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一次人工增雨作业区农田受益评估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2021年度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2021年度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2.25•【字号】•【施行日期】2021.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2021年度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的通知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21年度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落实。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2月25日2021年度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为切实做好2021年度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工作,推动人影工作在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好人影在防灾减灾救灾和服务遵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影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人影管理条例》和《贵州省人影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2021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遵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强化人影作业能力建设,提高科学作业水平和效益,发挥人影在服务农业生产、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作出更大贡献。
二、气候背景和工作重点(一)气候背景我市地处低纬山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区域,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灾害频发,其中干旱、冰雹和暴雨洪涝是最为严重的灾害。
近年来,我市冰雹灾害呈现逐年加重趋势,对现代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需不断提高以防雹减灾为主的人影科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减少冰雹灾害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024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

2024人工增雨总结及技术总结2024年,人工增雨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应用。
在这一年,人工增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推动,促进了农业、水资源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
首先,在2024年,人工增雨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人工增雨技术通过在干燥地区增加降水量,提供了更好的水源供给,改善了作物的生长条件。
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人工增雨技术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水资源,提高了灌溉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增长。
其次,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人工增雨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人工增加降水量,可以有效地补充地下水和水库的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人工增雨技术还可以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水资源,减少水灾和旱灾的发生,提高抗灾能力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人工增雨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增加降水量,人工增雨技术可以改善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覆盖,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
同时,人工增雨技术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扩散,改善空气质量,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在技术方面,2024年的人工增雨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创新。
首先,人工增雨技术的预测和监测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运用先进的气象雷达、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和监测降水情况,从而合理安排人工增雨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其次,人工增雨技术的效果评估和调控能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可以对人工增雨活动的效果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人工增雨活动的方案和参数,提高增雨效果。
同时,2024年的人工增雨技术还取得了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
通过运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的气象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准确预测和模拟降水过程,提高人工增雨技术的可操作性和精准度。
综上所述,2024年是人工增雨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和应用的一年。
人工增雨技术在农业、水资源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遵义市社会经济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的影响

遵义市社会经济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的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展,对遵义市气象部门人工影响天气规划布局、外场作业、安全及人影队伍建设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些,人影部门应调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规划布局,编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国家标准,进一步加强作业统筹协调,建成一支高素质人影队伍,提高人影作者水平,实现人影工作地方化。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影响;安全管理引言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局部实验始于1958年,是桐梓县在县城东面的东山顶上实施的人工消雾作业。
1959年桐梓、正安、绥阳开始土法防雹试验研究。
1973年习水、遵义县(今播州区)、正安等县开展土法防雹试验。
1975年6月15日,遵义市在虾子区(现新浦新区虾子镇)开展“三七”高炮人工增雨作业。
1999年开始利用WR-1B火箭开展车载式发射火箭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近年来,遵义市践行“防灾减灾、气象先行”的工作理念,狠抓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得到了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目前,人工影响天气已是遵义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遵义市现有作业站61个,作业高炮61门,流动作业火箭17台,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的高炮、火箭作业网络。
