23
课堂互动探究
1.反应热总值一定,如下图表示始态到终态的反应热。 则 ΔH=ΔH1+ΔH2=ΔH3+ΔH4+ΔH5。
解析
6.将氧化铁还原为铁的技术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炼铁高炉中发生的关键反应如下: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CO2(g)+C(s)===2CO(g) ΔH=+172.46 kJ/mol Fe2O3+CO―→Fe+CO2 若已知:2Fe(s)+32O2(g)===Fe2O3(s) ΔH=-824.21 kJ/mol 根据上面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CO 的燃烧热为________;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高炉内 Fe2O3 被 CO 还原为 Fe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 ΔH,但可测出 CH4、C(石墨)、H2 燃烧反应的 ΔH,根据盖斯定律求 ΔH4。
CH4(g)+2O2(g)===CO2(g)+2H2O(l)ΔH1=-890.3 kJ/mol (1) C(石墨,s)+O2(g)===CO2(g)ΔH2=-393.5 kJ/mol (2) H2(g)+12O2(g)===H2O(l)ΔH3=-285.8 kJ/mol (3) C(石墨,s)+2H2(g)===CH4(g)ΔH4=? (4)
提示:利用盖斯定律可虚拟设计如下过程:
可见 ΔH4=ΔH2+2ΔH3-ΔH1=-393.5 kJ/mol+2×(-285.8 kJ/mol)- (-890.3 kJ/mol)=-74.8 kJ/mol
该过程可以看作是热化学反应方程式:(4)=(2)+(3)×2-(1)。
提示
23
课堂互动探究
1.反应热总值一定,如下图表示始态到终态的反应热。 则 ΔH=ΔH1+ΔH2=ΔH3+ΔH4+ΔH5。
解析
6.将氧化铁还原为铁的技术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炼铁高炉中发生的关键反应如下: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CO2(g)+C(s)===2CO(g) ΔH=+172.46 kJ/mol Fe2O3+CO―→Fe+CO2 若已知:2Fe(s)+32O2(g)===Fe2O3(s) ΔH=-824.21 kJ/mol 根据上面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CO 的燃烧热为________;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高炉内 Fe2O3 被 CO 还原为 Fe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11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件2 (共14张PPT)

热化学方程式 200℃ H2(g)+I2(g)==1=0=1=k=P2aHI(g) △H =-14.9kJ/mol
化学方程式 :H2+I2=2HI
二、热化学方程式
例2 、在25℃、101kpa时,有两个由H2和O2化合成 1molH20的反应,一个生成气态水,一个生成液态水, 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H2(g)+1/2O2(g)=H2O(g) △H =-241.9kJ/mol H2(g)+1/2O2(g)=H2O (l) △H =-285.8kJ/mol
二、热化学方程式
2.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 的化学方程式。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⑴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生成物中不用“↑” 和 ”↓” 。
⑵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 可以不注明。
⑶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H:吸
热用“+”,放热用“-”,单位是J/mol。 ⑷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
⑴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生成物中不用“↑” 和 ”↓” 。
⑵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 ℃、101KPa时进行的反 应,可以不注明。
⑶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H:
化学方程式 :H2+I2=2HI
二、热化学方程式
例2 、在25℃、101kpa时,有两个由H2和O2化合成 1molH20的反应,一个生成气态水,一个生成液态水, 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H2(g)+1/2O2(g)=H2O(g) △H =-241.9kJ/mol H2(g)+1/2O2(g)=H2O (l) △H =-285.8kJ/mol
二、热化学方程式
2.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 的化学方程式。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⑴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生成物中不用“↑” 和 ”↓” 。
⑵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 可以不注明。
⑶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H:吸
热用“+”,放热用“-”,单位是J/mol。 ⑷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
⑴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生成物中不用“↑” 和 ”↓” 。
⑵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 ℃、101KPa时进行的反 应,可以不注明。
⑶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H: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ppt课件

△H1 =-Q1
2H2(g) + O2 (g)
= 2H2O(g) △H2 =-Q2 D. S(g) + O2(g) = SO2(g)
△H1 =-Q1
S(s) + O2(g) = SO2(g)
△H2 =-Q2
普通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量数 整数,既表示微粒个数 又表示物质的量
整数或分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2H2(g) +O2(g)
25 ℃ 101 kPa
2H2O (l)
ΔH= - 571.6 kJ/mol
物质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
ΔH= -92.2kJ/mol
N2 + 3H2
2NH3
ΔH= +92.2kJ/mol
正向和逆向的△H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教材P9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2)各物质需标聚集状态(s、l、g、aq)反应条件如:高温、加热、催 化剂及“↑和↓”不用注明 (3)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H吸热用“+”, 放热用“-”,单位是kJ/mol (4)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为整 数、分数。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H 的数值也加倍。 (5)对可逆反应,正向和逆向的△H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6)可逆反应中的△H 是指正反应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
聚集状态
ΔH 表达式 意义
不要求注明
必须注明
无
必须注明
化学计量数唯一
化学计量数不唯一
表明了物质变化 不仅表明了物质变化,也表明了能量变化
反应热pp课件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E吸)-生成物的总键能(E放)
②宏观角度
反应物总能量(焓)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焓),反应放热
反应物总能量(焓)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焓),反应吸热
放热反应
△H<0
吸热反应
△H>0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H生)-反应物的总能量(H反)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
反应是吸热反应。由于反应时吸收环境能量(环境降温)而使反应体系的能