出现严重干旱,还通过省局协调飞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增雨作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各项社会管理的逐步规范,以及对人工影响天气精准化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的影响,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可以促进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健康发展。
1遵义市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工影响天气的影响1.1对人工影响天气规划布局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遵义市现有的炮站规划布局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少炮站在城市周边和工业园区内,如播州区的苟江、三合炮站,新浦新区的新舟、新浦炮站。
遵义市播州区人工影响天气影响因素及建议

遵义市播州区人工影响天气影响因素及建议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人类通过某些手段干预自然气象系统,改变气象条件,从而对天气产生一定影响的行为。
在遵义市播州区,人工影响天气可以用于缓解干旱、降雪增雨、清除雾霾等方面。
以下是影响人工影响天气的因素及相关建议。
第一,气象条件。
天气形成是受到大气环流、水汽分布等多种气象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选择适宜的气象条件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的操作十分重要。
需要关注大气环流的情况,选择大气下沉、逆温等不利于降水的天气形势进行干预。
水汽分布也是影响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因素,水汽的来源、输送与分布需要进行科学评估,选择水汽含量较高的时候进行影响。
第二,影响手段。
人工影响天气的手段包括人工增雨、人工抑制降雪、人工清除雾霾等。
对于遵义市播州区的气候特点,建议在干旱季节采取人工增雨措施,通过云种植、云处理等方式增加降水量,缓解当地的干旱情况。
在冬季,可以采取人工抑制降雪的措施,减少大雪对交通、农作物等造成的影响。
还可以通过人工清除雾霾的方式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技术条件。
人工影响天气需要依靠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和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同时还需要有一支专业的气象团队进行操作和决策。
在遵义市播州区,可以加强气象观测设备的建设,提高观测数据的精确度和时效性,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持。
还需要培养专业的气象人才,提高他们在天气操作和决策方面的能力。
第四,环境保护。
人工影响天气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的时候,需要注意环境保护的问题。
遵义市播州区可以选择环境友好型的影响手段,减少对大气、水体等环境要素的污染和破坏。
还要加强排放监管和治理,确保人工影响天气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在遵义市播州区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但是需要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影响手段、技术条件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在科学、经济和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的决策和操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2020年度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2020年度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2.29•【字号】遵府办函〔2020〕34号•【施行日期】2020.0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2020年度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的通知遵府办函〔2020〕34号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2020年度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落实。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2月29日2020年度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做好2020年度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条例》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背景我市地处低纬山区,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灾害频发,其中干旱和冰雹灾害较为严重。
近年来,我市冰雹灾害呈现逐年加重趋势,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需要不断提高以防雹减灾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减少冰雹等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我市干旱灾害特别严重,有“十年九旱”的灾情特点。
但我市空中云水资源却非常充沛,每年流经上空的水资源总量达10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近十座大型水库的容量。
而形成的地面降水仅有100多亿立方米,空中水汽转化率低,必须通过开展生态建设人工增雨作业,进一步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服务保障。
二、气候预测根据预测分析:预计2020年春季(2020年3-5月),遵义各地总降水量在200-340mm之间,同比西部局部地区偏少20%左右,其余大部地区正常值偏多20%;平均气温在14-19℃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略高0.5-1℃左右。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7.06•【字号】遵府办函〔2022〕74号•【施行日期】2022.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正文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函〔2021〕83号)精神,切实推进遵义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不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能力,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中的服务保障作用,为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聚焦重点,服务发展。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聚焦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以及防灾减灾需求,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保障作用。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
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明确部门职责,着力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推进的人工影响天气格局。
加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建设,统筹协调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挥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布局,形成工作合力。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开展冰雹防控、抗旱增雨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精准作业能力。
人工增雨作业对我省农业抗旱减灾的影响

人工增雨作业对我省农业抗旱减灾的影响【摘要】人工增雨技术在我省的农业抗旱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增加降水量,减轻干旱对农业的影响,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降低灾害风险。
文章中列举了我省农业发展中的人工增雨实践案例,探讨了增雨技术的局限性和挑战。
结论部分强调了人工增雨技术对我省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人工增雨技术的建议。
人工增雨技术是我省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解决干旱灾害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人工增雨作业必将在我省农业抗旱减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工增雨技术、我省农业、抗旱、减灾、干旱挑战、增雨作业、农业生产、灾害风险、实践案例、局限性、挑战、重要性、建议。
1. 引言1.1 人工增雨技术的概念和作用人工增雨技术是指利用人工手段,通过向云层中喷洒一定量的云水化学物质或冷冻剂,使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凝结成雨滴,促使云雨形成并降下降水的技术。
这项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人为干预大气中的云系,促进降雨的形成和增加雨量,从而达到调节气候、减轻干旱、改善生态环境等目的。
人工增雨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可以有效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它可以改善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湿度,有利于种子的出芽和生长;通过人工增雨可以降低气温,减少地面蒸发,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发育;增加降水的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干旱引发的灾害风险,如干旱引发的火灾、土地荒漠化等。
人工增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减轻干旱影响、改善农田环境、提高作物产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我省农业面临严峻干旱挑战的背景下,人工增雨技术将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应对手段。
1.2 我省农业面临的干旱挑战干旱是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也是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省地处内陆干旱带,降水分布不均,年降水量少,蒸发强,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限。
在干旱条件下,农作物生长速度减缓,产量下降,质量下降,甚至造成全年作物减产、绝收的情况。
遵义市播州区人工影响天气影响因素及建议

遵义市播州区人工影响天气影响因素及建议遵义市播州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森林覆盖率达到59.4%,气候湿润,山清水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的行为越来越频繁,影响了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播州区人工影响天气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人工影响天气的因素1. 火力发电厂和工业排放随着播州区工业的不断发展,火力发电厂和工业企业的排放成为了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量的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到大气和水系中,导致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这些排放物还会影响到附近地区的气候和天气。
2. 大规模城市化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播州区的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改变了当地的自然地貌和植被结构,导致了气候变化和降雨情况的不确定性增加。
3. 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播州区地处云贵高原,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森林的砍伐和土地的开垦导致了森林减少和土地沙化,加剧了土地的干旱程度,也进一步影响了附近地区的气候和天气情况。
4. 过度捕捞和水资源开发播州区地处山区,水资源是当地居民的生命线。
过度的捕捞和水资源的开发导致了水资源的稀缺和水质的下降,同时也影响了当地的气候和天气情况。
二、建议1. 加强环保意识,减少工业排放播州区政府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推动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还要提倡绿色生产和清洁能源的使用,以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 科学规划城市化建设规模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需要科学规划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还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3. 加强森林保护和土地治理播州区政府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严禁非法砍伐,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还要加强土地治理,防止土地沙化,改善土地水文条件,减轻干旱程度,有利于保护气候和天气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 7年 第 3期 第3 1卷 余明郦, 遵义市一次人工增雨作业区 等: 农田受益评估 V L 3 N . o 1 O 3
时) 雨量 记录 分析 , 业 后 全市 普 降 大一 暴 雨 , 地 作 局 大暴 雨 , 市 11个 乡 镇 降 雨 , 中 2 r 以 上 有 全 4 其 0m a 15个 乡镇 ,0 m 以上 3 乡镇 ,0 m 以上 4个 1 5r a 9个 10 m 乡镇 ( 遵义县 乐耕 18 m、 渡 166 m, 1r 三 a 5 .r 湄潭 县新 a 南 146 m、 台 15 m) 此 次 人 工 增 雨 效 果 明 9.r 高 a 7r , a 显 , 本缓 解 了旱 情 。 基
宵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共有两城 区、 桐梓、 遵义县、 仁怀、 习水 、 湄潭、 余庆等 8 个县 ( 市 ) 区、 4套火箭 1 O门高炮共联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1 6次, 用炮弹
13发 , 2 火箭 弹 1 。 3枚 据全市 17个 自动雨 量 站及 作 业 炮 点 (8一 8 5 O O
效果参数和计算分析 , 证明这次人工增雨作业 的增雨效果和农 田受益显著 , 弹药投入 和农 田受益 的投入 与产 出比约为 13 。 :2
关 键词 : 人工增雨; 相对增雨效果 ; 受益评估
中图分 类号 :41 文献标 识码 : P8 c
l 引言
地 方政府 重视 人 工影 响天 气 工作 , 好 作 业后 搞 的效益评 估 , 向政府 部 门提 供 人 工影 响天 气 作业 并 效 益评估 服 务 材 料 , 人 工 影 响 工作 的 重 要 责 任 。 是 本文对遵 义市 20 06—0 9—0—O 7 8人 工 增 雨 作业 的 农 田受益 情况进 行 一 次试 验 性 评估 , 以积 累 人工 增 雨 作业效 益评估 的技术 经验 。 20 0 6年遵 义市大 部 分地 区遭受 了与 19 9 0年 相
遵义市一次人工增 雨作业 区农 田受益评估
余胡邱 , 罗晓松 , 章 莅, 姚章福
( 贵州省遵义市气象局 , 贵州 遵 义 5 30 ) 6 0 2
摘 要 : 0 年夏季遵义市遭遇特大旱灾, 26 0 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 部分地区人 、 畜饮水严重困难, 0 — 9 0 0 全市 8 2 6 0 — 7— 8 0 个县( 市) 区、 抓住有利天气条件, 投入了火箭和高炮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1 基本缓解了旱情 。该l采用较客观的相对增雨 6次, 文
槽 ,0 h a和 80 P 中低 空偏 南 气 流较 强 , 汽 70 P 5h a的 水 输送 条件 较好 , 河套东 部一 成都 切变 、 川东 低涡切 变 未来 配合冷 平 流东 移南 下 影 响 ; 市 南部 地 面 有辐 我
合 区。
根据 以上 天气形 势 , 市气 象 台预 报 全 市大 部 分
地方将有一次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市人工影响天 气办公室立 即向各县 ( 市) 区、 局发 出作业预警 , 做
好 人 工增雨 准备 。 2 2 人工增 雨作 业情 况 .