量升高,故ΔH>0,即ΔH为+
注意:
①放热反应的∆H为“-””吸热反应的∆H为“+”,即:放热反应的
∆H<0,吸热反应的∆H>0;
②△H表示必须带有“+”“-”,不能省略,比较大小要注意“+”“-”
常见的放热反应
a.所有的燃烧反应
b.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节 反应热
1.1.1 反应热
焓变
学习目标
1.掌握烩变与反应热的含义,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能量变
化的原因
2.掌握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原理和操作
化学反应的过程,既是物质的转化过程,也是化学能与热、
电等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
化学反应既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以物
②符号:∆H
③单位:kJ·mol-1(或kJ/mol)
(2)焓变
内能(符号为U):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
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
①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②焓变(∆H):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其数
值等于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热,即:∆H=H(生成物)—H(反应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
形成原因
物质能量:E(反应
物)__>__E(生成物)
物质能量:E(反应物)__<__E(生成物)
焓变
ΔH_<___0
ΔH__>__0
①大多数化合反应; ②大多数置换反应; 常见反应 ③中和反应; ④燃烧反应; ⑤爆炸反应等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②水解反应;
③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④C与CO2的反应; ⑤C与H2O(g)的反应等
(2)1 g H2 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143 kJ 热量,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_H_2_(_g_)_+__1_/_2_O__2_(_g_)_=_=_=__H_2_O__(_l)___Δ__H_=___-__2_8_6。kJ/mol
(3)已知 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 则①2H2(g)+O2(g)===2H2O(l)的 ΔH=_-___5_7_1_._6,kJ/mol ②H2O(l)===H2(g)+12O2(g)的 ΔH=_+__2_8__5_.8_。kJ/mol
一、能量图示
活化能
活化能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E反应物>E生成物
E反应物<E生成物
【关键提醒】 (1)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但不影响反应焓变△H。 (2)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能量越低越稳定。 (3)同一物质的三态能量高低为H(g)>H(l)>H(s)。 (4)放热还是吸热与加热无关。
1.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A 成水蒸气,放出 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H2O(g)===H2(g)+12O2(g) ΔH=+242 kJ·mol-1 B.2H2(g)+O2(g)===2H2O(l) ΔH=-484 kJ·mol-1 C.H2(g)+12O2(g)===H2O(g) ΔH=+242 kJ·mol-1 D.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1
C、 CH4 ( g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ΔH = -890 kJ/mol
D、 1/2CH4 ( g )+O2 ( g ) = 1/2CO2 ( g ) + H2O ( l ) ΔH = -890 kJ/mol
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
(09 全国)已知在 1×105 Pa、298 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判断要点:
(1)配平方程式; 固体—s; 液体—l ; (2)标好状态; 气体—g;溶液—aq. (3)△H写“+”、“-”; -放 +吸 (4)△H写单位 “KJ/mol”; (5)△H数值对应配平系数。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是否正确?(用“√” 或“×”)
1.2NO2==O2+2NO ΔH=+116.2 kJ/mol( ) 2.500 ℃、30 MPa 下,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kJ/mol( )
4.N2(g)+3H2(g) 变相同( )
2NH3(g)的正逆两向的焓
【巩固练习】
2.(1)1 mol CO 气体完全燃烧生成 CO2 气体,放出 283 kJ 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__O__(g__)+___1_/2__O_2_(_g_)_=_=__=_C__O_2_(_g_)__Δ__H_=____-_。283 kJ/mol
精品资料
1.下列反应:①NaOH+HCl===NaCl+H2O,②Zn+
H2SO4===ZnSO4
+
H2↑
,
③2Fe
+
3Cl2
点燃 =====
2FeCl3
,
④CaCO3=高==温==CaO+CO2↑,⑤Ba(OH)2+2NH4Cl===BaCl2
+2NH3↑+2H2O。 (1)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②③ 。
解析 B 中生成物水应为气态,B 错。
H2 燃烧放热(ΔH 为负值), 则 H2O 分解必为吸热反应(ΔH 为正值), A 正确,C、D 错。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
1.太阳能集热器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2.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的途径,ΔH 也随之改 变( ) 3.反应的 ΔH>0 表明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体系 的能量提高了( ) 4.生成物的总焓小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的 ΔH<0( )
(2)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④⑤ 。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 ) (2)雪熔化时温度降低,说明雪熔化是吸热反应( ) (3)C(石墨,s)===C(金刚石,s) ΔH>0,说明石墨比金
刚石稳定( ) (4)2H2O(l)===2H2(g)+O2(g)的焓变 ΔH>0( ) (5)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要加热就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kJ·mol-1 ( )
2NH3(g) ΔH =-38.6
3.已知 H2(g)+12O2(g)==H2O(l) ΔH=—a kJ/mol,
则 2H2O(l)=2H2(g)+O2(g)的 ΔH=+2a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C)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ΔH = -890 kJ/mol 无状态
能进行( ) (6)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一定不能
发生反应( ) (7)已知 S(l)+O2(g)===SO2(g) ΔH=-293.23 kJ/mol,
则 S(s)+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 293.23 kJ/mol ( ) (8)物理变化过程中,也可能有热量的变化(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 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 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 出314kJ热量。 3、12g C与H2O(g)反应生成水煤气,需要吸收 131.5kJ的热量。 4、14g CO在氧气中燃烧,放出 33. 6kJ热量。 5、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