O 9一o 7遵 义 市 多普 勒 雷 达 站 探 测 到块 状 7T1
库干涸或降至死水位, 造成大部分地方玉米、 水稻、 烤烟、 辣椒等农作物严重干旱 , 部分绝收, 、 人 畜饮水
O 7的有利 时 机 , 展 了人 工增 雨 作 业 , 减 轻 干 开 为
旱损 失 , 出 了一定 贡献 。 作
收 稿 日期 : 0 6 1 2 20 —1 — 3
第一作者简介 : 余碉鄢 (95一) 女 , 17 , 助工 , 主要从事人工影 响天气工作 。
・
3 ・ 8
维普资讯
似的特 大 旱 灾 。O 6—1 - 0 3 _ 9一O ( 6 ) 各县 ( 、 6 8d , 区
2 人 工增雨的天气形势 和作 业情况
2 1 人工增 雨的天气 形 势 .
O 0 5 0 50 P 高西 侧 的偏 南气 流 , 9— 7T1:0,0 ha副
分布于广西北部一湖南南 部一带 , 川北一川西有小
市) 总降雨量 7 m ( 阳) 4 2 m( 7m绥 ~ 5 m 赤水 ) 除赤水 ,
正 常外 , 地偏 少 4~8成 , 中 8个 县 ( 、 )< 各 其 区 市 20 0mm, 少 6~8成 ; 间 的平 均 温 度 偏 高 2 左 偏 其 ℃ 右, 8月中旬平 均气 温 偏 高 4C左 右 , 遍 突破 历 史  ̄ 普 最 高值 。再 加上 春 夏连 旱 , 山塘 干涸 , 溪 断 流 , 河 水
一
降雨回波 自西南向东北方向以 2 K / 5 m h的速度移动
影 响我 市 , 中 心 回波 强 度 达 到 6 d z1 :2分 市 强 2 B ,80
人 影 办在红 花 岗区巷 口镇 发射 火箭 , 开 了此次 人 拉 工增 雨 的序幕 。
O 8O —O 4 0 7T 1:2 8T0 :9全市 抓 住 有利 时机 通
严重 困难 。据 统 计 , 至 O 截 8—3 , 义 市 2 7个 乡 1遵 2 镇 453 8 .8万 人 受 灾 , 作 物 受 灾 面 积 达 2. 农 95万 h 24万人 以及 大 部 分牲 畜 饮水 困难 , 初 步统 m ,7 据 计, 农业 的直接 经 济损失 达 1. 亿 元 。 31 面对特大 旱灾 , 市 人 影工 作 者 和作 业 民兵 战 全 士克服 高温酷 暑 , 坚守 在人 工 增 雨 岗位 上 , 住 O 抓 9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 O uzo t rl y or l f i uMe oo g n G h e o V L 1 NO 3 o 3 .
文 章编号 :0 3— 5 8 2 0 ) 3— 0 8— 3 10 6 9 ( 0 7 0 0 3 0